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活中德育工作的滲透

時間:2022-04-29 11:34:00

導語:社會生活中德育工作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生活中德育工作的滲透

作為教育工作者,無人不知,做人以德為本,要成才,須先成人。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教育方式卻是靜態(tài)的,一成不變的:面對老師對學生德育太過注重課本上既定的道德規(guī)范的抽象知識,仍舊局限在課堂上對學生開展教育。漠視了學生個體的生活環(huán)境,漠視了他們內心當中潛藏的愿望、熱情等現(xiàn)實生命所指的方向,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動性,從而導致了當前學校德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們認為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除了規(guī)范約束之外,更離不開心育啟導與生活有機結合,學生德育講求的是實效性。只有引領著孩子感受、觀察、分析生活,才不至于在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種種現(xiàn)象時束手無策,他們才能真正認清善惡,才能有選擇地接受和摒棄?;A教育階段的學生過于說教式的教育對其作用不是很大的,他們更多的是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驗、實踐、養(yǎng)成,以最終達到內省的目的。

一、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深厚沃土

學生在教育中發(fā)展,即在教育中生活。新課程倡導要讓學生學習鮮活的知識,引導學生意識到知識從生活中來,又為生活服務。事實上,德育更大的舞臺在課外、在生活中。因為那是學生道德情感盡情抒發(fā)的空間,是學生道德思考噴發(fā)的大海,也是學生自覺實踐道德意志的肥沃土壤。我們可以在做好課程教學的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把學生引向社會,引入生活。根據(jù)課程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體驗生活,每隔一段時間安排相關的德育實踐活動,并使這些實踐活動課程化、規(guī)范化。例如,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容不得半點馬虎。針對交通安全教育的課程內容,我們習慣于說教式的教育,要求師生提高安全意識,時刻注意安全,在課堂上教會學生認識各種交通標志,了解過馬路的方法。但這些終歸是“紙上談兵”,遠遠不夠的。因為馬路上的情況瞬息萬變,錯綜復雜,不親身經(jīng)歷是得不到真感受的。我們何不專門為學生組織安排一次德育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親自找一找書本上的交通標志都出現(xiàn)在哪些地方,在街頭觀察交警如何指揮交通;親身體驗遇到具體情況該怎樣安全過馬路。

二、社會生活中的正能量是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催化劑

讓德育回歸生活,并不是要在德育中向學生詮釋生活,而是重在通過學生重溫生活事件,在生活畫卷的引領之下,認識和理解生活,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積累鮮活的案例。因此,德育還需要及時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鮮活而有價值的資源。例如,借助學生身邊的弱勢群體———殘疾人的正能量。我們不妨開展“尋訪身邊的殘疾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孩子與殘疾人零距離接觸;再如,針對學生中的留守兒童,可以開展留守兒童親情電話活動。讓所有的學生了解他們身邊弱勢群體生活的困難,感悟他們意志的堅強,由此獲得的情感體驗才是最真切的,最不能磨滅的。學生會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內化為學生的實際行為。學生會全方位的吸收有用的東西,同時幫助他們學會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幫助他們學會合作,在合作中體驗快樂,分享快樂;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幫助他們學會生存,在各種情況下善待生命,提高生命的質量;幫助他們學會愛,愛自己,愛他人。

三、社會生活中的“負資源”是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警鳴鐘

學校教育不能一味地避免社會的陰暗面,反而是要想辦法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社會生活中的這些“負資源”,巧妙地在學校德育中適當呈現(xiàn),通過點撥和引導,使學生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如果哪天在生活中真的遇到了,也能夠判斷是非、合理選擇。也可以嘗試著“因勢利導”,將生活中的不利轉化為有利。例如,學校可組織每班每學期收看一部青春期教育片,兩部法制紀實教育片,讓學生看后寫觀后感,可以充分地提高學生的識別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傊瑢W生德育需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接受具體而豐富的教益,并在體驗中領悟、積淀提升,進而升華凝結出自己的道德智慧,指引人生的路程。我們堅信學生德育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定會揚帆遠航。

作者:擺金倉 單位:寧夏銀川市西夏區(qū)興涇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