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的現(xiàn)代意義范文
時間:2023-06-01 10:4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代文學的現(xiàn)代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國古典散文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與古詩一樣在古代文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歷史上也涌現(xiàn)出很多大散文家,漢代的楊雄、司馬遷、張衡、賈誼,魏晉南北朝的建安七子、陶淵明以及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等等,這些人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早在秦漢時期散文就開始形成了,并產生敘事以及議論兩種形式。到南北朝時期散文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哲理政論等等形式的散文體層出不窮,散文家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唐宋年間散文到了一個更加繁榮的時代,在這個時期描寫景物進而來表現(xiàn)作者內心世界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記》等等。到了明朝,又出現(xiàn)了市井民眾所喜愛的適情作品。我們現(xiàn)代的散文都是以古代的散文為基礎發(fā)展而來的,雖然格式上沒有以前沒那么嚴格,但是,在散文的形式上大都和古代散文相似?,F(xiàn)代的散文依舊和古代散文一樣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邃、情感至真?,F(xiàn)代散文有時為了讀得更加流暢也會力求押韻,這都是古代散文對現(xiàn)代散文的影響?,F(xiàn)代 文是古代散文的發(fā)展和繼承,摒去了格式的枷鎖,繼承了其優(yōu)美的語言和特有的表達方式,最終形成現(xiàn)在的散文。
二、古典小說對現(xiàn)代小說的深遠影響
在古典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影響的幾個表現(xiàn)中,古典小說對現(xiàn)代小說的影響是最明顯的。諸如魯迅將《儒林外史》這部作品的諷刺藝術應用到自己的小說中,可以說時時可見。在《故事新編》這部小說中,魯迅應用了大量的歷史傳說,以及古代神話,也就對古典小說因素的借鑒。同時,魯迅的小說還有一個行文簡潔的特點,這也是對傳神寫意的良好借鑒。在魯迅之后,便出現(xiàn)了諸如郁達夫、孫犁等抒情小說家。這些抒情小說作品在對傳統(tǒng)詩歌抒情特點繼承的基礎上,更具有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和思想。出自郁達夫之手的小說《采石磯》,引用了大量的中國古詩詞,同時還有《遲桂花》等非常注重營造良好的意境。此外,還有一批以趙樹理為代表的小說家,他們通常更加注重小說的故事,不論是小說結構,還是小說語言,甚至是小說的表現(xiàn)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古典小說的結構、語言,以及方式等。諸如出自趙樹理之手的《登記》以及《小二黑結婚》等都對白描手法進行了集中的應用,對于小說故事性的特別強調,而且還在道具運用等方面對古典小說進行了一定的借鑒,這樣的白描方法與話本小說在很大程度上有著相似性。在我國的現(xiàn)代文學中,還有一個分支就是章回小說。章回小說通常采用古典小說中的結構形式與敘事方法,諸如張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廣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狹義英雄傳》等等。
三、古典戲劇對現(xiàn)代話劇的深遠影響
與前面敘述的詩歌、散文以及小說相比較,現(xiàn)代話劇與古典戲劇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絲萬縷的關系還是存在的,古典戲劇對現(xiàn)代話劇的深遠影響還是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的。我國現(xiàn)代從事于戲劇舞蹈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劇作家大都非常重視古典戲劇創(chuàng)作的經驗,吸取古典戲劇的精華。諸如的《雷雨》,整個戲劇的情節(jié)非常符合大眾的胃口,曲折的情節(jié)迎合了觀眾的欣賞習慣,尤其是大眾對于故事性情節(jié)的欣賞習慣。整個劇目通過對戲劇沖突進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將整個故事情節(jié)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劇目的階段,廣大觀眾的心弦被緊緊地扣住了。與此同時,我國的古典戲劇在情景交融方面有著獨一無二的特色,對于詞句的寫作更是備加注意。在戲劇中的詩詞,通常都是抒情詩,意蘊深厚。而在我國的現(xiàn)代話劇中往往正是缺乏這樣的詩意濃厚的作品,諸如郭沫若的《屈原》,的《家》等。在我國的時期,出現(xiàn)的新歌劇同樣也對古典戲劇的一些特點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繼承與發(fā)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變化的戲劇情節(jié),可讀性強的故事,同時在整個劇目的結構上更是對古典戲劇的寫意方法進行了全面充分的運用,此外在音樂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節(jié)中與民歌、戲曲的一些素材結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創(chuàng)新。在延安進行舊劇改革時期,曾經涌現(xiàn)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編歷史劇,這些劇目均是古典戲劇的演變與發(fā)展,是現(xiàn)代戲劇家對古典戲劇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
四、古典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內容上的深遠影響
我國古典文學對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除了體現(xiàn)在以上四個方面以外,還有就是主題內容上的影響。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在主題內容方面也對現(xiàn)代文學造成了很深的影響。諸如愛國主義是我國古典文學經常表現(xiàn)出來的突出主題,其對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非常大。再如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聞一多,以及郭沫若等的作品,都將前輩的愛國主義精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对娊洝纷鳛槲覈谝徊吭姼杩偧T多內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實際苦難,對于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諸如艾青和魯迅的作品,都對《詩經》中的風雅進行了一定的借鑒,同時還有《詩經》中體現(xiàn)出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也在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借鑒與應用?!对娊洝吠ㄟ^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將下層人民群眾的辛苦勞作,以及百姓的生存環(huán)境、生存狀態(tài)等充分地反映出來,表達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栋正傳》作為魯迅的代表作品,以及《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作為艾青的代表作品,都將現(xiàn)實主義體現(xiàn)出來,表達出下層勞動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對政府救治的渴望。
篇2
魯迅先生曾在文藝大眾化問題的討論中指出“文藝本應該并非只有少數(shù)的優(yōu)秀者才能鑒賞”,“倘若說,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①。這句話對于古代文學的研究和傳播也是適用的。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個部分,深刻而生動地體現(xiàn)著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在現(xiàn)代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當前國學熱雖然持續(xù)升溫,但是古代文學受眾范圍比較有限,多數(shù)時候還是被束之高閣,這是影響其繁榮發(fā)展及文化建設功能發(fā)揮的最大絆腳石。近年來有些學者開始關注古代文學研究的當代性問題及學術普及工作,這些只是古代文學大眾化問題上的一部分,對整個古代文學的大眾化問題關注者甚少,存在缺失。因此,大眾化問題應該是古代文學教研的出發(fā)點和目的地所在。
古代文學雖然離我們時代久本文由收集整理遠,但并不意味著它就應該是枯燥無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時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滿了玄機和珍寶。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機和珍寶,它不是每個普通大眾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談的古代文學的大眾化,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學者,而是進行學術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眾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賞。這并不是要降低標準,一味迎合大眾低俗需求,而是通過古代文學的研究、傳承、傳播使大眾文化植根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眾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熱火朝天與深層曲高和寡的落差
當前國學熱持續(xù)升溫,古代文學呈現(xiàn)出了繁榮的一面: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設國學啟蒙課程,很多大學設立了國學班或國學研究院,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紛紛開辦國學班,全國幾乎所有高等學校都開設了“大學語文”的必修課或選修課,眾多“大學語文”課本中古代文學內容幾乎都占絕對優(yōu)勢;古代文學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幾乎到了“四海無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開始關注古代文學研究的當下問題,如俞香順在《中國荷花審美文化研究》中提到“從文學與文化角度研究中國花卉也體現(xiàn)了古典文學研究的開放意識和當代意識”,“其研究的原動力或者說是歸宿點都是為了提升當前博興的‘花卉熱’內涵,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品位,從習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從而增強愛國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學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無聞的教授走向公眾成為學術明星,引起了學界和普通大眾對于學術大眾化、學者偶像化的紛爭。電視、廣播、報刊等大眾傳媒大量開設古代文學與文化講座或討論版塊,受到大眾的廣泛歡迎和積極參與,如百家講壇。各種形式的解讀經典、改寫經典成為時尚,解讀、改寫經典的圖書也尤為暢銷,如《人生若只如初見》自上市伊始,便進入卓越網圖書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論語〉心得》簽售會后一個月內銷量突破一百萬冊。很多優(yōu)秀古代文學作品被拍攝成影視?。ㄈ珉娪啊犊鬃印贰囤w氏孤兒》等)且收視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們欣喜地看到社會大眾對了解古代文學的熱情十分高漲,古代文化經典也在逐漸走向人民大眾。
但審視一下當前大眾的閱讀現(xiàn)狀,中國古代文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據(jù)調查,“讀過四大名著的大學生僅為5%,即便在中文專業(yè)的大學生里,這個比例也少得可憐”④,更別說在普通大眾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讀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學術圈內。書店里多數(shù)古代文學類書籍問津者甚少。如果大眾了解古代文學多數(shù)靠講座、影視劇、課堂講授,缺少主動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閱讀、品讀,大眾無疑只會徘徊在古代文學和文化的邊緣,難以抵達精髓。目前媒體對古代文學的傳播、包裝、炒作明顯存在偏差,受眾也經常是一笑而過,并沒有對精神起多大影響。大學語文課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尷尬局面⑤,古代文學課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閱讀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質化,是影響古代文學傳播質量的關鍵,成為國學熱的硬傷。這注定目前的國學熱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癢式的。這些與當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和人民大眾物質化、功利化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科技的發(fā)展,文化信息傳播渠道的日益增多,書籍、報刊、電視、廣播、電子網絡等傳媒手段令人應接不暇,文化消費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有關。與古代文學自身先天閱讀障礙(社會文化背景、字音、詞義等)有關。與學術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存在、學術抄襲剽竊和模仿翻新等問題比較嚴重,學術文章的論述空洞、乏味,真正創(chuàng)新性、價值高、實用性強的研究成果少有關??梢?,當前古代文學的大眾化主要停留在表層,普通大眾與真實的古代文學還有很厚的隔膜,大眾對很多文學現(xiàn)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誤差、偏差,難以抵達精髓。
二、里應外合,推進古代文學走向大眾、大眾走進古代文學
古代文學的大眾化道路涉及面廣且漫長。王長華、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學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眾一般要經歷一個較長過程。從產生成果——同行專家學者認同——眾多學者結合自身體會廣播于眾——滲透到大眾喜聞樂見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過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個傳播過程都要注重實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審美性,不斷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學的當下意義。所謂當下意義是指現(xiàn)代意義、實用意義。“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同樣要考慮當下實際意義。古代文學的意義和內涵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流派依據(jù)主觀意志所規(guī)定的,而是結合具體的時代精神,不斷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時強調古代文學研究必須關注現(xiàn)實人生,“現(xiàn)實人生永遠是文學研究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古代文學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學中有沒有對今天依然特別有價值的東西呢?趙逵夫的《繼承優(yōu)秀文學遺產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現(xiàn)代意義闡釋》等文章中有詳細闡述。具體歸納如下:一是能為現(xiàn)代社會所倡導的社會準則、道德風尚、文化熱點等追宗溯源,豐富發(fā)展其內涵;二是中國文學重人倫、重禮儀、講“家國同構”“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進父子、夫妻、兄
弟、師徒、朋友等關系,是現(xiàn)代社會醫(yī)治人情冷漠的一劑溫補的湯藥,如《論語》對于今人處理人際關系、人生價值觀架構就有重要啟發(fā);三是大量描寫自然,體現(xiàn)作者對生活環(huán)境深切關注,對大自然熱愛的詩歌與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表現(xiàn)手法上都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對現(xiàn)代經濟社會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破壞嚴重矛盾的一種呼救;四是大量表現(xiàn)作者閑情逸致、坦蕩胸襟的作品,可以滌蕩現(xiàn)代人浮躁不安的心靈,成為現(xiàn)代人舒緩壓力、心靈安寧的一副安神劑。五是學習中國古代文學是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可以使人端視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品位,提高人生修養(yǎng)的一種途徑。作為學者或教師能夠深刻認識、挖掘古代文學的當代現(xiàn)實意義,推進古代文學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結合,這樣古代文學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個研究者筆下也是常新的,對每個讀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實際意義的。
其次,無論是教研還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關懷和審美體驗,從而在提高人生境界、豐富情感上發(fā)揮難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學本不應該是枯燥、難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為文學本身就是需要心靈溝通、情感體驗與人生感悟。古代文學有時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經無比繁榮的古城,教學和研究的過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師需要在如何抓住觀眾好奇心理、如何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當代學者會有這樣的共鳴,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葉嘉瑩、顧隨等),都是帶著濃厚的學術情感、文化情感開展教學和研究的,而今天還有多少學者帶著濃烈的情感進行教學和研究并體現(xiàn)這種情感和擔當?shù)哪??有了情感,古代文學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艱辛而高深的學術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學的傳播過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時又不低俗值得我們深思。
第三,可以多編著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學知識讀物,多寫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編選一些適合當下的總集、別集,使古文底子、社會文化背景隔閡不再成為讀者閱讀的障礙。文學研究者應該擔負起將深奧難懂的經典通俗化、生動化的重任。20世紀80年代,古代文學各領域里著名學者撰寫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學知識的讀物——《中國古代文學基本知識叢書》。葉嘉瑩先生也曾萌生過普及古代詩詞的愿望并身體力行,2007年中華書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據(jù)她上課或演講而整理的錄音稿,主要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普及讀本,包括《唐宋詞十七講》等。2013年首屆“詩詞中國”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大賽上中華書局出版了《詩詞寫作常識》《詩詞格律》《怎樣賞
詩》等“詩詞中國”普及讀物。這些書籍對于普及古代文學知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總體量少,宣傳力度不夠,受眾范圍有限。我們至今背誦的經典唐詩依然沿用清人孫洙輯選的《唐詩三百首》,兩百多年過去了,它是否還適合當下的審美需要值得質疑。結合當下編選新的《唐詩三百首》及其他總集、別集也是極有必要的。學術普及意識在整個社會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部分學者也不屑為此事。所以,學者們躬下身來,有意識的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喜歡的語言多編寫一些古代文學通俗讀物、結合時展多編選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義的。
2.從受眾方面看,要培養(yǎng)與引導并重,要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
一方面要“培養(yǎng)成熟的受眾群體”⑨。受眾文化和文學選擇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古代文學傳播質量。歷史上的文學大眾化,繁榮了文學發(fā)展的同時也隱藏了對文學發(fā)展帶來的致命傷害,主要表現(xiàn)在降低文學審美水平和質量上。為避免或縮小這種傷害,培養(yǎng)高素質的受眾群體,加大對大眾閱讀的引導尤為重要。學校教育應該更加重視文言文閱讀訓練和古代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學習,承擔起培養(yǎng)成熟受眾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門可以有意識的做些閱讀引導工作。1997年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辦了讀書文化節(jié)活動,主要目的是倡導讀書風氣、指導讀書門徑,由此產生了季羨林、張岱年等國內54位著名學者聯(lián)合推薦的《人文經典應讀選讀書目》??墒鞘嗄赀^去了,這樣有力的引導工作我們卻沒有繼續(xù)做好。各個層面有意識的進行傳統(tǒng)文化、古代文學的宣傳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種宣傳品上印古代詩詞名句、經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圖文并茂的古代文學名篇。
3.充分利用現(xiàn)代媒體,使古代文學走出學術圈,走向社會大眾
現(xiàn)代網絡、傳媒高速發(fā)展,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
面。盡管目前其對古代文學的影響遠不如其他領域深刻,偶爾還有些負面影響,但是在古代文學大眾化的道路上我們不能無視或回避。在評議百家講壇時有人說“高雅文化與現(xiàn)代媒體聯(lián)姻,便找到了一種覆蓋面最廣和受眾人數(shù)最多的現(xiàn)代傳播的載體”。古代文學文本及其研究中的艱難晦澀往往為廣泛傳播帶來困難,而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介中受眾面最廣,觀眾平均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大眾化傳播媒介,恰可以彌補文字傳播的不足。電視、電腦等媒介集圖像、聲音、文字等多種藝術手段為一體,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語言塑造的間接形象轉換為直觀的視覺形象,能用通俗生動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種需要通過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間接性,使觀眾容易接受,因而能擴大傳播的廣度。在這樣一種現(xiàn)實趨勢下,以高雅文化為內核的經典文學文化借助現(xiàn)代傳媒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興趣,也就實現(xiàn)了高雅文化的大眾傳播。在網絡化的今天,如何擴大古代文學與現(xiàn)代媒體的結合度值得思索。
吟誦、歌唱、說唱、講唱、演唱等是古代文學較為常見的傳播方式,對當前的傳播依然有現(xiàn)實意義,《一剪梅》《虞美人》《雨霖鈴》等被譜成曲后,其傳唱之廣泛幾乎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唱的程度,通過傳唱大眾既娛樂了身心,又獲得了古詩詞意蘊美之熏陶。今天,我們也不妨借鑒歷史,重新為詩詞譜曲,以古代小說等文學作品為基礎編寫劇本、歌詞。
篇3
論文摘要: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極具特色、極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如何介紹這部分中國文化的精髓,本著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教學,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國古代文學史是依據(jù)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留學生漢語言專業(yè)需要而設置的課程。一般在留學生本科四年級講授?!肮糯膶W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留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紹這部分中國文化的精髓,本著什么樣的指導思想教學,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確中國古代文學史與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體系
我國現(xiàn)行的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漢語言技能課程、漢語言理論課程、中國人文知識課程、經濟管理課程。漢語言技能課程包括綜合漢語、漢語口語、漢語閱讀、漢語聽力、漢語寫作、漢語翻譯、商務漢語等;漢語言理論課程包括語言學概論、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漢字與文化、漢語語法精講、現(xiàn)代修辭學引論等;中國人文知識課程包括中國概況、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化概論、中國簡史、跨文化交流導論等;經濟管理課程包括進出口貿易實務、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等。通過講授這些課程力求優(yōu)化留學生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其中,中國古代文學課主要講授中國古代文學知識,要求學生大致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概況,熟悉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樣式、源流變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學生了解、熟悉一定數(shù)量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并對古代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特點有初步認識。在內容安排上以時代先后為序,將中國古代文學分為詩歌(詞曲)、散文和小說三大類,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紹,力求突出重點,讓學生形象而具體地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知識。這門課程能使外國留學生較多地了解中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提高對中國古代文學的閱讀能力,屬于提高留學生整體漢語水平的課程,為留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文化課程奠定基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進行漢語教授的同時,傳播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讓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切實提高學生素質,是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的。
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來表現(xiàn)中國古代文學
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授中國古代文學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國留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竅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國古典文化向他們展現(xiàn)開來,得到共鳴,非常困難。所以,當代對外漢語教學應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理念,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外國學生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是切實的選擇。
多媒體技術能拓展課堂,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和熱情。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盡可能地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來表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師應注意搜集和整理有關素材,向學生傳播。比如周杰倫的《發(fā)如雪》、《臺》,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詞含蓄優(yōu)美的佳作、香港藝人黃沾創(chuàng)作的許多古韻詞曲運用得爐火純青的影視歌曲,教師還可以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一些中國古代文學課件。
但是,推行教學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表現(xiàn)中國古代文學應注意適度原則。不能將多媒體的“白板”變成擴大的“黑板”,不能將古代文學課變成影視賞析課。多媒體技術手段只是教學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學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濫用、喧賓奪主。在影視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編的問題,教師要以文本為主體,處理好原著和改編的關系,切忌以改編代替原著,混淆視聽。
三、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突出現(xiàn)代思想,體現(xiàn)當代意義
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對古代文學課的定位多是服務于語言的研究,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留學生的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古代文學課是為學習語言而設置的課型,將古代文學課邊緣化、弱勢化和冷漠化。其實,留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非常感興趣。國外中文系的課程設置中,中國古代文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漢城大學為例,29個課目中與古文相關的課目就有11個。
古代文學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講授、闡釋、鑒賞和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進而借助文學這一載體傳播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專業(yè)基礎課,它是通過對語言藝術的審美鑒賞進而吸收和理解中國文化,在傳授文化知識之外,通過文學作品的內容輻射出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精神內核,通過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獨特價值的課程。對留學生的古代文學教學正是出于這個目的。對教師來說,更重要的任務是如何突出現(xiàn)代思想,體現(xiàn)當代意義,將古代文學課程的講授真正應用于當代留學生的生活。如何用當代意識去激活古代文學,將“死”的文本還原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學教學所面臨的問題,也是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問題。
四、切實處理好文學史與作品選的比重問題
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由文學發(fā)展史與作品選兩大部分組成。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很好地銜接文學史與作品選的內容,如何具體分配它們在課堂教學中的時間比例,怎樣更合理地采用與各自的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講作品,不講文學史,也不能只側重文學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筆者建議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主持編寫的“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文化系列”教材。該教材收錄了從先秦至明清的文學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說、詩歌、賦等多種體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詳盡的注釋,以便于留學生理解。書中還對每個時代的文學發(fā)展情況進行了概述。該書適合中級以上漢語水平的外國留學生學習或自讀,也是普通高校大學生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是一項非常復雜、具有很大難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師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靈活的現(xiàn)代意識,同時還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必須熟練地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將對外古代文學課傳授好。
參考文獻:
[1]涂文暉.論對外漢語高級階段古代文學教學的特殊性[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
[2]楊冬梅,訾希坤.對外漢語專業(yè)古代文學課的教學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篇4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育;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悖離與融合
一、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育的悖離
創(chuàng)新教育是社會進步的源動力。積極探索并推動研究型教學模式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高校專業(yè)教學要結合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促進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然而,隨著改革開放西方文化涌入國門,本土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不斷發(fā)生碰撞與交流,使中國古代文學在高校的教學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很多困惑,中國古代文學面臨著被商業(yè)文化、快餐文化以及大眾娛樂性為導向的新媒體文化取而代之的窘境。與此同時,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教學還面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不斷被壓縮、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單一、教師隊伍不斷縮減、教學目標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學科整體教學缺乏配合和持續(xù)等諸多矛盾,使得中國古代文學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的教育原則走向了悖離。1.教育觀念沿襲傳統(tǒng)的文化教育理念,與當今時代對創(chuàng)新教育的需求嚴重脫節(jié)文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和其他意識形態(tài)混沌包裹在一起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呈現(xiàn)方式。傳統(tǒng)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往往把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僅僅注重文學史基本常識和經典文學作品的介紹。然而,從時代呼喚下文化傳承與文化創(chuàng)新的層面來講,卻是過于狹隘的認識。因此,從文化大視野下,探討中國古代文學與古代漢語、古代文學與現(xiàn)當代文學、古代文學與歷史哲學等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建立文史哲不分家、近現(xiàn)代與古代相延續(xù)的回歸意識,更有利于在宏觀背景下準確地人認識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古代文學在今天的傳承意義。古代文學經典自身文體發(fā)展的局限性,及其與當下時代及話語氛圍的差異,容易引起當代大學生在思想認識層面的困惑和不解。因此,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及時修正和糾正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認識誤區(qū),從而發(fā)揮其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使命。2.教育模式呈現(xiàn)知識灌輸和模式化的特點,無法真正起到創(chuàng)新教育和文化傳播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承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文化強國的重擔。然而,在大眾文化和通俗文化迅速崛起下,傳統(tǒng)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載體卻日益受到青年學生的誤解和冷落。長久下去,必然導致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淪入狹隘的惡性循環(huán),原本活生生的文學課堂成為了僵死枯燥的文體講授和知識傳授。現(xiàn)有教學模式致使學生對課程的陌生感和隔膜感日益嚴重,使青年學生喪失了學習古代文學、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3.教學測評形式單一,無法真正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的成果古代文學教學受制于傳統(tǒng)的考評方式,在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水平的評價上往往直觀、機械和單一,不僅影響了課程教學的質量,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針對當前高校古代文學的教育困境,教師要改變過去以高低分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舊觀念,更多思考古代文學對于高校學生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性熏陶和養(yǎng)成,在把握當下大學生個性特點的基礎上,向素質鑒定觀念轉變。
二、創(chuàng)新教育融入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幾點思考
篇5
論文摘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文化素質、心理素質也都發(fā)生著變化。如何結合當前時代特點、社會需要和對外漢語專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將古代文學課在對外漢語專業(yè)中切實可行地建立起來是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對外漢語專業(yè)古代文學課的現(xiàn)代性教學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者應該給以充分重視的課題。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語言文學類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改革開放的加快以及全世界對中國關注的升溫,對外漢語專業(yè)正成為一個熱門專業(yè)。因而,如何結合當前時代特點、社會需要和對外漢語專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將古代文學課在對外漢語專業(yè)中切實可行地建設好對外漢語專業(yè)古代文學課的現(xiàn)代性教學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者們應該給以充分重視的一個課題。
一、現(xiàn)代的教育觀念
目前,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對古代文學課的定位多是服務于語言的研究,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留學生的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古代文學課是為學習語言而設置的課型,因而以對外漢語教學為專業(yè)的中國學生在高校的學習中也將古代文學課邊緣化、弱勢化和冷漠化。其實,就國內目前的對外漢語教學現(xiàn)狀來說,留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是很感興趣的,能夠流暢地背誦唐代詩歌是他們最驕傲的事情。就世界漢流來看,國外中文系的課程設置中,中國古代文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皾h城大學29個課目中與古文相關的課目有11個;梨花女子大學33個課目中與古文有關的課目有14個。”韓國大學的這一個側面向我們展示了國外對中國古代文學學習的重視程度。實踐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古代文學課在對外漢語專業(yè)中的作用,重新樹立古代文學課專業(yè)必修的堅實地位。
觀念轉變最根本的要體現(xiàn)在高校課程設置上。對外漢語專業(yè)古代文學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講授、闡釋、鑒賞和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進而借助文學這一載體傳播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專業(yè)基礎課。其本質是文學課而非語言課,是通過對語言藝術的審美鑒賞進而吸收和理解中國文化,具有古代漢語課無法替代的地位。同時,古代文學課和中國文化課也有區(qū)別而不能相互替代。中國文化課將“文化”放在第一位,傳授的是廣泛意義上的文化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可以涉及古代文學。但古代文學課在傳授相關的文化知識之外,主要是通過文學作品的內容輻射出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的精神內核,通過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是具有獨特價值的課程。因而,在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學習中,雖然古代文學課不必像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那樣占有至少四個學期的學習時間,但也決不能忽視其比重,輕視其地位。高校應利用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的方法將其貫穿到本科四年的學習當中,其中作為必修課的學習時間決不能低于兩個學期。
不僅學校應該加強對對外漢語專業(yè)古代文學課的重視,任課教師也應在自己備課的教案里以及每一堂知識的傳授中增強現(xiàn)代意識,闡明古代文學在該專業(yè)領域中的重要地位、廣闊發(fā)展空間和強大的實用性,使學生了解古代文學在國內外文化圈里的地位和影響,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本門課程的興趣。
二、現(xiàn)代的教學內容
當前高校古代文學課陷人了一種尷尬和無奈: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這門課失去了興趣,只是由于課程安排,為了完成學分,順利畢業(yè)才來到教室,心不在焉地聽課,有的學生甚至將其與公共選修課等同視之。古代文學課的這種冷遇與單一僵化的教學內容不無關系。
改革教學內容,教材是根本。教材是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和依托,一切教學活動都以教材為核心而展開。然而,目前國內高校對外漢語專業(yè)古代文學課的現(xiàn)狀是:沒有專門的教材。幾乎所有高校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學生使用的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材,即《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因而,對外漢語專業(yè)古代文學課的教學內容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古代文學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大,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史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兩部分內容。由于專業(yè)設置和專業(yè)領域的差異,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古代文學課不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內容,并不是從文學發(fā)展的歷史角度去看古代的文學作品。所以,這樣不加區(qū)分地將《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作為古代文學課的教材就存在一定的弊端:內容過多、涵蓋面過大;缺乏“史”的線索,古代文學課變成了大班的“語文課”或“文言文課”;教材的專業(yè)特征不明確,學生學習缺乏動力。
因此,真正適應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古代文學課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明確古代文學學科的性質。古代文學是以語言為載體的中國文學和文化的讀本。作家作品的選擇要根據(jù)課時安排選擇每一時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有代表性的文體,即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髓,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審美心理的主流。
第二,要注意系統(tǒng)性和時代性。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是一個全面的整體,教材在編寫上應以作品為基點,并以作品為核心輻射出一個面—古代文學的全貌,并盡可能多地丫本現(xiàn)出古代文學所包含的文學、歷史、哲學等多方面的文化內容,讓學生在廣闊的大背景下解讀文學作品。同時,還要注意內容的時代性,根據(jù)當下世界的變化適當?shù)馗聝热?。一些固有的陳舊的概念,如反封建制度、批判封建禮教等應適當減少。而其他相關學科如文化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等取得的現(xiàn)代成果應該引人進來,將其與古代文學融會綜合。
第三,注意跨文化的運用,突出專業(yè)特點。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古代文學課教材在編寫上應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材不同,應著眼于在世界范圍內關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闡釋應注意多文化的視角與研究?!拔牧素霸谥粮叩木駥用嫔?,是人類共通的精神價值。把民族的價值置于人類價值之上,是我們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礙。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古代文學教材應將中國古代文學放在世界文學的背景下,和世界文學融合在一起,從世界范圍內給中國古代文學定位。在作品解讀別要注意吸收國外漢學界研究成果,結合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在國外的接受情況,從文化心理、思維意識等差異角度選擇作家作.
三、現(xiàn)代的教學方法
教學改革的著力點在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教學理論基礎之上,為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的,將教學的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組合成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模型。在教學模式中包含有一種或多種教學策略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維立體教學模式是富有現(xiàn)代意義的新型模式.
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維立體教學模式旨在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生為本”,“為學而教”,改革傳統(tǒng)的“繼承性”、“單向性”、“封閉性”的教學模式,打破以“教師一教材一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格局,積極探索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當主角,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精神。其核心是采取學生的“自我教育”教學法。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活動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構成的統(tǒng)一體。古代文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法主要是他人教育,即教師“一唱到底”。主張“自我教育”絕不是說要學生拋棄教師“自修”,而是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自教”放在首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以及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思考、引導探索、抓住重點,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內容、原則和注意點,把相關信息傳遞給學生,開啟他們思維的“閘門”,教師起穿針引線的輔導點撥作用。實施教學時,可以依據(jù)不同階段不同內容,采取“教師提示一學生自學”式,“學生質疑一教師解答”式,“學生討論一學生總結”式,“學生試講一教師評論”式等多種教學方式。特別是“學生試講一教師評論”式對于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一種融理論于實踐的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外漢語專業(yè)是一個操作性極強的專業(yè),而古代文學教學內容中有大部分是學生從小學、中學直到大學都反復接觸學習的,尤其是名家名作,學生早就耳熟能詳。與其教師做重復的“無用功”,不如讓學生走上講臺,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親身的教學實踐,教師作評論引導,在需要的地方擴展已知,增加未知。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又體現(xiàn)了對外的專業(yè)特點,培養(yǎng)了學生動腦和動手的雙項能力。
篇6
人文一詞最早見于3000多年前的典籍《易經》: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飛(《易責》)原意是指禮樂教化。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xiàn)為對人的尊嚴、價值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一種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中國古代文學作為重要的人文學科,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它既是古代先賢圣哲心靈歷程的形象化歷史,又是塑造炎黃子孫人生觀、價值觀的珍貴教科書,永遠值得后人學習。
中國古代文學體現(xiàn)了古人關注民生的人本思想。勤政愛民的民本意識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狐民本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認同,至今仍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最具人文精神的財富。中國古代文學還體現(xiàn)了古人人生不朽的價值追求。早在先秦時期,先賢就已經對人生進行形而上的哲學思考了。他們深刻地意識到肉體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暫,思考以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來提高生命的價值,以達到精神的不朽。中國古代文學還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古代文人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甚至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很多文學作品都體現(xiàn)著作家對天地自然的精微體悟以及天、地、人之間圓融統(tǒng)一的和諧之美。
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就是人文精神的寶藏,如何將其挖掘出來,傳播給當代大學生,使他們樹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在文明社會中傳遞正能量,是古代文學教育工作者應當思考并完成的課題。
二、互動教學在培養(yǎng)大學生人文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一)變教師主導為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探討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學課堂中,教師還是采用單一講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無法激起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積極性。事實上,古代文學這門課程的價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學知識的簡單傳授,而應視之為流動的人生課堂。教師要合理地設計課堂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讓他們主動探求文學知識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學律動、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學生甚至可以直接點評現(xiàn)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古代文學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應該積極互動,深入研討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還古代文學課堂以溫情脈脈和生機勃勃。
(二)變知識灌輸為情感體悟和審美,增強學生和古人之間的精神對話與互動
目前,高校古代文學課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學史基本知識的簡單講解,輕視甚至忽視作品的朗讀、分析和體悟。戴建業(yè)通過對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在內的全國31所高校古代文學課程內容設置情況的統(tǒng)計、分析,認為目前大學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種現(xiàn)象,即偏重于文學史線索的梳理和常識的灌輸,相對忽視對文學作品的講習和體悟。這個結論值得古代文學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多年來,受高考應試教育的影響,古代文學教學舍本逐末,將原本富有哲理意蘊內容的理解和體悟變成了支離破碎的字詞默寫、文句簡單翻譯及層次結構分析。這種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學作品中豐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學習文學的真正意義,導致的結果就是青年學生興趣的萎縮、心靈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蕪。我們認為,古代文學教學應摒棄泛泛談論作品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的講述模式,而應更多地關注作家的時代背景、生存狀況及其思想形成,深刻體悟作家獨特的思想意識和人生態(tài)度。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思想和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去認識作家、感受作品,通過作品還原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再現(xiàn)一段段形象的歷史,接受各種富有認識價值的思想與觀念,實現(xiàn)從文學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飛躍。
(三)變就事論事為緊密結合現(xiàn)實,古為今用,強化學生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雙向循環(huán)、互動
當前,高校古代文學教學就事論事、割裂歷史和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也是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誠然,時代變遷,滄海桑田,今天的情況已經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學蘊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價值,可以超越時空,照亮當代人們的心靈。這種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論事式的,它要求通過對某事、某物的認知上升到對社會、人生乃至宇宙的關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礎上,通過聯(lián)想、想象,體悟這些崇高精神并能夠運用其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高校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庭情況各不相同,貧富也很懸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孔子與其弟子子貢的一段對話來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教化。在《論語.學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貢滿足于貧而無餡,富而無驕的態(tài)度,并提出了貧而樂,富而好禮的人生追求。這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示,我們無法改變出身,但是,我們能夠決定自己對待人生和貧富的態(tài)度:貧困病患,不忘安貧樂道;富貴安康,仍能溫、良、恭、儉、讓。這樣,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能不拋棄,不放棄,用平和之心堅定地走向預定的目標。
三、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加強人文精神培育的內涵
古代文學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古代文學教學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就是將它們挖掘出來并傳授給學生,以優(yōu)秀的作品提升其人格,以高尚的精神凈化其靈魂。
篇7
論文摘 要: 古代文學作品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對其進行有意識的發(fā)掘與弘揚,有益于陶冶學生性情與塑造其價值信仰。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以文本為中心,使學生打好學識基礎,引入性情領會,進而貫通歷史蘊含與當下情懷,由此解讀出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文價值。
就面向過去的古代文學而言,其教與學的過程就是對歷史維度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家、文學現(xiàn)象,以及內在規(guī)律進行全方位的探索與認知。而在這一歷程中所面臨的文本對象及其承載的文化精神內涵可以說是一種歷史傳承下來的深湛智慧精華。對于后來者來說,它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可以在其中尋找一個精神的棲居之地,進行個人心靈、道德、價值觀、人生觀的洗禮與重塑。而這也就是悠久傳統(tǒng)孕育的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的價值體現(xiàn)之一。
但是,即使一個蘊含豐富的礦藏也需要開采者得其礦脈而入才能真正發(fā)掘到其中的精髓,所以在古代文學人文精神教學傳遞的路途上,如何進行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慎重思慮和實施的。面對古代文學文本,教學的環(huán)境與一般的讀者閱讀有所不同,它不僅僅是個人化的閱讀與隨想式的感悟,更要在一種公共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對文本進行品讀、分析,其所面臨的不單是一個個體對于文本的闡釋問題,還需要在課堂的對話條件下對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進行適度和妥帖的傳達,才能使其對學生主體自身的思想與情感產生一定的輻射影響,從而發(fā)揮出古代文學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的價值。
一、以文為本
人文教育,因為其對于學生主體的道德完善與人格成長的重要意義而備受青睞。而對“人”的完善與培養(yǎng),一直是其所追崇的目標。但是所謂“人”的塑造實現(xiàn)不是理論的空談,它是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憑依著“文本”所開拓生發(fā)的環(huán)境而衍生的。在教師、學生、文本三者構成的教學環(huán)境中,無論是作為導引者的教師,還是作為接受者的學生,他們二者對于人文精神的傳達與領悟都離不開以“文”為本的立場。
在古代文學教學的進程中要解讀歷代作家的信念理想、人文情懷與藝術精神,就需要直接地接觸作品,浸入文本思路,與文本共同思想進而體會領悟。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活動便是圍繞著一定的文本,以一種師生對于文本的解讀與闡釋貫穿始終。所謂“論從史出”,一切的闡釋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應以文本語義為基礎,以忠實于文本原意為基本原則。而古代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經典文本,它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其與當下語言與文化存在一定時空落差,尤其所呈現(xiàn)的語言文字的古老性,有時候會成為學生理解文本語義的一重障礙。
就作為中國古代文學中最古老的一部詩集——《詩經》而言,如果不首先跨越文字的意義障礙,真正地解讀似乎是很難繼續(xù)深入的。就《詩經·豳風·七月》而言,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首先被古老的文字語義與陌生的文化背景阻隔了深入的學習思維,文字的障礙就凸顯出來。文字的困難性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挫折感,這在許多時候顯然成為了學生學習進程中的一個問題。而更關鍵的是,在作品閱讀中,如果文字意義的辯定與解析不明就會使得接下來文意疏通、詩意理解和精神升華等一系列的教學導向發(fā)生偏差與誤讀。譬如《詩經·豳風·七月》第二章有“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一句,從前句可辯,文意說的是春季女子采桑之事,但是暖暖的春日中,女子之傷悲與擔心憂懼又作何解呢?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中注釋曰:“采桑女心里傷悲,害怕被公子們擄去。”顯然這里是把“公子”理解為一種富貴人家的子弟的普遍意義。而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習慣語言意識中判定:“公子”專指男性,再與“擄”字聯(lián)系往往在腦海中解讀成了一種強搶民女的意味。這時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相關文獻進行深入的文字辨析:“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宮,將隨為公子嫁為媵,故治蠶以備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時忽然悲傷,以其將及公子同歸也?!盵1]而“歸”字之意也不是“回歸”而是“女子出嫁”。由此,進一步引申出“古代貴族嫁女必以侄娣從之”的媵婚制習俗。而在此語義與文化的背景上,再發(fā)掘“女心傷悲”的情感蘊含就會從直接的“社會沖突意義”進而向女子“恐遠父母兄弟”,以及“傷春悲己”的情感角度繼續(xù)發(fā)掘。
上述所言的教學過程與思路作為一個例證突出的是對文本的解釋與依賴,也許從某種程度上有些趨于傳統(tǒng)的知識性的辨析,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主張僵硬的知識灌輸,而是著意表明一種“打好基礎”的教學立場。畢竟中國古代文學文本相對于其他文本來說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性,而無論從教師還是學生的角度講,文本識別與語義辨析不是教學的終點站,而是我們搭建的必要的腳下的橋梁,有了它的溝通,教與學才能自然實現(xiàn)理解的目的。
二、引入性情
文學始終都是人的文學,歷代的經典作品中往往蘊含著深厚的人生情感與深刻的生命感悟。而通過文學作品接觸與領悟凝結于其中的個人與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對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與人文素養(yǎng),是有著顯而易見的效應的。而要達成這個目標效果,顯然僅僅依靠古代文學教學中對作品文本的語義和文獻的考證講析和概念傳達是不夠的,真摯地深入文學作品解讀其人文情感,還需在文學課堂上引入性情來體驗與主導。這也就意味著,教師不僅要掌握傳統(tǒng)的方法解讀文本,將學生帶入古典語境,而且應在教學中“發(fā)揚真美,以娛人情”,[2]引導學生通過可感的形象,自然地感受文學的生命力。
經典的文學作品往往具有鮮明的意象、深遠的意境與不羈的想象,對于它的解讀,理性的拆解與分析有時候往往會有損其情境的渾融和圓滿,直接的結論宣導也無益于對作品真正的理解。而性情化的解讀方式有時會對作品情志的傳達起到一種直接的作用。
所謂性情化的作品解讀實質上是一種傾向于領悟式的體驗閱讀與理解,它重在實踐一種獲得結論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在富有情感的環(huán)境感召下,激發(fā)自身對作品情感體驗的認同。引入性情主導的文本教學,有時可以通過對經典原著文本的熟讀,先獲得文本語感,然后在反復吟詠體味中,感知古文意象,領會情境,積累情感,從而深入到對文本的深層體會中。當然這首先要建立在語義暢通、文化熟悉的基礎之上。以《詩經·周南·芣苡》為例,這是一首古老的歌謠。文學史中多稱其是“一首描寫婦女們采摘芣苡的勞動之歌,全詩洋溢著歡愉之情”。但是這一主題概要顯然需要具體的閱讀體會才能真正被消化。而對這首十分簡短的作品,許多理性分析與探究似乎并不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其審美之妙境。譬如從《詩序》說“婦人樂有子矣”出發(fā)考量“芣苡”的“治愈不孕”藥用之途,由此來發(fā)掘先民對生殖的崇拜和狂熱的詩歌主題。這顯然是一條深入發(fā)掘詩歌內涵的有益思路,但是卻似乎忽略了詩中蘊含的情感與情緒的直接傳達?!镀]苡》全詩十二句,只換了六個動詞,形成了一種輕快的節(jié)奏,此時富有情感的誦讀可以說是體會詩歌歡樂情緒的一種直接方式。而要體會整體的詩境,也不妨在理性解讀與知識消化之后,以一種真實的心靈和想象來領悟《芣苡》的完整情境:“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xù),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盵3]這種心曠神怡的陶冶,也是涵養(yǎng)性情與品格的重要方式。
教學中性情引入的主張,可以說是一種基于以“情”體“情”的思維,它雖然傾向于體悟性情感閱讀,但卻是應以一定的知識作為基礎的。它追求的應是一種有知有情的既樸實又富有性靈的教學過程。
三、當下重塑
古代作品蘊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但其要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效力,則需要跨越歷史與當下的距離來形成最終的共鳴,從而能夠走進當下,進入學生人格成長與培養(yǎng)的發(fā)展歷程,彰顯古代文學人文蘊含之于現(xiàn)實與人生的價值。
一般普遍認為,作品的意義和精神可以從很多層次上來理解,即作品創(chuàng)作時的原意、文本被作者完成之后流傳中的闡釋與當下對文本意義生成的理解。那么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顯然需要面對這重重意義解讀。首先必須考慮的是作品醞釀與誕生時的本意,它雖不一定是解讀作品的唯一準則,但確是不能忽視的生成起點。而在其完成之后于歷史變遷中不同文化視野下的解讀,作為曾經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與作品共生傳播了。那么處于當下環(huán)境的教學,明顯在時間與文化空間上與其所面對的文本存在距離,于是作為詮釋者的教師則需要溝通“彼”與“此”,將歷史語境中的文本移于當下文化語境中,讓學生形成與文本的溝通。
于是,古代文學教學的課堂中便似乎面臨著兩個方向的發(fā)掘與引導。既要引領學生走入過去,重新體驗文學之作本身所指人文境界,又要走出來立足當下,讓學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傳達的人文意義境界。畢竟“解釋傳統(tǒng)的根本要義就在于指向現(xiàn)在,射向當前”。[4]而古代文學教學對于人文精神的發(fā)掘的意義也恰在于這種傳統(tǒng)生命精神對現(xiàn)代生存的啟迪。在教學過程中以當下意識闡釋經典文本新的價值內涵與精神意義時,可以說既是對于它的重塑又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傳承。但是含蓄蘊藉的古代文學本身,以及歷代文論的繁復和時代的遠離,使得當下教學環(huán)境中對古代文學文本的意義與精神的理解趨于復雜。那些文學之作中既有一種于歷史流變中凝固的價值核心,又具有隨文化環(huán)境不停變化的豐富的意義和當下的多重闡釋可能。于是在教學這個公共語言環(huán)境中,面對著當下多元的闡釋與趨向過度的解釋,古代文學作品中新的精神價值的重塑在注重其走進當下進程、體現(xiàn)當下關懷的同時,還需在慎重選擇中以一種適度性的立場來貫通古今。
參考文獻:
[1]姚際恒.詩經通論[m].北京:中華書局,1958.
[2]魯迅.魯迅全集(八)[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篇8
[關鍵詞]城市文學;文學史;空間形態(tài);當代意義
Abstract:ThemeaninginliteraturehistoryofresearchingtheChineseancienturbanliteratureisre-surveyingandstudyingtheclassicalliteraturefromaspatialangleofview,diggingandmakinguseoftheurbanliteratureresourcesfullythathadbeenneglectedforalongtime,whichisgoodforrebuildingaspace-timeconcatenate,moreintegratedandsystematicChineseclassicalliteraturehistory.Furthermore,theresearchonChineseancienturbanliteraturecanalsoprovideawidehistoricalsightandprofoundhistoricaltextforthepresentliterature.
Keywords:urbanliterature;literaturehistory;spatialform;presentsignificance
近年來,在中國古代文學地域性研究呈現(xiàn)熱潮的背景下,中國古代城市文學開始進入當代研究者的視域。城市文學屬于古代文學的特殊分支,在內涵上與鄉(xiāng)土文學、山水文學相對應而存在,具體是指以古代城市這一特定空間形態(tài)為觀照視角,以人與城市關系為樞紐,以城市的物質構成、生活狀態(tài)、文化品質、人文景觀以及城市居民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的文學,其內容圍繞凸顯城市特點這一中心向不同層面展開,具體包括勾勒城市風貌、書寫城市印象、表現(xiàn)異于鄉(xiāng)村的都市生活形態(tài)、彰顯由城市激發(fā)的物質欲望、描寫個體都市體驗、刻畫各類市民形象以及以文學的方式對城市進行文化定位與評判等等。
研究中國古代城市文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學史意義。
首先,古代城市文學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是中國古代文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視并認真研究古代城市文學,才可能建構完整意義上的中國古代文學史。
文學史寫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文學發(fā)展歷史自身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決定了文學史寫作必然是多樣化與系統(tǒng)性的有機統(tǒng)一。自清末黃摩西撰寫第一部《中國文學史》以來,先后有數(shù)以百計的同類著作問世,內容由簡到繁,容量由少到多。無論單本斷代史抑或多卷本通史,無不將時間(具體言之是朝代)作為寫作綱目,通行的寫法是以歷史發(fā)展的先后順序為線索,依次介紹歷朝歷代主要文學現(xiàn)象、文學思潮、重要作家及其優(yōu)秀作品。考察時代對文學的影響,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理念貫穿于各種文學史寫作始終。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歷史悠久,覆蓋地域廣闊,文體繁多,內容豐富,作家隊伍浩大,成員無數(shù),名家名著層出不窮,任何一部文學史都難以將其全部囊括,掛一漏萬勢所難免。隨著文學史研究的不斷深入,為了彌補通史寫作相對粗疏和過于簡括的不足,及時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學界前輩與時彥不斷推出各種分體文學史,如詩歌史、賦史、詞史、散曲史、散文史、小說史等。此類著作仍以時間為貫穿全部材料的線索,只不過是就某一類特定文體的歷史演進狀況作出較為詳細描繪和評價,由于筆力相對集中,對對象特征的挖掘也因此更加系統(tǒng)和深入。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視角之所以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主要原因在于我們民族的時間意識和歷史意識高度發(fā)達,而空間意識和宇宙意識則相對薄弱。將時間作為文學研究的唯一觀照角度,便于撰寫者們把主要精力或全部精力放在勾勒文學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和把握文學的時代風貌之上,但其弊端也顯而易見,即容易忽略文學存在的空間布局及其形態(tài),從而導致諸多研究空白長期得不到填補。
文學的價值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既可以在時間的延續(xù)中體現(xiàn),也可以通過空間分布形態(tài)去認識?!把芯恐袊膶W史的任務,是清理并描述中國文學演變的過程,探討其發(fā)展規(guī)律?!保?]而文學的演變包括了文學空間分布形態(tài)的演變,如果通過對文學創(chuàng)作中心空間移位的研究,對作家地域分布規(guī)律的把握,對地理環(huán)境與作家審美心理對應關系的揭示,同樣能夠發(fā)掘出文學發(fā)展的某種規(guī)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地域觀照、空間批評的研究視角和方法被帶進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領域,探討地域、空間對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及其發(fā)展的影響,遂成為文學史寫作的一個新思路,在這一背景下,各種地方(省市)文學史相繼推出。當學者們開始從空間視角去重新認識各種文學現(xiàn)象時,又明顯表現(xiàn)出對產生于鄉(xiāng)村的田園文學和山水文學的濃厚興趣,在高度自覺的研究意識指導下,逐步建立起完整而科學的研究系統(tǒng),并由此取得豐碩成果,諸如山水詩史、游記文學史之類著作的出現(xiàn)即為標志。相比之下,對文學產生的另一空間背景城市以及城市文學則普遍缺少關注和重視,不僅參與研究者少,而且缺乏明確的研究意識與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城市文學資源未能得到充分發(fā)掘和利用,城市文學特色沒有得到總結和提煉。毋庸諱言,城市文學已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古代城市文學是全部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我們以作家與城市之關系為切入點進入文學史研究領域,勢必發(fā)現(xiàn)許多新問題。例如,文學家的生存空間與創(chuàng)作空間的構成形態(tài)究竟如何?他們與城市的關系有何共同點?城市遭際與城市體驗以何種途徑、何種方式對其創(chuàng)作產生影響?其中的規(guī)律性與特殊性體現(xiàn)于何處?文學家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又如何內化為文學文本中的城市形象?我們能否從古代作家創(chuàng)作的城市文學文本中尋找到古代所存在的城鄉(xiāng)差異?欲圓滿地回答此類問題,不僅需要借助時間線索,而且需要空間觀照視角和區(qū)域文化觀念,如果采用時空并置的雙重視角,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建構必將更加完整和系統(tǒng)。
此外,在中國文學發(fā)展的歷史長河里,城市文學與鄉(xiāng)土文學具有相互影響與滲透之關系,二者共同造就了古代文學地圖的豐富多彩,欲準確把握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內部構成體系,同樣不能缺少城市文學研究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研究城市文學史,從另一個向度呈現(xiàn)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軌跡,將有助于我們深化對鄉(xiāng)土文學文化特質的認識,更準確地把握中國文學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其次,城市作為古代社會一個相對獨立的重要文化空間,不僅鑄就了古代城市文學特殊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品格,而且成為許多重要文學樣式的策源地及其發(fā)展繁榮的催化劑。研究古代城市文學,是推動古代文學史研究多元化格局形成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古代文學史研究的深化。
城市文學的本質與特色,歸根結底決定于城市文化的本質與特色。中國古代城市是在自然經濟基礎上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同時兼?zhèn)滠娛路烙⒄谓y(tǒng)治、文化整合、經濟推動多重功能,尤以政治功能最為突出和重要。雖然它與西方近現(xiàn)代城市以鄉(xiāng)村為對立面,以脫離自然、悖離傳統(tǒng)為崛起前提完全不同,盡管城鄉(xiāng)之間在很多時候并無截然劃分的空間界限,但是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仍然逐漸具備了區(qū)別于鄉(xiāng)村的鮮明特質:第一,以人與人、人與物為主要關系結構。城市居民的異質性構成在相當程度上遮蔽了人際之間的血緣、地緣關系,交換關系占據(jù)了較大比例,功利色彩較為明顯和濃厚。第二,城市是人類改造自然、改變自我居住地的創(chuàng)造性產物,其誕生與不斷發(fā)展充分顯示了人的自主意識與創(chuàng)造精神,與此相聯(lián)系,城市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彰顯創(chuàng)造力量,淡化無為意識,崇尚功利追求,張揚世俗精神。第三,古代中國最重要的城市通常作為帝國的行政中心而存在,“政治,而不是商業(yè),決定著中國城市的命運?!保?]因此,城市極易激發(fā)人們對于政治的聯(lián)想和欲望,而城市居民較之鄉(xiāng)民,也更容易遭受政治的輻射和影響,更易于感受皇權的存在和威懾。城市生活濃厚的政治色彩、商業(yè)色彩以及世俗化色彩,經由創(chuàng)作主體心靈的感受與投射,賦予城市文學文本相應的文化風貌,功利性(包括政治功利和物質功利)、世俗性、娛樂性構成了古代城市文學最核心的意義要素,以富為美,以俗為美,成為城市文學審美取向最突出的特征。對此,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才可能在與鄉(xiāng)土文學的聯(lián)系和比較中,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中國古代文學既二元對立又多元并存的文化風貌。
作為大量財富聚積地和商品集散地的城市,無疑能夠為文學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因此,它成為許多重要文學樣式的策源地及其發(fā)展繁榮的催化劑??疾熘袊糯≌f的發(fā)展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小說創(chuàng)作與城市的密切關系,早期小說產生和傳播的空間背景不可能是以單家獨院為主要居住方式、缺少人際交流和信息溝通的廣闊鄉(xiāng)村,而應是人口相對集中、信息傳播比較方便的區(qū)域,只有城市哪怕是早期的城鎮(zhèn)才可能具備這樣的條件。中國古典小說經宋元由文言而白話的轉折,至明清進入全盛時期,與此同步的正是古代城市經濟的日益繁榮與昌盛,以及市民階層的不斷發(fā)展壯大,正是后者為小說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廣闊的市場。戲曲的情況與小說大體相同,古典戲曲的繁榮(包括創(chuàng)作與傳播)同樣離不開城市經濟的繁榮,其中,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與欣賞水平直接影響到戲曲的發(fā)展與審美趣味。古代小說戲曲研究欲在現(xiàn)有水平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與提高,強化和擴大城市研究視野,非常有必要。
再次,研究中國古代城市文學還具有現(xiàn)當代文學史意義,可以為現(xiàn)當代文學史研究提供一個廣闊的歷史視野與意蘊深厚的歷史文本。
近年來,中國現(xiàn)當代城市文學創(chuàng)作和研究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審視既有成果,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中國現(xiàn)當代尤其是當代城市文學研究的話語體系,主要建構在西方現(xiàn)代城市理論基石之上,而西方城市文學則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學者研究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參照系。與重視橫向移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縱向比較的環(huán)節(jié)顯得十分薄弱,在當代學者的研究觀念里,歷史上“鄉(xiāng)土文學異常發(fā)達使得中國在某種程度是成了一個鄉(xiāng)土文學的國度”[3]?!皻v史經驗”的缺失,源于古代城市文學研究的不足或者不力,現(xiàn)當代城市文學研究缺少了歷史的縱向座標與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論資源,中國文學史因此出現(xiàn)了某種程度的“斷層”現(xiàn)象。
城市文學的研究價值并不與其歷史地位和歷史評價構成正比關系,事實上,中國古代作家群體因與城市的不解之緣,而成為城市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力軍。盡管由于農業(yè)文化傳統(tǒng)所鑄就的“鄉(xiāng)土情結”的巨大影響,“葉落歸根”、“富貴而歸故鄉(xiāng)”被古代社會絕大多數(shù)成員視為理想的人生歸宿,城市只不過是個體生命中的“驛站”,然而,這并不妨礙他們對城市的觀照和書寫。無論匆匆過客抑或成功地進入者,城市總會在留下他們足跡的同時,向其心靈世界投射自身的影像。城市之于文人作家生命的重要性,不僅僅因為標志另一種外部生活環(huán)境或另一種生活方式,還在于它參與了個體的人格建構,并成功地轉化為藝術創(chuàng)作空間的有機組成部分。研究城市與文學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系,不但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古代作家的生存狀況與歷史遭際,更為重要的是,中華民族生長于農業(yè)文明的港灣里,社會的個體成員毫無例外地具有“農村”背景,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向往和欣賞城市生活,紛紛離開農村,選擇新的生活環(huán)境與新的生活方式,顯然具有“告別”昨天的文化意味。當然,這種“告別”尚未形成解構和顛覆,不過,其中所表現(xiàn)出的對后起的文化方式的認同趨向,正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由隱而顯,由弱變強,逐漸匯入了當代人的觀念形態(tài)之中。人類在進行改變生活空間、建設城市的實踐活動的同時,也以漸進的方式不斷改變著自身。研究古代城市文學,發(fā)掘內化于文學空間的思想文化價值,無疑可以更加清楚地勾勒出中華民族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歷史足跡,為現(xiàn)當代城市文學研究提供廣闊的歷史視野。古代作家群體在城市觀照和評判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某些共同的“先天性”缺陷,也完全可以成為現(xiàn)當代城市文學研究的縱向參照系。
進入新世紀以來,學術界不斷傳出關于強調“打通”文學研究的時代壁壘,提倡建立大文學史、中國文學通史的研究體系的呼聲。深入系統(tǒng)研究古代城市文學,為后世中國文學研究提供文學資源與文化資源,無疑是“打通”的一種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史·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p1.
篇9
建立團隊協(xié)作機制,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
古代文學課程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大,包含從遠古的夏商周到清末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學觀念、作家作品、文學流派、文學團體以及對文學自身規(guī)律的探索等方面的內容。任課教師往往根據(jù)自己的研究專長主講其中某一階段的文學史及作品選。由于知識的高度專業(yè)化,加之高校教師自身“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追求,長期以來過分強調大學教學的自主性,教師主體間性往往呈現(xiàn)一種松散的狀態(tài),合作教學的氛圍相對淡漠。相當多的教師認為教學是個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團隊建設的必要性不突出。而我國高?,F(xiàn)有的基層教學組織多為教研室,其主要的職責是落實教學任務,更多的是承擔行政上的職能,對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教研室成員之間往往缺少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并沒有共同擔負起責任,可以說教研室的組織管理與運行機制都明顯滯后于教學改革的需要。高校教學的這種分散性格局使得古代文學教師往往沒有條件去研究這一門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最多也只是對自己任教的某一階段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作些改革,這種單兵作戰(zhàn)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古代文學課程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團隊的實質就是為完成既定的目標,相互協(xié)作,共同參與教學和科研活動而組成的學術組織。良好的協(xié)作氛圍是團隊建設的深層次動力,也是團隊得以發(fā)展之根本。依托共同的學科平臺和各自的研究專長,建立起分工合作機制,每個團隊成員有明確的角色定位,同時強化成員之間的協(xié)作意識,成員間通過交流合作,共同提高。以維果茨基為代表的社會建構主義曾指出同伴對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知識的建構發(fā)生在與他人交往的環(huán)境中,是社會合作與社會互動的結果,就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的最大援助也是來自于教師。[2]由于每個教師個性的差異,知識結構、研究領域、教學風格不盡相同,通過成員間的交流互動,能充分實現(xiàn)教師個體力量的整合和互補。一個團結協(xié)作的教學團隊,團隊成員能合作分擔課程,就教學內容來說,有明確的分工,如按歷史分期,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學課程由有研究專長的教師來承擔,但同時又把古代文學課程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共同研學、示范教學等方式共同提高教學質量。對某些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如《古代文學經典導讀》課程,可以由數(shù)個老師聯(lián)講,這種一門課程教學任務由數(shù)位教師分擔的模式既可以發(fā)揮各個教師知識、理論和方法上的優(yōu)勢,實現(xiàn)課程教學的優(yōu)化,又可以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團隊氛圍。
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推進教學改革
古代文學是一門源遠流長而又價值豐厚的課程,其中蘊涵著滋養(yǎng)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思想精髓和文化養(yǎng)料。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古代文學面臨著各種新信息、新思潮、新理念的沖擊。大學生在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也都在發(fā)生著變化,他們對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在當今網絡信息時代,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元化。隨著知識形態(tài)的改變,大學提供給學生的不能僅僅是純粹理論的知識,而更多地需要提供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實踐性知識,這給教師的教帶來了挑戰(zhàn)。一些古代文學教師未能及時跟隨時展的步伐,在教學中缺乏改革意識,教學模式單一,方法單調,在課堂上依然以講授的方式展開,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這一教學主體,忽視古代文學作品的現(xiàn)代意義,使這樣一門傳統(tǒng)的課程,在教學方法上、內容的挖掘上都未能與現(xiàn)代接軌,讓學生對其產生了心理上的距離,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古代文學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以科學合理的現(xiàn)代教育觀念為指導,努力推進教學改革。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不是哪一位任課教師通過個人的努力就能實現(xiàn)的。組建古代文學教學團隊,以團隊建設為實踐平臺開展古代文學教學研究和改革,教學團隊成員要成為改革古代文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將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演變?yōu)榻處?、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信息交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不是一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可以通過開展教學示范課、教學觀摩課等形式,團隊成員通過共同研討和實踐,改變傳統(tǒng)的繼承性、單向性、封閉性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可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如“學生試講—教師評論”“、學生質疑—教師解答”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大膽探索的研究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以團隊建設為平臺,加強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古代文學中的作品雖然是古人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的,但古人之心與今人之心是相通的,優(yōu)秀的作品能超越時代而具有現(xiàn)代的認識價值。教師應努力挖掘古代文學教學內容的現(xiàn)代意義,通過開展多媒體教學研究和課件研發(fā),促進現(xiàn)代教學手段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注重學術研究,以科研促教學
雅斯貝爾斯曾經說過“: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優(yōu)良的教師。只有這樣的研究者才能帶領人們接觸真正的求知過程,乃至于科學的精神。……通過他的循循善誘,在學生心中引發(fā)出同樣的動機。只有自己從事研究的人才有東西教別人,而一般教書匠只能傳授僵硬的東西?!盵3]教學和科研是現(xiàn)代大學的兩項重要職能,一個有持續(xù)發(fā)展和競爭力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必須有高水平的科研做支撐,讓科研為提高教學水平服務。教師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在教學中啟迪學生的研究性思維。團隊成員在保證傳統(tǒng)教學內容基本穩(wěn)定的前提下,注意不斷更新、補充前沿學術信息,力求將自己所講授學科的前沿研究動態(tài)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學中,使古代文學這門傳統(tǒng)的學科也能具有前沿性特色,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科研促教學,要使教學團隊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實現(xiàn)教學科研的良性互動。如將團隊成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的教材,根據(jù)團隊成員的科研特長,開設一系列有本校特色的選修課等等,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和科研能力??蒲袘⒅靥厣呐嘤?。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日益強化。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也不能局限于對文學史的梳理和作家作品的分析,而應利用團隊的研究優(yōu)勢,加強與地方文化的結合,如對地方文化名人以及地域文化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有本校特色的選修課程,不僅讓古代文學課程變得鮮活起來,也為研究地方文化、弘揚地方文化做出貢獻。
以精品課程建設、重點專業(yè)建設為載體
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也是構建和培育優(yōu)秀教學團隊的過程。精品課程建設“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講教授負責的、結構合理、人員穩(wěn)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在專業(yè)建設中,培育結構合理、素質高的教師隊伍仍然是專業(yè)建設的核心,因此,教學團隊建設要以精品課程建設、專業(yè)建設為依托,培育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梢灾袊糯膶W精品課程網站為交流平臺,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開放與共享,向校內外推介教學名師的教學經驗和該教學團隊的建設成就,通過教學成果的應用和推廣,對兄弟院校充分發(fā)揮其輻射和示范作用,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篇10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苑;教學資源網站;創(chuàng)新特點;創(chuàng)新功能
“中國古代文學苑”(gx.省略),是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自行設計和建設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資源網站。自2006年6月正式啟動以來,該網站幾經變更,幾經擴充,幾經升級,目前已具備豐富的內容、穩(wěn)定的受眾、成熟的管理模式以及活躍的影響力,充分顯示了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全體教師將現(xiàn)代化手段應用于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觀念與實踐、艱辛與成績,代表了中國古代文學系列課程教學的最新數(shù)字化成果。
一、“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建設的緣起及歷程
迄今為止,國內大多數(shù)高校教師在講授中國古代文學系列課程時,大都采取紙質平面教材、課堂口頭講授、課后查閱資料這三種傳統(tǒng)的也是基本的教育教學形式。雖然有不少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制一些計算機課件,但仍然苦于沒有豐富的相關數(shù)字化資源可資利用,而陷于東尋西找、重復勞動的低層次循環(huán)中。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形式既難以有效地調動高校內外更多的師資力量與學術資源參與課程建設,也難以調動教師與學生在交流互動中促進對課程自身的積極建設。
有鑒于此,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所教師提出實施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資源數(shù)字化建設工程的設想,力圖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網絡技術進行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教學及傳播工作,建立一個融合國內外各種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資源的開放的、立體的、共享的平臺,嘗試一種進行教學資源數(shù)字化建設的有效方法,并探索與實踐其作為進行互動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模式的實際效果,最終建成一套完整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資源數(shù)字化的軟、硬件環(huán)境。
上述設想的實踐,經歷了一個逐步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2005年,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以校園網為平臺,建成“中國古代文學史”精品課程網。2006年,北師大古代文學所所長郭英德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資源數(shù)字化工程”被批準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隨之初步成型。2009年12月,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與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CENTV)簽訂協(xié)議,建立密切的協(xié)作關系,利用該臺“學習超市平臺”(果實網(省略))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軟件開發(fā)技術,對“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進行了全面改版,建成一個全新的教學資源網站(gx.省略/)。該網站的建成與運作,標志著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資源數(shù)字化建設工程進入了良性循環(huán)的成熟階段,確立并發(fā)展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特點和創(chuàng)新功能。以下是目前“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的主頁面:
二、“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的創(chuàng)新特點
一般而言,高校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在教材上選擇紙質教材讀本,具有平面化特點;在教學模式上采取課堂口頭講授方式,具有單向性特點;在學習模式上要求學生課后查閱資料、完成作業(yè),具有封閉性特點。在信息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在“交往理性”、“公共領域”等理念成為社會共識的時代,高校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也需要突破平面化、單向性、封閉性的窠臼,而“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就是力圖在教材、教學、學習三方面都突破常規(guī)的創(chuàng)新典范。
(1)“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的教材建設呈現(xiàn)立體化特點。
該網站以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章培恒版《中國文學史》、北師大版《中國古代文學史》等三套教材的全部文本為對象,按照斷代、文體、主題、思想、流派、群體、作家、作品等不同層面,分別提取和加工相關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細致的信息標引工作,對信息進行科學的歸納整理;同時,建立豐富的關聯(lián)功能和強大的搜索功能,使任何一個知識點經由超級鏈接功能出現(xiàn)在不同的知識譜系中。
新建成的立體化電子版中國古代文學史教材,包括“大文學視野”、“斷代文學史”、“分體文學史”、“主題文學史”、“文學思想史”、“文學流派與文人群體”、“文苑傳”、“藝文志”等板塊,看似是各自獨立的部分,其實相互之間具有極為深細、廣闊、多元、多變的有機聯(lián)系。我們可以舉個例子:
頁面左側是網站整體框架的壓縮,學生可以隨時點擊,實現(xiàn)跨越。頁面正文提取自北師大版《中國古代文學史》,標引為“《西游記》成書過程”。這不是原教材的一個完整小節(jié),而是網站編輯對教材內容所做的更為精細的單元切割和意義概括。不僅具有獨立的知識內涵和邏輯結構,而且具有可引申性、可發(fā)揮性甚至可研究性的豐富價值。標題下方“《西游記》成書過程”等三個主題詞,則是對標題的進一步提示和引申,便于搜索功能的最大化發(fā)揮。頁面下方“明中期文學”等6個分類,則足以實現(xiàn)豐富的關聯(lián)功能,導引出新的“知識簇”。比如點擊“白話小說”分類按鈕:
學生可以從“分體文學史”的角度檢索到白話小說的發(fā)展史、概念流變,還可檢索到該文體范圍內的文學主題、主要作品、主要作者等等相關信息,從而迅速地形成發(fā)散性思考,便捷而有效地把握多套知識譜系。
因此,這種新型的立體化電子版中國古代文學史教材,不僅突破了紙質教材讀本平面化的單線式信息結構,構成一種立體化的網狀式信息結構,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基礎知識全新的傳授媒介,更成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新想法、開發(fā)新課題的催化劑,從而促使學生把知識記憶和創(chuàng)新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