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增效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07:11: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減負增效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減負增效”;原則;課堂改革;課外改革
一、優(yōu)先擬定“減負增效”策略的實施原則
(1)簡潔明了。教學過程當中,如果教學內容過多、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過于繁雜,學生則難以對知識進行梳理,不能有效地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網絡。所以,“減負增效”首先要做到的一點要求便是力求教學過程更加簡單、直接,使學生一目了然。
(2)民主和諧。首先,教師應當了解自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即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規(guī)范者,應當從旁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引導和規(guī)范;其次,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并根據學生這些表現適當地對教學活動進行改變;最后,“為人師表”,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生注視的焦點,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語言、形體動作等向學生傳達信息,獲得學生的支持和配合。
(3)低耗高效?!皽p負增效”中“減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更加輕松地獲得知識;二是減輕教師的負擔,只有增加教學時間的有效性,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接收知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夠減少教師在某些環(huán)節(jié)上的壓力和工作量。
二、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實現課堂改革
1.科學備課
在備課階段,教師應當對課堂時間進行合理安排,注重三個方面:
(1)合理選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教學設計時,應當注重言簡意賅的原則,盡量以較為簡潔的程序、易懂的例子等對知識進行闡釋。
(2)合理規(guī)劃教學進度。在時間上應當盡量圍繞課堂45分鐘來安排,既不能讓課堂過于飽滿,導致學生難以獲得思維的發(fā)散機會,又不能使課堂出現空洞的情況。
(3)掌握課堂節(jié)奏。語文知識博大精深,需要學生保持較高興致和活力進行鉆研。而語文教學中也會涉及大量的相對枯燥的內容。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張弛有度”的原則,合理規(guī)劃課堂節(jié)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之余獲得放松并有序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2.優(yōu)化課堂
中職生恰好處在青少年的轉變階段,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特別重。加之語文知識本就博大精深、富有內涵。因此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師應當積極思考與教學內容相適應且又包含趣味的問題;在講課之前先對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能夠開展一段課前討論,優(yōu)先活躍課堂氣氛;繼而,讓學生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參與到教學中,以問題為工具,將知識進行分割,便于學生消化吸收;此外,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系列的動態(tài)情況,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應變能力,提出一些能夠對緩解學生情緒的問題,引導學生冷靜下來在教材中尋找答案。
3.適用各種教學模式
(1)開展信息化教學。多媒體設備具有存儲量大、音像結合、直觀明了等特點,能夠勝任語文知識的直觀展現要求。此外,多媒體教學具備計算機技術“快速”“系統(tǒng)”“便捷”等特點,加上與互聯(lián)網建立的連接,便于教師進行資料索引和設計借鑒,能夠節(jié)省教師的備課和綜合研究時間,減少教師的工作量。
(2)實踐性教學。要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發(fā)現語文知識的趣味性和邏輯性,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語文知識,處理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校應當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雙方開展經常性的交流,探求語文教學和語文實踐與日常生活結合的契機。
三、總結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減負增效”策略,不僅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下人文主義思想和科學教育思想的融合結果,同時也是人們不斷探知教育工作中各種因素和規(guī)律之后得出的科學總結?!皽p負增效”策略是教育改革下的一項重要措施,需要經過一段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廣大教育參與者共同努力、堅持不懈才能夠取得長足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國成,林新堤.中學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6(4).
篇2
一、備課,減負增效的前提
如何減負增效,我認為備課是一個前提條件。原來我在備課時只是在知識點的傳授上下工夫:如何使學生易懂,如何使學生掌握,如何使學生領會,我考慮得較多,總之就是我教得太多。而在本學期的備課中,我更多地考慮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時的基礎是什么,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又能掌握哪些學習方法為以后的學習所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備課中,不僅要備學習內容,更要備學生的實際基礎,找到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二、課堂,減負增效的主陣地
記得今年的10月20日去泰州聽課,省教研室原主任鄭君威在講話中具體分析了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幾個因素:教學目標、組織、過程、方式和手段、評價。他認為,教學目標應全面、合理、恰當;教學內容組織取舍要得當,分量適中,有“數學味”;教學過程組織應關注新知生長有無依據,知識展開有無起伏,思想訓練有無方法,技能訓練是否到位;教學方式和手段選擇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有利于學生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學評價注意多樣化,體現教學民主,有激勵作用,評價要得體。如果我們的常態(tài)課也朝著這些目標每天前進那么一點點,那我們的課堂效率就會慢慢地提高。我在常態(tài)課上的減負增效的做法如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聽、說、讀、寫、想等方面的能力,它們是數學課堂學習活動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學習能力,也是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保證。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聽”就是學生首先要聽課,同時也要聽同學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課后的感受,這就需要有“聽”的技能。對于傾聽的這個技能的培養(yǎng)我和同年級的數學老師做過小課題的研究。起初就是發(fā)現學生坐在課堂上不會傾聽,有的即使聽了也沒在腦海中留下痕跡,上課的效率非常低。學校也正好倡導老師在大課題的引領下可以合作做小課題的研究,我們就把傾聽作為了研究課題。最初在課堂上我經常提的一個要求就是:“你聽了沒有?你能重復一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嗎?”之后慢慢地細化,進而提高聽的要求:一要專心,二要耐心,三要虛心。
“說”就是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對數學中的概念能夠做出解釋,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向老師提出問題,使得自己的見解和提出的問題易于被別人理解。老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敢說。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思維的發(fā)展。
“讀”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從某種層面上講,也是為今后“說”的技能打基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課外資料,既豐富了知識面,又養(yǎng)成了自學的習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
“寫”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學生對新課自行探究的過程中寫的一些不成熟的方法和理解,第二層次是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具體運用到學習活動中去,是學生學習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例如學習了數學內容后,可以讓學生寫數學小論文?!皩憽钡哪芰Γ苯佑绊懰麄儗祵W思想、數學方法和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決定著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想”就是要發(fā)揮學生思維的“自由想象”。例如:我在講完“圓”后,提出“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體驗,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想象中對所學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我要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于形成聽、說、讀、寫、想能力的條件,并不斷摸索培養(yǎng)的規(guī)律和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作業(yè),減負增效的保障
作業(yè)是檢驗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作業(yè)不應該是強加給學生的負擔,而應該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覺的學習需要,但由于以前我們對“知識鞏固”與“技能強化”過于偏重,導致學生作業(yè)應試的色彩太濃,就是單純地為了把技能訓練扎實,把教材習題,補充習題和練習冊習題題題練,反復練。以前的這種作業(yè)布置的方式與現在減負增效的教育理念不相符合的,因此我們要重新設計作業(yè),使它更為“人本化”,我有以下做法。
1.作業(yè)簡約。在相當長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布置機械重復的作業(yè),試圖在多次強化中讓學生掌握知識。長此以往,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學生的數學作業(yè)不能單純地用數量的多少,時間的長短來衡量,必須考慮作業(yè)的質量。布置課外作業(yè)時,我力求少中取勝,不搞“題海”戰(zhàn)術,不搞重復練習,努力做到一類不做多題,一題不做數遍。為此我買來了很多參考書籍,自己深入“題海”,從中精選數學題,為學生提供有效的作業(yè)資源,以此來確保作業(yè)的質量,從而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2.作業(yè)實效。在數學作業(yè)的設計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做”一些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實踐性作業(yè),讓學生在實踐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一課后,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yè):找出家中的長方體,量出相關數據并計算出它的表面積。學生在親手實踐中靈活運用了知識,發(fā)展了能力。
篇3
1 減負增效,數學作業(yè)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
1.1 作業(yè)題要典型,作業(yè)量要適中
布置作業(yè)前首先要明確布置作業(yè)的目的:為什么要設計和布置這些作業(yè)?這些作業(yè)能否真實有效的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布置的作業(yè)必須與當天所授課的教學內容一致,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對當天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和掌握,才能及時有效地對當天的內容進行鞏固和提高.布置作業(yè)前還要先做一遍題,一方面是估計學生完成作業(yè)需要花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熟悉習題的難易程度以及各自的內在聯(lián)系,便于將習題分類,這樣避免當天作業(yè)中同一知識點的重復,同時預見作業(yè)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布置作業(yè)時作適當的提示或講課時適當的暗示.
布置的作業(yè)量不能太大,才能使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在短時間內去完成,既盡可能提高作業(yè)質量,又可以為學生騰出了更多的時間,使學生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回味.控制作業(yè)量,要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及時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合理安排作業(yè)量.對高中學生來說,因為課程很多元化,不僅要學好數學,還有其他各科的功課,所以數學課外作業(yè)量要適中.
1.2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作業(yè)要分層次
分層次的布置作業(yè)有著諸多的優(yōu)越性,既能讓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吃得飽”,又能讓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吃得了”.這樣既鞏固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學生的作業(yè)負擔.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yè),編排時由易及難,層層遞進.具體做法是:
1.2.1 設計一題多問
設問的梯度由易到難,使學生踏著階梯一步一步探索,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嘗試,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從教學效果的角度看,一題多問可以幫助學生發(fā)掘問題的各個方面,達到深層次認識問題的本質,從而培養(yǎng)思維的深刻性.作業(yè)的梯度要注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完成作業(yè)中體驗成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避免產生厭學的心理.比如我們在基礎性的作業(yè)中不宜有難度,每個學生都可以完成,只要求實現新知識的達成;拓展性作業(yè)可以增加一點難度,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努力完成,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1.2.2 設計分層次題組
在教完一個概念、一節(jié)課后,學生要通過做練習來鞏固和提高,因此課后布置多層次習題是分層次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課后作業(yè)一刀切,往往使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吃不消”.因此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yè),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A組是基礎性作業(yè),B組以基礎性為主,同時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題目, C組是基礎性作業(yè)和有一定靈活、綜合性的題目.布置作業(yè)要精心安排,一般學生在20至30分鐘內完成,如在必修四“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的教學中,布置如下三個層次的作業(yè)供各層次學生選擇:
分層次布置作業(yè)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并由學生選擇適應自己的作業(yè)題組,克服了一刀切的做法,使每個學生都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在短時間內去完成,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也沒有過大的壓力,可以減少抄襲作業(yè)的現象,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設計探究性作業(yè),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即便對學有余力的學生,也要求基礎題必做,夯實雙基是必備的.
2 減負增效,數學作業(yè)要注重形式的多樣化
伴隨著新課程的深人,數學作業(yè)的設計也需要創(chuàng)新,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數學作業(yè)的優(yōu)點,拋棄其難、繁、偏、舊的弊端,以學生發(fā)展為目的,設計形式多樣、接近生活的數學作業(yè).這樣既能對所學知識有個很好的復習作用,又提高了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優(yōu)秀的數學小報還可在班級里展出,這樣勢必會讓學生享受到不同的滿足感.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認為:“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與其窮于應付煩瑣的數學內容和過量的題目,還不如適當選擇某些有意義但又不太復雜的題目去幫助學生發(fā)掘題目的各個方面,在指導學生解題過程中,提高他們的才智與推理能力.”減負增效型作業(yè)就是要充分體現作業(yè)的趣味性、自主性、實踐性、合作性和開放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來決定要不要布置作業(yè),該布置多少,布置什么樣的作業(yè),決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老一套.既要有口頭的,又要有書面的;既要有只需學生觀察、思考、討論的,又要有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識的識記、運用,又要有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
2.1 設計實踐性作業(y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比如實踐調查、數學實驗、數學小報、數學小論文、小課題研究等,借助這些途徑讓學生增長見識,將數學與生活,數學與科技、數學與體育等聯(lián)系起來,學生通過合作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必修一“函數”的教學中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
(1)通過小組合作,你們能否通過信息技術,閱讀書籍等方式搜集有關函數的話題:函數產生的社會背景,函數概念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函數符號的故事,數學家與函數?
(2)你能否利用數學畫圖軟件如幾何畫板, mathematics等作出一些你感興趣的函數圖象,然后談談你對函數有些什么認識?
2.2 設計研究性作業(y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為學生提供與學習內容緊密相關的研究課題,學生帶著問題,邊學習,邊研究,提高了數學學習的層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同學交流、共享,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念,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也得到了培養(yǎng).例如必修3“統(tǒng)計”的教學前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下面一份作業(yè):
研究性作業(yè)主要功能之一是讓學生學會搜集信息、處理數據、制作圖表、分析原因、推出結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學會使用數學語言表達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識.
2.3 設計開放性作業(y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減負增效型數學作業(y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應以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為目的,以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為中心,引導學生會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例如在必修四“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yè):
3 減負增效,作業(yè)評價還需要教師的認真對待
數學作業(yè)的評價是新課程理念下有效數學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學生作業(yè)的評價是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批改學生的數學作業(yè),通常以答題正、誤為標準,教師用“√”、“×”來評價學生的作業(yè),但這種評價方式不能反映出學生解題的思路、方法、習慣、能力、品質等.那么如何進一步改變批閱學生的數學作業(yè)呢?實踐中我們作了以下三點改變:
(1)用“”、“”、“?”或寫評語等來代替“×”、“√”.
(2)改變作業(yè)由教師一個人評判為教師批改、學生互批、學生講評交流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互相批作業(yè),互相改錯,糾錯,也可讓學生對有爭議的問題答案和解題過程各抒己見,爭辯中思辯,以達到正本清源,這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評價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對一些暫時懸而未決的問題,可讓學生貼在教室后墻上,長期關注,征集解題高手,對培養(yǎng)學習尖子生頗有益處,這樣的作業(yè)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性、拓展性,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控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篇4
一、改進書本作業(yè)形式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設計各種貼近兒童生活,具有很強時代性、應用性的作業(yè)。在既達到作業(yè)練習目的的同時,又體現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
例如我在上四年級《統(tǒng)計》時,讓同學們自己去統(tǒng)計全校各個班級,男女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并統(tǒng)計人數。畫出統(tǒng)計圖后,大家在一起討論每個班級喜歡的運動項目有什么不同,相同的班級男女生愛好又有什么不同。而不僅僅是告訴大家怎么畫圖,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們不僅掌握復式統(tǒng)計圖與單式統(tǒng)計圖的區(qū)別,大家又非常有興趣的參與到數學生活中。
二、挖掘現實生活資源
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將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借助他們頭腦中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去學會思考數學問題,從而強化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這樣的作業(yè)學生樂于接受,也完成得較好。
例如學生在學習了《認識鐘表》一課后,雖然能認識一些時刻,但還缺乏時間觀念,在教學中,發(fā)現了“我晚上睡覺是5時”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我們認為要建立起學生的時間觀念,必須讓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去體會,去學習。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作業(yè):快樂的星期天,讓孩子們將一天的活動時間記錄了下來。在反饋時,我們看到了孩子們認真、細致地記錄。
三、豐富作業(yè)形式
1、生動的情境式作業(yè)。學生對于內容枯燥、形式單調的作業(yè)感到乏味。因此,我們可以給一些枯燥的作業(yè)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設定一些與生活有關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們在這些有趣的情境中去完成作業(yè)。如復習完“計量單位”知識后可以設計這樣一道填空題:
今天早上7( ),小明從2( )長的床上起來,用了3( )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臉,吃了大約200( )的早飯。就背起2( )重的書包,飛快地向400( )以外的學校跑去。路上碰上了體重55( )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到了學校。
2、有趣的游戲式作業(yè)。游戲是一直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將所學的知識寓含于游戲中,可以提高學生作業(yè)的積極性。如教學完乘法口訣后,可以設計“對口令”的游戲,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玩。再比如教學完“可能性”這一課后,可以設計如“猜球”、“猜硬幣”等游戲作業(yè),課后相互之間玩一玩。
3、豐富的調查式作業(yè)。所謂調查式作業(yè),主要指通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用數學的眼光來分析調查所得資料,從而進一步認識我們的周圍世界,提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建議性的方案或作業(yè)。例如在學完《統(tǒng)計》后,可以讓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統(tǒng)計某一時段公路上各種車輛通過的實際情況。再比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之前,布置學生去調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然后再到課堂上來交流。
在這些調查式的實踐作業(yè)中,學生求真、求實,回歸生活的“大課堂”經過自己的調查研究、計算比較,分析概括,既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時代氣息。
4、生動的操作性實踐作業(yè)。小學生的思維往往處于具體運算階段,還不具備完全依靠推理等純抽象的方法獲取知識的能力,對于學習一些抽象的規(guī)律性的數學知識,教師應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動。比如在教學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后,讓學生動手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體。再比如去動手量一量生活中具體的長方體物體的長、寬、高或正方體物體的棱長,然后算一算它們的表面積。
在這樣的操作中除了起到豐富學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性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它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得到的現象、實物、數據,并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或計算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全面性的長期式作業(yè)
⑴寫數學周記。讓學生把平時觀察到的身邊的數學知識、學習中發(fā)現的數學規(guī)律、解題中的新方法、某些運算法則、公式的新的推導方法、對某個知識點產生的疑問等及時記錄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評價。⑵寫數學小論文。例如,在學習了比例尺知識后,結合學校校園建設的實際,提供給學生一些材料:學校自由活動區(qū)的占地面積為210平方米。其中可以有一個周長為31.4米的綠色花圃,以及其他一些活動設施。讓學生利用幾天時間,設計一項實際應用的小論文。有的學習小組通過調查,寫了一份調查報告:關于210平方米新活動區(qū)域的設計圖。其中僅是地面的測量、所用材料、價格等就用了許多設想,調查了許多信息。
篇5
【摘 要】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分層次的作業(yè)設計;生活情景中的“實踐性活動作業(yè)”“開放性作業(yè)”。
關鍵詞 個性化作業(yè)設計;分層次的作業(yè)設計;
1.問題提出的背景:
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幾乎全是書面作業(yè),以教輔上的練習,各類考試的試題作為作業(yè)。且要求的水平整齊劃一,無法適應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作業(yè)的趣味性、探究性、挑戰(zhàn)性不足,難以引起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興趣;僅僅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忽視倡導同伴間的合作交流;再者,在“初高中銜接”的作業(yè)設計出現了斷層,以致于剛進入高中的學生無法適應高中的習題難度,出現了厭學的情況。如今的學生普遍存在動手能力差,創(chuàng)造力低下,而化學又是一門實驗學科,一直以來,少有要求動手實踐,調查,討論,查閱資料來完成的作業(yè)。
2.中學化學個性化作業(yè)設計的理論基礎
“中學化學個性化作業(yè)的設計”遵循中學生發(fā)展目標和化學現行教學大綱及化學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在高中的學習的各個階段進行目標定位,能力遞增層次、程度、側重點進行研究,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共性又有個性的優(yōu)化作業(yè)體系。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完成個性化作業(yè),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通過不同類型的作業(yè)模式,訓練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探究規(guī)律,懂得獲取化學知識的方法,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具有學習化學知識的強烈欲望。
3.個性化作業(yè)設計的具體做法
基于教學內容而設計的個性化作業(yè)的合理定位。作業(yè)須與教材互相融合,與該學習階段的教學要求,教學目標相適應??紤]學生的因素,習題的難度設計要符合各個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容易題、中檔題、稍難題的比例要合理,有合理的梯度,在設計難題時要適當的搭一些“臺階”讓學生可以攀登,使學生通過做作業(yè)后有明顯的成就感、對學習化學更有信心、對化學學科更有興趣。
3.1研究分層次的作業(yè)設計,在初高中銜接,新課的傳授,預習,復習,階段性考試等各個不同環(huán)境下,對各個梯度的學生的影響及其作用。依據“布魯姆的分類思想,指導原則和編制方法教育目標分類法”,根據解答問題是所涉及的認知操作,將作業(yè)分為知道,領會或學會,應用,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等層次。參照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體系把個性化作業(yè)分為不同的層次。(見表1)
3.2由于不同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差異性,作業(yè)的設計應有選擇性,難題的設計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依據該理論,難題的難度應是學生通過努力可以完成的,即通過學生已有知識的提取、分析、綜合,可以進行解答并獲得結果。例如:在學習必修1的《氧化還原》一節(jié)后,設計了三種不同梯度的作業(yè)習題:
這三題鞏固了“氧化性和還原性強弱的比較”的知識點,難度不同,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
3.3讓置于生活情景中的“實踐性活動作業(yè)”“開放性作業(yè)”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實踐性作業(yè)通過學生動手動腦的親身操作,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以及克服困難,自主探究,主動參與的精神。高中化學教材中出現的一些課外實踐活動作業(yè)。例如,用泡沫塑料或蘿卜制作S、Px、Py、Pz電子云模型;觀察家中燒開水壺中的水垢色態(tài),判斷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鐵還是碳酸鈣,并嘗試用食醋洗;還有水果電池,葉脈書簽等。同時引導學生關注食品中的化學,陶瓷中的化學,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化學等。并指導學生做好實驗報告,在班級交流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發(fā)現,反思,心得等。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實驗體會,創(chuàng)新借助微信,微博平臺。并撰寫研究性報告,小論文,問題答辯,辦化學小報等,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加強化學與生活,社會及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
“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弊鳂I(y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對它設計的優(yōu)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減負空間,豐富課余生活,發(fā)展獨特個性.讓中學化學個性化作業(yè)變得新鮮有趣,學生樂于接受,真正達到了減負增效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俊明.進一步研究和搞好練習設計的幾點思考[J].化學教學,2014.(2)
[2]王云生.王云生的中學化學教學主張[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10
篇6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減負增效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2-0143-01英語作為一門工具學科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重視,這對我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積極的學習動機與提高語言素質大大有益。然而在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過程中,總有一批學生會由于各種因素而產生心理負擔、出現厭學情緒,并由此導致群體學習中的兩極分化。下面結合自身實踐,談一談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一些做法。
1.優(yōu)化課堂結構,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
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把課堂效率最大化,提高40分鐘的教學質量,是教師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1.1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教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yǎng)能力。注意新課的巧妙、自然導入,讓學生盡快進入最佳狀態(tài),輕松自如地復習舊知識,學到新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條理清晰,使學生緊跟教師上課的思路,步步深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法設計上要多采用情景教學和啟發(fā)性的提問如:"Why…? ""How…?""What do you think?""What do you know about…?""How do you know…?"等,這些問題使學生深入思考,同時能誘導學生有條理地進行連續(xù)表達。
1.2使用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實物、圖片、幻燈、錄音機、多媒體是一般學校都具備的,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選擇、制作、使用,以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從而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2.重視情感意識,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英語學習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觀因素外,還涉及學習者本身的情感因素。教學中,情感因素起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在英語課堂內外嘗試進行情感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1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的興趣不濃。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許多學生對他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如果說一堂呆板枯燥的課對學生而言是一種痛苦的精神折磨,那么一堂生動活潑的課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愉快的享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使用幽默的語言組織教學,或者隨時利用或設計一些游戲進行語言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娛樂過程中掌握所學內容。
2.2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在英語學習上,我們的學生一旦有了深刻的價值認識,同樣也可以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對待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其承受能力也就大大增加。我們可以舉辦英語角、英語專欄,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語、笑話等進行改編,有目的地讓其參加游戲、創(chuàng)作等,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學習意志和強烈的參與意識,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3重視情感教育,密切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前提。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效應,從而激發(fā)學生接受教學的熱情。要知道,對于學生來說,"負擔"不只是課業(yè)之"負擔",更有學習心理之"負擔"。在課堂上我們要關心、愛護并尊重每一個學生,如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的反應不是簡單的對或錯,是或否的評價,而是讓學生從中獲得信息,享受學習的樂趣。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向往、自信、興趣等正心理效應,贏得學生的"一見鐘情",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改進評價機制,及時肯定激勵學生
評價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茖W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所進行的整體價值判斷,及時恰當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1采用"三結合"進行評價。"三結全"即把平時考查與定期測試結合起來,把知識性測試與智能性測試結合起來,把終結性測試與過程性測試結合起來,以對學生做出較全面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同時要注意成功體驗的遷移,有的學生也許英語成績不太好,但是其他方面有專長。我們有意識地讓其發(fā)揮專長并進行適當的鼓勵,能夠提高自己的親和力,促進其在英語學習中得到發(fā)展。
3.1采取激勵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應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激勵作用,通過考查、觀察和與學生交流等形式,對學生的書面作業(yè)、口頭問答、演講、朗誦等課內外學習表現、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作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習慣和態(tài)度等方面的評價可采用寬松的、帶有激勵性的和開放式的描述性語言,使評價有益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形成學生繼續(xù)進步的動力。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意識,樹立服務意識,圍繞英語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實際,學生需要什么我們教什么,學生希望我們怎么教我們就怎么教。充分挖掘各種教學手段,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學生的語言實際,降低學生對抽象的語言材料的認知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目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對學生的學習心理有充分的認識,處處為學生著想,才能保持學生學英語的熱情,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繼續(xù)順利地推進素質教育的目的。唯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輕舟可過萬重山"的教育奇觀。參考文獻
[1]梁德全 《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研究與實踐》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
篇7
論文關鍵詞:把好教材關,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減負增效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有效、有用、有趣”的地理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學生輕松快樂的學習,從容的應對考試,是現在高中地理教學追求的基本目標之一。為此,筆者在積極響應打造高效課堂的實踐活動中,認識到正確把握地理教材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一、研讀新課標及教學大綱,全面吃透教材
江蘇省從2005年進入新課程改革并開始使用新課程標準教材。新教材的內容、形式和以往舊教材比較都有很大變化,為了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考慮地區(qū)差異和學生特點,以新課程標準為核心,教材版本呈現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人教版、湘教版、中圖社和魯教版四種教材。面對紛繁復雜的多種教材,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這就是說我們要利用教材去服務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使教科書成為教師創(chuàng)造性教學和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資源,所以正確認識教材的前提是應該解讀新課標,理解教學大綱。
教師在課前反復研讀新課程標準,認真揣摩教材編者的真正意圖,這樣不至于拿到教材就陷入到對知識點的片面理解中去,在課堂教學中擁有全局觀念。面對各種版本的教材,選取富有代表性的素材,優(yōu)化、活化教材。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依據課程標準,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教師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學中教師要更多地分析地區(qū)特點,學生特點,靈活地處理教材,使學科知識結構和學生心理邏輯結構更好地耦合,重新建構新的學科結構,幫助學生在結構中把握基礎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
二、正確把握教學重難點,做到深入淺出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得知識有兩個來源:一是教材,二是教師。教材上的學科知識是以一次性、平面化的形式呈現的,他不是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解釋的,也不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境的變化進行演繹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地理現象、地理過程、地理原理以及地理規(guī)律是比較抽象的,看不見也摸不著。這就需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材提供的學科知識進行多重解釋小論文。
評價一節(jié)課的好壞,其中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對重難點的把握和處理,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重難點內容要有比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利用一切技術手段和創(chuàng)設一系列教學情境來突破?;瘡碗s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教育論文,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如在講“全球氣候變化”一節(jié)中講到目前全球氣候變暖時,可以舉例說明,如南極企鵝數量的減少,讓大家思考企鵝數量減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太平洋島國圖瓦盧面臨滅頂之災,舉國搬遷,是什么原因等。通過舉例,使學生熱情高漲,討論熱烈,變枯燥的理論知識為鮮活的現實問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認為,教師在工作之后,應該繼續(xù)學習地理學科知識、了解地理學科的前沿動態(tài),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師在學科知識上固然要有深度,這并不是要求教師在學科知識的內容上要精深,而是要求教師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要深刻。我們對教材理解的越深刻,就越是刻意幫助學生學習,越能讓學生學的有趣,越能讓他們掌握地理知識。
三、重視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特別是近年來高考試題開始出現探究型試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絕不能滿足于把知識點內容講明白,而是要重視過程和方法,正確理解教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是通過學生參與的主體活動來實現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全心投入,并體會探究的幸福和樂趣。為此,地理課堂教學要重視過程和方法,讓每個環(huán)節(jié)成為學生圍繞目標積極探索、思考的自主探究活動,教師應盡量多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做到“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教師不揭示;學生能獨立操作的,教師不替代;學生能獨立解決的,教師不示范。”真正讓學生樂于主動學習,善于探究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總之,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思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對教材進行充分挖掘,真正做到客觀地認知教材,科學地運用教材,藝術地處理教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地理課堂品質。
篇8
繼續(xù)發(fā)揚團體合作精神,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深入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加強對學生的了解與溝通,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推進小組合作教學。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1初三物理備課組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
初三物理備課組工作計劃1一、指導思想:
以教務處和教研組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學習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任務是中考復習。復習的重點和難點是力學和電學兩大部分。力學的重點是壓強、浮力、杠桿、機械效率。而且出題的綜合性較強,與前面學過的力的平衡等知識聯(lián)系密切。電學的重點是歐姆定律、電功率。它們的綜合題又是電學考試的難點。學生對于畫等效電路圖的問題總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誤。
聲學、熱學、光學中,熱量的計算和光學做圖是考試常出的考點。為了贏得中考的勝利,必須充分利用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輔導后進生的同時,要加強優(yōu)生的輔導,力求奧賽、中考雙豐收。
三、學生情況分析:
初中物理教學分兩年,初二教學主要是聲學、光學、熱學的部分內容、電學,這些內容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可是,初二時每個教師所教班級比較多,分層輔導不能落實,兩級分化較嚴重;到了初三的力學,由于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感覺理解起來很吃力,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要使學生熟悉初中物理的這些基本知識,掌握新課改需要的各種技能,復習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
四、教學目標:
1、狠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培養(yǎng)。
“知識和技能”是教學的重點內容。概念和規(guī)律則是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規(guī)律,才能去解釋一些物理現象和解決實際的物理問題,而對概念的復習不能死記硬背。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著重去理解。
2、重視過程和方法的`復習。
在新課標理念中,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有著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所謂“魚”與“漁”的關系。我們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使學生逐漸學會積極主動地自主獲取知識,并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3、重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對學生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學生做人,做有愛心的人,有科學意識的人,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4、熟悉常見的中考題型和解題技巧。
5、升學考試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總體成績,更要提高學生的優(yōu)秀率
五、主要措施:
1、組內教師團結協(xié)作,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2、以學生為主體,堅持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課堂要求師生互動;
3、關注熱點問題,把握考試動態(tài)
4、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課堂上提出明確的復習任務;
5、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6、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強復習的針對性;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入學考試第一輪復習(以考綱為主,結合《株洲中考》):機械能及其轉化
第二周熱和能
第三周熱和能、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四周能源、聲學
第五周物態(tài)變化檢測
第六周光現象
第七周透鏡及應用光學檢測
第八周電路、電流、電壓、電阻
第九周歐姆定律
第十周歐姆定律及檢測
第十一周電功、電功率
第十二周電與磁信息的傳遞電學檢測
第十三、十四周第二輪復習(專題復習)
第十五、十六周第三輪復習(綜合考練)
第十七周中考
第一輪復習以課本為主,根據《株洲中考》的安排進行復習,夯實基礎。復習過程中,主要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每個章節(jié)要完成適當的練習題,每單元復習后要進行單元檢測,習題全部由備課組教師商定。
第二輪復習,主要進行以專題為引導的能力提升。這一輪復習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針對性的突出重點、難點、考點,練習題以近幾年中考試題為主,同時備課組每位老師出一套模擬試題,內容和形式直指中考。同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
第三輪復習,主要是考練,提升解題能力。
初三物理備課組工作計劃2一、基本情況
本組共有3位教師,2位中年教師、1位青年教師,充滿活力,初三有6個班,教師的變動大,應盡快讓師生相互磨合,力求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
1、學習物理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培訓工作
雨花區(qū)實施新課改,新課標已有二年,如何進一步認真學習和鉆研學科課程標準及新教材,組織教師參加培訓活動,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力求突破課改中的重點與難點成為教師教學的關鍵。
2、落實集體備課,抓好教學常規(guī)
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常規(guī)課”,探索新教法,每一課都共同商量、探討、力求更好,同時備課組成員相互督促,相互促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新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搞好初三的3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試工作。
日常教學中提倡教師采用課前5分鐘測試法,以考促學,同時做好期中、期末考試及月考的組織、閱卷、分數統(tǒng)計和閱卷分析等有關工作。
4、加強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
本學期繼續(xù)加強省級教學科研課題《現代教育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的研究,進一步完善研究內容,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推廣研究成果。
三、主要活動
1、加強理論學習,研究新教材的教法與學法。
2、開展相互聽課活動,并及時評課。
3、積極撰寫論文,教學反思,逐步加強自身建設與成長。
4、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
5、積極開展教學興趣活動,認真組織初三的學生參加雨花區(qū)的學科競賽活動,為下一期初三的學生參加長沙市初中物理知識競賽做準備。
6、加強集體備課活動,提倡教師備好教案和學案,上活課,上好課,加強課后的輔導工作和作業(yè)批改。
初三物理備課組工作計劃3活動思路:
備課組本學期主要以完成學科總復習的教學工作為重點,以提高備課組的備課質量為中心,加強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形成良好的備課組教研活動氛圍,認真學習和鉆研課標、考綱及--年中考學科考試說明,深入研討和把脈--年中考方向,精心設計和上好每堂復習課,努力提高復習課的教學質量,力求在今年的中考有所突破。
活動內容:
1、突出雙基,緊扣教材,按教學課程標準要求和備課組制定的教學進度,認真完成本學期學科教學任務。
2、從教學實際出發(fā),轉變教學觀念,把握教學策略和要求,認真研讀和鉆研《課程標準》、《教學常規(guī)管理暫行條例》和中考考綱及試題,加強集體備課和研討活動,互相學習,共同探討,取長補短。
3、按學校統(tǒng)一部署及教研組要求,圍繞課程改革,積極參與教研組開展的教研課題活動,根據學科的特點,加強學科實驗和科學探究等教學,圍繞課程改革,努力把“科學探究”、“實驗探究”、“素質教育”、“美育教學”、“環(huán)保教育”、“節(jié)能意識”等新課標理念滲透于物理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學生樹立“STS”和“愛國主義”思想。
4、積極配合年段,在平時的教學或課外活動過程中繼續(xù)開展“學科興趣小組活動”和“學科扶差”輔導工作。
具體措施:
1、研究、分析、跟蹤年段提高班和平行班學生的學業(yè)情況,把握住“尖子生的發(fā)展、中等生的優(yōu)化、學困生的預防”原則,摒棄“一刀切,起步走”的教學模式,根據本年段學生的實際,在總復習教學過程中,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教學的原則,做到有的放矢。
2、發(fā)揚集體力量,加強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提高備課質量,堅持每周一次備課組教研活動,進行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研討,通過“說”、“聽”、“議”、“評”等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不斷提高備課組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
3、按學校要求,備課組每位老師每學年力求開設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課型、時間、班級以科任老師向教研組報名為準)。
4、配合年段抓好學科興趣小組活動和扶差工作,除科任老師在平時教學中給予個別拔尖、輔導外,備課組每周擬定1~2次的集體輔導,組員共同輪流承擔責任輔導,做到有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對象、活動內容及指導老師。
5、開展“一幫一”活動,通過互相聽、說、議、評等途徑,互幫互學,達到優(yōu)勢互補、互通信息和資源共享。
6、配合學校、年段做好本屆初中畢業(yè)班的各項常規(guī)工作;
配合學校和教研組做好學科實驗技能考查和各項教學常規(guī)的檢查工作。
初三物理備課組工作計劃4一、指導思想
以“減負增效”為指導思想,緊緊以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教法、學法研究和落實教學為抓手,強化集體備課、作業(yè)批改等細節(jié)管理,發(fā)揮備課組集體力量.
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1、提高理論水平,重學習
(1)繼續(xù)學習新課標,要把握好課程標準中總目標,認真研究考綱和中考說明,對于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要有合理的安排,內容與要求要熟悉。加快形成新觀念,切實體現“減負增效”,改變滿堂灌的現象。
(2)深入研讀考綱,把握好每一個知識點的標準,做到準確無誤。認真研究考綱里的例題和習題,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并結合我校學生實際。進一步組織教師學習和研究教材,認真研究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一定要把握好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注意精選習題,提高學習效率。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想辦法杜絕學生抄襲現象,開展優(yōu)秀作業(yè)本展示、學習方法交流活動。
2、減負,重作業(yè)
(1)改進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提高設計作業(yè)的能力。以課程標準和教材為依據,注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和社會實際,設計出相關的作業(yè),提高學生作業(yè)的興趣。精選學生作業(yè)。要求學生做的作業(yè),教師首先要做一遍。作業(yè)形式要多樣化。書面作業(yè)與口頭作業(yè)、操作作業(yè)、實踐作業(yè)相結合。在基礎性作業(yè)的基礎上,實行分層作業(yè)。加強作業(yè)的針對性。指導學生作業(yè)方法。精選精編作業(yè),控制學生作業(yè)量,教師認真細致選擇學生練習,精心準備雙休日家作。
(2)認真批改作業(yè)。力爭做到“基本作業(yè)、全批全改;重點作業(yè),精批細改;學困學生、面批面改”。認真做好單元檢測工作,認真研究近兩年的中考試卷,結合我校學生實際,出好試卷,試卷要體現基礎性,有較強的針對性。考試檢測規(guī)范有序,成績質量分析及時到位,對考試嘗試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從而診斷教學,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3)改進對學生的輔導方式。及時批改學生作業(yè),對學有困難的學生面批。批改學生作業(yè),有批有改。要給學生適度的鼓勵,采用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評價語言。發(fā)現教學問題,在下節(jié)課改進教學。及時歸納出作業(yè)的共性問題,集體講解。針對個性問題,要進行個別輔導。對學生個別輔導要耐心熱情。
3、增效,重課堂
課堂教學是“減負增效”的關鍵,本學期要針對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多做努力。
(1)認真研究本校學生的特點,結合中考要求,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適當降低難度,提高教師語言講解能力,盡可能通俗易懂,同時充分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能力。
(2)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積極組織本組教師參加隨堂教學聽課、評課活動。每位要做好準備,并要認真聽同學科其它教師的課,同時提倡跨學科聽課。認真學習同行的經驗,并提出自己聽課的意見。對于其它公開課更要積極參加。
(3)做好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評價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要制定好改進教學五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要求。重視學法研究,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要落實內容、地點、人員等。
4、促進教師專業(yè),重科研
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充分發(fā)揮科研先導、服務的功能,使教研、科研有機結合,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科研,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1)加強教育科研理論及實踐操作的學習,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科研專題講座、培訓等;使每位教師能開展研究。
(2)重視課題研究資料的積累。在研究中要認真做好課題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工作,包括實施計劃、活動記錄、個案積累、理論學習材料、階段性情況匯報、專題總結等內容,以便課題總結時能有較堅實的基礎并有可信度,便于推廣科研成果。
初三物理備課組工作計劃5一、總體思路:
繼續(xù)發(fā)揚團體合作精神,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深入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加強對學生的了解與溝通,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推進小組合作教學。下面就本學期初三物理備課組的一些設想,談以下幾點具體措施。
二、具體措施:
1、開展研討,集體備課,課堂效益創(chuàng)新高
堅持每周一至二次的集體備課工作(時間: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在集體備課中注意聚焦問題,確立主題。每個主題設立中心發(fā)言人,落實集體備課的內容、重難點、教學過程的設計、資源利用等。形成專人主講,共享資源,每個教師參與討論、交流,找出自己在教學中的薄弱點或困惑點,發(fā)揮每個教師的個人特長,形成全組公認的教學預案。在教授過程中,對研討時沒能預料到的問題,又及時研究解決的辦法,既為還沒上課的老師提供了經驗,免走了彎路,提高課堂實效,積累了經驗,為后面此類課題的教學,提供了借鑒。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積極穩(wěn)妥推進小組合作教學
3、加強組內“轉轉課”,互聽互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組內教師互相聽課,跟蹤會診。對課堂實踐效果和觀課中發(fā)現的不足及時指出,聚焦新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進方案。對好的教學方法、手段、措施及時肯定并借鑒
4、加強教學反思,積累經驗,業(yè)務水平上臺階
本學期,我們備課組將開展了教學反思活動,我們共同參與意見,研究課型和教法。
5、抓好教學進度。
在不影響課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爭把教學進度適當提前,以求得本學期各類統(tǒng)考以及下學期工作的主動權。
6、狠抓教學常規(guī)管理。
在抓好備課質量的基礎上,強化作業(yè)布置、批改、以及學生書寫格式規(guī)范化的管理。把學生的學習質量落到實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推動良好學風的形成。
7、做好雙基卷、單元測驗卷、月考卷的命題、閱卷、分析、講評工作。
篇9
——初探高中數學有效作業(yè)設計
錢中海
(濱海縣五汛中學,江蘇 鹽城 224500)
摘 要:數學作業(yè)的設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農村中學的數學作業(yè)設計,不僅要把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納入作業(yè)中,而且要從實際出發(fā),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化地確定作業(yè)目標,努力設計出符合學生特點的作業(y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作業(yè)有效性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們要從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科學布置作業(yè),提高作業(yè)質量,從而產生“負擔輕收獲大”的作業(yè)效應,使作業(yè)在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那么,應該如何設計農村中學數學作業(yè),讓其起到提高數學質量的作用呢?我在平時的教研教學工作中,主要有如下的做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作業(yè)設計;減負
一、分層次設置作業(yè)
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為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作業(yè)設計要有利于學生的學,要考慮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提供多樣性的作業(yè)選擇。要難易適合,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將作業(yè)難易程度分為A、B、C三個層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較強的學生可選擇C,中等可選B,稍差可選A。但要注意此種設計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廣泛收集教材外的題型設計。
例如:在學習了導數在函數中的應用后,教師可以設計有梯度的作業(yè),讓學生盡力而為。 1.已知函數f(x)=x3-4x2+4x,求①求f(x)的單調區(qū)間;②求f(x)的極值。 2.已知函數f(x)=x3-4x2+ax在(1,2)上為減函數,在(2,+∞)上為增函數,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3.已知函數f(x)=x(x-c)2在x=2處有極小值,求c的值。 如,在講解“數列求和”專題后的作業(yè)設置中,第一層次習題為簡單的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和練習,以及利用公式求解數列基本量;第二層次習題是常見的求和方法運用,如,分析通項、錯位相減以及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解決等;第三層次習題則是滲透字母討論、較為復雜的實際問題和開放性問題等。通過布置分層作業(yè),面對全體學生,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fā)展,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能成功;設置思考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探究。
此種設計可以調動學生作業(yè)的積極性,避免作業(yè)的單調、枯燥,同時,也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要點、積極思考,以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設計實踐性作業(yè)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實踐性作業(yè)這種作業(yè)不要求當天完成,可以給他一周或兩周的時間。如布置 學生(1) 調查電、煤氣、煤的價格,使用電和煤氣、煤,到底哪個合算?(2)正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小河對岸兩點間長度,樓房、電視塔等高度的測量問題(3)調查報亭的賣報情況(進價、售價及賣不出去而退回每份報紙賠錢多少),統(tǒng)計一個月的銷售情況,為報亭主人決策,使之收益最大。(4)銀行存款利息和利稅的調查,怎樣存款獲利最多?
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會將很多數學知識運用其中,在完成調查報告的時候還綜合運用了各學科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此種作業(yè)要注意讓學生力所能及。
三、設計研究性作業(yè)
研究性作業(yè)是研究性學習的材料,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搜集信息、處理數據、制作圖表、分析原因、推出結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逐步學會把實際問題歸結為數學模型,然后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探索、猜測、判斷、論證、運算、檢驗,使問題得以解決;學會使用數學語言表達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識。不少教師認為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比較難開展,原因在于選題較難、持續(xù)時間長難以監(jiān)控、評價標準多樣無法全面量化等。我認為我們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的問題就是一種較為簡單直接、操作性強的研究性作業(yè)。通過“變式問題”的研究使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數學方面的能力。
四、設計多樣化作業(yè)
現實的、有趣的、探索性數學學習活動要成為數學學習的的主要形式之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可以采用操作實驗、自主探索、大膽猜測、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方式。數學學習呈現出多樣化。與此相適應,數學作業(yè)形式也不僅僅是解題,也應呈現出多樣化。
如學習余弦定理后,設計如下作業(yè): 1.請同學們總結一下余弦定理的證明; 2.小組合作收集一些余弦定理在實際中的應用。 由于數學探究性作業(yè)具有活動性、過程性、開放性、實踐性、合作性等特點,就要求我們要改變單一的評價。在評價中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多種結論存在,可以用展覽、墻報、小論文等形式來展示成果。
篇10
“你方唱罷我登場,亂花漸欲迷人眼”
十多年來,新課改高歌猛進。在一些學校就出現了:今天學習杜郎口模式,明天學習洋思模式,后天學習東廬模式,你方唱罷我登場,亂花漸欲迷人眼……領導的主觀意志讓許多教師感到無所適從,天天如履薄冰,于是當講不敢講,當教不敢教,恐怕自己落伍或者“過線”了,引來非議或批判。于是,一些教師一邊心里抵觸校長強加模式,一邊被學校的號召和潮流牽著鼻子走。
無窮無盡的跟風、折騰,使得教師不辨方向,難明本末,陷入徘徊和迷茫之中,難以自拔。最終別人的模式沒學到,自己是誰也忘了,久而久之就不知道怎么講課了。
正確的選擇是教師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特長吸收自己最需要的“那一瓢”經驗。抓住課改最本質的理念――減負增效,回到教育的原點以人為本,認清教育的實質,發(fā)展完善幸福學生。他人的“真經”要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但核心還是堅持自我,只是用別人的東西來構建自我、營養(yǎng)自我就夠了,不斷思考與探索,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科學方法,即使課改之風刮得再大,也應一以貫之地堅守“本我”,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風格。只有堅守自己的精神立場,最終才能成大器立大業(yè)。
“畫畫圈圈守攤子,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
不少教師從教的日子久了,人成熟了,經驗足了,榮譽多了,加上市場經濟的影響,對職業(yè)開始倦怠了。課前的準備變得倉促了,課后的反思變得虛假了,教學的方式變得單一了,與學生的交流變得生疏了。以至于現在學校一搞教學改革,教師們叫苦叫累……平時寫點反思、論文吧,說沒時間;參加什么課堂教學競賽吧,嫌累,不參加;上一節(jié)公開課吧,有老師認為是領導故意找他的茬。有的甚至說:“我整天忙于應付學校各部門的材料,哪還有時間思考?哪還有時間專業(yè)發(fā)展”……
不少教師面若深井,心如止水,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少了激情,安于眼前,安于現狀,圓潤通達,不思進取,盲從于“教參”,把此作為備課的“經典”,上課的“砝碼”,年年如此,周而復始,用同一本講義上同一門課,打發(fā)時光度春秋。教學成為簡單重復勞動,教師在講臺上越講越覺得沒意思,自然難以感染臺下的學生。長期因循守舊,排斥新潮,與學生的代溝越來越大,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自然難以與學生合拍共情,越來越“感到不會教了”就成為必然。
“我的優(yōu)勢在哪里?我的特長在哪里?我從哪一個地方切入,最能發(fā)揮長處和優(yōu)勢?”在教學實踐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相信凡聽過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課的老師,都會被這個七十老人的一顆鮮活的童心感動,因為在于老師的身上我們能真切地體悟到生命的靈動,欣賞到智慧的體操,享受到生成的快樂。面對老頑童似的于老師,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讓于老在循環(huán)往復、周而復始的教師工作擁有了平和而靜謐、穩(wěn)定而安逸、單純而自足、親近而怡和、感奮而驚喜、鞭策而發(fā)展、神往而進取之境?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于老是在用不斷更新的生命潤澤著事業(yè),從而造就出了優(yōu)質的自我。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面對現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知識信息的迅捷傳播,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多元價值觀的彼此沖突,作為教育學生的重要組織者和指導者的教師,我們不能再盲目自我崇拜,我們不能再自封為知識的權威,因為事實上我們在很多方面不及學生,在很多領域拿不出多少“存貨”為學生解惑,我們要放下架子,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優(yōu)秀學生是一面鏡子,他能照出我們的“小”來。如果我們懷有向學之心,對學生能以“師”事之,果能教學相長,則道德文章亦兼?zhèn)淞??!艾F在感覺自己越來越不會上課了!”存有如此危機感,也是壞好事,能倒逼教師一心向學,就會站穩(wěn)講臺,越來越會教了。
“越來越不會上課了”考量著每一位教師的專業(yè)自尊。一個專業(yè)自信的教師,必定在課堂上:面容光鮮、神采飛揚,但不頤指氣使;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從不面面俱到;從容大氣、條理清晰,絕不手忙腳亂;善意傾聽、深度挖掘,杜絕冷嘲熱諷;激發(fā)思維、控制氛圍,排除死氣沉沉;學有所得、學有所長,減少無效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