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7 06:26: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物理教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物理教學論文

實踐教學物理教學論文

一、職業(yè)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我國教育水平.近年來,職業(yè)高中物理教學水平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在職業(yè)高中物理教學階段,教師對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進行深刻的分析,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擴散性思維.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多數教師沒有完全注重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及其他方面的關注,因此就使得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同時也沒有產生強烈的學習熱情.而且教師在講解知識過程中只是對著教材照本宣科的念,學生完全出于被動的地位,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使得職業(yè)高中物理教學水平普遍偏低.因而在職業(y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沒有從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入手分析,從而使得學生的物理學習綜合能力偏低.

二、職業(yè)高中物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匱乏自主性目前大多數職業(yè)高中物理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還是堅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自身沒有想主動參與教學課堂的興趣.學生在物理教學課堂上,通常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自身基本上沒有對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其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也匱乏主觀能動性.

2.缺少獨立的學習環(huán)境在經過對學生及教師的訪問調查過程中發(fā)現,很多職業(yè)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少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核心,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一般情況下,都是老師在課堂唱主角,學生當觀眾,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練習,學生無法按照自身的興趣愛好對物理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3缺乏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把實驗納入到理論學習過程中,通過實驗的成效和結果,以期能夠更好地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中,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和實踐教學動手能力.但是事實是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以講解理論知識為主,并沒有演示一些相關的實驗來更加生動地體現理論知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

查看全文

分層教學下物理教學論文

一、課堂教學分層化

(1)分層實驗。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科活的靈魂和永恒的思想,在高中物理教材中一共涉及幾十個物理實驗,可見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實施分層教學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穩(wěn)扎穩(wěn)打,逐步提升。如在高中物理電磁現象的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利用演示實驗,將電磁場的具體形態(tài)展示給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小鐵屑在磁場中的排列來展示磁場線的概念。在學生了解電磁場的抽象概念之后,可以利用電磁轉換實驗,將高中物理電磁轉化規(guī)律展示給學生們。教師可以通過發(fā)電機原理的教學,將磁生電的原理進行揭示,利用電機的工作原理,將電生磁的原理揭示出來。有了以上的電磁學基礎之后,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們利用物理實驗來探究電磁場強度的分布規(guī)律,要求學生們探究電磁力的規(guī)律。如此逐層遞進式的物理實驗教學,相信學生們必然可以一步步地掌握電磁學實驗內容,掌握電磁規(guī)律的內容。

(2)分層教學提問。物理課堂提問是物理課堂的催化劑,可以引導學生們向著教師預定的方向前進。但在以往的物理課堂提問中,教師的提問往往難以掌握其深度和數量關系,常常導致中等生聽不懂、優(yōu)等生吃不飽。對此,教師可以實施物理課堂分層教學式提問策略,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提問,提高學生物理思維的發(fā)散性。如在進行高中物理牛頓力學章節(jié)的摩擦力產生條件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摩擦力的產生要素逐層遞進進行提問。試問:在圖中,如果斜面粗糙,m處于靜止狀態(tài),試分析其受力狀態(tài)。學生們在準確進行物理的受力分析之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若是繼續(xù)給m施加豎直向下的力,那么m是不是會運動?學生們在原本的力系基礎上,再進行對豎向的壓力疊加,便可以得出后續(xù)的答案。在學生們對力系和物體受力的分析熟悉之后,教師可以提問:若是M下表面光滑,斜面仍是粗糙的,試問這兩滑塊的運動狀態(tài)。這一問需要學生們對物理牛頓力學體系做到深刻理解,研究整體受力和部分受力的不同情況才可以得出答案。如此的遞進式提問,教師的提問難度逐層提高,無論是中等生還是優(yōu)等生,他們都可以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學到適合自己的內容,達到高效的物理課堂提問。

(3)分層訓練。在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物理訓練的分層教學實施,幫助學生們在訓練過程中獲得物理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可以為物理基礎薄弱的學生選取基礎性、概念性的物理習題,為物理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選取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的物理習題。如此一來,學生們在層次化的課堂訓練中,自身的物理素養(yǎng)必然可以迅速提高。如在高中物理電場理論的習題訓練中,教師可以從某個例題入手,創(chuàng)設兩到三個問題,從基礎到提升,實施分層訓練。例如:在某一光滑水平的地面上有兩個點電荷A、B,其中A電荷帶正電,B電荷帶負電,電量都是Q,兩者之間的距離為d。欲使兩電荷處于靜止狀態(tài),那么必須增加一個水平勻強電場。試問當兩個點電荷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AB連線中點的場強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樣的?此題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做到分層要求。首先,能夠繪制出簡單的電場示意圖、列出場強的基本公式是最基本的要求。此后,對應點電荷的運動狀態(tài),能夠將水平勻強電場分布其中,是第二層次的要求。最后,能夠利用電場的疊加原理,將AB連線中點的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來為第三層要求。通過分層訓練的實施,學生們可以在各自的能力范圍內做到極致,提高物理課堂的習題訓練效果。

二、教學評價分層化

以往的物理教學評價只是片面以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yōu)闃藴?,忽視對學生課堂表現、實驗表現、學生進步等方面的評價。對此,我認為要想實現高中物理課堂的分層教學,教師有必要實施物理分層評價。只有對師生的考察標準改變了,我們的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才會不斷提高。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各項表現都歸入評價的內容之中,促使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實現全面提高。此外,高中學校應該針對教師的教學表現,完善自身的教學考查評價體系。

查看全文

理論物理教學論文

一、理論教學的條理性

本文提出的針對于理論物理教學與實踐的探究方案,是遵循微觀到宏觀,理論研究到具體實踐,單體到多體的順序展開的,一共包括三個知識單元,它們是統(tǒng)計物理,量子力學和固體物理。為了使得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物理知識,我們需要結合教材中原有的三個單元的知識體系,改善原有體系中知識的邏輯性,合理安排各個知識的所占比例,以協助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知識點。熱力學和統(tǒng)計物理學主要是研究宏觀物體。宏觀物體主要是由微觀粒子組成,因此,在這個知識單元里面,我們依照宏觀到微觀的順序展開講解,并遵循統(tǒng)計學和宏觀物體的聯系。以普通物理學為背景,循序漸進,引入量子統(tǒng)計理論,慢慢激發(fā)學生對量子力學的學習興趣。由此引出第二個知識單元。量子力學知識單元。在第二個知識單元里面,我們首先講解單原子分子量子理論,慢慢引入到多原子分子量子理論,最后引出第三個知識單元——固體物理。在第三個知識單元里面,先講解理論,在注重實踐應用,引導學生實現創(chuàng)新。這樣,三個知識單元互相聯系,前后銜接,最后貫穿成為一個整體,給予學生整體上對于理論物理學的知識。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物理理論較為抽象,即便是來源于具體的事例,學生學習起來也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理論物理的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從感性上認識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識,一方面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著手,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從物理試驗中不斷培養(yǎng)。本質與非本質的認識影響著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認識,因此學生認識物理規(guī)律會有一定的困難。物理實驗能夠提供給學生最具體、最直觀的感性認識,因為這些精選出來的物理實驗,是最通俗易通,簡明扼要表達物理理念的感性材料。與生活中的現實例子有所不同,物理實驗也有自己的特點,例如:物理實驗比較典型,可以代表一定的物理現象;物理實驗需要有動手操作,有一定的趣味性;物理實驗定性定量的表明了全面性。學生通過物理實驗,可以積累創(chuàng)造意識,同時可以協助學生科學的研究理論物理。學生動手操作物理實驗,可以從中掌握到相應的物理知識,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物理含義,還可以發(fā)現試驗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主動解決問題。因此,老師應當多給學生提供物理實驗的機會,引導學生分析總結。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物理知識,以及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三、探尋學生在學習物理理論知識過程中的認知模式

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進行的認知活動包含了所有與物理理論知識學習相關的心理活動,具體來說有學生已有知識基礎框架、面對新知識的認識、接受和使用、包含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的知識體系的更新等等。物理認知體系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思考形成的每個人各不相同的知識框架體系,是學生對不斷接受到的知識進行理解和組織之后建立的。從認知模式的發(fā)展方向中可以容易的發(fā)現,學生在認識接觸到的物理概念、理論等時經歷了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當物理環(huán)境作為刺激源后被學生感受到之后,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僅僅與這些知識有關,還與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興趣狀態(tài)等主觀因素有關。當接受到知識后,學生會通過思考在已有知識框架的基礎上,對這些知識進行再加工。因此,為了保證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應該著力引導學生夯實基礎,梳理清楚已經學習的知識,形成清晰的體系,實現事倍功半的效果。從認知模式可以發(fā)現,學生在認識和掌握物理現象的本質的過程中,首先要利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物理現象。對于為何有些同學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找到了很大的樂趣,而另一些同學卻感覺到這些知識枯燥、難以理解。這個問題首先就是因為學習的動機問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真正認識什么事理論物理以及它的應用,很多同學在內心當中認為這些基礎的物理知識都只是紙上談兵,對于實際的生產、工作和自己的發(fā)展并沒有什么作用,在這種思維下,必然很難形成有效的學習動力。其實,在物理學科發(fā)展至今的數百年中,已經積累了無數的先進理論,產生了很多影響人類生活的發(fā)明和發(fā)現,衍生出很多高新科技學科,例如常見的核能、半導體、計算機、通信、太空活動、量子試驗等,無不與物理息息相關。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物理學科的理論知識對于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的巨大作用,培養(yǎng)求知的動力,形成為學科發(fā)展、改善人類生活而奮斗的良好志向。最后,應該盡可能的把理論基礎物理與更加專業(yè)的物理應用領域,例如光信息學科、半導體學科等高新科學專業(yè)有機的聯系在一起。當今,光學學科的研究熱點目前主要集中在光子操控、光材料研發(fā)、量子通信等方面,這些熱點問題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多成績和成果,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同樣的,其他高新學科同樣也存在很多有待研究的地方,需要更多的物理人才投入到學科研究當中。如何將基礎物理的知識規(guī)劃與未來高新學科的需求聯系起來,為以后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也就成為了學科內容規(guī)劃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學習理論物理,需要扎實的數學基礎,因為理論物理的理論性較強,學習起來十分抽象。因此,物理理論的學習,是感性認知的行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物理理論,認知物理世界,將自身與物理的環(huán)境相互作用。通過積累理論物理知識,加上自己的思考,給自己形成立體的物理思維模式。除此之外,老師也要發(fā)揮良師益友的功能,首先,協助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基礎理論知識,并且能夠將新知識和老知識相互結合。其次,老師也要引導學生構建認知體系,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應當盡力協助學生培養(yǎng)對理論物理的興趣。理論物理本身是十分有趣的,有多種方式可以感知,包括觀摩,聽講等。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會產生對物理學習的濃厚興趣,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由于思路跟不上,落下的知識越來越多,慢慢產生了厭惡抵觸的心理。理論物理公式繁多,推導過程繁雜,理解起來也晦澀,甚至感覺實際生活中沒有用途,因此,部分同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究其原因,還是由于缺乏認知的緣故。

查看全文

大學物理教學論文

1調查方法

(1)調查方法問卷調查.(2)調查對象調查對象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化學系的本科四年級學生,另一部分是化學系的教師.(3)調查資料的匯總和分析對學生部分的調查資料由牟鵬用Excel匯總、整理,對教師的調查資料由陳偉使用Word完成.最后的統(tǒng)計分析由陳偉完成.

2調查結果

我們在化學系隨機挑選了5位教師和20位大四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表中數據均表示選某項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教師和學生分開統(tǒng)計.

2.1教師調查結果

(1)您認為學學物理的意義是什么?A.專業(yè)課的前導課程B.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考能力C.讓學生了解自然科學,提供背景知識D.培養(yǎng)物理學家E.毫無意義(2)與您曾經所學的專業(yè)以及現在的教學、科研對大學物理的需要相比,您覺得大學物理的學時數/周應是多少?(3)您曾經所學的專業(yè)需要大學物理中哪些方面的知識?A.力學B.熱力學C.氣體動理論D.電磁學E.光學F.量子物理G.相對論(4)您現在所從事的教學、科研工作需要大學物理中哪些方面的知識?A.力學B.熱力學C.氣體動理論D.電磁學E.光學F.量子物理G.相對論(5)教師給出的大學物理的各項內容與化學類專業(yè)的緊密程度鑒定.

查看全文

中學物理教學論文

一、心理暗示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心態(tài)

物理教學實踐表明,物理教學中有意識地在課堂內外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心態(tài)的培養(yǎng),對于學習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學生都能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效應。為此,在物理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學習心態(tài)的培養(yǎng)。物理教學,學生良好學習心態(tài)的培養(yǎng)重在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的自覺性、果斷性與自信心這些優(yōu)秀學習品質上。要使這一目的得以實現,首先要引導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使之對物理學習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知道,興趣來源于生產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善于暗示,善于把周圍的事物及活動與物理知識聯系起來。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生注意聽課的最優(yōu)時間指向物理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較長久地保持在教師的講述上,集中于教師的講述中,從而抑制與聽課無關的活動,使授課活動能有清晰的反映和體現。

2.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任何學科教學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少不了教學中師生的情感交流,這種交流既不是反映在學生表面對教師教學的頻頻點頭,更不是教學中教師居高臨下的情感賞賜,而是教學中師生互動效果的真實情感流露。物理教學中,我們同樣要特別注重在課重教學中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情感因素與智力因素結合的好,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的好奇引向深入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學習的主動性。根據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物理學習的一般特征,物理教學要善于以生產,生活中的實例來構成概念、規(guī)律,并把它們以生動有趣的語言來表達出來,有趣的生活語言用到課堂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更能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活力,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為其它學科的差生不見得是物理課的差生,如果把握的好,可以使其它課的差生對物理學習感興趣,我們完全可以設想,如果物理這門課學習的好,無疑對其它功課的學習是會有幫助的。

三、美育因素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查看全文

學生情境物理教學論文

一、創(chuàng)設啟發(fā)情境,誘發(fā)學生提問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者可針對學生求知欲望強、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誘導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想問與樂問.例如,“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實驗教學.實驗前提:全班學生初步掌握電路歐姆定律的基礎知識.實驗器材:電動勢為3V(內阻很小)的電源1個、電動勢為12V(內阻很大)的電源1個、額定電壓為3V的小燈泡1只.實驗猜想:將燈泡分別與上述兩個電源連接形成閉合回路,會出現何種情況?學生猜想:小燈泡接在3V的電源上時將會正常發(fā)光,接在12V電源上時將會被燒毀.實驗演示:小燈泡分別接在兩個電源上,其結果是小燈泡與12V電源相接時沒有被燒毀,亮度比接在3V電源上時暗一些.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猜想與實驗的驗證形成了強烈反差,引發(fā)了學生的認識沖突,紛紛產生疑問:(1)為什么3V的小燈泡接在12V的電源上亮度變暗?(2)為什么3V的小燈泡接在12V的電源上電流變小?(3)高電壓的電源和低電壓的電源接在同一電阻上,電流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二、教給提問方法,學會質疑問難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提出問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教師向學生提問的單向性,還要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學生在提問時亦喜歡模仿教師的方式與方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者可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物理學科的具體教學內容,有意識地為學生傳授一些提問的技巧,使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思維品質.

1.問題分析法在教學過程中,教者可針對所講授內容提出問題,并向學生分析:為什么要提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如何提出的.讓學生思考: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提出怎樣的問題.以此啟發(fā)引導,促使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進行模仿并提出問題.

2.比較異同法教者可要求學生針對以下方面進行比較,提出相關問題.①比較同一物理規(guī)律在不同情境下應用,會出現怎樣的不同;②比較新事物和舊理論之間的矛盾和類似現象之間的異同,從中發(fā)現問題;③比較不同概念,不同規(guī)律之間的異同;④比較某一瞬間前后情況的變化異同;等等.

查看全文

多媒體物理教學論文

多媒體的運用,為物理學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一些較難操作的實驗、較難理解的概念,如今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常規(guī)教學也有其特點和優(yōu)點,也有多媒體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做法與見解。

在物理教學中我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使用多媒體教學,如一些可以用真實實驗很好說明物理概念或規(guī)律的實驗,通常我們都親自動手做一做,讓學生們感受一下其中的過程與方法。我對多媒體的運用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模擬一些現象模糊、抽象的實驗

物理教學中的一些演示實驗,受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可見度低,教室后面的同學往往不容易觀察清楚,此時就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或在視頻展示臺上操作完成。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由于受條件限制且具體的光路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大多數學生很難清楚地觀察到成像情況,影響了探究的效果和功能,對學生的掌握形成了障礙。我就先利用多媒體演示代替實物演示增強了效果:用兩條紅線代替光線慢慢延伸至凸透鏡經折射后按照不同情況延伸方向不同,在適當位置形成不同性質的像,再伴以聲音效果,將整個實驗過程展露在學生面前,增強了實驗的直觀性。不但彌補了常規(guī)演示的不足,同時聲音和色彩也給學生留下了直觀印象,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加深了感知程度,提高了學生動態(tài)思維能力,物理概念的抽象性降低了,而物理規(guī)律卻牢牢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還有,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講解分子動理論時對擴散現象的微觀過程、飛機升降力的原理等,我就利用FLASH制作了動畫,這樣可把物理問題變抽象為形象幫助了學生的理解。

二、模擬較難完成的實驗

有的實驗,由于條件限制,課堂演示時往往不容易成功。如講授馬德堡半球實驗時,把兩個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氣后叫一個學生拉一下,拉不開,就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氣壓強有多大?學生沒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體,可以在課堂里模擬300多年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分拉兩個半球的馬匹從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緊張而有節(jié)奏的馬賽進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聲,把兩個半球拉開,聲像并茂,把學生帶入了現場實驗情景,所有學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體對馬德堡半球進行剖析講解,強化了學生對大氣從四面八方施壓給半球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再如做測量大氣壓強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實驗時,由于無法改變教室里的大氣壓強,只能憑嘴講:隨著大氣壓強的變化,管內水銀柱的高度也會發(fā)生相應變化。而運用多媒體后,就能模擬這一過程。

查看全文

物理教學論文

從2005畢業(yè)到現在,我參與一年多的物理教學,在這段時間里,我從高一物理教學到現在從事高二物理教學。我們這批新教師正逢高中新課程改革,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根據我在教學上的所思所想,總結了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注意點。

一.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養(yǎng)成不斷反思的習慣

一位優(yōu)秀的高中物理教師,決不會教死書,只會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墒?,如果物理教師對于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人的教學思想,自己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后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么,就不能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

二.充分了解學生物理基礎和接受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注重啟發(fā)引導,老師對課堂內容的把握很重要,講到什么程度,怎樣可以最大程度得啟發(fā)學生。把握不好,會出現學生目瞪可呆、不知所搓,還有可能會出現一講到底的情況,那就變成了舊的教學模式——灌輸式。這種古老的教學模式不利于21世紀的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以上出現的情況,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查看全文

工科物理教學論文

摘要:通過對物理學知能結構的剖析,闡述了物理教學為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而需在知識的構建和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知能結構;知能結構圖;物理教學

1知能結構概述

據美國教育家霍爾頓的理論,物理學的任一基本內容都可以分解為實驗事實、物理思想、數學表述三個層面或三個坐標,即物理學的學科結構中包含實驗基礎、邏輯體系、數學表述、思想方法、應用價值五種基本成分。物理學課程不僅僅要擔當傳授知識的責任,更要為能力培養(yǎng)和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提供可能。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結構圖已難以滿足教學和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們把物理學科結構中的五種基本成分投影到一個平面上(如圖1所示),從而較全面的反映知識、方法、能力的相互關系,這種結構圖可稱做知識-方法-能力結構圖,或簡稱知能結構圖。居于結構圖中心的核心理論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上起著載體和媒介的作用,核心理論附近上、下、左、右四個鄰區(qū)同時反映該學科知識所要求的能力結構,能力和方法的培養(yǎng)與知識傳授緊密聯系為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2物理知識結構

作為一個合理的、健全的物理知識結構體系,應該包括某一物理理論的過去、發(fā)展及前沿動態(tài),故物理的合理知識結構應包含三個方面:物理學史知識、物理專業(yè)知識、動態(tài)前沿知識。在這三個方面應做到“又紅又專”,在物理學史和動態(tài)前沿知識方面,應積極關注、不斷擴展視野,做到廣博;而在專業(yè)知識方面,應深入探求、孜孜不倦,做到精深。

查看全文

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論文

一: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新格局

(1)現有載體信息量不足,知識更新慢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已跨入知識經濟、信息時代。作為在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的主要載體------教材,已經在有些方面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也不符合人的未來發(fā)展的需要,這體現在兩個方面:知識量的嚴重不足,使得學生的視野、思維受到極大的限制。大家都知道,初中強調的畢竟是基礎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有較寬的知識面,見多識廣,這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以后的考試,更主要的是為了讓受教育者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滿足人的持續(xù)性發(fā)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教材知識更新的速度慢。盡管在最近幾年,教材作了一些改革,試圖把當今社會生活、生產中最具有典型性的新科技納入到其中,但量有所限,更新的速度也遠遠地落后于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速度。

(2)打破思維的條條框框,讓思維活躍起來

人的培養(yǎng)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不只是絕對地看這些人擁有知識的多少,更主要的是看這些人是否有良好的思維品質以及是否能很快地適應社會。而現在的班級教學制度,其歷史已有幾百年,它有很強的生命力,也有很多優(yōu)點,到現在還少不了它,但有些過于傳統(tǒng)、保守的地方畢竟與社會發(fā)展、生產力的進步不協調,除了上面所述的以外,還有,受教育者在從小學到高中所遇到的教師數量并不多,由于每個教師是在特定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再加上多年的從教經歷,于思維的模式上,易于形成“慣性”并深深地影響著學生,使他們的思維模式同樣受限,學生的潛力------思維的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得不到開發(fā)。更有甚者,學生還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復制品”。在另一個層面上,教材的編寫也只是局限于數量較少的老師,其情形亦類似于上面。在這一點上,如能把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良性地結合起來,則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3)物理學科的特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