探究唐詩與隋唐歷史教學整合
時間:2022-07-05 04:56:00
導語:探究唐詩與隋唐歷史教學整合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詩歌是我國文學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最早的樣式之一,又是文學中得到最充分發(fā)展的體裁。中國的詩歌對仗工整、講究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由于詩歌的這些特點,使學生們對于語文中學過的詩歌印象更深刻,引進歷史教學時非常方便、快捷。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眾多偉大、杰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shù)的發(fā)展推向高峰。今天可考的唐詩作者三千七百多人,現(xiàn)存唐詩五萬四千余首。在這些詩歌中,有很多反映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如杜甫的詩,題材主要是時事與底層百姓生活。又如白居易的詩,白居易寫的新樂府詩,表達了對國家的關(guān)心,對黑暗現(xiàn)象的抨擊和對民生疾苦的同情。晚唐時期的杜牧,更是寫詠史詩的大手筆。在中學語文課本中,吸收了很多詩歌中的名篇,他們不僅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同時有很多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現(xiàn)實,對學生們學習歷史、了解歷史原貌也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試就中國唐代詩歌與高中中國古代隋朝唐朝歷史的教學整合做出如下設(shè)計。
1唐詩與隋唐政治史教學整合,以提高學生興趣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但它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高,特別是偉大工程大運河的開鑿,澤被后世。我在講述隋朝大運河時引進了晚唐詩人皮日休的(汁河懷古》,“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边@首詩比較客觀地評價了隋場帝的功過。同時也點明了隋開大運河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學生對運河作用的理解及對歷史人物的恰當評價。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知名的皇帝,他當政時,特別重視人才的引進而且能夠做到知人善任,虛懷納諫,著名的諫臣就是魏征。我為了說明這一點,引用了高中語文第二冊(諫太宗十思疏》,這是魏征向太宗提出的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學生們對此文比較熟悉,馬上就有人背誦出其中的名句:“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高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睂τ谖赫鞯母抑G善諫和太宗的善納諫,學生已了然于心。唐玄宗后期。政治腐敗。玄宗寵幸楊貴妃,為了她,不惜勞民傷財,講述這一問題時,我引用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之一》“長安回望秀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贝嗽娪谩耙或T紅塵”與“妃子笑”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揭露了皇帝為討妃子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很好地印證了玄宗后期不理朝政,政治腐敗的現(xiàn)實。
2唐詩與隋唐經(jīng)濟史教學整合,以利于深入淺出
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之風很嚴重,均田制遭到破壞,租庸調(diào)制無法繼續(xù),國家為了增加財政稅收,實行了新稅制:兩稅法。這些賦稅制度理論性較強,學生不易理解,于是我引用了白居易的《重賦》,“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愛人。……稅外加一物,皆以枉結(jié)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睆倪@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兩稅法的目的之一:“愛人”,同時,也理解了為什么兩稅法會加重人民負擔。抽象的問題通過詩詞的引人,既生動形象,又明白易懂。
唐玄宗前期,唐朝達到了發(fā)展的最高峰,出現(xiàn)“開元盛世”。為了說明這一段的盛世景象,我引用了詩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底俱豐實?!睘榱苏f明唐商業(yè)繁榮,引用“客行田野間,比屋皆閉戶,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庇谩敖蚤]戶,人盡去作商賈”來證明唐商業(yè)非常繁盛。安史之亂后,唐由盛轉(zhuǎn)衰,杜甫的詩歌有所體現(xiàn)。我引用《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這首詩含蓄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亂”前后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盛衰之異。前兩句寫詩人對三十年前跟李龜年交往情形回憶,語似平淡,卻流露出對“開元全盛日”的留戀之情;后兩句轉(zhuǎn)人寫現(xiàn)實,記詩人和李龜年重逢的時間和地點,組含著滄海桑田的感慨。
隋唐時,江南農(nóng)業(yè)進一步開發(fā),全國經(jīng)濟重心繼續(xù)南移,在講述農(nóng)業(yè)的特點之一江南地區(qū)的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fā)時,我引用了劉禹錫的《竹枝詞》“憶昨深山里,終朝看火耕”還有溫庭綺的《燒歌》“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從這兩首詩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當時放火燒山,開墾山地已成為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從而理解并記憶唐時江南土地資源進一步開發(fā)這一特點。
3唐詩與隋腐民族關(guān)系史教學整合,以提高學習效果
天寶中后期,唐王朝對西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不斷用兵,天寶八年歌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一役,死數(shù)萬人。751年,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率兵l萬進攻南詔,漢軍大敗,死亡萬人。這一段歷史,杜甫的《兵車行》有記載,所以在講述唐與少數(shù)民族戰(zhàn)爭和唐朝百姓的兵役時,我引用了其中詩句“車麟磷,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去霄?!薄靶胖袗?,反是生女好”?!吧q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庇靡锲拮酉嗨?,哭聲直上干云霄,控訴兵役的繁多及戰(zhàn)爭的殘酷。用老百姓違反常理的想法:“信女好”來說明兵役讓男丁不能孝敬父母及兵役的繁多使民怨沸騰。
4唐詩與隋唐文化史教學整合,以提高審美情趣
隋唐時期,中國文化特別發(fā)達,形成以唐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對周邊國家形成巨大向心力。唐時中國與日本關(guān)系非常友好。日曾派遣了十三次遣唐使到中國,在講述這一問題時,我引用李白的《哭晃卿衡》‘舊本晃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盎魏馐侨毡救?。原名阿倍仲麻呂,開元五年,隨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團來中國求學,學成后留在唐朝廷內(nèi)做官,與當時著名詩人李白,王維等友誼深厚。此詩中表現(xiàn)了李白對友人逝去,自己極度悲痛的感情。說明了李白與晃衡的友誼深厚。也是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歷史的美好一頁。
總之,唐朝的詩歌輝煌燦爛,史詩之作俯拾皆是。在進行隋唐史的教學時,老師有意識地進行文史結(jié)合,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審美因素,應(yīng)用到歷史教學中,切實加強歷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為培養(yǎng)他們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打下基礎(chǔ),對于中學生思想觀念的升華,情感、意志的磨練也將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學生早日成才。
- 上一篇: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評價透析
- 下一篇:電力局標準化建設(shè)情況小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