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19:54:4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地理教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高中地理教學論文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而教師則是地理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
因此,在組織整個課堂教學時,要注意放下“師”的權威架子,要以學生學習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戒備心理,真正體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思維與想象。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游戲、討論、探究、實驗、觀察、調查、信息搜集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的發(fā)展過程。在課堂上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示自己對問題的解釋,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證據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自己尋求合理的答案。另一方面,拓展學生學習地理的時間和空間,把獲取的地理知識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課外,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新教材內容體系的改變
新課標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簡短,圖、活動、案例增多,很多知識點到為止,內容非常突出時代信息,許多新內容教師沒有接觸過,這對我們教師來說是變相地加重了負擔。設計的探索活動靈活新穎,學生很活躍,但由于活動過程多,一些活動需花費很長時間,一節(jié)課很難講完,往往按設計把試驗做了,但后面的內容難以進行完,出現了地理教學任務重,課時不足的現象。并且有些探索活動沒有現成的答案。答案開放性過大,這對我們教師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講哪些、講多少、講多深、怎么講,很難把握。
在這種形式下,作為一線教師在業(yè)務上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強化教育理論與地理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使自己的地理教學能力提高,跟上新課程的時代步伐,進而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備課時要加強集體備課、統一要求、集體討論,按單元進行課時備課,對每一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統籌安排(講多少、講哪些、講多深、怎么講)。并緊密結合實際、尋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識相關的案例,搜集相關地理教材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豐富相關知識點,發(fā)動學生觀察現實生活和搜集相關材料。對于實驗課等花費時間長這一點,在課前就對學生說明該實驗的目的,操作過程,提前準備,如“沙塵暴的成因和風沙災害的防治”。這樣既不耽誤時間,又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流暢性。
高中微課地理教學論文
【摘要】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要注重科學合理運用。一是立足高中地理教學難點來開發(fā)微課資源,強化任課教師之間聯系;二是善于運用微課來激活高中地理課堂氛圍,使微課更好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三是把握微課特點來拓展并延伸高中地理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四是運用微課來翻轉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微課;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微課資源越來越受到高中地理教師的歡迎。一方面,微課精悍短小、簡潔明了的特點,有助于幫助師生更好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微課引人入勝的方式有助于學生更自主地探究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輔助教學,已發(fā)展成為地理教師較重要的手段與方式之一。
一、立足教學難點,開發(fā)高中地理微課資源
由于高中地理具有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的雙重屬性,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邏輯性較強、文理交叉的知識點,學生學習會有一定的困難。高中地理教師要善于通過微課的制作與開發(fā),將這些教學的難點與“攔路虎”進行有效的解決。一方面,微課短小精悍且集中某一知識點的特點,有利于地理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內解決教學難點,從而引導學生走出學習困境;另一方面,通過微課形式來豐富課堂手段,有助聚焦學生的注意力,對教學效果也大為改觀。而更讓人高興的是,由于信息技術手段與自媒體教學的興起,不僅有海量的信息資源可供篩選,而且還有很多教學名師也將上課的相關資源進行共享,這為微課制作與開發(fā)奠定了扎實的資源基礎。高中地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善于利用這些資源,結合學生學情開發(fā)切合實際的微課資源,在解決教學難點的同時,也豐富教學方式與手段。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為例,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將熱力環(huán)流這一難點通過微課來開展。首先筆者制作了具有動畫效果的PPT,在自動播放PPT中通過錄制與音頻插入將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變化及引起后果等都一一表現出來,并在這一過程中將大氣受熱過程、大氣運動過程等知識的原理也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前后連貫的小知識體系。由于動畫效果較好,很多學生在觀看過程中,還會對講解內容進行紙上練習,從而較快掌握了這一知識點,有助于后面的學習。由此可見,開發(fā)適應學情的微課來解決教學難點或重點,是高中地理有效教學開展的途徑之一。
二、激活課堂氛圍,善用微課融入地理教學
高中地理教學論文
地理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如何選擇正確途徑,為提高學生的素質服務,是擺在每一個地理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地理學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規(guī)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類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其學習的主要內容,涵蓋了與人類關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與人類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之一。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提高課堂效果的根本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場所,是引導學生發(fā)展的場所。課堂不能只注意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更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另外現代教育思想更關注學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無關現狀,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創(chuàng)設對學生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或問題情景,從而使教師所教與學生所學、所需能有機結合。所以課堂效果如何,教師的教育觀念至關重要。
二、做好教學準備是獲得課堂最佳效果的關鍵
備課要備內容、備材料、備教具、備學生、備方法等,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備學生、備方法。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教學,我相信各位教師在地理基本知識方面不會存在大的問題,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一些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只注重備內容的系統化、全面化,只關注自己的教學過程,不管學生,不備方法,導致教師講課、學生學習兩層皮,教學效果不好。
殊不知我們的學生已經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我們必須研究我們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現代教學的要求,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地理教學論文
一、學習需要激發(fā)
需要是個體的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人腦中的反映,需要同人的活動聯系著,是人的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個性積極性的源,它促使人朝著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對象,以行動求得自身的滿足,需要越強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在當前的情況下,只有中學生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掌握地理知識,對于他們現在和將來的學習、生活具有意義,這樣才能產生學習地理學科的求知欲,形成強烈的求知動機。地理教師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關于周圍和社會上所關心的地理問題的講解,并進行分析,使他們覺得學習地理知識確實有用。這就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地理知識的需要,引發(fā)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例如:結合同學們的生活實際:現在冬天為什么不太冷?每隔七、八天就有一次強冷空氣的過境,使我們這個地區(qū)氣溫下降幅度較大,為什么?夏天,人們?yōu)槭裁炊即\色的衣服?新買來的自行車,只要一遇到下雨,表層的漆就會脫落,為什么?再有同學們到杭州去,感到最頭痛的事是什么?交通擁擠,行人太多,空氣的能見度較差,噪音震耳。就以上同學看到的、生活中體驗到的地理現象指導學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而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如何來解決這一問題?并要求學生針對上面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寫論文等。大家感到學習地理知識是一種迫切的個體和社會的需要,因而群體性的學習氣氛空前高漲。
二、認真上好第一節(jié)課,這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講每一章節(jié)的第一節(jié)課時,教師首先要抓住這個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講好第一節(jié)課,這是學生對該章地理內容是否有興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師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強易引起學生思考與聯想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我在講高一新教材的第一節(jié)課時,我是讓學生假設他們自己是城鎮(zhèn)規(guī)劃師,讓他們規(guī)劃一個小鎮(zhèn)的道路、橋梁、工業(yè)區(qū)以及居住區(qū)等。并讓學生來講解自己為什么這樣布局,并讓同學討論并展開辯論。這樣為學習后面的內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同時這些現象就發(fā)生在學生身邊,是學生有興趣并渴望知道的東西,因而能使學生覺得學習地理能增長見識,真切有用。
三、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引言,適當制造懸念,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節(jié)課的開始要特別注意新課的引入。可采用歌謠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戲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導入新課,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fā)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藝術的地理教學論文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靈活運用多種資源
隨著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地理教材已經不再是課堂教學的唯一資源,而是成為服務于課堂教學的一種載體。在具體教學中,地理授課已經不再局限于文本教材,而是依托于不斷發(fā)展的地理學科、學生自身的實踐經驗、地理學習活動,以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大自然。因此,地理教師要善于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靈活運用各種可供利用的課程資源,努力拓展學生的地理知識。1.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發(fā)展,現行的地理教材與傳統地理教材相比,在諸多方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新教材中大量充實了彩色圖片、閱讀資源、學生活動等,作為地理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現有資源,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組織學生參與教材中涉及的各種活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應用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2.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尤其是“區(qū)域地理”中的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中“生活中的地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與求知欲望,因此,地理教師要善于聯系教材中的知識點,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充分利用地圖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地理是一門區(qū)域性極強的學科,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而空間思維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地圖學習。地圖是師生輕松學地理的“法寶”,愉快獲取地理知識的“竅門”。地圖作為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工具,是幫助學生學好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和實物投影,將重要的地圖信息展示在學生面前,然后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與講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變得直觀和有趣,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例如,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包含大量與氣候有關的知識,如果讓學生對這類知識死記硬背,會使學生感到頭疼,久而久之,容易對地理產生厭倦感,就算是當時勉強記住了,過段時間也會忘得一干二凈。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世界各地的氣候類型圖,教會學生從緯度、海陸位置、地形等方面來分析問題:首先從緯度位置來判斷這個地方是溫帶氣候,還是熱帶氣候,或者是寒帶氣候;然后從海陸位置來判斷這個地方是大陸性、季風,還是沙漠;再根據地形因素來判斷是否能夠形成高原山地氣候。通過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紛繁復雜的地理知識,從而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養(yǎng)成繪制地圖的習慣。
三、讓學生體會地理之美,激發(fā)學習興趣
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的美,他們才能發(fā)自內心地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而中國的古詩詞文化源遠流長,很多詩句名言中就包含了諸多地理現象,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這些詩句引入課堂,幫助學生體會地理之美。在地理課堂上引入詩詞佳句,可以使學生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如:講解長江三峽時可以引入李白的著名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充分體會我國的地理之美,從而加深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
行為體驗式地理教學論文
摘要:以六年級下冊滬教版地理教材中“多變的天氣”一課為例,采用行為體驗式地理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從認知起點、地理生活化和知識內化這三個方面進行行為體驗式地理教學的路徑探索,旨在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行為體驗;地理教學;路徑
一、行為體驗式地理教學
在上海市地理教學實踐過程中,特別提出了“行為體驗”的教學策略?!靶袨椤保磁e止行動,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體驗”,即親身經歷,是指通過親身實踐所獲得的經驗?!靶袨轶w驗”的教學形式意在強化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學習,不僅要經歷“閱讀”“聽講”的過程,更要經歷“外表活動”,如演示、實驗、制作、調查、小組活動等,要在“動中學”和“做中學”。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行為體驗式地理教學,是指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開發(fā)實踐環(huán)節(jié)和拓寬學習渠道,將感知學習與操作學習融合在一起,來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強調自主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以實踐性、技能性、情感性知識為教學內容,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設計
本文以六年級下冊滬教版地理教材中“多變的天氣”一課為例,著重從認知起點、地理生活化和知識內化三個方面進行行為體驗式地理教學的路徑初探。(一)認知起點——直觀感受體驗。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在《教育心理學》中寫道:“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句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苯虒W必須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fā),依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結合教學內容、捕捉已有經驗,選擇更契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知識學習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體驗知識的生成?!緦W生活動1】設計問題:說一說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天氣狀況并說明理由。教師任務:根據學生的描述,展現各種天氣狀況圖片,讓學生結合視覺直觀體驗,聚焦學習向心力,快速進入課堂狀態(tài)。設計意圖:設計一個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通過學生的直觀感受導入本課題。(二)地理生活化——情景學習體驗??涿兰~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不論什么東西不可單因它在學校里有價值去學習,要因它在生活中有用才可學,這樣,一個學生學得知識,才不至于一出學校就立刻消失了?!庇捎诘乩斫虒W具有時空開放性,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可以不受束縛地多途徑進行多元化學習,在體驗生活和體驗社會時檢驗地理學科知識,培養(yǎng)地理實踐的應用能力。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豐富的地理課程資源,諸如我們呼吸的大氣,不可或缺的水、土壤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地理教育的鮮活資源。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情境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建立地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來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他們在地理教學中真實感受到地理與身邊的生活密切相關,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與技能來解決身邊這些真實的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生活、學會關懷,使他們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尋求地理學習的意義?!緦W生活動2】設計問題:如何描述現在的天氣狀況,那早上的天氣狀況呢?昨天放學時的天氣狀況呢?(學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情形,結合不同時間點的不同天氣狀況,描述各個時間點的天氣狀況。)教師任務:根據學生對于不同時間點的不同天氣狀況的描述,啟發(fā)學生總結歸納天氣短時多變的特點。設計意圖:關于“天氣的短時多變性”,每學年第二學期課程推進到此的時候,正是4月份上海市天氣狀況晴雨相間的時候,可能前一天是小雨,第二天就是多云或是晴天。抑或是,早上學生到校路上還在下小雨,可是上午或中午就放晴了?;诖诉M行相應教學內容的情景教學設計,根據真實情景設計具體的行為體驗問題?!緦W生活動3】材料準備:教材P46閱讀材料“天氣變化與各行各業(yè)息息相關”以及印發(fā)的一些文本材料。交流問題:分小組舉例談一談對建筑工人/農民/電力部門工作人員/公路管理人員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的一些天氣狀況。學生分組:全班分為四大組,每一大組抽簽選擇建筑工人/農民/電力部門工作人員/公路管理人員之一的角色。每大組以四人為小組,這四人小組中成員的地理學習水平差異明顯。任務分工:四人小組中有1名組長、1名小組發(fā)言人和2名組員。其中組長負責安排分配協調具體事宜,并和兩名組員一起閱讀、整理資料、梳理交流內容,小組發(fā)言人負責記錄發(fā)言內容并交流。教師任務:①協調各小組有秩序地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②根據每個小組所選角色的交流發(fā)言,查漏補缺,引導其他小組補充完善;③在學生結合材料角色扮演回答完這四類人員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天氣狀況時,通過這四類人員引申拓展到各行各業(yè)人員,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天氣變化與各行各業(yè)息息相關的關系。設計意圖:關于“天氣變化與各行各業(yè)息息相關的關系”,設置角色扮演體驗,結合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講解天氣變化對這些角色實際生活的影響。(三)知識內化——具體操作體驗。知識內化是體驗式地理教學的關鍵,結合一些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上臺講一講這種親身經歷體驗,來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強化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具體操作中的反思、同化、順應等方式,來直觀自我建構這些學習內容,從而內化成自我的知識系統?!緦W生活動4】材料準備:根據全班人數,準備任務單,任務單有兩類,如圖1和圖2所示。具體分工:全班共有8列同學,其中1、3、5、7列分發(fā)任務單一,2、4、6、8列分發(fā)任務單二。任務安排:先給定6分鐘讓每名學生各自完成手中的任務單,然后第1列和第2列同排學生交換任務單,以此類推。交換任務單后,糾正畫錯的天氣符號。最后再將任務單返還。教師任務:①講解規(guī)則,發(fā)放任務單;②講解畫天氣符號的要領;③在學生畫天氣符號時指導;④根據學生的回答,找出學生容易畫錯的天氣符號,并統一糾正;⑤著重講解風力風向符號。本次活動流程見圖3。圖3“畫一畫天氣符號”流程圖設計意圖:關于“天氣符號”,由于天氣符號眾多,學生直接識記起來比較困難,所以采用畫一畫的方式,讓學生動動手,在“活動中學習”,通過親手畫這種教學形式來加深理解記憶?!緦W生活動5】材料準備:在中國空白行政區(qū)圖上選取北京、上海、廣州、沈陽、重慶等8個城市,制作天氣預報的背景PPT。具體操作:學生上臺選擇感興趣的城市,點擊該城市名稱,PPT中出現該城市的天氣狀況圖,然后學生根據該城市的天氣符號和氣溫,以氣象預報員身份介紹其天氣狀況。教師任務:①提前規(guī)定每大組選擇兩名學生上臺預報天氣;②協助學生選擇下一名上臺做天氣預報的小小氣象預報員。設計意圖:關于“天氣預報”,采用模仿主持人播報天氣預報的形式,用來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使用天氣預報圖的能力,為后續(xù)氣候的學習打下基礎。
“雙體互動”高中地理教學論文
【摘要】新一輪的課改中明確提出了要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課堂更具活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注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本文主要從高中教學入手,研究“雙體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期通過研究,有效加強師生互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量。更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雙體互動;教學模式
“雙體互動”教學模式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誕生的?!半p體互動”注重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與學生是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則起到主導作用?!半p體互動”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半p體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培養(yǎng)他們與人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發(fā)揮“雙體互動”教學模式的最佳效果。
一、巧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促進了教育的進一步改革和創(chuàng)新。特別是多媒體教學,已經廣泛應用到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半p體互動”教學實施的前提是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出“雙體互動”教學模式的最佳效果。而由于多媒體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多種多樣的內容呈現方式,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當巧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成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促進“雙體互動”教學模式的順利進行。如在教學《海底地形的分布》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由于學生對海底地形比較陌生。單靠教師板書、講授,學生很難提起興趣。但如果用多媒體設備,以圖片、組圖、視頻等形式展示,對學生視覺上造成沖擊,那么就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用柱形圖表示最深點:馬里亞納海溝11034m;海洋平均深度:3730m;地球表面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以下2400m;陸地平均海拔870m;最高點珠穆朗瑪峰8844.43m。通過鮮明的柱形圖,這些知識點一目了然。學生提起了學習興趣,自然會踴躍與教師交流,探討海底地形的相關知識。有的學生問海底地形的類型名稱,有的問海底地形的分布規(guī)律……教師穿梭在學生之間,忙得不亦樂乎。
二、智設問題,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
高職旅游地理教學論文
項目教學法是當前素質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教學方法,這是將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能力,提高專業(yè)教學質量。面對比較復雜的教學環(huán)境,教學改革的工作就要從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應用層面著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加以應用,從而提高旅游地理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高職旅游地理教學現狀及項目教學法應用的重要性
(一)高職旅游地理教學現狀。當前的高職旅游地理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諸多教學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其一,課程設置不科學。旅游地理教學中的課程設置是比較重要的,科學的課程設置對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學習效率有著促進作用。但在實際中,旅游地理課程的安排還存在不合理之處,課程安排的比較少,課時和教學的內容不相匹配,這就造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趕任務就加快教學的進度,造成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壓力,不能對教學的內容全面理解,影響了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同時也比較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其二,教師對課程認識不全面。提高旅游地理教學質量,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學習有著指導的作用,但從實際教學現狀能夠發(fā)現,一些教師在旅游地理教學的目標方面沒有明確化,不注重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教學的系統性比較差,缺少相應的教具,沒有實現現代化的旅游地理教學目標,對教材中的旅游地理的知識深度沒有充分挖掘,這些也會造成教學質量和效率低的問題。(二)高職旅游地理教學項目教學法應用的重要性。高職旅游地理教學過程中,通過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對旅游專業(yè)的教學體系轉型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能夠面向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這樣就能建立科學的教學模式,促進整個教學過程順利進行,從而促進專業(yè)教學體系的優(yōu)化。旅游地理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也能有效實現教學中心的轉移,能將學生主體地位得以鮮明突出,促使學生主動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增加了學生參與課堂的力度,也能有效增加學生的學習經驗和體驗,最終將學生專業(yè)知識層次進一步完善。另外,項目教學法的科學應用,能有效提高旅游地理教學的整體效果,優(yōu)化教學的過程,對實現教學發(fā)展目標有著促進作用。
二、高職旅游地理教學項目教學法應用要點和應用方法
(一)高職旅游地理教學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要點。高職旅游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重項目教學法的科學應用,抓住教學方法應用的要點,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項目教學法的積極作用。項目教學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建立學生認知結構,通過具體的旅游案例讓學生能夠對知識點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具體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要注重對學生的興趣積極激發(fā),讓學生能在興趣的基礎上展開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能力,最終實現旅游地理教學的目標。(二)高職旅游地理教學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方法。高職旅游地理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要注重方法的科學性,主要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準備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旅游地理教學過程中對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先要能夠向學生介紹項目教學法的主要內涵,讓學生能對這一教學方法有所了解,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材料。如常用的旅游地理知識網站等,讓學生能主動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在這一方面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一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以小組的方式解決實際的問題,學生在組長的引導下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方案,并將學習的任務以及完成的時間加以明確。其次,在實施操作的過程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需要充分重視小組成員的相互配合,讓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發(fā)揮,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認同感,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同學習材料的詳細整合以及制訂項目實施的計劃,都需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完成。然后在課堂上對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展示,從而實現資源共享以及經驗的傳遞,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有著積極作用。在對旅游資源的講述過程中,可結合當地的旅游資源實施講解,讓學生在講解過程中產生共鳴。項目進行中出現問題時,教師就要及時性地提出建議,促進學生完成任務。最后,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評價環(huán)節(jié)也是比較重要的,要能夠結合項目教學的計劃安排對小組以及個人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如教師評價以及學生評價等等,通過評價了解項目教學法的應用不足和應用優(yōu)勢,促進旅游地理教學方案的優(yōu)化。
三、結語
高中地理教學論文9篇
第一篇
一、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提問的功能
1.有效性提問的啟發(fā)與培養(yǎng)功能。傳統高中地理教學的提問類型多為記憶型提問(如:什么是季風),觀察型提問(如:找出地圖中里海的位置),以及理解型提問(如:美國硅谷的區(qū)位條件有哪些),此三種提問類型均為低層次提問類型,主要考查學生的書面知識記憶,以及學生觀察直觀材料的能力,缺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應用型提問、探究型提問、評價型提問類型,無法鍛煉學生分析、解決與評價地理事物的綜合性能力,且提問的次數較多,隨意性較強,使得我國高中地理教學提問普遍缺乏目的性與策略性。對此,有效性提問立足于地理教學目標,增設相關提問類型,重在啟發(fā)學生思維,實現學生地理知識與地理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學功能。
2.有效性提問的激勵與參與功能。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提問的方式與內容缺乏應有的設計,一方面是提問形式過于單調,趣味性不強,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性提問利用設疑吸引法、反詰提問法、層層遞進法、比較提問法等多樣提問方式,優(yōu)化教學的趣味性與新穎性,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是問題設置針對性不強,不能滿足教學的真實需求,難以實現預期效果。有效性提問明確提問的發(fā)問點,包括預設導入提問、預設銜接點提問、預設圖樣提問、預設課后思考提問等各種提問策略,對應不同的教學需求,指導學生參與教學。
3.有效性提問的反饋與調節(jié)功能。有效性提問還具備教學的反饋與調節(jié)功能,高中地理教學的提問反饋主要存在于理答環(huán)節(jié),在傳統地理教學提問中,教師普遍重視學生的問題答案多于問題本身,忽視問題的探究性過程,且教學提問的主體以教師為主,學生很少提出問題。有效性提問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究與拓展,教師鼓勵學生提問并認真傾聽,適時點撥,實現有效理答。高中地理教學提問的調節(jié)功效是指教師提問為教學創(chuàng)建的節(jié)奏性,傳統高中物理教學提問不重視提問的簡潔與準確,模糊性問題常常影響教學的連貫性,有效性提問重視教師的提問表達技術,旨在為實現物理教學過程的流暢奠定語言基礎。
二、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提問策略
地理教學論文:語言藝術地理歡快教程的建構
作者:華銀單位:江蘇省江都市邵伯鎮(zhèn)昭關中學
適當運用啟發(fā)性的語言
在課堂教學中,直接的傳授知識并不是教師采取的唯一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思維也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和目標。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運用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語言,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升綜合素質。例如,在講到“大陸漂移學說”時,教師就可以在上課的一開始就提出問題:為什么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會發(fā)現煤層呢?為什么在非洲靠近赤道的地區(qū)會發(fā)現古代冰川呢?這樣,在上課的一開始,就通過這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思考,使得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這樣,最后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自然會非常理想。
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下開展學習活動,學習者無論是反應能力還是理解能力等都會獲得顯著的提升,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對于教學效果往往具有直接的影響。在眾多的語言藝術中,幽默的語言可以說是教學語言中一種非常具有魅力的語言藝術形式,在課堂上適當地穿插進一些有趣的笑話、幽默的典故、奇聞軼事等,可以讓整個課堂氣氛變得異常輕松幽默,而這樣的課堂往往也最受學生歡迎。例如,在講到地球儀的時候,為了說明黃赤交角的存在,我就在上課的時候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小笑話:某天,校長走進了初一的某個班級進行日常學校檢查工作,剛好該班在上地理課,講桌上擺著一個地球儀,校長走上講臺指著地球儀問班級中的一個學生道:“這個地球儀為什么是歪的呢?”這時候,只見這個學生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站起來答到:“報告校長,不是我弄歪的!”聽到這個笑話以后,全部學生哄然大笑起來。這樣,整個課堂氣氛立刻變得活躍異常。這時候,教師再繼續(xù)追問道:“那么,你們知道地球儀為什么是歪的嗎?”從而順利地引入教學內容。就這樣,通過一個笑話,充分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會利用諧音的技巧
- 上一篇:自主學習論文范文
- 下一篇:環(huán)境污染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