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商業(yè)塑造方式初探

時間:2022-06-14 10:18:36

導語:旅游文化商業(yè)塑造方式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文化商業(yè)塑造方式初探

摘要:20世紀80年代中期,紅嘴鷗開始每年飛臨昆明越冬,紅嘴鷗見證了昆明的發(fā)展,并與昆明市民及來昆旅行的游客、昆明自然景觀、昆明人文歷史及城市物質實體等共同組成相互交融的景觀,這一特殊景觀展現出了一種“人鷗共戲”的意境美。本文通過對該文化意境的構成及塑造的分析,旨在從中國文化審美的角度對該旅游資源進行評價。

關鍵詞:昆明紅嘴鷗;文化意境;文化塑造

一、研究背景

昆明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景秀麗、資源豐富的城市,旅游發(fā)展一直走在云南省前列。如今,昆明的旅游發(fā)展正朝著“觀光與休閑并舉”“推進新興、生態(tài)等各種旅游方式”的轉型。昆明城區(qū)山水相濟,站在昆明西山上俯瞰滇池和城區(qū),猶如一幅秀美畫卷,各種風景名勝星羅棋布,宜人的氣候使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也正因如此,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紅嘴鷗每年都飛臨昆明越冬,再加上昆明市民熱情款待,紅嘴鷗到昆數量逐年遞增,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往各處紅嘴鷗聚集地喂食、拍照、觀鳥,形成了30多年人鷗同樂的和諧風景。根據歷史記載,1800年前鷗科鳥類就已在昆明滇池棲息,古人稱其為“白烏”(《新纂云南通志》卷“大事記”,1949),但數量不多。[1]直到1985年秋,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天氣反常,氣溫偏低,而云南氣溫又比往年偏高,就使以滇池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吸引了眾多的紅嘴鷗等鷗科鳥類。由于大量紅嘴鷗聚集滇池,食物來源緊張,部分紅嘴鷗就從滇池的盤龍江入湖口逆江而上尋找食物,并首次進入昆明城區(qū)水域。[2]此后,紅嘴鷗每年到昆后,首先在滇池作短暫停留,而后會進入昆明城區(qū)中心的盤龍江、翠湖等水域覓食,尤其喜歡在人群集中的區(qū)域等人投喂食物。[3]久而久之,昆明市民也越來越與紅嘴鷗密不可分,愛鷗護鷗蔚然成風,涌現出許多“海鷗衛(wèi)士”和感人故事;來昆的游客也被這種“人鷗共戲”的佳境所吸引,并參與其中進行觀鷗、喂鷗、攝影及科普等活動。最終,促使紅嘴鷗旅游資源呈現出來,形成一道亮麗的生態(tài)景觀和城市品牌,也成為昆明冬季旅游的新亮點,提高了昆明的知名度。2005年,在昆明慶祝海紅嘴鷗入城20周年之際,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授予了昆明“中國紅嘴鷗之鄉(xiāng)”稱號。[4]

二、昆明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構成

昆明紅嘴鷗觀賞旅游資源是由紅嘴鷗同人、自然、文化、物質實體等共同組成并相互交融的一種特殊景觀,這種景觀能夠讓觀賞者透過紅嘴鷗體驗到昆明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感受到昆明深邃的文化內涵,豐富紅嘴鷗旅游的體驗過程,這本身就是一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詩情畫意的意境之美。美妙的景觀既有形,也有意,而意境就是由實體景觀和人的情感所構成,其本質是情與景,能夠引起文人雅士或普通觀賞者突破物象表面,用心體會、主動尋找,從而實現無限遐想的情感轉化。[5]意境美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所在,還是中國文化藝術審美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是紅嘴鷗觀賞旅游資源一系列景觀的精髓和核心,且類型豐富多樣,能夠完整地實現旅游者參與旅游活動所引發(fā)的觀賞、體驗、娛樂、教育、休閑等價值目標,使游客在繁重的工作時間之外得到心靈的凈化、身心的調養(yǎng)、情感的宣泄、壓力的釋放。紅嘴鷗旅游文化意境總體是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構成,并涵蓋鳥類、山水、氣候、鄉(xiāng)村、都市、建筑、民俗、歷史、宗教等元素,形成了一種相互呼應、和諧統(tǒng)一而又能表達體現不同文化內涵的主題意境,帶給游客一種直觀的視覺享受和靈動的文化感悟。(一)紅嘴鷗與自然生態(tài)主題意境。幾千年,中國人在世間的處事主導思想就是“適應自然”,一直傳承著“天人合一”“天人相應”“虛靜恬淡”等觀念,認為人與自然要和諧統(tǒng)一、相感相通。[6]中國古代審美就一直崇尚自然,以自然為美,如優(yōu)美的林泉、壯美的山河、荒涼的沙漠等,都是中國人可以親近、觀賞、游玩、居住的審美對象。這種獨具一格的自然審美觀帶著濃重的感情色彩和深長的哲理意味,凸顯了中國人仁厚的文化與平和的性格。人們對自然生態(tài)中生物、山水、氣象等美景的欣賞,突出了自然界廣闊、蓬勃的生機與純真、高雅的人性的情意合一。人們從都市走向大自然的過程中,紅嘴鷗及其他野生鳥類成了最直接的紐帶,人們拋開緊張、繁重的工作,逃離壓抑的“石森林”而走進森林、河流、湖泊、濕地、原野等優(yōu)美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獲取生態(tài)環(huán)境知識。通過觀鷗、觀鳥旅游活動的參與,拉近人與鷗鳥之間的感情,使紅嘴鷗及其他野生鳥類絢麗多彩的羽色、奇異多樣的形態(tài)、悅耳動聽的鳴叫印入人的心靈。西方有句諺語:“若鳥與書有異,舍書而就鳥”,旅游者前往戶外的賞鷗、賞鳥活動,是以生物多樣性為視角的文化、美學、哲學、科學等價值體系的重新構建,旅游者通過更新自身觀念,培養(yǎng)愛鳥、護鳥的意識,形成敬畏生靈、尊重生命、關愛自然的思想。此外,旅游者還追求的是一種如鳥般自由、安逸休閑的新興生活方式,達到“花曾識面香仍好,鳥不知名聲自呼”的意境。當人們在昆明城郊紅嘴鷗主要聚集水域滇池邊觀鷗時,其實已進入了昆明景色最秀麗的環(huán)滇池景觀帶,這條帶上任意位置放眼望去,紅嘴鷗都能與其他景觀形成完美的結合。當人們走到滇池東岸,“心頭眼里都有說不盡的詩意”,通過不同的景觀表達特定的情趣和意味,產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滇池邊登堤臨水,憑欄四望,成千上萬只紅嘴鷗在水天一色、浮云煙靄的山水間翩翩起舞,或是幾只或是成群,不時從人們眼前掠過,這些潔白的生靈們所舞動的姿態(tài)那么優(yōu)雅,那么自信。此時此景,讓人不禁想起唐代詩人常建的詩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于是人們自然對生命有了頓悟,也有了回首歲月的淡然。透過紅嘴鷗遙望遠處的西山群峰,似一個美麗少女仰臥在滇池畔,宛如“睡美人”青絲垂海、曲線婀娜,與夕陽繪成一幅瑰麗的畫卷,西山森林茂密、清幽秀美、景致極佳,明代詩人楊慎贊美西山為“蒼崖萬丈,綠水千尋,月印澄波,云橫絕頂,滇中第一佳境也?!焙槲淠觊g,日裔僧人機先也曾為西山(又稱碧雞山)寫下“碧雞西望水天虛,漠漠秋光畫不如;翠碧煙華搖浪處,丹崖樹色著霜初”的詩句。在海埂公園駐足,春天園內千株柳樹的柳梢上探出芽頭,一片嫩綠,呈現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傍晚,放眼眺望滇池又能聯(lián)想到《滇陽六景》中“滇池有客夜乘舟,渺渺金波接素秋;白月隨人相上下,青天在水與沉浮”所描述的滇池月夜之美,夜晚的昆明萬籟無聲,塵囂滅盡,滇池顯得更加恬靜,這絕對是大多數游覽者的興之所至。此外,昆明“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的溫暖宜人氣候,迎來了遠方的紅嘴鷗同“四季無寒暑”“萬紫千紅花不敗”“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的景觀交融在一起,讓觀賞者沐浴在冬日高原春城獨有而又溫暖的陽光中,時刻沉浸在清潔、寧靜、安詳、平和的休閑生活情景里。綜觀紅嘴鷗與自然生態(tài)組合景觀,鳥依靠水、水傍著山,陽光普照著森林和大地,人成為了一切景觀靈動的音符,一種難以盡述的妙處是紅嘴鷗旅游文化的最佳心靈體驗。(二)紅嘴鷗與人文風貌主題意境。昆明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多元文化匯集、特色濃郁的現代城市,在2000多年時空演化過程中,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建筑語言的表現、生活氣息的延續(xù)等都形成了昆明相應的人文環(huán)境。紅嘴鷗與昆明已牽手整整33年,特有的人文風貌也在這段歲月中演繹成形,紅嘴鷗或與昆明的人,或與昆明的街區(qū),或與昆明的河道橋梁,或與昆明的建筑物,或與昆明的公園,或與昆明的歷史民俗等人文資源和景觀風貌相互輝映,緊緊交織在一起。因此,才有了“人鷗互觀”“翠湖嬉鷗”等讓人流連忘返的愜意景象。紅嘴鷗對于昆明來說,已不再是單純意義的候鳥,而是這座城市的老朋友,也是城市的標志,城市的每一個元素同樣都打開懷抱接納它們,同樣,紅嘴鷗也把昆明當作自己生存的家園和安全的港灣。從紅嘴鷗與昆明人文風貌意境的載體來看,可分為紅嘴鷗親人意境、紅嘴鷗鄉(xiāng)村意境、紅嘴鷗都市意境、紅嘴鷗民俗意境、紅嘴鷗歷史文化意境等,這些景觀反映出人天對話、心物相通、和諧共存及城鳥共享繁華的世間勝境。而紅嘴鷗停留在昆明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們歷經了食物短缺、濫捕濫殺、禽流感病毒等事件,出現了在一定時期內紅嘴鷗到昆越冬數量的不穩(wěn)定現象,好在昆明人及時采取了各種有效措施把紅嘴鷗留了下來,同時,也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如“海鷗老人”。在昆明冬春季的早晨,太陽溫暖地照到身上,許多市民、游客都會擠到河邊、橋邊、公園池塘邊的賞鷗人群中,或者看鷗群飛翔,或者為鷗群拍照,或者給鷗群喂食……興奮的歡呼聲和嬉笑聲不絕于耳。但紅嘴鷗從來都“人來鳥不驚”,許多人將鷗食平放在手里,紅嘴鷗便會飛來靈巧地銜起,在空中劃出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然后飛遠,勾勒出一幅幅人鷗同樂的美學意境。如果追蹤紅嘴鷗在滇池周邊飛行的軌跡,能窺探到許多昆明特有的鄉(xiāng)村田園風光,一縷縷炊煙同紅嘴鷗交融在一起,使鄉(xiāng)村、田野、樹木、小河、屋脊若隱若現,朦朦朧朧,令人心醉。游客可依托紅嘴鷗之旅感受昆明恬靜、優(yōu)雅的鄉(xiāng)村文化,體驗“小橋流水人家”詩意般的鄉(xiāng)村自然之美??梢韵胂?,紅嘴鷗從遙遠的北方越過千山萬水飛越到昆明過冬,一定是一段艱難的旅途,使人不由得贊嘆它那堅韌的品質。進入昆明后,它們又不懼險阻,準確地判斷出覓食的方位,在城區(qū)各處穿梭往來,既讓這座現代化都市的建筑、公園、河道橋梁平添了幾絲靈動,重新煥發(fā)了生機,也隱約讓昆明懂得了候鳥遷徙的意義和生命的精神價值,觸動著昆明做好每一次騰飛的準備,實現都市的價值,這也讓“春融萬物、和諧發(fā)展、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昆明精神同紅嘴鷗飛翔的精神不約而同地重疊在一起。有水的地方才有靈氣,或許是巧合,紅嘴鷗在昆明城區(qū)及城郊停留、棲息、覓食的主要水域附近,孕育著從有人類開始,各個時期所創(chuàng)造的文明碩果及豐富而獨特的文化瑰寶,使觀鷗旅游者很容易就能觸碰到昆明的文脈。距今100萬年左右,就已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滇池,大約三萬年前,滇池邊出現了晚期智人“昆明人”,呈貢的大漁鄉(xiāng)龍?zhí)渡健袄ッ魅恕边z址已發(fā)掘出很多古人類化石、舊石器。滇池之濱的晉寧石寨山出土了公元前7世紀古滇國的數千件青銅器,其藝術及鑄造過程反映了當時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文化,“滇王之印”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昆明的古文化發(fā)祥于滇池,游人踏入這個集天地靈氣的地方,一定可以探尋到豐富神秘的古滇文明。昆明從唐代南詔時期至元朝就已逐漸出現許多文化景觀,如盤龍江上架起云津橋,作為貨物集散的碼頭,使當時的昆明街區(qū)市井繁華、人煙輻輳。白族詩人王升在其《滇池賦》中頌揚了碧雞、金馬、玉案、商山、五華、三市、雙塔、一橋等景觀,稱為“元代昆明八景”。明清光緒年間,著名文人宋嘉俊用詩描寫了畫家張士廉繪制的“昆明八景”山水畫,形成了詩傳畫意、畫展詩情的“滇池夜月”“云津夜市”“螺峰疊翠”“商山樵唱”“龍泉古梅”“官渡漁燈”“灞橋煙柳”“蚩山倒影”等“明清昆明八景”。清代,孫髯翁寫下了氣勢磅礴、曠古未有、意境高遠的“天下第一長聯(lián)”———大觀樓長聯(lián),他描述了滇池四周風光如畫的景象和一幅耐人玩味的云南歷史畫卷。滇池西南岸的晉寧,是滇文化的發(fā)祥地,也是古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的故里,當時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遠航西洋,書寫了中國與世界友好交往的佳話??梢?,昆明眾多的歷史文化資源完全可以造就出類型多樣的文化景觀意境。此外,西山的華亭佛寺、太華佛寺、道教三清閣、龍門石窟,以及晉寧盤龍佛寺、官渡妙湛寺金剛塔等多元紛呈的宗教文化;白魚口白族聚集村莊、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館、官渡各種等絢麗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得勝橋、西南聯(lián)大、陸軍講武堂、聶耳墓等激昂奮進的民主革命和抗戰(zhàn)文化,這些文化遺產遺跡層疊在一起,構筑起了昆明紅嘴鷗旅游多元性的文化景觀意境,使游人能夠置身其中,由物及心、由表及里地品味昆明文化的大餐。

三、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商業(yè)塑造方式

昆明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的塑造,實際上是一個對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產品進行開發(fā)建設的過程,把有形的、無形的文化元素通過一定手段烘托出來,使游人對各種文化景觀產生心靈上的碰撞。在此,可通過三個步驟實現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從景象到意蘊的完整升華。[7](一)明確意境對象。構成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的元素類型豐富,有物質景觀也有非物質景觀,有的具體明晰,有的不易感知,這就需要通過詳細地調查,識別意境對象,分析各個對象景觀意境的價值,描摹出意境對象的基本形態(tài),構建好意境對象的文化環(huán)境,使其文化意境鮮明生動地展現出來。(二)提升意境對象。初期發(fā)掘的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的元素,還只是一些文化表象或碎片,尚未經過加工、整理,層次不夠分明,整體性、系統(tǒng)性不強。此步驟需要深入挖掘各文化意境對象的內涵,發(fā)現和確定意境對象的特點,重點做好文學提煉、設施建設、形象提升、景觀設計和營銷推廣等工作,使之形成有層次、有內涵、有特點的系統(tǒng)文化意境品牌。(三)傳遞意境對象。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的營造,最終還要回到如何讓游客更好地消費相應的文化意境元素。這是一個使意境對象形象地進入游客心理的過程,需要找到合適的渠道,賦予各種抽象的文化意境元素或符號旺盛的生命力,并通過直觀的生活場景、民風民俗等景象讓游客能夠充分、完整地感知文化內涵,從而產生文化消費動機,體驗文化意境所產生的精神享受,最終獲得紅嘴鷗觀賞旅游文化意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紫江,吳金亮,黃??龋t嘴鷗在昆明越冬20年間的分布及數量變動規(guī)律[A].第八屆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全國代表大會暨第六屆海峽兩岸鳥類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

[2]山旭.昆明,與紅嘴鷗有個約會[J].時代風采,2010,(3):19-21.

[3]吳兆錄,鄭曼麗,潘幫珍,等.紅嘴鷗在昆明城區(qū)的停留時間及其影響因素[J].四川動物,2008,(27):351-355.

[4]葉茵,吳兆錄.人鷗戲春城[J].生命世界,2007,(11):90-93.

[5]陳淑娟,李常滬.論現代城市廣場的休閑文化意境[J].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114-122.

[6]李一凡.論西湖意境文化[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9,(6):13-17.

[7]李軍.歷史文化名村空間文化意境塑造[J].規(guī)劃師,2012,(10):72-76.

作者:聶 銘 王 旭 單位:昆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