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審美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15 03:23:00

導語:語文審美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審美教育論文

一、用審美的眼光觀照語文教學

羅丹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睆堥_審美的慧眼,語文教學的每一因素,無不放射著美的光華。

(一)教材是美的載體

用美的眼光觀照語文新教材,它簡直就是一本美的畫冊。

首先,從選文的思想內容看:

1.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的美:古長城、大青山、滕王閣及泰山日出的雄壯美;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美,內蒙古草原的遼闊美……可謂美不勝收。

2.人文精神的美: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趙武靈王革故鼎新,王昭君申明大義,遠嫁塞外,馬克思、恩格斯領導全世界無產階級砸爛舊世界……

3.真摯的人情美:《與妻書》中丈夫對妻子情深意濃,《我與地壇》中母親對兒子牽腸掛肚,《陳情表》中孫子對祖母至孝至誠,《與元微之書》中朋友兩廂思念,《祭妹文》中兄長對妹妹的死更是撕心裂肺……

其它諸如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美,鄉(xiāng)村田園的生活情趣美……不再一一列舉。

其次,語言形式的美,如魯迅、錢鐘書的幽默諷刺美,孫犁、朱自清的清新自然美,莊子的恣肆美等,不勝枚舉。

再次,“寫作訓練”的要求中也注重了審美因素。如:“寫出人物的個性”(個性美)、“寫出事件的波瀾”(跌蕩起伏的美)、“寫出景物的特征”(獨特美)、“條理清楚地說明事物”(條理美)、“生動形象的說明事物”(生動形象美)等??傊?,新教材到處充溢著審美因素,學生在這個美的藝術天地里徜徉,就會在審美愉悅中獲取真知和思想。

(二)教師是美的點示者,學生是審美的主體

我認為從審美的角度出發(fā),教師應該是個導游,既不可以代替游客觀覽那美好的自然風光,又要讓游客知道哪兒最美,得到最充分的享受。

(三)教學過程是美的組合

教學過程的設計看起來似乎是個形式的問題,其實是個教學思想的問題,教學思想落后,瑣碎地肢解課文,學生無興趣,教師拍桌子,抱怨學生蠢笨,啟而不發(fā),那就無所謂教學過程之美。

二、用審美的思想指導語文教學

(一)從學生的審美直覺出發(fā)是加強語文教學的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首要因素

我們反思一下,原來的教學大都是重理性輕感性,學生的喜怒哀樂湮沒在教師的宣講之中。講記敘文就是六要素,講說明文就是那八種常用的說明方法,講議論文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授課的目的是教給學生一套文章、文學知識,始終未有從學生的心靈感受出發(fā),所以老師費了很大的勁,學生卻沒多大興趣。其實看到維納斯,首先是感到她美,并不先要知道其三圍的尺寸是多么合乎比例。

(二)在審美鑒賞之中完成閱讀能力的訓練是審美教學的主要內容

善于駕馭教材、新教材一二兩冊六個現代文單元提出了六種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這六種閱讀能力是一年級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怎樣完成這些教學目標呢。教材沒有給我們一套現成的可操作的方案,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說,如果不改變教學觀念,很有可能出現穿著新鞋走老路或者穿上新鞋不會走路的現象。

我們認為,揣摩語言,揣摩的首先應是美的語言;理清思路,其思路是清晰明朗的;概括要點,要點本身肯定是文章思想美的集中點等等,也就是說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用審美的方式來完成。

三、審美教學的幾個層面

(一)營造審美氣氛,激情朗讀,提高學生的感知和想象能力

人們對于事物的認識,總是從感知開始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通過語言文字來反映現象,它的第一特點是形象沒有直接的直觀性,文學的形象由于由語言文字構成,故直接呈現于讀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文字符號,不是事物形象本身。所以,要使語言文字具有審美意義,則要打亂或變形它的線排列規(guī)則,還原字碼所蘊含的形象信息,從而使接受者腦海中出現文字演化的直接形象,激活接受者潛在的審美情感。但在所有的感覺中,只有視覺和聽覺對于審美對象才是最為重要并起著主導作用的,而其他如味覺、嗅覺、觸覺只起輔助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變語言文字符號為可感知的視覺和聽覺是最有效的喚起學生審美感覺的方法。

(二)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

審美情感在美感心理因素中是最活躍、至關緊要的因素,沒有情感因素的參與,整個審美感受便無法形成。感知、想象都離不開情感,而理解因素也必須在與情感相融合的情況下,才能成為審美的理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詞的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有我”和“無我”兩種境界,都浸染著創(chuàng)作主體的情感,都是在審美情感的支配下感知、想象客體對象的。

面對一篇篇血肉俱豐的課文,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中把握貫穿于作品中的心理體驗和深厚內蘊,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領略語言藝術的光輝。

(三)賞析課文,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審美理解是主體對美的對象的分辨和評價的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一定的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想象能力,具有豐富的審美情感。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理解力,就必須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和審美情感。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著重于對課文內容的理性分析和綜合,使學生獲得深層的美的感受。

(四)加強審美鑒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我們無論進行什么樣的審美活動,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鑒賞能力。所謂審美鑒賞力,即是對審美對象的直接欣賞和鑒別的能力。審美鑒賞帶有某些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性質,它是鑒賞者對審美對象的意象和內涵的積極、多面的把握和領悟。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

審美鑒賞力包括對客觀事物的鑒別與欣賞兩個方面。二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而在審美實踐中兩者又是同時進行的,有鑒別才能欣賞,鑒別是為了更好地欣賞。

總之,把審美貫穿于語文教學中,將學生帶入藝術境界,娛悅其目,激動其心靈,開發(fā)其智力,觸發(fā)其情,一詞一句使學生感受其情趣,一篇一章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學生就會心馳神往、興趣盎然。在提高品味、陶冶性情的同時,會樂于讀書,進而有了創(chuàng)造的源泉和動力,也就會“下筆如有神”了。

[摘要]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忽視了審美教育,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用審美的手段來處理教材,培養(yǎng)學生能力,達成教學目標的意義和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審美教育教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