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問答式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9 11:18:00

導語:語文問答式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問答式教學管理論文

五、六冊課本中的現(xiàn)代文怎么處理?應該說,這是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特別是高三語文教師認真思考,并切實加以解決的問題。有兩種做法值得商榷:一是太輕視課文,蜻蜓點水式地處理一下就匆匆收場。主要表現(xiàn)為只處理其中很少一部分課文,或兩三節(jié)課就處理完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然后一門心思扎進高考復習題中,其結(jié)果往往得不償失。因為,課文大都是些經(jīng)編者精心選擇的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具有很強的典范性,比起課外閱讀訓練材料來,肯定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二是過分專注于課文,細嚼慢咽,把高三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這上面,結(jié)果無法保證高考復習的時間,學生無法適宜高考的要求。

客觀地說,課文教學與高考復習,在時間上的確有一定沖突,隨著高考時間提前到六月初,這種矛盾更加突出?;乇懿皇寝k法,太輕視課文或太專注于課文也不是辦法。能不能把二者統(tǒng)一起來,協(xié)調(diào)進行,做到課文教學、高考復習兩不誤呢?我認為,有兩個辦法是較為可行的:一是兩條腿走路,課文教學與高考復習穿插進行;二是在課文教學中,切實貫徹高考精神,體現(xiàn)高考要求,從中培養(yǎng)學生應對高考的能力。為達到上述目的,在高三課文教學中,有必要改變一下目前通行的“問答式”教學,代之以“練習式”。下面,就課本中的現(xiàn)代文教學具體談一談。

用“練習式”處理一篇現(xiàn)代文,一般只需兩節(jié)課。第一課時,學生閱讀課文,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書面練習;第二課時,教師講評。第一課時結(jié)束后,教師一般都應把“練習”收起來,批改或者檢查。這樣做,一是對學生起到一個督促作用,二是了解學生答題情況,以增強教師講評的針對性。

“練習式”教學的基礎是教師精心設計恰當?shù)臅婢毩?,把一篇篇文章變成一份份現(xiàn)代文閱讀練習。練習題從哪里來?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課后“練習”。當然,應該有所取舍,有所改造。如果問題太大,太籠統(tǒng),就要具體化,變成若干較小的問題;如果問題太難,就要搭上臺階,用其它問題做好鋪墊;如果問題的角度學生較為生疏,就要變個方向,使之成為學生熟悉的東西,等等。二是《教參》中的“課文說明”,有選擇地將其轉(zhuǎn)換成學生可操作的一個個練習題。當然,還可以從其它資料中選取,或者教師自己設計。

練習題的設計,大致應遵循以下原則:難度適中,題量適度,瞄準考點,突出重點,形式多樣。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提的是“突出重點”,而沒有提“突出難點”,這是因為,從課堂教學過程看,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非要求學生一一弄清不可。實際上,隨著學生知識量的增加、能力的提高、生活經(jīng)驗的豐富,許多當初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便會豁然開朗、迎刃而解。語法教學講究“簡明、好懂、有用”,如果借用一下,高三課本中的現(xiàn)代文教學也應遵循“有用”的原則,真正做到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實際的價值和用處。下面是我在處理魯迅小說《藥》一文時,設計的一份練習,可供參考:

一、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充表格,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一二三四

()(當天早上)()()

(明線)

(開端)()()()

(連接點)(交織點)(交織點)(融合點)

(暗線)

明、暗線分別表現(xiàn)了什么思想內(nèi)容?依據(jù)是什么?明、暗線表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之間有何內(nèi)在聯(lián)系?

二、在下面句中橫線處填上恰當?shù)膯我艄?jié)動詞,然后對照課文加以修改。說說這三段文字表現(xiàn)了人物什么樣的思想性格。

1、“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2、那人便焦躁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過燈籠,一把下紙罩,了饅頭,與老栓;一手過洋錢,了,轉(zhuǎn)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

3、突然進一個滿面橫肉的人,一件玄色的布衫,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在腰間。

三、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有:A、渲染氣氛B、交代背景C、烘托人物D、推動情節(jié)。請判斷下列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1、衣服前后的一個大白圓圈,遠地里看得清楚,走到面前的并且看出號衣上暗紅的鑲邊。

2、太陽也出來了;在他面前,顯出條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見了丁字街頭破匾上“古亭口”這四個黯淡的金字。

3、微風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fā)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越細,細到?jīng)]有,周圍是死一般的靜。

4、兩個人都悚然的回過頭,只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著遠處的天空,箭也似地飛去了。

這份練習,抓住小說的幾大要素和《藥》的重點,從情節(jié)、主題、人物形象、環(huán)境描寫幾方面設計了三道練習題。第一題選自課后“練習”,形式上做了較大改動,把問答題變成了以填充形式為主的題;第二題綜合了《教參》的“課文說明”和課后“練習”;第三題源于《教參》“課文說明”,但參考了其它資料。三道題涉及填充、問答和判斷等三種形式。判斷題雖然難以反映學生的思維過程和表述能力,但因其容量大、學生完成所需時間短等優(yōu)勢,仍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練習方式。與“問答式”相比,“練習式”教學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

第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問答式”教學,往往只是在教學之初,或放一遍錄音,或教師范讀一遍,或抽學生試讀一遍,或?qū)W生齊讀一遍,或?qū)W生自由朗讀一遍,然后就匆匆忙忙地開始教師“問”學生“答”,學生感知課文的時間很短。同時,因為不是帶著問題去讀,學生很難邊讀邊想,沒有或甚少有思維活動的參與,所謂讀書,大多不過是在認字而已,雖然在師生“問答”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再讀,但教師的“問”與學生的“答”之間,時間間隔很短,往往是即“問”即“答”,學生仍然沒有邊讀邊思考的余地。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一篇課文教學完畢,不少學生尚未認真讀過,對課文的內(nèi)容還很不熟悉,課文中的名言警句,甚至某些段落,學生事后也沒留下什么印象,這不能說與“問答式”教學毫無關系。這種缺陷好象可以通過課前預習來加以彌補,但對高三學生來說,預習很難落到實處,而且無疑會加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練習式”則不然。學生是帶著問題讀書,有明確的任務要求,不認真閱讀,不邊讀邊思考,便無法完成相應的書面練習。而“邊讀邊思考”,我認為應該是良好的閱讀習慣中,最重要的習慣。

第二,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思維能力。

上文已經(jīng)說過,“問答式”教學往往是即問即答,“問”與“答”的時間間隔很短,在這很短的時間內(nèi),要求學生既從課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又進行思考、組織好語言來回答,這是不大現(xiàn)實的。其結(jié)果之一,便是壓縮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此外,不管教師怎樣注意,在一堂課的有限時間內(nèi),有機會回答問題的學生總是少數(shù),更不可能每一個問題全班的每一個學生都來回答一遍。于是,大部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沒有機會回答問題的學生則可能是全部時間)往往都因沒有明確的,必須完成的任務而在“坐冷板凳”,積極性沒有調(diào)動起來,思維處于“休眠”狀態(tài)。長此以往,無疑會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而“練習式”不同。人人都有明確的任務,不開動腦筋進行充分的思考,便無法完成書面練習,從而有力地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答案的正確率可能不高,個別學生甚至可能一個題也沒有答對,但畢竟不是教師灌輸?shù)?,也不是從同學的發(fā)言中聽來的,而是自己思考的結(jié)果。這,就是最大的收獲。

上述兩點,實質(zhì)上是在強調(diào)教學中要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一根本精神。

第三、有助于縮短課文教學的時間,解決課文教學與高考復習在時間上的矛盾。

用“問答式”處理一篇課文一般需要三個課時,甚至更多。一是每個問題都要由教師在課堂上陳述出來,這需要時間;二是特別講究起承轉(zhuǎn)合,講究導入、銜接過渡、總結(jié)收尾等環(huán)節(jié),這也需要時間;三是每個問題第一個學生答不上來,往往又要叫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學生來回答,這更需要時間。

“練習式”完全沒有或甚少有上述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耗費,這是其一。其二,“練習式”教學特別講究“突出重點”,每篇課文只解決幾個重點問題,這也節(jié)省了時間。要知道,面面俱到,往往會“一面”都不到,處處是重點就沒有重點了。過去經(jīng)常說語文課要“一課一得”,這種提法現(xiàn)在并沒有過時。如果真能做到“一課一得”,實在已經(jīng)很不錯了。一課有一得,若干課就有若干得,便能由“點”到“線”,從“線”到“網(wǎng)”,還怕學生適應不了高考嗎?

課文教學時間的縮短,無疑有利于穿插高考復習,加大訓練量。同時,“練習式”教學本身就特別講究瞄準考點,在課文教學中,切實貫徹高考精神,培養(yǎng)應對高考的能力,既是課文教學,又是高考訓練,二者融于一爐,也無疑有助于解決高三課文教學與高考復習在時間上的沖突。

也許有人認為,本文所說的“練習式”教學是應試教育的產(chǎn)物,有違素質(zhì)教育的宗旨。應該說,培養(yǎng)素質(zhì)與適應高考要求并不是完全水火不相容的,可以找到其中的平衡點,做到魚與熊掌兼得。一提素質(zhì)教育,就否定一切、排斥一切的做法不能算是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熬毩暿健苯虒W并不違背素質(zhì)教學的要求,其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正是素質(zhì)教育的合理內(nèi)核嗎?也許有人認為,“練習式”教學少了些生動性。但生動不等于表面上的熱鬧,表面的熱鬧掩蓋不了許多學生學習中思維欠缺的實質(zhì)。也許還有人說,“練習式”教學少了些藝術性。的確,現(xiàn)在有一種很流行的觀點,認為教學是一門藝術,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在研究課、競賽課中特別注意表演性、觀賞性。但藝術強調(diào)的是好看(比如美術、舞蹈等)、好聽(比如音樂等),是它的審美愉悅功能。很明顯,教學的本質(zhì)不在這里。教學需要藝術,不排斥藝術性,但藝術性只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一種手段,切不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其實,“練習式”教學也不乏藝術的成份。一是體現(xiàn)在“練習”的設計里,二是體現(xiàn)在教師的“講評”中。

鑒于“練習式”教學的上述優(yōu)點,我認為,不僅在高三現(xiàn)代文教學中可以大量采用,而且不妨提前到高二年級開始嘗試。正因為如此,本文在論述過程中,舉的例子便是高中第四冊課本中的《藥》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