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體會范文
時間:2023-04-13 08:16: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百家講壇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一直以來央視十套的《百家講壇》都被視為是大眾傳媒與高雅文化聯(lián)姻的成功典范,在“陽春白雪”精英文化與“下里巴人”大眾需求的平衡中,《百家講壇》不僅以自己獨特的魅力掀起了大眾讀史研說的極大熱情,更用自己的傳播之道造就了閻崇年、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一批“學術明星”,從而構成了當今社會上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然而,再美麗的花也有它盛開和凋落的周期,昔日紅遍中國的《百家講壇》如今卻不得不面對因大眾審美疲勞而帶來的尷尬?!暗弁鯇⑾唷钡墓适乱呀?jīng)開始讓觀眾昏昏欲睡,曾經(jīng)的“學術明星”也在大眾的激烈爭辯以及冷漠的反應中體會著或被“掌摑”或被“傳紙條”的無奈與痛苦?!栋偌抑v壇》在今天到底暴露出來怎樣的弊病,在未來又該用怎樣的“良方”去醫(yī)治?本研究將立足這些問題,力圖通過對北京、上海、廣東地區(qū)的收視率以及不同地區(qū)收視群體的橫向收視差別的分析以及三個市場中總體收視率最高地區(qū)的收視率縱向(時間)變化的分析來勾勒出《百家講壇》的收視輪廓,以便為“明日黃花”的《百家講壇》找到一個新的出口。
(接上)
六、典型地區(qū)縱向分析
上面對于北京、上海、廣東三地《百家講壇》的收視情況進行了一個橫向比較,從中可以看到《百家講壇》在不同地區(qū)上的收視差異和特點,但是如果要想完整的分析出《百家講壇》的收視情況以及在未來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單個典型地區(qū)收視的變化分析。下面就以北京這個典型地區(qū)為樣本,對《百家講壇》的收視進行縱向的分析。
(一)典型地區(qū)的選取說明
[圖8A]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圖8B]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在展開縱向分析前,有必要對縱向分析典型地區(qū)的選取進行一些說明。在縱向分析中之所以在北京、上海、廣東三個地區(qū)中選取北京地區(qū)作為縱向研究的樣本,原因主要有兩條:第一,北京地區(qū)《百家講壇》的年均收視率在三地區(qū)最高,年均收視千人數(shù)也最多(如圖[8]所示)。第二,在各月收視率的變化上,北京的波動也最大(如[圖8A]中所示)。因此,選取北京地區(qū)作為分析和研究的樣本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
(二)北京地區(qū)的收視變化特點
1、總體收視“波浪起伏”
[圖9A]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圖9B]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總體來看,2007年全年《百家講壇》北京地區(qū)的收視是呈波浪式起伏的,[圖9]為北京地區(qū)全年收視曲線圖和各月收視率列表。從圖中可以看出,《百家講壇》在北京地區(qū)的收視在3-5月和9-11月兩個階段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下滑。結合2007年《百家講壇》播出的節(jié)目表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階段尤其是9-11月份出現(xiàn)明顯收視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重播節(jié)目影響收視率
通過2007年《百家講壇》播出的節(jié)目表顯示,3-5月以及9-11月兩個階段出現(xiàn)收視下滑的一個原因是由于《百家講壇》安排了大量的重播的節(jié)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收視率的表現(xiàn)。[6]
(2)“紅色講座”影響收視率
[圖10A]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圖10B]
[圖11A]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圖11B]
但是,重播還不是《百家講壇》收視率下降的唯一因素,其實一些《百家講壇》安排的經(jīng)典講座的重播也并未使《百家講壇》的收視率下降,如[圖11]中所示,一些經(jīng)典的《百家講壇》節(jié)目在重播時的收視率依然堅挺。通過[圖10]和[圖11]的數(shù)據(jù)曲線和對應播出的節(jié)目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紅色講座”登錄《百家講壇》也是影響月平均收視率下降的一個原因。[圖10]中5月1-5月4日播出的《百家講壇-紅旗渠的故事》的收視率就要明顯低于當月其他一些節(jié)目的收視率。如果說這里面還有“五一”長假影響的話,那么[圖11]中紅色講座《百家講壇-楊子榮》則也映證了這種推斷的可信性。[圖11A]中7月收視率曲線直白的顯示,7月1日-7月5日播出的《百家講壇-楊子榮》的收視率為7月最低的收視率。
(3)過于學術化的講座影響收視率
[圖12A]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圖12B]
除了節(jié)目風格的改變以及重播是導致收視率下降的原因之外,一些過于學術化的講座也是《百家講壇》收視率下降的一個誘因,[圖12B]顯示,9月18日-9月30日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主講的《玄奘西游記》系列講座是首播,但是他的收視率通過[圖12A]的收視曲線顯示,并未有明顯的上升,并且相較于重播的講座的收視率還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在于《玄奘西游記》的內(nèi)容相較于《王立群講史記》,《易中天品三國》和《于丹講論語》的內(nèi)容來說更加的小眾化,一些佛教內(nèi)容的加入使節(jié)目顯得有些學術化較強。一些內(nèi)容很難在觀眾中產(chǎn)生興趣和共鳴,從而使一些觀眾放棄收看最終收視率下降。
1、在收視起伏中收視人群表現(xiàn)各異
上面提到北京地區(qū)的《百家講壇》收視經(jīng)歷了“起起伏伏”的態(tài)勢和變化,尤其是從[圖9A]中可以看出,8月到12月北京地區(qū)的《百家講壇》的收視率更是經(jīng)歷了“從低谷到”的轉變,在這期間,不同的收視人群在收視起伏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典型的特點。
(1)各年齡段收視群體總體收視起伏與總體收視波動相吻合
[圖13]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通過[圖13],再結合[圖9A]可以看出,各個收視年齡段的收視曲線基本都與總體收視率曲線的走勢相同,呈現(xiàn)出“先抑后揚”的態(tài)勢,但是這其中也有“異端”,55-59歲這個年齡段的收視率走勢就有些與眾不同。在9-10月份這個階段,這部分人群的收視率是上升的,而在10-11月卻又有所下降,但是在11月-12月間,這個部分人群的收視也是上升的,且上升的趨勢要高于其他人群,這其中原因不得而知,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分析,這里姑且作為一個遺憾以供以后進行研究。另外,15-19歲這部分收視人群的收視從8月開始到12月一直以來都是下降的。
(2)公務員,高中生的收視率持續(xù)下降
[圖14A]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圖14B]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在職業(yè)收視輪廓方面,大部分職業(yè)群體8月-12月的收視變化與總體收視變化的趨勢是一致的,但是這其中公務員群體的收視曲線卻一直在下行(如[圖14A]所示,),雖然從[圖14B]中可以看到,10月-11月這部分收視人群的收視率有所抬頭,但是從11月開始這部分人的收視率卻又出現(xiàn)了回落,并且從[圖14B]的公務員全年收視情況來看,總體也是呈下行的態(tài)勢的。
[圖15A]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圖15B]
數(shù)據(jù)來源: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與公務員收視情況變化想類似的還有15-19歲年齡段高中生階段的人群,在[圖15B]8月-12月的收視曲線中可以看到,北京地區(qū)15-19歲這部分收視人群的收視率是在一路下行并在持續(xù)在低位徘徊的,這和8月-12月整體收視情況“先抑后揚”是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是,其他的教育程度的受眾的收視變化還是和整體的變化是一致的,并且其他學生階段的收視變化也和總體收視保持一致并增長強勁(如[圖15A所示]),這從[圖15B]15-19歲高中生年齡段收視低迷但是學生收視率在11月后出現(xiàn)上揚(如[圖14A所示]) 便可以推出這樣的結論。
(三) 縱向分析小結
綜合北京地區(qū)收視的變化,尤其是3-5月,8-12月這階段的收視情況,以及2007年《百家講壇》的收視節(jié)目表的情況可以縱向分析出以下的一些推論。
1、《百家講壇》在北方市場擁有固定的收視群體
這從4月份,9月份,10月份隨著《百家講壇》節(jié)目多以重播節(jié)目播出為主隨之帶來收視率下降而隨著新的節(jié)目的出爐整體節(jié)目也隨之回暖便可以看出,如果說不是固定的收視人群來關注《百家講壇》,就不可能出現(xiàn)節(jié)目一重播收視率就變化的問題。當然,《百家講壇》也應當更加具有魅力,著名的電視劇《西游記》已經(jīng)在電視熒幕上播出了20余年依然可以收視強勁,除了一代代新的受眾之外,老觀眾的“百看不厭”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重播可以接受,但是前提應當是而且必須是“百看不厭”的精品,在這一點上顯然《百家講壇》還要更進一步。
2、《百家講壇》不應當定位不穩(wěn)
雖然說目前在社會以及輿論上對于《百家講壇》的內(nèi)容皆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存在頗多非議,但是畢竟是靠著這樣的定位才吸引來了龐大而固定的收視群體。在[圖10]到[圖12]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隨意的加入與《百家講壇》整體地位不符的內(nèi)容講座,必然會造成收視的下降,而產(chǎn)生收視下降的原因,根據(jù)數(shù)據(jù)綜合的顯示就是固定受眾的流失。這樣的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的啟示是,如果將來《百家講壇》進行改革,絕對不可以是“狗尾續(xù)貂”,片面的“小修小補”,必須是“徹頭徹尾”從節(jié)目定位到核心理念的顛覆式改變,否則造成的結果必然會是已有收視人群的流逝以及新興收視人群的“難產(chǎn)”。
3、《百家講壇》需要新內(nèi)容和新面孔
王立群,閻崇年、于丹、易中天這些被《百家講壇》捧紅的學術明星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百家講壇》的常客,雖然說他們的出場就代表著收視率的上揚,但是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他們過多的處境也會讓觀眾產(chǎn)生“收視疲勞”。因此,新內(nèi)容、新面孔的出現(xiàn)就變得十分重要。2007年11月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講授《李清照》,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走上《百家講壇》講授《武則天》,北京地區(qū)的總體收視率頓時又開始上揚(如[圖9A]所示)的情況正說明了這一觀點。但是新內(nèi)容和新面孔的出現(xiàn)也需要有兩個條件,第一,自然是講授人要有豐富的學識和語言的表現(xiàn)力,畢竟作為演員最少的電視節(jié)目,講授人的魅力對于觀眾的吸引有著很大的作用;第二,就是講述的內(nèi)容不能太邊緣化和學術化,早期的《百家講壇》收視率之所以萎靡不振就是因為過于學術的內(nèi)容窄化了收視的人群,收視率一直無所進展。
4、《百家講壇》在北方市場面臨著潛在收視群體的流失
高中生階段是獲取知識的黃金時期,但是從[圖15]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場中高中生階段的學生的收視率卻不令人滿意,即便是在《百家講壇》新人登場,整體收視率上揚的情況下,15-19歲高中生年齡段的收視人群卻在流逝,而這些在未來幾年主要的潛在收視人群的收視率的流逝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說目前還無法得出為何這部分人群以及公務員人群收視流失的真正原因,但是找到它并對癥下藥是十分緊迫以及重要的。
七、結論與啟示
通過北京、上海、廣東三地的橫向比較分析以及典型地區(qū)——北京地區(qū)的縱向的分析,我們可以從2007年《百家講壇》收視表現(xiàn)中得出如下的幾點結論:
(一)《百家講壇》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
通過三個地區(qū)橫向的收視分析以及北京市場的縱向收視輪廓分析可以看到,以講述人文科學知識為主的《百家講壇》在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地區(qū)有著巨大的收視群體,而在南方,由于文化的差異,媒體認同度的緣故,收視率呈現(xiàn)出“越南越低”的趨勢。但是,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收視率較低的南方地區(qū)收視人群整體素質較高(廣東地區(qū)收視人群學生、公務員居多,上海地區(qū)暑期學生收視率上揚)的事實表明,《百家講壇》未來在這一地區(qū)有著強勁的收視潛力。而在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地區(qū),雖然說整體的收視率一直較高,且在經(jīng)過了“起起伏伏”的收視率波動后,在年終整體收視率又回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公務員、高中生等素質較高,潛在的收視人群的流失卻給未來的《百家講壇》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讓北方這些收視人群重新拿起遙控器選擇《百家講壇》并同時不使具有潛力的南方地區(qū)的收視人群流失,是未來《百家講壇》所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zhàn)。
(二)《百家講壇》的內(nèi)容需要變化,理念需要革新
從北京地區(qū)8-12月的收視曲線以及對應播出的節(jié)目可以看出,新面孔、新內(nèi)容對于《百家講壇》是多么的重要,數(shù)據(jù)的事實再一次證明:一個節(jié)目只有不斷的推陳出新才可以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這種革新僅僅是“治標之策”,《百家講壇》要想讓所有的收視的群體都有一個大的變化,唯有“刮骨療毒”的理念革新——突破現(xiàn)在“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怪圈才可以有長久的發(fā)展。
(三)《百家講壇》在雅俗共賞的前提下定位不宜多元化
“雅俗共賞,讓學術走向民間”是《百家講壇》得到大眾收視認同的一個根本的原因。未來的《百家講壇》由于現(xiàn)實中暴露的問題確實是需要一些改變,但是“面向大眾”的這個前提不應當動搖。此外,《百家講壇》定位可以改變,但是由于其節(jié)目自身的特點,應當堅持單一的價值取向和地位,否則定位多元化帶來的必然是收視群體的分散化,而沒有固定的收視群體,是任何一個節(jié)目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總之,通過2007年《百家講壇》三地的收視橫縱向分析可以看出,《百家講壇》只有不斷的自我的超越和自我的更新才可以有更大的前景和更光明的未來。
[注釋]
[1]馮韶文,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7級研究生,負責本文表格的制作,數(shù)據(jù)挖掘,論文框架的搭建以及分析小結,結論的寫作;王瑩,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8級研究生,負責本文原始數(shù)據(jù)查詢,整理,數(shù)據(jù)描述,研究背景研究寫作以及文章最后的校對。
[2]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20180.htm
[3]婁可偉,《電視媒介傳播精英文化的有效路徑——談的文化傳播力》,《中國電視》,2007年12期
[4]陳明,丁智擘,《百家講壇—成功背后的隱憂》,《視聽界》,2006年02期
篇2
他與杜甫關系怎么樣?他是怎么死的?
《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在歷史上確有其人―玄奘。
真實的玄奘身世如何?《西游記》中對他的描寫是不是有根據(jù)?
是什么樣的人生經(jīng)歷,使他敢于徒步十多萬公里,遠去西天取經(jīng)?
提到狄仁杰,我們第一反應可能是神探,狄仁杰在武則天當政時期,
曾經(jīng)兩度出任宰相,竭盡全力為武則天服務,
但也不遺余力促成武周王朝回歸大唐,這樣一個杰出的政治家,為什么被稱為神探?
歷史總有說不完的謎案吸引著我們,也引來眾多高校教授登上《百家講壇》,
為我們講解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
小編盤點了近70名教授120多個講座主題,看看教授來《百家講壇》最愛講哪個歷史人物?
哪個朝代歷史最受歡迎?哪個大學、哪個專業(yè)的教授最多?
最愛講的歷史人物
教授最愛講的歷史人物大致有三類:一是圣賢類,比如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莊子等,這樣的圣賢人物時間上比起其他歷史人物離我們更久,在影視劇、小說中也很少見,所以我們對他們知之甚少,也很難體會這些思想家深層次的智慧、思想,但是這樣的人物對歷史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有深入了解的價值;二是人物故事為大家所津津樂道,這樣的歷史人物在影視劇、小說中最為常見,比如包拯、狄仁杰、太平公主、唐伯虎、武則天、唐玄宗與楊貴妃等,這些歷史人物我們耳熟能詳,我們所知道的是他們的文學形象(為藝術家所主張)以及民間形象(為街頭巷尾所論),但他們的真實面目又是如何呢?教授喜歡給這樣的人物還原歷史;三是有傳奇經(jīng)歷的詩人,這樣的人物充滿才情,但是作詩并不是他們的理想,他們或存在著多重身份,或人生經(jīng)歷一波三折,或他的詩歌吸引著我們,讓我們不禁產(chǎn)生疑問,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到底擁有了怎樣的人生際遇。比如陸游,我們知道他的詩歌成就很高,但是卻不知道他是個武藝高強的文人,陸游在秦嶺上演過現(xiàn)實版的武松打虎,這兩種形象的反差很吸引人。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大家最為熟知,李煜是怎樣把這多重的人生角色集于一身的呢?在他故國的雕欄玉砌邊,他究竟留下了哪些永生難忘的往事?在他的傳奇而復雜的一生中,他又品嘗過什么不同于一般的滋味呢?這些都是登上《百家講壇》的教授想要傳達的。
哪些朝代的歷史更受歡迎
不出意料,唐朝是教授最愛講的朝代。唐朝作為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不僅可說的皇帝眾多,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唐高宗。唐朝還見證了一個絕無僅有的紅妝時代,它屬于那些才華橫溢、野心勃勃的女性,她們有的文采斐然,有的老謀深算。她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攀向權力的巔峰,差一點打破了男性的霸權,改寫了歷史,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在文化上也涌現(xiàn)出了大量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所以唐朝的詩歌也是教授們繞不開的一個領域。
篇3
“北有《百家講壇》,南有《文化中國》?!边@是欄目在社區(qū)進行節(jié)目推廣時對觀眾叫出來的口號,《文化中國》成功了,這不僅得益于對《百家講壇》的成功模仿,其鮮明的文化特色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
“大文化”的欄目定位
《文化中國》欄目明確了“輕松讀歷史,快樂品文化”的創(chuàng)辦宗旨?!拜p松”、“快樂”宗旨的確立表明了欄目的大眾定位,“歷史”、“文化”又明確了欄目的選題范圍。
從欄目的具體內(nèi)容設置來看,《文化中國》無疑比現(xiàn)在的《百家講壇》有更加開闊的視野,具有“大文化”的欄目定位。欄目現(xiàn)有展現(xiàn)悠久厚重的傳統(tǒng)文化的古典精品類選題,如《莊子的智慧》;有反映中國當代文化精粹的時尚薈萃類選題,如根據(jù)電影《畫皮》引申出的對中國鬼文化的探討,由電影《赤壁》引發(fā)對歷史的思考;也有表現(xiàn)豐富多樣地域文化的百花園地類選題,《永不消逝的羌族文化》和《少數(shù)民族奇趣婚俗文化》是這類專題的代表。還有精彩紛呈的人物故事類選題,如《高俅:平步青云的秘笈》、《孝莊秘史》等。由以上專題可看出,《文化中國》不僅注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還關注當前的文化熱點,選題涉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從各個角度對中國文化進行全方位的透析,使觀眾更加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濃厚的文化氛圍
作為一檔以傳統(tǒng)文化為欄目定位的《文化中國》,無論是在欄目的名稱、片頭的設置,還是主持人的服裝搭配和場景設置,處處都透出一股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與欄目的文化定位暗暗契合。
在節(jié)目的片頭,是一系列代表中國文化的古代文物,千手觀音、兵馬俑、相生相克的五行學說等都是中國文化的典型象征,在欄目中間的片花里還穿插了一個典型的中國戲劇演員的形象。這些畫面都代表了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內(nèi)涵,不僅突出了欄目的文化定位,還給人一種視覺享受。其次是極具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文化中國”標題,莊重而不失活潑,幾個金黃的大字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家喻戶曉的標識。
在每次節(jié)目的開始都有一段古箏彈奏,之后是主持人今波例行的那句“講不完的故事,說不盡的歷史”,如今這句話也成為《文化中國》的招牌式語言,讓人聽起來倍感親切。主持人的服裝也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不論是長袖還是短衫,這些經(jīng)過改良的唐裝也是對欄目文化定位的另一種闡釋,加之字畫的背景、青瓦的墻壁、典雅的圓桌等場景設置,似乎在向觀眾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無不傳遞了一種文化的特有韻味,娓娓道來而意味深長。
編排上的互動交流
《文化中國》沒有現(xiàn)場觀眾的設置,依然保持了主持人的設置,采取了主持人與嘉賓談話的互動方式來講述文化歷史,一般是由主持人和嘉賓共同完成。主持人和嘉賓共同針對同一個話題進行討論,有問有答?!段幕袊分械募钨e以講故事、設懸念等技巧講述中國歷史,主持人今波則站在大眾立場,在大眾和專家之間穿針引線,成功搭建“雅”與“俗”的橋梁。主持人與嘉賓的良性互動使觀眾在談話中感受到大眾化“俗”的親近,也接受了學術性“雅”的熏陶,所以這種訪談式講座往往比起講座式講座更生動、更親切。
《文化中國》欄目為了強化電視表現(xiàn)手段,在欄目中成功運用了現(xiàn)實場景、圖片、文史影像資料和部分情景再現(xiàn)等紀實手法來增強節(jié)目的互動性。如在《揭密紹興師爺》的系列專題講座中,今波親自到紹興師爺博物館,再現(xiàn)了當年紹興師爺簡樸的生活環(huán)境,使觀眾對紹興師爺有了更加直觀生動的理解。
個性化的主持風格
《文化中國》之所以能夠成功,主持人今波功不可沒,其幽默風趣的主持風格深得受眾的喜愛。今波往往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可見其文學功底頗為厚實,他大氣而不失詼諧的氣質形象、雅俗共賞的主持風格以及擅長溝通的人格魅力都贏得了方方面面的好評。特別是他能幽默地釋疑破題,自然地轉移話題,委婉地提出問題,巧妙地化解難題,將主講內(nèi)容一步一步推向,更令人贊嘆。
篇4
關鍵詞: 王夫人 接待黛玉 東廊三間小正房
在《紅樓夢》第三回中,林黛玉在外祖母的惦念和期盼中,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賈府。拜見賈母后,黛玉去拜見大母舅賈赦,接著拜見二母舅賈政。賈政“齋戒去了”,王夫人接待了她。
那么,王夫人在什么地方接待了黛玉呢?
其實,王夫人接待黛玉的具體地點有三處可選擇。一是“正經(jīng)正內(nèi)室”的“堂屋”榮禧堂;二是正室東邊的三間耳房內(nèi);三是東廊三間小正房內(nèi)。
從榮禧堂的地理位置和室內(nèi)的待漏隨朝墨龍大畫、赤金九龍大匾等飾物,以及《紅樓夢》后面章節(jié)可知,這里是賈政接待皇親國戚、朝中要員的地方,雖然黛玉是侯門千金、當朝探花之女,但畢竟是個孩子,而且是個女孩子,在榮禧堂接見,自然不太合適。不在榮禧堂接待黛玉,小說還有一個解釋是“原來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亦不在這正室,只在這正室東邊的三間耳房內(nèi)”。
于是,老嬤嬤們引黛玉入正室東邊的耳房,嬤嬤們的做法,是緣于對女主人王夫人日常生活習慣的熟稔,是因為王夫人經(jīng)常在此接見客人。但王夫人并沒有在她時常居坐宴息這個地方接待黛玉,而是讓丫鬟回話:“請林姑娘到那邊坐罷?!薄澳沁叀本褪堑谌幙捎靡越哟煊竦牡胤健獤|廊三間小正房內(nèi)。棄東邊三間耳房而選定東廊三間小正房,是王夫人明白無誤的“指示”。外甥女大老遠來,又是初次上門,哪兒不好接待呢?為什么要東挪西搬地折騰一番呢?王夫人肚里的“小九九”,的確耐人尋味。
我們看看這兩處地方的各自特征。
正室東邊三間耳房是這樣布置的:
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罽,正面設著大紅金錢蟒靠背,石青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觚內(nèi)插著時鮮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張椅上,都搭著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椅之兩邊,也有一對高幾,幾上茗碗瓶花俱備。其余陳設,自不必細說。[1]
東廊三間小正房的陳設是這樣的:
正房炕上橫設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兩下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正室東邊三間耳房的布置色彩濃艷,闊綽氣派;東廊三間小正房里的陳設顯得樸素簡單。為什么在樸素、簡單的地方接待黛玉呢?好歹是客,而且是第一次進賈府,第一次正式上門來拜見二母舅及舅母。王夫人的做法有看輕黛玉的意味。
其實王夫人輕視黛玉在前文已有表現(xiàn)。前文在賈母處,王夫人曾囑咐王熙鳳:“該隨手拿出兩個(料子)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賞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乍讀起來王夫人似乎很關心外甥女,為她做新衣,無微不至。但細讀“隨手”二字可體會出,她對事這件事處理得很隨意,對于為黛玉選什么樣的料子、什么花色、什么圖案,她并不“上心”,只要給了就行,管她喜不喜歡,給她什么她就得要什么??梢姡煊裨谒男哪恐校]什么位置。送給黛玉衣料,實際上只是一種外在的形式,是做給外人尤其是賈母看的。
筆者認為,王夫人這樣做的原因,還跟她要交代黛玉的話有關。周思源在《亦石亦玉話寶玉》中說:“王夫人可不簡單,王夫人是小事不管,統(tǒng)統(tǒng)交給王熙鳳,她一心抓大事,抓什么大事?接班人問題?!盵2]她和黛玉說了什么呢?大體這些:寶玉是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其實,不光姊妹就連丫鬟都敢沾惹他:“若姊妹們有日不理他,他倒還安靜些”,“若這一日姊妹們和他多說一句話,他心里一樂,便生出多少事來”,“囑咐你別睬他?!薄八炖镆粫r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只休信他?!逼潢P鍵字眼是“你只不要睬他”,“你別睬他”,“只休信他”,甚至不要和他“多說一句話”。說到底,就是希望黛玉離寶玉遠點。這是給黛玉“打預防針”。而之所以選這東廊三間小正房接待黛玉,是因為這里僻靜些,不易被人撞見聽到內(nèi)容。
王夫人不喜歡黛玉,不希望黛玉成為她的兒媳。這在《紅樓夢》后面情節(jié)有含蓄表現(xiàn)。王夫人抄檢大觀園,是在襲人與王夫人的一番語重心長的交談之后,襲人所謂“日夜懸心,又不好與人說”,“二爺?shù)穆暶沸胸M不完了”的事,其實說的就是寶玉和黛玉的愛情。這才引得“王夫人聽了這話,如雷轟電掣的一般”,這才是抄檢大觀園的根因。而所謂“秀春囊”只不過是個由頭而已。在這一節(jié)中,王夫人詢問鳳姐兒時說:“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去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兒,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心里很看不上那輕狂樣子。”一般來說人的“輕狂樣子”多從“眉眼”處表現(xiàn)出來,而這“眉眼”又都像“林妹妹”,可見,林黛玉在王夫人眼里向來是“輕狂樣子”,她心里很看不上,只是,賈母在一天,她就得“維護”她一天。在金釧、晴雯、司棋、芳官等丫鬟中,晴雯是最冤的,受到的迫害也是最殘酷的。
岳曉東博士在《〈紅樓夢〉心理診所(14)》中提出,王夫人是因怨恨黛玉而遷怒晴雯。[3]這一點,紅學著名學者劉心武和李希凡都有共識。
中國藝術研究院紅學專家李希凡在《〈紅樓夢〉王夫人論》中提出,假如曹雪芹有時間完成他的杰作,最有可能對寶黛愛情施以終極打擊的應該就是這位不言不語、心有主見、關鍵時刻很會下毒手的家長。[4]
黛玉從進賈府的那一天開始,就成了王夫人的心病。古時,對于兒女婚姻,崇尚親上加親,黛玉是賈母的心頭肉,賈母把她從揚州接來,除了要親自照料外,恐怕也有婚事的考慮。(事實上,賈母就把寶黛二人安排在一起成長。)即便沒有這一打算,兩人一旦日久生情,這樁婚事,由賈母做主,極有可能“水到渠成”。這是王夫人不愿看到的。因為她心中早已有了滿意的兒媳人選——年齡與寶玉相仿的“四大家族”之一的親外甥女寶釵。李希凡在《《紅樓夢》王夫人論》中說:“從王夫人在家務管理上的‘任人唯親’來看,她選‘幫手’做管家人都要選來自王家的侄女和侄女婿。那么,若在寶釵和黛玉中選擇兒媳,她自然會選自己的親外甥女寶釵,且家大業(yè)大的賈府其實很需要錢……”在《百家講壇》節(jié)目,《劉心武揭秘黛玉身處險境之謎》中,劉老師就認為:“首先要把她排除的就是王夫人”,“她一有機會就從寶玉的婚姻中排除黛玉”。[5]
寶玉和寶釵是姨表親,與黛玉是姑表親。在將來考慮寶玉婚事時,如果兩位姑娘都合適,但姑表親要比姨表親要更親一層,黛玉仍然占優(yōu)勢。這也是王夫人心里感到不安的地方。
所以,王夫人在見到林黛玉的第一天,就給她打“預防針”,讓她和寶玉保持距離。而這些話,黛玉因年齡小,尚且不懂,但成年人、明眼人一聽就明白。所以,得選一個僻靜一點的,自己不常來,別人不好找的安全地方。
于是,王夫人就選定了在東廊三間小正房接待黛玉。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第3回).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
[2]周思源.亦石亦玉話寶玉.CCTV-10百家講壇,2004-12-08.
[3]岳曉東.《紅樓夢》心理診所(14).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篇5
【關鍵詞】情境教學;語文課堂;激活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傳統(tǒng)的語文課機械而單調(diào),差不多都是教師的一張嘴加一支粉筆再加一個固定的模式:先讀課文,再分段、歸納段意,接著講解課文,最后總結中心思想。整節(jié)課就是教師講學生記,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課堂氣氛沉悶,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厭倦情緒,教學質量難以提高,這樣的語文課是“死”的。要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必須設法讓我們的語文課“活”起來。因此,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教師調(diào)動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課堂在情景中擴大,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教學中一但出現(xiàn)“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發(fā)揮好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效應,不僅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那么,怎樣才能發(fā)揮好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效應,激活課堂,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呢?本人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展現(xiàn)“生活”情境,激活語文課堂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中學生雖然社會生活閱歷不豐富,對人生體驗也不深刻,但他們正處在“花季”年齡,站在人生的“第二起跑線”上,對生活充滿熱望,所以要把教材中所反映的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在教《童趣》時,我給孩子們講了自己的故事:“小時候,老師做過一件既快樂又內(nèi)疚的事:夏天在老家院子里,在棗樹上找到三五個毛毛蟲,用小木棍把毛毛蟲折磨的奄奄一息,然后把毛毛蟲放到螞蟻洞前,再耐心地等待螞蟻家族把毛毛蟲搬回家,當看到毛毛蟲被螞蟻咬得不斷翻身的時候,我又快樂,又內(nèi)疚,快樂的是我給螞蟻送來食物,內(nèi)疚的是我殘忍地傷害了毛毛蟲。(同學們聽得很入神)接下來我就和學生互動:你們小時候做過什么有趣又壞壞的事?大家暢所欲言,說出了自己小時候做過的有趣又壞壞的事。最后引出今天要講的作者沈復的童趣,這樣孩子們既快樂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又很好奇作者有怎樣的童趣。既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又拉近了學生間的距離,使其相互了解,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呢?
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振動起飛向生活及歷史廣闊藍天的翅膀,使那些學生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內(nèi)容鮮活了起來,喚起學生的想象力,這樣學生對審美對象的認識與把握就更全面深刻了。
二、再現(xiàn)“圖畫”情境,激活語文課堂
作者通過語言文字狀物、敘事、寫人和繪景表情達意時,總寓于自己的胸中之“境”,這“境”就是畫,文與畫是相通的。借助圖畫可以再現(xiàn)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內(nèi)容具體化和形象化。在圖畫面前,學生能夠較迅速、真切而又立體地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chuàng)造性,也能培養(yǎng)審美情感。
中學課文中的小說內(nèi)容大都配有插圖,它有助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梢浴熬偷厝〔摹保柚L畫不僅可再現(xiàn)情境,還可借以顯示作者的為文之法。在學習《口技》一文時,為了讓學生充分認識側面描寫的作用,我簡筆勾畫了一幅“綠葉扶花圖”,并題以“綠葉扶得紅花艷”,使學生直觀而又深刻地認識到這種平常手法的非常效果。
借畫為文,依文繪畫,形象與抽象溝通互現(xiàn),使學生生動深刻地理解并感悟到兩種藝術的魅力。
三、渲染“樂曲”情境,激活語文課堂
利用音樂使學生進入課文情境,體會感情,感受意境。音樂與文學本就都屬于文藝,其中自然有許多相通之處。音樂和文字都是通過一種媒介,喚起客體心中的感受,調(diào)動過往的經(jīng)驗,重現(xiàn)某種場景或者是感情。兩者互有長短,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完全可以在有的時候利用音樂與文字的優(yōu)勢,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文章,同時也用另一種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
《春》這一課,有多種教學方法。我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引進音樂,取得了好效果。在學生了解課文結構后,我給學生放了瓦格而納的《四季組曲》中的春部,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聆聽音樂,同時想象課文中的畫面。學生通過瓦格而納的音樂,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之上。在學習《論語》時,我首先讓學生看百家講壇《論語》的視頻,當百家講壇熟悉的前奏音樂聲響起,學生立即被吸引住,于丹教授詩一般的語言將學生的思維引入了恰當?shù)能壍?,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樂學,愛學,想知道《論語》究竟有多神秘,能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在我們求學的道路上乃至人生道路上有什么溫馨又哲理的啟示。
四、體驗“角色”情境,激活語文課堂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讓學生扮演角色。學生站在角色的位置上深入體驗,文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話”好像就是自己說的,把課文內(nèi)容“復活”到眼前。扮演角色體會情境可采用以下不同方式。
可一人扮多角。主要通過個人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妻”、“妾”、“客”三人回答鄒忌“問美”時的話,只有一二字的增減和變化,卻反映了對話人物間關系的親疏遠近的不同。我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讀他們的語言,仔細揣摩三人的微妙心態(tài),把握說話人的語氣,理解作者處理人物語言的精細。
篇6
這里所說的純文字閱讀,是指對那些純文字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籍進行的傳統(tǒng)意義閱讀。就拿《論語》來說,同樣都是關于《論語》的解讀圖書,從三國時期魏國的何晏著的《論語集解》到現(xiàn)代學者楊伯峻的《論語譯注》,這些都是有史以來對《論語》的注釋、解讀都非常好的著作,但是現(xiàn)在的中學生對他們知之甚少,不要說很少的人讀過這些書目,就是知道的也很少,甚至很多學生僅有的一點點關于《論語》的知識還是在課本中學到的,如果不是因為“百家講壇”,因為于丹,會有更少的學生去更多更深入地了解《論語》。再來說說《紅樓夢》,很多學生雖然看過,但看過的大都是電視劇,有看過書的也是壓縮本或者連環(huán)畫之類的,沒有幾個人真正讀過三卷本、四卷本的那種純文字書籍的《紅樓夢》。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純文字閱讀在中學生閱讀中產(chǎn)生的危機呢?
首先,閱讀習慣的改變是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絕大多數(shù)中學生認為,課業(yè)負擔重,沒時間閱讀是導致閱讀習慣改變的原因。在廣州的調(diào)查中,77.8%的學生“想閱讀,但時間都被功課擠滿了?!边M一步的調(diào)查顯示,在雙休日,有43%的學生躲在家里“用來做大堆作業(yè)習題”;25.7%的同學忙于“參加各類興趣班輔導班”。即使有的同學會有時間買書,也有46%的學生反映所買的書中教輔書占了一半?,F(xiàn)在甚至絕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改變了自己的閱讀習慣。更多的學生選擇了看影視作品、網(wǎng)絡、圖片書籍、壓縮本、連環(huán)畫等這些簡單、方便、易行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少的學生去讀純文本文字,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那種純文字的書籍看起來很吃力,太難了,也看不懂,更多的學生只是把閱讀名著當成是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來完成。
其次,閱讀目的的改變也使得中學生的閱讀越來越輕文字。調(diào)查顯示,35.5%的中學生閱讀的目的是“無聊打發(fā)時間”,只有10%選擇“習慣”、“渴望”,中學生閱讀越來越追求休閑時尚,通吃一切文化快餐。因此,一些時尚類的圖書以其大幅精美的圖片和時尚新穎的內(nèi)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另外,讀純文字書籍的中學生閱讀的目的更多的是功利的。多數(shù)學生讀這類書籍是為了考試或完成老師、家長布置的任務。以免考試中會出現(xiàn)相關內(nèi)容,有些同學不得不去讀他們本來不愛讀的一些純文字書籍,并且在讀之前先搞清哪些部分是重要的,哪些不是,重要的部分會去認真讀,不重要的部分可能根本就不去讀,這樣,這些純文字書籍被他們讀得支離破碎。
再次,閱讀心理也成為影響中學生閱讀越來越重要的因素。目前,中學生的閱讀存在著明顯的從眾和追求流行的心理。什么書最近的宣傳力度大,人們都去讀,他們就跟著去讀。比如“百家論壇”系列,電視上做得轟轟烈烈,書店里搶得風風火火,中學生就跟著湊熱鬧,出來一部書就去買一部書,根本不管內(nèi)容是什么;有些中學生是有選擇地去買,可是也是選擇那些銷售更好的,或者很多人看過都說不錯的,根本不去考慮自己是否需要,也不去自己衡量書籍本身的價值,只要“人家都說好”,自己就“買來看看”,還有就是追求流行:“大家都在看,我也就想知道知道,大家都知道了我不知道不是落伍了嗎?和大家也沒有共同語言了。”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一、從文字發(fā)展的角度看,從漢字到文字書籍不僅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文明和驕傲,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最重要的工具。漢字的本身就是圖畫語言的發(fā)展,如今的象形字依然保留著其明顯的特點。從甲骨文發(fā)展到今天的簡化字,作為一種符號的文字,早已不僅僅是它字面的含義,其引申、派生出的含義相當豐富。而由漢字組成的文字書籍不僅是我國古老的瑰寶,也是現(xiàn)代社會不可缺少的珍寶。文字書籍的文化傳承作用、教化作用收藏作用都是不可代替的。即使文字書籍已是“古董”,那也是無價之寶,值得中學生珍視和閱讀。
二、從信息的角度來看,網(wǎng)絡閱讀雖然是鮮活的,但網(wǎng)上的東西更像是影像,絢麗、清晰、轉瞬即逝。而文本閱讀是理性的、縝密的,文字帶給人的是有縱深感的東西,可調(diào)動人的想象,反復體會,但卻是模糊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清晰的反倒是短暫的,模糊的卻是豐富的,而且文字書籍可以收藏起來,永久保存,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之所以萬古流芳的原因所在吧。所以,在網(wǎng)絡時代,網(wǎng)絡閱讀和文字閱讀這兩種方式是有區(qū)別的。前者像電視圖像一樣,比較直接,具有當下性,比起書籍來說,它的評述評論更新、更快,后者則是抽象符號,需要思考。所以,雖然是在網(wǎng)絡時代,但是文字閱讀這種閱讀方式還需要流傳下去。另外,書籍中保存了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當我們閱讀時,會進入文化傳統(tǒng)中思考,從這一點看,無論是電視,還是網(wǎng)絡,都是無法達到的。另外,問卷調(diào)查顯示,有63.9%的中學生是“想到什么看什么”,這樣就導致了以大眾文化產(chǎn)品為主要閱讀對象的情況。雖然大眾文化的價值不能否定,但一個民族一旦只有大眾文化,或人們只熱衷于大眾文化,傳統(tǒng)書籍、經(jīng)典作品卻無人問津,那么,勢必造就大批無思想深度的“文化大眾”,整個民族素質必將下降。所以說,提倡系統(tǒng)的文字書籍閱讀大有必要。
篇7
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
由于我平時上課任務比較重,和學生語言交流時間較少,我就采用了書信與談話相結合的方法,利用學生的休息時間開展了《老師我想對你說》和《自我介紹》活動,規(guī)定學生把自己的愛好、家庭成員組成、在小學的成功與失敗以及自己的志向和需求告訴老師。兩篇簡短的筆談交流拉近了我和同學們的距離,我知道了學生最需要的是關愛,最缺少的是理解。如高宇衛(wèi)同學說:“老師,你不知道,我多可憐,姨媽不喜歡我,外婆常說我是累贅,唯一理解我的母親為了我們的生活又常年在外奔波?!边@些催人淚下的語言,使我感受到身上所承擔的責任。
二、把從學生處獲得的信息反饋給家長,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lián)系
我班寄宿生多,即使沒有寄宿的同學也大多“寄人籬下”,我就利用現(xiàn)代通訊的便利條件,定期向家長匯報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讓家長及時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狀況,督促家長定期與不定期地和孩子交談,讓孩子感受親情,學會理解,也從中知道了不少學生犯錯誤的根源。如我班學生徐勇從小學三年級起至今,父母雙雙在外打工,由一個90歲的姥姥代管,孩子學習怎么樣,思想有何變化,父母一點也不知曉,有一次,這孩子偷喝了別人的牛奶,一經(jīng)了解,我才知道,他不是想偷而是想喝。父母不在家,又沒有錢,只得去偷,于是我就跟他父母聯(lián)系,提出要一個家長回家管理孩子的建議,但是經(jīng)過了解,得知他父母如果不打工就斷了生活來源,于是我就請求他們回家和孩子一起過一個生日。這樣一來,徐勇變了,懂得要為今后的幸福努力學習了。
三、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我充分利用雙休日,看一些教育管理的書籍,提高自身修養(yǎng)。如最常見的《湖南教育》《中國教育報》等雜志,并經(jīng)常與同事交談取經(jīng),看一些有關學生教育的電視,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了解現(xiàn)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抓住切入口,更好地管理好學生。
四、建立和諧班級
對于留守學生來說,建立和諧班級容易使他們找到靈魂的依傍,彌補他們內(nèi)心缺失的愛。為此,開學至今,我借助學校運動會、不讓愛你的人失望、詩歌背誦和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等活動,組織他們積極參與,提高他們的集體意識,讓他們體會團結協(xié)作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使他們生活在快樂、和睦的氛圍中,讓他們在班級里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成長的快樂,使他們感受到在這個集體中誰也不能少。
五、用陽光雨露滋潤學生心田,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
我班學生高宇衛(wèi)是一個缺少愛、心理有些偏執(zhí)的孩子,一個星期四的早晨,不知什么原因跑到四樓走廊,爬到扶欄上,八年級學生問他“你要干什么?”他不出聲,八年級學生把他拉到老師辦公室,我親自把他領了回來,親切地對他說:“你有什么不高興和委屈,就和老師說說。”他只是一個勁兒地哭。我就給他講了《百家講壇》中的一個小故事,結尾的一句話是“你母親千辛萬苦、走南闖北,就是知道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是她今后的驕傲?!甭牭竭@,他不但沒有停止哭泣,反而哭得更大聲了,一會才從牙縫哽咽著說出一句話:“我太讓我母親失望了,我是為了緩解壓力,才爬到扶欄上看看風景?!蔽抑肋@孩子缺少愛,心理太壓抑,才做出如此不可理解的舉動。我就撒了一個謊,違心地說了《百家講壇》上另一位母親教子成功的故事,最后一句話說:“你父母在上次和我交談的過程中,說給你算了一命,先生說你今后一定是一個成功人士?!彼K于笑了,并說了一句:“我明白了,我一定會努力的,再也不干蠢事了,不讓您失望,不讓我母親為我傷心?!敝?我針對這件事情召開了一次“珍愛生命”的主題班會,喚醒那些迷途學子,并經(jīng)常對他們噓寒問暖,細心誘導。
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篇8
1.為往圣繼絕學,從自己做起,從扎根的教育抓起。
語文教師肩負著繼承弘揚發(fā)展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艱巨使命。宋學家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蔽覀兺渡斫逃聵I(yè),理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從自我的修身做起,學習儒家經(jīng)典,力行學做謙謙君子,從儒家的根“孝悌”做起,從《弟子規(guī)》做起。近年來,老師越來越難當,學生在家里對父母不恭敬,來了學校對課本、對圣賢、對老師缺少恭敬。《弟子規(guī)》成為中小學生的必讀書,從孝敬父母抓起,有助于良好學風與做人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相信一個孩子有了孝心,時時處處想到讓父母放心、寬慰,這個孩子就將不讓人擔心了。學習《弟子規(guī)》,不是喊口號,而是要抓落實。我利用課前二到五分鐘時間與學生共同學習《弟子規(guī)》,適當講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有所覺悟,可喜的是個別孩子學習態(tài)度有明顯的好轉。
2.央視《百家講壇》可以成為教材最好的補充與注本。
央視《百家講壇》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達到普及優(yōu)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鮑鵬山的《孔子是怎樣煉成的》、曾仕強的《易經(jīng)的奧秘》和《胡雪巖的啟示》、于丹的《論語心得》和《莊子的智慧》、呂立新的《水墨齊白石》、錢文忠的《三字經(jīng)》等,都是我課堂教學最好的補充。比如講《逍遙游》、《愚溪詩序》關于天人合一的理論時,就可以引用曾仕強教授《易經(jīng)的奧秘》中對“亦一亦二”的解釋。
3.關于作文教學。
3.1我對學生耳提面命,審題,如果沒有把握做到出奇制勝,就老老實實按常規(guī)思路去考慮,掌握各類文體的基本要求和各種題型的操作要領,注意結構安排,要自圓其說,語言要得體,表意要明確。如果能較恰當?shù)赜蒙弦恍┏烧Z、詩文名句或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什么的,就會使你的文章大為增色。
3.2我開誠布公地告訴學生,作文得分常常會受到閱卷老師當時的情緒和心境的影響,因此,除了不能跟命題者叫勁之外,如何博取閱卷人的歡心就成了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比如,字跡清楚、卷面整潔、語句通順、結構合理,自然會讓閱卷老師感到心情舒暢。
3.3我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跟學生說,寫記敘文也好,寫議論文也好,你心里究竟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寫出來要像真的一樣,哪怕懵住閱卷老師一會兒也行。事實上,你心虛氣短,你腹中空空,你自己都覺得不知所云,但寫作文那會兒,一定要表現(xiàn)得煞有介事、理直氣壯、情真意切等。
4.關于閱讀教學。
4.1融入“人文味”,讓語文教學“鑄魂”。
語文學科是滋養(yǎng)人文精神的沃野。語文教學要充分挖掘人文資源,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體地講,就是語文教學要堅持用課文中飽含的真善美,幫助學生提高人生境界,凈化心靈,塑造健全人格。為此,語文課堂上教師要不斷融入人文精神,使學生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現(xiàn)“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情,樹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的信念,獲得“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感悟,確立“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愁苦而終窮”的高尚人格……在語文課堂中要融入“人文味”,只有讓學生充分閱讀才能使語文課堂成為鑄造學生靈魂的主要手段。
4.2注入“人情味”,讓語文教學“育情”。
語文課堂上,教師注入“人情味”,引導學生與優(yōu)秀的文化接觸,與古今中外的高貴靈魂對話,充分挖掘和發(fā)掘教材(課文)的情愫,讓學生始終涌動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熱愛祖國、關愛社會、眷念故土、珍愛青春、感恩親情和悲天憫人的情感,不僅可以實現(xiàn)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還可以實現(xiàn)教育的育人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從《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從《我與地壇》中體會母子情深,從《邊城》中認識祖孫、兄弟之情,從《我愿意是急流》中領悟無私戀情,從《雨霖鈴》中體悟“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離情別緒,從《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確,語文教學確實是情意綿綿,怎一個情字了得。要想使語文課堂“育情”,只有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才能達到。
5.針對高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實施教學。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和很強的實踐性。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該讓學生在廣泛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語文教學應該注意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yǎng)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學生經(jīng)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學習中的個性傾向漸漸明顯,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的差異逐漸增大。高中語文教學要在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的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個性化選擇,努力滿足其學習要求,支持其特長和個性的發(fā)展。學生對于應用性目標、審美性目標、探究性目標可能各有側重,教師應該指導他們通過適當?shù)倪x修課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6.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篇9
托爾斯泰說“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中外名人都用他們成功的人生佐證了閱讀的重要性,特別是中職生更離不開廣泛的閱讀。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對于閱讀教學,大綱要求“閱讀各種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豐富內(nèi)涵,加深和拓寬對自然、社會、人生等問題的思考和認識?!薄伴喿x優(yōu)秀文學作品總量一般不少于200萬”。受基礎教育實際情況的影響,學生未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與高中學生相比,中職生擁有非常充裕的課外閱讀時間,同時為學業(yè)和今后的工作著想,他們也應該把課外閱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那么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基于現(xiàn)狀,我校開展了《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拓展研究》,經(jīng)過近兩年的探索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表明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調(diào)動中職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主要做法是:
一、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使教育教學不受時間、空間、微觀、宏觀的限制,向學生提供當時當?shù)責o法看見和看清的事物、現(xiàn)象和過程,或者無法聽到和聽清的各種音響,將所講的對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化靜為動、化快為慢、化繁為簡,從而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直觀具體,生動形象,聲形色并茂,擴大了教學的功能,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教學速度,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減輕了學生負擔,最終得到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就是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豐富學科知識、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優(yōu)化學生認知、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語文學科教學中,蘊含著大量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因素,通過教師的開發(fā)和整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興趣,增加學生的信息化意識,而且能夠大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應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多媒體制作的閱讀資料,還可以借助生動的動畫、美妙的音樂,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調(diào)動閱讀興趣
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僅要搞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它對于鞏固、擴大課堂教學的成果,加速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對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發(fā)揮他們學習語文的自覺能動性,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思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中職生的課余時間比較多,如果學校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那他們總會找點“事”出來。
因此,定期組織學生看電影,評電影,引導學生閱讀原著,不斷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組織學生觀看《百家講壇》視頻,學會閱讀方法。《百家講壇》的內(nèi)容知識很豐富、人物形象生動,很好地普及了學生的歷史知識。例如:易中天的《品三國》、鮑鵬山《新說〈水滸〉》,讓學生在學習教材中的經(jīng)典名著之余,極大的拓寬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名著閱讀的興趣。
三、引導學生網(wǎng)上閱讀,擴展學生課外閱讀
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本向著世界打開的書。網(wǎng)絡信息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人們可以不在受時空限制自由交往,隨著閱讀具有事實性,交互性和廣域性的網(wǎng)絡閱讀時空,使學生閱讀的范圍不在局限課本、課堂、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域和資格的限制進行自主閱讀。
我們語文教師要充分地發(fā)掘和利用資源,努力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讓網(wǎng)絡成為課外閱讀的重要載體,開拓語文實踐活動的新形式――網(wǎng)上閱讀。網(wǎng)上閱讀的重點是引導學生 “讀什么”和“怎樣讀”。教師要通過課文這個例子去見“縫”插“針”,舉一反三,選擇合適的補充材料擴展學生的閱讀,并及時向學生推薦有關的閱讀材料。
同時,多媒體網(wǎng)絡系統(tǒng)多樣化的交互形式,還促進了協(xié)作與對話,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進行閱讀輔導,分層次閱讀內(nèi)容,真正實現(xiàn)分層次教學。學生也可以在網(wǎng)上發(fā)表自己對文章的見解和評價。學生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電子公告板等方式進行網(wǎng)上交流,展示自己的個人主頁,互相推薦一些好的讀物,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探討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實現(xiàn)異地同步的協(xié)作化閱讀。
另外,多媒體網(wǎng)絡系統(tǒng)還能以其最快捷的形式將學生所需要的內(nèi)容傳遞到桌面,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方便;通過網(wǎng)絡,學生還可以與遠在天邊的人進行特定形式下的閱讀交流,獲取更有益的指導。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網(wǎng)絡資源,豐富學生的閱讀,擴展其課外閱讀,于不經(jīng)意間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閱讀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篇10
薪火相傳
《悠悠長水》一書,定稿七十余萬字,記下了譚其驤先生學術生命的光輝。自1978年入學復旦,葛劍雄先生專任譚先生的助手,就開始整理材料,處理信件,擔任科研教學助理,甚至隨同外出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在譚先生的諄諄教導下,葛氏了解到一位歷史地理學者應有的治學態(tài)度和研究方法;在與老師朝夕相處的學習生活中,更真切地體會到老師的道德風范。
尊師重教,是顧頡剛先生門下特色。顧先生尊重先生,一如譚氏對顧先生的尊重。在顧先生的幫助下,譚氏得以在北大圖書館、學刊、學校任職,不僅在學術上得以提高,又稍解生活的艱辛。同樣在譚氏的推薦下,葛先生參與了一些重大科研項目,如《中國歷史地圖集》的修訂,《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分冊》的編纂等。時至如今,作為當代歷史地理研究的權威,葛劍雄先生極其重視人才培養(yǎng),以提攜后進為己任,可謂顧頡剛先生精神的踐行者。
學術發(fā)展
與顧頡剛,譚其驤兩位先生一樣,葛先生一生勤于著述。散文。編輯的書籍除外,《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fā)展史》、《中國古代的地圖測繪》、《簡明中國移民史》、《中國移民史》、《普天之下:統(tǒng)一分裂與中國政治》、《葛劍雄自選集》……一本本考證綿密、論證精詳?shù)闹鳎跉v史地理學科的發(fā)展上都可稱為舉足輕重。
葛先生認為,“歷史地理本身就涉及歷史、地理和不少相關的人文、社會和自然學科,需要較廣的涉獵和觸類旁通?!闭菤v史地理這門學科對學人基礎的要求極高,除了具有聰穎的天資外,刻苦鉆研又堅持不懈的治學尤為重要。而在這方面,葛先生用自身的實績說明了作為顧氏的傳人,他當之無愧。
功夫在書外
曾有一聯(lián),“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 上一篇:學習道德經(jīng)的感悟
- 下一篇:人事檔案數(shù)字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