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案例范文

時間:2023-04-01 09:22: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理咨詢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心理咨詢案例

篇1

教師反映該生性格比較內(nèi)向、敏感、比較懂事。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王某是獨自來咨詢室的,衣著整齊,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焦慮、疲倦,性格偏內(nèi)向。敏感,非常傷心,哭了很長時間。通過談話了解到:王某有兩個最知心的朋友經(jīng)常鼓勵她,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其中一個是異性朋友,本想來看望她,但被她婉言拒絕了,怕同學說閑話。在過去的生活中投有其他的負性生活事件影響。

從小學到初中,讀書成績一般,一直當班干部,喜歡交朋友,自尊心強。以往身體健康,無重大器質性疾病史,近期檢查身體無異常,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發(fā)育營養(yǎng)中等。UPI心理測試結果是屬于陽性異常心理。

一、心理診斷和成因分析

1.心理診斷

王某的癥狀開始于大學入學初,上大學經(jīng)濟負擔太重,自己不能為母親分擔,退學母親肯定不會同意,根本沒心思學習,吃不下飯,睡不好,很焦慮又很郁悶,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渾身沒勁。她自己擺脫不了這種癥狀,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

因較強的生活刺激導致內(nèi)心沖突而痛苦,自己對癥狀有很好的自知力,并在別人的勸說下,主動要求解決問題。其情緒表現(xiàn)與絕望的行為和認知過程是一致的,表現(xiàn)為求助者認為繼續(xù)上學,母親的經(jīng)濟壓力太大,不上學母親的精神壓力又會很大,面對現(xiàn)實無所適從。雖然其社會功能受到影響,但還能正常上課,生理功能基本正常,可排除精神病和神經(jīng)癥。

2.成因分析

一是王某正處于青春期;二是父親去世,家庭有經(jīng)濟危機;三是社會支持系統(tǒng)較弱,現(xiàn)實問題和心理問題未能得到母親、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關注,并未能得到正確指導;四是在家庭經(jīng)濟壓力面前,有求學的上進心,也有孝敬母親的道德良知,兩者發(fā)生沖突;五是存在認知偏差,認為上述的沖突是不能解決的矛盾;六是在行為模式上缺乏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技巧,面對困境不知所措。

二、咨詢過程描述

1.咨詢關系建立階段

一是了解病史及相關信息,包括患者的成長經(jīng)歷及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等;二是評估自殺傾向的程度;三是由于求助者缺乏情緒宣泄和理解的傾聽,因此鼓勵宣泄:四是學習應激理論,了解在搏斗期如不能合理緩解和釋放壓力,進入衰竭期后,人即無法繼續(xù)去抵抗壓力的道理:五是肯定求助者求詢行為,告知此時來咨詢非常及時;六是給予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明確咨詢目標。

2.心理幫助階段

一是重點幫助求助者糾正不合理的認知;二是布置咨詢作業(yè),尋找解決上學與不上學這對矛盾的方法和途徑,并對緩解經(jīng)濟壓力的各方面進行評估。如申請貧困生補助,勤工助學,好好學習獲獎學金,尋求好朋友幫助:三是分析緩解壓力的客觀條件:母親尚有就業(yè)能力,學費貸款可通過學校努力幫助解決;四是合理的生活指導:給求助者提供一些生活上的指導,建議其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人溝通,轉移注意力。幫助其客觀分析暫時的生活困難,鼓勵其思考弱勢狀態(tài)下自己的優(yōu)勢,與母親共度難關的精神力量,領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3.結束階段

主要強化求助者的正向行為,鞏固已有的咨詢效果,做好結束準備。王某在最后結束時稱:“自己覺得心里輕松了,也想笑了,不再擔心天會塌下來、自己精神崩潰了?!?/p>

三、結果評估

自我評估:睡眠、食欲有了很大改善,基本擺脫心理沖突。學會了合理的思維方法,看到了生活陽光的一面。有了這樣的一次經(jīng)歷,人生的路上不管有什么坎坷,都會坦然面對。

同學評估:恢復正常的情緒狀態(tài),認真學習,與同學交流自如。

篇2

關鍵詞: 考試 焦慮 合理 情緒 療法 案例 報告

一、一般資料

王某,男,19歲,漢族,高三學生,身高175公分,偏瘦,家族中無精神病史,本人無重大疾病史。父母都是縣城某醫(yī)院醫(yī)生,從小對他要求很嚴。王某成績一直很好,只是中考失誤,以幾分之差上了普通高中。上高中后一直名列前茅,歷任班長,被學校列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近一個月來,王某出現(xiàn)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食欲差等癥狀。

求助者做了SCL-90、SAS、SDS心理測試。SCL-90中焦慮因子分2.5,其他均小于1;SAS標準分為66;SDS標準分為45;測驗結果顯示中度焦慮。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主訴:心情煩躁,擔心考試發(fā)揮不好,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個人陳述:我最近一個月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學習效率低,入睡困難,食欲差,心情煩躁。我平時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老師父母對我抱有很大的希望,學校希望我考上北京大學之類的一流高校。父母說,只要我正常發(fā)揮,考上重點大學肯定沒問題??晌椰F(xiàn)在上課老走神,學習靜不下心來,不知在想些什么。晚上又睡不好覺,白天沒有精神。同學們都在全力以赴“沖刺”,可是我卻還是這種狀態(tài),這樣下去,成績肯定會下降,別說一流大學,就是一般大學可能都考不上,到時老師該如何看我?同學該如何看我?我知道現(xiàn)在要排除干擾,專心學習,可是情不自禁就會想這些事,時間都白白浪費了。我很著急,可越著急,越心煩,唉,怎么辦,老師,幫幫我吧?

三、觀察和他人反映

咨詢師觀察:求助者衣著整潔,低著頭,神情顯得緊張,不大愿意講話。講話時聲音較低,講得較快,思路清楚,時不時嘆氣。

他人反映:父母反映:求助者小時候一直比較聽話,懂事,學習也很用功,但最近心情煩躁,讀書也不專心,失眠,厭食。任課老師和同學反映:求助者性格內(nèi)向,自尊心很強,學習很努力。近來成績下降,情緒不佳,不大愿意與人交往。

四、評估與診斷

(一)根據(jù)臨床資料的收集整理,求助者目前的身心狀態(tài)。

1.精神狀態(tài):緊張、害怕、注意力不集中。

2.身體狀態(tài):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厭食,失眠,考試時有時會頭暈,手心出汗。

3.社會功能狀態(tài):最近不大愿意與人交往,學習效率低,社會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對該求助者的診斷依據(jù)。

1.根據(jù)病與非病三原則,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tǒng)一、一致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yī)的行為,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無邏輯思維混亂,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據(jù)求助者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問題持續(xù)時間較短,約為1個月,是因為高考壓力及認知偏差引起,屬于現(xiàn)實性的沖突,反應強度可以理解,反應內(nèi)容未泛化,社會功能雖有一點影響,但并不嚴重,整體病情較輕,病程較短,因此,可排除嚴重心理問題和神經(jīng)癥性心理問題。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初步診斷求助者為一般心理問題。

(三)鑒別診斷。

1.與精神病癥相鑒別:根據(jù)病與非病的三原則,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tǒng)一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yī)的行為,無邏緝思維的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可以排除精神病。

2.與焦慮癥相鑒別:求助者由于擔心考試失敗,對不起家人而自感壓力大,產(chǎn)生苦惱、焦慮、煩躁,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體驗,存在合理性,求助者的主要情緒反應不是原發(fā)焦慮,因此,可以排除焦慮癥。

3.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求助者雖然學習效率下降,但仍能堅持學習,社會功能沒有受到明顯影響,病程一個多月,沒有出現(xiàn)泛化癥狀,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因此,求助者符合適應障礙的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

(四)對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求職者出現(xiàn)上述問題的原因:

1.生物原因:19歲,青春期。

2.社會原因:父母對其要求一貫很嚴,學校對其一定要考上一流大學的期望過高,造成求助者心理壓力過大。

3.心理原因:主要是認知問題,認為學習的唯一目的是為了考上一所好學校,萬一考不好,就覺得無臉見人,對不起家長,前途渺茫。

五、咨詢目標

根據(jù)咨詢目標的有效特征,按照屬于心理學范疇的、積極的、具體的、可行的、可評估的、雙方可接受的、多層次等幾項要求,在與求助者及其父母商量的基礎上,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一)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

1.改變其錯誤認知觀念:(1)學習最終目的是為了考上一所好大學;(2)高考只能成功,失敗就無臉見人,沒有前途;(3)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就是學習好。提出將“學會享受學習過程,淡化成績意識,坦然接受結果”作為輔導目標。

2.改善焦慮等不良情緒。

3.改善睡眠和飲食。

(二)最終目標和長期目標。

完善求助者求完美、好勝、無法正視危機與挫折的個性,促進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發(fā)展,使其走向成熟。

六、咨詢方案

(一)主要咨詢方法和適用原理。

1.咨詢方案:根據(jù)求助者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及其行為表現(xiàn),對其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具體通過會談法實施。

2.咨詢原理:根據(jù)埃利斯的ABC理論,A是指誘發(fā)性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fā)事件之后產(chǎn)生的信念;C是指繼這一事件后,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通常人們會認為,人的情緒的行為反應是直接由誘發(fā)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論則認為,誘發(fā)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fā)性事件所持的信念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所以只有通過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改變造成求助者情緒困擾的不合理觀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確的理性觀念,才能幫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緒問題,以合理的人生觀來創(chuàng)造生活,并以此來維護心理健康,促進人格的全面發(fā)展。

(二)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

按照心理咨詢職業(yè)資格的相關規(guī)定明確求助者和心理咨詢師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三)咨詢的次數(shù)、時間安排及收費。

咨詢時間:每周一次,每次50分鐘,共四次。

七、咨詢過程

(一)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

第一次咨詢:時間:2009年3月4日。

目的:收集資料,建立咨詢關系,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

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法、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

(1)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有關事項與規(guī)定,強調保密原則并說明保密例外。

(2)用攝入性會談法,收集臨床資料,征得求助者同意進行相關心理測驗,探尋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及改變意愿。

(3)在求助者父母的參與下,與求助者共同商量咨詢目標。

(4)結合臨床資料,幫助求助者了解問題的成因。求助者的問題主要是對學習和高考的認識不足,造成壓力過大,產(chǎn)生情緒和行為問題。。

(5)解釋合理情緒療法的相關原理,讓求助者了解是他對高考的錯誤認識而不是高考本身引起自身不良情緒及行為后果,只有改變不合理認識,才能減輕或消除他目前存在的各種癥狀。

(6)布置家庭作業(yè):認真思考學習及高考的目的,并逐條寫下來以便下次討論。

(二)咨詢階段。

第二次咨詢:時間:2009年3月11日。

目的:加深咨詢關系,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

方法:會談法,放松訓練,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

(1)進一步加強咨詢關系,與求助者一起討論家庭作業(yè)。

(2)使用合理情緒療法,運用與不合理信念辯論及合理情緒想象技術,促使求助者進一步認識到自身對學習和高考的錯誤認識,從而能客觀的看待它們,明白考試是一種手段,是檢查學習效果的一種方法。指出求助者的認知模式的錯誤之處:A:誘發(fā)事件:“高考”考試。B:不合理信念:如果考試失敗就自責,對不起家人,從而引起。C:不良情緒反應。幫助求助者確立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增長知識,獲取技能,為將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指導求助者做放松訓練,通過學習和掌握呼吸調節(jié),放松全身肌肉來消除焦慮。

(4)布置家庭作業(yè):一是把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寫下來,并請父母幫助分析;二是回家每天做二十分鐘左右放松訓練。

第三次咨詢:時間:2009年3月18日。

目的:運用合理情緒療法,糾正來訪者的一些錯誤信念,進行認知重建。

方法:放松訓練,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

(1)和求助者一起討論家庭作業(yè)。求助者的優(yōu)點:善良、懂事孝順、學習認真等,缺點:追求完美、好勝、耐挫性差等。引導其學會寬容、接納自我及他人。

(2)運用合理情緒療法,使來訪者明白不合理情緒的特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絕對化的要求是指人們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fā)點,對某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會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的信念,當事物的發(fā)生與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他們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并陷入情緒困擾;過分概括化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維方式,其結果常常會導致自罪自責、引發(fā)焦慮等不良情緒產(chǎn)生;糟糕至極是一種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fā)生了,就將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場災難的想法。其結果將導致個體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悲觀、恥辱、焦慮等)。幫助求助者分析自身圍繞高考存在的不合理情緒,引導求助者正確看待高考和成敗,增強適應能力,科學應對壓力,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3)咨詢師主要利用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者放棄原來的非理性觀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

(三)鞏固與結束階段。

第四次咨詢:時間:2009年3月25日。

目的:鞏固咨詢效果。

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法。

過程:

(1)請求助者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請家長談感受。

(2)總結整個咨詢過程中求助者的成長。

(3)做SCL―90、SAS心理測驗。

(4)布置家庭作業(yè):堅持放松訓練,強化合理的新觀念。

八、咨詢效果評估

(一)求助者自我評價。

心情變得平靜,情緒可以控制,睡眠飲食改善,并且感覺“改變的不僅僅是情緒和行為,對很多問題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變”。

(二)父母評價。

情緒改善,注意力集中,與父母交流增多。

(三)他人評價。

求助者臉上有笑容,與師生的交往恢復了以往的主動與輕松。

(四)心理測驗結果。

標準分,SAS42,SCL-90結果中焦慮因子分降至1.7,焦慮癥狀已經(jīng)消失。

(五)咨詢師的評估。

通過觀察和回訪,發(fā)現(xiàn)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來訪者改善了焦慮的不良情緒,睡眠與進食也有了好轉,糾正了其高考失敗就沒有前途的錯誤觀念,認識到了自身過于追求完美的個性,增強了信心和應付挫折及危機的能力。半年后電話回訪得知,他已被某重點大學錄取。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篇3

關鍵詞:考試焦慮;認知領悟法;合理情緒療法;減輕心理壓力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001-01

考試焦慮(test anxiety)是指由考試所引起的,考生常見的一種以緊張、擔心或憂慮為特點的復雜而延續(xù)的情緒狀態(tài)。即被面臨考試而產(chǎn)生的擔心考試失敗或渴望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的緊張、憂慮、不安、期望、出汗、心痛等身心變化和狀態(tài)??荚嚱箲]在高中生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與學習之間存在著倒U型的關系,即考試焦慮有一個最佳值,過低或過高都會使學習效果受到影響。本文是一例對高中女生過度考試焦慮進行心理咨詢的案例報告,主要采用認知領悟法和合理情緒療法,最后使其重建自信,基本消除考試過度焦慮。

1.來訪者的基本情況

張某,高一女生,17歲,家中長女,體態(tài)正常,無,家族無精神疾病史。在校住宿。自我感覺學習非常努力,但考試成績卻總不夠理想。

張某向心理老師反映,升入高中后,她學習特別認真,比別的同學都要刻苦學習,但成績卻不突出,每次考試排名都在班級10到15之間,從未考進前十名,這讓她感到很郁悶,因為她一直認為自己有實力考進前十名,并且班里所有老師也都認為她有考進前十名的潛力??墒遣恢獮槭裁矗看慰荚嚂r,她的身體總是有點不適,不是頭疼、拉肚子就是感冒發(fā)燒,為此考前總會生病打針,這樣會使她很不愿意考試,考試時也有點信心不足,而且特別害怕某科考砸了。但是怕什么來什么,每次考試,尤其是數(shù)學、地理經(jīng)常犯些低級錯誤,導致成績不理想,讓她很氣憤,也對自己很失望。而且,最近她學習時注意力也不太集中,經(jīng)常會胡思亂想,有時明明正在學習,但頭腦中卻會突然閃現(xiàn)以前看過的電視或書中的某個情節(jié),這讓她很擔心,害怕自己是不是不正常?

進一步了解該生的成長經(jīng)歷和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作為家中的長女(還有一個妹妹),父母對她的期望還是比較高的,經(jīng)常會督促她認真學習,雖然家住農(nóng)村,但基本不讓她干農(nóng)活。并且從初中開始,她考試前就特別容易生病,因為次數(shù)不是特別頻繁,所以那時并沒有太在意。升入高中后,幾乎每次考試前都會生病,特別是去年放寒假前的期末考試因為生病考得很差,使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感覺自己每次考試生病都形成習慣了,考前生病必然會影響發(fā)揮。但她自己卻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因為考前她的學習和作息還是和平常一樣,怎么會生病呢?

2.原因分析

該生性格比較內(nèi)向,好勝心強,對自我要求高,再加上高中以前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升入高中后,屢次考試成績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這讓她產(chǎn)生自我懷疑,也對考試產(chǎn)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害怕讓家長和老師失望,一到考試就容易緊張、憂慮慮,并由此產(chǎn)生一系列的身心反應。

3.咨詢過程

3.1 建立咨詢關系。熱情接待,并說明心理咨詢的相關原則,特別是保密原則,打消她初次來訪的心理顧慮,以利于敞開心扉,并建立良好、信任的咨詢關系。

3.2 確立咨詢目標。該生主動來訪,求助意愿強烈,并且學習態(tài)度積極認真,自我領悟力比較強,分析這些情況后,初步確立主要通過"認知領悟法"幫助她減輕心理壓力,樹立正確的考試認知,并學會應對考試焦慮的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

3.3 分析主要原因。首先,分析目前注意力經(jīng)常不集中、有時胡思亂想,對考試成績的影響,由于這些癥狀持續(xù)時間短,且內(nèi)容比較單一,都屬于心理正常的范圍,所以并未對目前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不是引發(fā)考試焦慮的主因,不用過度關注。其次,分析考前生病對考試成績的影響??记吧?,耽誤復習時間,也影響考試信心,并且由于以前的考試失敗經(jīng)歷,考前總會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暗示,直接影響了考試時的發(fā)揮,導致成績不理想。最后,通過反復的提問和引導,幫助她認識到對考試的過高要求,產(chǎn)生沉重的心理壓力,再加上考前的學習時間偏長,休息和營養(yǎng)不足,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因而生病,以此來逃避考試,應對外界的不良評價。

3.4 探討有效方法。

3.4.1 減少外界刺激,降低緊張焦慮水平。做到:考前盡量少接觸父母,避免父母的高期望帶來的無形壓力;考前少和同學討論考試,避免比較產(chǎn)生的壓力;正確看待老師的期望,認識到:自己并不是老師關注的唯一焦點,沒有必要完全按老師的要求去學習和生活;學會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肯定和激勵來增強信心。

3.4.2 提高身體免疫力,做好應對措施。一方面要提前預防生病??记霸谕葘W習量下,身體生病,如果內(nèi)部的緊張不能降低,外部的學習量能減少,身體也可能不生病。所以考前不妨有意識的少做幾道題,適當多休息一會,多運動一會。另一方即使考前生病,也要有比較好的應對措施。如果生病,可以多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改變心態(tài),堅信自己即使生病也能從容應考。此外,還可以在焦慮時,通過深呼吸、緊張-放松訓練等緩解焦慮。

4.咨詢效果評估

這次咨詢結束時,該生非常高興地說:"終于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也知道以后怎樣正確的處理和對待了",表示回去后會認真按照老師的建議去做。后來,張某又來咨詢過兩次,主要是講述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我也都給予了比較具體的指導。升入高二后,其班主任反映說張某的考試焦慮狀態(tài)已經(jīng)緩解,考前睡眠良好,精神狀態(tài)正常,考試成績穩(wěn)步提高,在一次月考中終于進了班級前十名。

5.總結

這是一例較典型的考試焦慮的案例,利用認知領悟法和能很快的分析出來訪者產(chǎn)生情緒的原因,以協(xié)助來訪者緩解焦慮情緒。合理情緒療法最主要的部分是修通與領悟,影響咨詢的最終效果,這與咨詢師本人能力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這也是筆者需要成長的部分。提升咨詢技術是一個終身課程,筆者亦將不斷努力,提升自我能力。

參考文獻:

[1] 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二、三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 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18-426.

篇4

一、來訪者基本情況和個人自述

來訪者方某,男,14歲,八年級,體態(tài)勻稱,偏瘦,無重大疾病史。獨生子,父母均性格內(nèi)向,其母親情緒不夠穩(wěn)定,父母夫妻關系良好,家族中無人有精神病、自殺、弱智等問題。

該生為家中獨子,從小由祖輩帶大,教養(yǎng)方式為溺愛型。體弱多病,上幼兒園時有分離性焦慮癥狀。進入初中后,學業(yè)在班級中為前十名。母親及祖輩們對他特別溺愛,幾乎百依百順。看到教師感到害怕。與同學無主動往。

主要癥狀:緊張,害怕,注意力不集中,胸悶,手冰涼,全身顫抖,吃不下飯,歷時 5個月。

個人自述:進入J校學習的第一天,英語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他當時沒讀,受到老師的批評。從那以后,他看到英語老師就很怕,總擔心老師會批評他。他感到過去學校的老師很好,現(xiàn)在學校的老師都很兇,最害怕的是老師當著同學的面批評他;他覺得現(xiàn)在學校的學生都很優(yōu)秀,而自己比不過他們,不敢與其他同學玩;他感到胸悶、憋得慌,要求回原來學校讀書。

班主任反映:該生常請病假,第二學期開學第一天一切正常,但第二天早上,犟在校門口不肯進去,勉強被“請”進教室后哭了一天,中飯吃不下,手冰涼。第三天依然如故。請求幫助解決。

家長反映:初中第一學期,早晨上學前,孩子常說胃痛,經(jīng)醫(yī)院證實無器質性問題,孩子想回原來學校讀書。

二、評估與診斷

(一)評估

綜合上述收集的資料,可以看出,來訪者精神活動與智力正常,無幻覺、妄想和思維紊亂,無重大軀體疾病表現(xiàn),心理沖突是由現(xiàn)實生活事件激發(fā),導致害怕去學校,心理活動內(nèi)在協(xié)調一致,人格相對穩(wěn)定,是屬于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

心理輔導時的行為印象:來訪者初次走進心理輔導室時,手冰涼,臉蒼白,緊閉著口,不敢正視任何老師,一談到J校老師就感到緊張,眼淚會滾出來,身體發(fā)抖?;卮鹄蠋熖釂枙r不愿開口,即使偶爾說話聲音也很輕。能完成書面調查問卷。

咨詢師綜合印象:

八年級時因家庭搬遷轉入J校,出現(xiàn)以下癥狀:

(1)害怕到 J校上學,經(jīng)常請假在家;

(2)第一學期有胃痛、嘔吐等癥狀,第二學期有胸悶、憋得慌等感覺,手冰涼,全身顫抖,吃不下飯;

(3)不與同學交流、交往;

(4)情緒狀況:焦慮、緊張、害怕;

(5)性格狀況:內(nèi)向、退縮、敏感、脆弱、自卑;

(6)氣質類型:有抑郁質傾向。

(二)診斷及診斷依據(jù)

1.診斷:一般心理問題(適應不良)。

2.診斷依據(jù)

(1)根據(jù)病與非病的三原則

來訪者的心理活動內(nèi)在協(xié)調一致,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yī)的行為,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和邏輯思維紊亂等精神病的癥狀,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據(jù)許又新教授關于神經(jīng)癥診斷的論述,鑒別的要點是“內(nèi)心沖突的性質”和“病程”。

來訪者的問題是由現(xiàn)實生活事件(遭老師嚴厲批評)激發(fā),說明來訪者的內(nèi)心沖突具有現(xiàn)實意義,是常態(tài),且來訪者的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損害不到5個月,所以可以排除神經(jīng)癥。

(3)初次心理測驗結果:抑郁自評量表:64分,顯示中度抑郁。焦慮自評量表:66分,顯示中度焦慮。艾森克EPQ個性測驗:E:42分P:45分N:67分,顯示來訪者為典型神經(jīng)質個性。

三、咨詢目標與咨詢方案

(一)咨詢目標

通過咨詢師和來訪者商討,商定咨詢目標。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改善抑郁情緒,消除逃學念頭,與同學建立正常交往,恢復正常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改變認知方式,完善來訪者的個性,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二)咨詢方案

首先,要去除來訪者對新學校產(chǎn)生的緊張、害怕、退縮的情緒,要考慮到遷居、轉學這一系列環(huán)境變化對來訪者的影響,加上新老師的嚴厲批評,隨之產(chǎn)生不良情緒,因此幫助來訪者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首要之舉。其次,采用心理調節(jié)手段進行訓練治療。系統(tǒng)脫敏法就是一種通過行為療法來治療焦慮情緒的常用方法。再次,幫助該來訪者轉變錯誤認知。因此,運用系統(tǒng)脫敏法和認知轉變的心理咨詢技術和方法,對該來訪者是適宜的。

四、咨詢過程

(一)第一階段:收集資料

A.初步調查問題產(chǎn)生的具體原因和表現(xiàn)癥狀。調查對象分別為班主任、任課教師、同學、來訪者及其父母。

B.在與來訪者建立良好關系的前提下,了解其內(nèi)心想法,探詢其產(chǎn)生嚴重心理問題的根源。

運用傾聽、真誠地無條件積極關注、共情等,使來訪者能夠更好地向咨詢師敞開心扉,說出真實的情況和情緒體驗。

(二)第二階段:啟動來訪者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

A.引導教師改變教育方法與態(tài)度。

首先與班主任探討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她表示將主動與來訪者接近,并發(fā)揮集體的作用來消除來訪者的不良情緒。

B.召開任課教師會議,并達成共識,為來訪者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C.引導學生們主動在課間找他玩,與其交流談話,多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并鼓勵他,與新同學建立友情。

D. 引導家長改變教子觀念,聯(lián)手進行教育與訓練。

首先,在交流中尋找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在談話中盡可能引導父母說出他們在教子方面的問題。

其次,爭取家長的配合。要求家長做到:A.鼓勵孩子每天上學;B.接送人由母親改為父親;C.平時多參加學校組織的社會活動。

(三)第三階段,系統(tǒng)脫敏法

采用系統(tǒng)脫敏法,是利用對抗性條件反射原理,在放松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使來訪者的神經(jīng)過敏性反應逐步減弱直至消除。使其可以自己運用這種方法來克服刺激情景。

第一步:列出引起來訪者不良反應的具體刺激情景。例如:“明天就要去學校了”“我被老師提問了”等等。

第二步:建立焦慮事件層次。將上述刺激情景按從弱到強的順序,排列出焦慮等級。如:在下面假定的6個刺激情景中,按照焦慮反應依次遞增的次序合理排列:

明天要去學校了――我正走在去學校的路上――我坐在了教室里――英語課開始了――老師開始提問了――這道題我不會――老師叫到我的名字了。

第三步:放松訓練。通過肌肉放松或意念放松,進行放松訓練以形成松弛反應。在松弛狀態(tài)下想象焦慮情境,以松弛反應抑制焦慮反應。

第四步:實際治療和干預。按照焦慮等級,在大腦想象中循序使用松弛反應抑制焦慮反應。等待其完全放松時,按照焦慮層次表,讓來訪者開始想象焦慮等級中的第一情景:“明天就要去學校了,就要見到英語老師了?!弊寔碓L者在頭腦中生動描繪這一情景,并保持30秒。在想象中使放松反應拮抗焦慮體驗。對來訪者“焦慮等級”的脫敏,每天進行一次,每次脫敏的“焦慮等級”不超過三種。在每次進行新的脫敏之前,一定先做放松訓練,以起到脫敏的有效作用。實踐證明進行系統(tǒng)脫敏法治療,對該來訪者的學校適應不良情緒有明顯減輕作用。

(四)第四階段,引導來訪者轉變認知,與其他同學建立良好同伴關系

首先,讓來訪者與同班同學一起參加心理輔導老師組織的小組輔導活動。

使來訪者了解到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受到他人的批評,關鍵是自己如何認識。在活動中,來訪者雖然非常被動,但受到同學情緒的影響,緊張與焦慮情緒有所緩解。

其次,引導來訪者認識自我,改變自我。

在來訪者的嚴重心理問題基本消失以后,咨詢師與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心理溝通。通過談話,幫助他認識過去在認知方面存在的問題,幫助來訪者分析認知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引導他掌握遇到逆境時如何應對的策略,學會承受挫折,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學習生活。

(五)第五階段:結束鞏固階段

在整個心理咨詢和訓練治療過程結束后,來訪者及家長對學校心理教師咨詢工作的成效表示滿意。經(jīng)過雙方同意,結束咨詢關系。但要鞏固咨詢和訓練的效果,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協(xié)同配合與調節(jié)。

五、輔導效果評估

1.來訪者自我評估:我心情好多了,覺得其實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好久,不必整日為此難過。我漸漸地覺得J校也蠻好。好玩的活動還挺多的,我開始有點喜歡這個學校了。盡管有時候還是會一個人感到很難過,但自己意識到后就學著控制這種情緒,不讓它泛濫。

2.家長評價:通過輔導,孩子一直能堅持上學,從未遲到過?,F(xiàn)在他的情緒穩(wěn)定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沮喪,和我的話也多了。每天去學校也較以前主動。

3.老師和同學評價:他已經(jīng)能面帶笑容地正視每一位老師,并輕松地與老師交談,當老師嘗試著就他所犯的一個錯誤批評他時,他已能夠正確地對待了。比以前開朗多了,經(jīng)常在班級里能聽到他的笑聲。

4.心理測驗結果:抑郁自評量表:49分;焦慮自評量表:45分。來訪者的焦慮情緒得到明顯緩解。

篇5

【關鍵詞】人際關系 以人為中心 理情療法 精神分析 行為主義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08-02

一、個案

李某,女,22歲,某大學四年級學生,無重大軀體疾病和家族精神疾病史。

來訪者自述家境貧困,從小成績優(yōu)異,但一直沒有朋友。性格好強,遇到困難都是獨自解決。父母很少和李某溝通,只關心她的學習,對她的管教以打罵為主??忌洗髮W后,李某開朗了一些。她視熱心的崔姓舍友為好友,與楊某、王某兩位舍友關系一般。幾周前舍友叫她回宿舍開會,原因是楊某最近心情抑郁,無法忍受在宿舍生活,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李某,于是大家說了些對她的意見,主要是李某總覺得大家都針對她,經(jīng)常莫名其妙地發(fā)火,影響宿舍氛圍。還愛與舍友攀比,別人買了什么東西她馬上買個相同的,總拿出來炫耀。舍友們希望李某能改改自己的脾氣,如果不行的話楊某就要搬出去住,因為她已經(jīng)無法忍受。李某聽完很難受,覺得自己對舍友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承諾會慢慢改正。

最近,李某越想越覺得難過,一方面是因為她一直把崔某當做好朋友,但這次崔某也對她有意見,或許在崔某心中自己并不重要。另一方面,李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小學到高中大家都不喜歡她,原本以為上大學后境況有所改變,沒想到又和以前一樣,永遠都被人討厭。她感到難過、失望、壓抑,打不起精神,前來咨詢。

二、心理評估與診斷

心理咨詢診斷:一般心理問題

1.綜合分析所收集的臨床資料,對李某的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狀態(tài)進行評估:

(1)精神狀態(tài):無精打采,神情失落。

(2)生理狀態(tài):無異常反應。

(3)社會功能:與舍友交往減少,與其他人交往正常,學習效率下降。

2.診斷依據(jù):

李某的心理問題為近期發(fā)生,由與舍友關系不合這個現(xiàn)實刺激引起,反應強度可以理解,內(nèi)容尚未泛化,思維合乎邏輯,人格無明顯異常,對社會功能的影響在可控范圍內(nèi)。

3.鑒別診斷:

(1)與精神病相鑒別:根據(jù)病與非病三原則,李某知情意相統(tǒng)一,對癥狀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yī)行為,無明顯人格異常,無邏輯思維混亂、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故排除精神疾病。

(2)與抑郁型神經(jīng)癥相鑒別:雖然李某自我評價低、興趣下降、情緒低落,但無自殺念頭,思維和意識清晰;雖然較為悲觀,但主動求醫(yī)行為說明仍對未來充滿希望;從心理沖突的性質來看,屬于常形,由現(xiàn)實刺激引起,對社會功能的影響并不明顯,尚未泛化,因此還不屬于抑郁型神經(jīng)癥的范疇。

(3)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李某的心理問題持續(xù)時間不足兩個月,情緒反應可以理解,因此也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三、原因分析

李某的問題雖然表面上看是由與舍友的關系處理不好所引起的,但有其深刻原因。

首先,父母對她的關懷程度是根據(jù)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了他們的價值標準來決定的,是有條件的[1]。這種做法對孩子的自我意識有惡劣影響,會使孩子將自己的價值只建立在學習成績的好壞上,對與自我不符的個人經(jīng)驗也予以歪曲或者否認,形成爭強好勝的性格特征。同時也勢必使孩子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學習上,缺乏人際交往和情緒控制方面的有效經(jīng)驗。

更為重要的是,父母有條件的愛在李某看來是不完全的,她一定程度上內(nèi)心缺乏愛,又渴望愛。按照弗洛伊德防御機制的觀點,可能會采取反向形成機制,內(nèi)心有對愛的渴望,但害怕表現(xiàn)出來會被拒絕,所以表現(xiàn)出相反的行為以達到緩解焦慮的目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敏感的性格,特別關注別人對她的態(tài)度和看法,別人的無心之語在她看可能是否定和拒絕。

根據(jù)阿德勒的觀點,“自卑與補償是追求優(yōu)越的動力根源”,這種自卑與補償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正常反應,驅使人們實現(xiàn)潛能,但如果不能成功地進行補償,就會產(chǎn)生自卑情結,導致心理疾病的發(fā)生[2]。按照這一觀點,李某樣樣力爭上游都是對自卑感的補償,這是追求優(yōu)越的合理表現(xiàn),但經(jīng)常網(wǎng)購,攀比、炫耀等補償方式不僅會使別人感到反感,且不利于個人發(fā)展,也會加重經(jīng)濟負擔,從而更加自卑。自卑也使李某更加關注別人對她的態(tài)度。

綜上所述,李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敏感、自卑、自我要求高、完美化傾向的性格特征;存在“過度概括化”和“糟糕透頂”的認知曲解;缺乏有效的情緒控制能力、情感表達方式與人際交往技巧。

四、咨詢目標的制定

1.短期目標:改變過度概括化和糟糕透頂?shù)牟缓侠碛^念;改善來訪者的情緒狀況。

2.長期目標: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敏感、自卑等性格特征,幫助其分析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原因,并逐步改善;認識到自己本身的價值;學習人際交往技能,合理調節(jié)、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五、咨詢方案

1.以人為中心療法: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詢關系,給予來訪者積極的關注,真誠地傾聽、理解當事人,無條件地接納對方。幫助來訪者以開放的態(tài)度接受所有的自己,不再因父母或外界強加的價值標準對經(jīng)驗進行取舍、歪曲和否認。

2.理性情緒療法:讓來訪者明白她認知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造成了目前情緒上的困擾。幫助她檢查并改變非理性信念,如認為舍友對自己提了些意見就是對她有敵意,別人對自己有意見自己就一無是處了等等。可運用理性―情緒想象及角色扮演技術,布置REBT自助表作為家庭作業(yè)。

3.精神分析療法:運用沙盤療法,使李某在制作沙盤的過程中逐步完成自我治愈,促使對李某人格有巨大影響的無意識內(nèi)容向意識層面轉換。

4.行為療法:讓李某認識到自己在與他人交往時存在不當?shù)男袨?,比如控制不住自己的負性情緒、隨意發(fā)脾氣等等。使用自我管理技術,讓來訪者選擇行為目標比如發(fā)脾氣的次數(shù),檢測靶行為,以良好的表達模式替代不良模式。教給來訪者正確的人際溝通和交往技能,平時多和父母交流,正確開放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逐漸改變家庭互動方式。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大學生;失戀問題;心理咨詢;行為認知療法

失戀是指戀愛的中斷,由戀愛中的一方中斷戀愛關系而給另一方造成的一種挫折。肖友琴[1]認為失戀是指在個體的戀愛狀態(tài)下,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雙方出現(xiàn)情感困境進而導致戀愛中斷、愛的交往停止和戀人離散,并給戀愛的一方或雙方造成不同程度心理挫折感的一種負性生活事件。

對于90后的大學生來說,談戀愛早已是個普遍的現(xiàn)象,緊隨談戀愛而來的就是這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當然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失戀。戀愛是美好的,失戀卻是異常痛苦。大學生作為一個情緒體驗非常強但又缺乏人生經(jīng)驗的特殊群體,由于婚戀心理尚未成熟,在接受從戀愛到失戀這一轉變時,往往是不知所措的,不知如何去應對這樣的感情創(chuàng)傷。很多大學生在失戀后情緒低落、心情煩躁、無心學習,對生活和學習都報以消極態(tài)度,輕者荒廢學業(yè),重者則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更有甚者會采取極端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以至于因失戀而跳樓、自殺、捅傷他人等一幕幕悲劇的上演。

下面根據(jù)來訪者的真實經(jīng)歷進行分析探討。

1 一般資料

1.1 人口學資料

李某,男,20歲,漢族,獨生子女,某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大二學生。身高178cm,體態(tài)端正,長相帥氣,無重大疾病史。父母長年經(jīng)商,家庭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家族無精神疾病史。

1.2 個人成長史

父母長年在外經(jīng)商,李某自幼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時性格外向,喜歡與人交流。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中名列前茅,李某從小喜歡電影,高三時學習廣播電視編導,高考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大學。大一剛入學時,因文化課和專業(yè)課均為突出,受到老師重視,并且被同學們選為班長。進入大學學習以后,李某依然刻苦學習,并且獲得了一等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稱號。在大二上學期時,與同班一女生墜入愛河,兩人成績優(yōu)異感情很好,成為大家眼中的模范情侶。

1.3 精神狀態(tài)

神智清楚,意識狀態(tài)清晰,凝視無神,注意力渙散易淡漠,無妄想強迫觀念,無定向力障礙,自知力良好。

2 主訴和個人陳述

2.1 主訴

認知失調,自尊心受到嚴厲打擊;情緒情感偏差,內(nèi)心痛苦,思想頹廢,情緒極度悲傷。逃避現(xiàn)實,自我放縱,不想與人交流。

2.2 個人陳述

兩個星期前,女友向我提出分手,理由是我們在一起不合適,她覺得我給她的壓力太大了。我沒有同意分手,因為我不想放棄這段戀愛,我說我們都先冷靜下來想一想。第三天,我還在寢室玩電腦的時候,室友回來告訴我,說我女友跟另外一名男生走在一起非常親密,我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立馬打電話給她,可是她死活不接我電話。晚上我又在她寢室門口等她,直到十點多,才看見一男生手牽手送她回寢室,我走上去想找她問明白,她說我們已經(jīng)分手了,我們不可能在一起了。我們一直都好好的,我不知道她為什么要跟我分手。由于各種原因,我和她分手的事情立馬就被班級同學甚至其他班的同學知道了,他們都說她腳踩兩只船最后把我甩了,我不相信,可是事實似乎就是這樣。我不敢出門去上課,我害怕聽到他們的議論,也不敢和別人說話,我已經(jīng)一個星期沒去上課了,整天躲在寢室里抽煙,吃飯也沒有食欲,晚上也睡不好覺。我不再相信愛情,我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嘗試任何戀愛了。我不知道我應該做什么,但我知道那是錯誤的,我想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3 評估與診斷

3.1 咨詢師觀察

觀察發(fā)現(xiàn),該同學面容憔悴,穿著隨便,注意力不集中,談話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說話總是低著頭,聲音嘶?。赡芘c近期大量抽煙有關),但從言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希望獲得幫助走出困境。

3.2 評估與診斷

SCL-90測驗示焦慮、抑郁、人際關系、飲食睡眠指數(shù)都存在異常偏高。韋氏智力量表示來訪者智力正常。

從分析臨床資料,對求助者所表現(xiàn)出的持續(xù)性的異常行為以及性質進行分析、判斷,從診斷標準中的病程、癥狀、嚴重程度以及排除標準來看,排除來訪者患有心理障礙的可能,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應定性為一般心理問題。來訪者的心理與行為的異常主要表現(xiàn)為:

(1)持續(xù)性的焦慮抑郁情緒;

(2)飲食和睡眠不良;

(3)產(chǎn)生錯誤觀念;

(4)害怕聽到同學們議論自己的戀情,從而不愿與人交流。

4 咨詢目標的確立

4.1 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

(1)改善抑郁和焦慮情緒;

(2)改善睡眠和飲食狀況;

(3)改善人際交往情況;

(4)該變其錯誤的認知信念,如“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以后再也不會談戀愛了”等不合理的信念。

4.2 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

(1)幫助來訪者建立正確的婚戀觀,通過依靠來訪者個人自我探索來解決其在戀愛方面的問題;

(2)解決人際交往問題,特別是在與異性的交往方面;

(3)幫助來訪者增進個人身心健康,促進日后的個人發(fā)展。

5 咨詢方案的確定

主要咨詢方法與使用原理:行為療法、認知療法、支持心理療法。求助者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由失戀引起的抑郁、焦慮情緒以及睡眠飲食不良。一方面,來訪者對于失戀這件事不能理解,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來訪者覺得失戀這件事對他的自尊心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并且對于同學們的議論產(chǎn)生焦慮情緒,以致生理上表現(xiàn)為飲食和睡眠的不良。資料顯示,來訪者之前并沒有戀愛經(jīng)歷,缺乏戀愛經(jīng)驗。初次愛情的失敗給來訪者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才會產(chǎn)生“我不再相信愛情,以后也不會再嘗試任何戀愛了”這樣的錯誤觀念。另外,來訪者雖然家境富裕,但是父母長年在外經(jīng)商,自幼便跟隨奶奶一起生活,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雖然來訪者性格外向自理能力較強,但畢竟第一次離家在外生活,遇到重大挫折時得不到家人的關心支持難免會導致心理狀態(tài)的失衡。

綜合以上原因,來訪者的心理問題是在其成長背景和個性特點以及大學環(huán)境的多種因素下形成的。來訪者的情緒偏差、不良行為以及生理問題,都反映出來訪者個體認知能力的偏差或欠缺。所以應當采用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幫助其擺脫目前困境,在恢復階段應該采用心理支持療法,讓同學和老師主動去關心來訪者,幫助其重新建立信心,重新開始美好的大學生活。

6 咨詢過程

6.1 咨詢階段大致分為

(1)建立初步信任,確定解決問題;

(2)分析材料,理解信息,引導來訪者領悟;

(3)評估咨詢效果,探討后期分離。

6.2 具體咨詢過程

第一次:2014年4月12號

目的: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初步建立合作信任的咨訪關系,共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

方法:會談、心理測驗

過程:進行正常的咨詢登記,友好問候,了解來訪者基本問題;說明在心理咨詢?nèi)^程中需要咨訪雙方共同遵守的有關事項及規(guī)定;幫助來訪者進行心理測驗;了解來訪者個人成長史以及戀愛史;了解來訪者的求助動機;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初步建立與來訪者之間的咨訪關系。

布置家庭作業(yè):走出寢室去教室上課,并且和同學嘗試交流。

第二次:2014年4月26號

目的:加強咨訪關系,找出來訪者的不合理觀念對對其進行糾正;鼓勵來訪者與人交流,了解別人的想法,消除不敢聽到他人議論不敢出門的恐懼。

方法:行為認知療法

過程:對來訪者的不合理信念進行分析,幫助來訪者更正錯誤信念,重新建立認知模式。指出問題的根源,在來訪者認知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提問引導來訪者領悟。

布置家庭作業(yè):分析自己戀愛失敗的原因以及這兩次心理咨詢的心得

第三次:2014年5月10號

目的:幫助來訪者緩解持續(xù)的焦慮、抑郁情緒;改善來訪者在飲食和睡眠方面的問題。

過程:引導來訪者反思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鼓勵來訪者與自己比較喜歡的人進行交往,幫助來訪者建立人際交往的信心,特別是與異性的交往。

布置家庭作業(yè):調節(jié)生物鐘,規(guī)律生活。嘗試與身邊的異性進行交往。

第四次:2014年5月30號

目的:對咨詢效果進行評估,咨詢效果進行鞏固,以及結束和分離。

過程:來訪者自己評估、咨詢師評估以及老師同學評估;指出來訪者需要用理性的態(tài)度去面對戀愛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我信心,學會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緒。

7 咨詢效果評估

7.1 求助者自己評估

我現(xiàn)在每天都會正常去上課,也不害怕和身邊的人說話了,雖然我的這次戀愛是失敗的,但我會總結經(jīng)驗,提升自己的。

7.2 咨詢師評估

兩個月后,進行回訪,來訪者精神狀態(tài)良好,與人交流狀態(tài)良好,和同學們相處融洽。

7.3 老師同學評估

李某現(xiàn)在成績非常穩(wěn)定,表現(xiàn)很好,與老師同學關系都很好,比以前也更為自信樂觀了,我們都非常高興他有這樣的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肖友琴.大學生失戀應對方式及其與愛情價值觀的關系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2]孫焱,朱薇薇.職校生心理健康狀況成因及疏導途徑[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31-33.

[3]張雪梅.大學生失戀心理咨詢的典型案例分析[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6):71-74.

篇7

關鍵詞: 心理咨詢個案研究方法

一、心理咨詢中的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法又稱個案法、案例研究法[1]、個案研究[2],這一術語最初起源于醫(yī)學診療病案和偵破學中的刑事案例,并逐漸被推廣和應用于心理學中。[3]心理學中的個案法可對一個人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以及某一心理側面、或者某幾個人的同一心理側面的發(fā)展進行研究。[4]

心理咨詢的個案研究體現(xiàn)為過程研究和結果研究,也可以把二者結合起來。過程研究關注的是在咨詢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結果研究關注的是咨詢中什么起作用,常以比較的形式研究不同咨詢的方法。進行過程研究要注意:(一)研究什么,從哪個角度入手。(二)從誰的角度研究。(三)確定分析的單元。(四)如何分析數(shù)據(jù)。[5]

二、心理咨詢個案研究的方法

(一)資料收集

1.調查訪談

運用調查訪談的形式從調查對象那里獲得相關資料的一種方法。[5]調查對象既可以是當事人,又可以是咨詢師、當事人的朋友或家人等。通過調查和訪談,我們可以獲得關于當事人生活情境、咨詢過程、結果,以及當事人在咨詢之后的轉變信息,從而更全面、準確地把握當事人的心理咨詢狀況,把咨詢擴展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這種研究方法比較全面與真實,相對來說具有客觀說服力。

2.回憶記錄

指咨詢師或當事人事后對心理咨詢過程進行的描述和說明,如咨詢師回憶咨詢的過程,整理咨詢記錄,當事人寫的咨詢隨感和日記等。[5]回憶記錄可以充分了解參與者的感受,把咨詢過程中咨詢師和當事人感觸最深的情感和體驗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但是這種方法由于沒有原始記錄或錄像,很容易忽視一些微小卻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兩者的互動情況。而且這樣的研究僅僅代表了咨詢師和當事人對咨詢的理解,受到個人的情緒、對咨詢的期望等的影響。

3.原始記錄

指錄音、錄像和筆錄等,它清晰地呈現(xiàn)了最原始的資料。錄音能夠使研究者注意到參與者的語音和語調的變化,以及情緒表達。錄像能清楚地顯示咨詢師和當事人身體上的微小動作、面部表情、姿態(tài)等。而筆錄僅僅是一種“文本性”的故事,它脫離了一定的話語情景,使我們無法捕捉到參與者的表情、語氣和動作等這些非常重要的非語言信息。僅僅對原始記錄進行分析和解釋,我們只能從看到的故事中去了解講故事的人,而不能進一步感受整個咨詢過程的深層互動。

(二)資料分析

1.敘事分析

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對自己所經(jīng)歷的事情有所感悟,當他把這種感悟與別人進行交流時,便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這就是敘事。[5]敘事分析就是通過對當事人故事的分析,從中找出一定現(xiàn)象的規(guī)律的方法。由于這些體會中包含當事人對這些經(jīng)歷的看法和情緒體驗,我們能夠從對這些故事的分析中得到想要的信息,這是敘事分析存在的前提。

在對當事人的故事進行分析時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的情況,另外還應注意當事人敘事的風格,他是用第幾人稱進行敘事的,敘事時的語氣、表情如何。除此之外還應特別注意當事人敘事的連續(xù)性,他的起承轉合,以及他為什么這樣做。

如何分析故事近幾年有兩種方法被廣泛的運用,一種是主要關注當事人在咨詢中所講的“生活故事”的分析;另一種是通過對每次咨詢記錄片斷的分析,來理解咨詢中講故事這一過程。[5]

2.對話分析

對話分析是一個專門的學派,他們認為人所經(jīng)歷和生存的世界是用語言建構起來的,交談是一種有結構規(guī)律可循的社會活動,生活好像是語言的“游戲”,因此可以通過分析對話來獲得相關資料。他們認為心理咨詢實質上就是一種對話,而當事人的轉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功地采用了某種形式的對話。[5]

對話的分析難以像分析句子那樣嚴謹和形式化,它還要考慮到語言的情境。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整體上去看一個完整的對話過程,即對話是如何開始、結束,又是如何發(fā)展的。另一種是研究對話的局部結構,關注一個參與者與另一個參與者的發(fā)言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如何構成話語,如何更迭。[5]研究者要多次反復的研究咨詢記錄,并從中選擇最適合分析的片斷或單元,完成這樣的分析后,去重新分析整個記錄,并選擇別的一些小的研究單元來證實或否定分析結果。

3.話語分析

話語分析是從對話分析中發(fā)展出來的,它主要研究人類用于交際的語言及其意義。語言的含義很廣,但大部分從事話語分析的學者都以人們用于口頭交際的自然語言作為自己的分析對象,因為人們的真實生活對話比其他形式的語言交際更具有典型性,更能反映出語言的本質。話語類型分析以敘事心理咨詢的思想為依據(jù),從話語的角度看“心理咨詢過程中誰說了什么樣的話”。

話語分析可以從兩個側面進行。第一個側面主要是確定一句話在交際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需要制定一些語言使用規(guī)則,而在明確這些規(guī)則之前,先要明確為使一句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必須滿足的條件;第二個側面是話語與話語之間的連貫性,話語的連貫性不僅存在于語言的表層,而且存在于潛在的交際行為之間的連貫中。[5]

4.類屬分析與情景分析

在研究中,研究者必須結合研究目的,以及資料本身的特點,對收集到的所有資料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歸類、分析和呈現(xiàn)。例如,訪談如果是按照一定的主題進行,那么對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就可采取類屬分析的形式。而如果收集到的資料呈現(xiàn)出過程性和動態(tài)性的特點,那么對資料的分析就可以采取情景化的分析方式。情景分析和類屬分析主要用于訪談資料和當事人日記的分析。

類屬分析指的是在資料中尋找反復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以及可以解釋這些現(xiàn)象的重要概念的一個過程。[5]在這個過程中,將一部分資料從他們所處的情景中抽取出來,相同主體的資料被歸入一個類別,并且按照主題對資料進行分析和呈現(xiàn)。

情景分析指的是將資料放置于研究現(xiàn)象所處的自然情景中,按照故事發(fā)生的時序或因果關系等對有關事件和人物進行描述性的分析,使故事呈現(xiàn)出完整和動態(tài)的過程。[5]

三、問題

大部分的個案研究材料收集不夠完整與全面。

大多數(shù)的原始資料都是文本資料,它遠沒有錄音錄像生動形象。

言語的表達和理解對不同的人來講不一定是同步的,咨詢師和當事人都是憑自己的話語背景來判斷對方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可能會出現(xiàn)錯位的情況。

原始記錄根據(jù)轉錄者自己的理解進行標識進而轉換成文本,能否客觀地反映當時的咨詢過程就成為一個問題。

對原始資料的分析單元大部分是按照研究者的分析來劃分,具有很大的主觀性。

四、建議

收集資料時,當事人往往會出現(xiàn)拒絕接受訪談或隱瞞一定信息的現(xiàn)象。這就要求咨詢師對當事人的資料充分保密,同時還應注意與當事人進行交流的方式,不要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以傾聽為主,不應盲目下結論。

分析資料時,我們應針對錄像、錄音和文本資料的優(yōu)缺點,取長補短,反復地研究個案資料,選用正確的標識系統(tǒng),可以采用多討論的方式,集思廣益。

使用那些分析資料的方法時,我們不要盲目套用任何一種,而應把幾種方法同時用到一個案例分析中去。

對資料進行劃分單元時,我們可以采用幾種不同的方法,比較其異同點,找出最適合的方法。

最后,我們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廣泛涉獵相關書籍和研究,為心理咨詢中個案研究的發(fā)展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

參考文獻:

[1]宋文書.心理學名詞解釋.蘭州:甘肅出版社,1984:19.

[2]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詞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2:103.

[3]劉毅.個案研究法及其在心理學中的發(fā)展.上海教育科研,2002,(7):41-43.

篇8

【關鍵詞】大學新生;適應不良;一般心理問題;合理情緒療法

李某,男,19歲,身高1.68米,體重50公斤。大學一年級學生,獨生子女,家庭經(jīng)濟狀況較差,無重大軀體疾病史,家族無精神疾病史。家在某農(nóng)村,獨生子女,父母均務農(nóng),小學文化。從小隨父母生活,父親教育很嚴格,母親溫柔、善良。自小很聽父母話,性格較為內(nèi)向,懂事。學習自覺性高。高中以來,父親為了攢學費到縣里從事基層建筑工作,很辛苦,農(nóng)活和家務的重擔落在母親身上。父親雖然比較內(nèi)向、嚴肅、不太說話,但曾經(jīng)表達過對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好好學習,考一個好大學,能榮耀家庭。

一個多月前的學生社團招新活動,李某本來信心滿滿去參加,結果均被拒之門外,還聽見一個干部同學背后議論自己“別錄取他,看起來土里土氣的”,覺得自己很差勁,不會交往,沒有能力,對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感到擔憂。在寢室里和同學的相處也不是很好,發(fā)現(xiàn)這里的同學懂很多,尤其是城里的同學,學習很有興趣,玩得也很開心,而自己就像一個局外人,每天都形單影只,沒有也不敢像同學們那樣有很多的興趣和愛好,處處不如別人,家里經(jīng)濟狀況也不好,室友好幾次叫自己一起吃飯都覺得很尷尬而拒絕了。一個多月來時常感到頭疼、胃疼,時常失眠到夜里3點才入睡,白天沒有精神,上課經(jīng)常走神,很苦惱、焦慮,內(nèi)心很矛盾,不知道現(xiàn)在這種情形以后畢業(yè)能不能找到工作,自己沒有前途,會辜負父母的期望,想退學。

李某主動前來咨詢,身材消瘦,神情憔悴,衣著簡樸,思路清晰,語速較慢,表情稍顯緊張。有明確的求助動機,對咨詢抱有希望。輔導員反映該生入學成績在全班第2名,但看起來很憂愁,不愛說話,和同學不能打成一片。

咨詢師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測驗結果為標準分55;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測驗結果為標準分52。

結合各種因素,李某被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在建立了良好咨詢關系之后,咨詢師向李某建議使用合理情緒療法對其進行治療。李某的心理問題表面上是由于參加學生社團招新被拒,又聽到別人背后議論自己,因而交往退縮,認為與同學相處不好,又聯(lián)想到高考失利,所學專業(yè)又沒前途,想退學而產(chǎn)生了焦慮、抑郁情緒,實際上真正原因來自來訪者對事件的不合理認知和評價。具體表現(xiàn)為:A誘發(fā)事件是社團招新被拒,又被人議論“土氣”。B來訪者對人際交往的一些不合理信念:絕對化——家庭條件不好,不敢也不擅長人際交往;自己沒前途,會辜負父母的期望。過度概括化——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同學們懂很多,學習很有興趣,玩得也很開心,而自己就像一個局外人,每天都形單影只。C由以上不合理信念導致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后果:時常感到頭疼、胃疼,時常失眠到夜里3點,使求助者陷入惡性循環(huán)怪圈,白天沒有精神,上課經(jīng)常走神,內(nèi)心矛盾、苦惱,社會交往退縮,想退學。

根據(jù)合理情緒療法,采用再現(xiàn)情境的方法,讓李某再現(xiàn)參加社團招新面試被拒的情境,找出當時內(nèi)心想法及情緒的變化情況,越細越好。采用RET表格的形式讓來訪者明白自己的思維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以及為什么會變成這樣。講清楚緊張焦慮不是由負性事件引起,而是由不合理信念所致。讓他寫出自己的情緒、行為困擾結果(C)和誘發(fā)事件(A)。并對其作初步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通過咨詢師的提問和分析,讓李某回憶和審查了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及性格的形成,使其認識到自己平時在意他人對自己貧窮家庭背景的評價,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產(chǎn)生了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如“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好,處處不如別人”、“自己不擅長也不敢與人交往”、“自己沒有前途,辜負父母的期望”等。李某意識到,只有消除這些不合理的信念,才能消除或者減輕目前的情況。通過和咨詢師的討論,他重新建立起了一些合理的信念。

咨詢完成一周后,李某反饋自己近期幾乎不頭疼、胃疼,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難的癥狀基本消除;也能很好地與同學交流,特別是與班長建立了朋友關系。輔導員評價他“精神了很多,學習也比較認真,主動參與到班級活動中”。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篇9

求助者的一般資料和主訴

求助者的一般資料 小紅,女,18歲,大學一年級新生。性格較為內(nèi)向、膽小、敏感。來自農(nóng)村,母親務農(nóng),父親開推土機為生,家中尚有一年邁的奶奶和一個上初中的弟弟。因父親曾經(jīng)賭博,家中欠下了巨額的債務,生活十分拮據(jù)。高考失利,未上本科線,是母親執(zhí)意要供她來讀三本院校。她前來就診時,儀表整潔,服飾灰暗,聲音沙啞,眼神略顯遲疑,常泛有淚光,能主動談及不適,自知力完整,求治心情迫切。

求助者主訴 近兩個星期情緒低落,強烈的無助感,感到自卑、恐慌,不知道該怎么面對接下去的大學生活??傆X得自己與寢室其他同學格格不入,融不到他們中去,羨慕其它寢室,總是4個同學同來同往、說說笑笑。同時,擔心大學幾年下來學無所成,成了這里墊底的學生,不如趁早退學,給家里省錢。

求助者陳述 大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令小紅神往的地方,她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夢想過大學里的美好;夢想著通過上大學出人頭地,改變家里人的生活。從小,小紅就非常懂事,學習成績一直很優(yōu)異,小學、初中、高中一直都擔任班干部,老師也非常重視。而相比之下,弟弟就要淘氣得多,成績很差,也不懂得體諒家里的難處,經(jīng)常伸手向家里要零花錢,目前在一個很差的初中混日子。父母都覺得小紅是家里的希望,將來是一定能上大學、掙大錢的。那個時候雖然生活也很拮據(jù),自己住校時一個星期甚至只用5塊錢的伙食費,學費也常常無法按時上交。但是因為成績好,老師喜歡,同學對她也都很友好很尊敬。況且,那時候寢室同學都比較簡樸,學習之外的生活就是幫家里干活。可是現(xiàn)在,同學談論的話題都是網(wǎng)絡、明星、流行歌曲還有游戲,她根本插不上嘴,一點概念都沒有。自從軍訓結束,宿舍其他同學的活動就非常豐富,聚餐、唱歌……這些小紅不想去、也不敢去。按照來這個大學之前的想法,小紅是想一邊刻苦學習拿獎學金,一邊找份兼職解決自己的生活費??墒乾F(xiàn)在人生地不熟,兼職不知道上哪去找。更糟糕的事,學習也是力不從心,特別是微積分連上課也聽不懂。有一天,老師做了個隨堂測驗,她居然是不及格。眼前的大學生活剛剛開始,小紅已經(jīng)不知道該怎么繼續(xù)下去,又怕學習落后又學不進去;心里覺得特別愧對媽媽,高考沒考上本科已經(jīng)很失敗了,現(xiàn)在又拿著這東拼西湊交上的昂貴學費在浪費時間。

評估與診斷,制定咨詢目標

對求助者的評估 根據(jù)對臨床資料的收集,該求助者的主要問題是:由于家庭貧困,帶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走進大學,渴望成功心情迫切;而現(xiàn)實中,由于城市和農(nóng)村在教學質量、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的強烈差異,使得剛進入大學的小紅產(chǎn)生強烈的不適應感和自卑感;加之,小紅性格較為內(nèi)向、敏感,不善主動與人溝通,無法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tǒng),表現(xiàn)出人際交往上的障礙。綜合分析所獲得的資料,對該求助者問題持續(xù)的時間、強度和典型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xiàn)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判斷;根據(jù)軀體疾病歷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與行為異常的表現(xiàn)排除了重性精神病和神經(jīng)癥性的心理障礙。

對求助者的診斷 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是近期出現(xiàn)的,由明確的較強烈的現(xiàn)實因素激發(fā),反應強度是可以理解的,有很好的自知力,有求治愿望,所以確定該求助者的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xiàn)屬于一般心理問題的范疇。進一步明確診斷為:大學新生適應不良所致的心理問題。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兩個方面問題:其一,由于成績落差而造成的自卑和焦慮。由于大學之前成績優(yōu)異,進入大學后落差較大,出現(xiàn)適應不良,學習能力也受到抑制,加之貧困因素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其二,社會退縮。小紅入學前,人際關系狀況良好,進入大學后需要建立一個全新的人際圈。但因為家庭條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小紅在計算機、藝術、知識面等綜合素質上與其他同學存在的差異引發(fā)了自卑心理,自感與他人無共同語言,再加上性格內(nèi)向,缺乏與同學的交流和溝通,表現(xiàn)出了退縮和人際交往的障礙。

確定咨詢目標 根據(jù)以上的評估與診斷,同求助者共同協(xié)商,確定如下咨詢目標。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樹立適應新生活的信心,消除其孤獨無助之感;正視現(xiàn)實,消除自卑心理和焦慮情緒;改善人際關系,融入新集體,盡早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促進求助者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協(xié)助其自我成長,發(fā)揮個人潛能,正確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咨詢時間為每周一次,每次45分鐘左右。

第一次咨詢過程

時間:2012年10月16日。

目的:了解基本情況;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確定主要問題;探尋心理問題的過程和發(fā)生機制;進行咨詢分析。

方法:會談。

過程:①填寫咨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②通過積極關注、共情、聆聽等技術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了解其成長過程和基本情況,使其消極情緒得以宣泄;③收集資料,探尋求助者的心理問題的發(fā)展過程和機制;④確定咨詢目標。

第一次來咨詢時,小紅神情沮喪,但交流非常主動。她說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媽媽的希望,從小學到高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雖然家中生活艱難還有很多的煩心事,但是媽媽提起她的學習成績總是特別欣慰??涩F(xiàn)在她連上課都常常跟不上節(jié)奏。特別是數(shù)學類的,聽得似懂非懂,課后作業(yè)也常常無從下手。更加可怕的是,教微積分的老師上課時還常夾雜一些英語口語。隨堂測驗,分數(shù)簡直不敢面對,把她拿獎學金的夢徹底澆滅了。她一直說:“我都不知道我期末能不能通過考試,如果掛科還要再交錢,聽說財務管理專業(yè)類似微積分的課程還有很多。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贝粼谒奚?,對她簡直是一種煎熬,舍友們談論的手機、網(wǎng)絡、明星、品牌……她根本插不上嘴,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同時,筆者和她之間也建立了良好的咨詢關系。在傾聽過程中,筆者判斷小紅的問題是“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像小紅這樣的學生,由于家庭貧困、成長生活環(huán)境與大多數(shù)同學的差異較大,一時間無法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和適宜的自我態(tài)度,內(nèi)心不斷地把“理想我”與“現(xiàn)實我”進行比較,對“理想我”期望較高,但又無法達到;對“現(xiàn)實我”極不滿意,卻又無力改進。筆者告訴她,學校里有很多同學也來自農(nóng)村,他們來到城市生活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變化,也有很多的新事物要去接觸,他們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他們的生活中也充滿了困難。小紅聽了有些驚訝,同時也有些釋然,她說:“我以為自己是處境最糟糕的,大學都無法繼續(xù)下去了,原來很多同學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一個過程,都會碰到一些困難?!笨粗行挠旨庇诟淖兊臉幼?,筆者鼓勵小紅將煩惱痛苦化為成長的動力,并注意到她的眼神漸漸地平和了,還若有所悟地輕輕點了點頭……接下來,筆者和小紅一起分析了她目前適應不良的各方面問題:一是由于成績落差而造成的自卑和焦慮問題;二是由于被動的人際交往模式造成的人際交往障礙和社會支持缺乏問題。

第一次咨詢很快接近了尾聲,了解到小紅高中時參加過長跑比賽并得過獎,筆者鼓勵她參加2012年10月底的校運會。參加校運會之前,可以先參加分院學生會體育部組織的校運會訓練,一來適度的運動可以緩解不良情緒和軀體癥狀;二來可以擴大交際面,結識一些新朋友,填補內(nèi)心的空缺,獲得一份社會支持。

第二次咨詢過程

時間:2012年10月23日。

目的:認識負性想法,檢驗錯誤觀念。

方法:認知療法。

過程:①反饋,繼續(xù)深入咨詢關系;②幫助她識別負性思維。

第二次來咨詢時,小紅的神情顯得比上次輕松了些許。她帶著幾分欣喜告訴筆者,她報名參加了校運會的3000米。班級體育委員聽說她要報名3000米時,非常高興,甚至說“太崇拜你了”。分院體育部也在第一時間聯(lián)系到她,邀請她一起參與訓練,還組織了一些高年級的體育健將給他們作指導。訓練過程中,她認識了體育部副部長小玲。小玲也來自農(nóng)村,每天生活都非常忙碌,課余時間除了組織同學訓練,每到吃飯時間還要趕到食堂做勤工儉學。小紅說,認識了他們,自己的思路好像有些開闊了,好像又找到了一些方向感……

筆者接著開導她:“正如你剛上理科班一樣,到一個新環(huán)境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倍P鍵的是,找到原因,積極主動地去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措施。筆者還給她介紹了合理情緒療法,并指出了她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自己就必須是成績出色的,就應該受到老師的器重和同學的特別尊重,將來必須改變家人的生活;自己目前微積分跟不上,根本拿不到獎學金,連大學都可能畢不了業(yè),將來也無法完成改變家人命運的使命,讀大學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自己與其他同學沒有共同語言,能力處處不如人,其他同學也不愿意和自己交朋友。另外,筆者還讓她在紙上列出新生活和新環(huán)境給她帶來的所有積極面,啟發(fā)她重新審視自己的信念,摒棄一些非理性思維,重建合理認知。最后,筆者鼓勵小紅,大膽走出自己封閉的小圈子,不抱任何偏見,主動和寢室同學接觸,以便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同時正確地認識角色改變,進行有效的自我評價。

第三次咨詢過程

時間:2012年10月30日。

目的:鞏固合理觀念,增強適應新環(huán)境的信心,鞏固咨詢效果。

方法:會談。

過程:①反饋,繼續(xù)深入咨詢關系;②回顧過去的負性想法,進一步引導和強化合理思維;③引導她形成愉快的情緒體驗。

第三次來咨詢時,小紅顯得非常興奮,好像有什么事著急要分享。她說,在昨天的校運會上,她拿了3000米的冠軍;分院的同學都歡呼雀躍的,叫她“英雄”;在賽場上,室友們吶喊得特別賣力,有一段甚至跟著她在跑。這些日子,她也作了一些改變,比如和同學打招呼時,不再面無表情匆匆而過,而是微笑著并嘗試主動打招呼。有位舍友知道她家庭條件不好以后,還陪她到分院辦公室咨詢助學金申請的流程。她心里充滿了感激,覺得自己之前有些想法真是太庸人自擾了……筆者微笑著告訴她,“來到新環(huán)境中,缺乏安全感,心理變得更加敏感、多慮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太絕對化,概括化都是不恰當?shù)?。”小紅釋然地笑著,點了點頭……

咨詢效果評估

在求助者小紅的主動配合和認真實踐下,咨詢?nèi)〉昧肆己玫男Ч?。?jīng)后期的信息反饋:小紅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心生向往,有信心面對嶄新的生活,有勇氣克服面臨的困難;她變得積極主動,成為了學生會體育部的一名干事,參加了學院的勤工助學,與同學相處融洽;聽其學生會指導老師介紹,小紅做事踏實、細致,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屆的體育部部長;班級同學也反映,小紅比剛進校時可愛多了。這一咨詢案例,也讓筆者更清楚地認識到:心理咨詢的目的在于助人自助。心理咨詢之可貴,就在于它可以推動求助者積極地認識自我、反省自我,進而提高其自信心與生活的智慧。心理咨詢之高明,就在于求助者不但能獨立克服當前面臨的困難,也能從中增長人生的智慧。

參考文獻

[1]中國就業(yè)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與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組織編寫.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馬建青著.心理衛(wèi)生與心理咨詢論叢[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篇10

關鍵詞:心理學;心理咨詢;社會工作;敘事療法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0-0099-02

一、社會工作的定義

社會工作是一種由政府或私人社團所舉辦的專業(yè)服務。它的本質是一種助人活動,“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做好人好事,或憑一腔熱情幫助他人,而是具有專業(yè)理念,專業(yè)技巧的專業(yè)方法”[1]3。王思斌教授指出“社會工作是指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專業(yè)方法幫助社會處于不利地位的個人、群體和社區(qū),解決困難,預防問題發(fā)生,恢復、改善和發(fā)展其功能”[1]3。社會的專業(yè)方法包括個案工作法,小組社會工作,社區(qū)社會工作以及社會工作行政等。

二、社會工作與心理學的關系

(一)社會工作與心理學的聯(lián)系

1.心理學為社會工作提供了一部分理論和技術

社會工作和心理學的基礎理論都包括了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為基礎的心理動力理論、認知理論、行為主義理論,以及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主義理論。由于社會工作和心理學都起源于西方,而社會工作在起源階段只停留在實踐方面,沒有上升到理論層次,因此社會工作的理論發(fā)展時間相對較短,其基礎理論與心理學理論有一部分的重合。而心理學也為社會工作的實踐提供了一些技術。

2.最終目標都是助人

社會工作的目的在于助人,而心理學研究目的之一也在于幫助正在遭受心理困境的人,尤其是在人本主義成為一大流派之后,倡導以人為中心幫助受助者挖掘自我潛能的目的與社會工作不謀而合。

(二)社會工作與心理學的區(qū)別

1.理論基礎不同

心理學的理論分為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完形主義、人本主義等幾大流派。而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則涉及面更廣,除了涉及社會學之外,還包括社會心理學、人類學、政治學等多學科內(nèi)容。

2.關注重點不同

心理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研究內(nèi)容主要是個體的心理過程,即以認知觀念、情緒情感和意志為代表的心理活動。而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既關注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也關注個體的外部環(huán)境;既微觀地深入某個個案,也以宏觀的視角觀察整個社區(qū)甚至社會的運行。

3.研究對象不同

心理學研究的是心理現(xiàn)象,即研究的是社會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有的心理活動。特別是人本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不應以心理障礙和疾病為研究對象,而應以激發(fā)人們的潛能、增強人們的幸福感為己任。而社會工作以助人自助為基本理念,在當前階段,還是以研究和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為主。

(三)個案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關系

個案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在實踐中都是基于個體,強調個體的特殊性和個體所面臨的特殊情境,因此在工作方法上,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有相似性。黃耀明認為“當受助者的問題主要歸因于個人層面并與之意識和認識密切相關時,社會工作就會運用心理咨詢的知識與方法去分析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盵2]

心理咨詢主要傾向于幫助心理狀況不佳或存在心理障礙的人群,通過找出引起心理不適的癥結所在,達到緩解不適情緒,提高來訪者適應環(huán)境能力,增進心理健康的目的。其關注重點在于幫助患者或來訪者達到心理動力與人格,即個體內(nèi)部的均衡。心理咨詢由于其專業(yè)性強,針對的只是一部分社會人群,特別是私人開辦的心理咨詢機構,收費標準較高。

而社會工作說到底仍然是社會福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傾向于通過緩解當事人的情緒,促進其與社會、社區(qū)的和諧發(fā)展,其關注的重點在于個體與外部環(huán)境的均衡。通過促進個體與環(huán)境的均衡,最終達到預防社會問題、增進社會福祉的目的。工作時既可以針對個人,也可以面向家庭、社區(qū),或是整個社會弱勢群體展開。

三、心理咨詢工作方法在個案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一)“非言語信號”的識別

非言語信號指的是除案主的語言外的,能夠表達當下案主情緒、態(tài)度等的信號。

在整個工作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都注意案主的“非言語信號”,例如表情、肢體語言,甚至是長久的沉默都應該引起社會工作者的重視。

例如在第一步建立關系時,案主總是借故缺席或在交流過程中身體后傾,刻意拉開距離,社會工作者就應該意識到案主對社會工作者或社工的幫助具有阻抗的情緒。這時社工就應該暫時擱置原有計劃,而從自身以及通過案主的家人朋友了解案主產(chǎn)生抵觸情緒的原因,并予以解決和處理。

又例如在敘事過程中,案主敘事速度較平時更快,社會工作者就應該詢問案主,其情緒是否處于緊張狀態(tài),并且?guī)椭钢鞣潘上聛怼?/p>

(二)傾聽技術的使用

傾聽技術是心理咨詢的一項基本技術。不同于一般的聽,傾聽技術強調的是用心去聽。

在案主敘述故事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抱著真誠的態(tài)度,并結合案主的表情和動作,不僅聽到故事本身,也聽到隱藏在故事下面的案主的情緒和需求。然后做出恰當?shù)姆磻?,必要的時候可以重復案主的話或說出案主的真實感受。

例如在案主中斷敘事哽咽的時候,社會工作者可以說“他那樣對您,您當時一定很難受吧”或者拉著案主的手,鼓勵其繼續(xù)敘述下去。

除了這些基本的技術外,心理咨詢的很多治療流派都可以運用在社會工作個別的案例工作中,以下就以敘事療法為例闡述如何運用心理咨詢方法來提高社會工作的服務質量。

(三)敘事療法在個案社會工作實踐中的運用

“敘事療法是一種心理投射技術,即傾聽來訪者故事,找出遺漏的片段,使問題清晰,從而引導來訪者重構積極故事,以喚起內(nèi)在力量的改變”[3]284。

敘事療法的主要觀點是:(1)“講故事可以改變自己”。(2)“人之所以產(chǎn)生適應問題,是由于個人的實踐與主流敘事之間有矛盾?!盵3]285

敘事療法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1.建立關系

社會工作者通過與案主的初步溝通,了解案主的基本信息,獲取案主的需求,準確識別案主的問題,并與案主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認同的關系。

只有識別案主的問題所在,才能有的放矢,也只有案主信任社會工作者,才能在接下來的溝通和治療中真正打開自己的心靈,真實地敘述和傾訴,也只有案主和社會工作者互相認同,社會工作者對于案主的傾聽和開導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2.引導案主敘說故事

請案主梳理事件的條理,重新敘述故事。這個過程一方面是一個幫助案主宣泄情緒的過程,一方面也為下一步問題外化打下基礎,在敘述過程中,案主或許能自己發(fā)現(xiàn)看待事件的全新角度。

3.問題外化

即將問題和案主分開?!叭绻褑栴}看成和人是一體的,要想改變就相當困難”[3]285正如某些社會工作者所說,“社會工作者要使案主有這樣一種信念:是問題纏上了我,不是我本身有問題。”[4]把問題和案主分開,案主才會鼓起決心和勇氣去面對問題。

4.解構技術

敘事療法專家認為,在個體的主流事件之外,存在一些不被注意的邊緣性事件,而這些事件往往蘊含著改變的力量。

解構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幫助案主跳出問題看故事,然后尋找出具有積極力量的邊緣線索,即“閃光故事”,并賦予這些線索積極意義。正是這些線索讓案主意識到諸如“啊,原來我這么勇敢”逐漸改變對自己的負性評價,獲得積極的能量。

最后可以鼓勵案主寫出對自己的認識和未來希望等,每天大聲讀幾遍,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強化成果。

四、心理咨詢工作方法用于個案社會工作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對于較嚴重的心理疾病患者應及時協(xié)助進行專業(yè)治療

由于社會工作者畢竟不是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對于很多問題的處理只能站在社會學、人類學的角度上,在運用心理咨詢方法進行個案工作時可能在一些細節(jié)問題的處理上也會存在偏差。因此當社會工作者意識到案主可能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時,應該及時聯(lián)系心理專家或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為案主進行診斷或送往醫(yī)院進行治療,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二)用真誠和熱情切實建立與案主的關系

心理治療中來訪者一般是主動尋求治療和幫助,而社會工作的案主可能在一開始是被動接受幫助的,因此,社會工作者在開始階段與案主建立關系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阻滯。這就需要社會工作者懷著熱情和真誠,逐步與案主建立關系。切忌在關系建立前就急于開展工作。

(三)以案主為主體,發(fā)揮案主主動性

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價值觀,社會工作者的任務應該是使案主從被加工的客體轉化為對話關系中的主體”。因此,社會工作者在實踐過程中應鼓勵和引導案主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解構,切忌喧賓奪主。

(四)對外部環(huán)境資源的利用

心理咨詢一般只強調個體本身,及其內(nèi)部人格和心理動力的均衡,而社會工作還關注個體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社會工作的一大優(yōu)勢是可以整合社區(qū)資源甚至是社會資源,并加以利用,而如果過分依賴于用心理咨詢的方法幫助案主,則可能忽視對外部資源的利用。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要“兩手抓”,一方面借用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與案主進行溝通,鼓勵案主建立自信。另一方面,要擅于整合外部資源,通過社區(qū)、工作單位,及其家人朋友的力量共同影響案主,幫助其盡早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周沛,葛忠明,社會工作概論[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2]黃耀明.略論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關系[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7(3):9-12.

[3]陳青萍.現(xiàn)代臨床心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4]岑穎穎.敘事心理治療與社會工作[J].社會工作,2007(2)(下):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