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中追訴制度的適用探索
時間:2022-04-19 03:23:00
導語:單位犯罪中追訴制度的適用探索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根據(jù)刑法原理,單位犯罪應適用追訴時效制度。在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下,單位犯罪中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應以單位責任人員中最長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期限應以自然人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從立法的角度來看,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制度還有待通過刑法的修訂來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單位犯罪;追訴時效;刑罰適用
0引言
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犯罪的追訴時效期限是以犯罪主體所應判處的自由刑的法定最高刑或生命刑為標準來確定的,這是為自然人犯罪量身定做的追訴時效期限。當單位犯罪時,適用這種追訴時效制度則會出現(xiàn)很多難題,因為單位犯罪由于作為犯罪主體的單位是組織體,不能判處如自然人一樣的自由刑和生命刑,刑法規(guī)定對犯罪單位只適用罰金刑。在刑法分則中,單位犯罪有單罰制和雙罰制兩種處罰模式,對于實行單罰制的單位犯罪,即只處罰單位責任人員,不處罰單位;對于實行雙罰制的單位犯罪,既處罰單位又處罰單位責任人員。因此,在單位犯罪中應如何適用追訴時效制度,就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么,是否應對單位犯罪適用追訴時效制度及如何適用?以下試述之。
1單位犯罪應適用追訴時效
在現(xiàn)行刑法的規(guī)定下,單位犯罪能否適用追訴時效,學者之間對此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對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可以適用其直接負責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即以有關單位犯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所可能判處的自由刑或生命刑來確定。①而有學者認為,“追訴時效只能適用于自然人犯罪,而不能適用于單位犯罪。因為:第一,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雖然單位與直接責任人員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但是,二者畢竟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犯罪主體,因此,法律規(guī)定的直接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期限,就不能適用于單位。第二,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大小并不是與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的大小相一致的。如果籠統(tǒng)地將法人犯罪中直接責任人員應適用的追訴時效期限適用于單位,勢必造成追訴期限的長短與刑事責任的大小脫節(jié)的現(xiàn)象?!钡谌覈谭ǖ?7條是以法定最高刑為不同期限的自由刑和生命刑的根據(jù)來確定追訴時效期限的,而單位犯罪的法定刑都是罰金,因此將追訴時效的規(guī)定適用于犯罪單位,未免太牽強附會。②筆者認為第二種觀點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據(jù)此將單位犯罪完全排除在追訴時效制度之外,也與法理不符。追訴時效制度是在刑法基本原則的指導下,依據(jù)刑罰的基本原理,規(guī)定在刑法總則中,對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所有的犯罪都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種刑罰的基本的制度,應當適用于單位犯罪。理由如下:
1.1單位犯罪追訴時效制度適用于單位犯罪,符合追訴時效制度的立法設計理念追訴時效制度是現(xiàn)代世界各國的刑事立法普遍規(guī)定的一項基本刑罰制度,是刑法人道主義和社會合理性的具體體現(xiàn),是對社會自我調節(jié)、凈化和運行機制的尊重,是對犯罪人自我改造和自我約束的積極社會效果的承認,是對司法機關和自訴人及時行使求刑權的積極督促,也是有效配置司法資源、減少司法成本、節(jié)約社會財富的必要措施。③可見,追訴時效制度是依據(jù)刑事法哲學原理和刑事政策學原理制定的一種刑罰制度,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單位犯罪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一種廣發(fā)的犯罪,理應通過在單位犯罪中適用追訴時效制度,發(fā)揮其積極作用。
1.2追訴時效制度適用于單位犯罪,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體現(xiàn)“對于不純正的單位犯罪而言,其與同一性質的自然人犯罪的區(qū)別僅僅在于犯罪主體的不同,不在于犯罪的構成不同。換言之,不純正單位犯罪是與同一性質的自然人犯罪共用同一個犯罪構成。如果單位犯罪不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就會造成單位實施某種不純正單位犯罪,不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而自然人實施同一種性質的犯罪,則受追訴時效期限限制的結果,而這一結果顯然違背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對于單位主體來說,也是不公平的。”④
所以,筆者認為,在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下,單位犯罪應適用追訴時效制度,即使有一些不合理的情況,但總的來說,單位犯罪適用追訴時效制度比不適用是利大于弊的。
2單位犯罪追訴時效制度的具體適用
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的追訴時效制度是按自然人屬性來設計的,是以自由刑或生命刑來確定追訴時效期限的,而在單位犯罪中,如何適用追訴時效制度?
2.1單位犯罪追訴時效適用方法的爭議對于單位犯罪中追訴時效制度的適用,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①大多數(shù)觀點認為,對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應當按照有關單位犯罪法條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所應判處的自由刑或生命刑來確定。⑤但是,這種觀點沒有解決好當單位責任人員為多人的場合下如何確定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期限的問題。②為了明確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期限,有人提出,在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之下,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可以依照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中最長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⑥③也有人反對以直接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來確定犯罪單位的追訴期限。理由是:刑法規(guī)定的追訴時效對單位不可能適用,因為追訴時效的意義在于對犯罪經(jīng)過一定時間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而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前提是所犯之罪的法定最高刑為刑法規(guī)定的自由刑和生命刑。犯罪單位依法處罰金,不可能具有適用這一追訴時效的前提,所以對犯罪單位不能適用追訴時效。⑦這種觀點看到了現(xiàn)行刑法追訴時效制度的弊病,但徹底否定單位追訴時效不利于解決現(xiàn)實問題。④還有人另辟蹊徑,提出現(xiàn)行刑法第87條第一項規(guī)定,“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jīng)過5年”,根據(jù)本項精神,罰金顯然屬于“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范疇,因此,對犯罪單位的追訴時效應當限于5年,即單位犯罪的,經(jīng)過5年后不應再追訴。
⑧這種觀點的理解很片面,有些單位犯罪是侵害很重要法益的犯罪,如刑法第125條規(guī)定的單位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就侵害了社會的公共安全,對這種單位犯罪也以五年作為其追訴期限,顯然與法律精神不符。
筆者認為,在現(xiàn)行刑法的規(guī)定下,單位犯罪中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應以單位責任人員中最長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期限應以自然人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具體理由下文分析。
2.2犯罪單位的追訴時效適用單位犯罪中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以單位責任人員中最長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相對較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因為單位犯罪中責任人員承擔刑事責任的依據(jù)是與單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密切相關,而單位責任人員中承擔的最重刑罰是最能體現(xiàn)單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那么,以單位責任人員中最長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就較好地解決了以較恰當?shù)男淌仑熑蝸泶_定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的問題,當然,這個標準并不是最理想的,但在現(xiàn)行的刑法規(guī)定下,不失為是一種較好的選擇。此外,以單位責任人員中最長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的好處還有:一是無論實施單罰制還是實施雙罰制的單位犯罪都可適用。二是不會造成單位與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不協(xié)調。如果追訴時效期限未過,那么,單位與單位責任人員都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追訴時效期限已過,那么,單位與單位責任人員都不能追究刑事責任。當然,按這種標準可能存在這種情況,當單位追訴時效期限未過,而承擔較輕刑罰的單位責任人員因追訴時效期限已過不應承擔刑事責任。在這種情況中,單位責任人員承擔較輕刑罰本身說明這些單位責任人社會危害性和主觀惡性較小,經(jīng)過一段時間沒有犯罪,說明他們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不再被追訴,這正是追訴時效制度立法設計的本意,所以這種情況應是題中應有之義。三是標準統(tǒng)一,便于操作,有利于司法實踐。司法機關按這種標準能較容易地確定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能提高司法的效率,能節(jié)省不少人力、物力、財力。
還要注意單位追訴時效的中斷如何計算的問題,如果用來確定單位追訴時效期限的所處刑罰最重的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中斷,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單位責任人員所犯罪新罪與前罪中的單位無關,則單位的追訴時效不中斷;二是單位責任人員又是前罪中的單位所犯新罪的單位責任人員或與原單位共同犯罪,則單位的追訴時效中斷。
還有一個單位追訴時效的延長問題,如果單位責任人員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工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應當分清情況,分別處理:①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單位責任人員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行為是基于單位的意志而實施的,單位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單位責任人員都不愛追訴期限的限制。②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單位責任人員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行為是基于其本人的意志而實施,單位并無逃避或者審判的意圖的,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單位責任人員不愛追訴期限的限制,而單位仍應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⑨
2.3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適用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期限應以自然人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這是由單位責任人員承擔刑事責任的特點和追訴時效期限確定的原理所決定的。單位責任人員在單位犯罪中的刑事責任大小與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大小并不一致,單位刑事責任的大小是由單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的大小所決定的,而單位責任人員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的大小除了受單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影響外,還與單位責任人員在單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單位責任人員的主觀惡性有關,所以導致了單位與單位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大小并不相同。并且,追訴時效期限是由刑事責任的大小來確定追訴期限的長短,又由于單位責任人員可能有多人,故而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應按他們在單位犯罪中應處的法定最高刑來決定他們的追訴時效期限的長短。唯其如此,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期限才能得到有序、準確的計算。
3單位犯罪追訴時效的立法取向
前文所述的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按單位責任人員中最長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的方法只是在現(xiàn)行刑法的規(guī)定下的一種權宜之計,并不是一種理想的方法。因為單位責任人員在單位犯罪中的刑事責任大小與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大小并不一致,而以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期限來確定單位的追訴期限肯定不夠恰當。所以,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制度的根本解決還是有賴于刑法的修訂,那么,在以后的立法中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制度如何盡可能完善?筆者認為,單位與單位責任人員應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計算各自的追訴時效期限。
犯罪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應根據(jù)單位的刑事責任和單位的刑罰的輕重來確定,應把罰金刑作為確定單位追訴時效期限的標準。而有人認為,應根據(jù)單位所犯的罪行,按應處罰金數(shù)額、非法所得數(shù)額及犯罪程度、危害后果來確定。⑩這種方法過于復雜,過于模糊,不利于操作,反而有害于正確適用。如果只將罰金刑作為確定單位追訴期限的標準,一方面,罰金刑數(shù)額的大小能準確體現(xiàn)單位的刑事責任;另一方面,標準唯一,罰金刑的數(shù)額明確,操作簡單、方便,既能做到準確確定追訴期限又能極好地提高效率。
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期限應按自然人的追訴期限來確定,這樣既能使單位犯罪中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期限與自然人的追訴期限相協(xié)調,又能反映單位責任人員在單位犯罪中承擔刑事責任的特點,從而更好發(fā)揮追訴時效制度的積極作用。
總之,在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下對單位犯罪適用追訴時效制度是有法理依據(jù)的,但由于刑法立法的不周全,造成了適用上的困難。在現(xiàn)實的情況下,根據(jù)刑法原理,單位犯罪中單位的追訴時效期限應以單位責任人員中最長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單位責任人員的追訴時效期限應以自然人的追訴時效期限來確定,這是一種較為合理的確定單位犯罪追訴時效期限的方法。當然,要徹底解決單位犯罪追訴時效的適用難題還得通過完善追訴時效制度來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李文偉.法人刑事責任比較研究[M].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211.
[2]馬克昌.刑罰通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685.
[3]于志剛.追訴時效制度研究[M].中國方正出版社,1999:25-27.
[4,9]石磊.單位犯罪關系論[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5]何秉松.法人犯罪與刑事責任[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564.
[6]黃京平.刑法總則案例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263.
[7]薛進展.單位犯罪刑罰的適用與進展[J].法學,2002,(9):58.
[8]謝望原.論對犯罪單位的追訴時效[J].法學雜志,2002,(4):75.
[10]勾傳增.查處法人犯罪問題初探[J].檢察理論研究,1999,(2):48.
- 上一篇:縣安全工作會的講話資料
- 下一篇:探究關于促進高技能人才發(fā)展的公共政策分析
精品范文
3單位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