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理論管理案例論文

時間:2022-03-16 03:44:00

導語:財務理論管理案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理論管理案例論文

一、傳統(tǒng)教學理念分析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認為,學習的本質是一個復雜的知識加工處理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感知、記憶、比較、分析、綜合等心理操作,教學設計要符合這種知識處理規(guī)律。因此,教學設計的重點...

一、傳統(tǒng)教學理念分析

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認為,學習的本質是一個復雜的知識加工處理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感知、記憶、比較、分析、綜合等心理操作,教學設計要符合這種知識處理規(guī)律。因此,教學設計的重點應放在如何將知識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順序,同時以一定的媒體形式呈現出來,以利于知識處理,即教學設計的重點是知識的加工與處理。由于這種教學設計理念只關注知識的處理,因而被稱為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在這種教學設計中,教師被看作是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也稱為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理論風靡全球。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人類的知識不是“純客觀”的,不是他人傳授的,而是在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交互過程中自己建構的。因而,建構主義者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要給學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學習的權利。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環(huán)境,學生是學習環(huán)境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的輔導者。由于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教學設計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又被稱為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只重視教師傳授的知識,沒有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其結果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被動接受。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過度相信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使學生無法獲得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其結果是,學生自我探索,無法得到教師及時有效的知識傳授。即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都存在明顯缺陷,兩者都過分強調教與學的某個方面,而將教與學割裂開來。

二、行為理論的教學體系設計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20世紀90年代末,西方國家開始以行為理論作為教學設計的理論框架。行為理論是在20世紀40年代由Leont’ev根據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理論家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心理學理論發(fā)展而來的。行為理論屬于交叉學科理論,研究特定文化歷史背景下人的行為活動,最早被前蘇聯(lián)應用于殘疾兒童的教育和設備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設計。在20世紀90年代,BonnieNardi等人將行為理論引入美國等西方國家。行為理論的哲學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其基本思想是,人類行為是人與社會和物理環(huán)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間的雙向交互過程,人類行為的產生來自于主觀人與客觀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和不斷發(fā)展之中。行為理論認為,在教學中,應將學生與知識統(tǒng)一起來,實現學生與知識的雙向交互,最終達到主體與客體的辨證統(tǒng)一。

行為理論通過構造行為系統(tǒng)來實現,行為系統(tǒng)包含三個核心元素和三個環(huán)境元素,三個核心元素是主體、團體和客體,三個環(huán)境元素是工具、規(guī)則和勞動分工。環(huán)境元素為核心元素提供其賴以存在的環(huán)境,構成核心元素之間的聯(lián)系。在核心元素中,主體是行為的執(zhí)行者,是行為系統(tǒng)中的個體要素??腕w是主體加工處理的對象。團體是指行為發(fā)生時行為主體所在的群體。行為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必須以工具為媒介,包括現實工具和抽象工具。對于學生來說,現實工具可以是語言、教材、媒體或互聯(lián)網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種思考方法、某種解題規(guī)則等。工具將行為主體與客體聯(lián)系起來。規(guī)則是客體需要依賴和遵循的法律、標準、規(guī)范、政策、策略、倫理道德、文化傳統(tǒng)等,是主體與團體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勞動分工是團體內部為完成某種任務而采取的組織管理策略,通過勞動分工將單個主體、團體和客體聯(lián)系起來。

三、財務管理案例教學的核心元素設計

在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中,核心元素包括主體、客體和團體三個部分。其中,主體是參與案例教學的學生,客體是教學案例,團體是主體學生所在的學習小組。

(一)主體的設計學生是行為系統(tǒng)中的主體,教師主要起引導和控制作用。在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中,尤其要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是由財務管理課程的特點所決定的。

其一,與其他課程相比,財務管理課程理論在許多方面都與我國現實存在顯著差異。如籌資理論認為,股權籌資方式籌資成本最高,但在現實中,我國絕大多數公司會首選股權籌資。這種理論與現實的差異,與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有密切關系。僅僅依靠教師講授書本知識和案例,學生不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很難理解這種差異。

其二,很多財務管理教學案例沒有唯一的答案,站在不同利益人的角度,會作出不同的財務管理決策。如對于公司利潤分配,站在股東的角度,當公司有好的投資機會時,股東希望盡量不分配現金股利;當股東自身有好的投資機會或者希望盡早收回投資降低風險時,會要求公司盡可能多地分配現金股利。站在債權人的角度,則不希望公司分配現金股利,因為公司現金流出會降低債務的保障倍數。對于此類問題的學習,僅僅通過教師的講授,學生很難真正掌握問題的本質。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扮演不同利益人,使學生像相關決策者一樣身臨其境地思考問題,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教學目標。

(二)客體的設計對案例教學來說,案例設計要遵循時效性、廣泛性、親和性原則。時效性強調通過電視、網絡、報刊等信息媒體掌握當前的熱點經濟問題和經濟事件,用最新事件作為教學案例,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熱情。同時,財務管理的理論和內容也在不斷發(fā)展,過于陳舊的案例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財務管理理論和實務。廣泛性強調案例來源要廣泛,包括來源范圍廣泛和來源途徑廣泛。來源范圍廣泛,指從古、今、中、外全部空間和時間范圍尋找教學案例;來源途徑廣泛,指不僅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報紙、專業(yè)期刊和一般雜志尋找教學案例,還可以將學生經歷的經濟事件作為教學案例,如對MBA學生所在單位發(fā)生的經濟事件進行適當修改,作為財務管理教學案例。從長遠來看,學??梢钥紤]建立校內共享的財務管理案例庫,并制定一些鼓勵政策,支持教師參與企業(yè)合作,實行產、學、研相結合,企業(yè)為學校教學工作提供案例,學校為企業(yè)經濟管理工作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親和性指財務管理教學案例要盡量來自學生所能接觸到的現實問題,讓學生對案例有親切感,認為案例有實際意義,從而有興趣了解和分析它。如在進行資金時間價值教學時,可以用購房者按揭貸款作為案例,讓學生運用復利和年金知識計算購房者在全部還款期內實際還款額的現值,與直接用現金購房方案相比較,對兩種購房方案進行比較分析。

(三)團體的設計教學中,可以將學生所在的班級作為一個學習團體,也可以將班級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作為學習團體。對于案例教學來說,將班級劃分為若干小組作為學習團體會更有效率。因為小組討論是一個集思廣益的過程,既有利于分工協(xié)作,又有利于督促和帶動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可以在各小組內部初步討論后,要求各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并要求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撰寫案例分析報告,使學生通過對案例的進一步思考和總結,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至于小組人數,可根據課時多少、案例大小、具體分工來確定。既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也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搭配,或者按照住宿相近、方便學習的原則劃分學習小組。教師在分組時要注意各小組學生之間的能力差別不能過大,每個小組都有能力對案例進行深入分析,人員的安排要有利于對案例的學習和討論。

四、財務管理案例教學的環(huán)境元素設計

環(huán)境元素包括規(guī)則、工具和分工。環(huán)境元素的任務是根據主體的需要,提供主體搜集和加工客體的工具,對團體進行恰當的分工,并為整個案例教學順利進行提供規(guī)則支持。

(一)工具的設計案例教學過程需要借助工具來完成,根據對學習者所能夠提供的支持,工具可以分為效能工具、認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類。效能工具可以幫助學習者提高學習效率,如字處理軟件、作圖工具、搜索引擎、教學多媒體等。認知工具可以幫助學習者發(fā)展思維能力,如語義網絡工具、數據庫、專家系統(tǒng)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工具等。財務管理課程與宏觀經濟和行業(yè)經濟的變化、與微觀企業(yè)的行為關系甚為密切。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后,各行業(yè)都發(fā)生了重大變革,使財務管理領域不斷出現新事物和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從國內、國際全面有效地發(fā)掘更新、更有說服力的財務管理教學案例。因此,基于互聯(lián)網的工具在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分工的設計在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中,課堂討論和發(fā)言通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容易滋生某些學生的“搭便車”行為。為了盡可能減少這種情況,可以采取合理安排小組成員、制定相應檢查和處罰規(guī)則等監(jiān)督和約束措施。如檢查小組每個成員的筆記,要求每個成員都要在課堂討論時發(fā)言,對課下討論要求有記錄,對偷懶行為給予懲處等。這樣,通過小組間的合理安排、小組內部的合理分工,以及有效的規(guī)則來消除學生“搭便車”行為。

(三)規(guī)則的設計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應制定一定的規(guī)則,來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引導、激勵和約束。這種規(guī)則既包括針對個人或者團體的行為規(guī)范,也包括案例教學的激勵考核制度。教師可以將學生成績與其所在小組成績和個人表現掛鉤,分別賦予小組成績和個人表現一定的權重,計算學生成績。增加小組成績的權重,有利于鼓勵學生的團隊合作;增加個人表現的權重,有利于激勵學生在課堂上自我表現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制定規(guī)則,引導學生行為。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通過人際交往來影響和引導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并且可以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成為小組學習的參與者。同時,教師在案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幫助小組實現內部分工,為案例教學提供規(guī)則,并向學生傳授使用工具的方法。這樣,教師就完全融入到案例教學的行為理論體系之中。

參考文獻:

[1]梁國萍、黃億虹、曹筱春:《論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法》,《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第1期。

[2]劉淑蓮:《關于財務管理專業(yè)課程構建與實施的幾個問題》,《會計研究》2005年第12期。

[3]田祥宇:《論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案例教學》,《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4]王延玲、呂憲軍:《論教學目標設計理論與實踐的應用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5]趙善慶:《試論現代教學設計理論體系》,《教學與管理》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