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教學范文

時間:2023-03-20 22:24: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詩詞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詩詞教學

篇1

關鍵詞:古詩;教學;語文

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做好詩詞教學對孩子傳承和發(fā)揚我們的民族文化精神有著重大意義。詩詞教學往往是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我們要從基礎抓起,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好它。下面筆者對詩詞教學進行淺析:

一、古詩的分類

按照音律分類,我們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guī)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diào)固定),聯(lián)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lián)八句,每句字數(shù)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xù)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lián)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lián),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古詩詞講究格律,是有聲的畫,所謂“大珠小珠落玉盤”,即是對音樂的描繪,也是古詩詞特有的韻致。古詩詞格律深奧、難懂,教學時不必向?qū)W生傳授系統(tǒng)的格律知識,但也要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求學生讀出古詩詞的韻律。首先向?qū)W生指明古詩詞押韻的特點,如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苯虒W此詩要讓學生明白第一、二句押的是iao韻。其次,指導學生誦讀古詩詞的技巧。這可以從朗讀的重音、停頓、速度、語調(diào)等入手。教師和學生朗讀相結(jié)合,通過多讀,體會古詩詞語音抑揚頓挫的特點。

二、詩歌的語言

古詩詞遣詞造句簡煉精當,其中一些字詞的巧妙運用(如變化詞性,拓寬詞意,改變字序),如畫龍點睛帶活了全詩。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活用一個“綠”字,生動形象地把春風使江面披上綠裝的過程寫活了。教學中,有意引導學生抓住“詩眼”,細細品味。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和用語的精妙。突破古詩語言的樊籬,教學中要注意古今字意的異同。

(1)有些字古今通用,如“門泊東吳萬里船”,“泊”、“船”。

(2)要讓學懂得漢語古今的變化?!拔汲浅贻p塵”中的“朝雨”即“早晨的細雨”?!斑h上寒山石徑斜”,“徑”即“小路”。

(3)還要注意讓學生了解古今異義的字。如“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古詩詞教學要在理解字、詞意的基礎上領會句、篇,抓住作者的構(gòu)思,引導學生去領會,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詩歌的語言。

三、古詩的想象

古詩詞作者憑借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夸張、擬人、形容等手法,創(chuàng)造生動、形象的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感情。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并通過聯(lián)想,使詩情畫意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畫面。

首先,古詩語言往往有較大的跳躍性。教學時要通過想象把其中的空白填補起來或加以聯(lián)綴,從而獲得全詩的完整形象。如《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痹娭小皢柾印?,問的是什么?詩中留下空白,但可以“言師采藥去”的回答想象出問的是“你的師傅去了哪里?”這樣想象,詩就完整了。

其次,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寫成詩句,需要引導學生想象比擬事物和被比擬事物在形象上的聯(lián)系。如“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苯虒W中讓學生明白“春風”和“剪刀”有什么形象相似性。

再次,用夸張手法寫成的詩句,需要讓學生想象出通過夸張所表達的激情,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是銀河落九天?!边€要讓學生想像出瀑布從高空飛落的宏偉壯觀氣勢,體會詩人的贊嘆之情。另外,古詩詞的寫作年代有其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詩人又有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思想與古人存在一定距離。所以要進一步了解古詩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就必須借助想象來達到。

四、古詩詞的意境

篇2

一、詩,如何讀?

詩詞教學,讀是它的主旋律。但是這種讀絕不是單一、反復的讀,它應該是盤旋環(huán)繞、回復上升的讀;應該是有層次、有目標的讀。那么,怎樣細化讀,讓讀成為詩歌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讓讀使詩詞在課堂中化靜為動,激活語言文字背后的隱性內(nèi)涵呢?首先,教學中的讀應該是層層遞進的,從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到理解意思的讀,再到想象畫面、感受意境、體悟情感的讀,最后到有感情地誦讀。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回復上升的朗讀過程。

另外,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讀,都應該目標明確,每一次讀是為了什么,采取什么方式的讀更有利于達成這樣的目標,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宋詞《訴衷情》一課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由練讀,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練讀,讀準字音、把握停頓、讀出節(jié)奏。通過指名讀來檢測學生朗讀情況,并通過有效的評價等策略實現(xiàn)本環(huán)節(jié)讀的目標。接著繼續(xù)自由練讀,運用各種方法理解詞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啟發(fā)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讓陸游單槍匹馬馳騁疆場的畫面、晚年“僵臥孤村”只有塵暗的貂裘、凄冷的夢境陪伴的慘淡的畫面和鬢發(fā)斑白的陸游遠望天山老淚縱橫的畫面一一呈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引導學生走進詩歌的意境,在想象畫面的同時,朗讀相應的詩句,此時的讀就已經(jīng)不僅僅是對文字的準確朗讀了,此時的讀已經(jīng)融入了學生對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的深刻體悟,對詩意的理解和對詩情的感悟都在這樣的朗讀中得到了升華。緊接著,引導學生從部分回歸到整體,帶著對詞的深刻理解,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詞,讓詩詞所蘊含的情感完整、飽滿地噴涌出來。最后,進行背誦、積累,實現(xiàn)有感情地誦讀。

總之,要讓每一次朗讀都有目標、有提高、有不同,讓整堂課中的讀呈現(xiàn)一種環(huán)繞上升的態(tài)勢。

二、意,如何會?

理解古詩詞的大概意思是第二、三學段的重點目標之一。那么,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明詩意呢?

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古詩詞是“詩人生活在情緒的流波中的影子”。詩詞作品常常是作者經(jīng)歷、思想感情的外現(xiàn)。因此,我們欣賞詩詞,須先對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及思想情感有一個較為細致的了解?!爸淙耍侥芙馄溲浴?。所以,詩詞教學中要重視“背景”的價值,了解古詩詞豐富的“背景”資源。比如,與古詩詞密切相關的創(chuàng)作故事;古詩詞涉及的相關典故、傳說;詩人的相關詩作;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詩人的身世,創(chuàng)作風格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近詩人,進而深刻地了解其詩作的內(nèi)涵。舉個例子,如果我們不了解宋朝抗元的那段歷史,不了解文天祥起兵抗元、惶恐灘兵敗、五嶺坡被俘等人生經(jīng)歷,怎么可能真正地理解《過零丁洋》這首詩的意思以及作者悲憤的心情和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jié)呢?如果我們不了解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進犯的歷史背景,不了解陸游一生屢被罷黜、二十余年被迫退隱家鄉(xiāng)山陰的人生經(jīng)歷,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陸游壯志難酬的那份憤慨和那份終生不渝的愛國情懷。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之前查找相關資料了解詩人背景和寫作背景的習慣。

其次,要交給學生理解古詩詞大意的具體方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使學生學會學習,應該是我們的責任。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除此之外,還可以參考書下的注釋;查閱工具書;聯(lián)系詩歌的“上下文”理解個別字詞的意思等。通過以上各種方式的自學和老師的引導,讀懂古詩詞的大意并不是難題。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一首詩、一首詞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表達的是一個完整的意思,所以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千萬不要采用逐字逐詞的理解,然后再連詞成句、連句成篇的“庖丁解?!笔降睦斫夥椒ǎ@樣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影響對整體的把握。

三、境,如何創(chuàng)?

中國詩詞的豐富意象決定了它深沉的內(nèi)涵和表達的含蓄。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如何把詩詞的渾厚內(nèi)在傳達出來,讓學生與它同呼吸、共命運?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情景的創(chuàng)設。那么,如何才能創(chuàng)設合理有效的情境呢?

首先,可以通過一些直觀的手段展示古詩的意境。例如,讓學生依據(jù)詩意作畫;由教師進行深情的范讀,并配合古典名曲來激感,營造氣氛;欣賞現(xiàn)代作曲家演繹的古詩詞樂曲及詩朗誦來激趣;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與詩詞親和的畫面;運用詩意的語言進行描繪、陳述,幫助學生體會古詩詞中的詩情畫意。

其次,還要注意啟發(fā)學生想象。讀詩中想畫,畫中賞詩,憑借豐富的想象,讓詩中畫面呈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創(chuàng)造出生動感人的藝術畫面。詩重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讓學生的想象與文本、與生活鏈接,勾畫出更豐富的形象。比如,在《訴衷情》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把深厚、凝重的詞意,想象成為生動、豐富的畫面,通過三幅畫面展現(xiàn)陸游的形象,并由此走進陸游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其“北定中原”的強烈愿望和壯志難酬的無限憤慨。化言為畫,化虛為實,使學生在想象畫面的過程中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然后,通過對畫面的生動描述深情朗讀,走進這首詞,從畫面中理解詩意,入境悟情。

四、情,如何悟?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fā)乎情而施乎藝也”。古詩詞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所以,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跨越歷史的門檻,與詩人作心與心的交流。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體悟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呢?

首先,知人論世是悟情的基礎。詩必有感而發(fā)。優(yōu)秀的詩作都是詩人感情被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點燃后抒寫的。杜甫愛國憂民,所以寫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懼歡顏”;王維追求隱逸,所以才有了“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那份寧靜;陸游一心報國,所以才會發(fā)出“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的慨嘆。我們循著這些印跡,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

其次,朗讀是悟情的重要手段。朗讀是體會詩歌情感的基礎,也是體會情感的手段,沒有充分的讀、多種形式的讀、多個層次的讀,就不可能有對詩詞情感的深刻體悟。古詩詞教學應特別強調(diào):以讀帶情,以讀悟情。

再次,品味語言是悟情的關鍵。古詩詞情感的體悟,必須立足于語言感悟的逐步深化。隨著對語言的感悟,學生對詩詞情感的共鳴也不斷升華內(nèi)化。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要處理好語言的理解品味和情感的體驗熏陶的關系。引導學生依托文本,反復品味語言,在品味中,投入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比如,《訴衷情》中對“斷、暗”等字的品味就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陸游沉郁、悲苦心情的體會;對“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三個短句的品味,目的就是深化學生對陸游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的體悟。所以說,品味語言和體悟詩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篇3

【關鍵詞】古詩詞 釋詞解句 展開想象 敲詞研句 知人論世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長廊中的瑰寶,其或生動凝練的語言,或清麗優(yōu)美的形象,或含蓄豐富的意境,或哲理深刻的思想,無不給人以情操的陶冶,人生的啟迪。近年來各省中考試卷都不約而同地呈現(xiàn)出古詩詞閱讀考題,考查內(nèi)容大多涉及理解名句內(nèi)涵、賞析關鍵詞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等。

2010年我省中考《語文考試說明》對古詩詞的考查進行了改革,加大了對古詩詞的考查力度,在原來僅考查古詩詞默寫的基礎上,增加了10首古詩詞閱讀考查篇目。2011年增加到20首,2012年更是倍增為34首,擴大了考查范圍和難度,側(cè)重考查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古詩詞閱讀題目成為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上的最大亮點。由此,在必要的誦讀之外,日常的古詩詞教學唯有落到實處,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進而使中國古典文化真正得以傳承。

一、釋詞解句,疏通詩詞大意

去年12月曾在石家莊41中觀摩《使至塞上》這首古詩的教學,上課的流程大致為讀——解——賞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對“解”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感覺比較實用?!敖狻逼鋵嵕褪墙忉尮旁娫~的含義。教師除了指導學生結(jié)合注解,還要求學生運用增、刪、補等方法來進行難句的學習。有了釋詞解句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再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便比較順利了。

初中所選的古詩詞,都是名篇佳作,語言凝練,音韻優(yōu)美,含義深刻。由于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用典現(xiàn)象和押韻的關系,能否準確、生動地釋詞解句直接影響到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領悟。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下注解及工具書,并提示學生按照文言文解詞譯句的一般方法,掃清詞句障礙,達到對詩句含義的把握,以便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再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七言律詩,如果沒有必要的釋詞解句,那么對用典句“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哲理名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學生只能是一頭霧水,斷章取義,更談不上對作者雖悲涼卻不悲觀的豁達情懷的感悟了。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在初中階段,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顯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上述學習方法能讓學生養(yǎng)成邊讀原文、邊看注釋的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獨立閱讀古詩文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自覺性。

二、展開想象,再現(xiàn)詩詞情景

想象是詩詞賞析必不可少的前提。要引導學生領會詩歌意境,首先要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再次回到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情景之中,想象詩人當時所處的背景、情緒、身世等,才能同詩人同喜同悲、同歌同嘆。

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二句,更是一幅絕妙宏偉的畫面。詩人獨具匠心地選取了沙漠中最典型的景物: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霸诤棋珶o際的沙漠荒野中,一股濃煙孤然而起;在浩蕩奔涌的黃河盡頭,一輪落日徐然下降?!苯處熆梢宰寣W生結(jié)合詩句含義發(fā)揮無盡的想象,設想身處奇特景象之中的感受,借助四個典型意象描畫出雄渾壯美的畫面,再用生動豐富的語言來描繪。這些學習活動為理解作者的心境作了重要的鋪墊,通過引導學生便能發(fā)現(xiàn):廣闊的天地背景恰恰襯托了作者孤獨、漂泊的感覺,兩句詩是對前一句“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所表達的情感的進一步深化。

這樣的想象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想象能力、審美能力及表達能力將會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敲詞研句,品味詩詞意境

在欣賞詩詞時,一定要敏銳地捕捉到詩詞中最關鍵、最傳神的字詞來品析,進而把握詩詞的內(nèi)涵,這樣才能收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妙。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品味語言,通過關鍵詞句去理解詩的意境,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描摹客觀事物和遣詞造句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

2011年我省中考語文試卷上的古詩詞閱讀(蘇軾《水調(diào)歌頭》)的其中一道考題是:簡析“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币痪渲屑又靥栐~語的表達效果。這道考題提示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抓關鍵詞語品味語言是尤為重要的。抓住這些字就能“品”到全文用詞之精妙,“品”到人間親情之真摯,品到詩人心胸之博大,志向之高遠。抓住這些“點睛”之筆,引領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煉字遣詞的功夫,學生錘煉語言的水平就會隨之提高。

俗話說:文有文眼,詩有詩眼?!霸娧邸保醋钅芨爬ㄔ娫~內(nèi)容,承載詩人思想感情的字或詞語。抓住了詩眼,也就是抓住了關鍵。如李煜的《相見歡》,上闋寥寥十幾字便使筆端所有景物都著上了寂寞凄冷的色彩,而這樣的灰冷色調(diào)皆因下闋道出的十八字:“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離愁”二字作為詩眼,道出了千端愁緒,萬般悲涼,而作者更將這千愁萬緒以“剪不斷,理還亂”的千絲萬縷來形容。教學時抓住“離愁”二字來品味這首詞,學生對亡國之君的難言滋味也就能有一定的領悟了。

古詩詞中許多詞語字淺意深,言近旨遠,如果能提醒學生抓住去分析體味,就可以幫助學生領會詩境、品味詩情。

四、知人論世,把握詩詞情感

古典詩歌雖距離我們生活的年代久遠,但“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所以作品多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亦即“詩言志”。中國古代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詩的內(nèi)容也大多與社會背景結(jié)合緊密。因此,在品讀詩詞文本之外,更要探尋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個人的生活境遇,才可能對作品深入地探知、把握。

教讀曹操的樂府詩《觀滄?!?,學生可以從詩作表面感受到大海的雄奇,而要深層次地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則要先了解詩人寫作此詩的背景了。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和注解中略有談及,教師還可向?qū)W生補充介紹:曹操一心要統(tǒng)一中國,此時他正是統(tǒng)率大軍打了勝仗。凱旋途中,他登上碣石山,面對著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遂即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了解了這些,詩人通過大海吞吐日月的形象表達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偉大抱負就不難理解了。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教無定法”,但無論運用什么教學方法,我們都要使我們的古詩詞教學真正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讓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感受古典文化的斑斕色彩,從古人的人格魅力以及愛國情懷中受到健康的熏陶。

篇4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 古詩詞教學 教學方法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表達內(nèi)心的文學體裁。如果把中國幾千年發(fā)展的歷史比作浩瀚的蒼穹,那么詩歌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明星。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因孕育著彪炳千秋的古詩詞而享有“詩國”的美譽。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感受鑒賞”中指出:“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痹凇八伎己皖I悟”目標中指出:“通過閱讀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比欢袑W生人生閱歷有限,再加上古今文化差異,造成學生對古代詩歌意義層面理解的阻隔,如果說能理解的話,那么只是一知半解,并且這一知半解還是停留在課堂上的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根本談不上個性化鑒賞。因此,不管是新課標的要求,還是高考應試的要求,古代詩歌鑒賞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下面是筆者在中學古詩詞教學探究中的幾點心得,與教學同仁共享。

一、吟詠內(nèi)化,增強語感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認為這里的讀,不是心里的默讀、默記,而應該是出聲,甚至是放聲的吟讀、朗讀。對于古代詩歌的鑒賞和理解,除了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外,還離不開學生出聲的對這些詩歌的反復吟讀、吟誦,學生只有在反復吟讀中才能逐漸體悟詩歌的思想情感。所謂的“因聲求情”正是這個道理。曾有言:“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會王之文,非高聲朗誦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諭紀澤》)俞平伯說過:古人做文章時,感情充沛,情感勃發(fā),故形之于作品。當時由情思而聲音,而文字。可見,吟詠朗讀詩歌是追尋詩歌情感理解的源頭。除了早讀時間外,可供語文老師利用的時間并不多。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早讀及語文課前三分鐘的預備時間。在早讀時間里,我是這樣要求學生的:每兩天背一首課外詩詞。這首詩歌可事先讓科代表抄在黑板上提早告知學生。要求學生朗讀時,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融入想象,大聲讀,甚至搖頭晃腦地讀。全班可以齊讀,小組間隔讀,同桌互問互答地讀,自問自答地讀。讀的方法自由多變,讀出味道、讀出聲韻,自然悟出詩中隱秘的情感。對于老師提供的詩歌,生字詞可查工具書。這樣經(jīng)過長期訓練和積累,學生在詩歌閱讀方面就有了自然的延伸和拓展,語感得以增強,文化得以積淀。

二、詩歌音樂,二位一體

詩歌與音樂并不是毫無聯(lián)系的?!霸姼琛敝械摹案琛闭且魳返捏w現(xiàn)。所以,從本質(zhì)上講,詩歌和音樂都是抒情的藝術。正是基于這一點認識,我們能否在詩歌課堂上融入音樂元素?放眼當下流行樂壇,一首給人以無限魅力的流行樂曲往往正是詩詞化用、演繹的結(jié)果。比如,我們在詩歌課堂上可播放周杰倫的《東風破》、《發(fā)如雪》、《臺》等流行曲,讓學生在回環(huán)、柔曼的音樂中體會古詩詞意境的柔美,這些流行曲中出現(xiàn)的“東風、荒煙、琵琶、楓葉、流水、銅鏡”等正是古詩詞常見的意象,意象和音樂的結(jié)合,使得周杰倫當紅不衰。再如在上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課時,我們就可以先播放毛的《濤聲依舊》導入課堂。在這深情而略帶凄苦的音樂和畫面中,立即讓學生的欣賞感情有了一個定勢,能很好地先入為主地帶著這份感情鑒賞《楓橋夜泊》,這樣就構(gòu)成了欣賞的情感鋪墊。然后可讓學生找出《楓橋夜泊》里和《濤聲依舊》相對應的詩句。再次,可讓學生體悟這兩種藝術形式所抒發(fā)的情感的異同點。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濤聲依舊》所抒發(fā)的是對戀人的惜別和思念之情,而《楓橋夜泊》所抒發(fā)的是游子的羈旅之思,這就包括對親人、故土的深切思念。這樣一比較,顯然后者的情懷更加博大和寬廣。這樣,音樂和詩詞鑒賞的結(jié)合,課堂就避免了沉悶和死寂,這樣的鑒賞課充滿生機和活力,必然使語文課堂魅力四射。

三、破解矛盾,體悟詩意

福建師大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孫紹振老師認為“經(jīng)典文本分析的難度在于文本是天衣無縫、水融的,而分析的對象是矛盾,矛盾不是顯性的,而是潛隱于文本的有機統(tǒng)一之中的。這就要用還原的方法把矛盾還原出來”。基于這一點的啟發(fā),我們在詩歌鑒賞的課堂上可大膽使用矛盾解讀的方法解讀詩歌。遵循的步驟是:發(fā)現(xiàn)矛盾―分析破解矛盾―還原詩意。姑且舉幾例,如《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首句“枯藤老樹昏鴉”渲染的無疑是悲苦的心緒,而后句“小橋流水人家”就不是悲苦,而是對幸福生命的喜悅,這不就是矛盾嗎?為何要呈現(xiàn)這對矛盾呢?對此進行探究,最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此小令整體呈現(xiàn)的絕非單純的極致悲苦的心境,而也有在悲苦心境下?lián)碛械囊环輰Π矊幮腋I畹哪钕?。至此,批判性的審美思維確是高人一籌。葉紹翁《游園不值》中“小扣柴扉久不開”也有矛盾,“久不開”,詩人還是“小扣”,就顯得好像不近生活常理,構(gòu)成了矛盾。分析得出結(jié)論:詩人怕破壞園林主人內(nèi)心的寧靜淡泊(“應憐屐齒印蒼苔”可見主人不喜交客)及園林的冷寂,而冷寂和寧靜正是為了反襯后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生命繁華及生命的不可抗拒。至此,詩意豁然。

古詩詞是巍巍中華文化的奪目珍寶,中學古詩詞教學對于啟迪中學生的智慧靈性、塑造學生個體的靈魂之美,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古詩詞教學的探索的價值也毋庸置疑,其探索道路很漫長。

參考文獻:

[1]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2015.

[2].諭紀澤.

篇5

關鍵詞:古詩詞 閱讀 歸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由此可見,加強古詩詞的教學,重視古詩詞的積累,提高古詩欣賞能力非常重要。古詩詞教學應如何引導學生積累、感悟,下面淺談幾點看法:

一.古詩詞教學應以讀為主

(一)古詩詞教學要少講多讀

教師一定要把讀的理念植根于心,改掉以講為主的毛病,不能每首詩都按作者、背景、意境、寫法的順序去講,大量霸占了學生誦讀時間,以致喧賓奪主。教師所講內(nèi)容只能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東西,為學生理解搭建平臺。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闭f的就是反復吟誦所取得的成效。學生只有在大量熟讀吟詠中,才可以成誦,才可以促進思維。

(二)古詩詞教學要擴大讀的內(nèi)容

在古詩詞教學中,大多側(cè)重于指導學生反復讀詩詞原句,而忽略了其它。其實應多引導學生讀詩人、詩題、詩序、詩的注解以及同題(或同內(nèi)容)的詩和賞析文章,擴大學生讀詩詞的面,讓學生對詩詞產(chǎn)生背景、詩人生平經(jīng)歷、賞析詩詞角度等了解得更全面些、深刻些,這樣才能真正把握詩意,才能真正透徹理解全詩。

(三)古詩詞教學要指導學生多方式讀

1.朗讀。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有表情地進行朗讀,盡量做到正確、流暢,讀出重音、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準確表達詩詞的思想感情。

2.范讀。老師給學生作示范性的朗讀,或聆聽教學磁帶的朗讀。讀時要強調(diào)緩重輕急、抑揚頓挫,以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和對詩詞的再認識,從而與詩詞產(chǎn)生共鳴。

3.齊讀。對于那些抒發(fā)豪情壯志的詩歌,齊讀便于很好地體現(xiàn)雄渾豪邁的氣勢,詩歌的感染力更為強烈,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岳飛的《滿江紅》等。

4.賽讀。比賽的方式可以是同桌、小組、男女生比賽,在比賽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總之,多種形式的誦讀,可以讓活躍課堂氣氛,讓同學們精神飽滿,這樣,學生學得認真、學得主動、學得快樂。

二.加強背誦與默寫

(一)背誦。

語文學習離不開背誦,背誦是最重要的積累方式,尤其是古詩詞的積累。學生背誦的通病是死記硬背,費時費力,效果差。所以,教師重在指導學生背誦的方法,讓學生勤于背、樂于背、善于背。可幫助學生在理解詩詞的基礎上,梳理詩詞脈絡,抓住詩詞情感的跳躍線索幫助記憶。如《沁園春·雪》上闋描寫景物,下闋評點人物,這樣學生便于掌握脈絡,也就很容易進行背誦。

(二)默寫。

默寫是鞏固復習背誦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很多時候能背誦卻不會默寫,即使默寫出來,出現(xiàn)的錯別字也很多,如把“長風破浪會有時”中的“長風破浪”寫成“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滄”寫成“蒼”,把“山重水復疑無路”寫成“山窮水盡疑無路”,等等。這樣,學生默寫的錯誤,影響了準確運用。究其原因,學生或不懂詩意,或讀音不準,或不加分辨,但克服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強誦讀,經(jīng)常默寫與鞏固。經(jīng)驗告訴我,這種方法很有效。

三.重視歸類與運用

學生對詩詞的記憶和默寫是零碎分散的,往往只記住了,卻不會運用。究其原因,一是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歸類;二是沒有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進行運用。

指導學生對詩詞歸類,教師首先要進行示范,教給學生歸類的方法,如從什么角度歸類,達到什么要求,教師都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有步驟地進行。對七至九年級的古詩詞歸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寫景類、抒情類、哲理類等多個角度歸類,也可以從寫月亮、山水、花草、雨雪、四季、思鄉(xiāng)、送別等多個專題進行整理歸類。如送別詩,有“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曠達開闊,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依依惜別,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樂觀,通過歸類與比較,學生既明白了其中的細微差別,又能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加深理解與記憶。

篇6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策略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材料的數(shù)量和內(nèi)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發(fā)展。在古詩詞教學時,我們看到很多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簡單地讀古詩、說意思,最后再背一背,就匆匆了事。對于這樣一個十分尷尬的教學狀態(tài),很多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只停留在詩歌表層意思層面的感知上,難以進一步挖掘詩歌深層的含義,從而無法領悟到作者在詩歌中所要表達的感情內(nèi)涵,學生就不能品味到古詩詞語言的精煉和詩詞意境的優(yōu)美。

針對這一問題,我認為閱讀古詩詞,應該講究一定的策略,為此,筆者引導學生抓住以下三個層面,來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領悟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

一、讀通詩,感知古詩大意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崩首x是學習語文最有效的方法,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朗讀好作品,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作品內(nèi)涵,受到作品強烈的藝術感染,而且可以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

古詩詞講究對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獨特的節(jié)奏美和音律美。朗讀時應注意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享受閱讀。朗讀古詩是整體感知古詩、體味古詩語言、感悟古詩意境的前提,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古詩的學習中。在指導閱讀時,要讓學生百分之百全身心地投入到詩詞的情境之中,讓大腦接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最真實的、最鮮活的情感信息,把握作品的整個感情基調(diào)。

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僅用了二十八個字,就把我們領進了一個景色宜人的春天:兩只黃鸝正在碧綠的柳樹上唱歌,幾只白鷺排成一行飛向蔚藍的天空。透過窗戶,遠處是千年不化的積雪,水面上停著船舶。在教學時,讓學生朗讀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要引導學生讀出畫面,讀出色彩和聲音。之后再讓他們?nèi)プx一讀“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句一動一靜,有聲有色,把春天的一幅美景描寫到了一種極致。作者使用的對仗十分鮮明,如第二句中的“窗”對“門”,“含”對“泊”,“西嶺”對“東吳”,“千秋雪”對“萬里船”,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明快,邊讀邊想,不知不覺中畫面就在頭腦中呈現(xiàn)出來了。

二、讀懂詩,體味語言之美

在語文課本所收錄的這些詩句中,詩人講究一個“煉”字,往往用詞精妙。如果教學時能引導學生認真揣摩、品味,并加以賞析,就能使學生體味語言之美,提高學生對詩詞的鑒賞能力。由于當今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對古代語言接觸的不多,對詩詞中的一些字或詞語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要想準確把握全詩的內(nèi)涵更是難上加難。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一些方法和技巧,如記住一些通假字或古今意思有別的古今字,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等來幫助自己理解。更需要教師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導學生捕捉關鍵字詞,即詩眼或詞眼,因為這些字詞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對學生整體感悟全詩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著獨特的作用。

《如夢令》是李清照早期寫的一首詞,畫面豐富,詞境優(yōu)美,表現(xiàn)了李清照的愉悅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詞人只用了33個字,就使整個意境有躍然紙上之感,這就是詞——凝練、含蓄。正因為如此學生理解起來才比較困難,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捕捉關鍵詞,也就是“詞眼”,來理解全詞。其實這首詞可以濃縮為一個字——“醉”,圍繞“醉”字,來解讀全詞。在教學時,還可以借助插圖,引導學生品悟。課堂上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品味文字,在品讀中緊扣“醉”字,把學生引入“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的情境中,用想畫面的方式豐富認知、感悟材料,感悟李清照為美麗的景色而陶醉,為美好的生活而陶醉。抓住這個詞眼后,再去理解后面的詩句,就水到渠成了。

三、讀透詩,領悟言外之意

我國古典詩詞講究“意在言外”,而作品的意境就是由作者的主觀生命情調(diào)和客觀自然景色互相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因此學生如能誦文現(xiàn)景、入景生情,就一定能跨越時代、民俗、社會和情感的障礙,與詩人一起進入意境,品味濃郁的詩情,與詩人達到情感的共鳴。

篇7

一、激趣導入

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學中一旦觸及學習的情感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睂嵺`告訴我們,有興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鮮的事物。作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興趣是產(chǎn)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一種不斷推動學生刻苦學習的動力。所以在古詩詞教學中,我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首先我精心設計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靈動的思維火花。如教學《天凈沙?秋思》,我以如下問題導入新課:我們這里秋天的景色怎樣?處在這樣的景色中你們的心情如何?稱為“秋思之祖”的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筆下的游子在秋天又會看到怎樣的景色?心情又是怎樣的?與我們現(xiàn)在的心情一樣嗎?為什么?用這些問題拋磚引玉,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進入了自主探討過程。

其次,由于古詩詞產(chǎn)生的年代久遠,所反映的思維、情感以及社會、民俗、人文、地理與學生有一定的隔膜,同時,初中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因此往往對古詩詞的形象、意境感受膚淺。因此,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配合,給學生營造一個恰當?shù)膶W習情境,促使學生根據(jù)詩詞所蘊含的意象展開豐富的想象,進入詩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蘊其中的濃郁的詩情,獲得強烈的審美體驗,真正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效果。如講授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時,我選用了港臺當紅歌星王菲的歌曲《明月幾時有》,在低緩的旋律中,在帶有淡淡哀愁的歌聲中,學生仿佛置身于詞人創(chuàng)設的澄清幽遠的意境中,體會到詞人孤獨無奈而又超脫曠達的情懷,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非常投入,時而大聲朗讀,時而互相討論,時而積極提問,整堂課學生都處在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中。

二、點撥探究

我認為,初中學生閱讀古代詩詞的重點是體會詩人如何抒感以及積累詩詞中那些準確、生動、傳神的好詞佳句。

蘇軾在他的《水調(diào)歌頭》中流露的情感,作為中學生來說是難以體會的,因此在這方面我加強了點撥的力度。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我鼓勵學生提出心中的疑問,再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最后,讓學生抓住詞中“高處不勝寒”、“何似在人間”等關鍵的詞句,引導學生體會出作者處在逆境想超脫塵世但更留戀人間美好生活的復雜感情。在下闋的學習中,我重點讓學生認真討論“人有悲歡離合……千里共嬋娟”這兩句,讓他們進一步探究作者的感情是否仍停留在上闋的情境中,然后讓學生說說全詞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詩詞有一個很大特點――煉字,其妙處也要讓學生好好地體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詩詞的意境,學到中華文化的精髓。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一個“爭”一個“啄”,活畫出鶯燕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這些字寫得何等確切,如果不經(jīng)過教師的點撥,學生是很難理解蘊涵其中的深切情感的。

三、誦讀感悟

古詩詞積淀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思想、情感、審美觀念和智慧。我們學習詩詞的最終目的是能比較好地感悟出詩詞的意境來,也就是能體會到作品的情感美,領略到作品的文思美,理解到作品的意蘊美,品味出語言的表現(xiàn)美。要達到這樣的境界,誦讀是一條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途徑。至于學生的誦讀訓練,我主要是抓三個步驟:

一是默讀。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課,我要求學生對照有關注釋掃清詞語障礙,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并且試找出哪些是寫景句、哪些是抒情句,初步感悟詩境。

二是朗讀。在老師范讀和分析點撥的基礎上,讓學生整體朗讀或個別朗讀,讀后及時表揚好的地方和指出不足之處,并讓學生談一談對詩詞的感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讀的形式要多樣,如男女生對讀、分組讀、個別讀、聽讀、跟讀、師生齊讀……

三是背讀。在學生對詩詞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后,要求學生背誦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皶x百遍,其義自見”,縱然中學生現(xiàn)在對所學的詩詞感悟不夠深刻,但背熟了,隨著歲月增長,詩詞的意境在他的腦海中肯定會不斷深化。

篇8

關鍵詞:中學語文 古詩詞 誦讀

《尚書?堯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痹娫~是以豐富的感情、凝練的語言、生動的形象而取勝的,又因之講究節(jié)奏韻律,極富有音樂美,適宜于誦讀。自古就有像“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文選爛,秀才半”、“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三分詩靠七分吟”這樣的說法。海外學人劉銘紹先生也認為:讀詩“除了復古,別無他法”,“復古之意,乃背誦也”。而《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與默讀……有些詩文還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那么,中學古詩詞教學也應以此為出發(fā)點,重視誦讀吟詠,為審美感悟詩詞奠定基礎,從而凸顯人文性在詩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一、通過誦讀理解古詩詞的字詞句

語文新課程改革極力批判把抓字詞、死記硬背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誦讀詩詞的客觀規(guī)律來講,讀懂字、詞、句是理解、感悟詩詞的前提,在學生誦讀的過程中就可以穿插字詞句的講解。如,在講授王勃的《滕王閣序》時,提到王楊盧駱便以杜甫的《戲為六絕句》作為補充,請學生一起誦讀。有學生在自讀時便提出了疑問,對“爾曹”中“曹”的字義很困惑,使得整句詩的意思理解起來有些模糊。為了使學生對這個字義有深刻的理解,教師便從“曹”的甲骨文入手,“曹”字上部是兩個“東”,下部是一個“口”,“東”原義為大口袋形,口袋本身就有“多”義,兩個“東”便是更多了,而“曹”子下部“口”在甲骨文中通常無義。所以“曹”有“偶、輩、群”之意,如杜甫《曲江》“哀鳴獨叫求其曹”,便是求其群的意思。于是,“爾曹”中“爾”的意思是“你”,“爾曹”就是“汝輩、你們”的意思。這樣解釋之后,學生便豁然開朗,對“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也容易理解了,再誦讀詩歌時更易入情了。

再如,教授楊炯的《從軍行》時,“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描寫的是讀書士子隨軍隊離開京城參加戰(zhàn)斗的情境,學生對“牙璋”、“鳳闕”的意思提出了疑問。教師便作了如下解釋:“牙璋”指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兩塊合成,一塊掌握在朝廷中,一塊掌握在主帥手中,兩塊相嵌合處呈牙狀,這里借指將帥?!傍P闕”則代指長安,漢武帝曾在長安建造鳳闕,《史記?封禪書》:“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余丈。”鳳闕成了長安的標志,所以借指長安。當學生了解了這些內(nèi)容后,對這首邊塞詩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二、通過誦讀欣賞古詩詞的節(jié)奏和韻律

聞一多說:“詩之所以能激感,完全在它的節(jié)奏?!笨梢哉f,節(jié)奏韻律是詩人表達情感的最有效的手段,詩詞節(jié)奏韻律與意義結(jié)合得很好。詩詞中或輕松歡快、或急促跳躍、或奔放昂揚、或低沉滯重、或舒緩悠長等不同的節(jié)奏韻律,反映了詩人思想感情的跌宕起伏,表現(xiàn)出人的生命活動不同的節(jié)律,以及詩詞豐富的內(nèi)涵和雋永的意境。而把握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最好的方式就是誦讀。學生也許不能完全了解詩詞格律,但能在誦讀中發(fā)現(xiàn)聲調(diào)、平仄、押韻的細微分別,吟出詩詞的好處來。因此,在教學中加強誦讀訓練,讓學生掌握誦讀的方法,也使得誦讀成為古詩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掌握七字句2-2-3的停頓規(guī)律,讀出起伏跌宕的節(jié)奏感:平聲讀得長而輕,仄聲短而重。以李清照的《聲聲慢》為例,詞開頭用十四個疊字,后又用四個疊字,韻律節(jié)奏感極強,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盤,有獨特的音樂美。學生在誦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過程中,低沉而緩慢的節(jié)奏,學生就會感到猶如在品讀一首憂傷凄涼的歌,從而感受著歌里流瀉的孤凄情緒。

三、通過誦讀把握古詩詞的情感基調(diào)

基調(diào)指古詩詞的基本情調(diào),也就是古詩詞感彩的一種綜合體現(xiàn)?;{(diào)是古詩詞固有的組成部分,它存在于古詩詞的字里行間,使古詩詞整體上顯現(xiàn)出某種情感特色。誦讀的最高境界是讀出作者的感情,讀出自己的感情,讀者與作者融為一體。通過誦讀,學生在理解和表達的統(tǒng)一中,在情和聲的統(tǒng)一中,使古詩詞基調(diào)得到完美體現(xiàn)。如,杜甫的《登高》頸聯(lián)“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宋人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中稱此聯(lián)“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獨登臺,無親朋也?!比绻诮虒W過程中,教師僅僅解說詩里包含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學生只會浮光掠影地接收信息,不能深入詩境體驗理解詩人的情感。若讓學生通過自己有節(jié)奏、有氣勢、有感情、大聲地、抑揚頓挫地誦讀,就會逐步感受字里行間蘊藏的意義、情感。

又如,在教學李清照《聲聲慢》這首詞時,上片運用了七對疊字,有三層意思:“尋尋覓覓”是內(nèi)心情感引起的外部動作,“冷冷清清”是環(huán)境氣氛,也是內(nèi)心的感受?!捌嗥鄳K慘戚戚”是由淺入深,由輕轉(zhuǎn)重的真切體驗,仿佛一個女子在那里長吁短嘆,淚如雨注,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凄苦、復雜而深細的情感,讀罷讓人心境悲然。詞的下片“點點滴滴”再疊與前映照呼應,寫出了“愁”之多之深。詞中三個感嘆號,使得作者的感情一次比一次顯得痛苦而無奈。一個反問句,不僅僅是問“天”問“地”,更是在問茫?!叭松?,問現(xiàn)實問國運。這首詞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聲音來塑造形象抒感的,于是在誦讀本詞時要對這些特色之處作恰當處理。通過誦讀,學生就能體會當時作者的那種喪夫之痛與家國殘破、故土難歸的深切哀痛。■

參考文獻:

1.任明新.初中古典詩詞教學設計的策略[J].語文建設.2011(1).

篇9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積累;理解;鑒賞;應用

古詩詞作為中國卓越的文學成就之一,憑借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千年的歷史傳唱中,仍舊瑰麗不衰,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效率,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領悟古詩詞成為我們探索和追求的目標。

一、大量朗讀,積累古詩詞

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庇纱丝梢?,大量朗讀對于古詩詞教學的重要作用。古詩詞的教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成事,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也并不能一口就吃成個胖子。這需要我們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努力,等達到一定的程度時,便會滴水穿石,從量變引發(fā)質(zhì)變。

在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中,教學任務排得滿滿當當,但是我們的教學時間卻有限,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任由我們自己調(diào)配來積累古詩詞,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來解決沒有充裕的時間這個問題,怎樣才能將時間像海綿里的水一樣擠出來呢?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累計古詩詞的習慣。例如,每一個班級都會有另外一塊黑板,是用來展示班風班貌,供學生自行調(diào)配的天地,教師可以每個禮拜都給學生選擇不同的詩詞,讓班干部抄寫在黑板的一角上,趁著上課鈴剛響,學生還沒有完全回到課堂上的這個時間段,帶領學生朗讀。一個禮拜快要過去了,待將要更換新的詩詞之前,抽出一小段課堂時間,教師和學生一起賞析這首詩詞,讓學生大膽發(fā)言,展示自己一周來讀這首詩詞的感悟,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對詩詞的理解能力。不要小看這一周一首詩,日積月累,它會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還可組織一些古詩詞背誦比賽、古詩詞朗讀比賽等。

此外,一首詩詞,不能學過了,賞析過了,就放過了,而是應該不時地回頭看看,溫故而知新。初中教學都有晨讀課,我會讓我的學生制作晨讀卡,卡片的一面是題目和作者,卡片的另一面是內(nèi)容,學生可以選擇古詩詞,也可以選擇語文課文中要求背誦的句段。每人每天抄寫一個背誦。同時這些卡片也可以用于學生課余時間的娛樂,摸牌背誦,既能積累詩詞、語段,又能豐富課余生活,寓教于樂。

二、了解背景,理解古詩詞

一首詩,就像是一個生命,會呼吸,有感情。因為它們都是詩人有感而發(fā),或是生逢亂世,懷才不遇的感慨,或是身臨美景,觸景生情的美句,抑或是背井離鄉(xiāng),思鄉(xiāng)難歸的惆悵等,這些都與作者的平生經(jīng)歷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生要想學好古詩詞,對于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必須要有所了解,這樣才更容易理解詩詞,才能和詩人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如,詩五首中的《行路難》,玄宗因賞識李白的才華,將他封為翰林,但卻無法實現(xiàn)他“安社稷,濟蒼生”的政治抱負,同時他被權貴所不容,終被“賜金放還”,李白被迫放棄自己的理想,積極的入世之心被打擊。正值此時,李白的朋友請他小酌,李白面對美味佳肴,心情惆悵,“停杯投箸”,教師把詩人的寫作背景一講,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三、緊抓詩眼,鑒賞古詩詞

古人作詩不同于現(xiàn)代人寫文章,現(xiàn)代文章講究在情景中,在字里行間中流露感情,而古詩詞則是力求“一字傳神,一語驚人”,在古詩詞中,無論是四言絕句,還是七言律詩,中間總會有那么一字或是一句最凝練最傳神,這便是這首詩的詩眼,抓住古詩詞的眼睛,就能更好地賞析古詩詞,這也是我們教師教授古詩詞的一個突破口。如,《山坡羊?潼關懷古》中,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就道出了朝代的更替給百姓帶來的災難,使得學生更加理解作者在潼關,面對戰(zhàn)亂的無限感慨。

四、聯(lián)系實際,運用古詩詞

古詩詞是我們祖國的瑰寶,在語文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學習如何朗讀、如何理解、如何鑒賞,還要懂得如何應用。例如,當學生出去旅游,登高望遠,就會不自覺地說道:“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我們遇到梅雨季節(jié),學生就會如此感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當學生不慎丟失財物,也會別出心裁,仿寫廣告詞:“春風不作美,卷走夏涼被,若有拾到者,酬謝少不了?!边@些都是應用古詩詞的表現(xiàn),也是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吳華月.古詩文朗讀教學探微[J].教研天地,2007(11).

[2]胡三如.詩歌鑒賞與想象力的培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6(11).

[3]何效明.巧抓“詩眼”賞古詩:從2003年高考古詩鑒賞題談起[J].中學語文,2003(17).

篇10

整個課文所選古詩的以律詩居多,其次是絕句和古體詩較多,所選古詩形式往往比較短小精于,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瑯瑯上口,單純讓學生背起來似乎也并不難??墒侨绾巫寣W生在寓教寓樂的學習中背誦古詩?如何在古詩的學習中感受我國古代文學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又如何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漫步古詩苑”則把以前學習古詩的課程轉(zhuǎn)化為一系列的活動。它安排了三項活動,即:(1)分門別類輯古詩;(2)別出心裁品古詩;(3)聲情并茂誦古詩。而我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又歸納了學習古詩中的幾項活動,即繪聲繪色講古詩、饒有趣味唱古詩、自編自導演古詩。

在多年的古詩教學實踐中,我就是以這六種活動來貫穿整個古詩教學過程中的,它們對于提高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很有幫助。這里,我將自已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如下。

一、聲情并茂誦古詩

在古詩學習中,我將此項活動放在首位,因為這是學生學習古詩的基礎,學習古詩離不開誦讀。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我常常在古詩課文上選擇一兩首學生喜歡的古詩,認真領會意境,揣摩語言,把握節(jié)奏,配上大家喜愛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教師范讀后,學生模仿誦讀。也可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意境來誦讀,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搞一次小小的誦讀比賽,讓人人來參與,從讀音、語調(diào)、表情、背景音樂與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評判誦讀者,選出優(yōu)勝者,給予適當獎勵。此項活動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古詩的意境中去,同時對于提高他們背誦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繪聲繪色講古詩

我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在寫詩時,往往都會有自已的寫作背景,或者詩中則蘊含了豐富的人物形象或生動的故事。因此,還是本著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引導學生學習一首古詩時,我總會用一分鐘左右給同學們講講有關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作者情況或由這首詩引發(fā)的故事。如學習《赤壁》這首詩時,由于杜牧所詠之赤壁并非當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學生學習時往往會把彼處當成此處。因此我先講赤壁之戰(zhàn)的故事,再講作者來到赤鼻磯游覽的背景,由此再談到作者借題發(fā)揮帶出東吳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zhàn)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這些故事一講,學生誦讀情趣非常濃厚,詩中赤壁之戰(zhàn),東吳大喬、小喬兩位美女的典故也再用不著我贅述,學生在誦讀中早就對號入座、自我消化理解了。整個古詩從講解、誦讀到背誦不過10分鐘左右。當然,有的詩歌也可由學生由此及彼講講有關的故事。如學習《過零丁洋》時學生知道了文天祥的故事,可在同學們中開個小小故事會,舉辦一次“繪聲繪色講古詩”活動,講講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舉辦此類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廣泛搜集匯編的資料,互相交流,然后勇敢上臺講誦,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能力,更能提高學生對古詩的感悟能力,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三、自編自導演古詩

此項活動是在前兩項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在學生已經(jīng)把握古詩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自己的理解,自己編劇、自己演出來活化詩中的人物形象,把詩中的人物形象具休化,這也是學生自我能力的一次體現(xiàn)。我在上《過零丁洋》時,學生把文天祥被俘,敵人威逼勸降和他寧死不屈,提筆寫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這些過程全都繪聲繪色地演了出來,不僅博得了班上同學的掌聲,在學校文藝匯演中也贏得了殊榮。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學古詩的勁頭更濃了,哪怕只是一首純的抒情詩,他們也往往會帶你聲情并茂地領略一番古人的閑情逸致。

四、分門別類輯古詩

這項活動是專門為古詩有著濃厚興趣活動的學生準備的,有興趣的學生可將已讀過的古詩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把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等分門別類制成一本專題詩集。但作為小學生他們讀過的詩相對來說較少,即使興趣濃厚的學生編輯古詩的內(nèi)容仍顯單薄。因此,此項活動可視其情況讓個別或少量學生課下輯錄,教師可適當引導。

五、別出心裁品古詩

我國古代詩歌一向追求詩情畫意,許多詩歌只要你留心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許多詩歌都可以繪成畫,譜成小曲,編成舞來欣賞。如學習《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時,根據(jù)王菲所唱的這首古曲和這首詞的意境可請音樂老師指導學生編一段舞蹈。

六、饒有趣昧唱古詩

由于所學古詩被譜成的曲較少,這項活動往往可配合“聲情并茂誦古詩”和“別出心裁品古詩”進行。如學習《蒹葭》、《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泊秦淮》等這些詩詞時,可給學生聽聽這些已編配了曲調(diào)的古詩,甚至還可教教學生唱唱這些古詩,讓學生在學習古詩的同時也領略了唱古詩的那一番別有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