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 換個角度看“敵人”
時間:2022-07-24 08:23:00
導語:人際交往中 換個角度看“敵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際交往中,有一種“堅果型”的人,他們一邊慨嘆人心不古、真情難覓,一邊卻比誰都更加吝嗇,將自己牢牢包裹在帶刺的殼中,以此來對抗傷害與攻擊。這樣的人往往很可憐,因為世界對他們來說,處處都是危險,人人都是敵人,社交活動毫無快樂可言??墒?,假如換個角度看看,他們一定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的“攻擊”并非敵意,只是別人在向他們傳遞某種訊息、表達某種需要而已。
情景一亂放冷箭出于防御
星期一早上開公司例會的時候,主管要求大家就某個提案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你想客觀地表達一點不同看法,可沒等你講完,就聽見提案人不陰不陽地說:“我覺得這樣的討論不應該讓什么人都參加,有的人才來幾天啊,就想冒充專家了!”你氣得一時語塞,想不通為什么自己就事論事,她卻要這樣攻擊你。
點評: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過類似的“想不通”的事情:明明沒打算跟別人對立,卻偏偏有人要專門站到我們的對立面去,有一搭沒一搭地向我們“亂放冷箭”。這種時候,我們常以為他們又強悍又無禮,于是要么以牙還牙地回擊,要么敬而遠之地回避,無法與他們建立輕松正常的關系。然而,如果有機會深交,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在他們強悍的外表之下,有著比別人更加脆弱的心靈。換個詞想想看:
不是“攻擊”,是“防御”——其實脆弱而敏感的他們,并不是真的想要攻擊誰、傷害誰,只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怕受傷,所以才會在感覺到威脅的時候,用“攻擊”來防衛(wèi)自己而已。所以說,與他們緩和關系的最佳辦法,不是反擊或回避,而是理解和包容。想想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接近脆弱的心靈呢?
情景二怪話連篇只因撒嬌
你答應老公說每個月跟他回去看望公婆一次,可是,生性活潑的你有一大堆“狐朋狗友”密切往來著,隔三差五地總要小聚一番,所以難免有時食言。老公沒有責怪你,可是每次你興致勃勃地梳妝打扮完畢后,他不是嘲笑你的發(fā)型古怪,就是埋怨說房間太亂。你很生氣,懷疑他是不是有了二心,否則為什么總要來攻擊糟蹋自己。
點評:有的時候,身邊的人會突然頻頻拿我們“開涮”,作為攻擊的對象。表面上看起來很像調侃,但我們聽了心里總有點不是滋味,因為他們的言詞之間似乎總有些損人的意味,讓人不那么舒服。稍不注意,也許就會戰(zhàn)火連綿。換個詞想想看:
不是“攻擊”,是“提醒”——那些常常對我們“怪話連篇”的人,其實潛意識中,只是想提醒我們:不要忽略了他或她內心的某種特別需要哦,否則大家都不會很開心!
情景三吵架指責弱勢心理
阿姨臨出國前,將讀高中的表妹托付給你照看。你唯恐表妹貪玩惹麻煩,所以恨不得拿根繩子把她綁在自己身邊。可是表妹非但不感謝你,反而三天兩頭跟你吵嘴,指責攻擊你是“八婆”、“拿著雞毛當令箭”。你簡直被她傷透了心……
點評:在人際關系中,處于相對弱勢的人有種本能的逆反心理:你要我向東,我就偏要向西??墒牵觳矓Q不過大腿,大局當然總是掌握在當權者手里,而弱勢人群唯有通過不斷地攻擊和否定當權者,才能獲得某種阿Q式的平衡。
換個詞想想看:不是“攻擊”,是“反抗”——不是別人真的那么討厭我們、想要傷我們的心,而是我們的某些做法讓別人感到壓抑和不解,因此通過指責來反抗罷了。更多的時候,我們甚至可能只是一只替罪羊、一個出氣筒,那些指向我們的攻擊其實本來另有所屬。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嘗試一下了解對方到底為什么要反抗、又究竟想要反抗什么呢?
情景四嘴不饒人不懂表達
你的老搭檔善良勤奮,什么都好,但不知為什么,就是一張嘴老是不饒人,每天不是說這個不好,就是講那個太爛,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似的。你很擔心這樣下去自己也變成一個“怨婦”,但又不知該如何制止他的攻擊行為。
點評:生活中這樣的人并不少見,因為有不少的家庭在代代相傳地制造這樣的“特產”——從父輩的父輩開始,一家人彼此就習慣了把攻擊當作溝通的唯一方式。不幸繼承了這份“遺產”的人,除非有人特別點撥,否則不會意識到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供選擇。換個詞想想看:
不是“攻擊”,是“表達”——如果可憐的他或她只學會了“攻擊”這樣一種表達方式,那么,讓我們來嘗試教會他們如何更好地表達自我吧——如果他攻擊公交車的司機,那么他其實只是想表達對交通狀況的不滿而已。以此類推,我們將成為他們最感激的人!
精品范文
10人際交往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