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概論課程總結范文
時間:2023-12-01 17:32: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聞學概論課程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新聞學是為新聞專業(yè)一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是剛剛進入到專業(yè)領域學生適應專業(yè)的學習的基礎課。本課程全面而概況性的講授新聞的基礎理論、基本原則。本課程的重點是樹立正確的新聞觀念,夯實新聞傳播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充分運用這些原理、原則分析與指導新聞實踐。同時,作為學科基礎的理論課程,為其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提供理論指導。
本課程在教學方式和手段的使用上,力求用學生樂于接受的邏輯和形式把教材內容傳播到學生的腦海中??紤]到新生沒有任何專業(yè)基礎,用生動、豐富的案例,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
同時,教師將一些新聞熱點理論引入課堂,采用小組式探討的形式, 引導學生通過表層現象,探索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迪學生思考,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2
課程體系是一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課程體系的概念,學界一般有以下兩種闡述:一是課程體系是指按照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心理,根據專業(yè)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而設計的各門課程的系統(tǒng);二是課程設置是指根據特定的教育培養(yǎng)目標,組織和編排課程的系統(tǒng)化過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標與教育價值觀的決定和制約。筆者選取了國內部分高校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設置情況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從不同的角度對課程進行分類并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
我國高校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從內容上來分,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板塊,新聞學理論及技能、體育運動基本理論、文學語言類知識。而各個高校的不同課程體系主要體現在不同板塊的課程數量結構的區(qū)別。
(1)新聞學理論及技能類課程開設情況。作為體育新聞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新聞傳播類課程是各高校在課程設置中的核心和重點,這也是學生在校期間主要研習的課程內容。從數量上來看,新聞轉播類課程一般為13門上下,幾乎占了專業(yè)課程的50%。雖然在開設的課程科目數量上,各高校并無太大差異,但在開設的科目內容上卻存在明顯的不同。
很明顯,在開設科目的選擇上,各高校也將不同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體育大學的新聞傳播類課程中,并沒有出現傳統(tǒng)的“采、寫、編、評”課程,而是出現了廣告學、公共關系學這樣的課程。由此可見,該校并沒有將新聞行業(yè)作為畢業(yè)生的唯一就業(yè)培養(yǎng)方向,而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向其他傳媒產業(yè)發(fā)展。這與北京地區(qū)人才密集,就業(yè)競爭激烈的現實環(huán)境不無關系。與北京體育大學相似,廣州體育學院在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體經營管理課程,將經營類課程加入課程體系,體現了廣州體育大學與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養(yǎng)方向,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發(fā)展較為領先的沿海地區(qū)的區(qū)域特色。
(2)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體育新聞專業(yè)是新聞學與體育學的交叉學科,從人才培養(yǎng)的角度來說,體育新聞專業(yè)所培養(yǎng)的學生應該是兼具新聞類學科能力和體育類專業(yè)知識的綜合型人才。在進行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設置中,幾所高校都在課程體系中加入了一定數量的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
從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角度看,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的開設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對于體育新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理念的區(qū)別。
在現有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各大高校的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主要有兩種開設形式。一種是開設純體育類課程,該類課程旨在提高學生體育類知識,凸顯學生的體育特長。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例,北京體育大學一直以“大體育”的辦學理念建設體育新聞專業(yè),因此在課程設置中對于學生的體育特色予以了相當的重視。在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新聞專業(yè)的課程中,共開設有7門純體育類課程:體育概論、體育人文社會學概論、運動人體科學概論、體育教育訓練學概論、運動項目概要、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概論、奧林匹克運動;另一種開設形式則是將體育類課程與新聞類課程融合,形成交叉類課程。該類課程淡化了體育特征,轉而將體育融入到新聞課程中。這類課程在各高校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體系中都有出現,但數量不多,課程內容也大同小異。以廣州體育學院為例,廣州體育學院在進行體育新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定位中,著重畢業(yè)生的媒體適應性,在課程設置中也一直淡化學生的體育特色,因此僅開設有體育媒體通論一門體育新聞類課程。
(3)在體育新聞專業(yè)開設的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中,我們還可以總結出一個特點:無論開設的是純體育類課程還是體育新聞類課程,內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論類課程,而且多以體育人文類的課程居多。這也反映出現在階段體育新聞專業(yè)建設中,高校普遍將體育與新聞的結合點放在體育人文方面的現狀。在這樣的培養(yǎng)模式下,我們也就不難找到專項體育記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學語言類課程。在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體系中,文學語言類課程也是專業(yè)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類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和運用能力。這一類課程在各高校的開設情況無論是數量還是內容上都區(qū)別不大,開設數量一般為4到6門,內容上基本以文學概論、中外文學史、古代文學和文學作品閱讀為主。
在課程內容選擇問題上,依上文所述,國內現階段高校體育新聞專業(yè)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主要采用的是新聞類課程+體育類課程+語言文學類課程的結構形式。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yǎng)方向主要是應用型人才,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一直將工具應用型課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聞類的課程開設上,就不能簡單的照搬本科體育新聞專業(yè)的課程,而應該將主要的課時放在能夠切實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課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相關工具軟件(如排版軟件、圖片處理軟件、視頻編輯軟件)。 (下轉第115頁)(上接第107頁)
篇3
關鍵詞:新聞學;報學;Journalism;集納;廣義新聞學;
作者簡介:周光明(1963-),男,湖北浠水人,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一般認為,1920年前后,中國近代新聞學開始創(chuàng)建起來,它開始擁有自己獨立的研究群體,出版了最早一批由國人編寫的新聞學著作,當時的高等院校也相繼開設了有關專業(yè)課程。但是,綜觀近代最后三十年的學科史,可以發(fā)現,中國近代新聞學的學科用名遭受著一些獨特的困擾,它不像其他新興學科命名那樣往往一錘定音,或只經過最初幾年短暫爭論后便塵埃落定。近代新聞學的學科用名實際上可以開列出一份冗長的清單:報學、新聞學、報道學、集納學、新聞科學、報紙新聞學等等。這與其說是因為它缺少一個華麗的命名儀式,還不如說十足地反映了近代新聞學的不成熟。在這些已經入圍的名稱中,“報學”無疑是“新聞學”的最強有力的挑戰(zhàn)者,它們之間的較量甚至越過了1949年,余音繞梁,直到20世紀末才漸漸平息下來。
一、“新聞學”與“報學”之初現
“新聞學”一名創(chuàng)自日本人,時間當不晚于1899年,即使不是由松本君平(1870-1944)首創(chuàng),也是新創(chuàng)不久,未曾流行,所以為博文館版《新聞學》作序的田口卯吉才會發(fā)出“新聞之業(yè)亦有學乎?”①這樣的疑問。根據現有材料,“新聞學”這一名詞最早于1901年為中國方面所注意。中國留日學生出版的《譯書匯編》,在1901年6-8月間的新書廣告中,提到“新聞學松本君平著”。半年后,梁啟超在《清議報一百冊祝辭并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一文的第二部分“報館之勢力及其責任”中向中國讀者介紹說:
日本松本君平氏著《新聞學》一書,其頌報館之功德也,曰:“彼如豫言者,驅國民之運命;彼如裁判官,斷國民之疑獄;彼如大立法家,制定律令;彼如大哲學家,教育國民;彼如大圣賢,彈劾國民之罪惡;彼如救世主,察國民之無告苦痛而與以救濟之途?!闭徳昭院?
“新聞學”一名就這樣由中國旅日人士直接借用過來了。1903年,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出版了松本君平的《新聞學》,書名“新聞學”照舊,但中譯本刪去了書名副題“歐米新聞事業(yè)”。中譯本編譯者不詳,估計是由商務印書館收購的《譯書匯編》同人合譯的初稿。
“報學”之名差不多同時出現。1904年正月,基督教廣學會機關報《萬國公報》在“譯報隨筆”欄發(fā)表《報學??浦O立》,該文介紹了美國《世界報》老板普利策(JosephPulitzer,1847-1911)資助創(chuàng)設哥倫比亞新聞學院一事:
西國分類學堂,為最近之進步。各??浦g,于新聞雜志一類,所謂報學者則猶未遑也。近日美國紐約世界報主人布列周,擬捐出美金二百萬元,特為報學專科,立一學堂。蓋世界報乃紐約最大之報館,其房屋一項,至值美金一百萬元。每日所出之報,自五十萬紙,至一百萬紙。故布列周之意,嘗謂美國報館之多,而報學界上,獨無??浦逃履芡ㄖ獔髮W者尚少。必當以報學,立為科學一項,方足收效。因以美金一百萬元置于紐約哥倫比亞大書院中,先行舉辦。俟三年之后,此種學堂,通于各處,愿再捐美金一百萬元云。[1]22315~22317
但截至1918年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成立,“新聞學”與“報學”出現次數都不算多,“報學”用得更少一些,它們兩者之間尚無競爭關系,在前新聞學時代(黃天鵬稱之為“新聞學術啟蒙時期”),這兩個用名所受到的待遇,并不比“物質學”、“平準學”、“資生學”等新學語優(yōu)越多少。
這兩個學科用名都是域外影響的結果?!靶侣剬W”(しんぶんがく)是日本人使用的漢字詞,“報學”則是美籍傳教士林樂知(YoungJohnAllen,1836-1907)與“秉筆華士”范瑋的創(chuàng)制,相比較而言,“報學”更具中國風味。此前的1897年,《知新報》載吳恒煒《知新報緣起》一文曾使用過“治報之學”。“報學”一詞,或由此脫胎而來。
二、對“新聞學”名稱的質疑
“新聞學”與“報學”最初是可以并用的。1912年,全國報界俱進會議設“報業(yè)學堂”,1920年,全國報界聯(lián)合會又議設“新聞大學”,兩個名稱意思是一樣的。1919年國人編寫的第一部新聞學著作試著如此界定新聞學:
此學名新聞學,亦名新聞紙學。既在發(fā)育時期,本難以下定義,姑曰:“新聞學者,研究新聞紙之各問題而求得一正當解決之學也?!盵2]1
新聞紙既等同報紙,那“新聞學”與“報學”也就沒什么區(qū)別。所以,在1920年代初新開設的大學新聞教育專業(yè)中,有叫“報學系”的(如圣約翰大學),也有叫“新聞學系”的(如燕京大學)。第一代著名新聞學家戈公振(1890-1935),1925年出版譯著《新聞學撮要》,1927年出版《中國報學史》,兩個學科用名的使用比較隨意,似乎兩不干擾。到底用哪個更合適?最早意識到這一問題重要性的是黃天鵬(1905-1982)。1929年,他決定將中國近代第一種正式的新聞學雜志《新聞學刊》(季刊)更名為《報學月刊》。在他《報學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的《報學弁言》中申述道:
案新聞有學,為近數十年間事,譯自東瀛,習用已久,創(chuàng)刊之時,姑從俗尚。顧以報紙學術之意義而言,則以改稱報學之為當。蓋報紙全部事業(yè),包羅萬有,新聞不過其一端,他若廣告、印刷,殆如鼎足,近通稱新聞學,實難概括也。觀夫日洲于報業(yè)教育之分為編輯經營兩科,歐美之劈為新聞廣告兩系,其義益見明顯,而究以“報學”之音簡而義廣也。本刊既以整個報業(yè)為對象,則新聞學廣告學固應并重,即報館經營管理,報紙發(fā)行推銷,以及印刷、寫真、紙墨、郵電,亦皆應為等量之注意。際此二周改弦更張之時,乃行更名報學月刊,亦示新猷之意,非僅便利發(fā)行已也。但本刊勇往直前之精神,則始終如一,過去較注意與新聞之學。自后范圍既廣,編制略有變更,內容亦大增益。
留美歸來的汪英賓(1897-1971)贊同黃天鵬的意見。他在《報學月刊》第1卷第4期(1929年)發(fā)表《釋報》一文說:“以報為業(yè)謂之報業(yè),報業(yè)之學術謂之報學,凡屬于報業(yè)之人謂之報人?!?/p>
“報學”派人士都認為“新聞”或“新聞學”范圍太小,明顯不如“報紙”或“報學”涵蓋廣泛。直到1948年,袁昶超仍堅持己見,《報學雜志》第1卷第3期發(fā)表《初期的報學教育》一文說:
筆者早年研究報學的時候,就感覺一般人士慣用的“新聞學”一辭,不能包括報學的范圍,因此主張以“報學”為Journalism的正確釋名,大學和專科以上學校的“新聞學系”,應一律改稱為“報學系”。這個意見一直支持了十年之久,獲得報界和教育界許多朋友的贊同,但沒有正式向關系方面提議采用。
盡管如此,在近代新聞學界和業(yè)界的具體使用中,“新聞學”用名仍居上風。其實,“報學”與“新聞學”兩者之間的糾葛,解決辦法并不困難,只需對“新聞學”做廣義解釋即可。1848年,袁昶超在《報學雜志》第1卷第5期發(fā)表《中國的報學教育》一文,承認更名之不易:
筆者向來主張把“新聞學系”改稱報學系,但以各校都沿用“新聞學系”一詞,是以本文引用專名時,仍照其舊稱。
繼而又在《報學雜志》第1卷第8期載文《報學教育和職業(yè)訓練》,提出了妥協(xié)辦法:
社會人士對于沿用“新聞學”一詞,只知其狹義的解釋,不知作廣義的研究,大都以為凡報學系的畢業(yè)生,都只能擔任普通新聞報社的記者,那種職業(yè)是范圍狹小,待遇菲薄和工作辛勞的,這也是阻礙報學教育發(fā)展的原因。
但是,“新聞學”用名之所以被更多人士認可,還因為它適應了傳播媒介發(fā)展的新形勢。二戰(zhàn)以后,印刷新聞傳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對此,胡道靜(1913-2003)總結道:
一般談新聞事業(yè)史的,都習慣于“口頭新聞”、“手寫新聞”和“印刷新聞”的三個進化階段的說法。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新聞事業(yè)已躍進到另一個新階段,即入于“廣播新聞”時代,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又探向一個新的世紀,要成為“電視新聞”的時代了。[3]1
新形勢使“報學”變得有些陳舊,也受到了更多的排斥。最終新聞學兼并了傳統(tǒng)的報學領域,而使報學變成了它的初級階段。
三、Journalism或“集納”
無論是“報學”還是“新聞學”,它們的英文對應詞都是Journalism。1927年,戈公振在其《中國報學史》中解釋“報學史”用名的時候說:
民國十四年夏,國民大學成立,延予講中國報學史。予維報學(Journalism)一名詞,在歐美亦甚新穎,其在我國,則更無成書可考。無已,姑取關于報紙之掌故與事實,附以己見,編次成書。[4]3
1933年,吳曉芝在其所編《新聞學之理論與實用》一書中這樣介紹新聞學:
新聞學(Journalism)為治政治學、法學、經濟學、文學、教育學、哲學及社會學諸學者之必修學科,即為一種最饒興趣之實用科學也。[5]18
Journalism的原義究竟是什么?2005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TheNewOxfordAmericanDictionary》第二版中對Journalism的解釋是:“theactivityorprofessionofwritingfornewspapersormagazinesorofbroadcastingnewsonradioortelevision?!?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新聞報道活動或職業(yè))。該字典同時也提供了Journalism一詞的引申義“theproductofsuchactivity”(此類活動的成果)。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的《韋氏高階美語英漢雙解詞典》中“Journalism”一詞的漢譯為“新聞業(yè)、新聞工作;新聞寫作、新聞報道”。從英文辭典的解釋看來,Journalism一詞在英文中的含義都是“新聞業(yè)”,與“新聞學”關聯(lián)并不大。
而對于這個“學”與“術”分離的問題,早期的新聞學者也有所認識。1928年11月陳布雷為周孝庵的《最新實驗新聞學》作序說:“新聞學之成為一種獨立的學科,為時蓋猶未久,世人或謂Journalism者,與其謂之學,無寧謂之術”。
1935年,一位署名君健的作者在《報學季刊》第1卷第2期(申時電訊社編輯并發(fā)行)的《新聞術語》欄目,對Journalism作了專門解釋:
“集納”是英文Journalism的譯音。原意就是新聞事業(yè),或新聞主義。
1936年,劉元釗則在其《新聞學講話》中對Journalism進行詞根分析,對Journalism作為“學”提出質疑:
新聞學的原名叫Journalism,這字的語尾是ISM,這三個字母的意義是“方法”的意思,不過在普通的外國的學科名詞,他們的語尾,后面都是LOGY四字母,而新聞學的名詞卻獨異,在這一點,我們可以推測外國學者對于新聞學的這個東西,從來不把他列于科學的地位。[6]18
袁殊(1911-1987)的《“集納”題解》則索性籠而統(tǒng)之:“關于報紙的學術、報紙業(yè)、雜志業(yè)等,就統(tǒng)稱為Journalism?!盵7]84
似乎是感覺到Journalism不好譯成合適的中文名稱,或是要特別顯示新潮,一些學者干脆直接用Journalism代表“新聞學”或“報學”。如黃天鵬1927年在其所編《新聞學刊》第1卷第3期刊《第二卷新聞學刊革新計劃》一文稱:
本刊旨趣,在喚起國人對Journalism之興趣與注意,謀同業(yè)有研究與討論之機關,以促進新聞事業(yè)之發(fā)展,期與國際同業(yè)共臻世界大同。
但也有學者更喜歡直接使用音譯詞“集納”。
以袁殊為代表的一批青年學者曾探討過當時的“新聞用語與新聞用字”問題,他建議使用漢字“集納”對譯“Journalism”,而且還強調這不是個簡單的音譯詞,袁殊注意到報刊除“時間性”這一條件外,同時還具有“集納性”特征,即報刊的無所不包的特性,但報刊又不是大雜燴,報人也不應該是被動的旁觀者。他說:
(報刊的)各種內容材料,必須經過搜求、蒐集、編制以及類別歸納過程。而內容的質別,也絕非的單純專一的。所以以前有人把Journalism譯作“拉雜主義”,這在字面上講,未始不可。但在字義上講,則Journalism完全是“報導”的意義:報者,將事務之全貌作正確的報告;導者即在報告上負有對社會的倡導批判的任務。所謂倡導批判,是根據客觀的社會的需要的,是有目的意識的,是在選擇與舍取的,而到集納的完成。[7]85
不過“集納”在新聞業(yè)務上,還帶有精采精編的意味。如中國新聞學會(1913年成立)宣言中稱:
在淞滬戰(zhàn)中,該報(指《大晚報》——引者注)特派記者黃震遐、張若谷等冒險赴戰(zhàn)地探訪消息,寫來更是生動活虎,確實地獲得了集納(Journalism)空前的效果。[8]87
四、“報學”一名的淡出
在近代新聞學時期,本學科的用名并不限于“報學”、“新聞學”兩種,此外還有“集納”、“集納學”、“報道學”、“報導學”、“新聞紙學”、“新聞科學”、“報學科學”、“報紙新聞學”、“Journalism”等,其中,“集納學”一名在30年代影響較大。袁殊力挺“集納學”,其所作《集納學術研究的發(fā)端》寫道:
集納學(新聞學),實在是很淺近的一種實驗的學術;不如哲學那樣的玄奧,也不如數理那樣的深邃。[7]5
在袁殊那里,“集納”即“新聞學”,但“集納”一名勝過“新聞學”,更不用說“報學”了。他在《“集納”題解》中言道:
“集納”究是什么呢?很簡接的說,就是“新聞學”的一個新的名稱。是從英語的“Journalism”的譯音和譯義而擬定的……“新聞”與“消息”同一語義,即News。以“新聞學”作為代表,關于報紙上之一切的學術,似嫌狹隘。(如果用“報學”二字,則更狹隘了。)[7]83~84
袁殊還說“集納學”一名曾征詢過新聞學家謝六逸(時任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和任白濤(著有《實用新聞學》),二氏均表示同意。但“集納學”用名終究還是局限于上海左翼運動的小圈子,沒能撼動“新聞學”與“報學”的地位,“新聞學”穩(wěn)居榜首,“報學”次之。以近代新聞學書目(包括專著、譯著、文集及資料匯編)用名的情況來看(如下表),可見一斑。表中統(tǒng)計數據來自1989年新華出版社的林德海編《中國新聞學書目大全》:
(表1)近代新聞學書目用名統(tǒng)計表下載原表
(表1)近代新聞學書目用名統(tǒng)計表
“新聞學”之所以流行,除前述理由外,還因為中文“新聞”一詞本就不只“消息”、“報道”兩義。對此,薩空了的《科學的新聞學概論》(1947年)總結說:
現在我們決定仍沿用“新聞學”這一名詞,一方因為他在中國比較為人所熟知,一方也因為“新聞”二字,廣義的看來,未嘗不可以包括Journalism一字所含“報道”以外的意義?!裨u論專欄論文,是提供一種新的意見;對讀者自也可說是一種新的見聞。[9]13
1949年之后,“報學”之名漸漸不再使用了,在中國大陸它幾乎成了歷史名詞,港臺地區(qū)也使用不多。但奇怪的是,“新聞學”一名仍受到不斷的質疑,究其根源還是由于對Journalism的理解,即對Journalism的中英文差異的困惑。
關于Journalism的翻譯問題不能簡單地歸咎于日本人,說是日本人先錯了然后我們也跟著犯錯。近代新聞學輸入有日本渠道,也有美國渠道,也許還存在著一條德國渠道。早期的“四大新聞學名著①前兩本譯著分別來自日美兩國,任白濤等學者受日本方面影響明顯,他毫不遲疑地使用“新聞學”,但留美學者汪英賓主張用“報學”,另一個留美學者徐寶璜則是調和派。實際上,日本方面后來作過糾正,他們將“消息(News)”從“新聞”中抽出來一樣(用片假名ニュース表示),他們也試著將新聞學與新聞事業(yè)分開,后者使用片假名ジャーナリズム表示。
到底中文怎么翻譯Journalism合適,缺乏一個權威的學術仲裁機構,這倒不一定是壞事。對Journalism,現當代學者仍不斷發(fā)表意見。臺灣學者林大椿在為戴華山《新聞學理論與實務》(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所作序中,將Journalism譯為“報刊集納之學”;旅美學者趙心樹則在《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命名、使命、及構成——與李希光、潘忠黨商榷》(《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譯為“期刊學”。
大陸學者寧樹藩教授以“本義新聞學”與“廣義新聞學”的劃分,回應了近代以來“新聞學”與“報學”之爭,但寧先生承認“Journalism”與“新聞學”之間的名實不符已經相當嚴重了,他說:
“新聞學”這個稱呼已經100多年了,約定俗成了,已經形成思維定式,還得承認的存在,但只能看作一種符號。為了避免研究中的混亂,還得給不同含義的“新聞學”取個稱呼,即真正研究“新聞”之學的可稱為“本義新聞學”,研究“報業(yè)”的可稱為“廣義新聞學”。[10]
臺灣學者陳世敏甚至認為這個譯名已經涉及我們這個“學門”的正當性問題,他說:
篇4
【關鍵詞】獨立學院 人才培養(yǎng) 寫作實踐 分方向教學
自各個高校建校以來,幾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科,并且每年都以穩(wěn)定的比例吸納新生,生源狀況良好。同時,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受歡迎程度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是對漢語人才的大量需求。再者,根據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需求的現狀調查發(fā)現,人才市場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需求穩(wěn)中有升。因為,這類人才既可以到大學、中學從事教育工作,也可以到新聞、出版、編輯部門從事文化宣傳和管理工作;既可以到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從事文秘工作,也可以到政府機關從事行政工作。所以,只要有母語存在,中文這類人才就不會蕭條。這也是許多高校都開設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原因。
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專業(yè),現有的專業(yè)課程體系結構一直延續(xù)著20 世紀50、60 年代通過借鑒蘇聯(lián)學校的知識型傳授為主的課程體系而確立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求。而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尤其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和知識面的拓展能力,而寫作能力就是最能彰顯本專業(yè)人才優(yōu)勢的素質之一。因此,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在人才培養(yǎng)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明確獨立學院培養(yǎng)目標和專業(yè)定位
獨立學院是依托母體學校專業(yè)現有的專業(yè)特色,根據獨立學院生源特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人才,與母體學校實現錯位培養(yǎng)。
我們的生源主要來自于浙江,因此要立足于浙江,適應浙江省各行業(yè)對具備實用寫作能力人才、具備中文背景的管理人才的需求。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應該具備一定的基本素質、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具有較好的人文修養(yǎng)、較強的現代意識和較高的專業(yè)素質,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在新聞傳播領域、出版業(yè)、文化宣傳和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承擔各種實用文章的寫作能力,具有較好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表達、交流及社會活動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具備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社會實踐能力。
本專業(yè)的定位是,形成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基本理論教育和專業(yè)技能訓練相結合,系統(tǒng)掌握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的培養(yǎng)模式。前兩年系統(tǒng)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后兩年在此基礎上分新聞、文秘兩個方向教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為重心,重在提高學生在新聞寫作、文秘寫作等應用性寫作方面的水平,從而增強學生的就業(yè)力。
現代科技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培養(yǎng)的應用型人才重視實踐,但不等同于職業(yè)技能培訓,前者是靠素質與修養(yǎng)支撐其技能,能力是逐漸綻放的,具有極強的職業(yè)遷移性和自我發(fā)展的潛力,后者是靠技能曝光其素質與水平,能力是立竿見影的。
二、確立培養(yǎng)計劃的基本框架
結合專業(yè)定位和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專業(yè)在安排制訂課程體系時,按照“通識基礎+專業(yè)教育+實踐訓練”的思路,合理安排課程體系結構,科學分配學分。
我們制訂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學計劃)分為5個課程板塊:一、公共教育課。其中必修課包含“兩課”、英語、計算機、數學等課程,其選修課包含人文社科類、經濟管理類、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類、學校特色類、綜合能力類等各色課程。二、學科基礎課。其中必修課包含語言、文學、文學理論、基礎寫作等課程,其選修課包含了必修課程之上的一些提高深化的課程,如美學、中西文論、詞匯學、文獻學、口才學等。三、專業(yè)方向課。側重在中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分出了兩個方向:新聞寫作、文秘寫作,由學生自主選擇。每個方向都設置了一系列相應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四、集中實踐環(huán)節(jié)。該板塊包含了校內外寫作實踐、畢業(yè)實習和畢業(yè)論文寫作等課程。五、課外教育教學活動。該板塊包含公共基礎模塊、課外科技活動模塊、課外社會活動模塊、專業(yè)教育模塊。其中包含有學年論文、學科競賽、創(chuàng)新實驗、專業(yè)技能證書、專業(yè)教育講座等。
三、優(yōu)化整合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yǎng)方案在保證漢語言文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完整的基礎上,對主干課程中理論性強、內容偏難的課程進行整合,如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等課程較抽象、難懂,學生不容易消化理解,適當增加了學分;調整課程開設的前后次序,增強課程之間的關聯(lián)性。在專業(yè)方向課中加強了應用技術和實踐類課程的比重。與母體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相比,母體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重點是“文學創(chuàng)作與評論”方向,而我們是“新聞”與“文秘”兩個方向,更加注重實用性。在專業(yè)拓展方向上,實踐性課程較多,同時設置的相關課程為獲取中高級文秘資格證書、對外漢語證書,通過公務員考試提供支撐。在集中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整合了校內外寫作實踐,配合專業(yè)社會實踐,增加了實踐的內容。同時結合專業(yè)講座,創(chuàng)辦校園文學大獎賽和編發(fā)院報、系刊以及公開發(fā)表作品實現;鼓勵學生參加教師教研、科研課題和學校以上的科技競賽。另外,有系統(tǒng)地組織專業(yè)前沿講座、讀書報告交流會、調研報告交流會等,拓展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面。
四、突出實踐教學特色
根據上述培養(yǎng)思路和培養(yǎng)模式,我們的特色體現在建立從課程實踐到社會實踐再到專業(yè)實習的梯級實踐體系。
1.課堂實踐
在開設《基礎寫作》課程時,讓學生親身觀察自己的周邊人或事,采取寫片段的方式進行寫作練習(如“校園一角”“我的室友”等),然后學生互評或教師點評。在開設《新聞采訪與寫作》課程時,通過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讓學生策劃活動內容,采寫新聞,還對剛入校新生進行采訪后寫報道的方式,掌握新聞寫作的要領。在開設《中文工具書使用》課程時,組織學生到校圖書館查詢資料和書籍,掌握工具書使用方法,教師現場指導等等。
2.假期社會實踐
所謂假期社會實踐,是指利用雙休日、“五一”“十一”黃金周、短學期社會實踐以及寒暑假,鼓勵學生積極走向社會,參加課外實踐活動。每年的寒暑假,我們都組織假期實踐小分隊,分別深入各地方報社、社區(qū)等,讓學生全程參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暑期各項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執(zhí)行。通過這種形式的假期實踐,學生既認識了社會,又鍛煉了自身的組織溝通能力,同時還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熱情為社會服務。這些實踐活動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加深了他們對專業(yè)的認識,而且還為實踐教學的第三個梯級——專業(yè)實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專業(yè)實習
專業(yè)實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教學工作和學生培養(yǎng)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歷年的經驗總結,我們認為專業(yè)實習安排在第四學年比較合理和有效,理由有二:第一,學生已經基本學完相應的專業(yè)課程,有了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學識,欠缺的主要是實踐的檢驗和鍛煉。其次,第四學年只安排少量課程,學生擁有寬裕的時間去支配和安排,可以長時段地去實習,可以到新聞媒體和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進行“頂崗”實踐,實地采寫新聞報道、擬寫公文、處理文書檔案等,這不但有利于學生深化專業(yè)實踐,也增進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了解和認識,為就業(yè)鋪設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把傳統(tǒng)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和與其相關的新聞學、秘書學嫁接,并以寫作能力培養(yǎng)貫穿四年的教學中,以拓寬學生的就業(yè)渠道,是我們探索的培養(yǎng)模式,目的是最終要摸索出一條符合當前實際需要的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yǎng)的新路子,真正實現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唐賢清. 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與方法[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
[2]彭松喬. 問題與出路—— 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5).
篇5
【關鍵詞】電視攝像;技術與藝術;教學改革
《電視攝像》作為新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是一門既注重理論性、知識性,又強調實踐性、操作性的主干課程。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在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其實踐經驗和技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對教學模式、方法和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設計和安排。長期以來,《電視攝像》的教學過程,往往存在“一邊倒”的尷尬局面,要么完全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進而忽略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要么拋棄基礎理論的教學,徹底強化操作技能的養(yǎng)成。無論是何種培養(yǎng)模式,最終的結果都與《電視攝像》的教學初衷與目的相違背,紙上談兵的理論家和只會拍攝的技術工,都是不可取的。為了進一步拓寬新聞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渠道,同時適應媒體行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新聞學專業(yè)開設《電視攝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同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的是,新聞專業(yè)學生本身影視基礎理論相對薄弱,在教學過程中,審美能力和藝術水平在作品中的體現相對欠缺。出于對新聞專業(yè)的認知差異和自身職業(yè)規(guī)劃的不同,學生對《電視攝像》課程的認識存在一定問題。
一、問題凸顯
(一)學生對于“攝像”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將電視攝像課單純地定位為一門技術性的課程,認為只要會操作攝像機、能夠拍攝鏡頭就學會了攝像?;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忽視理論性、審美性、創(chuàng)造性學習和養(yǎng)成的同時,也逐漸萌生出“攝像無用論”、“設備至上論”等觀念,簡單地將“會拍”等同于“能拍”,將拍攝成功與否歸結為設備高檔還是低檔。誠然,設備的差異會影響作品的畫面質量,但電視攝像是一門專業(yè)技藝,絕不是一項單純的技術,它更包含著文學、美學、心理學等諸多學科相關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糾正學生對“攝像”的認識誤區(qū),理性看待《電視攝像》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技術技巧教授的同時,也應注重審美能力、藝術水平的培養(yǎng)。
(二)缺乏“用鏡頭講故事”的蒙太奇思維
由于新聞專業(yè)的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學習前都未接受系統(tǒng)的影視藝術學習,很多人即便是每天都看影視劇,但往往都是看些快餐式的商業(yè)大片或偶像劇,很少會去看一些經典的影視作品、紀錄片,且“看”的層次也僅僅停留在觀看而非賞析,可以說大家的觀影數量、審美能力、賞析能力普遍較低。如果將鏡頭拍攝比作造字,那么運用蒙太奇去將不同的鏡頭遵循一定的剪輯規(guī)律組接,其實相當于組詞、造句、寫文章的過程。那么顯而易見,教授學生攝像知識和能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讓他們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即做出優(yōu)秀的電視作品。而電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需要學生有用鏡頭去講故事的蒙太奇思維,也需要通過大量影片觀摩去提高審美能力,從眾多的經典影片中學習場面調度、鏡頭語言、構圖技巧、剪輯原則。由于缺乏這方面的培養(yǎng),加之觀影數量較少,很多學生的作品存在一鏡到底、節(jié)奏拖沓、邏輯錯誤等問題,欠缺用鏡頭講故事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會拍不會剪的例子比比皆是。(三)設備緊張、場地缺乏影響實踐效果筆者所在的學校,由于新聞專業(yè)的學生人數眾多,設備和場地資源有限,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存在設備緊張、場地不足等問題,尤其是在涉及演播室內進行布光練習、機位布置教學和練習過程中,常常沒有演播室,即便有,一次也只能容納一半學生。雖然采取了小班授課、分組實踐的教學舉措,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在現有設備數量、場地條件以及學時安排等因素的制約下,依然難以保證人人都可以上手操作,每個小組中總會有個別學生在課內時間摸不到機器,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實踐多的同學拍得好、操作熟練,實踐少的同學拍得不理想、操作生疏,鮮有優(yōu)秀作品產出。
二、改革措施
針對上述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除了通過購置設備、開辟場地、整合資源、優(yōu)化學時等舉措,不斷改善教學環(huán)境,筆者以所在學校的2013級、2014級、2015級新聞專業(yè)學生作為教改對象,經過3年的探索和改進,不斷總結出了一些改革舉措,以期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效果的強化。
(一)視覺化教學
在理論教學中,通過建設《攝像基礎》課程案例庫、引入慕課資源庫,將長期以來《電視攝像》教學過程中困擾老師和學生的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視覺化,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更加直觀有效。如在運動攝像中,推、拉、搖、移、跟五種運動鏡頭的拍攝方法、鏡頭功用、注意事項,往往需要3-4個課時,才能將基本理論講解完畢,而這樣的教學方法效果卻不甚理想,大部分學生在聽完理論講解后依然不清楚這五種鏡頭應該如何拍。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本中的知識點,將文字案例通過視頻的方式視覺化,同時將攝像機與電視機連接,現場示范拍攝方法和技巧,從而將學生從復雜且易混淆的理論中解放出來,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第一輪教學改革效果反饋中,學生意見也是如此,都認為應該多多結合視頻案例講解知識點。除此之外,驗證性教學的引入在此次教改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直接灌輸知識,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去驗證,發(fā)現問題,找出差異,比如“越軸”這一知識點,相對比較抽象,在教學過程中請學生使用手機在軸線兩側去拍攝視頻或照片,通過對比前后兩個視頻或照片去發(fā)現越軸鏡頭組接在一起造成的空間錯亂,既能夠強化教學效果,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增進交流和互動。
(二)課堂外培養(yǎng)
如果僅僅將教學局限在課堂內,顯然難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將教學放在課堂外,既能彌補課堂的時間限制,也能新聞論壇88增益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為了解決學生影視理論基礎薄弱、蒙太奇思維欠缺、藝術水平偏低等問題,以興趣為導向的“影視作品賞析交流沙龍”的創(chuàng)辦,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在組織學生觀摩、賞析大量經典的影視作品和新聞節(jié)目,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也有效的補充了《電視攝像》課上無法展開和深入的知識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水平、蒙太奇思維。除了藝術層面的培養(yǎng),“課堂外培養(yǎng)”的舉措還包括了技術層面的培養(yǎng),教師牽頭組建視頻創(chuàng)作工作室,不定期舉辦視頻創(chuàng)作講座和拍攝任務布置,如開展航拍、搖臂、斯坦尼康操作培訓,承擔學校相關專題片拍攝和晚會現場直播,與學校宣傳部合作,為官微創(chuàng)作微視頻等……為學生提供了課堂外諸多的實踐平臺。
(三)比賽式創(chuàng)作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的作品評析環(huán)節(jié),增進班級乃至班際交流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每每大家看到優(yōu)秀的作品時,都會和自己小組的片子作對比,進而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在后續(xù)拍攝中會更加努力,這一點在三個年級的教學中都非常明顯。正是基于這種交流和學習的“攀比”,形成了一種良性競爭,每個小組拍攝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優(yōu)秀。此外,將賽事和教學結合的舉措,也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將學生平時的作業(yè)和一些國內外視頻創(chuàng)作比賽有機地結合,以賽促學,教學效果不斷得以提升。如近年來,將學生的平時作業(yè)和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學院獎等比賽命題對接,學生在電視攝像方面的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也用比賽檢驗了自己的拍攝、剪輯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合格。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收獲了不少的榮譽,學生創(chuàng)作的一些優(yōu)秀作品,先后在比賽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四)媒體化運營
為了順應新媒體發(fā)展的趨勢,也為了使《電視攝像》與《新媒體概論》《新聞編輯》等專業(yè)課程產生聯(lián)動效應,筆者創(chuàng)建了《電視攝像》課的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按實踐教學中的學生分組,讓學生進行運營,每周定期推送二期與電視攝像相關的文章或視頻,不定期推送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或有趣的視頻資源。自己運營平臺,自己生產內容,一方面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新媒體的運營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從內容創(chuàng)作和選擇上,學生們又能夠在課堂以外學習一些拍攝、剪輯等方面的知識。由于是學生在運營,能夠結合自身特點做到傳播大家欠缺的、急需的內容。下一步,筆者將考慮如何將網絡直播引入教學改革中,使其與電視攝像產生化學效應,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結語隨著媒介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不難看出,《電視攝像》在新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在未來的就業(yè)過程中,新聞專業(yè)的學生無論是選擇傳統(tǒng)媒體還是新媒體,視頻的拍攝制作都無法繞開,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如何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手段,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寓教于樂、平臺多元、占據前沿的環(huán)境中掌握電視攝像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是每一位身處教學一線的老師和深諳人才需求的業(yè)內人士都需共同思考的命題。
參考文獻:
[1]楊欣,徐建太.電視攝像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以南昌大學現代傳媒中心電視攝像實驗課程為例[J].今傳媒,2009(7):86-87.
[2]王金紅.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yè)《電視攝像》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今傳媒,2010(8):199-201.
[3]李育林.電視攝像技術與藝術實驗課程教學方法探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1(4):137-138.
篇6
關鍵詞: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
傳播學作為與新聞學、社會學、政治學、語言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都關聯(lián)緊密的基礎性學科,在傳媒技術飛速發(fā)展和社會面臨轉型的中國當下正不斷凸顯其重要性,但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舶來科學,應如何在本科教育階段推進其雙語教學的發(fā)展也正面臨諸多挑戰(zhàn)。著眼傳播學雙語教學的未來發(fā)展,立足各高校的現有條件與學生水平,因地制宜地構建有針對性的雙語教學模式,將成為傳播學雙語教學改革的關鍵。本文嘗試構建一種“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為新時期傳播學雙語教學的深化發(fā)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的基本定位
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可以概括為“以學生為導向、雙語逐級滲透”,具體可表現為“一個中心”、“兩大關注”和“五個轉化”。
1、一個中心
雙語教學一切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教學服務的對象,是所有教學活動的指向,他們不是教學過程中被動的存在,而是關系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手段如何具體展開的關鍵。雙語教學不能為了片面強調雙語形式而使教學淪為教師單方面的展示表演,要引導學生有效運用雙語化被動接收為主動學習。
2、兩大關注
一是關注學生的現有專業(yè)基礎和英語水平。傳播學理論性強,誕生之初就是作為一門博士課程開授,如果沒有新聞學、廣告學等關聯(lián)課程為基礎和先導,學生理解可能會有一定難度。另外,傳播學雙語教學要求學生從實踐運用的角度來審視和掌握專業(yè)英語,這對許多學生而言具有不小的挑戰(zhàn)。二是關注學生的專業(yè)需求,明確雙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在全球化語境下進行專業(yè)學習,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播學關鍵概念和基礎理論的原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英文專業(yè)文獻的能力,為相關研究提供支持和幫助等。
3、五個轉化
結合傳播學的課程目標與專業(yè)特點,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的構建必須注重五個轉化:把理論轉化為實踐,加強傳播學理論知識與當下社會生活的關聯(lián),引導學生從實踐中發(fā)現有價值的傳播現象并通過相關理論來指導自己的認知和判斷;把國外轉化為本土,在給學生引薦西方經典理論和案例的同時,密切結合中國當下的國情與社會發(fā)展實踐,盡量用中國的現象、問題和案例來指導學生展開傳播學思考;把歷史轉化為當下,把傳播學的經典理論放到今天的傳播環(huán)境中去考察,并做與時俱進的分析和解讀;把抽象轉化為具體,在學習中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來幫助學生體會運用理論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把單一轉化為多樣,把傳統(tǒng)單一的課堂講授方式轉變?yōu)槿诙嗝襟w教學、案例教學、項目實作、專題討論、自主學習和網絡交流為一體的多樣化教學模式。
二、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的主體框架
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的主體框架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
1、教學內容:理論、案例、實作三位一體
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教理論、講案例和動手做三部分。首先,要讓學生掌握英文的傳播學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論,這是傳播學雙語教學的主體和核心。由于直接使用國外原版教材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宜圍繞傳播學的基礎知識框架,對國外原版教材和文獻進行篩選、編輯和重新整理。其次,要用簡單明了的英文表述給學生介紹傳播學的傳統(tǒng)經典案例和中國社會熱點。傳統(tǒng)經典案例多出自西方且多涉及西方經濟文化背景,宜采用中英雙語進行介紹和闡釋,學生感興趣和熟悉的中國案例則可用簡單的英語在課堂上分析闡述。最后,鼓勵學生用傳播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分析考察感興趣的傳播現象和事件。
2、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交替主導、理論實踐互補
雙語教學既不能完全以教師講授為主,也不能過分依賴學生的自主學習,師生交替主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設計更易提高雙語教學的節(jié)奏感和互動性,具體可通過三大環(huán)節(jié)來實現:第一,學生值日發(fā)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生活中的傳播現象和熱點事件進行關注和解讀。值日團隊事先把個案考察及分析思考做成雙語PPT并在課前進行充分準備,老師參與他們的英文文本處理并在學生發(fā)言結束后總結和引導大家的傳播學思考。第二,課程主題學習。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設計分章節(jié)和專題進行知識講授,該過程應注重輔以情景設置、視頻觀摩、案例分析、參與式體驗等生動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消化理解雙語內容,盡量突出單元重要的概念、理論、人物、案例和問題。第三,學生實作訓練。教師在課后指導學生用英語對專業(yè)知識進行消化理解和實際運用,比如開始階段可以選擇題、填空題和問答題等形式考察學生對英文文本的理解,中間階段提供英文文獻讓學生翻譯大意并摘要有價值的專業(yè)信息,最后階段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英文媒體進行個案考察和分析調研等。
3、教學手段:探索體驗為主、引導督促并重
教學手段的合理配置是保證雙語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同,教學手段也應各有側重。第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指導學生用自主學習模式與合作學習模式來發(fā)現問題展開思考,這是雙語教學以學生為導向的重要體現。第二教學環(huán)節(jié)重在運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非母語表述的概念與觀點。比如情景設置、案例分析、多媒體展示和參與式體驗等。第三教學環(huán)節(jié)又主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研究框架,修訂研究方案,并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該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提升英語在專業(yè)認知中的功用。
三、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的實施與運作
雙語教學是一種講究策略性的教學手段,必須有重點有層次有步驟有技巧地逐步推進,走“知識體系上的漢語闡釋+概念表達上的英文浸潤”模式,在規(guī)范的課堂教學與鮮活的社會實踐互動中促進學生對雙語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可以依循雙語的適應期、熟悉期和運用期三個階段,強調語言、知識和能力的逐級滲透,并在教材、師資、資源庫與互動平臺建設上盡力為雙語教學提供更好的支撐條件。雙語教材最好中英文雙語對照,并由教師根據學生特點進行重新編輯,涵蓋的知識點宜以建構專業(yè)知識基本框架為目標,不宜深挖細掘面面俱到。板書和課件盡量用英文展示。師資建設宜以課程為核心,形成一個由主干教師和后備教師共同構成的課程組,展開集體備課,周期性討論交流有利于雙語教學的各類教學手段和案例資源。與“學生導向型雙語教學模式”相配合的資源平臺建設可能包括:圖片和音視頻資料庫、情景設置案例庫、核心概念與重要理論的雙語信息庫、課外輔助閱讀的專題文庫等。
篇7
關鍵詞 新媒體 新媒體研究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一、關于“新媒體”的概念確定
新媒體研究的前身,就是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在國內興起的網絡傳播研究。當“曾經代表著最新傳播方式的‘網絡傳播’作為學科名稱越來越難以涵蓋不斷出現的新傳播現象”“時,“新媒體”這一提法被重新啟用,在學術研究界,這樣的稱法得到了默認,并由此展開了這一新領域的廣泛研究工作。
追其溯源,新媒體的研究與網絡傳播研究本質相連的,新媒介研究中包括了網絡傳播研究,而當后者無法囊括前者的時候,便退身成為前者的一部分。在網絡技術更進基礎上產生的博客、播客、維客、IPTV、SNS、RSS、P2P……越來越多的新產物成為這一領域的亮點。與此同時,在與傳統(tǒng)媒體相提并論時,網絡不再是與其并列的簡單獨立身份,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網絡并非物質載體而乃虛化的技術時,它與報刊、廣播、電視之間的壁壘被逐漸破除,而它們聯(lián)手產生的數字報、數字雜志、數字廣播、數字電視則同樣加入新媒體的行列。這個連手的范圍正不斷擴大,手機被發(fā)現成為可以連手網絡以及各種傳統(tǒng)媒體的更新平臺,而隨著技術的演進,這樣的媒介只會更多:MP4、數字閱讀器、數字紙張……
過去我們稱網絡媒體為“第四媒體”,以區(qū)別于報紙、廣播、電視傳統(tǒng)媒體,而新媒體的內涵并不強調區(qū)別,而是一種融合:以網絡為基礎集納多種媒體功能和無線通訊技術的新的媒介形態(tài),即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Pool教授提出“媒介融合”。從微觀層面上,“新媒體”的“新”體現在技術上,即網絡技術更新基礎上產生的網絡新媒體、傳播新技術與傳統(tǒng)媒體結合產生的新媒體、以手機為代表的支持各種網絡新技術的新型接收器媒體。在宏觀層面上,“新媒體”的“新”則在于它對傳統(tǒng)舊媒介的兼容性、共生性;
二、國內新媒體研究的發(fā)展歷程
1.萌芽發(fā)展期:1996年--1998年
我國對新媒體的研究是繼承在前期的網絡研究基礎之上的。追根溯源,我國關于互聯(lián)網的研究真正開始于1996年,一本由尼葛洛龐帝著寫的《數字化生存》敲開了諸多網絡愛好者的心門。而網絡的開辟和運作也促使這個領域的研究悄然開始,但在這個時期的網絡研究多是計算機領域的技術研究,并沒有廣泛擴展到其它領域。
2.初步發(fā)展期:1999年--2002年
上世紀90年代末見于各個學術刊物的相關成果則是零散出現。1999年――2001年期間由于論文的大量出現。這時,已有一部分研究者將網絡研究的視線從單一的技術轉移到新聞學、傳播學、社會學等方面。新聞傳播類的期刊都相繼在這一時期開辟網絡研究的專欄,如《新聞記者》在2000年開辟“網絡新聞圈”專欄,《現代傳播》、《國際新聞界》《新聞界》也在之后分別開辟“網絡時代”、“網絡傳播研究”“第四媒體”專欄,《新聞與傳播》也在同期創(chuàng)辦“網絡世界”專欄。同時一些專著成果也漸漸出現,因為關于網絡媒體研究的課程新聞傳播專業(yè)中開始設置,2001年《網絡傳播概論》、《網絡新聞新聞傳播概論》等教材相繼問世。
3.興盛發(fā)展期:2003年――2005年
其實從2001年開始,關于網絡傳播的研究已經進入快速遞增階段,而2003年是我國網絡實體運作的突破之年,網絡媒體在當年的迅猛發(fā)展和深入人心是這一新興媒介開始真正危及傳統(tǒng)媒介。于是網絡在于新聞傳播方面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筍,全方面涌現出來。關于網絡媒體的新聞傳播方面的研究已經涉及:技術研究、內容研究、受眾研究、傳播效果研究、媒介經營管理研究,以及各種網絡傳播現象的案例研究等等諸多方面,一個較為完整的領域研究正在逐步形成。2005年,彭蘭教授出版的《中國網絡媒體的第一個十年》將我國網絡媒體的發(fā)展做了一個全面、宏觀的總結歸納,將我國的網絡媒體研究推向一個。
4.突破發(fā)展期:2006年至今
隨著信息社會里,傳播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傳播范圍的不斷擴大,先前的“網絡媒體”已經不能涵蓋和解釋新興出現的各種傳媒現象,“第五媒體”、“數字媒體”、“新型媒體”等名詞出現,而“新媒體”逐漸成為最具囊括性并獲得公認的一種說法。因此,這一時期謂之“突破發(fā)展”,正是新媒體研究從先前單一的網絡媒體研究向全面的新媒體研究的突破,“新媒體”的不確定性、發(fā)展變化性決定了它不能僅僅局限在一個瓶頸之內,隨著“新媒體”的提出和傳統(tǒng)研究范圍的更新,又迎來了新一輪的研究。如表一,眾多國內新聞傳播學期刊紛紛創(chuàng)辦或更名“新媒體”專欄。
三、當下國內“新媒體”研究的幾個主要方面
1.“博客”及其延伸的“客家族”研究
“博客”的研究始于2003年,起初偶然出現的一些介紹性的文字并沒有在研究界引起較多關注。而“木子美博客事件”以及各門戶網站的博客大行其道,使博客的研究在2004年火熱起來,并且持續(xù)至今。早期的博客研究主要針對一些博客現象,并從而提出博客文化以及博客背后的社會意義研究。隨著博客研究的日益深化,在博客內容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博客新聞研究、博客語言研究、博客文學研究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上發(fā)展出來的播客、維客、掘客等“客家族”現象研究也不斷涌現。2007年以前的博客研究更多的還是停留在內容傳播和文化意義方面,而這之后,“明星博客”“名人博客”的興起使其一度成為研究熱點;國外的一些“新聞博客”“政治博客”也被作為經驗借鑒成為個案研究對象。而隨之帶來的“點擊率效應”使博客以及“客家族”更多地被作為一種可以盈利的經濟載體加以研究,博客的經營研究是傳媒學術界更直接指導、作用于傳媒實體的重要體現。
2.傳統(tǒng)媒體的數字化發(fā)展研究
數字化是新媒體的一個基礎性特征,傳統(tǒng)媒體與之區(qū)別的正是它們的非數字化,而傳統(tǒng)媒體一旦數字化后,就躋身進入了新媒體的隊伍。而傳統(tǒng)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生存和發(fā)展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研究焦點。從宏觀層面上,研究主要體現為傳統(tǒng)紙媒和廣電媒體的在新媒體沖擊下的發(fā)展策略探析;事實上,傳統(tǒng)媒體并沒有在新媒體出現之后走向消亡,而似乎是順其自然般的地找到新的出路,那就是和新媒體技術的融合,這被認為是“媒介融合”的初級階段。在微觀層面上,已經通過融合演變成新媒體成員的數字電視、數字報刊、手機電視、手機報、網絡電視、網絡廣播等等都紛紛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針對點;分別在融合的意義探對、成功的個案分析、新興媒體的制作和普及等方面都有廣泛涉及。
3.手機媒體研究
手機媒體是真正促使“新媒體”概念興盛的推動力,手機超越原來簡單的通訊功能,成為傳播信息的媒體。而且一轉身為媒體就是集納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網絡多種媒介為一體的“全面人才”,因此一時被稱為“第五媒”。最早的
手機媒介研究是從手機短信開始著手的,緣于手機短信擁有與傳統(tǒng)媒介所不同的傳播方式和意義。接著,從手機受眾研究著手。引出兩種路徑:一種是從受眾心理引出的手機消費、手機娛樂,及其背后的新時期消費文化,將手機媒體研究推向一個理論的高點;另一種則是從手機用戶的定位研究延伸出的手機媒體的市場定位(即經營)研究。同時,手機媒體本身的兼容性為新媒體研究的媒介融合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撐。
4.新媒體時代的政治、文化、倫理研究
互聯(lián)網技術所扶持起來的新媒體社會,在學術研究者那里已經超越了技術本身,而是一種逐步完善的社會結構形態(tài),而在這個社會中的政治、文化、法制道德也必然遭遇一些新的促進或障礙。網絡民主是從政治層面首先提r出來的一個議題,從“超女”評選中的短信民主選舉到“周老虎事件”等一系列通過BBS民眾討論促進其合理處理的事件,使傳媒的民主性效應在新媒體這一背景下充分體現出來;更有全球視野下的“超國家主義”。提出,使“地球村…‘全球一體化”等早期研究繼續(xù)得到延展;而由國外引進的“公共領域”、“公民新聞”等理論研究,也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逐步反映出現實呈現,得到國內學者的關注。新媒體的文化研究目前體現為“網絡文化”,針對以互聯(lián)網技術和新興通訊技術為基礎的媒介上所呈現出的文化形態(tài)。這種新興文化被迅速地與后現代文化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惡搞文化”一度成為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時中西文化研究再次火熱起來,都試圖在網絡文化中找到自己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新媒體傳播折射給這個社會的也伴隨著大量的負面效應,網絡倫理、網絡道德的研究被激發(fā)出來,包括:新媒體時代主體(網民及手機用戶等)的道德責任問題、網絡匿名問題、網絡暴力及犯罪問題等;各種頻發(fā)的網絡事件、“人肉搜索”現象是當下研究者研究這一領域的最親睞的切人點。
四、國內新媒體研究的發(fā)展趨勢
1.研究方向與傳媒實體發(fā)展方向一致,逐步開始超越性、指導性的研究
國內的傳媒研究一直都存在研究滯后于實業(yè)界的問題,而在新媒體研究中這個問題正在逐步得到緩解。研究者們往往對新媒體技術有著全面了解,一些學者就是先進技術理念的引進者和首創(chuàng)者,如:方興東對博客的引入,閩大宏對數字媒體的全面解析。由于新媒體技術的誕生與普及存在著較大的時空差距,這為學者們開辟了諸多可以實際作用于傳媒的研究領地。如:引進和介紹國外先進經驗的新媒體研究或者國內外的比較研究,是最直接可以影響和指導國內實業(yè)界的研究途徑,美國和日本因為新媒體發(fā)展的先進性成為借鑒頻率最高的對象。再如,新媒體的盈利途徑研究、新媒體廣告開發(fā)研究、新媒體受眾的消費研究等,都是對傳媒從業(yè)者有巨大指引性的研究議題。國內傳媒界依托學術界的學者或團隊做資訊顧問、市場調研等工作的現象越來越多。以往,實踐成果往往先于理論成果,或者研究與實踐運作“兩張皮”的局面正在被改寫,新媒體研究正是我國傳媒研究實現這種突破的關鍵點。
2.研究議題類型不斷豐富,各部分比例也逐漸走向均衡
新媒體研究所涉及的主題正在逐年地拓寬、完善,這是任何一個領域的研究兩性發(fā)展的必然。從我國新媒體研究的發(fā)展歷程中可以看出,這一領域的研究是符合邏輯發(fā)展并且經歷不斷豐滿、完善的過程。從最初基礎層面的對新媒體內涵、特征的介紹性、描述性研究開始。到隨之拓展出來的主體研究、內容研究、受眾研究、效果研究、經營管理研究,涵蓋多面。而新媒體技術的滲透性發(fā)展,更是將新媒體研究的視線拓伸到社會信息傳播的方方面面。而在不斷豐富的研究議題中,學者們也有效遵循著“百花齊放”的原則,使各部分研究比例趨于均衡。在筆者抽樣的學術論文之中,2005年以前的新媒體研究,還主要集中在新媒體及其技術的內涵與特征上,而之后,從媒體經營管理角度、受眾角度、文化批判角度來研究新媒體的文章比例迅速增加。
篇8
當歷史進入到21世紀,當我們的媒體從傳統(tǒng)的電視、報紙、廣播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當手機、車載電視、地鐵電視、樓宇電視等新興的媒體開始爭奪受眾的眼球,當專業(yè)的拍攝設備從早期笨重的專業(yè)機、昂貴的工作站,到輕便的小高清、家用DV的普及,甚至現在稍高端的手機都有拍攝功能,高校中影視創(chuàng)作的課程也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針對新媒體的興起,各高校影視專業(yè)中短片創(chuàng)作類課程應運而生,如《影視短片制作》。這樣的課程一經推出,因其特色鮮明,受到普遍的好評。
時代性
如前文所說,《影視短片制作》這樣的創(chuàng)作類課程是時展的產物,是現今新媒體盛行的產物。關于新媒體的定義見仁見智,筆者的理解是指20世紀后期,依托于數字化、網絡化信息處理技術,通過數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動的多媒體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tài)。正是基于新媒體的交互性、移動性、內容的互相包容性等特點,在新媒體終端播放的影像作品和在電視、影院里播放的影像作品早已天壤之別。在新媒體面前,很少有人再有耐心去看長篇巨著,“短、頻、快”已成為今天影像的風格。
什么是短片,也是眾說紛紜。按媒介來分,有電影短片、電視短片、手機短片等;按時長來分,有30分鐘、20分鐘、10分鐘,更有大賽的選片要求是5分鐘之內;按類型分,有情節(jié)短片、非情節(jié)短片、紀實短片等。
短片盛行,從現今活躍的各大影視類的賽事也可見一斑。國外幾大著名電影節(jié)如戛納電影節(ji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奧斯卡都設立有專門的最佳短片獎,還有專門的柏林國際短片展、英國短片電影節(jié)、東京國際短片電影節(jié)等,國內也設立有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短片大賽、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國際學生短片展、南京藝術學院創(chuàng)辦的高校數字短片大賽等,今年中國文聯(lián)聯(lián)合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中國傳媒大學以及全國8所高校共同創(chuàng)辦首屆大學生電視節(jié),主要的一個競賽單元是10分鐘的劇情短片。
系統(tǒng)性
《影視短片制作》是一門短片創(chuàng)作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綜合性較高,一般開設在三年級。在整個課程的設計上,以學生通過對短片創(chuàng)作理論學習和創(chuàng)作實踐訓練,掌握概念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和創(chuàng)作技能為教學目的。學生在掌握創(chuàng)作理論、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創(chuàng)作素材的廣泛閱讀與體會進行短片創(chuàng)作,力求做到真正的作品原創(chuàng)。
以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開設的《影視短片制作》為例,從課程安排的縱向來看,該課程主要分為三大知識模塊,即基礎知識部分、中期策劃(劇本+拍攝)、后期成片,基礎知識部分主要是理論知識的講授,包括短片概論、短片史、攝影攝像基礎知識等等;中期策劃主要是短片的劇本創(chuàng)作和拍攝的技巧;后期成片主要講授如何更好地在非編機上完成后期的成片,包括剪輯、特效和包裝。從課程安排的橫向來看,主要在短片創(chuàng)作上可以進行片種的分類,這里每個學??梢愿鶕陨淼奶厣托枰才?南藝主要分成了紀實短片創(chuàng)作、劇情短片創(chuàng)作和實驗短片創(chuàng)作,時長都是在10分鐘之內。
課程的系統(tǒng)性體現在,首先,課程完全打破傳統(tǒng)的一位老師教一門課的習慣,而是按照知識結構,由數位老師共同教一門課,各施所長,聯(lián)合教授。所謂術業(yè)有專攻,擅長理論的老師上理論部分,擅長攝影的老師專門帶學生的拍攝,擅長實驗短片的老師專攻實驗短片的課程,擅長做紀錄短片的老師教相應的課程,這樣的課程安排讓老師盡情發(fā)揮長處,學生也更加得益。
其次,在知識點的側重上,系統(tǒng)的課程內容體現在系統(tǒng)的結構、體現在短片創(chuàng)作中綜合性要素的提取與歸納,體現在創(chuàng)作中內在形式元素的建構,在內在理論和外在實踐的教學中,實現理性分析與感性實踐的結合。在同時加強理論知識的鋪墊后,在掌握不同片種的攝影方法后,在學會基本的影像剪輯合成后,不同的片種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劇情短片創(chuàng)作更側重鍛煉學生如何在有限空間里更好地完成劇本的創(chuàng)作,實驗短片創(chuàng)作側重訓練學生如何用影像表達觀念,紀實短片創(chuàng)作側重訓練如何把握具有時代感的選題、如何建構短片的結構。
聯(lián)合性
影視類專業(yè)一般都在藝術類學生中招生,藝術學和其他學科如文學、理學、工學縱向比較,藝術學的學生要求有獨特的學科氣質,更廣泛的知識背景;在藝術學橫向比較,如美術、音樂、設計等專業(yè),影視類專業(yè)更要求學生在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與實踐中,培養(yǎng)更多的團隊意識??梢哉f,影視類的作品幾乎是沒有單槍匹馬能完成的,所以在影視類專業(yè)開設的《影視短片制作》課程,也更好地體現了“聯(lián)合性”。
專業(yè)間的聯(lián)合??v觀現在各大賽的獲獎短片,一般都是可以做到音樂的原創(chuàng)、攝影技術的精良,甚至可以加入動畫和新媒體的元素。所以,短片制作的課程,除了有影視專業(yè)學生外,可以進行多專業(yè)聯(lián)合,所涉及專業(yè)如動畫專業(yè)、攝影專業(yè)、錄音專業(yè)等。
課程設置上,可通過成立跨學科的團隊導師隊伍,開展多學科的合作、交流,實現優(yōu)勢互補,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拓寬研究思路、方法,加強研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打破院系之間的界限,鼓勵不同院系之間多合作,通過各種類型的實踐拓寬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課程的聯(lián)合。在系統(tǒng)理論的指導下,按照行業(yè)的需求,采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模式,打通不同學院、不同系科的課程,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意愿,通過聯(lián)合教學培養(yǎng)出寬口徑、精專業(yè)的學生。
比如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提出的“1+2+1”的教學模式,一年級是基礎課程,通過這部分各系科通用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寬”知識面;二三年級是專業(yè)性課程,這由進入二年級的學生根據一年的學習自主選擇,這部分課程講究專業(yè)的“深度”和“精度”;四年級以實踐性課程為主,講究實用性及與社會的接軌?!队耙暥唐谱鳌肪蛯儆谟小吧疃取焙汀熬取钡膶嵺`性較強的課程。
知識點的聯(lián)合。把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現代化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跨空間多層面教學方法,使學生形成交叉學科立體的知識架構。在課程的具體知識點教授上,也可以進行知識點的聯(lián)合。
如在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開設的《影視短片制作》中,在制作劇情短片和實驗短片的課程時,就要求學生利用錄音專業(yè)或其他專業(yè)同學的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進行影像創(chuàng)作的課題,尤其是實驗短片也要求音樂與其相對應,這時電視編導的學生和錄音系的學生會在同一個課堂上,一起商討如何以實驗對實驗。
錄音專業(yè)的學生在具體的課程中也要求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學生的DV作品重新配音樂和音效,增加跨專業(yè)、跨課程的聯(lián)合作業(yè),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合作機會。
課程與社會實踐的聯(lián)合。與業(yè)界的聯(lián)合、項目帶動教學是現在很多高校的課程實踐,而對于藝術類學科更是適合,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打開思想、開門辦學,“產學研”結合,這樣高校的科研才能走在社會實踐的前端,而在高校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也能與社會接軌,為學生在校學習和畢業(yè)就業(yè)鋪就一條暢通的道路。
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與江蘇教育學院老師合作的實驗音樂MV《魚?漁?欲》獲得北京電子音樂節(jié)C組三等獎、第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第十屆大學生短片大賽DV短片專業(yè)組最佳實驗片;該學院廣播電視編導系還和江蘇教育電視臺合作制作了紀錄片《李吉林》……這樣的聯(lián)合不僅給師生提供了大量實踐鍛煉的機會,也為學校、學院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實驗性
《影視短片制作》作為一種積極的探索,總結國內相關課程改革的課題設計方法及教學實施方法,尤其是突出課題設計的探索性、實驗性的意識,做到平時性與系統(tǒng)性結合、邏輯性與趣味性結合、發(fā)散性與分析性結合。
在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5年多的學科打造下,基本形成了“寬基礎、精專業(yè)、多實踐、重聯(lián)合”的教學特色?;A課是傳媒跨專業(yè)的通用基礎課程,主要是挑選傳媒廣普性的課程為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打下在傳媒領域寬廣的基礎;精專業(yè)是在大二下學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選擇更有針對性的專業(yè)方向,向學科的深度拓展學習。多實踐是根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具有操作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在課程體系中安排多層次、遞進式的實踐課程,讓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較大鍛煉。
《影視短片制作》課程正是在這種實驗性課程體系中應運而生,是在精專業(yè)后打造的具有極強實踐性的課程。
綜上所述,在媒介環(huán)境變化的今天,在新媒體占據我們視線的今天,各大專院校影視專業(yè)的課程,不管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性課程,都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才能做出更好的影視作品,更好地服務和提升我們所處的媒體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