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議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00:24: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議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議論文閱讀;思辨;解讀;思路
議論文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從而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tài)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議論。而閱讀是初中教學的一大重點,也是一大難點。
一、要求與現(xiàn)狀
近幾年,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三種文體在中考試題中呈現(xiàn)三足鼎立局面。議論文是每一位語文老師都要下工夫來攻克的一塊陣地,拿下來,初中語文教學的工作才算圓滿。
1.要求
新課標以及中考對議論文閱讀的要求是:閱讀議論文,能借助議論文的文體知識,把握議論文的論點,明確文章的論據(jù),理解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系,理清文章的論述層次,理解論證方法及其作用,體會語言的嚴密性。
2.現(xiàn)狀
在議論文教學過程中,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議論文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xiàn)為理不清文章思路,找不準文章的中心論點等。在做議論文閱讀時,特別是思辨性較強的文章,往往不知所云,感到無所適從,無處下手。
二、意義
初中議論文教學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的一個重要起點,它起到了臺階的作用。在初中階段,學生通過學習掌握議論文分析的方法,了解議論文的框架結構,從而對一些事情擁有自己的看法,并通過筆墨表達出來,這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是很好的銜接,對于學生的思辨能力、思維水平、思想意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提高和完善有極大的幫助。
三、原因分析
1.議論文出現(xiàn)時間較晚
以蘇教版為例,議論文閱讀出現(xiàn)在九年級上冊,作為中考三大閱讀之一,九年級才對議論文進行教學,時間上有一些遲。加之九年級教學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在新年之前就已結課,學生真正接觸議論文只有半年左右時間,因此,在學生心底的印象比較淺,導致議論文掌握比較困難。
2.典范議論文較少
在九年級上冊課本中,議論性文章主要有《敬業(yè)與樂業(y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傅雷家書》《致女兒的信》。這些文章前兩篇為演講稿,文章長,整體把握較困難。后兩篇是書信,隨意性較強,均不太適合作為議論文進行教學。在第四單元中出現(xiàn)的文章類似《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對于議論文的基本知識有了一些講解,對于學生把握較為有利。議論性文章少,典范性文章更少,這是議論文水平較低的重要原因。
四、措施對策
1.提早引入一些文質兼美的議論文
教師應該廣泛閱讀,在八年級或者更早為學生引入一些文質兼美、貼近生活、時代感強的小文章,對于議論文教學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2.提高學生議論文文本解讀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要教會學生分析文本,指導學生閱讀,掌握閱讀的基本思路,以點帶面,通篇把握。
3.閱讀規(guī)律與方法點撥
引導學生理清議論文的思路,我們要教給學生一些規(guī)律和技巧,給學生一些答題模式,引導他們總結規(guī)律,得出屬于自己的
東西。
4.聯(lián)系實際,進行寫作練習
對于身邊事,可以適當?shù)貙W生進行議論文的寫作練習,從另一方面對學生議論文的閱讀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通過以上這些方式,對學生進行議論文閱讀教學,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生將來的語文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篇2
一、論點
論點是作者就所談論的話題提出的觀點和看法,它是一個完整的、明確的判斷句??疾檎擖c題較為常見,題型一般有:(1)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2)給文章擬標題。
(一)找論點,有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看題目:有的文章題目本身就是中心論點。如《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積極面對無奈》、《熬住就是一切》,這些題目就亮出了作者的觀點。
二看開頭:很多文章在開頭,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中心論點。如《談骨氣》――“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小議傳統(tǒng)讀書教育》――“傳統(tǒng)讀書教育是成功的”,都是在開頭亮出了作者的觀點。還有些文章在開頭,通過對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或引用故事、材料等引出論點。如2008年山西省中考短文《讓有些話穿耳而過》,開頭引用李肇星的事例引出中心論點。(議論文開頭的作用:(1)引出論點或論題;(2)做為事實論據(jù)來論證論點;(3)增強文章趣味性,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看結尾:在文章末尾歸納出中心論點。一般由“總而言之”、“綜上所述”等詞語領起。
四抓關鍵詞:如:“我認為、因此、這個故事不難發(fā)現(xiàn)等”關鍵詞領起的往往就是中心論點。
(二)給文章擬標題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用論點或論題作標題。這里需要讓學生對論題和論點加以區(qū)分:論題是作者談論的話題(一般是談、議、論)。論點是對談論話題的看法。如《論友誼》是論題,“友誼的基礎是美德”是論點。
本文圍繞來展開論述的題,要讓學生明確只能填論點,不能填論題。如《論友誼》這篇文章始終圍繞著友誼的基礎是美德,這一觀點展開論述,不能說文章圍繞論友誼展開論述。
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的作用是用來證明中心論點的,一般出現(xiàn)在每段的開頭或結尾。
二、論據(jù)
論據(jù)是用來證明論點的依據(jù),考查的題型一般有:
(一)論據(jù)的類型和作用
這類題比較簡單:讓學生明確論據(jù)有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兩種,并學會判斷。事實論據(jù)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現(xiàn)象、史實、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字等。道理論據(jù)包括:公認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古詩詞、諺語俗語、公式定理等。論據(jù)的作用是證明論點,一般這樣表述:這是論據(jù),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或分論點)的作用。
(二)論據(jù)
這種題型近幾年出現(xiàn)的頻率比較高,答這類題,要讓學生注意以下幾點要求:(1)看清類型(即看清楚是讓補充事例還是名言)。(2)論據(jù)要有說服力,能很好地證明論點。(3)要有代表性,盡可能是人所共知的。(4)語言表述要嚴禁、概括。
具體方法:仿寫(看文中舉了什么例子,依葫蘆畫瓢)
語言表述為:人物+事件+評論
如諸葛亮 隱居隆中是為了尋找機會,以施展自己的抱負
越王勾踐 臥薪嘗膽是為了等待時機,以報仇雪恥
(三)給出的事例、名言能否作為本文的論據(jù)?并說明理由
做這類題先讓學生判斷,給出的事例、名言、所論述的觀點與文中的觀點是否一致。
名言一: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源泉,灑遍了犧牲的血淚。――冰心
答:不能+因為此名言論述的是成功與奮斗的關系+而文中談的是成功與失敗的關系
名言二:光榮的成功不在于永不言敗,而在于屢仆屢起。――拿破侖
答:能+因為這是談成功與失敗的關系+而這種行為正是善敗者的行為
三、論證
論證是運用論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這一考點最常見的題型一般有:
(一)本文、某段或某句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這類題一定要讓學生牢記四種論證方法: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并學會區(qū)別。具體、有力、突出、生動形象。
論證方法的作用,通常這樣表述:論證方法+作用(固定俗語)+觀點。
(二)分析論證過程(也就是理清論證思路),這類題考查形式比較多樣,一般有:
簡要分析本文或某段的論證過程。做這類題時,先讓學生根據(jù)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部分,給文章分段,再在段落前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后”、“接著”、“最后”一類表承轉啟后關系的詞語。
如:2010年河南中考短文《匠人與大師》,讓學生簡要分析第④段的論證過程。應這樣答,首先提出匠人較一單,大師善綜合的觀點;然后展開分析,具體闡明匠人和大師的區(qū)別;最后又舉出牛頓、愛因斯坦、馬克斯和等人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前面的論點。
段與段、句與句、詞與詞的位置能否調換位置?說明理由。答這類題,一看是否與前文照應,二看是否遞進形式。如:2010年沈陽中考《積極面對無奈》一文,問第②段(A)(B)兩句不能調換的原因是什么?解答時可以從文章的前后內容的照應這一角度入手來答。因為這段開頭作者就對人生中的無奈先寫“消極”態(tài)度,再寫“積極”態(tài)度,A、B句的順序與此對應,所以不能調換。再如:《小議傳統(tǒng)讀書教育》一文中,④、⑤、⑥段能否調換?為什么?可以從找關鍵性詞語入手,第④段:古代讀書,重記誦;第⑤段:古代讀書,還重朗讀;第⑥段,古代讀書,更重學養(yǎng)。從“重”、“還重”、“更重”這些詞可看出三段內容是遞進關系,所以不能調換。
最后一段能否去掉?為什么?一般圍繞議論文結尾作用來回答。議論文結尾作用一般有:得出結論;強化的中心論點;發(fā)出號召(或勸勉人們);補充論證了,使論證更嚴密。如:2010年山西中考短文《熬住就是一切》,涉及到了這個題型,大家可以自己查看。
四、分析議論文語言特點
議論文語言具有嚴密、概括性強的特點。考查其嚴密性題型較為常見:如:加點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加點的一般都屬于限制性詞語:如“大部分”、“常?!薄ⅰ爸弧钡?。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時,必須結合具體內容來談。
一般答題格式為:不能刪+詞語在文中的作用+去掉后的效果+體現(xiàn)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如:“往往”一詞不能刪去,因為“往往”強調了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去掉后就顯得太絕對;“往往”一詞體現(xiàn)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五、拓展題
篇3
關鍵詞:議論文 重要性 文質兼美
一、全面了解,深入認識議論文教學
1、認識議論文的重要性。
議論文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考閱讀練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地中考試題中,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三種文體的文章,其實是呈三足鼎立的格局的。議論文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花很大的氣力來翻越的一座高山,同時也是初中教學中最后翻越的那座高山,翻過去,才會一馬平川。
2、認識學習議論文的目的。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議論文的閱讀有如下表述: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shù)據(jù)、圖表等),發(fā)現(xiàn)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大綱以及中考對議論文的閱讀要求:閱讀議論文,能借助議論文的文體知識,把握議論文的論點,明確文章的論據(jù),理解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系,理清文章的論述層次,理解論證方法及其作用,體會語言的嚴密性;作文要求:能寫簡單的議論文。
3、了解學生學習議論文的現(xiàn)狀。
在議論文的教學中,教師在課上也對課文花費了很大的氣力來分析,但有一部分學生還是看不懂,理不清文章的思路,找不準文章的中心論點。在做議論文的練習時,同樣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從何下手。特別是思辨性比較強的文章,有的學生不知所云。作文方面就更是差強人意。雖然在考場作文中很多省市在體裁上沒有設置障礙,但真正寫議論文的學生不是很多。寫出高水平議論文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有些上了高中的學生,回到母校,訴說上高中的感想時,很多人寫議論文沒有有深度的思想,議論起來,頭上一句,腳上一句,缺乏清晰的結構,語言空泛,索然無味。
4、理性分析議論文課文的指導作用。
議論文課文出現(xiàn)在九年級上冊。如果從認知能力上講,九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都有所增強,肯定是便于議論文的教學。但鑒于九年級的特殊性,很多學校在新年一過也就結課了。真正的接觸課文教學的時間也就只有半年,并且課本中出現(xiàn)的議論文只在九年級上冊,九年級下冊在現(xiàn)代文部分沒有出現(xiàn)議論性的課文。只是在古文部分,出現(xiàn)了孟子的三篇文章。所以說,議論文,在初中三年的教學中,只是在九年級才進行的。出現(xiàn)的時間有些晚了,在學生的心底形成的印象比較淺,學生做練習的時間也相對短。在教材中議論性文章出現(xiàn)得較晚,這是學生不能很好掌握議論文的一個客觀原因。
二、提早加入一些文質兼美的議論文
教師廣泛閱讀,從中選取一些文質兼美的小議論文,時代感要強,要符合學生的生活,讓他們覺得離自己的生活是很近的。在八年級下學期或更早一些時候提早引入,這樣既可以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又可以對他們的思想有一定的指導性。對議論文的教學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過去教材中出現(xiàn)的那些典范性的文章也可拿來使用。
三、課前優(yōu)化備課,使上課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議論文相對文學作品和其他文體,顯得比較枯燥,如果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就可能產(chǎn)生厭學情緒,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標。因此,應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主動、合作和諧的師生關系氛圍,讓學生真正愉快地參與教學中來。教師不能唱獨角戲,不能將學生置于配角之中。要通過各種方法(如故事引入、生活現(xiàn)象引入、設置情景討論引入等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要看效果,必須讓學生思維行動起來,參與進來,并通過積極內化,才可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四、課中有效組織,調動學生,隨機應變,促成教學目標的完成
課中活動的展開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如何有效組織是門學問,組織不當,不僅耽誤時間,而且影響學風班風。對于提問,要根據(jù)問題的不同層次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盡量讓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發(fā)言機會,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持續(xù)的學習興趣;對于小組討論,則要把組員各自的分工提前安排清楚;對于學生表演、演講、辯論則盡量找反應敏捷有意愿有能力的學生,這樣不僅少尷尬少冷場,還給其他同學一個學習欣賞的機會;教師的講解應該飽含激情,用通俗而生動的語言去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其在愉悅中去記憶思考;對學生的評價要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引導他從正確的方向去努力;對學生反饋的信息,則要分析原因,隨機應變,通過改變策略或降低難度來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知識的理解掌握??傊?,學生是一個個思維、個性、能力迥異的學生,教師也應該是一個靈活善變的老師,課堂也應該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課堂。
五、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增加寫作練習
篇4
友情像一首動聽的旋律,時??M繞在我的耳畔,令我不能忘懷。友情像一朵嬌艷綻放的花兒,它的芳香久久不散。友情像一泓清浮的山泉,時刻潤澤著我的心靈。世界,友情,是我一生舍棄不掉的寶藏??????
小時候,不懂得什么是煩惱,也不會面對挫折。即使困難就在你面前,也總有辦法迎刃而解。童年的無憂無慮令我無限向往。兒時與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去河邊嬉戲,去放風箏,去捉迷藏,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讓人陷進去之后無法自拔。
小學,大家一起笑,一起哭,每到周末,大家都會在一個地方如約而至。那時,不知道什么是分離,也不會考慮大家能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多長,只是在享受這段時間,從來沒有想過會有分離的那一天,總覺得那一刻離我們遠隔“萬水千山”。不過還好,大家依然在一起度過了六年的時光,依然會銘記著摯友。這六年,我收獲了真摯的友情,可一切總是那么短暫。
現(xiàn)在
步入了初中,以前的同學也各奔東西?;厥淄?,有為大家的幼稚而落淚,有為大家之間所謂的承諾而落淚,有為大家的真情而落淚。我無法控制自己,只能將情緒釋放出來。我不禁想到“友誼天長地久”,友人或許會分離,遠隔大海重洋,但始終心系對方,這讓我心里舒坦了許多。不過,在想念以前同學的同時,現(xiàn)在也交到了一些新朋友。我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友誼,因為我知道,三年后,又是一番離別的場面。
這三年,聽起來很長,遙不可及。其實,一眨眼就過去了。小時候的無知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離別的滋味也感受到了。只要一想到,三年之后,又是一場離別,心里就不是滋味,真希望時間能再為我們逗留一會兒,讓大家之間都能留下美好的回憶。即使有一天會分別,當想到大家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一起走過的一點一滴,一起寫下旅途的一撇一捺時,心里也是甜滋滋的。時間老人你聽得見我的心聲嗎?這一切會實現(xiàn)嗎?
未來
篇5
1.1制定差異性教學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以課前指定的教學目標為導向進行課堂教學的。所以教學目標的制定尤為重要,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實施差異教學,英語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中就要體現(xiàn)出差異性。英語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結合學生的差異性制定,既要考慮到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又要考慮到學生潛在能力的發(fā)揮,潛在能力是指學生待發(fā)展的能力。英語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該根據(jù)學生差異性,將教學目標分為:基礎性教學目標,提高性教學目標,挑戰(zhàn)性教學目標?;A性教學目標是每位學生都必須達到的,而提高性教學目標主要是為那些成績中等的學生制定的,挑戰(zhàn)性教學目標是為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制定的。例如:在“比較級”的教學中,教學目標可以制定為:
(1)基礎性教學目標。
a.學生能夠掌握新學的重要的單詞;
b.掌握more,better,—er的基本運用。
(2)提高性教學目標。
c.學生能根據(jù)所學知識,靈活說出含比較級的句子。
(3)挑戰(zhàn)性教學目標。
(4)學生能夠根據(jù)比較級推測出最高級的運用規(guī)則。在教學目標制定中,相對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教師應更注重學生潛在能力的發(fā)展。要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為每一層次學生制定一個“最近發(fā)展區(qū)”,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得到發(fā)展,有所收獲。
1.2運用差異性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指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所采用的方式與方法。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照顧學生差異的有效途徑。在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講某一個知識點,由于學生的差異性,會出現(xiàn)有的學生已經(jīng)完全掌握,有的學生掌握得不透徹的情況,如果重新講一遍,就會浪費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如果不兼顧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則會造成后進生越來越差的情況。因此,為了兼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英語教師必須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筆者看過一個案例,英語老師使用同伴競爭的方式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這位老師的班上有一位英語成績特別差的學生,每次考試,那位學生的英語成績都排在學校的后幾名,嚴重拉低整個班級的英語成績,那位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極低,然而這位老師并沒有放棄那位成績差的學生,而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提高該生的成績,激發(fā)該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該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該生在班級還有幾位要好的朋友,都屬于不愛學習且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這位英語老師突發(fā)奇想,讓那幾位要好的學生進行競爭,當老師提出自己的想法后,也許是出于新奇,那幾位學生都表示愿意配合。由于英語基礎都較差,這位老師從基礎抓起,每天放學后讓他們辦公室背誦英語單詞,從初一第一單元開始,誰背得最快、最熟練最先過關,誰就能早點回家,不過關的要繼續(xù)背直到達到標準為止。有的時候在課堂上,這位教師也會讓他們去黑板聽寫單詞,看誰正確率最高。這樣一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很快提高,英語成績也提高了,提高之后,就讓他們開始背誦句子、情景對話。
2.結語
篇6
1心合小腸
《靈樞•本輸》云:“心合小腸。”手少陰心經(jīng)與手太陽小腸經(jīng)相互屬絡于心與小腸,故心與小腸表里相合。《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薄额惤?jīng)•藏象類》注云:“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于前,糟粕由此而歸于后,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由此可見,小腸主化物、泌別清濁,其機能正常,則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反之,則會出現(xiàn)二便異常。由于“心合小腸”,故心火亢盛,常易循經(jīng)下移小腸,火易“動血”,導致尿血?!端貑?#8226;痿論》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fā)則心下崩,數(shù)溲血也?!鼻?#8226;姚止庵注云:“包絡所以衛(wèi)心,悲哀太甚,則氣急迫而包絡傷,絡傷則心病。蓋心屬火而主血,心病火發(fā),血不能靜,遂下流于溲溺也。”而“心病火發(fā),血不能靜,遂下流于溲溺”,正與“心合小腸”密切相關?!吨T病源候論•小便血候》曰:“心主于血,與小腸合,若心象有熱,結于小腸,故小便血也?!毙幕鹣乱菩∧c所致的尿血,臨床以小便熱赤、尿中帶血、色鮮紅、心煩不寐、口舌生瘡、面紅口渴、舌尖紅、脈數(shù)為特征,此時宜遵循《素問•至真要大論》之“熱者寒之”之法,治宜清心瀉火,結合利水導熱下行,并配合涼血止血。
2腎上連肺
《素問•氣厥論》曰:“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在此,《內經(jīng)》將溺血的病因責于熱,病位歸于膀胱。膀胱熱盛,灼傷血絡而為尿血。然膀胱之熱,可由胞熱傳變而來。《素問•金匱真言論》云,腎“開竅于二陰”,故熱傷腎絡同樣可致尿血。那么腎臟之熱,可否從肺熱傳變而來?《素問•玉機真藏論》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庇纱丝梢?,他臟病變同樣可累及腎臟,尤其肺臟病變極易影響腎臟,其理在于《靈樞•本輸》之“少陰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藏”、《靈樞•經(jīng)脈》之“腎足少陰之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因此,上焦肺咽風熱,??裳?jīng)侵犯足少陰腎,灼傷腎絡,而致尿血。此時宜遵循《素問•五常政大論》之“病在下,取之上”之法,治當清上(肺咽)以治下(腎)為主。驗之臨床,外感風熱后出現(xiàn)血尿,癥見發(fā)熱、咽痛,尿血,甚至肉眼血尿,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運用疏風散熱、清上治下,并結合涼血止血之法,??墒寡虬Y狀得到有效控制[1]。此外,《靈樞•經(jīng)脈》云:“肺手太陰之脈……氣虛……溺色變。”故對于肺氣虧虛,衛(wèi)外不固,易感外邪而致尿血反復者,平素理應益肺以固衛(wèi),可用玉屏風散加味治療。
3脾主藏營
“脾藏營”出自《靈樞•本神》?!鹅`樞•營衛(wèi)生會》亦云:“營出于中焦?!北砻髌⑴c營氣密切相關。其中原由,《素問•痹論》曰:“(營乃)水谷之精氣也?!北娝苤瑺I氣由水谷之精所化生,而水谷之精又賴于脾氣運化水谷而成,故脾氣健運,營氣方能充盛。氣能攝血,營行脈中,屬于血中之氣,具有統(tǒng)攝血液行于脈中,防止其逸出脈外的功能。且《素問•經(jīng)脈別論》云,“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表明脾氣主升,從而防止精血下泄?!杜R證指南醫(yī)案•脾胃門》正是在此理論基礎上提出:“脾宜升則健。”倘若脾虛營虧,中氣下陷,氣不攝血,可致尿血。此外,《素問•五藏生成》曰:“腎,其主脾也?!薄夺t(yī)經(jīng)精義》云:“脾土能制腎水,所以封藏腎氣也?!笨梢?,脾氣健運,有助于腎氣封藏;反之,脾虛氣弱,可影響腎之封藏,致使精血外泄,隨尿而出。因此,《靈樞•口問》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脾虛無以統(tǒng)血所致的尿血,臨床以久病尿血,色淡紅,面色萎黃,體倦食少,舌質淡,脈細弱為特征。此時當遵循《素問•三部九候論》之“虛則補之”,以及《素問•至真要大論》之“散者收之”之法,治宜補脾攝血。顧氏將尿血分為四型論治,其中脾虛型選用歸脾湯加減(黨參、黃芪、當歸、白術、地榆、蒲黃、小薊、藕節(jié)、茯苓)治之[2],保留了原方補脾之藥,增加了止血之品,更好地發(fā)揮補脾攝血之功效。
4肝主藏血
篇7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以自我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的新型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該文結合pbl應用于《中醫(yī)診斷學》教學實踐的體會,闡述了教師在pbl教學模式中的角色及作用變化,并進一步對pbl教師培訓工作提出了要求。
【關鍵詞】 《中醫(yī)診斷學》;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近年來國際上受到廣泛重視的一種醫(yī)學教學模式。pbl教學法在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我國,現(xiàn)在還處于實踐探索階段,在中醫(yī)高等院校教育中積累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教訓均較少。在該教學模式中,教師、學生和問題是pbl教學的三個重要要素,而教師又是pbl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pbl教學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發(fā)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中醫(yī)診斷學》是基礎理論與臨床醫(yī)學之間的橋梁課,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其范圍廣,內容多。初學者學習的難度較大。為能更好地讓學生掌握《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本教研室以學分制1大班為試點,開展了pbl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其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輔導老師,我們參加了pbl在《中醫(yī)診斷學——臟腑辨證》教學的全過程,對于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pbl教師有一定的體會。
1 轉變舊觀念,接受新角色
pbl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完全不同。pbl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角色必須進行根本性轉變,即從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注意的中心和知識的源頭,轉變?yōu)閷W生獲得知識的教練或指導者。面對新的教學模式,教師的知識結構要求更加完善,思維要求更敏捷,擔負的責任更重[1]。
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采用一位教師承擔一門課程,或者幾位教師承擔一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其中每位教師主講一段(幾部分或幾章內容)的授課方法。這樣可以使教師對教學內容更熟悉,更能講深講透。然而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教師的知識面,只有深度而缺乏廣度。中醫(yī)診斷學一般開設在大一下學期,學生們剛剛結束了中醫(yī)基礎理論的學習,對中醫(yī)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如果內容講得太深可能不便于學生理解記憶。作為pbl指導教師,我們除了需要講授學科前沿的研究進展,擴展學生的科研與學習興趣,更需要具有扎實基礎帶領學生討論,予以直接指導。
《中醫(yī)診斷學》的知識點繁多、零碎,概念較抽象,“填鴨式”“灌注式”教學方法給學習者帶來了一定的難度。pbl教學圍繞問題而展開,從教學開始提出問題到問題的最終解決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和自我學習完成的。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始終是以學生為中心,這與“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著較大區(qū)別。bpl教學不但能培育學生自己探求問題、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中醫(yī)診斷學本身臨床技能應用強的學科特點,亦可強化和彌補操作技能應用的局限,提高學生收集臨床資料及對已獲得的臨床資料進行動態(tài)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
2 組織討論,注重引導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的角色就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pbl教學模式則不同,教師從主導地位轉變?yōu)榇呋撸渲饕饔帽憩F(xiàn)為:在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提出非指導性、但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促進小組討論,激發(fā)學生思考;協(xié)助學生聯(lián)系過去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協(xié)助學生討論、理清及認識其學習議題;協(xié)助學生搜尋及運用學習資源;扮演學生學習的咨詢者[3]?!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這是pbl的必然要求和結果。在學習過程中,雖然是以學生為中心,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不管不問,對于學生的問題置之不理。教師的“引導”作用應當貫穿始終,特別要扮演好在課堂中的角色。
鼓勵和促進學習是pbl的主要教學方法。指導教師在努力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同時,還需要設法促使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并能夠主動投入到課堂討論中。這就要求設置的問題不能太復雜,應該采用提出一些調動求知欲、發(fā)人深省、自由回答式問題。當學生遇到困難而出現(xiàn)“冷場”時,不能代替學生思考,更不能直接指出答案,而是應該注意引導的方式,提供有關線索,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思考。最主要的是,幫助學生激活已學的知識,使學生通過自我管理式的學習掌握新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來解釋和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等。
作為輔導教師,要適時地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知道如何恰當?shù)馗深A討論,而不是強行打斷,對學生的問題提出實際的反饋意見,在幫助他們建立信心的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此外,必須注意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權威形象,善用“低姿態(tài)”及平等“口吻”,以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來贏得學生的尊重,提高學生參與討論的信心。同時,側重于對學習過程的組織、引導,并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研究,將整個教學討論融會于教師與學生的最大快樂之中。
3 加深交流,培養(yǎng)感情
通過本次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每組學生都非常愿意與輔導老師交流,他們討論的內容已經(jīng)不局限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本身,還包括中醫(yī)診斷學的學習方法,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怎樣參與科研活動等諸多問題。事實上,這種交流讓老師們清楚同學的興趣及愛好、了解同學希望學習到哪方面的知識頗有益處,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有助于開拓學生思維,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習興趣。
實際上,在課堂pbl教學之前,師生已經(jīng)建立了某種關系。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問題進行預讀和查找資料,一方面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使其始終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另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獲取各種信息資源的途徑,啟發(fā)學生怎樣對獲取的大量信息進行綜合評價和取舍,并會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如果此時與學生溝通不夠,關系不融洽,勢必會影響pbl的教學效果。
pbl教學效果評價非常重要,采用傳統(tǒng)考試方法只能占其一部分,另一部分應由教師根據(jù)學生在平時小組討論中的表現(xiàn)進行動態(tài)評估。標準由教師和各小組負責學生掌握,師生互評便是其中一種。每次pbl課程討論結束后,在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互相評論的基礎上,輔導老師從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xiàn)、學生的自我學習情況、小組學習及相互間的合作等方面對該次討論課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肯定優(yōu)點并指出問題,以促進學生在下次討論時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同時指導老師也要聽取學生對該階段學習情況及老師的評價,以便不斷改進方法,保證pbl教學的順利進行。
所有這些溝通交流在增進師生感情的同時,更能反應學生本身真實的需要,讓教師真正理解pbl教學的目的與目標,使自身知識水平與業(yè)務素質達到pbl的教學需要,亦對pbl教學模式的推廣運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從表面上看,運用pbl教學時教師的工作量大大減少,似乎教學的重心轉到了學生身上,教師可以輕松些了,其實恰恰相反,pbl對教師的教學技能和課堂組織駕馭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師專業(yè)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僅有某一學科的知識結構遠遠不能滿足pbl對教師的要求。目前國內具有pbl執(zhí)行能力的教師還為數(shù)不多,這對教師培訓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4]。
【參考文獻】
[1] 黃 翠,王 革,宋光泰,等.pbl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j].口腔醫(yī)學教育,2006,22(5):568.
[2] 王軍瑞,王 仁,嬡楊艷.中醫(yī)診斷學實施pbl教學模式的構想[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06,14(2):32.
篇8
關鍵詞:旅游翻譯;文化差異;跨文化交際;策略
一、引言
根據(jù)世界旅游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超過其它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這是一個良機,能夠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擴大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增進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讓中國真正地走向世界。那么,如何既讓外國游客更好地對我國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明有所了解,又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接受中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詩詞典故,景點傳說等,就涉及到跨文化交際下的旅游英語翻譯。旅游宣傳資料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因素,文化差異給漢英旅游翻譯造成較大的困難,因此,要以功能派翻譯理論的核心—“目的論”為指導,來探討漢英旅游翻譯的原則,提出有效的翻譯方法和策略,從而準確、生動、形象地譯介旅游資料,推動我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旅游文本翻譯的內容包羅萬象,跨文化交際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旅游翻譯中進行跨文化譯介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有實際意義。優(yōu)秀的旅游譯本能讓祖國大好河山由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使悠遠流長的歷史故事沁入外國讀者的心田,喚醒外國游客對中國名勝古跡的深切向往,從而激發(fā)他們不辭萬里的旅游行為。然而,目前在漢英旅游文本翻譯中存在著很多問題。文軍和高存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外國游客理解英譯旅游文本的情況作了調查,發(fā)現(xiàn)漢語旅游文本英譯出現(xiàn)的錯誤有拼寫、遺漏、語法、中式英語、用詞不當、累贅、文化誤解等若干類型。因此,漢語旅游文本的英譯亟待有效的研究和探索。根據(jù)美國著名翻譯家尤金·奈達的理論,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譯工作,掌握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甚至更為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講,旅游翻譯是一項高層次的綜合思維活動,譯者不僅應使兩種語言對接成功,更要使兩種文化的內涵對接成功。
二、中西文化的差異
文化是一個民族知識、經(jīng)驗、信仰、價值、態(tài)度、等級、宗教以及時空觀念的綜合。不同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念。中華民族主張“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強調客觀融入主觀,喜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書畫、建筑、詩歌都講究神似重于形似。所謂“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亦如是”的道理。反映在語言上就有了漢語行文辭藻華麗,情感橫溢,講究聲律對仗、音韻和美的特點。此外,受中庸哲學思想的影響,中國人的美學觀念別強調平衡美,除了極為頻繁地使用對仗這一修辭格,還大量使用四字詞組。在這方面,西方民族則迥然不同,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使西方哲學保持物我分離,二元對立,在主觀和客觀的物象關系上,更多注重模仿和再現(xiàn),體現(xiàn)了“天人各一”的思想,直面物體本質特點,再現(xiàn)事物原貌。這種趨勢反映在語言表達形式上,就出現(xiàn)了英語重形式、重寫實、重理性的特點,形成了其句式構架嚴整、表達思維縝密、行文注重邏輯理性、用詞強調簡潔自然、描述突出直觀可感的風格。因此,中文旅游資料中極為主觀,有關感受的描寫,在英譯時可以傾向于選擇細節(jié)。
三、文化差異對旅游翻譯的影響
(一)由文化空缺和文化沖突造成的漢英翻譯的不對應性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條件、、社會習俗使兩種語言的詞匯出現(xiàn)非對應和非重合的現(xiàn)象,它們之間沒有語義共鳴,有的只是語義空缺或語義錯位。也就是文化空缺所產(chǎn)生的詞匯空缺以及文化沖突導致的詞匯沖突,這些詞匯我們稱之為“文化負載詞”(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語言的特殊性,象“陰陽”、“五行”、“氣功”、“八卦”等詞匯,嚴格來說,在英語中找不到對應的詞。象“餃子”、“粽子”、“元宵”等食品也沒有相應的詞來翻譯,如果勉強將“餃子”翻譯成“dumpling”,此詞指英美人常食用的一種水果餡或肉餡的食品,與中國的餃子并不相同,意思要寬泛得多。再如文化上的缺失,“粽子”可以解釋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但是,外國朋友如果不知道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不知道龍舟節(jié)的來歷,不知道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內涵意義仍然沒有傳遞過去。又如“秦始皇”僅僅譯成“Qin Shihuang”,可能外國游客就無法理解,如果適當補充歷史背景,增譯為“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the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the year B.C. 221”,就更容易被外國游客所理解。因此,許多專家主張以音譯加注的方式來保留這類詞匯的特殊文化聯(lián)想意義。譯者在翻譯時要克服的不僅有語言障礙,而且有文化障礙,正如王佐良(1989)先生所說的“譯者處理的是兩種文字,面對的卻是兩大片文化”。
篇9
拼音:wù huá tiān bǎo
解釋:物華:萬物的精華;天寶:天然的寶物。指各種珍美的寶物。
出處: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p>
示例:~動和風,一派簫韶仙苑同。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四十回。
再來看看對“人杰地靈”的解釋。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解釋:杰:杰出;靈: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qū)。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p>
示例:實在襄陽的~,恐怕比它的山水形勝更值得人贊美。聞一多《孟浩然》
我認為作為單個的成語,現(xiàn)代漢語成語詞典對“物華天寶”和“人杰地靈”進行這樣的解釋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把這個解釋放到這篇文章中去,顯然是無法解釋得通的。因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歷史的變遷,很多成語的意思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現(xiàn)代漢語成語詞典中對這兩個成語的解釋也和這兩個成語在這篇文章中的本意相去甚遠了。既然這樣,那么這個“物華天寶”在文中應該怎樣解釋才合理呢?
首先我們可以從語法上根據(jù)句子的結構來判斷它的意思。大家細心觀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個子句是由兩個對仗分句組成,所以由此可以推出,“物華天寶”和“人杰地靈”的語法結構是一樣的。課文中對“人杰地靈”的解釋是“人才杰出是因為地有靈氣”,從語法上來看把“人杰”和“地靈”解釋成了一種因果關系,所以由此也可以推出“物華”和“天寶”也是這樣的因果關系,可以解釋成“物有精華是因為天有珍寶”。
其次是從語意上聯(lián)系全文來判斷它的意思。因為在文章的這一段中,作者主要是極力地贊美滕王閣的所在地也就是文中所指的“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的風貌,而“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一句主要是贊美這個地方的物產(chǎn)豐富,人才杰出的。如果按照這樣的思路,那么這里的“物華天寶”和“人杰地靈”就都可以理解成并列結構短語??梢越忉尀椤拔镉芯A,天有珍寶”和“人才杰出,地有靈氣”。
再次是可以依據(jù)典故來進行判斷。在《晉書?張華傳》有相關的記載,指的是澧城寶劍的故事。晉初,牛和斗二星之間常有紫氣照射,雷煥告訴張華說:“寶劍之精,上于徹天?!睆埲A命雷煥尋覓,結果在澧城(今江西省縣名,古豫章郡,也就是滕王閣的所在地)牢獄的地下,發(fā)掘到寶劍一雙,一名龍泉,一名太阿。后來,這一對寶劍沒入水中,化為雙龍。文中的“龍光”,指的就是寶劍光。所以根據(jù)這個典故再結合上下文的意思就可以把“物華天寶”解釋成“物的精華,煥發(fā)為天上的寶氣”,相對應的“人杰地靈”可以解釋成“人中俊杰凝聚大地的靈氣”。
篇10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現(xiàn)狀
具體來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直接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開發(fā)智慧潛能、增加心理能力、培育優(yōu)良性格、維護心理健康、促進良好行為的形成。中學生是心理發(fā)育的主要階段,學校以及教師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這也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
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