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基礎知識與常識范文

時間:2023-11-27 17:32: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美術基礎知識與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美術基礎知識與常識

篇1

一、 與美術常識鏈接

如果美術欣賞課只重視作品的直觀感受分析,只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評述它,只是做表層圖解,看圖說話,缺乏對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將使美術欣賞只是停留在簡單、膚淺的層面上,高層次的美術欣賞應以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為理論支撐的。

每到開學初,我給孩子們上的最初幾節(jié)課,都是美術基礎知識的回顧、復習。逐步講析美術的分類知識,然后和學生一起看課本,里面的課程分別屬于美術的哪類范疇?哪些是純粹的繪畫課?哪些是跟工藝制作相關的?哪些是雕塑?還有其他類型是什么?隨著時展,肯定還會有新的美術種類出現。這樣的美術基礎知識幾乎每學年都要重復復習,孩子們很容易遺忘,這也和美術在平時的有限傳播有關。不象卡通動畫、音樂大賽、流行音樂選秀等充斥電視媒體。我讓學生們做筆記,閱讀,背誦,默寫,也印發(fā)美術基礎常識給學生們閱讀,美術常識的掌握是對欣賞能力提高的基礎。

二、 與課外生活貼近

作為美術教師,平時當然要大量閱讀,留心收集材料,這樣有利于開闊自己的藝術視野,了解當代美術的特征,從而學會鑒賞,學會評論,以加深對美術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

教師自己加強學習的同時,給學生選擇緊密相關的文字資料,印發(fā)給大家閱讀。除了文字,另外還有圖片、音樂等等,教師在選擇各種資料時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精練、簡潔,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選擇?,F在我們通過書籍、網絡、展館等多種渠道都可以看到制作精良的經典作品圖片,對作品的評論、介紹也是非常詳盡。我在收集素材中經??吹醚刍潄y,難以割舍。但必須有所舍棄,選擇那些適合學生欣賞水平和年齡特征的作品和文字介紹,要精練而有代表性。音樂資料是在做課件時適當加入的,一段美的音樂,會使美術作品更有感染力,我給《維納斯的誕生》選配音樂《愛琴海的珍珠》,給米開朗基羅雕塑《晨、昏、晝、夜》選的神秘園輕音樂《夜》般配,恰當,而又不喧賓奪主。

三、 與作者風格合拍

教師刻意尋找、編排成系列作品,并且把作品比較著來欣賞,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學生能直觀地、多角度地對不同的作品作比較分析,使深奧的理論形象化,便于學生認識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很方便、實用,

1. 同一畫家,不同風格

不要一提到徐悲鴻齊白石,只知道馬和蝦,提到達芬奇,只知道蒙娜麗莎,提到凡高,就是向日葵。我總是盡量讓孩子們看得更廣更寬一點,盡量多展示同一個畫家的不同題材、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經典的非經典的都要涉及。我給學生欣賞徐悲鴻中國畫的獅子、雄雞、鵝、牛、貓;油畫中有吹蕭、珍妮小姐、坐在桌邊的蔣碧薇,奴隸與獅子等等。齊白石的人物、山水造型的不多,我找出來給同學們看。學生從作品的豐富變化中對畫家更是油然而生崇拜之情,從作品的風格變化中也自然理解了什么叫不斷探索,常出常新,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2. 同一題材,不同畫家

國外的圣母題材,我給他們欣賞拉菲爾、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的不同表現,維納斯題材,同樣有好多不同畫家的作品;中國畫的荷花,張大千、齊白石、劉海粟,潘天壽,風格有異同,學生在欣賞中能充分感受到了各畫家的個性理解和表現。

3. 同一題材,不同表現

比如牛的題材,給學生欣賞生活中的牛的攝影、繪畫的牛、工藝品的牛、圖案里的牛、雕塑表現的牛等等。欣賞的內容不僅僅是繪畫,還有雕塑、工藝等。

四、 與教材體系關聯

欣賞只是美術教學中的一部分,但每節(jié)課都和欣賞有關聯。教材里有集中的專題欣賞課,也有零散的欣賞分布在各節(jié)課里。

1. 分類瀏覽、整體閱讀

我把小學生1――12冊,中學生13――18冊的所有目錄都整理打印出來。這樣一目了然,很有效強化美術基礎知識,最主要的是了解知識鏈,看到自己本學期的學習在整個美術教材體系里的位置,回顧以前的,看看以后的,著重現在的。梳理內容,清楚方向。提前預習,收集相關資料。

比如,在中學的目錄表格里能看到教材的第一課安排依次是外國風景畫、靜物畫、肖像畫、歷史宗教畫、雕塑、建筑的欣賞,最后一課的安排依次是中國的衣食住行、中國古代書畫,(一)書法和人物畫、中國古代書畫,(二)山水和花鳥畫、中國古代雕塑、中國現代建筑蘇州園林、中國現代美術繪畫版畫雕塑。脈絡清晰,美術常識一目了然。

2. 欣賞、心賞、新賞

看本學期的課本中前后共介紹了哪些畫家和作品?中外畫家里你比較喜歡哪個?有的作品有尺寸大小的介紹,我就讓他們比劃著課桌和黑板,來感覺這幅作品的大小。比如國畫《江山如此多嬌》7米×5米,油畫《開國大典》4米×2.33米,看看我們教室里的黑板,一般是3米×1米,想象一下它們的風采。有的作品還介紹畫家的生平,我們一起來算算畫家的年紀。如果能找到資料,知道這幅畫在哪年創(chuàng)作的,畫家當時的年紀是多少,那將很有意思。齊百石90歲時畫的蝦和初期畫的蝦比較著看是很不同的。但這樣的小細節(jié),其實是很能拉近學生和畫家之間的心理距離,很有親切感。

篇2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烹飪美術教學;課程設計

中國烹飪工藝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支奇葩,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懊褚允碁樘臁?,在烹飪的色、香、味、形中美術就占了三項。長期以來人們比較重視烹飪技巧,而忽視烹飪工藝。在我國目前各類職業(yè)技術院校中,烹飪教育多以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傳授烹飪技術,培養(yǎng)的學生都僅僅滿足一般的廚師要求。 由于學生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認識和了解,缺少對美術基礎知識的深入學習。有的雖開設了工藝美術課,也沒有引起學校和學生的重視,所學知識難以滿足人們對飲食文化越來越高的審美需求,更談不上對烹飪工藝的發(fā)揚和創(chuàng)新了,因此,在烹飪食品專業(yè)中開好工藝美術課就顯得尤為重要。

烹飪美術教學課程所占烹飪專業(yè)課總課時的30%,主要可分為基礎美術課和工藝美術課兩大部分?;A美術課主要是使學生通過美術基礎訓練,了解和掌握美術繪畫的基本常識和表現技巧,培養(yǎng)學生整體空間的觀察力。課程有:素描、色彩課。工藝美術課是烹飪美術教學的重要課程,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和練習,使學生掌握工藝美術基礎知識及設計造型能力,并將色彩、圖案應用于食品工藝中。課程有:烹飪色彩、烹飪圖案、美術字、菜點造型。

素描課教學內容主要是素描的基本常識和寫生步驟,素描在美術造型中的作用及常用的繪畫透視原理。通過對石膏幾何體、陶罐、水果的素描寫生練習,使學生掌握簡單的黑、白、灰的線條表現能力和空間造型能力。

基礎色彩課理論講述色彩的形成,色相環(huán)、三原色、三要素、復色、間色的意義及作用,色彩的心理情感、色彩的對比調和、空間混合的基本知識。課堂練習做色彩的色相環(huán)冷暖練習,色彩的調和、漸變、對比、空混練習,色彩的情感、作色技巧練習。色彩在烹飪中的作用,了解食品色彩的基本特性,食品烹飪色彩對人的心理、生理的作用和變化、色彩的聯想等。冷暖色在烹飪中的運用及食品通過烹、炸、煎、煮前后顏色的變化,食品原料冷暖色的配制,中性色、無彩色在烹飪中的調配與應用,烹飪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的規(guī)律和方法。各種冷色、暖色食品原料調配操作練習,如西紅柿、紅棗、枸杞、紅辣椒等暖色原料與青菜、黃瓜、蔥、蒜等冷色原料的對比與調和練習。烹飪原料的對比與調和練習。烹飪原料烹制前后的色彩變化及對比調和練習,如大蝦、生蟹烹前是灰色,烹后變成金紅色。烹飪作料顏色的識別及調制應用,暖色調料應用,如番茄醬、辣椒油等,冷色調料的應用,如蔥、蒜、青椒的應用及無彩色湯料的應用練習。

烹飪圖案課了解圖案的形式法則,動物、花卉、風景圖案變化規(guī)律,構成形式、表現手法。烹飪食品圖案的特性中國傳統喜慶圖案的應用,圖案的變化與統一、對稱與均衡、條理與反復在烹飪中的應用。單獨紋樣、連續(xù)紋樣在烹飪食品中的表現形式,如瓜果、菜葉、菜梗、魚蝦、禽蛋等原料在冷、熱菜肴設計中的重復排列及圍邊、圍花的應用。根據所學理論知識,先從臨摹再到設計的紙上練習,主要以圓形、方形,橢圓形的適合紋樣、自由紋樣、填充紋樣、角隅紋樣設計為主。繼而再進行食品原料的實際操作的圖案拼擺練習,多以糕點、水果拼盤為實物練習。主要以獨立式、背立式、對立式,圓心與圓周對稱式、均衡式、離心式、旋轉式、綜合式的圖案排列組合為練習重點。

字體設計課講訴美術字的基本設計規(guī)律及在烹飪中的作用,宋體、黑體、變體字的結構特征及書寫方法。宋體、黑體基本筆畫練習,特別是變體美術字的設計與書寫,練習應用食品原材料在中餐、西餐糕點中設計和制作如福、祿、壽喜慶吉祥字樣。

菜點造型課了解立體構成、烹飪造型的美學基本原理、手法和藝術風格,圖案在烹飪造型中的應用,冷菜拼盤的形式,花卉、動物、風景的造型手法,瓜果等食品原料雕鏤技巧及與其他原料在造型中的綜合應用。通過教師的理論講述和示范操作,學生再加以實物瓜果、蔬菜雕刻拼擺造型練習,特別是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喜慶菜肴,如紅梅迎春、孔雀開屏、雄雞報曉、延年益壽等主題性造型的設計與練習。

篇3

所謂創(chuàng)造性觀察,就是指在具體掌握美術基礎知識,欣賞作品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發(fā)展一般的觀察能力,而且要比別人有更加敏銳的、深遂的洞察力。既要能覺察蛛絲馬跡,又要能突破視野的限制。我們常常發(fā)現,同一作品會引起不同人的多種多樣的不同感受,就是這種現象。如學生在學習美術的社會作用,美術和人類生活的關系時,欣賞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受傷的野牛》等作品。這些原始洞穴壁畫在造型、情態(tài)、色彩、立體感等方面達到相當的高度。在功能和內在意義方面,學術界歷來有多種解釋,有的認為是原始部落的圖騰崇拜;有的認為原始人類為祈求狩獵成功而進行的巫術活動有關;還有的強調記事作用,認為洞穴壁畫為現代人提供了一條了解史前人類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重要渠道。然而,在沒有照明的黑暗洞穴深處和洞頂壁作畫,在當時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條件下,達到如此高的成就實為罕見,可見原始人在很多方面不是今人能比,他們的視力有可能像貓頭鷹,記憶力如電腦,體力賽過野牛……這些,就與不同類型的人心理感應中不同的感受有著直接關系。

所謂創(chuàng)造性體驗是指學生在掌握美術基礎知識,欣賞作品過程中,按照自己的體驗,從某一給定的信息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信息,即找出兩個或兩個以上可能的答案、結論、方案或假設等。如在學生掌握了美術的社會作用,美術和人類生活的關系以后,教師啟發(fā)學生從各種角度設想學習美術有何意義。以鄭板橋畫的墨竹而論,自然界的竹子本無什么思想和性格,但物性與人性有許多共通之處,藝術家選取某些與人性共通的自然物來寓寫人性,所以畫家筆下的墨竹就被賦予了獨特的審美認識和審美感情。竹枝內空而外有節(jié),空則生氣,內有氣、外有節(jié)正應“氣節(jié)”二字,因此板橋對竹子賦予了獨特的審美認識和審美感情,他對腐敗現實的不滿,他坎坷而不屈服的個性與竹性相通,于是借竹寫自己的情性品格。所以我們不僅要觀其形象,挺拔遒勁,老篁新枝錯落有致、疏密有別,水墨濃淡枯濕富有變化。還要帶有理性思辨去想象、聯想,方可獲得深層的審美、享受和思想啟迪,從而達到學習美術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審美目標。由此,借助古今中外的許多優(yōu)秀美術作品,學生分別設想出學習美術很多不同的作用。如學習美術可以幫助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可以提高藝術素養(yǎng)、審美能力和對美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提高人們熱愛美、傳播美的思想境界;可以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之情;可以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品質,促進人身心健康成長;可以激發(fā)人的成就感,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才能和潛力;可以加強我們對人類在未來時空中所要探索和進取的意向的認識和把握等等。這樣通過拓寬思路,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所謂創(chuàng)造性評鑒,就是學生具有個性的特點,自覺而獨立地運用現有的答案或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關系、層次和結論的過程,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它的結果,不論是概念、理解、假設、方案或是結論,都包含著新的因素。我們說這種評鑒,既與學生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體驗、藝術素養(yǎng)、審美經驗所構成的審美設想同作品進行比較有關,也與學生拿生活中相類似的人或事同作品中的人或事進行比較有關,還與一個重要因素即創(chuàng)造性思維作用緊密相關。我們拿明人徐謂的《墨葡萄》來說明這個問題,為什么說徐渭的這幅作品很好或為什么評價這么高呢?那是因為他筆下的葡萄純潑墨潑水而成,墨分五色,濃淡有致,形態(tài)生動,把生宣紙上充分發(fā)揮并隨意控制筆墨的表現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為中國花鳥畫發(fā)展中的里程碑。再談題畫詩,便知畫家意在“半生落魄已成翁”、“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說的是畫家懷才不遇、托足無門之苦悶心情,讓人聯想到他坎坷不平的人生。然而,徐謂一生為人耿直、豁達、才氣縱橫修養(yǎng)廣博,他的實際閱歷使他對人生及社會有清醒的認識,他輕權勢,有傲骨,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尤重個性抒發(fā)。有相同閱歷的人一定從他的筆墨之間領略到的不只是悲哀,而是一種狂放之氣及充滿對生命的愛,訴諸了他內心強烈的感情。我們說,正是由于徐謂的“葡萄”把中國寫意花鳥畫推向了能夠強烈抒寫內心情感的至高境界,能滿足觀者心理上的要求,觀者所處的時代與角度不同,對這幅畫觀照的角度與理解也會不同,正是這樣,它和許多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一樣具有永久的魅力,不斷地激起人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靈感,滿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我們對這幅畫百看不厭,評鑒才這么高。

篇4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美術

“我國未來的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不是試教育,而是素質教育?!边@是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對高中美術課程改革性質的定義。為了順應新課改的需求,教育者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胺D課堂”教學模式是對現有教育模式一次全新的挑戰(zhàn)。

一、高中美術教學現狀

目前,許多美術教師教學往往傾向于兩種極端:一種參照藝術院校式的傳統教學法,課堂四十分鐘基本以傳授藝術的理論知識為主;另一種借鑒高考繪畫培訓班的教學法,非常重視繪畫技能、技法的訓練,課堂基本以繪畫訓練為主。無論哪種教學法,都會帶來課堂枯燥無聊、學生缺乏創(chuàng)造力、師生無互動等問題。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現在,教育正面臨著信息化時代衍生下新生事物的沖擊,傳統的教學模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教育需要有顛覆性的新血液注入。因此,順應時代需求的“翻轉課堂”教學革命進入了高中美術教學。

1.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教學雛形來自于美國Maureen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論文中首次提出了在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經濟學入門”時采用“翻轉教學”的模式(2000年)以及取得的成績。到了2006年,薩爾曼?汗制作了第一段數學教學視頻,為翻轉課堂提供了教學資源。2007年,就職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在首次課堂上實踐翻轉教學,他們通過制作微課程的方式,讓缺課的學生在家通過視頻自主學習。這個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與實踐。

2.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對比

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教學最主要的區(qū)別體現在教師與學生在教學角色上不同。在傳統課堂里,教師是知識的權威者,主宰著課堂每一分鐘,師生互動不過是零星點綴。課堂中大部分時間用作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成為安靜的傾聽者。在翻轉課堂里,學生是學習的主導者,主動在課前揣摩微視頻,在課堂上與同學老師共同探究難題,教師成為教學的合作者和答疑解惑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調整學習知識的進度和深度。

三、高中美術翻轉課堂的建構

1.高中美術翻轉課堂的特征

根據新課改的五個系列九大模塊的要求,湘版美術“設計”模塊以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為教材主體內容?!霸O計”模塊幫助學生理解藝術設計是如何把藝術形式美感應用于與生活相關的設計中,認識功能與形式的關系(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的結合),培養(yǎng)構思、設計、繪畫的能力。

(1)選擇性

教師應根據時展和信息化的需求,取舍“設計”模塊的課程內容。拋開以往照本宣科的模式,參考學生的特點,剔除不合時宜和難度過大的教學內容。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提出高中學生需要發(fā)展不同的美術能力。為了滿足學生多方面發(fā)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了以下五個系列九大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美術鑒賞、繪畫?雕塑 、設計?工藝、書法?篆刻 、現代媒體藝術。在“設計”模塊中,內容的選擇上,需要有所傾向,關注學生的興趣點,迎合社會發(fā)展。

教師在錄制“設計”模塊的微課程時,控制每段視頻的有效時間(10分鐘以內),以設計的基礎知識為主,不宜過難過多,選擇有代表、有新穎性的設計作品,提升學生的觀察力、求知欲、合作力、鑒賞力,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美術素養(yǎng)。

(2)個性化

“因材施教”是教學工作者的教學準則之一。每個學生是單獨的個體,有著自己的興趣、特長。在美術翻轉課堂上,通過討論、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自學后的認知水平、學習進度、情感態(tài)度,教師依據每位學生的表現,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課程。同時,學生根據喜好、難易度,選擇。

(3)互聯化

社會瞬息萬變,設計理念、設計方式及設計作品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發(fā)展,書本上的知識漸漸不再適應社會和學生的需求,互聯網的呼聲應運而生。傳統課堂上,教師基本按照教材講解美術常識,學生通過課本或PPT了解設計作品,互聯網的使用率較低。

其實,“設計”模塊的課堂教學是無法繞開互聯網,在翻轉課堂里,學生在家通過網絡學習微課程,遇到難題通過網絡搜索解答,網絡又隨時提供最新的設計資訊,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互聯網+”的提出符合翻轉課堂的特點。

2.高中美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

(1)課前準備

備課不僅僅是專研教材,還要備學生。首先,美術組的老師們確定本學期的教學目標,研究湘版美術“設計”的教材,把握每個章節(jié)的重難點,分析出學生的興趣點,構建視頻的大框架。調查各班高中生的理解力和特點,調整課程內容難易度,為各班量身定做富有個性與創(chuàng)意的微視頻。

微視頻內容包括導入、重難點、設問、總結,不超過10分鐘。課程內容難易結合,鑒賞力弱的學生可以了解大體知識構架,鑒賞力強的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上學會運用設計。

學生利用視頻了解課本知識,自我調節(jié)課程進度,自由選擇不同模塊課程。

(2)課堂教學設計

課前學生觀看視頻,了解課本基礎知識,提出與視頻相關問題。課堂時間是教師指導學生和學習小組的探究。因此,課堂教學包括:①提出問題,交流解惑。②協作學習,知識深化。③獨立學習,成果展示。

四、美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1.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①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高素質的教師。②學生的鑒賞與繪畫水平影響了課堂內容的深度與廣度。③教學配套設施不齊。④高中生的自控能力有限。⑤課堂與課后作息時間需調整。

2.解決措施

①每年定期組織美術教師培訓,提高其信息素養(yǎng)和組織教學能力。②作息時間的調整需要家長、學校、教育局三方溝通。③學校提供免費開放的互聯網資源,每個班配備有電子設備。④教師針對同一課的內容制作出兩種難度的視頻――基礎知識篇和提高篇。

五、結語

翻轉課堂是高中美術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以信息技術和參與學習為支撐,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發(fā)展空間,為新課改提供新方向。但是,這種模式如何靈活地運用在美術教學需要時間的驗證和各位教師的努力。

篇5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美術課、教學現狀、問題、解決方案

一、高中美術課教學現狀。

高中美術繪畫模塊課程的內容主要有素描、色彩、速寫等多方面的美術繪畫教學。近幾年,高中美術繪畫成為普通高中藝術專業(yè)生的必修課,也是普通生的選修課。各種版本的高中美術繪畫教材品類繁多,它也是美術教育教學方面的一項重大變革,雖然與其他學科體系相比,還有許多值得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在新課程改革時期,國家頒布的《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中,美術繪畫模塊課程程具有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教育意義,尤其是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理想和審美能力方面更是功不可沒,而正確的審美觀念的養(yǎng)成對于承擔較大學習壓力的高中學生來說,更是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審美觀念的培養(yǎng)一方面可以滲透到生活中細節(jié),例如衣服的色彩搭配、食品的用色搭配、住房的室內裝潢、交通工具的款式選擇;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目標的制定和生存狀態(tài)的轉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既有助于讓學生提高生活品質,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更為廣闊的自我發(fā)展空間。更有助于順利實現我們國家的美術教育計劃,為祖國的建設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

二、高中美術教學的問題。

1.學生繪畫底子薄

我國的美術教育起步晚,課程的規(guī)劃和設置直到民國初期才開始正規(guī)化,學生的美術課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開展和實施,學生對美術知識知之甚少。在應試教育指揮棒的控制下,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興趣,導致教師在實施美術課時經常因課堂紀律等外界干擾受阻。高中生對繪畫應試教育錯誤的認識不僅不利于學校美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更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美術氛圍形成條件不充分

在高考的影響下,學生除了學習以外,參加課外活動的時間很少。學校組織的班級文化評比、書畫展參加的除了興趣小組的個別學生,大部分學生積極性不高。因此,對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建形成障礙。

3.美術課時量分配不均,審美教育的條件也受到制約

普通高中美術繪畫模塊課程時每周一節(jié),由于繪畫基礎知識的缺失,在講授新課的同時需要補充大量的美術常識;而藝術生在高考的重壓下課時相對偏多,學生一方面對美術常識缺乏,另一方面由于應試思維習慣的負遷移,造成學生對于美術本體認識不足,導致投入大量時間而收獲很少,進步緩慢。

普通學生高中美術繪畫模塊課程的實施需要在固定的專用教室進行,教室以及專用器材的限制可能導致課程實施困難;而藝術生雖有固定的教室,但深受市場上品質優(yōu)略差異極大的美術出版物影響,以前接觸高品質繪畫的機會少之又少,形成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學畫被泛濫市場的應試教輔牽著鼻子走的大環(huán)境。

三、如何解決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立足課堂實際,改善應試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繪畫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審美素質的提高是美術教師的責任。美術繪畫模塊教學的實施依靠的是學生的積極參予的良好教學氛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活動為主,實現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即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活躍課堂氛圍,又能夠使解放教師的思想,將更多時間運用到教學研究活動和課題研究中去,從而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

2.依據學生實際,轉變學生應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

現行的考試制度對于基礎教育底子薄的美術教育實施了高壓政策,對于急于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又長期停滯在幼兒水平的美術常識的學生來說,造成了恐慌。這種情況有悖于美術以培養(yǎng)學生的完整的世界觀和正確的審美觀教育宗旨。在學生整體的美術觀形成以先,必須首先轉變學生“一根筋”的應試思想,盡量擺脫應試觀念給學習繪畫造成的思想負擔。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運用美術實現娛樂身心,學習美術才有了最本質的基礎。否則,考生被眾多的老師、漫無邊際的知識、每月一次的考試等外界環(huán)境牽著鼻子走,失去本能的自主學習力,被動應試,其后果可想而知。

《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同時也要求:“懂得藝術鑒賞的基本方法,恰當地使用美術術語……”;所以在對具體繪畫作品的欣賞過程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對作品不同層次的信息進行解讀和歸納總結,對形式語言方面入手加以識別、概括、整合,從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作品內涵準確的表述出來。在對作品的鑒賞評價時,鼓勵、啟發(fā)、促使學生進行自由準確地交流和表達,并不斷引導促使學生使用美術術語,使其鑒賞、評述能力規(guī)范,水平日漸提高。

3.在高中繪畫模版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心、手、眼并用,利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志趣的能力。

學生通過臨摹、寫生、默畫等課堂活動向大師學習,認識美術的本質,發(fā)掘培養(yǎng)心、手、眼并用,利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志趣的能力。促使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四、利用非課堂資源,在課余時間為學生開拓第二起跑線。

篇6

【關鍵詞】淺談;高中美術;現狀;策略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應實現以下價值: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傳承文化藝術,弘揚人文精神;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實踐精神;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促進身心健康;拓寬發(fā)展空間,助益人生規(guī)劃。為迎合高中美術的新課程標準,廣大美術教師紛紛進行課程改革,放眼中外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鼓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然而,在積極改革高中美術課程的浪潮下,不乏出現了某些問題,對推動高中美術課程改革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影響。

首先,教師自身對新課改的認識不夠深刻,進行課程創(chuàng)新不免出現“走形式”之嫌。為達到新課改指出的教學目的,許多高中美術教師大量引入國內外的文化藝術,欲弘揚人文精神,但部分教師不加選擇的“拿來”大量國內外藝術作品,致使紛亂的文化藝術充斥著課堂,讓學生眼花繚亂,不明白美術課堂的教學目的。

其次,部分教師為達到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及創(chuàng)新精神的目的,花大量時間用在學生的探討和合作上,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的“自由”的掌控,即課堂的掌控。這種做法無疑讓“教”的時間和效果以及“學”的知識和技能大打折扣

作為高中美術教師,應當將教學改革作為重要突破點,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成效。那么,如何搞好高中美術教學呢?

一、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活躍課堂過程

在高中美術教學工作中,教師容易墨守陳規(guī),對于教學方式方法和模式一成不變,有的老師在幾十年的美術教學生涯中,教學理念從一而終,這樣的狀態(tài)顯然是不適應當前美術教學改革發(fā)展形勢的,應當加以改善與提高。在美術教學工作中,注重從三個方面入手,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首先,在教學手段的提升方面下功夫。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教學設備手段的現代化,在美術教學中,應將多媒體手段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例如,在作品欣賞教學中,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無法有效開展教學活動,這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輔助工具,結合教學實際需要,用有關的世界名畫作品作為教學拓展內容,運用投影進行顯示,直觀形象地讓學生感受到美術作品的魅力,并輔之以音樂背景作為烘托,增強美術作品的滲透力。

其次,在美術教學中,摒棄教師唱獨角戲的陳舊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學習小組為載體,將教學探究活動安排在學習小組里面進行,如作品欣賞,發(fā)揮集體作用,相互討論交流,提高作品鑒賞能力。

再次,在教學活動中,還注重體現學生的動手作用。如運用范畫作品進行輔助,讓學生在臨摹中開展嘗試與實踐,在寫生訓練中提高實際能力,師生之間形成了較為有效的互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質。

二、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fā)式欣賞教學

現行的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經筆者調查可大致分自由欣賞式、理論闡述式和欣賞啟發(fā)式三種。自由欣賞式就是學生自由欣賞作品,教師不作任何指導,這種方式缺少教師理論指引,因而學生欣賞的無所適從,很難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效果。理論闡述式就是教師就作品理論闡述,學生跟教師欣賞作品。這種方式往往忽視了學生作為欣賞主體的參與主動性,而欣賞啟發(fā)性則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通過提示、參與分析、組織討論等手段來讓學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閱讀作品,自己做出對作品的理解和評價。這種方式真正體現了學生自己感受,閱讀作品,深入理解的主體參與性,從欣賞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賞之中,從而最終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通過“直觀感受――參與分析――比較評價”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欣賞的主體,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對作品進行直接的瞬間觀察和感受來獲得對作品的第一印象。第二階段參與分析,即理性分析階段,教師讓學生去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接著自然的引導學生從作品的體裁、題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間、肌理、風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進而逐漸由表及里的推進對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終引發(fā)對藝術形象構成和思想內涵的理解。經過對作品的感性認識,理性分析后,為了再次深刻的認識作品,對不同歷史時期美術作品進行比較,可以清晰的感覺到美術史發(fā)展跳動的脈搏,而對不同體裁、風格的美術作品進行比較可以清楚的感到畫家各自的風貌。一般來說,經過分析比較后再次感受作品,學生就會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評價,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來促使學生更深入的閱讀作品、豐富相關美術、歷史等知識。

三、美術常識學習和作品欣賞并重

美術常識課和美術欣賞課在一般并不分開,統稱“美術欣賞課”。美術常識就是關于美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美術語言等,美術常識重在研究為什么美;美術欣賞是一種視覺心理活動,重在感受美。高層次的美術欣賞應以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為理論支撐。如果美術欣賞課只重視作品的直觀感受分析,而忽視了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缺乏對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其結果必將導致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由于學生缺少美術欣賞的方法和經驗,當面對一件作品時,學生會不由自主的用現有經驗來判斷,而世俗的“像不像?”、“畫的是什么?”等審美態(tài)度只能使美術欣賞活動誤入歧途。如:欣賞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爵士樂》,若以像不像去評判這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運用點、線、面的縱橫交錯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積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給人造成的心理感受與爵士樂、百老匯所特有的屬性的聯想和分析,學生是不會正確理解這件作品的。同樣,以“美”和“不美”來評述美術作品,對高中生而言可以說是膚淺的,我們知道,“美”給人的感受是多樣的,和諧謂之美,悲壯謂之美,崇高謂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內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復雜性,不少的“美感”是通過不美的形式來表現的。

四、注意激發(fā)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在美術鑒賞課中,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富有個性化的空間,不把一種答案教給所有的學生,不把不同的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同樣的學生。在美術課里的每一個問題都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每一幅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不要去模仿別人和重復別人的觀點,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fā)出自己獨特的聲音,證明自己的存在。在培養(yǎng)學生這種獨創(chuàng)性思維能力的時候,不要太重視學生思維的正確性,而是側重于獨創(chuàng)性,努力保護學生的思維熱情。即使學生思維有明顯的錯誤,但只要有他的獨創(chuàng)性,也給予鼓勵甚至肯定。

篇7

一、指導思想

繼續(xù)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制定的課程標準,以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為根本宗旨,深入開展教學改革,不斷改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關注教學的多維目標,切實打好學生學習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繼續(xù)強化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的意識。

二、工作思路

1、深入學習新課程理念,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實質,指導教學改革。

2、結合教學實際開展課題研究,提高常態(tài)教學質量。

3、不斷增強反思意識,提高自我監(jiān)控能力,改進教學方式。

4、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

三、工作重點

1、加強常態(tài)教學的質量管理,強化目標達成,向40分鐘要質量。

2、深入開展新課程教材實驗工作。

3、繼續(xù)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

四、具體學科要求:

英語學科:繼續(xù)開展區(qū)級重點課題的實驗研究,以科研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完成階段性總結。進一步探討提高英語聽、說、讀、寫水平的有效途徑。加強學困生的輔導,舉辦英語單詞競賽,完成英語口語抽測。

音樂: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音樂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唱歌課的教學研究。開展藝術節(jié)活動,輔導所教班級參加合唱比賽。

體育:學習貫徹《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繼續(xù)開展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合作教育應用的研究。組織召開運動會。選拔、培訓體育特長生,為參加區(qū)運會作好準備。繼續(xù)抓好課間操和課外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不斷改進課間操形式,形成學校體育工作特色。

美術:進一步推進美術教學改革,建立美術教學資源庫,積極開展信息技術和美術教學的整合研討。組織學生參與藝術節(jié)活動,定期展示學生美術作品。

信息常識:認真落實區(qū)小教研對本學科的要求,積極探索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體驗感悟的自主完成任務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加強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漢字處理能力的三級監(jiān)控,分層教學,制定措施,提高每個學生運用電腦解決[由網站收集整理]實際問題的能

五、具體工作:

九月份1、對參加市教壇新秀教師進行指導

篇8

1、根據教科室的主題要求,“續(xù)推學本課堂建設,提高教師素養(yǎng)”,綜合組擬定主題為:“繼續(xù)有效利用預習單發(fā)揮的作用”組織教學,將教研主題滲透到常規(guī)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2、綜合組成員多,科目雜,在校教科室的領導下全體成員努力工作,將出色完成教學教研任務。

(1)堅持“面向全體,分層指導、逐個提高”和“立足教材,深入淺出,拾級而上”的教育教學策略,根據自己的科目要求有效利用預習單,將預習落到實處。

(2)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有效利用預習單發(fā)揮的作用。

(3)七八年級的老師設計預習單問題時應該有梯度,層層深入,有探討的內容。

(4)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身心都受益,每堂課都有話講,每堂課都積極參與,既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能提高道德覺悟。

工作重點:

一、深入鉆研教材,繼續(xù)學本課堂的探討,深入“發(fā)揮預習單的有效作用”各學科根據教學目標尋找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

1、社思:

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不一樣,設計的教學方法也不同。

(一)七年級:

(1)利用預習單培養(yǎng)學生學會認識自己,學會交往,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2)世界地理的教學教會學生認識地圖的能力,從圖中獲取信息,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解題的能力。

(3)同教材老師互相聽課,經常同課異構,互相磨課,要集體備課,

(二)八年級:

(1)利用預習單讓學生深度解讀文本,合理擴充教材,真正做到依標施教,依剛而考。

(2)通過課例展示學本課堂的預習單發(fā)揮的有效作用,深化提升學本課堂,有利于學生自我解決疑難問題。尋找方法,實現向40分鐘要質量的高效能課堂目標。

(4)新老師聽課15節(jié)外加聽講座或讀名作5次,老教師聽10節(jié)課外加聽講座或讀名作2次。

(三)九年級:

(1)緊靠中考大綱,做到有效復習,講練結合盡量不走冤枉路。

(2)研究命題方向,把握研究學業(yè)考試,尋找有效提升成績的方法。將solo評價滲透給學生并指導學生答題。

(3)針對中考目標有重點的記憶核心知識,指導學生學會知識遷移,提高答非選擇題的能力,注重做題方法的引導。

(4)做到基礎知識重點記憶堂堂清,周周查,月月考。

(5)積極參加區(qū)里組織的學習機會,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學水平。

2、體育:

重在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1)九年級以中考項目為目標,加強訓練,提高成績。

(1)八年級通過教學實踐,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體質,使學生掌握走、跑、跳、投擲以及球類等運動項目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育運動技術水平。

(2)七年級多和學生互動,開始學本課堂的研討,課上多安排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專業(yè)技能知識和適當的運動量,增強體質。

3、音樂、信息、美術、心理活動、綜合實踐:

(1)利用學本課堂培養(yǎng)學生動手和動嘴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加強思想教育,使他們好學、樂學、愛學,快樂健康成長

(2)培養(yǎng)學生擁有面對自己和面對他人的勇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學會保護自己,掌握自己和他人相處的技能,以及了解各種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生活常識。

二、積極配合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努力完成本組的工作任務。

三、各科常規(guī)工作做到提前手寫備課,認真上課,二次改作。實行以備課組為活動單位,進行研究,強化課堂的關鍵是學習活動的設計、展開和落實,促進學生真正有效的學習;突出核心知識梳理、核心問題設計和板書設計,通過提高備課質量促進學本課堂研究的深化,特別是預習單的有效利用。

四、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織本組成員上好校內公開課(每人開一節(jié)),積極參加區(qū)里公開課,通過課后評課和反思把好質量關,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五、通過各種渠道學習,多聽本組和他組的課,多學習他人的長處,懂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勤動筆,記錄實際教學中的得與失,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要求:新老師聽課15節(jié)外加聽講座或讀名作5次,老教師聽10節(jié)課外加聽講座或讀名作2次。

六、充分發(fā)揮本組教師的個性差異,多姿多彩的開展有效活動。

(1)配合美術組完成藝術節(jié)等重大活動。(體育和美術組)

(2)配合政教處完成墻報設計,美化校園。(美術組)

(3協助組織開展各類藝術比賽活動。(美術組)

(5)九年級組織一次初中生情緒調控講座。(心理老師)

(6)七年級準備舉辦包餃子活動。(綜合實踐組)

篇9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評價

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完善的、重過程、重創(chuàng)新的評價,是初中美術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也符合《新課程標準》“為學生全面發(fā)展而評價”的理念。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美術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我們在美術教學目標的制定、課型的設計、現代技術與美術課教學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對美術教學評價的研究與實踐卻相對滯后。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性的評價模式,缺乏科學的認識態(tài)度和正確的觀念方法。評價過程中,教師只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與訓練,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阻礙了學生潛能的發(fā)揮和審美素質的提高,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甚至,有時會因評價不當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散失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根據現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和美術學科的自身特點,我改變傳統的美術課堂評價方式,不以作業(yè)的優(yōu)劣作為評價標準,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積極探究。以教師評與學生自評相結合的方式,考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對學生創(chuàng)作成果的尊重。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的教學評價方法:

1.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確立評價標準

初中美術的教學評價必須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fā),不脫離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不脫離學生實際學習水平與生活經驗,不從藝術性考慮,更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度量學生作品。在學生參與評價時,教師要與其達成共識。評價標準應側重于創(chuàng)造性與個性:如內容是否有情趣、是否顯示出對周圍事物的留意與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個性成分。評價標準因人而異,不管是誰,不管作品的質量如何,只要參與學習就能得到肯定與表揚。允許學生反復嘗試,作業(yè)講評后修改,教師對其作業(yè)應給予新的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2.采用多種評價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家蓋慈說:“沒有什么東西更能增加人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努力?!睂嵺`證明,得分低、評價差的學生容易失去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學習主動性也差。所以,美術課除了通過開展游戲傾向的活動增強課堂趣味外,還要發(fā)揮好評價的促進作用,及時在評價過程中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使用這種激勵性的評價方法也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而有所不同。對七、八年級的學生主要采用激勵贊揚為主的方法,因為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容易贊同老師的做法。而對九年級的學生,則應該慎用激勵性的評價,應傾向于采用實事求是的方法,該批評的就要批評,不要采用模棱兩可的評語,因為他們已基本具備辨別優(yōu)劣、判斷是非的能力。如果評價不良,不但不能發(fā)揮作用,反而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影響評價功能的發(fā)揮。同時,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目標要小,起點要低。對學生的感情態(tài)度、創(chuàng)造性思維、合作精神等行為出現時要及時予以反饋。評價的方法也應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而定,可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不能量化的部分,可采用描述性評價、課堂激勵性評價等多種方式。同時也應注意,每種評價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也相應存在不足,所以,教師要提高運用各種方法的能力,揚其長、避其短,保證各種評價方法的科學性、實用性,使評價盡可能的客觀公正。

3.采用多種評價形式,促進全面發(fā)展

在以往教學中,教師是評價者,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以教師自己的審美觀為評判標準,評價結果中教師的偏愛起決定作用。新的美術評價,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在活動評價中只起組織、引導、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這種多主題評價,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學習發(fā)展狀況的信息,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通過比較、反思、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評價結論也較為科學、寬松、現實。

4.構建期末成績的綜合性評定體系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說明:學校美術教學目的是“通過美術教學,向學生傳授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巧,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睹佬g新課程標準》把美術評價分成“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加以描述。由此可見,在期末美術成績的評定中,假如教師單憑主觀印象或一次繪畫考試而確定學生的成績,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學中應改進學生期末美術成績的評定方法,建立綜合性的評價方式。

基礎知識和欣賞評述可以用試卷測試的方式,在期末對學生進行評價。如美術的種類、色彩知識、書法常識、基本技法和作品賞析等,可以作為考察的內容?;A知識的難度應適當降低,使學生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對枯燥的、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沒有畏懼心理,以利下一步學習。欣賞能力的考察以提高學生欣賞優(yōu)秀作品的能力為目標。

平時作業(yè)、學習態(tài)度和課堂紀律根據學生在日常學習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可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如平時作業(yè)的評價可計算出每次作業(yè)的分值,再根據學生每次作業(yè)的等級給出分數,最后得出總分。學習態(tài)度和課堂紀律以質性評價為主,教師可根據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結合學生的自評給予客觀的評價。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科學的教育評價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保證,是深化教育改革,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能否實施科學的教育評價顯得至關重要。初中美術教育的評價,對促進學生素質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我們只有在實踐中通過不斷研究和探索,才能形成科學化的發(fā)展性評價體系,才能適應新的課程改革要求,確保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因此,美術教師要更新觀念,美術評價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客觀行為,尊重學生的個性張揚,探索一種評價內容全面、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的教育評價模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評價。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美術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

[2]《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實驗稿)

篇10

關鍵詞:美術教育 美術藝術 藝術思維 情境

職高美術教育的現狀第一,傳統觀念的制約。長期以來,很多學校重視智力教育而忽略美育的現象普遍,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美術僅被當做個人的興趣愛好,第二,教學方法陳舊。教師只注重專業(yè)技能的鉆研與訓練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在藝術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學習和實踐中,教師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教學成效,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墨守成規(guī),而且有著人云亦云的不良傾向,忽視了與學生的溝通,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和熱情。美術教育的目標之一即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這一思維的培養(yǎng)與建立鞏固了美術教育的目的,也拓展了美術教育的意義。美術教育應當是充滿藝術情趣的教育。只有用藝術與藝術的教育,才能真正達到培養(yǎng)具有美術藝術思維人才的目的。

一、培養(yǎng)中職學生美術藝術思維的重要性

無論是中西方,美術與藝術的關系都是緊密的、不可分割的,無藝術則無美術。如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關系著學生對美術藝術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形成,所以我們說,一個成功的美術教育應當基于一套成功的美術藝術培養(yǎng)模式。

成功的美術教育模式,對學生美術思維的培養(yǎng)有著重大的決定因素。一個具備美術素養(yǎng)的人應當是一個具備美術藝術細胞、正確藝術審美觀的人。

另一方面,藝術水平和審美水平的提高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美術活動來推動。藝術水平和審美水平的發(fā)展提高也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美術活動來推動。美術作為杜會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通過繪畫表現、體塊造型以及各種藝術形式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陶冶人們的心靈,使人們能得到充分的藝術享受。一幅好的美術作品是藝術家智慧的結晶、技術的展現和心靈世界的袒露,是對現實美的創(chuàng)造,對理想美的追求;美術的創(chuàng)作活動,不僅是技術性很強的體力勞動,更是思想水準很高的腦力勞動;它不但需要技術、技巧及其理論知識,還需要藝術思維、感情和藝術靈感。

二、加強平衡技法訓練,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藝術思維

長期以來,在美術教育中存在著重技法教育而輕視藝術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技法訓練的結果是一種可視化的結果,且培養(yǎng)的周期也相對較短,而藝術思維培養(yǎng)的結果往往是隱性的,不容易量化,且培養(yǎng)的周期顯得較長。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對藝術教育成果的評價也往往以學生作品展覽的效果和學生參加校外展覽和比賽的結果為標準,這樣,在許多學校,教師并沒有按照教材設計和編排的初衷進行教學,把有限的美術教學等同于美術興趣小組,將重點放在技法訓練上,更有甚者,為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重點教授迎合比賽和展覽的作品。這樣為求一時之效果僅重視技法培養(yǎng),甚至出現為求一時之效果只重視指導部分學生而忽視全體學生的現象。這樣,美術教育實則與美育的初衷相背離?;A教育中的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yè)美術教育,它一方面承擔及早發(fā)現美術人才的任務,更重要的它是面向全體的美育,要培養(yǎng)包括未來能夠成長為藝術人才在內的所有學生的藝術思維能力。

三、掌握藝術基本原理.培養(yǎng)學生藝術思維

基礎教育中的美術教學安排了許多藝術基本理論和原理的教學內容,這些原理都是藝術中最基本的原理,是學生了解藝術,走近、走進藝術所必備的藝術常識,也是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藝術思維能力的基礎知識和必經途徑。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理論知識過于乏味,學生并不喜歡也不容易接受,這樣在教學中常常輕視理論教學,或者將美術理論知識的教學教成了學生所不喜歡的乏味的理論,使學生失去了解藝術、藝術思維能力得到開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和途徑。為此,基礎教育中的美術教學,老師首先要認識到理論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其次,教師要將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形象化的作品和技法訓練緊密相結合,做到寓教于形象,寓教于樂,通過學生可接受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

四、加強美術欣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

美術語言較之其他語言,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形象的直觀性,而人對于直觀形象的感覺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感覺能力是藝術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也是藝術思維的重要方面。學生藝術思維如何,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學生對藝術或者藝術作品的直觀理解和會意。在國外,經濟條件相對較發(fā)達,家庭、社會對孩子藝術思維培養(yǎng)的意識較高,我們常可看到國外父母親帶孩子參觀藝術品,其目的就是熏陶孩子的審美感官,培養(yǎng)孩子對藝術的直感能力,啟發(fā)孩子的藝術思維。而在我國,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孩子較少有這樣的機會。美術教學中每學期都安排了一定課時的作品欣賞,教師要特別重視這少量的欣賞教學,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盡量以形象、生動、淺顯的語言,分析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提高學生對形象的感覺能力和直觀把握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藝術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