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英文簡介范文
時間:2023-04-10 00:03: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魯迅英文簡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文藝學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32開
國際刊號:
國內(nèi)刊號:
郵發(fā)代號:
發(fā)行范圍:國內(nèi)外統(tǒng)一發(fā)行
創(chuàng)刊時間:2001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lián)系方式
篇2
博爾赫斯說:“經(jīng)典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焙沃^經(jīng)典?其傳遞的應是與人類普遍命運、終極關懷、人文思想所共通的精神價值,可不斷滋養(yǎng)后人的高尚品性與內(nèi)質。經(jīng)典是價值傳承的一種方式,更是民族認同的一種文化符號與標志。走進經(jīng)典,便可尋找到我們的精神家園。
文學經(jīng)典的產(chǎn)生,其基礎是對于純文學載體的維護與堅守,是作家對于純文學甘于寂寞持之以恒的創(chuàng)作。盡管有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有社會浮躁情緒的振蕩,但不少刊物和作家仍然矢志前行。于是廣大讀者,在純文學(包括文學經(jīng)典)的閱讀中,尋找歷史,銘記傳統(tǒng),領悟和培養(yǎng)一個民族深沉的情感,功莫大焉。
《參花》就是這樣一本為純文學推波助瀾的好刊物。其面世五十五年,發(fā)行達六百余期,共兩億冊,特別是近年來全力以赴登載高質量的純文學作品,聲勢赫赫,廣受好評??锟删纯膳宓哪懧?、視野、器識,源于他們一種敢于擔當?shù)木瘢约皩ψ骷液妥髌窡崆檎\懇、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湖南新化縣作家唐象陽,就是受益者之一。此期登載的“唐象陽散文小輯”,共四篇達一萬余字,很隆重地向世人推介。象陽的散文創(chuàng)作,在湘地早已受到關注,在省會長沙就開過他的作品研討會。多年來,他堅守在這僻遠之地,飽受“梅山文化”的熏陶,又熟悉故鄉(xiāng)的風土人事。于是,鄉(xiāng)情、鄉(xiāng)俗、鄉(xiāng)聲、鄉(xiāng)韻,歷史的追索與現(xiàn)實的切入,鄉(xiāng)土的奇詭與個體生命的體驗,一一呈現(xiàn)在他的筆下,可見可聞可觸可感。他的行文流暢、從容,既典雅又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洋溢著一種雋永的詩性。我作為湖南文壇的老人,對象陽的進步深感欣慰。
寫此文時,湖南正是大雪后的天地一白。我在一首七律的最后兩句寫道:“等閑又候東風起,何處湖山訪稻桑?!比鹧┱棕S年,純文學也應是如此!
作者簡介
篇3
關鍵詞:譯者主體性;《靜夜思》;英譯本;英譯分析
《靜夜思》的英譯本達幾十種之多,本文選取楊憲益、戴乃迭夫婦和翟理思(Herbert A.Giles)先生所翻譯的譯本進行對比,以譯者的主體性角度進行探討譯文的不同之處以及譯者做出不同譯選擇的原因。
一、譯者的主體性
譯者主體性就是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不斷以自己的意志和選擇對譯文進行的操縱。翻譯不是兩種語言之間的簡單轉換,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需要譯者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謝天振,1999:131)。雖然“翻譯什么”和“如何翻譯”的選擇權在譯者手中,但是譯者的這種選擇卻受多重因素的制約,比如文化、社會、歷史和政治等因素(許均,202:62)翻譯的過程包括理解和表達,根據(jù)解釋學觀點,理解的過程就是譯者的視域和原文本的視域不斷融合的過程。為了達到這種融合,譯者必須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走出自身的視域,因此,理解的過程可以看作是譯者不斷努力尋求新視域的過程。譯者的主體性在這個過程中因其主觀能動性而突出出來。合適的表達就是翻譯的目的,為了達到表達的目的,譯者會調(diào)動各種能力、采用不同策略來解決翻譯中的各種困難。譯者的主體性決定了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所采取的翻譯方法及策略等。
二、《靜夜思》原文和譯文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Thoughts in the Silent Night
Besid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Is it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I lift my eyes and see the moon,
I bend my head and think of home. (楊憲益、戴乃迭 譯)
Night Thoughts
I wake,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 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Giles,1923)
(Herbert A.Giles 譯)
三.兩種英譯本對比分析
李白的《靜夜思》內(nèi)容通俗明白,語言流暢,朗朗上口。但這樣的好詩非常不容易英譯好,不要說譯成外語,即使譯成漢語白話文,也難免會造成原詩韻味的缺失。
通過對比兩種譯文可以看到,楊憲益、戴乃迭夫婦用用并列關系的連接詞and等近乎口語的風格進行翻譯,翟理思用書面語過重的現(xiàn)在分詞和倒裝等進行翻譯,可以得出第一種譯文更加貼近原詩的風格。原詩淺顯易懂,身為漢學家的翟理思不可能不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及意義熟知,他這樣翻譯是為了迎合西方讀者,使譯文更加符合英詩的寫作風格。
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拘泥于原詩的形式和內(nèi)容而不顧音韻之美,那么勢必不能讓讀者領略到原詩的藝術魅力?!鹅o夜思》的音韻美體現(xiàn)在尾韻上,其押韻方式為“aab”(光、霜、月、鄉(xiāng))(周方衡,2016:71)。從譯文中可以看出楊憲益、戴乃迭夫婦的翻譯雖從內(nèi)容上與原詩相差無幾,但卻不壓尾韻,和原詩的尾韻形成巨大反差。反觀翟理思的英譯采用的是“abab”的押韻方法。具體來看,首句將“bed”放在最后,第三句又使用倒裝的方式將主謂后置以求得“head”與“bed”押韻。而在第二行詩的翻譯中,翟理思將“疑似”寫實置于句末,然后尾句將謂語后置與和“eyes”押韻,整首詩翻譯過來音韻美亦十足。總體而言,翟理思的譯文押韻工整,極富音韻美,比楊、戴所譯略勝一籌。
月亮在中國人心中有特殊的含義,代表著一種思鄉(xiāng)的情懷,這是西方國家的讀者難以體會的。如果直譯此詩,讀者未必感到此詩的意境與神韻,所以兩種譯文均未采取直譯的方法譯為“moon”,而是分別意譯為“a pool of light”和“moonbeams”,這么做就是為了讓西方讀者更容易體會到原詩的意境。
四、譯者主體性對《靜夜思》英譯的影響
1.譯者簡介
楊憲益、戴乃迭夫婦是中國文壇的翻譯界泰斗,是最早把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譯成英文的作家之一,作品從先秦散文、詩經(jīng)楚辭到《水滸》、《紅樓夢》、《魯迅全集》,以至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等百余種,蜚聲海內(nèi)外。
翟理思是英國著名的漢學家,劍橋大學第二任漢學教授,曾被譽為英國漢學三大星座之一,所翻譯的《聊齋志異》至今仍是最全的一個英文譯本,他的《古文選珍》第一次向英語讀者展示了中國數(shù)千年來散文、詩歌的恒久魅力。翟理思研究領域廣泛,包括中國語言、文化、文學研究及翻譯等。
2.譯者翻譯的目的
楊、戴翻譯的目的在于向西方讀者傳播弘揚中國文化;翟理思的翻譯目的在于向自己國家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學。
3.翻譯的風格
楊、戴的譯文和原文的口語化風格較為相似,而在音韻美上不足;翟理思的譯文在風格上并沒有逐字逐句進行翻譯,而且在把原詩的音韻美保留了下來。
4.譯者的翻譯觀點
楊、戴:忠實與通順
翟理思:信本傳真
五、結語
在評論中詩英譯的過程中,譯者的主體性必須要加以考慮。同一個中文本有不同的英譯本就有必要對不同的譯本進行對比研究,從而得出譯本不同的原因和影響的因素等。譯者的社會背景、翻譯對象、翻譯目的和翻譯的觀點和策略等都是影響翻譯的因素。總之,翻譯的最終目的就是讓翻譯對象接受,從而達到傳播交際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Herbert A.Giles,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Kelly and Walsh,1923
[2] 謝天振,譯介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131
篇4
[關鍵詞] 嬰寧 癡 狂人 狂 顛覆
《聊齋志異》中的故事,多有被搬上銀幕的,如《畫皮》、《胭脂》、《倩女幽魂》(改編自《聶小倩》)等,這從某個角度也說明了《聊齋志異》故事情節(jié)具有較強的戲劇化的效果:人物形象生動感人。其中,不少故事刻畫了一些不合常態(tài)的癡狂者的形象,如《嬰寧》中以“笑”而著稱的嬰寧:《書癡》中以嗜書如命的郎玉柱《小翠》中以嬉戲為樂、被責備而始終“憨笑”的小翠等等。如果說《聊齋志異》繼承了中國志怪小說的傳統(tǒng),將奇聞異事作為書寫的對象,那么,是否意味著人物之癡狂僅僅是一種傳奇式的表現(xiàn)?當我們把其中的癡狂者與現(xiàn)代文學中的瘋癲者――如魯迅《狂人日記》中的狂人――作互文性的閱讀時,所謂“異”的含義就變得十分可疑了:文本中的癡狂者顛覆了我們對其理解的經(jīng)驗:人類生存的精神常態(tài)與變態(tài)的界限被大大地模糊了。因此,對癡狂者人性內(nèi)涵的解讀便有可能促使我們超越傳奇的束縛而進入到人的精神深處。
一、嬰寧之“癡”
與《聊齋志異》中其他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女性形象有所不同,《嬰寧》中的女主人公嬰寧身上的狐鬼之氣顯得不那么顯著。在她的身上,有著人類的一半血統(tǒng),這使她看來與常人“形影殊無少異”[1],但她又分明有著異類的氣質,書中說她“憨癡”,“似全無心肝者”,此一說,又帶出了她在人類眼中的異樣生存狀態(tài)。
從人類的常態(tài)觀照嬰寧的“癡”,固然會使人產(chǎn)生異樣之感。她的“癡”主要體現(xiàn)在她的“笑”上。書中對她的“笑”的描寫主要有這么幾處。
一是初見王子服,只見她“笑容可掬”,當發(fā)覺王生的失態(tài)時,她“顧婢子笑日:‘個兒郎目灼灼似賊!’遺花地上,笑語自去?!贝藭r,她大約只是將王生視為好色之徒,但并沒有因此而勃然動怒;僅以笑話來揶揄對方。顯然。這里暗示了她不受清規(guī)戒律的束縛的性格,她的道德觀也定然是建立在傳統(tǒng)的禮教之外的。后文通過吳生之口評價道:“徒步于野,必非世家?!笔獠恢獘雽幉粌H毫無這種大家閨秀之風范,更無一般女子的矜持,她異于常人的“癡”頓時躍然紙上。
二是與王生的第二次相見及后來與之成婚。通過這幾個回合,嬰寧之“癡”得到了進一步的表現(xiàn)。如在家中遇到對方,她先是“含笑拈花而入”,繼而以表兄妹之禮相見時,“忍笑而立”,“復笑,不可仰視”,“大笑”:到了行新婦禮的時候,更是“女笑極不能俯仰”。如此豪放之態(tài)折射出的是她對于繁瑣禮節(jié)的嘲諷一方面,她在極力地模仿世俗的禮儀標準,又是“以袖掩口”,又是“細碎連步”:但另一方面,她卻始終無法正確地“復制”出這一套為社會所規(guī)定的標準的女性儀態(tài),終至以“大笑”、“狂笑”、“不能自止”。雖然“癡”,卻“癡”得可愛、勇敢,這一連串毫無顧忌的笑無不顯露出女性被世俗遮蔽了幾千年的真我本色。
三是鄰家好色之徒“見之,凝注傾倒”時,“女不避而笑”。按照傳統(tǒng)的禮教,“男女授受不親”,更何況是嫁作人婦后,被不懷好意的男子追求。對于女子來說,遭遇如此侮辱,該引咎自責才是,就如王母批評她所說的:“憨狂爾爾.早知過喜而伏憂也?!迸员患榛蒙阶非螅響獧z點、約束自己的行為,笑“過”了頭便是狂態(tài)。但嬰寧偏偏以笑來捉弄鄰家子,以其異樣之舉宣告女性對男性話語的僭越。
如此“三笑”無疑引發(fā)了世人對傳統(tǒng)統(tǒng)治秩序被顛覆的恐慌。因此,最后只有將嬰寧壓制在“不復笑”的境況中,男性才能重新掌握話語的主導權:也才能使社會秩序進入安全穩(wěn)固的軌道。嬰寧從此被還原為一個“正?!钡娜?“雖故逗之,亦終不笑”,反映了她在表面上顯現(xiàn)的對傳統(tǒng)道德禮儀標準的全面認同)的過程同時也驗證了傳統(tǒng)禮教勢力的強大;個人的抗爭在其中顯得如此虛弱不堪,小說遂帶上了濃重的悲涼之意。
嬰寧的“癡”與人之常態(tài)是對比著來寫的。她的天真爛漫印射出世人城府之深(如王母深怕媳婦是鬼怪而“竊于日中窺之”):她對于繁文縟節(jié)的嘲諷、對于好色之徒的捉弄無不從另一個視角促使人們反思世俗的不正常之處。最后,因為王母的苛責“人罔不笑,但須有時”,嬰寧終于“不復笑”了。雖然她的行為被規(guī)范為人們所認可的形式,意味著她被人類社會徹底同化、接納,但同時這也標志著她失去了觀察人類的異樣的立場和眼光。
險惡的現(xiàn)實改變了嬰寧的“癡”,讓她體會到了人世的種種不如意。書中曾透露出她的悲慘身世:原為狐與人之女,在父親去世之后,家人“求天師符粘壁上,狐遂攜女去”,后又以之“托鬼母”??梢姰斈晔廊瞬⒉荒芙蛹{這個人狐的混血兒,并非常不人道地驅逐這一對在他們看來是異類的母女,人間的世態(tài)炎涼可見一斑。相比之下,只有在狐鬼的世界里,嬰寧才獲得了關心和愛護,個性得到了自由的伸展:也只有在那樣的世外桃源里,她才有可能發(fā)展出天真無邪的性格。她以德報怨,雖然被人類拋棄,但并不記恨于此.而是以自己的善良和樂觀接納了王子服的愛情,以笑聲化解了人世的種種險惡。但是,人類卻不如狐鬼那般大度,執(zhí)著于冤冤相報:嬰寧捉弄了鄰家子,但同時也被對方報復,差點斷送了丈夫的前程。為此,王母不顧嬰寧曾經(jīng)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歡樂,嚴厲地指責她的不檢點,這不能不使嬰寧認識到人世與鬼世的不同,認識到自己身上流著的另一個族類的血液。這決定了她要融入人類的世界,就必須改變自己的“癡”。因此由笑而哭,她徹底地改變了自己。
站在嬰寧之“癡”的視角來看人世間,確實有著諸多的不平:冷漠、繁縟的禮節(jié)、對人性的壓抑等等。因此可以說,沒有“癡”的對比,就沒有我們對人類生存病態(tài)的觀照。
二、狂人之“狂”
與嬰寧相類似而又有所不同的是魯迅在20世紀初創(chuàng)作的《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形象。他之“狂”主要通過他眼中被變了形后的人事表現(xiàn)出來,那全是不通常理的描述,也陰森得令人充滿恐懼。
在狂人眼中,外人的眼神都不正常,充滿了“吃人”的欲望。[2]他對于人世的感受.也盡在這一“吃”與“被吃”上:人們活著的全部目的,就在于“吃人”,弱小的人,則是“被吃”。如“我”終日活在“被吃”的惶恐不安和戒備之中:“早上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地議論我。又怕我看見。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兇的一個人,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跟.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p>
如果說嬰寧的笑消解了傳統(tǒng)禮教的神圣光環(huán),其中不乏幽默輕松的喜劇成分;那 么,狂人的“被吃”恐懼則以寓言化的形式顛覆了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合理性與權威性,在生命隨時有可能被吞噬的恐怖環(huán)境中凸現(xiàn)出濃重的悲劇色調(diào)。這種強烈的悲劇感來自于讀者對狂人觀察視角的認同。他雖說是瘋癲的,但日記中的一派“胡言”又分明顯示出他極為清晰的思維。如關于“吃人”的事實:“易牙蒸了他的兒子,給桀紂吃,還是一直從前的事。誰曉得從開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從徐錫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蓖瑯拥臍v史,只不過在狂人這里,被改寫為具有強烈西方人道立場的敘事形式?!耙磺袣v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的這句充滿了哲理的話語充分說明了歷史文本的權力意味。歷史可以在不同的話語體系中被改寫為具有個人意味的“個人史”,因此在封建統(tǒng)治者眼中,殺人的易牙等具有令人敬仰的大度,但在狂人的心中。無論父親出于何種目的殺人,百姓因何原因蘸人血,卻都是人性殘忍的表征??梢?,不管在傳統(tǒng)文化中親情被如何濃墨重彩地描繪,但在具有了現(xiàn)代啟蒙意識的魯迅的眼中,它卻成為壓抑乃至扼殺人性的元兇。正如狂人所控訴的:對于“我”的五歲妹子的死,“母親哭個不住”,大哥卻“勸母親不要哭”,這一看似平常的舉動,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卻同樣是人性遭到壓抑的明證。因此,他不由地懷疑“妹子是被大哥吃了”。他的邏輯便源于傳統(tǒng)廿四孝故事中的版本:“爺娘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片肉,煮熟了請他吃,才算好人”,“一片吃得,整個的自然也吃得?!憋@然,在作者看來,個人的情感是不應該被忽略乃至扼殺的,這與傳統(tǒng)倫理道德“存天理,滅人欲”的要求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因此,在“吃人”的寓言中,狂人高揚的其實是尊重人性的大旗。傳統(tǒng)倫理觀對人性的漠視、種種血淋林的慘痛教訓,通過狂人異樣的眼光,遂以令我們驚駭并進一步警覺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
三、“癡狂”者的獨特視角
若將《嬰寧》與《狂人日記》進行互文性的閱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對傳統(tǒng)倫理、禮教的批判性審視的目光是交織在一起的。嬰寧與狂人都是為世俗所遺棄的癲狂者,或日邊緣人,他們“被看”為異類,但他們同時又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看”周遭的世界。在“被看”與“看”的糾葛中,傳統(tǒng)文化的不合理性得到了較為深刻的反省。嬰寧一度以她的“大笑”尖銳地嘲諷了親人對她殘忍的遺棄,而狂人對“吃人”的焦慮完全可以為親人的殘忍之舉作出注解:嬰寧母女便是“被吃”的對象:她雖然被鬼母收養(yǎng),在深山中過了十幾年不受禮教約束的自由快樂的生活.但回歸凡間的決定又再次將她作為祭品,奉上了禮教的祭臺。她不再笑的背后,其實同樣是對無奈、痛苦的復歸:是對人世“吃人”本質的清醒認識。因此,深味了人世悲涼的嬰寧才轉笑為哭。為自己的身世哭,為孤苦的鬼母哭。那種哭泣,實又包含著對于人世倫理道德的絕望。同樣地,她對于禮教的嘲諷也滲入狂人犀利的批判文字中:他“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但其實“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由此可見。所謂正常與病態(tài),在文學的意義上來說.總是相對而言的。如果我們承認他們的思考是合理的,那么,我們也就不得不承認,那些被夸張變異的常態(tài)社會才是被異化的,不正常的。在文學作品中。常常是所謂病態(tài)的人物展開對現(xiàn)實常態(tài)的反思。嬰寧是這樣,狂人也是這樣。嬰寧以她的“癡”解構了禮教的威嚴和神圣,但她最終還是不免被尊奉禮教道德的社會所同化,所以這篇充滿了歡笑的小說其實在訴說著一種禮教之外的人類理想的失落:狂人以他的“狂”暴露了禮教的兇殘,但他最終也被“正?!钡纳鐣淌啥暗酵獾睾蛉薄比チ恕H宋镉僧悩佣D為正常未必是病理學意義上的精神病之“治愈”,恰恰相反,它證明了這個病態(tài)社會的不可治愈性,證明了社會病態(tài)之根深蒂固。這也是兩部小說所帶給我們的沉重之感。
雖然《狂人日記》更多地被看作魯迅向西方學習之后的思想結晶,但我依然想在此強調(diào)其對本國古代、近代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有學者認為,蒲松齡的思想是復雜的:“蒲松齡以心學,因果報應等為主導的哲學思想的構成狀況,既留存著時代思想發(fā)展的烙印,又滲透著傳統(tǒng)思想的漫潤:既是上層知識分子精英文化的產(chǎn)物,又積淀著濃厚的民間文化,呈現(xiàn)多元的復雜狀態(tài),這一點,既影響著《聊齋志異》小說的創(chuàng)作,同時也與其小說中所映現(xiàn)出來的復雜狀態(tài)互相比勘,因而具有特殊的意義?!盵3]可見,盡管當年蒲松齡未必認識到嬰寧身上叛逆的火花,但如今,從嬰寧到狂人,我們分明清晰地看到一條穿越古代而來的對傳統(tǒng)文化的僵死狀態(tài)展開現(xiàn)代性反思的道路。在魯迅這里,它得到了一個頗具概括力的小結,并進一步推動著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啟蒙思考。顯然,中國社會發(fā)端于晚明的改良思潮并沒有因為清初的復古思潮的壓制而陷于停頓,它只是以另類的形式隱蔽地發(fā)展著,尤其在為統(tǒng)治階級所忽略的民間文學中,它以活潑自在的方式繼續(xù)著它對傳統(tǒng)僵化體制的思考與批判。因此,將《聊齋志異》僅僅視為蒲松齡對人生不得意的宣泄,或是對民間故事的改寫,似乎都是不完整的:我們理應看到其中有關現(xiàn)代性的訴求(即對于長期處于被壓抑狀態(tài)的個性的追求。人的情感的追求,這也是“五四”文學所高揚的一面大旗),看到民間文學正在以極為蓬勃的生命力悄然改寫著傳統(tǒng)的主流文學。
參考文獻
[1]本文所引《嬰寧》的原文出自薄松觸《聊齋志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本文所引《狂人日記》的原文出自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版。
篇5
會計從業(yè)資格(上崗證)
【考試簡介】會計從業(yè)資格是指進入會計職業(yè)、從事會計工作的一種法定資質,是進入會計職業(yè)的“門檻”。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其他組織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臺灣地區(qū)人員,以及外籍人員在中國大陸境內(nèi)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yè)資格,持有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考試時間】每年分別在上下、半年設立兩次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大約在每年的4月和11月。
【考試內(nèi)容】財經(jīng)法規(guī)與會計職業(yè)道德、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五級)
【考試方式】 閉卷筆試
【報名時間、地點】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一般由省級財政部門組織,考試及報考時間全國各省有差異。報考時,報考人員需攜帶本人身份證、近期同底片免冠一寸照片二張,到指定報名地點填寫相關表格,辦理報名手續(xù)。有條件的地區(qū),要求考生先在網(wǎng)上注冊報名,將報名表打印后貼上照片,再到指定報名地點交表、交費辦理報名手續(xù)。
初級會計職稱
【考試簡介】初級會計職稱考試也稱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根據(jù)現(xiàn)行會計職稱管理規(guī)定,考取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后,可以聘用為會計員和助理會計師。初級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考試時間、統(tǒng)一考試大綱、統(tǒng)一考試命題、統(tǒng)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初級)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
【考試時間】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考試年度的5月第三個星期六。(以當年公布的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為準)
【考試內(nèi)容】初級資格考試分兩個半天進行,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為3小時,經(jīng)濟法基礎科目為2.5小時。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報名時間、地點】報名時間一般安排在考試年度上一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底。凡符合報名條件并申請參加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的人員,均由本人提出申請,單位核實,持學歷證書、身份證、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的原件和“報名登記表”于規(guī)定期限內(nèi)到當?shù)貢媽I(yè)技術資格考試管理機構設置的報名地點報名??忌鷳{準考證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參加考試。中央和國務院各部門及其直屬單位的人員參加考試,實行屬地管理原則。
中級會計職稱
【考試簡介】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也稱中級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根據(jù)現(xiàn)行會計職稱管理規(guī)定,通過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后可以評定會計師職稱。中級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考試時間、統(tǒng)一考試大綱、統(tǒng)一考試命題、 統(tǒng)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
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
【考試時間】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考試年度的 5月第三個星期六、星期天。(以當年公布的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為準)。
【考試內(nèi)容】《財務管理》、《經(jīng)濟法》、 《中級會計實務》三個科目。 其中《財務管理》、《經(jīng)濟法》為2.5小時,《中級會計實務》為3小時。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報名時間、地點】報名時間一般安排在考試年度上一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底。凡符合報名條件并申請參加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的人員,均由本人提出申請,單位核實,持學歷證書、身份證、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的原件和“報名登記表”于規(guī)定期限內(nèi)到當?shù)貢媽I(yè)技術資格考試管理機構設置的報名地點報名。經(jīng)審核合格后,發(fā)給準考證??忌鷳{準考證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參加考試。中央和國務院各部門及其直屬單位的人員參加考試,實行屬地管理原則。
高級會計師資格
【考試簡介】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是由人事部和財政部聯(lián)合組織的全國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評結合工作的考試環(huán)節(jié), 這項考試是為了加強高級會計專業(yè)人才聯(lián)合體建設,提高會計專業(yè)人員素質, 改革高級會計師資格單一評審辦法,探索科學、客觀、公正、 公平的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辦法而設立的??荚囉蓢医y(tǒng)一組織。 符合高級會計師評審條件的考生,只有通過這項考試取得高級會計師考試合格證書后, 才能進一步參加高級會計師評審。
【考試時間】每年九月的第1個星期日。
【考試內(nèi)容】《高級會計實務》,考試時間為210分鐘。
【考試方式】采取開卷筆答方式進行。主要考核應試者運用會計、財務、稅收等相關的理論知識、政策法規(guī),分析、判斷、處理會計業(yè)務的能力和解決會計工作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報名時間、地點】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報名。
注冊會計師(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
【考試簡介】中國注冊會計師全國統(tǒng)一考試是根據(jù)《注冊會計師法》設立的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 是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資格的必備條件。中國注冊會計師考試于1991年12月7日到8日首次舉辦,經(jīng)過十余年的發(fā)展,已成為中國最具權威性和吸引力的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之一。截至2008年度, 17次考試,累計300多萬人參考,100多萬人單科合格, 14萬人取得全科合格證書,其中5萬多人取得執(zhí)業(yè)注冊會計師資格。2008年,共有57萬人報名,49萬余人次參加了考試。各科合格人數(shù)及合格率分別為:會計14502人,10.79%;審計9281人,15.06%;財務成本管理9579人,15.26%;經(jīng)濟法20034人,17.98%;稅法16498人,13.56%,所有科目的平均合格率為14.53%。
【考試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中旬。各科目考試時間如下:會計 180分鐘;審計、財務成本管理 150分鐘;經(jīng)濟法、稅法、公司戰(zhàn)略和風險管理 120分鐘。
【考試內(nèi)容】第一階段,設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經(jīng)濟法、稅法等6科。這是專業(yè)階段,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所需的專業(yè)知識,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職業(yè)道德要求。
第二階段,設綜合1科。這是綜合階段,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在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環(huán)境中運用專業(yè)知識,保持職業(yè)價值觀、職業(yè)態(tài)度與職業(yè)道德,有效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忌谕ㄟ^第一階段的全部考試科目后,才能參加第二階段的考試。兩個階段的考試,每年各舉行1次?;诘诙A段的考試側重于考查考生的勝任能力,建議考生在參加第二階段考試前注意積累必要的實務經(jīng)驗。英文測試: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各科目均不設英文附加題。新考試制度下2009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tǒng)一考試專業(yè)階段6個科目的試題中均指定特定試題(各科指定1~2個小題,以下簡稱指定試題),考生可以選用英文作答。對可以選用英文作答的特定試題,在試卷中都有明確的提示。對指定試題,考生可以自主選擇中文或者英文作答,如選擇英文作答,該小題須全部使用英文。對指定試題外的其他試題,考生一律用中文作答。對指定試題全部使用英文作答、并且答題正確的,獎勵5分。每科合格成績分數(shù)線仍為60分。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客觀性試題采用填涂答題卡方式解答;主觀性試題采用書寫中文簡體文字方式解答。
【報名時間、地點】一般在每年4-5月,可到各地注協(xié)、財政部門報名。具體可以參考2009年考試報名匯總報名人員報名時,須提交有效身份證件、學歷證書或技術職稱證書原件,交納2寸近期(上年或本年)免冠照片2張,經(jīng)地方考辦審核無誤后,填寫《注冊會計師全國統(tǒng)一考試考生個人信息填寫表》。
注冊稅務師( Certified Tax Agents CTA)
【考試簡介】1998年開始時實行資格認定考試,自1999年開始實行全國統(tǒng)一考試。據(jù)權威部門統(tǒng)計,截止2008年底,國家每年舉行一次統(tǒng)一考試,己累計考試11次,報名達2806484人次,通過考試取得注冊稅務師執(zhí)業(yè)資格的人數(shù)達到77930人(不含2008年度四川省通過人數(shù))。
【考試時間】考試時間一般為每年6月最后一個周末,從周五的下午開始,每半天考試一個科目,每科目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考試科目】現(xiàn)行注冊稅務師考試共考五個科目:《稅法(一)》、《稅法(二)》、《稅務實務》、 《財務與會計》、 《稅收相關法律》。
【考試方式】考試均采用閉卷筆試的辦法?!抖惙ǎㄒ唬贰ⅰ抖惙ǎǘ?、《財務與會計》、《稅收相關法律》均為客觀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計算題和綜合分析題;《稅務實務》為主觀題、客觀題相結合的形式,客觀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主觀題為簡答題和綜合分析題。
【報名時間及報名辦法】
(1)報名時間 報名時間一般設在考試年度上一年的12月份,按屬地管理的原則,一般按地區(qū)為單位進行組織。以09年為例:09年注冊稅務師考試報名信息匯總
(2)報名辦法目前各地情況不太相同,一般為現(xiàn)場報名或網(wǎng)上報名與現(xiàn)場報名相結合的方式?,F(xiàn)場報名的,考生需現(xiàn)場領取《全國注冊稅務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申報表》,填寫后應經(jīng)相關部門蓋章。報名時,須持上述《申報表》、本人身份證明(身份證、軍官證、駕駛執(zhí)照、護照,下同)、符合報考條件的相關證明(學歷證書、資格證書、職稱證書)原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到報名點經(jīng)資格復核合格后,辦理報名手續(xù)。符合免試條件者,還需持稅務部門出具的本人從事稅收工作起始時間的證明。
審計專業(yè)技術資格(初、中級)
【考試簡介】審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是測驗應考者是否具備相應審計專業(yè)技術能力的考試,考試合格者可獲得相應的《審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證書》??荚嚪譃槌跫壓椭屑墐蓚€級別。
【考試時間】審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審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日期原則上為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審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分兩個半天進行,上午為《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下午為《審計理論與實務》。兩個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2.5小時。
【考試內(nèi)容】《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宏觀經(jīng)濟學基礎、企業(yè)財務管理、企業(yè)財務會計、法律;《審計理論與實務》:審計理論與方法、企業(yè)財務審計。初、中級資格考試采用同一套考試大綱。根據(jù)對初、中級審計人員知識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的不同要求,兩個考試科目各部門內(nèi)容分為初、中級資格共同考試內(nèi)容和中級資格單獨考試內(nèi)容。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報名時間、地點】因地區(qū)而異,大多在4月、5月,到當?shù)厝耸驴荚囍行模ㄔ海﹫竺?/p>
審計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
【考試時間】每年的11月份第3個周的周日(具體時間以國家審計署考試中心的通知為準)??荚嚪謨蓚€半天進行。上午為經(jīng)濟理論與宏觀經(jīng)濟政策,下午為審計理論與審計案例分析。各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3個小時。
【考試內(nèi)容】《經(jīng)濟理論與宏觀經(jīng)濟政策》,具體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財政理論、金融理論、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四部分;《審計理論與審計案例分析》,具體包括審計理論和審計案例分析兩部分。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荚囶}型均為主觀性試題,無任何客觀性試題。經(jīng)濟理論與宏觀經(jīng)濟政策的考試題型僅簡答題和論述題兩種;審計理論與案例分析的考試題型包括簡答題和5個審計案例。審計案例以財務審計為依托,側重于審計技術方法的運用,難度適中。只是所有案例是依據(jù)的國家審計準則,而不是獨立審計準則。主要的差別在于程序上的差別。各科試題全部在答題卡上作答。
【報名時間、地點】因地區(qū)而異,大多在4月、5月,到當?shù)厝耸驴荚囍行模ㄔ海﹫竺?/p>
二、學歷學位考試
MPAcc
【考試簡介】會計碩士專業(yè)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簡稱MPAcc, 專業(yè)學位代碼:530100)項目,是經(jīng)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于2003年底設立的專業(yè)學位項目。會計專業(yè)碩士學位面向會計職業(yè),以培養(yǎng)具備良好職業(yè)道德和法紀觀念,系統(tǒng)掌握現(xiàn)代會計學、審計學、 財務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熟悉國際會計準則,熟悉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律的高素質、全方位的管理型、應用型會計人才為最終辦學目標。
【考試時間】每年的10月最后一個雙休日
【考試內(nèi)容】政治理論、英語、綜合知識(含財務會計、語文、數(shù)學、邏輯),共計3門。其中,政治理論考試及面試由各招生單位單獨組織,時間自行安排;其余2門全國聯(lián)考,其中外國語只限英語,MPAcc英語科目的考試與在職人員攻讀其他碩士專業(yè)學位入學考試使用同一試卷,聽力測試成績計入考生外語總成績。
【考試方式】筆試+面試達到各試點院校劃定的最低錄取線,根據(jù)筆試成績,結合工作業(yè)績、本人資歷和面試成績,綜合考察,擇優(yōu)錄取,其中優(yōu)先考慮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優(yōu)秀的中高級財務、會計審計人才。
【報名時間、地點】全國聯(lián)考報名工作采用網(wǎng)上報名與現(xiàn)場報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
【考試簡介】ACCA成立于1904年,總部位于倫敦,是全球最具規(guī)模的國際專業(yè)會計師組織。截止2008年底,ACCA在全球設有82個辦事處及分會,131500 名會員及362000名學員。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專業(yè)會計師組織,ACCA目前在中國擁有超過20000名會員及34000名學員,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以及香港設有共6個辦事處,在澳門設有一個聯(lián)絡中心。要成為ACCA的會員,學生必須通過ACCA十四門專業(yè)考試并獲取三年財務及會計相關工作經(jīng)驗。此三年相關工作經(jīng)驗可在考試之前、中、后累積,并且不限地域、行業(yè)、公司/機構性質等。
【考試時間、地點】每年兩次,分別安排在6月、12月第二周開始連續(xù)八個工作日。每次最多允許報4門。
北京考點地址:I998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號教學樓;北京海淀區(qū)學院路15號;I837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北京朝陽區(qū)惠新東街12號;I866北京市教育考試指導中心;北京市安定門外外館東街23號。
I900長沙考點地址:長沙市石佳沖路109號湖南大學北校區(qū)網(wǎng)絡學院北棟3樓。
I803成都考點地址:成都國際會展中心;成都市金牛區(qū)沙灣路258號。
I992大連考點地址:大連市中山區(qū)魯迅路50號大連北良大廈19樓會議室。
I996廣州考點地址:廣州市白云大道北2號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云山A座。
I912南京考點地址:南京審計學院,南京市建鄴區(qū)北圩路77號。
上??键c地址:I987 上海東北 上海蘭生大酒店,楊浦區(qū)曲陽路1000號;I997 上海西南 好望角大飯店,肇嘉浜路500號;I844 上海浦東 仁和賓館,浦東新區(qū)浦東大道2056號。
I995深圳考點地址:深圳市上步中路1003號,深圳科學會堂。
I994天津考點地址:天津財經(jīng)學院, 天津市珠江路25號。
I993武漢考點地址: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武漢市洪山區(qū)政院路1號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文泰樓。
I827西安考點地址: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市咸寧西路28號管理學院大樓。
I831廈門考點地址:金海峽高級財經(jīng)人才培訓中心,廈門市夏禾路1128號富興大廈辦公樓三樓(B座)。
I847無錫考點地址:無錫運河大酒店,無錫市湖濱路7號運河大酒店。
I856山東考點地址: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濟南市桑園路60號。
I854杭州考點地址: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杭州市文暉路321號浙江教育大廈 310014。
I855南昌考點地址:江西財經(jīng)大學,南昌市雙港路校區(qū)。
*S861 哈爾濱考點地址:哈爾濱師范大學恒星學院,哈爾濱市利民開發(fā)區(qū)恒星路1號2號樓207室。
*S838 沈陽考點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望花南街21號沈陽大學。
*S874 南寧考點地址:廣西省南寧市明秀西路100號,廣西財經(jīng)學院,圖書館一樓。
CBE上??键c:上海晉才職業(yè)培訓中心,虹古路321號222室。
CBE浙江考點:浙江財經(jīng)學院,杭州市下沙學源街18號。
CBE武漢考點: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武漢市洪山區(qū)政院路1號。
CBE哈爾濱考點:哈爾濱師范大學恒星學院,哈爾濱市利民開發(fā)區(qū)恒星路1號。
CBE無錫考點:江南大學后續(xù)教育學院,惠河路170號。
CBE北京考點:北京東亞國際技術培訓中心,北京市朝陽區(qū)朝陽北路延靜西里9號。
CBE天津考點:天津富臣職業(yè)培訓學校――富臣教育。
北京東亞國際技術培訓中心,北京市朝陽區(qū)朝陽北路延靜西里9號
*特殊考點:學員選擇在特殊考點應考,需另行支付行政費用予該考點。具體事宜請與ACCA各代表處咨詢
【考試內(nèi)容】
教材和考試均用英語。從2001年12月起,ACCA考試大綱,新大綱主要強調(diào)學員掌握核心專業(yè)知識,首先成為能勝任業(yè)務的會計師;同時要求知識面廣,成為通才型人才,而且要掌握戰(zhàn)略財務管理技能,適應現(xiàn)代商務的發(fā)展。共十四門考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基本的會計原理,財會信息的作用和管理領域的主要問題等內(nèi)容,具體課程為:1.1財務報表編制Preparing Financial Statements;1.2財務信息與管理 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Management;1.3人力資源管理 Managing People。第二部分。涵蓋專業(yè)財會人員應具備的核心專業(yè)技能,介紹商務運作的法律環(huán)境,并強化財會方面的關鍵技能,具體課程為:2.1信息系統(tǒng) Information Systems;2.2 公司法與商法Corporate and Business Law;2.3企業(yè)稅務 Business Taxation;2.4 財務管理與控制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2.5財務報告Financial Reporting;2.6審計與內(nèi)部控制 Audit and Internal Review。第三部分。著重于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中財務人員的作用,培養(yǎng)學員以專業(yè)知識對信息進行評估,并在專業(yè)倫理框架內(nèi)提出合理的經(jīng)營建議和忠告。選擇性課程的引入,使學員能根據(jù)自身的工作性質(專業(yè)執(zhí)業(yè)或財務管理)選擇課程,從而強化相關領域的知識。具體課程為:以下四門課程中選擇兩門:3.1審計與認證業(yè)務Audit and Assurance Services;3.2高級稅務Advanced Taxation。3.3業(yè)績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3.4企業(yè)信息管理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以下三門為核心課程:3.5戰(zhàn)略經(jīng)營計劃與開發(fā)Strategic Business Planning andDevelopment;3.6高級公司報告Advanced Corporate Reporting;3.7戰(zhàn)略財務管理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考試方式】學員注冊后,在二、三月份或八、九月份會收到ACCA 的考試報名通知,學員根據(jù)下列考試規(guī)則和個人準備情況選擇報考科目和考試地點。學員須按科目的先后次序報考,每次最多報考四門。每門考試時間為2~3小時,及格成績?yōu)?0分,100分滿分。學員須于注冊后10年內(nèi)完成所有考卷。為使學生能學以致用,ACCA為不同國家的學生就稅務和法律增設了選擇課程。中國學生自1998年起可選考中國稅務和法律(包括法律架構和稅務架構),亦可選英國稅務和法律,所作選擇與其考獲之資格與英國及其它國家等同。此外,ACCA備有國際會計準則和英國會計準則供學生選擇,所涉課程包括會計架構,審計架構,會計和審計實務及財務報告環(huán)境。
國際注冊內(nèi)部審計師(CIA)
【考試簡介】
國際注冊內(nèi)部審計師考試是由總部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國際注冊內(nèi)部審計師”協(xié)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Auditors,IIA 省略)出題并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用20多種語言進行統(tǒng)一考試。1998年月11月,國際注冊內(nèi)部審計師考試首次在中國開考。截止2008年,國內(nèi)已經(jīng)有8千多人取得了CIA資格。CIA證書永久有效,持證者每兩年需參加中國內(nèi)部審計協(xié)會所規(guī)定的后續(xù)教育。從通過率來看,中國考生歷年的四門通過率在30%左右,有些地區(qū)則高達40%以上。
【考試時間、地點】每年舉行一次,在11月第三周的周六、周日舉行,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键c分布在哈爾濱、沈陽、長春、北京、天津、濟南、南京、上海、杭州、武漢、成都、重慶、貴州、廣州、深圳、鄭州、西安、合肥、長沙、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昆明等地。具體聯(lián)系方式可以查詢中國內(nèi)部審計協(xié)會網(wǎng)站。
【考試內(nèi)容】
(1)考試按兩個層次檢驗報考者的知識水平和實際能力。了解程檢驗報考者對概念和專業(yè)術語的了解情況,以及對測試內(nèi)容的主要特性基本原理的判斷能力;熟練程度。檢驗報考者對原理、實務和相關程序是否有透徹的理解,以及運用專業(yè)知識和各種技能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2)考試科目。第1部分:內(nèi)部審計在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具體包括:遵守IIA的屬性標準;以風險為基礎制定審計計劃,確定內(nèi)部審計重點;理解內(nèi)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執(zhí)行其他內(nèi)部審計任務和職責;治理、風險和控制的知識要點;策劃審計業(yè)務。第2部分:實施內(nèi)部審計業(yè)務具體包括:實施審計業(yè)務;實施具體審計業(yè)務;監(jiān)督審計業(yè)務結果;舞弊知識要點;審計業(yè)務手段。第3部分: 經(jīng)營分析和信息技術具體包括:經(jīng)營過程;財務會計與財務管理; 管理會計;規(guī)章、 法律和主要經(jīng)濟指標;信息技術。第4部分:經(jīng)營管理技術具體包括: 戰(zhàn)略管理;管理技術;中國的經(jīng)營環(huán)境;中國的內(nèi)部審計環(huán)境。 具備下列條件者,方可取得國際注冊內(nèi)部審計師證書: 所有考試科目全部合格;具有2年(含2年)以上審計、 會計工作及相關工作經(jīng)歷。國際注冊內(nèi)部審計師證書由國際內(nèi)部審計師協(xié)會和中國內(nèi)部審計協(xié)會制發(fā)。取得國際注冊內(nèi)部審計師資格的人員,必須每兩年接受80學時的后續(xù)教育,方可注冊, 否則取消其資格。 后續(xù)教育的內(nèi)容、 形式和學時計算等按照中國內(nèi)部審計協(xié)會頒布的《內(nèi)部審計人員后續(xù)教育實施辦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
【考試方式】中英文,可自由選擇,但是同一考試年度里不能兩個語種混考。其中《經(jīng)營管理技術》只有中文。分科閉卷筆試,每部分試題為125道選擇題,時間210分鐘??荚嚾〉脝慰瞥煽兒细裾?,必須在取得成績后的每2年內(nèi)報考1次,以前通過科目的成績繼續(xù)有效,否則成績作廢。
【報名時間、地點】報名時間一般為6月15日至7月15日。具體地點請到中國內(nèi)部審計協(xié)會網(wǎng)站查詢。
美國注冊會計師考試(AICPA)
【考試簡介】AICPA成立于1887年,目前擁有超過33萬名會員??忌ㄟ^四門考試,并取得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之后,繳納65美元可以申請成為AICPA會員。
【考試時間】每年四次,可以選在每個季度前兩個月中的任何一天。
【考試內(nèi)容】科目考試范圍:Part1 1.審計及簽證(Auditing & Atte-
station),Part2.財務會計及報告(Financial Accounting&Reporting),Part3.法規(guī) (Regulation), Part4. 商業(yè)環(huán)境及理論 (Business Environ-
篇6
【原刊期號】200505
【原刊頁號】15~17,72
【分 類 號】J3
【分 類 名】中國現(xiàn)代、當代文學研究
【復印期號】200601
【作 者】王鵬飛
【作者簡介】王鵬飛,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上?!?00062)
【內(nèi)容提要】《西風》雜志是“論語派”后期一個有影響的刊物,它代表了“論語派”后期刊物的新變動,即辦刊宗旨的模糊化與刊物內(nèi)容的世俗化。
【摘 要 題】文學與出版
【關 鍵 詞】論語派/《西風》/模糊化/世俗化
【正 文】
20世紀20年代后期新文學中心南移以后,上海就成為文壇各派角逐的戰(zhàn)場,期刊雜志成為他們的主要陣地和武器,一時之間,文學期刊風起云涌,甚至出現(xiàn)了1934年和1935年這樣的雜志年。其中,以林語堂為代表的“論語派”刊物頗具影響。《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三種文學期刊,正是“論語派”的主陣地。“論語派”同仁據(jù)此自己的理念,實踐自己的文學思想。關于其重要性,有論者說:“京海兩派在《論語》《人間世》和《宇宙風》上的合流,在發(fā)展了彼此藝術上的優(yōu)長的同時,在革命的三十年代,確實又發(fā)展了彼此思想上的薄弱面。”[1] 這里指出了“論語派”刊物提供的交流平臺作用。這種作用,在京海不容的20世紀30年代的文壇,早已大過三種刊物刊登的美妙文字的意義。
但在林語堂看來,“本人仍認為心中想要實現(xiàn)的理想雜志尚未實現(xiàn)”[2]。他認為,一份雜志的目標,就是讓人“開卷有益,掩卷有味”,“要達到這八個大字的目標,非走上西洋雜志之路不可”。[2] 他曾言:“我每讀西洋雜志文章,而感其取材之豐富,文體之活潑,與范圍之廣大,皆足為吾國雜志模范。又回讀我國雜志,而嘆其取材之單調(diào),文體之刻板,及范圍之拘束,因每憤而有起辦《西風》之志?!盵3] 由此可見,《西風》并不僅僅是“論語派”后期一個普通的雜志,同時代表了“論語派”辦刊理念的一種新變動。
一、《西風》雜志
1936年9月1日,黃嘉德、黃嘉音兄弟與林語堂三人各出資200元, 創(chuàng)辦《西風》月刊,以“譯述西洋雜志精華,介紹歐美人生社會”為宗旨,至1949年5 月上海解放而終刊,歷時13年,凡118期。20世紀三四十年代,社會風云變幻莫測, 政治環(huán)境極為險惡,《西風》依靠中性的雜志路線和編輯同仁的努力,辦刊十余年,出刊百余期,當之無愧成為當時雜志界的翹楚。到了第118期,編者宣布重要消息:從下期《西風》第119期起,本刊將暫時改出半月刊。無奈此話出僅二十余天, 上海便已天翻地覆,《西風》這個主力介紹美雨歐風的雜志只能無疾而終。
《西風》雜志設顧問編輯和編輯。林語堂自第1期至113期擔任顧問編輯,并致發(fā)刊詞。林語堂1936年8月10日動身赴美,《西風》出版的時候,林語堂已經(jīng)到了美國,自然只能充當顧問,但他的辦刊思想?yún)s一以貫之。1938—1940年“孤島”期間,為了應付日本人的檢查,《西風》增加了英人馬彬和教授為顧問編輯?!段黠L》的編輯為黃嘉德、黃嘉音兄弟。黃嘉德(1908—1992),福建晉江人,筆名藍萍心、默然等,1931年畢業(yè)于圣約翰大學英文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為林語堂的《人間世》翻譯美國《讀者文摘》上的文章,1936年9月創(chuàng)辦《西風》,為總負責人,1947年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獲碩士學位,1948年回國后任圣約翰大學文學院代院長等職,1949年解放后曾任山東大學外語系代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史哲》編委等職。黃嘉音(1913—1961),走的是與黃嘉德一樣的求學道路,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不過讀的是歷史系,因為兼修過心理學和新聞學,并且中英文功底同樣深厚,于是在黃嘉德創(chuàng)辦《西風》月刊時,他擔任了編輯兼發(fā)行人。
《西風》是類似于美國《讀者文摘》之類的雜志,常設的欄目有:冷眼旁觀、雨絲風片、專篇、長篇連載、婦女家庭、傳記、軍備戰(zhàn)爭、社會暴露、科學·自然、心理·教育、名人雋語、西書精華、筆花、卡通等?!袄溲叟杂^”多為編者對世事的小雜感,“雨絲風片”則三言兩語介紹各種消息。“專篇”是編輯部為文壇名家專設的創(chuàng)作欄目,老舍的“英倫回憶”系列、沈有乾的《西游記》等在此欄發(fā)表。“西書精華”是一個書評欄目,介紹歐美的新近著作。其他眾多欄目則選譯歐美雜志文章,分門別類。正如老舍所言,“上自世界大事,下至貓狗的壽數(shù),都來介紹”[4],可以說,《西風》是雜的。正惟其雜,刊物才體現(xiàn)出雅俗共賞的特色,讀者群體也就日益擴大,從而使得《西風》很快成了名刊。
《西風》的讀者眾多,但它的作者群體卻有些圈子化。主要撰稿人有林語堂、老舍、黃嘉德、黃嘉音、沈有乾、徐訏、羅道愛等編輯部的友人,以及林語堂的子侄林疑今、林如斯、林無雙、林太乙等,這些人中英文水平都極為優(yōu)秀,或作或譯,是《西風》的中流砥柱。當時文壇的一些名家如周作人、馮至、謝冰瑩、李金發(fā)、畢樹棠、蘇青、蕭乾、馮亦代等也各有篇什,維持了《西風》較高的水準。
《西風》創(chuàng)辦之后,一紙風行,第1期就印行4000份,以后基本固定在2萬份左右。合訂本也是一印再印,3年之內(nèi),第1集13次重印,第2集10次重印。1938年9月16日,西風社出刊《西風副刊》,也是月刊。辦刊方針、編輯群體、欄目設置等均與《西風》無異?!段黠L》每月1日出版,《西風副刊》則每月16日出版。所以,《西風副刊》創(chuàng)辦以后,《西風》實際上就成為了半月刊。而半月刊也正是林派雜志的特色,“半月刊稍近游擊隊,朝暮行止,出入輕捷許多”,“半月刊文約四萬,正好得一夕頑閑閱看兩小時”。[5] 林語堂就認為“一般性的通俗文史雜志最適宜是半月刊”[6]?!段黠L副刊》出至1942年1月,共出44期,上海全面淪陷后,隨西風社的其他雜志一起停刊,戰(zhàn)后沒有復刊。
二、辦刊宗旨的模糊化
正如前言,綜合性的《西風》雜志與文學刊物《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一道,構成了“論語派”的主要陣地。林語堂坦言:“《西風》與世人相見在《宇宙風》之后,而發(fā)端在《宇宙風》之前?!盵3] 可以看出,綜合性的雜志《西風》并不是獨立于“論語派”刊物體系之外的,而是與之有著極為密切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論語》到《西風》,從文學到非文學,清晰體現(xiàn)了“論語派”后期辦刊方針的新變動。這種變動在《西風》上面主要體現(xiàn)為兩點:一是辦刊的宗旨由顯明變得模糊,二是刊物內(nèi)容的定位由“讀者式”的精英文本轉為“生產(chǎn)者式”的世俗文本。
作為有著英美自由主義思想的精英文人,林語堂與《語絲》同仁分道揚鑣后,開始獨自尋求自己的文學理想,其最重要的實踐就是辦刊。他一反《語絲》那種沒有中心隨意而談的刊物方針,在《論語》創(chuàng)刊伊始,就把“幽默閑適”作為刊物的宗旨,提倡抒性靈的文風。認為世道日微,人心日危,“就是你們一班好講理由、理想、主義、主張的人的罪”[7]。
后來刊物被人掣肘,林語堂與徐訏、陶亢德三人又創(chuàng)辦了《人間世》雜志。該雜志的發(fā)刊詞開宗明義地寫到:“《人間世》之創(chuàng)刊,專為登載小品文而設,蓋欲就其已有之成功,推波助瀾,使其愈臻暢盛?!盵8]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十四年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唯一之成功,小品文之成功也”[8],而“現(xiàn)代刊物, 純文藝性質者,多刊創(chuàng)作,以小品作點綴耳”[8]。所以要特創(chuàng)一刊,提倡發(fā)表, 為來源于中國古代性靈文學傳統(tǒng)和英國essay風格的小品文搖旗吶喊。
其后一年創(chuàng)辦《宇宙風》。林語堂對于當時“今人抒論立言文章報國者滔滔皆是”的文壇風氣極為反感,認為他們“文調(diào)愈高,而文學離人生愈遠,理論愈闊,眼前做人道理愈不懂”,整個文壇為一種不著邊際的空談所籠罩,痛感“這是今日不新不舊不東不西不近人情的虛偽社會所發(fā)生的虛偽文學現(xiàn)象。于是明白地宣布:“《宇宙風》之刊行,以暢談人生為主旨,以言必近情為戒約……希望辦成一合于現(xiàn)代文化貼切人生的刊物?!盵9]
從以上三個刊物的宗旨可見,“論語派”刊物的方針其實一直都在走一條宏闊的路線。從提倡一種寫作風格,到提倡一種文體,再到反對一種虛偽的文學現(xiàn)象,刊物的宗旨越來越宏闊,邊界也越來越模糊。但盡管有著一種模糊化的傾向,這三種文學刊物卻還是保留著明確的宗旨,彰示著一種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文學理念。正由于此,林語堂及其同仁才被稱為“論語派”,并與魯迅為代表的左翼文學、周作人為代表的京派純文學一道,被視為《語絲》同仁分化后形成的三極??墒堑搅恕段黠L》,“論語派”的刊物理念就徹底淹沒在了紛繁的雜志內(nèi)容中,以往那種預設宗旨的辦刊理念也近乎不存。
篇7
霍達:回族著名女作家,她的所有成績咱就不說了,想要知道百度一下就可以了,畢竟這是個獲得各項殊榮,取得不菲成績,曾應邀去過世界上好多國家的名人。咱還是說說她的這部《穆斯林的葬禮》吧。
主人公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這三個人是讓我感到最糾結的人物,大家都說,看一本書,同樣的故事因為看的人不同,所以視角不同,得到的感悟也就各不相同。韓子奇,一個流浪的孤兒,被人收養(yǎng),遇到梁君璧的父親梁亦清,因為有緣被收為徒弟,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一生,并成為那個時代響徹北京城的‘玉王’,他的一生傳奇,曲折,感人,讓人敬佩, 和師傅學會了手藝,并在師父去世以后,忍受屈辱誤解還清了債務,并偷學了生意經(jīng)還學會了英語,為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奠定了基礎。
韓子奇,順利成章的娶了師傅的大女兒梁君璧,一個長相貌美,心靈手巧,善良賢惠的女人,并接下了師傅的事業(yè),成為這個家的 頂梁柱。初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劉白羽寫到:“梁君璧是作者塑造的豐滿的一個典型形象,一言一語,一顰一笑,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她表面上 顯露著壓人的威勢,其實內(nèi)心隱藏著一腔悲痛。”
梁君璧嫁給了父親的徒弟韓子奇,她的心她的情就都在這個男人身上了,但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韓子奇在闊別十多年再次回到自己身邊的時候,卻和自己有了一道再也無法逾越的鴻溝,憑著女人的直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外面有了女人,當親耳聽到答案,而且那個女人竟然是自己的親妹妹-梁冰玉!梁君璧傻了……
韓子奇在去往國外的船上,遇到了和他前后腳踏出家門,想要躲開一段情感的小妹---梁冰玉,這個小自己十多歲的北大高材生,有著和自己妻子一樣的容貌。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相依為命,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他們因愛結合了,而且有了女兒。
當國家稍稍安定下來,這兩個游子帶著一腔思鄉(xiāng)之情,回到了生養(yǎng)自己的地方,也要面對一些將要面對的事情 。我不知道他們踏進家門的時候心里所想的,但我知道,當韓子奇見到自己已經(jīng)長大的兒子的時候,見到苦苦等待自己的妻子的時候,他的心一定在滴血!我佩服他的坦誠,但我永遠不贊成他的做法!
梁君璧在見到妹妹的那一刻,哭著抱著妹妹,訴說著思念之情,但是轉眼間就變了臉,開口訓斥這個奪走了自己丈夫的女人,我理解,我也明白,此時的梁君璧比任何人都要痛苦!一個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 ,一個是自己一奶同胞的妹妹,對于這個從小就沒了父母的妹妹,自己的角色不光是姐姐啊,更多的是投入的是母愛??!就是這兩個人,做了讓自己無法接受的事情,這讓一個女子該如何面對!
梁冰玉,為了躲避一段情感,為了拒絕另一段異國的情感,在炮火連天的異國他鄉(xiāng),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其實一直就在看著自己長大的奇哥哥身上,只不過這個人現(xiàn)在是自己的姐夫,她是新派人物,敢愛敢恨,為了自己的愛可以做任何事,敢于向舊思想挑戰(zhàn),她向自己的姐夫表白,并引出了韓子奇內(nèi)心的愛,內(nèi)心的渴望……
在面對姐姐的指責,她盛氣凌人,理直氣壯地挑戰(zhàn)姐姐,但是梁君璧 的回答,句句在理,話話戳心,看得我真想為這個沒上過一天學的女人叫好!面對一個北京城的傳奇人物,一個北大的高材生,梁君璧不卑不亢,最終讓這兩個人低下了頭!
當韓子奇面對梁冰玉的追問的時候,回答的那番話讓我沉默了,是啊,情、愛,到底是什么?韓子奇說:“我和你姐姐的婚姻 是共同的命運造成的,我們也有感情,很深的感情,不承認這一點那就是自欺欺人!可是那是一種什么感情呢?是我對師傅的感情的擴展和延續(xù),我把壁兒看做是自己的親妹妹,對你也是一樣,我感謝梁家收留我,并傳給我手藝,當你的姐姐嫁給我的時候,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可那是愛情嗎?不是的,那個時候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愛,我就是要報恩,娶了她我就覺得我成為了師傅的兒子,我就要對這個家負責,對你們姐妹負責。如果后來沒有變故,我會和壁兒白頭到老,生兒育女,我絕不會去愛別的女人,這十年就是這么過得,我和她日夜牽掛的,操勞的都是生意,談的是玉,說的是家,唯獨沒談過愛情,也就是合伙過日子吧,后來日子好過了,我們的交流卻越來越少了,她對我的收藏不感興趣,我們沒有過爭吵,所以,慢慢的疏遠也沒有痛苦,好像是麻木了,習慣了,如果沒有戰(zhàn)爭,我們就會這樣一輩子,我不會拋棄她的,雖然我們之間沒有愛情可言,不過……”
梁冰玉看著自己愛的男人,自己女兒的父親,她要求韓子奇放棄一起和自己遠走,為愛放棄所有!韓子奇猶豫了,兒子,事業(yè),眾人的期盼,這一切一切讓他不再是那個異國他鄉(xiāng)為了愛敢和自己的妻妹結合的男人,梁冰玉懂了,她收起淚水,對韓子奇說:“十年認識一個人,三十年懂得了人生,這就是歲月給我的收獲!”她留下一封信,留下了女兒,走了……
誰對誰錯? 韓子奇錯了嗎?他為了感恩,在那個誰都無法在空著肚子談愛情的年代娶了梁君璧,梁君璧錯了嗎?她就是要守著自己愛的男人,為他生兒育女一輩子。梁冰玉錯了嗎?她為了真愛不顧一切的挑戰(zhàn)世俗!其實,錯的是我,是我在看書的時候,過多的加入自己的情感與看法……
要說投入自己的情感,莫過于楚雁潮和新月之間的故事了,我?guī)缀跏强拗赐甑?,是真哭,那種從心里哭出來的,就好像身臨其境的看著故事在上演,里面的人物就在我的眼前,他們的一言一笑,他們的一個皺眉,一滴眼淚,我都好像一伸手就可以觸摸得到……
韓新月,一個十八歲的女孩,有著姣好的容貌,顯赫的家世,良好的教育,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進了北京大學,她,就是韓子奇和梁冰玉的女兒。這個女孩天生的敏感,心細好強,在父親的熏陶下,中英文貫通,學習優(yōu)秀,哥哥天星從小就對這個妹妹疼愛有加,姑媽就如同 帶自己的親女兒一樣打點著新月的一切,韓子奇的愛藏在心里,在眼里,但卻不敢太多的流露,梁君璧對于這個從小叫自己母親的女兒的感情實在是太復雜了,她疼這個孩子,因為天生的母愛,她恨這個孩子,因為看到她就想到那段往事,因為從那天新月踏進家門開始,她就與自己的丈夫做著貌合神離的夫妻,從那一天開始他們就分床而睡。
新月入學,第一個見到的是楚雁潮,這個北大畢業(yè)的高材生,是當時留校任教的老師,新月把他當做自己的新同學,從那個時候開始,愛的種子就在這兩個年輕人的心里埋下了……
新月學習拼命,為自己,為家人,也為了自己的種族,她是回族。但是老天爺最會開玩笑,這么一個女孩,應該享受生活,享受愛情,有著最好的未來,可是,新月病了,風濕性心臟病!
她從小多愁善感,母親對自己的態(tài)度讓她困惑,父親和母親的微妙關系讓她猜疑,所有的這一切,讓這個美麗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絕谷,楚雁潮,在新月最需要精神支持的時候 ,大膽的表達了自己的愛情,讓一棵將要枯萎的花朵有了愛的滋潤……
新月一次次的在死亡的邊緣徘徊,是楚雁潮的愛,天星哥哥的關懷,同學們的友誼,嫂子的愛,父親的期盼下,一次次的化險為夷,但是,或許就是命運注定,最后摧垮新月的是梁君璧,她的態(tài)度讓新月懷疑自己的身世,終于,所有一切被塵封起的記憶瞬間打開,新月在母親的信中知道了一切,同時,也結束了這個美麗女子的生命……
新月走了,韓子奇垮了,這是他唯一的念想,他是自己和冰兒愛的結晶啊,天星夫妻呆了,這是他們最愛的人。同學們哭了,他們不舍得這個優(yōu)秀的女孩,這個善良的女子。醫(yī)生們難過了,為自己沒有留住這美麗的風景懊悔。梁君璧醒了,錯不在孩子啊。楚雁潮瘋了,新月是自己的最愛啊,為什么說走就走了!
我不知道為什么,在看到新月離世以后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我都在流淚,當看到楚雁潮不顧一切的沖到新月面前,掀起蓋在新月身上的布,看著好像睡著了的新月,看到他把自己的初吻給了新月,吻得那么真,那么深,驚呆了現(xiàn)場的所有人,也喚醒了梁君璧,讓她明白世間還有一種叫做不顧一切的東西,那就是愛!我哭了,真的哭了……
新月走了,送她的人肝腸寸斷,認識的,不認識的自覺的組成隊伍,送這個只有十九歲的女子,在墓地,需要親人在墓坑里試試里面的尺寸,還有平坦與否,哥哥天星想一躍而下,為這個可憐的妹妹做最后的事情,但他沒有楚雁潮快,楚雁潮跳下去了,他躺在挖好的墓穴里面,這冰冷的地方就是我的新月要躺的地方嗎?我的新月啊,你的笑容呢?你那甜甜的聲音呢?你看到了嗎,你的楚老師把我們一起翻譯的作品整理好了,新月,你的英文好極了,你永遠都是同學們心中的第一名啊,新月啊,未名湖畔還留著你的腳步,我拉奏的梁祝你最喜歡,我送你的巴西木還在生長,新月,我的新月,楚雁潮真想隨著新月而去……
楚雁潮看到新月了……
新月走進燕園,穿著白色的襯衫,藍色的長褲,手里提著沉重的皮箱網(wǎng)兜……
在紅楓掩映的湖心小島上,新月朝他驀然回首……
病床上,那刻骨銘心的對話:“老師,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告訴你,新月!幾乎可以這樣說,自從見到你的第一天,我就在悄悄地愛著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已經(jīng)可以死而無憾了!”
“楚老師,不要為我悲傷,您對我說過:自知是一種幸運,現(xiàn)在我終于自治了,也算是一個幸運的人了,感謝您……”
楚老師……
楚雁潮和新月躺在一起,真想就這樣永遠的躺下去!
他默默的拿起土磚,和天星一起,一塊一塊的拿磚封閉洞口,那是用血肉,淚水粘合的,一塊,一塊……
最后一塊,楚雁潮看著洞里的新月,這最后一塊磚他不想,也不愿砌上,他不想和新月就這樣永遠的隔絕,他要看著新月!
當最后一塊磚堵住洞口,楚雁潮眼前一片黑暗,他看不到新月了,他看不到世界了……
走了,新月走了,韓子奇走了,楚雁潮的學生畢業(yè)了,天星的孩子長大了,女兒長得真像姑姑新月……梁君璧也沒(mo)了,梁冰玉回來了……
回民公墓里,一個身材高高的中年人,久久的佇立在一棵樹旁,神情凄楚,拿著一把小提琴,看起來四十多歲的人,頭發(fā)卻已花白……
“楚老師,魯迅為什么要寫《起死》?”
“也許,他要喚醒沉睡的人生……”
“莊子為什么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
“也許,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就應該像鯤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云氣,負晴天!”
一首《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在墓園響起……
天上,新月朦朧;
篇8
關鍵詞:文化差異 稱謂語 翻譯 四大名著
中圖分類號: H31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2-0016-03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至少發(fā)揮了兩種重要的文化功能。其一,語言保存了文化;其二,語言是將文化世代相傳的媒介。”(Samovar & Porter, 2004: 139)因此,作為涉及到至少兩種語言的翻譯活動,總是發(fā)生于不同的文化之間。作為文化中介者,在翻譯時除了需要掌握必備的語言知識外,還需要深諳相關文化知識,尤其是源語和目的語之間存在的差異。
稱謂語指的是人們由于親屬和其它方面的關系而得來的名稱,主要是指“人類在社會交際中所使用的各種稱呼語”(田惠剛,1998: 1),包括親屬稱謂與非親屬稱謂。由于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中的稱謂語用法迥異。進行稱謂語翻譯時,要求譯者不僅要懂兩種語言,更應懂兩種文化,在翻譯時重視與稱謂語相關的文化差異。
1 影響漢英稱謂語的文化差異
1.1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是影響親屬稱謂語的最重要因素。中國的家庭系統(tǒng)組成較為復雜,而且中國人自古以來也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傳統(tǒng)的中國大家庭往往幾代人生活在一起,男主外,女主內(nèi),長者擁有絕對的權威。《紅樓夢》中所描寫的賈府便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家庭成員和仆人幾百人生活在一起。這種情形如今在中國的一些農(nóng)村中仍然常見。比如,一個姓氏且有共同祖先的村民生活在某一個或幾個相鄰的村莊中。此種情況下,給每一位成員一個清楚的稱謂便非常有必要。
相比之下,英國的封建歷史較短,很快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經(jīng)濟關系開始成為各種社會關系的重心。大多數(shù)人生活在核心家庭之中,除父母和子女外,往往很少有其他親屬生活在一起。這樣,親屬稱謂也變得簡單得多,沒有漢語區(qū)分得那樣詳細。
1.2宗法觀念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宗法”是指“舊時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統(tǒng)遠近區(qū)別親疏的法則”。在家族中,根據(jù)宗法觀念,同輩份中的相對年齡差距、父系親屬與母系親屬以及血親與姻親關系都要嚴格區(qū)分。比如有“表姐、表妹、表哥、表弟”與“堂姐、堂妹、堂哥、堂弟”的區(qū)別,而英語中則很少強調(diào)這種區(qū)別。比如,一般不會區(qū)分“外公”和“爺爺”,“外婆”和“婆婆”,而漢語中的“姑父”、“姨父”、“舅舅”、“大爺”等英語中都稱為“uncle”,母親一輩的則都稱為“aunt”。
1.3姓名文化
漢語中姓在前,名在后,突出了姓的重要性;英語中則名在前,姓在后。中國的姓氏在出現(xiàn)的時間上要早于英語中的姓氏。由于姓氏也是一個家族的符號,所以姓氏往往和一定的政治與經(jīng)濟地位相關。在中國人眼中,姓的重要意義要遠高于名。魯迅筆下的阿Q就是一個例子。由于地位低下,他甚至不被允許擁有“趙”這個姓,因為在當?shù)刳w姓代表著高貴。一些海外華人常常在海外生活幾代之后仍然保留中文姓氏,也是這個道理。
英語中姓氏出現(xiàn)時間較晚,但數(shù)量較為龐大,這便造成英語更重視名,而非姓氏。所以,許多英美人士也更傾向于直接使用名來進行稱呼。而在中國,除非較為熟悉,一般不會只單使用名來稱呼他人。
1.4文化模式
人們的內(nèi)心價值觀和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行為。文化模式則是指這樣一種集體性的文化傾向。在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英語國家中,文化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個人主義,尤其是在美國。“機會平等、獨立、主動和自立一直以來都是美國人最基本的理念。這些都顯示出較高的個人主義觀念?!保℅annon, 1994: 213)因此,英語國家人們更習慣于使用“我”而不是“我們”,同時也更強調(diào)使用屬于自己的“名”。中國人則更強調(diào)集體主義。此種文化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關系,并提出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這種對人際關系的重視使得人們非常重視稱謂語的使用。漢語稱謂語在這方面的另一表現(xiàn)則是將大量親屬稱謂用于非親屬之間,如“大哥”、“大姐”等,用于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
漢英文化模式差異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荷蘭學者G. Hofstede認為,權力距離指的是“社會中地位較低者對權力不平等的接受程度以及認可程度”(Samovar & Porter, 2004: 64)。根據(jù)他的調(diào)查結論,中國是一個高權力距離國家,而美國和英國等主要英語國家的權力距離則相對較低。在權力距離較高的國家,人們對于人際關系也會更加重視,同樣也會對稱謂語的使用產(chǎn)生影響。比如,中國人傾向于使用頭銜來稱呼他人,如“局長”、“廠長”、“科長”等,英語中很少這樣使用,一般情況使用Mr、Mrs等即可。
1.5禮貌原則
中華民族深受儒家學說的影響,“禮”則是孔子學說中影響人際交往和交流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要求人們在人際交往時要重視對方的地位,施以相應的禮節(jié),包括采用適當?shù)难哉Z,這對稱謂語中使用敬語和自謙語等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英語則沒有這種情況。
2 四大名著英譯本中的稱謂語翻譯
四大名著是漢語言文化中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被翻譯成了多個經(jīng)典的英譯本。四大名著中的稱謂語使用情況紛繁復雜,以下便以一些經(jīng)典譯本為例,從文化差異的視角切入,對其中的稱謂語英譯策略和方法進行簡要歸納:
2.1歸化策略
歸化是指在翻譯過程中盡量不打擾讀者,而讓作者向讀者靠攏?!斑@種策略旨在傳遞給讀者原作基本精神和語義內(nèi)容,而不拘泥于語言表現(xiàn)形式或細節(jié)上的一一再現(xiàn)。”(李家元,2009: 185)原作有的文化色彩可以不保留,而由譯入語中的對應詞代替。歸化策略常見的具體翻譯方法有替代、改寫等。
2.1.1替代法
(1)鳳姐說道:“剛才我到寶兄弟屋里,我聽見好幾個人笑。我只道是誰,巴著窗戶眼一瞧,原來寶妹妹坐在炕沿上,寶兄弟站在地下。寶兄弟拉著寶妹妹的袖子,口口聲聲只叫:‘寶姐姐!你為什么不說話了?’”(《紅樓夢》第九十九回)
Then Hsi-feng expatiated, “Just now I went to Cousin Pao’s place and heard laughter in his room. I wondered who was there and peeped through the window. Cousin Pao-chai was sitting on the edge of the kang, with Cousin Pao standing in front of her. He pulled her sleeve and pleaded, ‘do talk to me, cousin!”. (楊憲益、戴乃迭)
“姐姐”、“妹妹”是常見的漢語親屬稱謂語,然而,其直譯“elder sister”和“younger sister”在英語中卻很少用于稱呼他人。多數(shù)情況下,西方人都直接以名來稱呼兄弟姐妹。故此處采用替代法,用Cousin Pao、he等來替代,使譯文更加符合英語習慣,也更為流暢。
(2) 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辭,我再送你個點心充饑!”又把頭入上一頂。那羅剎心痛難禁,只在地上打滾,疼得他面黃唇白,只叫“孫叔叔饒命!”(《西游記》第五十九回)
“Don’t stand on ceremony, sister!”Monkey continued. “Here’s some cake to stay hunger.” And he butted with his head till she felt an excruciating pain in her chest. She rolled on the ground, her face waxed and her lips white, screaming, “Spare me, brother! Spare me!” (楊憲益、戴乃迭)
漢語中“叔叔”一詞的用法很多,此處“叔叔”是指小叔子。“嫂子”直譯應為elder sister-in-law,“叔叔”直譯應為younger brother-in-law,但同樣也很少用于稱呼,此處用sister、brother更符合英語習慣。
(3) 蟬曰:“妾度日如年,愿君憐而求之?!保ā度龂萘x》第八回)
“I count my days as years. Pity me, my lord, and save me,” the girl implored. (Moss Roberts)
由于禮貌原則等,漢語中,尤其是古代,習慣在地位高的人面前或是為了表示謙虛使用謙稱?!版笔侵袊艜r女子對自己的謙稱,此處若譯為“concubine”顯然不合適,故此處采用替代法,譯為“I”。
2.1.2改寫法
忽見素云進來說:“我們奶奶請二位姑娘商議要緊的事呢。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姑娘、寶二爺,都等著呢?!?(《紅樓夢》第四十二回)
Just then Su-yun came in to announce, “Our mistress wants you both to go and discuss important business. All the other young ladies together with Master Pao are there. ” (楊憲益、戴乃迭)
“姑娘”在漢語中一般指未婚女性,可用作稱謂語。但英語中“girl”很少和數(shù)詞搭配用作稱謂語。為避免譯文生硬,此處改寫為“all the other young ladies”。
2.2 異化策略
異化是指譯者盡可能不破壞原文形式,而讓讀者向作者靠攏。異化策略包括對宏觀文化和微觀文化進行異化。在宏觀文化方面,異化策略“選擇異化的文本,并使用與目的語中主流文化觀念不符的翻譯方法(Baker, 2004: 242)”微觀文化方面,則盡量采用直譯法對蘊含特殊文化要素的詞匯或句子進行翻譯。異化策略有助于目的語吸引并借鑒源語中的有益成份,豐富和發(fā)展目的語,促進文化交流,增進不同文化間的了解。
不過,過多的異化因素可能會影響譯文的可讀性。有學者經(jīng)過對《紅樓夢》的十余種英譯本調(diào)查研究后就發(fā)現(xiàn),與David Hawkes等人的譯本相比,楊憲益譯本“無論在讀者借閱數(shù)、研究者引用數(shù),還是在發(fā)行量、再版數(shù)等方面,都遠遜于霍譯本”(胡安江,2010:11)。而楊譯本中對文化差異使用異化較多,霍譯則以歸化為主。這點值得思考。
異化策略常見的具體方法有:直譯、加注等。
2.2.1直譯法
(1)只見吳用、雷橫從側首閣子里出來,望著朱仝便拜,說道:“兄長,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吩咐如此。若到山寨,自有分曉?!保ā端疂G傳》第五十一回)
The two men emerged from an anteroom and kowtowed before Zhu Tong. “Forgive us, brother,’ they said. “We were acting on brother Song Jiang’s orders. If you with us to the fortress, you’ll understand.” (Sidney Shapiro)
閱讀《水滸傳》時,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中國人對人際關系的重視。親密的朋友還常常舉行儀式結拜兄弟或姐妹,與親兄弟或姐妹一樣重要。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們皆為弟兄姊妹。盡管對于此類文化負載稱謂過多采用直譯會有損譯文的流暢和可讀性,但是不能簡單地加于忽略,所以比較合理的方法是對一部分采取直譯,另一些則采用替代等方法歸化處理。
(2)三藏……打個問訊道:“老菩薩,古人云:‘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趺次鬟M便沒路了?”(《西游記》第八十四回)
Sanzang…made a gesture of greeting and said, “Venerable Bodhisattva, in the words of the ancients, ‘The sea’s breadth allows the fish to leap; The sky’s emptiness lets birds fly.’ How could there possibly be no way to the west?” (W.J.F Jenner)
菩薩是帶有強烈東方佛教文化色彩的一個稱謂,類似基督教中的“god”。譯者可以采用直譯的異化策略將此宗教信息傳達給西方讀者。當然,此處的“老菩薩”并非真菩薩,而是對長者的尊敬。
(3)布罵曰:“環(huán)眼賊!你累次渺視我!”(《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Round-eyed rogue,” Lv Bu retorted, “this is the final insult!” (Moss Roberts)
張飛因為一對大眼向外凸出,而被呂布稱為“環(huán)眼賊”。此處是呂布對張飛的蔑稱,采用直譯法,傳達了這一文化內(nèi)涵。
2.2.2加注法
寶玉聽了,方自懷內(nèi)取出,湊至寶釵身旁,一同細看。只見寫道:/西施/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ā都t樓夢》第六十四回)
At that Baoyu took the poems out of his pocket and stepped to Baochai’s side to read them with her. The poems were as follows: / XI SHI1 / Gone with the foam the beauty who felled cities, / Her longing for home in Wu’s palace an empty dream, / Laugh not at the East Village girl who aped her ways, / White-haired, she still washed clothes besides the stream.[…]
Notes: 1. Xi Shi, a beaut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was presented to Prince Fu Chai of Wu by Prince Gou Jian of Yue to induce him to neglect affairs of state. Fu Chai lost his kingdom to Gou Jian, while Xi Shi was drowned in a river by the people of Wu. (楊憲益、戴乃迭)
著名歷史人物的姓名往往蘊含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對于源語讀者來說,這些文化內(nèi)涵是預設存在的,即源語文化中的讀者一般都知曉。而這種預設的知識在目的語中往往不存在。所以,翻譯時譯者需要通過加注等方法進行補充說明。
歸化與異化策略是翻譯時處理文化因素的兩種主要策略,所以它們也是稱謂語翻譯的主要策略。實際翻譯中,根據(jù)不同的語境、翻譯目的、文本類型和目標讀者等,稱謂語一般都需要靈活處理,在傳遞文化與保持可讀性之間實現(xiàn)平衡。在不同譯者的不同四大名著譯本中,歸化與異化的翻譯策略總是同時并存,差異只是一些譯本歸化用得多一些,另一些則異化用得多一些而已。若遇到某些稱謂語在兩種語言中文化內(nèi)涵相同時,便不存在歸化異化了。
注釋:本文所引的英文翻譯來源于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相應譯本,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本人碩士畢業(yè)論文《從文化差異看稱謂語的翻譯》(英文)。
參考文獻:
[1]Baker, Mona. 翻譯研究百科全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2]Gannon, M.J.等. Understanding Global Cultures: Metaphorical Journeys Through 17 Countries [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1994.
[3]Samovar, Larry A. & Richard E. Porter. 跨文化交流[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4]胡安江.中國文學“走出去”之譯者模式及翻譯策略研究―以美國漢學家葛浩文為例[J].中國翻譯, 2010,(6):10-15.
[5]李家元.從歸化到異化:從清末民初翻譯看文化語境對文學翻譯策略的影響[J]. 大眾商務, 2009,(16):185-186.
篇9
首先說什么是符號,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是信息表達和傳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要素,人是通過符號或符號體系傳遞信息的。而電影符號則是通過電影要素來塑造的典型特征。我認為電影中的符號更具有一種象征性,除了一般的符號表達外,它更突出的是一種意象的表達。如同麥茨在《想象的能指》中提到的表現(xiàn)美學情境的“內(nèi)涵符號學”。
一、電影符號之一“城市”對于人文精神的表達
1.“城市”作為電影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在楊德昌的電影中最強烈的一個電影符號就是“城市”,在電影的創(chuàng)作中,“城市”在許多的導演創(chuàng)作中不過是一個道具,而在楊德昌的電影中“城市”則是一個主角的身份出現(xiàn),而電影中的演員不過就是這個“主角”的皮膚或是細胞。楊德昌被稱為“臺灣社會的手術燈”,楊德昌也曾說過,“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用電影來為臺北市畫肖像”。其實“城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現(xiàn)代化物質社會的代名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出現(xiàn)連續(xù)貿(mào)易順差,同時大量外資涌入,形成國際收支雙盈余,迫使新臺幣兌美元匯率短短兩年間大幅升值。臺灣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但與此同時人的精神卻沒有跟上物質發(fā)展的高速變化,被這樣高速的物質發(fā)展拖著走,從而走向異化。而這個大的歷史背景就是楊德昌創(chuàng)作的源泉,如果說用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來說,現(xiàn)代化的物質社會就決定了現(xiàn)代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取向,很明顯,楊德昌對于臺灣的這個現(xiàn)代化物質社會是批判的,認為人不過只是這個物質社會的傀儡,失去了人應該擁有的完全純粹的心靈。在楊德昌看來,臺灣社會在新舊社會的轉變中失去了方向,在電影《麻將》中的一句臺詞,“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東西……希望從其中找到答案,希望別人來告訴他們,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边@句話就完全的表達出了導演對于這個變化的現(xiàn)代化物質都市的弊端,人過分忙于物質財富的積累而疏于精神上的思考,整個社會失去方向。在導演的眼中,臺北,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它除了給人帶來無盡的物質的財富,帶來更多的是齷齪。在《麻將》中人與人之間總是為了想去占便宜,騙人,四個玩世不恭的青年想要玩弄這個社會,但是到最后卻被這個變質的社會所玩弄。故事的,導演借紅魚之口說出了發(fā)自肺腑的一段話:“告訴我你活著干嗎?你活著跟死有什么不一樣?……想到過你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干嗎?叫我們活著跟你們一樣的下流,一樣的,可惡,叫我們這樣活著有意思嗎?”在楊德昌的電影北就是這樣一個異化的城市,臺灣就是這樣被異化的一個社會,在他的電影中“城市”這個主角是腐爛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作為這個社會中的人,這個主角的“細胞”也當然是在腐爛的,在他看來這種腐爛才是最可怕的,如果是徹徹底底的死掉,也許可以換來重生,而這種腐爛卻是無法治愈的。楊德昌對于臺灣社會的剖析猶如手術刀一般,他想用自己手中的手術刀剖除那些腐肉,但是他發(fā)現(xiàn)剖除一層腐肉之后,還是又一層的腐肉,他希望這個社會是有希望的,但這希望總會被扼殺。
2.人文關懷在“城市”中的體現(xiàn)。
“城市”這一符號總是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電影里,面對這樣的社會狀況,楊德昌的批判其實代表的是一種對臺灣的熱愛,一種人文關懷。而在《獨立時代》中,楊德昌就表現(xiàn)了這樣的人文關懷,《獨立時代》的英文片為A confucianconfusion(《儒者的困惑》)。片子的一開頭就引用了《論語?子路篇》,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臺北在電影里變成了消費之都,物質上的富庶卻沒有帶來精神上的富庶。而人們在這樣的城市中,面對物質規(guī)則與人生態(tài)度之間無法做人。從影片的英文就表達了楊德昌的困惑,或者說與物質社會格格不入的一些人的生存困惑,表達出了導演對于人內(nèi)心精神世界的關注。而什么是人文關懷,人文關懷最初的起源應該是文藝復興時期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所以我們可以從人文主義的某些觀點來對人文關懷進行一些剖析:一,人文主義聚焦在人的身上,一切從人的經(jīng)驗開始。二,每個人自身都是有價值的――用文藝復興時期的話,叫做人的尊嚴――其他一切價值和人權的根源就是對此的尊重。三,人文主義始終對思想十分重視。(2)而照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從人的內(nèi)心出發(fā),關注人的價值、尊嚴、獨立人格、個性、理想、生存、命運及其存在的意義等,從一個較高的精神層面對某一人群或是人類所共有的創(chuàng)傷的安慰或是對人類社會固有的頑疾的批判,而批判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讓人得到精神意義上的新生,從精神上得到一個真正的自己。
而從楊德昌的電影中看,楊德昌對于“城市”的批判,就恰恰反映他對于臺灣社會的病態(tài)的一種憤怒、悲慟。從而表現(xiàn)出對于人的一種人文關懷。在他看來,臺灣社會的高速現(xiàn)代化忽略了對人本身的關注,如果說關注,那也只是關注的人作為社會結構中的一員的物質存在價值,而缺少了對于人的本身的一種關注,這種關注是非物質的,而是一種精神療傷。如同魯迅對于中國社會的批判。
二、電影符號――“固定長鏡頭”對于人文精神的表達
1.楊德昌電影固定長鏡頭的表達方式。
而另一個我要談到的楊德昌的電影符號對人文關懷這個主題的運用就是長鏡頭,作為臺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楊德昌、侯孝賢,都是善于運用長鏡頭的運用,但是兩者的風格卻有明顯的區(qū)別,侯孝賢總是喜歡運動的長鏡頭,表現(xiàn)的是舒緩的東方的美學神韻,注重的是一種寫意的追求。楊德昌對于長鏡頭的運用沒有侯孝賢的突出,但是卻相當具有特點,他往往運用固定機位的長鏡頭,常常一部影片中定鏡拍攝就占了70%以上。我認為楊德昌的固定長鏡頭的運用就是為了表現(xiàn)出對于真實的盡量還原,如巴贊所說的“電影是現(xiàn)實的漸近線”也正是之前提到的楊德昌自己所說的,“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用電影來為臺北市畫肖像”,而長鏡頭就是他手中的畫筆。在他看來用這樣固定的長鏡頭就會越來越趨近對于現(xiàn)實的重現(xiàn)。巴贊認為蒙太奇的敘事性決定了導演在電影藝術中的自我表現(xiàn),而長鏡頭記錄性決定了導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引導乃至強迫觀眾進行選擇,始終使觀眾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而長鏡頭提示觀眾進行選擇,讓觀眾“自由選擇他們自己對事物和事件的解釋”。楊德昌的長鏡頭的處理,在于他把攝像機作為觀眾的眼睛的重現(xiàn),而不是通過導演的眼睛來對觀眾進行復述,給觀眾直接的現(xiàn)場感,突出一種真實感,他的固定長鏡頭的鏡頭語言在電影中表達出了一種冰冷的、旁觀的效果,使影片具有一種理性的鏡頭批判,用鏡頭來表現(xiàn)出對于導演想要表達的批判色彩。長鏡頭能夠更好地還原生活的原貌,這樣使導演表達的思想更具說服力。
2.長鏡頭表現(xiàn)出的人文關懷。
篇10
在下午四點時,我們坐到莫愁湖內(nèi)的棋文樓,顧彬先生接受了本刊的獨家專訪。(顧彬先生簡介和在南京的影像見本刊封二《顧彬在南京》。)
育邦:作為一位獨立的批評家,您經(jīng)常就中國文學有關問題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同時也惹來了許多爭議,甚至有國內(nèi)媒體送您一個綽號,叫“顧大炮”。這會不會給您帶來困擾?
顧彬:我根本不看別人寫我的什么文章。如果看的話,我怕我會驕傲。但我覺得應該做一個謙虛的人。另外呢,我應該走我自己的路,不應該讓別人影響到我。如果我發(fā)現(xiàn)某一種批評或評判是對的,我應該改正我自己。我怎么會知道這些批評呢?特別可能是有道理的對我的批評。因為別人會給我報告中國媒體對我有什么報道,我也會關注我的妻子和在北京的親戚收集相關的報道,他們會及時告訴我。有親戚差不多每星期從北京打電話給我妻子,中國媒體有關我的消息,如果我的妻子覺得重要,她就向我報告。
育邦:我覺得您的一個重要的身份是批評家,您如何看待批評家與作家及其作品的關系?
顧彬:在我們的國家出一本書,出版社是不會請批評家寫評論的。我們的批評家不可能從出版社或者作家手中拿到紅包。如果有錢收,也是報紙給的。所以有一個評論家要寫什么就寫什么,你愿意寫評論就寫。批評是獨立的,批評家不會考慮有沒有紅包。
另外,批評家與作家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德國有一位非常重要的批評家,現(xiàn)在80多歲了,在荷蘭出生的猶太人。雖然他曾經(jīng)遇到很多困難,但1945年之后他還是決定來到德國。他是一位獨立的批評家,想什么就說什么。他和君特?格拉斯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近幾年,他公開批評格拉斯最近的小說寫得不好,為此,格拉斯與他絕交了。還有一位女作家,上世紀80年代時,他非常重視她的詩歌,當女作家開始寫小說,他就公開批評甚至批判她,所以他們也不再來往。但因為是一位年紀大的批評家在批判一位年輕女詩人的小說,反而回響很大,書銷售得很好。
在德國有一個說法,沒有書評不如有一個否定、否認你的書評。就是說,與其沒有書評,不如有一個罵你的書評,如果批評家的評論是很過分的,反而容易刺激讀者購買這些有問題的書。
育邦:作為一位批評家,這要求他思想上是獨立的,學術精神上是自由的。他不會顧及利益或者朋友情面的。
顧彬:對,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我現(xiàn)在有很多敵人。比方說,以前我有一個德國朋友,他在德國出版了一本《中國作家辭典》,是一本比較早發(fā)表的辭典,2004年的。當時書評很多,贊譽有加,所有的人都說它好。我想這是一本重要的書,我應該關注它。但我發(fā)現(xiàn)這本書有問題,就寫書評告訴讀者《中國作家辭典》的問題在哪里。他很生氣,跟我說我們一輩子也做不成朋友了。如果這是他的反應的話,我覺得他在這個問題上不是認真的。
育邦:這其實關系到一個批評家的胸懷,他沒有包容豁達的態(tài)度。
顧彬:對。
育邦: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消費主義、快餐文化的興起,嚴肅文學或者說純文學的讀者越來越少,也日益邊緣化。請您談一談,在當下的語境下,純文學作品如何與大眾讀者建立一種合理的、良性的循環(huán)關系?
顧彬:沒有辦法。我認為好的文學不可能是大多數(shù)人看的文學,好的文學是少數(shù)人看的。我們今天看的明天不看,今天不看的可能明天看。
我給你舉一個簡單的,也是可怕的例子:197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作家伯爾,基本上已經(jīng)沒有人再看,好像他在中國的地位還比較高?,F(xiàn)在,在德國,研究德國文學的學者都說伯爾不是一名真正的作家,因為從現(xiàn)在看來,他沒有什么文學價值了。為什么呢?他所有的小說都有兩個明顯毛病。20世紀40、50年代,他的作品還是可以的,他的德文也不錯,沒有什么大的問題;而到了60、70年代,他寫的作品與現(xiàn)實太接近,老談當時西德的政治問題,也就是太政治化了。還有一些社會上非常具體的問題,但是,他說的那些問題現(xiàn)在都解決了,誰還要看的他的作品呢?伯爾喜歡用一種老百姓的語言,現(xiàn)在我們每天都用這種方式的語言,大家聽夠了,厭倦了?,F(xiàn)在看,他真正的作品是他在二次大戰(zhàn)時寫給家里的書信,但那時候,他根本不是作家,甚至還沒有確定要走上作家的道路。這種情況就像1974、1975年我在北京,那時人們都在爭相閱讀浩然,可是,現(xiàn)在還有什么人看呢?
在德國,如果一個作家的書賣了一萬冊,我覺得他開始有問題了。一般來說,一個好的作家在德國賣3000或5000冊就差不多了。
群眾,也就是大眾讀者,并不一定要看我主張的精英文學,他們要看一種讓他們快樂的讀物,這我根本不反對。他們需要有人給他們講一個精彩的故事。他們想了解當天發(fā)生的故事,肯定有人當天就去寫。人們會拼命地去看這樣的書。過了一段時間之后,人家就不一定還喜歡。所以,最不可靠的是大眾讀者。他們今天喜歡,不管明天。
育邦:您知道,在我們中國文學界,多年來普遍流行著“諾貝爾文學獎焦慮癥”。作為中國文學的專家,您對此問題有何看法?
顧彬:諾貝爾文學獎是次要的,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并不一定就是好作家,你看我前面說的伯爾就是這樣,現(xiàn)在都沒有人看他的作品了。最近有一些作家,包括高行健在內(nèi),文學水平是很低的,但他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跟政治有關系,他利用政治獲獎。現(xiàn)在楊煉也準備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沒有辦法。他用了一些辦法,可是有問題。
所以說,諾貝爾文學獎并不真是一個好的文學獎,不少時候它是一個政治獎。但是也有一批獲獎的作家水平很高,他們的風格獨特,語言優(yōu)美。
我注意到中國人與荷蘭人有兩個共同點,第一,都沒有獲得足球冠軍,第二,都沒有一個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我覺得荷蘭有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作家,一個游記小說家,他的小說和詩歌寫得都非常棒,語言非常優(yōu)美。如果下次有人得諾貝爾文學獎,我覺得應該是他。他70多歲了,他的作品在德國非常成功。他的德文翻譯家非常優(yōu)秀,我不能相信一個人的翻譯為什么能那么好!
作家寫作不應該考慮文學獎。別管它,作家只關心寫作就可以了。
育邦:中國當代文學在目前的世界文學版圖中到底占據(jù)著一個怎樣的位置?
顧彬:我認為中國的詩人和他們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中還是很有地位的。在德語國家中,很多文人、文學愛好者,特別是詩人對你們中國詩人都有較高的評價。當然有很多詩歌是我翻譯的,每次開中國詩人的詩歌朗誦會,去的聽眾很多,反應也非常不錯,書也大賣。
育邦:關于虛構文學,也就是小說,我想就不那么樂觀了吧!
顧彬:嗯,對。在德國,最成功的當代文學應該是陸文夫的《美食家》,一直重版、再版,大概出了四五版。其中還有裝幀設計特別優(yōu)美的版本,德國電視臺也報道過?!睹朗臣摇穼懙梅浅S哪Y尾不是太好,我不滿意。丁玲的《莎菲女士日記》也有重版,但寫作時間較早,不能算是當代文學吧!魯迅、茅盾、巴金有翻譯,偶然有一些重版。但在德國,1949年之后的中國當代中長篇小說還沒有哪一個比得上《美食家》成功。
育邦:一件文學作品要以另外的語言忠實呈現(xiàn),就必須有優(yōu)秀的翻譯文本。您也是一名杰出的翻譯家,請您談一談文學與翻譯的關系。
顧彬:上午我在南京大學演講的時候,也談過翻譯問題。我舉一個例子吧,余華和莫言在美國很紅,在德國也很不錯。他們的作品很成功,這主要依賴葛浩文的英文翻譯。誰沒有學過翻譯學呢?我也寫過翻譯方面的文章和書。但葛浩文的翻譯不是認真的翻譯,他的翻譯不是我們所說的“忠實”,他的譯本與原作對照有很多錯誤。陳思和也談過這個問題。他翻譯的并不是所有的字、所有的句子、所有的段落,而是運用一種綜合翻譯手段,他概括地,把書的大概意思、大概內(nèi)容用英文重新寫一遍。他不翻譯,他重新寫作。也就是這種原因,他把中國當代小說家的作品翻譯成世界上的暢銷小說,成功的小說了。葛浩文不翻譯很多部分,比如他翻譯姜戎的《狼圖騰》,原作中有些可能是法西斯或納粹的精神傾向,都沒有翻譯出來,否則所有的猶太人都會反對他,否則這本書在美國在德國或者其他西方國家就不會有人買有人看。也可以說,葛浩文把翻譯作品民族化了。
這是按照讀者和出版社的要求、按市場的要求來翻譯的。其實這沒有什么不好。但這個問題很復雜。
育邦:我們《青春》雜志是一份主要面對青年讀者和青年作家的全國性文學雜志。成為一名好的讀者與成為一名好的作者一樣困難。有時候,我們無法滿足讀者的各種要求。您能否就此問題談談您的看法?
顧彬:文學不能僅僅滿足讀者的要求。如果一味地滿足讀者的要求,就會變成通俗讀物。通俗讀物可能今天會紅,明天就沒人要了!今天還有人看張賢亮的小說嗎?他的作品完全不是文學的,那時候無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誰都看,現(xiàn)在再看呢,他的故事是開玩笑的。
一個作家、一本雜志應該走自己的路。你們?nèi)绻X得讀者有一點點道理的話,可以滿足一下他們的要求。但一個作家不應該把他賣給讀者,今天你滿足他的要求,明天他就扔掉了,他是喜怒無常的。
育邦:對于青年作家的成長,您有什么具體建議嗎?
顧彬:我經(jīng)常與一些中國作家交流,有些青年作家問我怎么寫才能在國外成功。我還記得,有一個中國學生來找我,他從來沒有發(fā)表過作品,但他寫了一個小說,他請我把它送給馬悅然看。他是什么意思呢?“他應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钡撬麖膩矶紱]有發(fā)表過什么東西。文學之路非常艱辛,非常辛苦。不辛苦的文學道路不是好的文學道路。一名作家,他在寫作的時候,就不應該考慮意義上所謂的“成功”。對作家的嚴格要求是文學品質,他需要掌握優(yōu)美的,好的語言。我認識國內(nèi)國外很多作家,他們掌握自己的母語都非常的困難,這也是正常的。中文復雜,德文復雜,好的中文和好的德文更是如此,需要很多年才寫得出來。
育邦:現(xiàn)在的文學雜志越來越困難了,請您談談這個問題,它如何在文學發(fā)展中承擔自己的責任呢?
顧彬:你們中國的文學雜志現(xiàn)在越來越有困難,在我們德國也一樣。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很有問題的?,F(xiàn)在大學的升學率都非常高,也就不能對高中生和大學生做精英教育的要求,他們的德文水平都比較差。上大學時,他們學習文學、閱讀文學的興趣和機會也減少了很多。像20世紀60、70年代出生的人,就沒有辦法接受語言水平很高的文學作品。比如德國有一個叫漢莎出版社的著名出版社,他們一直出版文學雜志,一年6期,在上世紀50、60年代紅極一時,作品水平都相當高,當時在全國的發(fā)行量有4萬多份,我估計現(xiàn)在有7000份就不錯了。但我非常重視這份雜志,一直到現(xiàn)在還在看,因為我想了解世界上還有哪些了不起的作家。但很多人都不看了,因為這雜志語言太復雜,思想太復雜,沒辦法看。
育邦:最后問您一個私人問題,您喜歡中國美食、中國的茅臺五糧液,喜歡吃辣子,有一位中國太太,可以說您有豐富的中國經(jīng)驗。這些生活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對于您的生命來說意味著什么?
顧彬:首先是健康問題。我現(xiàn)在用中文寫小品,剛剛寫了大蒜。我1981年來中國的時候,當時生病,但是不能吃藥,譬如阿司匹林,過敏,臉腫得像小豬一樣。我的中國朋友就建議我吃生蒜。1981年開始,我每天都吃生蒜,也吃生姜和辣椒,到現(xiàn)在為止,除去1988年的兩天之外,我沒有生過病。所以說,中國給我?guī)斫】?。德國人從不吃大蒜,所以他們很多人很早就死了!我很健康,還能活到92歲,120歲……這樣,我就可以翻譯更多的中國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