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社會學人情消費現象研究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消費社會學人情消費現象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費社會學人情消費現象研究

[摘要]“禮儀”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人情消費也成為人們維系人際關系的重要途徑。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消費多樣化,物化轉化為貨幣化,禮品數量不斷增加,范圍不斷擴大,頻率越來越高,消費的功利色彩顯著,面子工程、攀比跟風的心理效應越來越明顯,使人情消費異化甚至扭曲,破壞社會風氣。文章對當前農村人口消費異化的現狀進行分析,深入探討其原因,以有效遏制農村社會的不良風氣,為農村人情消費回歸理性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消費社會學;人情消費;理性消費

中國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尚往來已成為中華民族人際交往的必然傳統(tǒng)。合理適度的人情交往不僅能夠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促進人們的互動,還有利于形成和諧的鄉(xiāng)村社會。但近年來,隨著城鎮(zhèn)化水平提高,農村地區(qū)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經濟水平的提高使人們消費觀念也隨之發(fā)生轉變,人情消費作為禮尚往來的必要支出,出現了禮金不斷攀升,農民不堪重負,人情風俗異化的現象。在黨中央大力提倡節(jié)約的背景下,文章描述了農村人口消費的現狀,從社會結構、文化傳統(tǒng)、思想觀念、心理因素和個人的角度,分析了當前農村人口消費異化的現狀和原因,并提出了適合農村人口消費合理性回歸的建議。

1國內對人情消費的研究

社會學視角對人情及禮俗消費的研究,主要從人際關系、情理社會、身份角色定位等角度展開。研究者主要圍繞人情及禮俗消費的現狀、特點、危害,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社會功能及作用等方面進行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翟學偉(2004)以“情理社會”入手,從人際交往的現實出發(fā),指出“中國社會就是一個講人情面子的社會。”[1]中國人對“人情面子”尤其重視,沒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沒“面子”,原因在于“它的運作方式同情心理社會相契合”。[2]費孝通(2006)使用社會結構分析方法宏觀地描述了人情禮俗消費現象,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論,指出中國傳統(tǒng)社會和現代社會的關系,在此格局下,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結成網絡,并在這個特定的網絡圈內維持著各種利益均衡。[3]胡杰成(2004)指出,農民的人情禮俗消費行為并不是“非理性”的,而是考慮了道德、工具理性計算及情感因素后的“社會理性”行為。[4]曹海林(2003)認為,關系網絡親疏、人情往來的平衡及情感認同是維持農村人際交往平衡性與連續(xù)性的“關系”準則。[5]楊慰春(2010)運用社區(qū)研究方法對山東省臺頭村進行實證研究,展現出了人情禮俗消費背后更為真實存在的人際關系。[6]陳柏峰(2011)提出,傳統(tǒng)的“熟人社會”即是一張微觀權力關系網,人們的行為往往都是圍繞著“人情關系”展開,并體現為感情關系、規(guī)范和機制等層面。[7]

2人情消費現狀

中國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禮”最早是中國人作為人際互動的社會行動規(guī)范。從最早的周禮,后經過孔子、孟子、荀子等著名文人的推動和改善,禮儀文明,成為必讀的經典之作,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之深遠,自不待言。在過去鄰里間遇到節(jié)日、婚喪嫁娶都會包個紅包或送點禮品,禮在于鄰里之情而不在于送人情,這種單純的鄰里交流一直被認為是人之常情、禮尚往來?!叭饲槎Y金”的存在,在歷史上具有積極意義,這個需要肯定,不單單是人際關系融洽,也有經濟上的互助,文化儀式功能等。而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農民收入不斷地增加,致使農民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農民之間的人情消費已經遠遠超出傳統(tǒng)意義上的禮尚往來,請客送禮的名由越來越多樣甚至花哨,人們更多的是物質的交換,摻雜了利益與攀比心的人情變得畸形,農民送禮出手越來越“大方”,如今,份子錢從最初的五十元、一百元攀升到現在的幾百元甚至幾千元,除了婚喪嫁娶,如今連孩子的滿月、周歲、三歲、小升初、中考、高考也要一路包辦,甚至還有升學、喬遷、參軍、店面開張等各種五花八門的辦事名由,而很多人為了面子不得不打腫臉為人情支出。而這種面子與人情觀念使這種攀比成風,你請了我也得請,你的份子錢出的高了我也不能甘拜下風,講排場講面子漸漸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全國部分農村地區(qū)人均消費支出占年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近幾年竟然占農民年收入的50%以上,原來的提著一份禮品走遍全村的質樸景象已經被貨幣化的人情消費所替代,一張張紅色請柬,礙于情面雖左右為難卻也無可奈何。隨著“紅色罰單”的多樣繁雜,農民不堪重負。2.1人情消費名目多元化。在傳統(tǒng)社會,人情消費是在親人的基礎上進行的,人們主要是在逢年過節(jié)走街串巷,提著一份糕點走親戚,以此來聯絡感情。近年來,隨著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情消費明目也變得多元化。而與傳統(tǒng)社會不同的是,除了家人生日、子女升學、門面開張等,還出現了為了達成自己的利益而送禮上門的不正當人情消費。比如,為了讓老師多幫襯自家孩子,給老師獻殷勤送人情;為了達成自己的利益,給干部送禮等,這些不正當的人情消費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2.2人情消費貨幣化且金額不斷增加。在傳統(tǒng)社會中,人情消費大部分是送一些實用的生活用品,如蛋糕、雞鴨、雞蛋或衣服等金額大多是十元到五十元不等,因為在傳統(tǒng)社會,人們只是因為情誼而人情消費,不存在其他目的,而近年來的人情消費是摻雜了目的與利益的,因此人情消費逐漸向貨幣化轉化,送禮大多都是現金紅包,禮品金額從過去的二三十元到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不等。除此之外,許多人開始以禮金的數量多少來衡量感情好壞,甚至出現根據禮金多少來決定幫不幫、辦不辦事的現象,漸漸地,禮品的標準被無形地提升,發(fā)生腐敗和賄賂。2.3人情消費范圍繼續(xù)擴大,頻率也在增加。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城市設施完善,政策待遇優(yōu)厚,吸引了大批農村居民涌入城市生活,人們的人情消費由于交際圈的逐漸擴大而不再限制于以“血緣”“親緣”為主的親屬,而逐漸擴大到以“業(yè)緣”“地緣”為主的同事、朋友等,并且為了保持不斷的人際關系和互利關系,人情消費的頻次不斷加快。2.4人情消費功利性色彩顯著。在傳統(tǒng)社會,人情消費只是因為鄰里情誼、促進人際關系,禮金數量與多少也沒有固定標準。近年來,人情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人情消費功利和工具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人情圈已然成為人情“怪圈”,致使有些人借機攬財,嚴重污染了農村健康淳樸的社會風氣。人情消費已成為維持和擴展人際關系網、實現個人利益的工具和手段。[8]2.5人情消費所附屬的面子、攀比、回報等心理作用越加明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去效仿城市人的生活方式,送禮物也開始講究名牌與精美的包裝,面子工程、攀比心理越加明顯,與此同時,人們受到回報心理的影響,認為現在所出的禮,以后同樣會收回來,甚至可能得到更多豐厚的回禮,因此人情活動得以在人們有來有往的交流中延續(xù)下去,人情消費不再是淳樸的民風民俗,而是人們的面子、攀比與回報心理在作祟,人情消費逐漸扭曲。

3人情消費異化的原因分析

3.1社會結構———“差序格局”。費孝通先生稱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是“差序格局”。他認為,中國的社會關系是按照親近關系的原則建構的,以“自我”為社會關系的中心。就像扔進水中的石頭一樣,圈圈漣漪就像是與自己相關的社會關系,一圈圈推出去,變得越來越遠,越來越薄……[7]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差序格局”對我國人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在血緣、血緣關系、地理等因素的影響下,每個農民都會根據與自己的親密關系來確定人際關系和人情消費的標準,然后決定禮品金額多少,關系親近,禮品金額則越多,關系疏遠反之。3.2文化層面———“禮”文化傳統(tǒng)。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禮治社會,中國人的人情世故就是禮教傳統(tǒng)思想影響下的通俗化表現,[9]在社會關系網中,每個人都要遵守所謂的“人情法則”,如果不遵守便會被圈子所孤立,所淘汰,社會中人情往來特別講究禮節(jié)和規(guī)矩,人情消費會根據與自己關系的親疏遠近和從眾心理,甚至日后能被回報多少來確定最終禮金的數額。由于“禮”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是每個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所以由于這種束縛,人們即使關系一般,但出于禮貌客套也會象征性地去隨禮,一方面礙于情面,另一方面繼續(xù)結交朋友,擴大自己的人際圈。人情不再是“情”,而是“債”,使人們擴大交際圈完成利益的工具和手段,為了送禮而送禮,人情消費逐漸異化。3.3思想層面———面子觀念。在我國,人們的面子觀念根深蒂固。如果一個人送禮金額不合適,就會引起周圍人非議。你不僅覺得自己沒有面子,別人會認為你不會“做人”,最終被孤立在外。其實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是自愿的人情往來。例如,幾個家庭參加由同一個親屬舉行的宴會。礙于情面,不得不給,但給多給少又是一個問題,幾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同,收入高的家庭且不論,收入低的家庭礙于面子不得不和其他三個家庭隨禮金額保持一致,致使許多家庭苦不堪言卻又無可奈何。這就是面子觀念帶來的社會弊端。3.4心理層面———攀比、從眾、回報等心理作用。3.4.1攀比心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貧富差距顯著的社會現象也逐漸顯露。為了滿足自己的面子和虛榮心,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人們向“隨的禮金越多,越有面子”的消費心態(tài)轉變,致使人情消費水平、禮品數量不斷增加,攀比的不正之風也越發(fā)猖狂。3.4.2從眾心理。大多數人在隨禮時都會有“別人隨多少,我也隨多少”的跟風從眾心態(tài),雖然反感無奈,但為了不得罪別人,不想成為人們眼中的異類,得罪主家,就只能跟風、隨大溜,如果別人隨禮你不隨禮,其他人也會認為你“不會做人”,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農村人情消費的不良風氣。3.4.3回報心理“禮尚往來”是人情往來中不成文的規(guī)則,雙方在一次次的人情交換過程中,不斷地通過“欠人情”和“還人情”來鞏固人情關系,受禮者在回禮時會增加禮金的數額,使送禮者有“虧欠感”。這樣一來,送禮者下次送禮時就會在對方的基礎上再加多一些。[10]在人情交換的游戲中,每個人都清楚自己送出去的總會被還回來,甚至可能還有更多,人情往來循環(huán)往復,這種人情交換的往來關系便會如一張網一般牢牢地網住所有游戲中的人。同樣一旦人情交換開始,就不得不繼續(xù)參與。因為如果一旦退出,不僅不會收回先前的付出,也不會獲得預期的回報。因此,即使不情愿,為了長遠利益,人們不得不繼續(xù)被束縛在人情交往的“怪圈”中。3.4.4關系層面———個人維系和拓展社會關系網的需要。人生活在社會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而人情消費恰恰是維系這種關系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從農民的生產生活來說,農村的每家每戶都要依靠土地來吃飯,農忙時節(jié)需要他人的協(xié)助完成,此時就需要人情消費維系這種長久的社會關系。另一方面,從城市的人脈關系網來說,人們需要通過社會關系網來獲取更多的資源和信息,通過維系和拓展社會關系網,人們可以通過獲取的信息資源為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下,一些收禮的人的胃口越來越大,事情本來可以通過正常程序完成,為了給自己買個心安,大家都選擇送禮,這也是近年來小地方官員貪婪的主要原因。

4人情消費合理化的建議

4.1政府層面。逼人的攀比“隨份子”成了社會大話題,為了預防和杜絕腐敗現象發(fā)生,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規(guī)范人們行為,發(fā)揮廉潔自律、凈化社會風氣,國家出臺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人情消費”。4.1.1積極引導人們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家庭的正常開支外,除了人情消費,還有更多有意義的事可以去完成,比如孩子上學的學費、老人的贍養(yǎng)費、衣食住行、生活旅游、治療疾病等基礎性消費都需要人們建立在健康理性的消費觀念上量力而行地處理人情消費,要從思想上擯棄攀比、從眾、回報等不良消費觀,積極地引導人們樹立健康正確的消費觀念,理性地看待人情消費,根據家庭情況選擇人情消費的數量與金額,防止人情消費功利化,使人情消費回歸理性。4.1.2加強管理和自律,防止社會不良風氣的傳播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管理,組織和開展合理的消費教育宣傳活動,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居委會和村委會的作用,利用媒體輿論宣傳合理的人情消費觀念,大力倡導儉樸節(jié)約的良好生活習慣,使人們對人情消費有清晰、理性的認識,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通過法律手段嚴懲那些以權謀禮的人,加大反腐的力度,杜絕社會的不正之風。4.1.3發(fā)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政府應該繼續(xù)加大對“鄉(xiāng)村振興”“三農”政策的實施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人們的收入,充分保障人們的權益,從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需求,使其不會為了生活需求而進行人情交換。4.2社會層面。社會是每個個體所生活的地方,扭轉不良的社會風氣是每個人的職責與義務,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充分發(fā)揮村委會、居委會的積極宣傳,組織大家參加討論人們對于人情消費的心聲,并利用村委會、居委會的力量促進社會風氣的積極作用。4.3農民自身層面。改變自己的消費觀念,克服盲目比較、從眾的心理是最根本的。有選擇地開展人情活動,放棄不必要的人情往來,比如給孩子過生日、升學等這些不需要的儀式都可以減少甚至取消,簡單的家人慶??梢源蟠鬁p少親朋好友隨禮的機會,也減輕了自己的負擔。同時,遇到避免不了的人情消費堅持從簡原則,在能夠承受的經濟能力范圍內根據自身情況理性消費,做到不鋪張不浪費,不大肆宣傳。送禮只是心意的物質表達,不需要拿禮金多少來衡量彼此的感情,理性的消費既能表達心意,又不會給自己和他人增加負擔。在現代社會中,由于年輕人的觀念與老一輩不同,他們結婚時主張旅行結婚,不辦酒宴,帶著親朋好友的祝福踏上旅途,這種祝福更真誠和舒適。

5結論

人情消費不僅是消費者的行為,也反映了社會的不良風氣。適度的人情往來能夠增進人們彼此的感情,團結互助,有助于農村地區(qū)構建健康和諧的社會。通過對當前社會人情消費現狀的描述,分析其原因,發(fā)現當前社會人情消費確實存在諸多問題,使人情消費變成“人情債”,所有人都被束縛在“還債”的巨大社會網中,人情消費異化。面對扭曲的農村社會風氣,相關政府部門應積極引導人們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加強管理和自律,同時利用村委會、居委會等社會力量促進社會風氣的積極作用,個人也要積極改變自己的消費觀念,在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的相互配合下,引導人情消費良性發(fā)展,使人情消費回歸理性。

作者:黃一凡 胡思斯 單位: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