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04 03:23: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魯迅的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魯迅的文章

篇1

1、魯迅的啟蒙塾師壽鏡吾先生,魯迅說,壽先生極方正、質(zhì)樸、博學。他教學嚴,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guī)則,但也不常用。他常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魯迅父親病重,亟需一種“三年以上陳倉米”,魯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壽先生。幾天后壽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魯迅家里,所以后來魯迅無論求學南京,還是留學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鄉(xiāng)便不忘去看望壽先生;

2、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魯迅與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同樣情深意厚,魯迅說:“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到1926年,藤野先生的照相至今還掛在魯迅北京寓居的東墻上,書桌對面;

3、魯迅青年時期的老師章太炎先生,魯迅對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兩位老師復雜些。章太炎因早年熱心維新運動的反清革命,成為一個學者兼革命家,魯迅不僅折服他淵博的學識及和藹可親的長者風度,更欽敬他的革命精神。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2

新世紀文藝情感溝通活動的新態(tài)勢之一,就是人們在感情的表達和接受上,不能再遵循真實、誠摯、高尚、純凈和靜觀體驗的原則了,在大眾消費、影像合成和網(wǎng)絡(luò)虛擬的慫恿下,當代文本中的情感表現(xiàn)變得修辭化、無機化乃至虛擬化了。這種新情感方式的崛起,在近十年來的各類當代文本及其接受中顯得尤為突出。比如,近幾年借助電視臺、盜版VCD和DVD市場頗受到大學生歡迎的《大話西游》,其中對人事情感的幻想、反諷、荒謬、夸張、頑童化、時空錯位和經(jīng)典戲擬,完全消解了主流文藝中的情感原則。在文本中,作先鋒狀的文化顛覆、無厘頭的市井趣味和一絲絲傳統(tǒng)的感傷主義雜合在一起,混亂矛盾,但很受大學生們的歡迎。不僅如此,諸如“I服了YOU”,“打雷了,下雨收衣服”之類的“大話”一經(jīng)產(chǎn)生后,大量仿作不斷涌現(xiàn),它們穿行紙面文本和網(wǎng)絡(luò)話語之間,所向披靡,甚至連90年代在作品中一貫對純情不以為然的“王朔話語”也相形見絀。另如電影《英雄》,有學者解讀是為迎合票房需要以致造成思想內(nèi)容的大幅度弱智化,其實問題主要在于作品著意于唯美的聲畫而嚴重忽略、消解和漠視了情感。筆者以為,對當代文本中新生的情感消費化、虛擬化、通俗化、無機化傾向恐怕不能或一味歡呼或憤然棄絕,簡單看待,而不妨循英國學者威廉斯文化三分“殘余”、“主流”和“新生”的方法,在梳理當前文藝主流中的“情感”指標如何形成的基礎(chǔ)上,理解當代生活中殘余的、主流的和新生的三種情感方式的現(xiàn)實性和歷史性,或許可以由此理解主流情感方式的歷史性,使人們研究和理解新生情感方式有一個兼蓄容錯的平臺。

通過對審美情感的強調(diào),20世紀逐漸形成了看重感性個體的感受、情感和體驗的現(xiàn)代文學正統(tǒng),這一正統(tǒng)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國人力圖以“情感”指標重新勘定文藝世界的強烈愿望。但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語匯里,人的心理從來被看做是一個整體,性、心、意、志既不相同又互滲相交,而不像西方那樣把人的主體心理進行幾何式劃分,把知、情、意分得清清楚楚。文藝也是如此,不會完全分配給情感的領(lǐng)域、想象的空間和虛構(gòu)的世界,并以此標榜,情感如何獨獨成為文藝重要或根本指標的呢?傳統(tǒng)文論大體有古文派主張“文以載道”,文選派主張聲韻情采,樸學派主張“書契記事”、實事求是,何時又涌現(xiàn)出審美情感路線,而且沖決傳統(tǒng)文論藩籬,裹挾文藝走向現(xiàn)代的呢?這里試建現(xiàn)代文藝之情感審美指標起源的敘事。故事該從20世紀初講起,留日青年魯迅周作人跟從章太炎先生學習,在討論界說文學時魯迅與章太炎之間據(jù)說發(fā)生過面對面的爭論。當時與周氏兄弟同去參加在東京舉辦的“國學講習會”的許壽裳,在其《亡友魯迅印象記》中回憶道:“……有一次,因為章先生問及文學的定義如何,魯迅答道:‘文學和學說不同,學說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先生聽了說:這樣分法雖較勝于前人,然仍有不當,郭璞的《江賦》、木華的《海賦》,何嘗能動人哀樂呢。魯迅默默不服,退而和我說:先生詮釋文學,范圍過于寬泛,把有句讀無句讀的悉數(shù)歸入文學。其實,文字與文學固當有分別的,《江賦》、《海賦》之類,辭雖奧博,而其文學價值就很難說。這可見魯迅治學‘愛吾師尤愛真理’的態(tài)度!”周氏兄弟一生與乃師之間關(guān)系復雜微妙,而青年時期的他們與老師在文學界說上的分歧,其實具有某種含混而獨特的象征意義,我們不妨由此解釋和反思“情感”指標起源的現(xiàn)代意蘊。

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到師弟間爭議的焦點,即:文學的本質(zhì)能否用情感加以界說?羈日期間的章太炎撰《文學論略》(1906)認定:“文學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謂之文”,“榷論文學,以文字為準”,文字是確定文學的最基本的指標。既然以文字為準,章太炎認為感情則不能成為文學的根本指標,也不同意當時懸小說為一切文學之樣板的西化做法。他堅決反對以雜文小說之“能事”來概括所有的文學文辭:“專尚激發(fā)感情,惟雜文小說耳?!藢R噪s文小說之能事,概一切文辭者,是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峤駷檎Z曰:一切文辭(兼學說在內(nèi)),體裁各異。以激發(fā)感情為要者,箴銘哀誄詩賦詞曲雜文小說之類是也;以發(fā)思想為要者,學說是也;……。其體各異,故其工拙亦因之,其為文辭則一也?!蓖瑫r,章氏又從人類精神活動知性與感性的互滲共通入手,正確而精到地分析了區(qū)分學說與文辭、“摒學說于文學之外”之不當:“又學說者,非一往不可感人。凡感于文言者,在其得我心。是故飲食移味,居處溫愉者,聞勞人之歌,心猶泊然。大愚不靈,無所憤悱者,睹眇論則以為恒言也。身有疾痛,聞幼眇之音,則感慨隨之矣。心有疑滯,睹辨析之論,則悅懌隨之矣。故曰:‘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埠脤W者皆然,非獨仲尼也。以文辭、學說為分者,得其大齊,審察之則不當。”(《國故論衡·文學總略》,1910,該文由《文學論略》改成)文章作品是否感人動心,關(guān)鍵在于是否“得我心”,其根本在于主體精神狀態(tài)與客體對象之間相契性。飽暖之人無法體會勞苦人的歌聲,“心猶泊然”;頑愚之人也無法理解智者的高論,“以為恒言”。反之,一旦主體的精神狀態(tài)與客體對象能夠契合,則不僅文辭能夠讓人“感慨隨之”,而且學說文章也會讓人感動興奮愉悅。同一體裁的作品,也并非絕對的感人或不感人,而同一作品,由于每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不同,不僅感受也會大不一樣,而且動情與否也未可知。也就是說,動情可以作為文學的特征之一,但是不能成為文學的惟一特征。章氏的這種文學觀和文學界說,至“五四”前仍為謝無量的《中國大文學史》(1918)所采用,影響很大。魯迅如果后來看老師章氏這些文字,恐怕反應也只能還是“默默”。但是,魯迅到底是“不服”。

在當時中國文化從古典走向現(xiàn)代的困境中,前后的周氏兄弟(至少在文學思想上)已經(jīng)代表著從西方而來的新潮。當時周氏兄弟不僅師從羈日講學的章太炎先生,有著較深的傳統(tǒng)學術(shù)功底,而且大量閱讀西方現(xiàn)代文學,接納西方文藝審美觀念,并且從事文學實驗。這在1908年《河南》雜志上集中發(fā)表的魯迅的《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破惡聲論》和周作人的《論文章之意義暨其使命因及中國今論文之失》、《哀弦篇》等文章中都得到集中而微妙的體現(xiàn)。他們對西方近現(xiàn)代文學和思想的理解水平完全超過了同時代人的水準,并且基于世界史意識,展開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和對西方式現(xiàn)代性的反思。與老師堅持文化相對主義、以漢文化傳統(tǒng)邏輯界說文學的做法相反,周氏兄弟思路的突出之處在于借引西來文論,強調(diào)文學的情感特性,由此主張情感至上、文學獨立和審美自治。在二人合譯《紅星佚史》的《序》(1907)中,明確以情感作為“文”的根本指標。他們聲言:“然世之現(xiàn)為文辭者,實不外學與文二事,學以益智,文以移情,能移人情,文責以盡,他有所益,客而已,而說部者,文之屬也?!毙值芏私吡﹃U明益智之“學”與移情之“文”的區(qū)別,由此把小說納入文學之中。這種思路是針對老師章太炎的。他們改以小說作為樣板文類,認定小說和詩歌才是真正的文學,是“純文學”。魯迅循西學現(xiàn)代文化分化的常則,將文學歸為美術(shù)之一部。《摩羅詩力說》(1908)云:“由純文學上言之,則以一切美術(shù)之本質(zhì),皆在使觀聽之人,為之興感怡悅。文章為美術(shù)之一,質(zhì)當亦然,與個人暨邦國之存,無所系屬,實利離盡,究理弗存。”文學作為美術(shù)之一部,其具有不涉功利性(“實利離盡”)、不涉概念性(“究理弗存”),而最大本質(zhì)在于創(chuàng)造了使讀者和觀眾為之興感怡悅的東西,即“詩力”。在青年魯迅看來,“摩羅詩力”說到底是一種具有奇妙魔力的偉大的感情。《擬播布美術(shù)意見書》(1913)又進一步闡述:“顧實則美術(shù)誠諦,固在發(fā)揚真美,以娛人情”,因此,美術(shù)活動的精義在于作為藝術(shù)再現(xiàn)對象的“天物”、作為主體藝術(shù)創(chuàng)造活動的“思理”,以及作為藝術(shù)品特性和功能的“美化”。周作人試圖在西方文學指標的基礎(chǔ)上建構(gòu)新的文學界說。《論文章之意義暨其使命因及中國今論文之失》(1908)譯述美國人宏德(Hunt)的文學理論:“文章者,人生思想之形現(xiàn),出自意象、感情、風味(taste),筆為文書,脫離學術(shù),遍布都凡,皆得領(lǐng)解(intelligible),又生興趣(interesting)者也。”強調(diào)文學的文字性(必得“筆為文書”),兼容了老師的觀點。但他更強調(diào)西方的文學指標:文學要像小說一樣或者以小說為代表,具備大眾性(“脫離學術(shù)”,“表揚真美,普及凡眾”)、情感性(以“能感”為上)和形象性(“思想之形現(xiàn)”,“出自意象、感情、風味”)和感染功能(“得領(lǐng)解”、“生興趣”),強調(diào)文學的本質(zhì)是意象、感情和風味三事“合為一質(zhì)”的思想形象,借助思想形象這一“中塵”(即中介),文學寄寓人格個性、偉大靈思和民族心聲。文學的情感,及其深刻內(nèi)蘊,是“文學”至純至真得以成立的根本所在。周作人強調(diào),如果以文字為中心來定義文學,勢必把文章學說包括進來,如“特泛指學業(yè),則膚泛而不切情實”,可能形成對文章內(nèi)在精神和靈思的遺忘,所以,最重要的是通過文字表現(xiàn)的玄崇偉妙的、靈思所寄的“內(nèi)在精神”。文章不是一般的物件,而是偉大心靈的具象。

作為20世紀初年輕的現(xiàn)代思想家,與老一代“有學問的革命家”的爭議沒有形成共識,爭議本身極具深層的現(xiàn)代意蘊和各類觀念競爭角逐的張力,極具象征意義。在對古代傳統(tǒng)的一面,他們強調(diào)偉大情感的獨立性,這使他們與傳統(tǒng)文學教化觀和梁啟超們“以古目觀新制”的文學救國論形成對立;他們強調(diào)情感的偉大和激越,這使他們與以劉師培為代表的文選派所強調(diào)的“凡為文者,在聲為宮商,在色為翰藻”的觀點相區(qū)別,顯現(xiàn)出突出的現(xiàn)代張力。在對當代西方的一面,他們強調(diào)情感的民族性和反叛性,使他們擺脫了徘徊于“可信”與“可愛”間的王國維以直覺靜觀為核心、以憂生而厭世為底色的美學觀和游戲慰藉說區(qū)別開來。就師弟間而言,他們都是基于現(xiàn)代焦慮和文化困境,在現(xiàn)代思想的極限處一同掙扎、戰(zhàn)斗,有著卓絕的經(jīng)歷和深刻的體驗,在對中國傳統(tǒng)和西方近代文明的批判與超越中開拓現(xiàn)代性思路。對民族遠古文明的追慕,對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批判,“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nèi)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文化偏至論》)的文化復興思路,使師弟間精神距離非常貼近和契合,也與太炎先生在羈居日本的艱難困苦中提出的“張揚國粹”和“文學復古”思路形成內(nèi)在呼應。但在回眸與前瞻之間,老師著意于“分理明察”基礎(chǔ)上的“持論議禮”的文章,發(fā)揮現(xiàn)實的戰(zhàn)斗力,對民族的希望系之于實事求是和科學理性的精神,而這一切都落實于文學的“文字”,因為文字是文學的基礎(chǔ);而年輕一輩則寄厚望于“摩羅詩力”和“血書悲哀”的小說和詩歌,強調(diào)情感的獨到性和“摩羅詩力”,企圖以此張揚天才“神思”和民族“心聲”,“掊物質(zhì)而張靈明”、“尊個人而張精神”(《文化偏至論》),“揚真美”“娛人情”,動人哀樂,兼得“表見文化”、“輔翼道德”和“救援經(jīng)濟”之用(《擬播布美術(shù)意見書》)。與老師基于民族文化的立場,鼓吹“以文字為準”、強調(diào)文章的內(nèi)容性和思想性的思路不同,學生一輩相信西方式現(xiàn)代文化的分化,立志把自己的使命落實于文學的“情感”,這突出地表明“所謂藝術(shù)和文學的‘純粹’獨立的觀念,只能是在思考人的存在時視‘精神’為絕對內(nèi)在性的西方思想帶來的觀念”(參見木山英雄:《“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載《學人》第10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篇3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魯迅作品;價值

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的作品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也只有充分認識魯迅作品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價值,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魯迅

作品的作用,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以下是本人對此問題的幾點

認識。

一、魯迅先生的作品為學生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

現(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中所精選的魯迅作品,不僅對于學生的學

習產(chǎn)生了良好的影響,而且為豐富學生的思想提供了精神食糧。例如,《風箏》這篇文章主要回憶了兄弟之間的一件往事,體現(xiàn)了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也說明了玩具對于發(fā)展兒童天性的重要作用,展現(xiàn)了魯迅對破壞弟弟風箏的悔恨心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通過對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的追憶,表現(xiàn)了魯迅自己兒童時代對大自然的喜愛與向往,也體現(xiàn)了他對自己童年時代美好生活的留戀;《藤野先生》一文不但講述了魯迅棄醫(yī)從文的思想經(jīng)歷,而且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的懷念;《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篇作

品,通過對保姆阿長的回憶,描寫了這位勞動人民的質(zhì)樸、熱心與善良,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她深切的懷念之情;《雪》這篇文章雖然描寫了美麗的江南雪景,但其內(nèi)涵在于揭示這種美是不長久的,不能久經(jīng)磨煉的,因此,魯迅先生所提倡的是一種張揚與獨立的個性與精神;《故鄉(xiāng)》一文主要揭示了勞動人民與知識分子之間的隔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不僅高度贊揚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同時也斥責了那些失去自信的中國人;《孔乙己》這篇文章成功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知識分子”形象,作者運用犀利的言語,諷刺了看客的冷漠,體現(xiàn)了對封建科舉制度的不滿,反映了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同情。

二、魯迅先生的作品從語言和構(gòu)思上為學生提供了范例

有些人認為魯迅先生的作品從語言與構(gòu)思角度來講,沒有給

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價值,實則不然,魯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難以模仿,是因為作品本身具有獨特的個性,存在別人難以企及的高

度,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都難以超越。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從經(jīng)典的文章中吸取可取之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

中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實際上,魯迅的文章并不是沒有模仿之

處,雖然魯迅文章的藝術(shù)風格無法模仿,其寫作技巧是完全可以拿來借鑒的,如:個性的語言表達、傳神的人物描寫、生動的細節(jié)刻畫等。以《社戲》為例,文章自然閑適的描寫風格我們無法模仿,而其中美麗動人的意境描繪,形象的心理動作描寫,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巧妙的構(gòu)思安排,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模仿來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三、魯迅先生的作品蘊涵了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

為了探尋富國強民的道路,魯迅曾經(jīng)逃異地、走異路,直到日本發(fā)生的“幻燈片”事件,使得魯迅最終認識到國民的愚昧,從此魯迅開始了走上了棄醫(yī)從文的道路,立志用自己鋒利的筆桿,來喚醒沉睡的國民,期間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沒有讓他放棄與敵人斗爭的思想,毅然決然的用筆尖抒發(fā)自己對正義力量的呼喚。例如,在《自題小像》中,魯迅這樣寫道:“我以我血薦軒轅”;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用“埋頭苦干、為民請命、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等詞語來贊賞“中國的脊梁”,直接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魯迅的人文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對國民生存狀態(tài)的關(guān)注上,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曾對人文素養(yǎng)提出這樣的看法:“人文素養(yǎng)是在涉獵多種學科之后,進一步認識到任何學科學到最后都有一個終極的關(guān)懷及目標,也就是對‘人’的關(guān)懷?!濒斞赶壬暮芏嘧髌范贾苯臃从吵隽怂麑裆鏍顩r的關(guān)懷,例如,在《祥林嫂》《孔乙己》《閏土》等文章中,通過對這些人物悲慘命運的描述,我們都可以看出作者對生活在社會底層人民的關(guān)注;通過

《阿Q正傳》《吶喊》等文章,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國民劣根性的裸的揭示,他想通過自己的筆尖,來觸動國民的靈魂,達到“治病救國”的目的。

總之,魯迅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堅定立場與博大視野,不僅洗滌了學生的靈魂,給予學生深刻的啟示,而且文中批判、創(chuàng)新、追求自我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學生。

參考文獻:

[1]劉清亭.魯迅作品難于教學的原因解讀[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2]汪潔.中學視野下魯迅作品的教學研究敘事[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

[3]王笑夫.論魯迅作品的語言藝術(shù)特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基教版,2010(7).

[4]李倩敏.魯迅作品的教學[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9(3).

篇4

今年,新的人教版語文教材更換了一些課文,其他作家的文章被更換,似乎沒有引發(fā)多大異議,但魯迅文章的消失卻引發(fā)輿論議論紛紛。盡管出版社作出解釋,只是七年級上冊去掉了魯迅文章,其他年級的課文中都還有?!棒斞竿顺稣Z文教材”其實是個偽話題,但吊詭的是,這個偽話題在當下卻是個真話題,網(wǎng)絡(luò)上也由此展開了“你支持教材刪除魯迅文章嗎”的調(diào)查,許多人都參與其中,一時間莫衷一是。魯迅文章究竟應不應該退出中學語文課本,各位又是怎么看的呢?

魯迅不可以退出語文教材

葉 開

在現(xiàn)代文學史里,作家是有座次的?!棒敼┌屠喜堋钡呐琶車栏瘢p易不能隨便調(diào)動。

人教版七年級教材中魯迅文章被替換,這樣的事情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并不是說原來的教材比新修訂的好,而是“排座次”的觀念在作祟。教材編寫環(huán)境如果正常,現(xiàn)當代優(yōu)秀作家的作品都應該平等地納入考量。

語文教材體現(xiàn)的是思想教育,文學性考量從來都是退居二線。因此,即便小說已經(jīng)成了文學中的最大類,可入選教材的作品太多了,如法國兒童文學大師圣???颂K佩里的《小王子》這樣不朽的杰作,如老舍的《貓城記》這樣的本土名作,隨便選入一兩章,都是美妙的。但中小學語文教材里卻是所謂“記敘文”“議論文”之類的東西占據(jù)著最大篇幅。魯迅過去被選入教材的作品大多不是他的杰出代表作,只是編寫者用來體現(xiàn)某個單元的中心思想的道具而已。教材編寫者把自己杜撰出來的理解標準用來壓制學生的個人閱讀感受,人為地把文章弄“深刻”了來嚇唬學生。

魯迅的作品是第一流的,語言也是第一流的。過去我支持減少他的作品數(shù)量,但全面退出則讓人“驚詫”――那些“篡”了他的位子者,不僅不高明反而很糟糕。除讀者熟知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xiāng)》《社戲》等文章外,魯迅杰出的作品集《故事新編》里很多精彩篇目如《眉間尺》等,都可以選入中學語文教材里。教材編寫者也不必弄塊叫做“深刻”的石頭來給學生使絆子,而顯示自己的高級品位。中小學生完全可以興致勃勃地讀完這個故事,完全可以通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來理解這個故事。教師也不必裝出高深的面目來告訴學生非要以某種標準理解魯迅。

魯迅的全面退出,是教材編寫者的怯懦和無品,也寓示著當代社會的思想混亂仍需漫長的沉淀才能形成新的價值。

魯迅文章被刪,你急什么?

彭 健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魯迅的文章《風箏》被刪了,而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則代替了這一親情主題的文章。這一變動經(jīng)媒體曝光后激起軒然大波,許多人對這一做法提出質(zhì)疑,甚至有人開始懷念魯迅。

在許多人眼中,魯迅恐怕遠不是“作家”二字所能概括的。有人喜歡魯迅,因為他夠革命、敢批判,一針見血,“一個都不寬恕”。有人不愛魯迅愛,因為在他們看來,今日之中國更需要改良、寬容和溫厚。而面對靡靡之音泛濫、批判之聲式微的現(xiàn)實,亦有人擔心魯迅的退出是一個不妙的信號。

語文教材在向?qū)W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更會通過精選的課文塑造孩子的價值觀,從這個意義上講,課文的難易除了應當符合教育規(guī)律外,還應具有精準的價值指向,人們樂于從其微妙的變化中窺探社會乃至國家變化之微妙,也就可想而知。

仔細讀了讀魯迅的《風箏》和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感觸很不一樣。我不想給出文章孰優(yōu)孰劣的判斷,但卻愿意分享一下“意外的收獲”。在搜索《風箏》一文時,看到了這樣一段教案內(nèi)容:善于解剖自己的魯迅先生,通過對這一事件的反思,抨擊了舊中國封建家長制的罪惡……而在《秋天的懷念》一文后面,則有以下關(guān)于史鐵生的文字:史鐵生居住在自己的內(nèi)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fā)……這種勇氣和執(zhí)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guān)懷。前面的文字讓人感覺熟悉無比卻渾身不自在,后面的文字則讓人有了更多想象和期待。

談及魯迅的文章被刪一事,有一種觀點認為,讓孩子過早地接觸魯迅,不如讓他們接觸宮崎駿、自然科學以及課外活動。初中生的閱讀,不論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都要多停留在知識、孩子氣等淺表層面,什么年齡進行什么的閱讀。對于這種看法,我不反對前半部分,也不贊同后半部分。中國的語文課本內(nèi)容,有些確實刻板無趣,不夠鮮活新穎,但即使是中學生,也不一定只適合停留在“知識、孩子氣等淺表層面”。

譬如美國的語文教材就很難,課本內(nèi)容包括“論公民的不服從”“葛底斯堡演說”“不滿、覺醒與反抗”等,推薦的書目則多是《殺死一只知更鳥》《十二怒漢》《獨自和解》一類?;氐轿覀冏约赫Z文課本內(nèi)容的設(shè)置上,或許某一位作家的入選和退出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入選的文章能夠飽含更多指向公民權(quán)利、批判精神、人情人性的元素,和關(guān)切現(xiàn)實、合乎現(xiàn)代文明的價值觀,一些人之所以為魯迅的《風箏》被刪著急,大概也與此有關(guān)。

為何對魯迅文章的去留念念不忘

時言平

最近,關(guān)于魯迅文章在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被刪減的議論異?;馃?。事實上,這種“為了忘卻的紀念”,伴隨著教材的變化而循環(huán)反復地發(fā)生。

投槍般兇猛的文字,匕首般犀利的思想。某種意義上而言,魯迅是幾代國人批判精神的啟蒙者。盡管教材中,曾有《過秦論》《六國論》《阿房宮賦》這些史上的政論經(jīng)典,但對于民眾而言,這些文縐縐的話語,不如魯迅的白話文批判來得淋漓痛快。

人,總是要有點批判精神的,此所謂有態(tài)度的人生。當然,這種態(tài)度并不是建立在對個人的喜惡、對生活的抱怨、在蜚短流長的是非議論之中,這種態(tài)度是基于價值觀和信仰以話語批判參與公共事務。魯迅的文章從具有強大啟蒙功效的教科書中刪除,難免令人憂慮:這種批判的精神是否會隨著魯迅文章的刪除而遺失。

這種擔憂,折射的是特定環(huán)境下某種圓滑的本質(zhì)。他們希望通過教科書的傳承,借魯迅這個榜樣,留下批判的種子,讓后輩去完成未竟的愿望。帶著鐐銬的舞者,不想著去掙脫枷鎖尋求自由,反而幻想著通過別人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夙愿,這種遺愿式的期待,散發(fā)出某種懦弱的氣息。如果每一代人的批判精神都寄存在教科書的魯迅文章里,那對于社會的改變會有多大的意義?

公民態(tài)度的激活,從來都不是靠一個勇于批判的人物和一些批判的文章來完成的。在為教學大綱限制的“中心思想”的引導下,魯迅的批判精神指向的永遠是他所生活著的那個時代。在魯迅批判的勇氣和精神下血脈賁張,在現(xiàn)實中卻永遠找不到或刻意回避批判的目標,那無異于精神上的自瀆。任何時代,總不會少了批判的意愿,缺少的是用嘶啞喉嚨歌唱的行動。

在這個開放的時代,人的靈魂和思想有了告別蒙昧的環(huán)境。隨著常識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公民都有著自己獨立的判斷。不是不再需要魯迅文章里的批判精神,而是這種符號化的東西早已深入人心,這種深入人心的東西便是公民意識。無論是網(wǎng)絡(luò)的虛擬世界還是現(xiàn)實的公共參與,越來越多的公民站出來,用自己的方式促進社會的改變。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關(guān)于公民啟蒙和批判精神的激活,再也不是傳承的問題,而是已經(jīng)貫徹到公共生活的始終,甚至已經(jīng)成為一種現(xiàn)代生活。由此意義而言,教科書的編纂和修訂應該遠離意識形態(tài)的糾葛,走向教育專業(yè)化的道路。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該學些什么、該養(yǎng)成什么習慣,教育本身應該從“中心思想”和“標準答案”的藩籬中走出來,走向更加開闊的境地。

篇5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開頭的幾段寫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體現(xiàn)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臺學醫(y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yī)從文的經(jīng)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體現(xiàn)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表達了魯迅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魯迅在《瑣記》里回憶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讓孩子做危險的事,給魯迅看不健康的圖片,教魯迅偷媽媽的首飾,但對自己的孩子十分嚴格。表現(xiàn)出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xiàn)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在《父親的病》這篇文章中,魯迅的父親被江湖庸醫(yī)耽誤,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zhì)。

《無常》這篇文章,主人公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么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jié)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xiàn)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同時,文章深刻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于黑暗的社會,憤慨于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尋求寄托,尋求“公正的裁決”。

讀魯迅的文章,我深切體會到了他童年所散發(fā)出的童真童趣的氣息,感受到了他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曾幾何時,我已經(jīng)離童年遠去,但我還時常夢見自己五彩繽紛的童年?;貞浧鹉切┩戡嵤?,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在繁忙的學習中抬起頭來,天空上的童年已是一個遙遠的夢。重溫魯迅的童年,就仿佛自己的童年正在我眼前微笑。

篇6

我第一次看到這花的時候,我就問過:

“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爐,也不凍死?”

第一次,走進魯迅家里去,那是近黃昏的時節(jié),而且是個冬天,所以那樓下室稍微有一點暗,同時魯迅先生的紙煙,當它離開嘴邊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煙紋的卷痕一直升騰到他有一些白絲的發(fā)梢那么高,而且再升騰就看不見了。

“這花,叫‘萬年青’,永久這樣!”他在花瓶旁邊的煙灰盒中,抖掉了紙煙上的灰燼,那紅的煙火,就越紅了,好像一朵小紅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離著。

“這花不怕凍?”以后,我又問過,記不得是在什么時候了。

許先生說:“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還拿著瓶口給我搖著。

我還看到了那花瓶的底邊是一些圓石子,以后,因為熟識了的緣故,我就自己動手看過一兩次,又加上這花瓶是常常擺在客廳的黑色長桌上;又加上自己是來自寒帶的北方,對于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總帶著一點驚奇。

而現(xiàn)在這“萬年青”依舊活著,每次到許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時仍站在那黑色的長桌子上,有時站在魯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花瓶是換了,用一個玻璃瓶裝著,看得到淡黃色的須根,站在瓶底。

有時候許先生一面和我們談論著,一面檢查著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葉子是不是黃了?該剪掉的剪掉;該灑水的灑水,因為不停地動作是她的習慣。有時候就檢查著這“萬年青”,有時候就談魯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談著,但那感覺,卻像談著古人那么悠遠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經(jīng)丟失,雖然丟失了也就讓它空空地站在墓邊。我所看到的是從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鄰旁墓頭的石榴樹開了花而后結(jié)成了石榴。

從開炮以后,只有許先生繞道去過一次,別人就沒有去過。當然那墓草是長得很高了,而且荒了,還說什么花瓶,恐怕魯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沒到他的胸口。

我們在這邊,只能寫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而誰去努力剪齊墓上的荒草?我們是越去越遠了,但無論多少遠,那荒草是總要記在心上的。

素材運用:

篇7

讀了<<魯迅>>這篇文章后,我感到了時間的寶貴.

魯迅是我們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也經(jīng)常在較少的時間內(nèi)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即使是到了晚年,也會抓緊時間,為人民,革命做更多的事情,魯迅不僅珍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

讀了<<魯迅>>這篇文章后,我也感到無比的羞愧.

記得有一次,我約好了兩個小伙伴一起去上英語補習班.可卻因為當天睡覺睡晚了,把這事給忘了.讓小伙伴等了我半個小時,可我卻遲遲沒有到來,差點連累大家遲到了.

篇8

魯迅在京期間,幾乎嘗遍京城著名餐館,老北京著名的“樓”和“居”,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他的足跡。這份與北方美食結(jié)下的不解之緣,讓離開北京后的他也一直念念不忘。從1912年到1926年,僅從這一時期魯迅日記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他去過的有名的餐館就有65家!可以說魯迅手中有一幅北京美食地圖。

當時魯迅住在北京的西城,吃飯就近,經(jīng)常去西四牌樓路西的同和居,這也是北京著名的“居”之一,經(jīng)營山東菜,其名菜有炸肥腸、九轉(zhuǎn)大腸等。魯迅最喜歡這里的炸蝦球,這個菜是紹興口味,是南北融合時北方菜館引進的新菜。另外,魯迅喜歡這里的烤大饅頭,就是在饅頭上刷一層油然后烤制。

除同和居外,在眾多餐館里,魯迅去的最多、最喜歡的是廣和居。該店有一道叫“三不粘”的菜,是用雞蛋黃、淀粉、白糖、清水攪勻炒成的。這道菜講究烹制時動作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不僅色彩金黃,味道甘美,更令人稱奇的是它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還有解酒的功用。愛吃“三不粘”大概也與魯迅愛喝酒有關(guān)系,魯迅屬于每頓飯必喝酒的人。

現(xiàn)在北京城講究“吃在東邊”,魯迅那時候,東城也有很多美食,但由于他工作在西城,去的比較少。日記中記錄的比較著名的館子有東興樓。魯迅和在東邊曾有兩次飯局,都是在東興樓。一次是請魯迅,另一次是郁達夫請魯迅和。魯迅在1932年2月27日日記中記道:“午后之至部,晚同至東安市場一行,又往東興樓應郁達夫招飲,酒半即歸?!笨磥磉@次吃的不愉快,或許為胡魯兩人紛爭的開端之一。

魯迅這頓飯沒吃好,但東興樓的菜還是很講究很地道的。飯店1903年開業(yè),原址在北京東安門大街,1944年停業(yè),1982年又復業(yè)于東直門內(nèi)大街簋街,是民國初年北京“樓”(東興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新豐樓、安福樓和春華樓)之一。這些樓魯迅去過大半,雖然各個樓都有重復的菜品,但是各有各的特色。比如醬爆雞丁是魯迅和都非常喜歡吃的菜品,這個菜東興樓做得最好。因為據(jù)說東興樓是清宮一個何姓梳頭太監(jiān)開的,有很多從宮里面出來的廚師,像醬爆雞丁、沙鍋熊掌、燕窩魚翅都是東興樓從宮廷菜里傳承過來的。

魯迅愛請朋友下館子,但他總?cè)プ黾亦l(xiāng)菜的店,也經(jīng)常推薦朋友吃家鄉(xiāng)特色,油菜蕻、梅干菜、臭豆腐等。他對家鄉(xiāng)十分眷戀,那些美好的童年時光,相伴著農(nóng)作物的香氣,總能勾起魯迅的回憶。我想魯迅寫《社戲》,想必跟他喜歡吃帶著泥土氣息的食物有關(guān),吃羅漢豆時的場景,還有人物心理形象細致的刻畫,讓我們了解了他的家鄉(xiāng)紹興。由此可見,一個作家的藝術(shù)趣味,不僅與他的知識、閱歷相關(guān),更與他的飲食喜好有關(guān)。魯迅的文章在當時也正如臭豆腐,有人喜歡,有人避而遠之。

魯迅先生愛吃故鄉(xiāng)的梅干菜,他曾在小說《風波》中描寫紹興農(nóng)村黃昏景色時,極有鄉(xiāng)土風味地寫道:“……女人端出烏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黃的米飯,熱氣騰騰地冒煙。”并借文中趙七爺之口,由衷地贊美道:“好香的干菜……”他還在《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支日記》中風趣地說:“聽說探險北極的人,因為只吃罐頭食品,得不到新東西,常常要生壞血??;倘若紹興人帶了干菜之類去探險,恐怕可以走得更遠一點罷?!?/p>

梅干菜,常稱干菜,相傳最早產(chǎn)于古代越州(紹興),故稱之為紹興梅干菜。

梅干菜制作的原料,以雪里蕻為佳。雪里蕻又分春菜與冬菜兩種,產(chǎn)量以春菜為高,質(zhì)量則以冬菜為好。加工梅干菜,要分堆曬、腌制、曬干三個步驟進行。鮮菜洗凈、堆干、腌制半個月后,即成梅干菜的半成品。如果將半成品出缸,瀝去菜鹵,切短曬干,在壇子中貯存起來,就成了梅干菜。梅干菜越陳越香,獨具干菜特有的風味。好的梅干菜,無粗莖、老葉,色澤墨黑,聞來有一股撲鼻的香氣,入口又嫩又糯。用它燒湯、蒸魚、燉肉或者澆上素油蒸了吃,老幼皆喜。其中尤以梅干菜燜肉最為有名,是紹興傳統(tǒng)名菜。它的做法是先燜后蒸,蒸的次數(shù)越多越香。做好的成菜,菜香肉糯,咸中帶甜,肥而不膩,濃香撲鼻,別具江南地方風味。

當年魯迅先生在外地生活時,他慈愛的老母親常遠寄家鄉(xiāng)的土產(chǎn)給魯迅先生和孩子們。1935年3月15日,魯迅先生自上海寄給他母親的信中說:“小包一個,亦于前日收到,當即分出一半,送于老三(指周建人)。其中的干菜,非常好吃,孩子們都很愛吃,因為他們是沒有吃過這樣的干菜的?!?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對于故鄉(xiāng)所產(chǎn)的梅干菜是多么由衷地贊賞與喜愛。

魯迅也喜歡吃東北菜,或許是東北亂燉的滋味適合他的胃口吧!因為魯迅有胃病,質(zhì)軟的感覺能讓他的胃舒服。可魯迅又偏偏對辣椒情有獨鐘,他的家鄉(xiāng)并沒有吃辣椒的習俗,且吃辣椒對胃也不好。他吃辣椒就是為了驅(qū)寒和解困,在寒冷的冬季,魯迅家里辣椒是必備品,隨手可拿來。在讀書寫作時,經(jīng)常是拿起辣椒放在嘴里咬著吃,那種大汗淋漓的暢快之感,會讓他很快精神煥發(fā)。所激發(fā)出來的文字勢必會跌宕起伏。

“魯迅餅”白薯切片油炸而成,很普通的食品,因魯迅而聞名。這就能說明一個問題,作家們藝術(shù)趣味的展現(xiàn),與本身獨特的飲食喜好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魯迅平時喜歡吃什么,看上去像是非學術(shù)性的問題,但其實并不是。魯迅一生翻譯了很多的外國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也如同“魯迅餅”的制作過程。這種復雜的感覺方式帶給我們的新意正如品一個作家的藝術(shù)趣味,本身有無淺薄、卑劣、荒謬之處了。而這,就是魯迅思想能夠讓中國人接受的本質(zhì)所在。

魯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朱安女士,是一個賢惠的紹興女子。1906年7月,魯迅的母親魯瑞和幾個親戚,包辦了魯迅和朱安的婚姻,使他倆在漫長的歲月中,承受了缺乏感情基礎(chǔ)的舊式婚姻帶來的痛苦。雖然如此,朱安這個忠厚善良的舊式女子,總是以與世無爭的態(tài)度,盡量在家中做好一個媳婦和妻子的本分工作,默默地承受著命運的安排和折磨。

朱安女士出生于紹興的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少女時代起,她在家中就跟廚工與母親學會了烹調(diào)手藝,不但擅于煎炒,而且刀工也很好。她做的菜肴有著濃郁的紹興地方風味,又由于善于觀察和了解婆婆和丈夫的口味愛好,所以她做的菜,魯迅先生總是很愛吃。

1919年,魯迅在紹興的故居賣掉后,全家搬到北京居住。朱安閑暇之時,經(jīng)常給魯迅做一種名不見譜傳的餅子吃。那是用白番薯削皮煮熟后,切片曬干,和上用雞蛋、面粉和少量糖攪成的漿汁,在油鍋中炸黃制成的餅。這種家常餅,制作簡易而香脆可口,魯迅先生不但自己愛吃,而且還有時用之待客。由于此餅并不見載于食譜之中,亦無名道之,故后人戲稱之為“魯迅餅”。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病故于上海家中,消息傳到紹興,朱安女士悲痛之余,穿孝在堂屋設(shè)靈位,供上魯迅先生生前喜用的香煙、清茶,還有她親手所做的、魯迅先生生前愛吃的“魯迅餅”,以表她的心意。

“魯迅餅”,簡樸而可口,充滿了紹興的鄉(xiāng)土風味,也包含了一個賢惠的舊式女性的脈脈溫情。

另外,蛋炒飯也是魯迅先生經(jīng)常吃的夜點。

篇9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范文,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范文1曾幾何時,我已經(jīng)離童年遠去,但我還時常夢見自己五彩繽紛的童年?;貞浧鹉切┩戡嵤?,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

在這個寒假,我拜讀了魯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組成,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jīng)歷和成長道路。在回憶往事的基礎(chǔ)上,魯迅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使它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冻ㄏκ啊愤@本散文集是現(xiàn)代回憶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開頭的幾段寫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體現(xiàn)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臺學醫(y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yī)從文的經(jīng)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體現(xiàn)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表達了魯迅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魯迅在《瑣記》里回憶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讓孩子做危險的事,給魯迅看不健康的圖片,教魯迅偷媽媽的首飾,但對自己的孩子十分嚴格。表現(xiàn)出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如渴地閱讀了《天演論》的情景,表現(xiàn)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在《父親的病》這篇文章中,魯迅的父親被江湖庸醫(yī)耽誤,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zhì)。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范文2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著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jīng)屬于我們的逍遙?!冻ㄏκ啊罚谒眍惖拿忠粯?,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里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艷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lián)翩。像是在嘗一道佳肴,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鄉(xiāng)下人,卻能和城里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xiāng)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園無憂無慮的,與小蟲子們?yōu)槲?,仿佛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鉆進百園。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菰铮ξ?,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閑來無趣。從書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jīng)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向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fā)著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著鴨子從身前游過,頒著手指頭細數(shù)“一只,兩只·······”;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shù)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看著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為自己躲的技術(shù)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里,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么。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冻ㄏκ啊?,去領(lǐng)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xiàn),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范文3斟一杯香茗,任清香繚繞思緒,一個人的夜晚,不僅有皎潔,悄然的月光,更有那一葉學海中永不沉的扁舟。

在魯迅的世界里遨游,我初有體會。

初讀《狗·貓·鼠》,我看到了魯迅童年的天真,可愛??闯隽怂麑鲜蟮耐?,對貓的憎惡??杉毤汅w會,我又品出了別樣的滋味。老鼠不正代表了那些貧窮,弱小的群體么?他們遭人鄙夷,受盡艱難困苦,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們不正是我們需要關(guān)心的么?

只要我們奉獻出自己的愛心與溫暖,為他們帶來關(guān)心與幫助,那么我們的生活不也會更加美好,家庭不也會更加幸福嗎?正是因為愛,我們的心情才碧波蕩漾;正是因為愛,我們的生活才充滿芬芳;正是因為愛,我們的靈魂才熠熠生輝!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魯迅的世界里遨游,我略有感觸。

《五猖會》,總會感同身受,好像也能體味到魯迅那傷心,失望的心情,的確,大人們總是在我們滿懷歡喜時為我們澆下一盆冷水,他們似乎永遠也不會懂得我們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味的催促我們學習、看書、寫作業(yè)……而我們也時常抵觸他們,和他們吵架,惹他們生氣。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學會溝通,應與父母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梁,有了理解,生活才會充滿歡樂,有了理解,家庭才會充滿關(guān)愛!

在魯迅的世界里遨游,我思索萬千。

告別了《五猖會》,來到了“長媽媽”的世界,我感受到了她的善良,樸實,和藹可親,更為她的樂觀所感動,她雖不富裕,但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那我們呢?在生活中,當烏云密布天空時,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壓城城欲摧”,樂觀的人看到的卻是“甲光向日金鱗開”。無論處在什么厄運中,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總能找到這樣奇特的春蕾。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你會發(fā)現(xiàn)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范文4童年像一支歌,它蘊含著歌的精彩;童年如一首詩,它包含著詩的韻味;童年似一幅畫,它流露著畫的美麗……輕輕翻開魯迅的《朝花夕拾》,品味那字里行間的年少輕狂,令我深深感慨。

《朝花夕拾》,給人一種身臨其境:清晨盛開的鮮花,傍晚的時候才摘掉,雖然失去了清晨的芬芳馥郁與艷麗,但夕陽的余暉卻又給了它一絲活力。使人浮想聯(lián)翩,回味無窮,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讀過魯迅文章的人都知道,他的筆尖不時流露出出一點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少年魯迅本該愉悅的童年,因為社會籠罩在半封建時代,也透露出時代的迂腐?!冻ㄏκ啊吩杜f事重提》,寫得都是魯迅的童年生活。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百草園”了,“百草園”是少年魯迅的樂園,他在那兒玩耍、捕鳥、與大人捉迷藏,在那兒度過了愉快的童年。只是,美好時光終究短暫,他被家里人送去私塾讀書,他只能向百草園的一切說“ade”。

當我還沒開始上學讀書的時候,我也曾像少年魯迅一樣,在陽臺上也布置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百草園”,我把他取名為“花紅柳綠”,種了許多花花草草,每天澆水灌溉,還買了一只布谷鳥,它的羽毛是黑色的,脖子上的羽毛黃一道,藍一道,遠遠望去就像戴了一條漂亮的花圍巾。

它的嘴巴尖尖的、小小的,吃東西的時候,可愛極了。最妙的是它的“布谷,布谷”叫喚??上Ш髞砦胰ド蠈W了,布谷也送人了,花花草草有人都給我的奶奶打理了,偶爾閑暇時才去看看……而今想想,也是悵然若失。

在百草園中,我感受到了魯迅當時不能留在“百草園”的依依不舍與傷感。童年生活的繽紛色彩中,我們懷抱好奇心,認識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童年充滿趣味和五彩繽紛……

一本《朝花夕拾》,一部成長日記,一段童年欣喜。童年正在漸行漸遠,記錄這時光的美好,當你有空時,也不妨體會一下“成長”這杯茶,說不定這杯茶會讓你流連忘返,哭笑不得呢!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范文5《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篇文章。本應該快樂美麗的`童年,因為籠罩在那個封建社會,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要罵,罵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從文章表面看,魯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溫情的文字,其實,他把憤怒藏得更深。有人說柔軟的舌頭是最傷人的武器,也許魯迅先生正是想達到這個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xiàn)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y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這藤野先生,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lǐng)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對一個人用了相當多的筆墨,那便是魯迅的保姆“長媽媽”,她是個需要一分為二看待的人。因為社會的影響,“阿長”保留了許多迂腐的習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地對“長毛”的故事妄加評論,甚至還踩死了“我”喜愛的隱鼠。因此,“我”對她懷恨在心??吹竭@,讀者在腦子里勾勒出的是一個活脫脫粗俗、守舊的婦女形象。然而,魯迅對她的印象遠不止這些。她有可愛的一面。“阿長”知道“我”喜歡《山海經(jīng)》,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jīng)》。由此,“我”又認為她“有偉大的神力”。在《阿長與山海經(jīng)》的結(jié)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讓阿長安息。

還有幾個人物,我對他們的印象也是極深的。一位是范愛農(nóng)先生,魯迅一開始對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愛農(nóng)的老師徐錫麟被殺害后,范愛農(nóng)竟?jié)M不在乎。魯迅對他的看法幾乎是漸漸改變的,直至范愛農(nóng)就義,魯迅開始變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親的病》中出場。在“父親”臨終前,她讓魯迅叫父親,結(jié)果讓父親“已經(jīng)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仿佛有一些痛苦?!焙髞怼案赣H”死了,這讓“我”覺得是“‘我’對于父親最大的錯處”。衍太太對別的孩子們“很好”:慫恿他們吃冰,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篇10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應該快樂美麗的童年,因為籠罩在那個封建社會,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要罵,罵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從文章表面看,魯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溫情的文字,其實,他把憤怒藏得更深。有人說柔軟的舌頭是最傷人的武器,也許魯迅先生正是想達到這個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xiàn)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y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這藤野先生,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lǐng)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對一個人用了相當多的筆墨,那便是魯迅的保姆“長媽媽”,她是個需要一分為二看待的人。因為社會的影響,“阿長”保留了許多迂腐的習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地對“長毛”的故事妄加評論,甚至還踩死了“我”喜愛的隱鼠。因此,“我”對她懷恨在心??吹竭@,讀者在腦子里勾勒出的是一個活脫脫粗俗、守舊的婦女形象。然而,魯迅對她的印象遠不止這些。她有可愛的一面?!鞍㈤L”知道“我”喜歡《山海經(jīng)》,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jīng)》。由此,“我”又認為她“有偉大的神力”。在《阿長與山海經(jīng)》的結(jié)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讓阿長安息。

還有幾個人物,我對他們的印象也是極深的。一位是范愛農(nóng)先生,魯迅一開始對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愛農(nóng)的老師徐錫麟被殺害后,范愛農(nóng)竟?jié)M不在乎。魯迅對他的看法幾乎是漸漸改變的,直至范愛農(nóng)就義,魯迅開始變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親的病》中出場。在“父親”臨終前,她讓魯迅叫父親,結(jié)果讓父親“已經(jīng)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仿佛有一些痛苦?!焙髞怼案赣H”死了,這讓“我”覺得是“‘我’對于父親最大的錯處”。衍太太對別的孩子們“很好”:慫恿他們吃冰,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nèi)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