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心理健康問題研究
時間:2022-12-05 03:26:03
導語:教育科學心理健康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應用研究視角,系統(tǒng)地梳理了教育科學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科學主要分支學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和教育科學學科中受教育對象的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如學生群體、職業(yè)群體以及網民群體等,涉及幼兒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等層次的教育對象。這些研究成果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例和樣板。
關鍵詞:教育科學;分支學科;受教育對象;心理健康問題;應用研究
一、教育科學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主要屬于應用研究范疇
應用研究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從事的科學研究,即將基礎研究運用在真實、特定的情境中,通常具有特定的實際目的或目標,或是探索基礎研究所產生的理論知識在解決人類實際問題上的作用、途徑或方法,并解決問題。教育科學作為研究教育規(guī)律的各門教育分支學科的總稱,通過培養(yǎng)人為社會生產和社會發(fā)展服務,它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各項社會生活、社會實踐都有密切關系,心理健康問題也不例外。目前,隨著幸福繼經濟發(fā)展之后成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新目標,人們逐漸意識到心理健康對于人類終身發(fā)展和幸福生活不可或缺。因此,教育科學中以應用研究為主的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隨著研究領域的拓展、研究內容的深化和研究成果的積累,其目標、內容和途徑,以及干預矯治的方法、技術和模式,對于提高人類心理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1.德育論領域。廣義上,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tǒng)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換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1]。為了把德育的社會內容有效地轉化為個體內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過個體積極的心理活動[2]。德育與心理學有一種天然的聯(lián)系,道德健康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內涵。其中,較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如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后來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進行實驗研究的認知學派的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以及以社會心理學家班都拉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的社會學習理論等,就對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及其形成過程進行全面詮釋。同時,德育中倡導的理想、信念、孝行、尚志、言行一致、履行躬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道德習慣、紀律觀念和健全人格等,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關于德育與心理健康二者關系的探討,已積累了不少成果。實際上,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在德育框架下展開的。與此相反,也有研究者認為,應從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進行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此外,在德育原則、德育途徑和方法諸領域,也為心理健康提供了諸多可資借鑒的研究成果。2.教育心理學領域。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一個共同分支,主要研究教與學過程中的各種規(guī)律及其應用。近年來,教育心理學領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所關注的教與學過程中的變量包括情境學習、非正式學習、社會資本、多媒體、學習氛圍、學習動機、學習評價和學業(yè)情緒[4],內容涉及這些變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意義與教育價值。其中,在學習動機領域,自我決定論的研究取得較大理論進展,認知診斷評價是一種新的學習評價方法,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重要借鑒價值。現(xiàn)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研究是目前關注的熱點問題[5]。與國外成熟的體系相比,我國只有高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相對比較成熟,而其他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研究,尚處在剛剛從建構到實施這一過程中,例如,中小學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家庭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社區(qū)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等。此外,教育心理學關于學習心理、個性心理、個別差異與教育以及體育心理、美育心理、教師心理諸方面,都積累了許多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研究成果。3.課程與教學論領域。課程在廣義上指為實現(xiàn)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而確定的教育內容的范圍、結構和進程安排,課程論指關于學校課程的理論[6];教學論則研究教學活動及其規(guī)律[7]。課程與教學論對課程類型、課程標準、課程設置和教學原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探討,以及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效果評價的相關研究,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如夸美紐斯的“泛智論”、赫爾巴特的“多方面興趣”學說、杜威的“兒童中心論”、布魯納的知識結構理論、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法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學法等,都為心理健康課程的設計、教學與評價,提供了諸多可資借鑒的理論支撐和實驗證據(jù)。課程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課程傳授心理健康的技巧是學校心理健康項目有效的特征之一[8]。杜威也認為,課程的學習問題首先是一個心理學問題,課程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是把學科看作一種個人經驗的特殊模式,而不是作為一堆已經解決的事實和科學證實的內容;他強調課程學習中的經驗和體驗。實際上,這是心理健康課程中最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心理健康課程能成功走到今天,課程與教學論領域的前期研究成果和教學實踐經驗功不可沒。4.比較教育科學領域。對一些國家的教育進行比較研究,從而為本國教育發(fā)展和改革提供借鑒,這方面的研究已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就研究方法而言,包括以區(qū)域研究為中心和以問題為中心兩類。心理健康問題就在這兩類比較研究的范疇內。前者,如美國20世紀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是個別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后來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轉移到全體學生身上[9];而歐洲國家的心理健康教育,雖然強調按照預定方向改變學生的個人行為,但更重視在實踐和體驗中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在學校設置心理咨詢室或心理輔導室,2000年開始在學校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后者,研究發(fā)現(xiàn)西方發(fā)達國家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的研究與實踐起步較早,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其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也在不斷推進,早期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矯正為主,到近年來以提升全體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主,注重心理行為問題的預防,這對我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確定有所啟發(fā)。相應的,各國的研究成果對于我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較多參考價值。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及其干預措施方面,西方學者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家校協(xié)調對青少年的學習成果和降低風險行為有顯著影響[10],培養(yǎng)青少年的心理彈性可以降低其心理行為問題的發(fā)生率[11],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學校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核心[12],戲劇和角色扮演既是促進青少年自我認知的有效方式,也是促進新手教師和學生關系的手段[13]。5.教育社會學領域教育社會學是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各種教育現(xiàn)象、教育問題及其與社會之間相互制約關系的學科,包括研究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系、教育與兒童社會化的關系等。研究者研究了社會階層結構對人格發(fā)展、學業(yè)成就、理想抱負的影響,結果表明: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孩子在學校參加活動的次數(shù)、中途輟學的可能性、理想抱負的高低,甚至孩子的語言特點都與他們的社會階層背景密切相關。從另一方面看,教育也可以反過來影響社會階層的變化。學者對于教育在社會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持有三種典型觀點:教育是其動因,教育是其反映,教育既是一種社會變遷的動因又是另一種社會變遷的潛在條件。無論何種觀點,都與心理健康問題息息相關。因為心理健康問題與社會變遷、社會轉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是人際信任感、個人安全感、主觀幸福感產生的社會條件、社會環(huán)境[14]。更多的研究者關注教育與兒童社會化的關系,他們認為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主要承擔者,家庭中初步具備和形成的習慣行為、為人處世和人格特征等,都會影響他們的社會適應;家庭的經濟地位、子女數(shù)量、親子關系等都會顯著影響兒童社會化的效果。如英國學者研究了家庭支持、家長對孩子學?;顒拥膮⑴c度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認為高質量的親子溝通,家長多參與孩子的學校活動,能夠提高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在學校的表現(xiàn)[15]。學校作為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是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格品質的專門機構,對兒童青少年社會化至關重要。實際上,心理健康就是一種適應良好的狀態(tài),即個體社會化的積極效果。6.學校衛(wèi)生學領域學校衛(wèi)生學是以學生生長發(fā)育、健康狀況與教育、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為研究對象,探討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發(fā)育、保護健康、增強體質的理論和方法的一門育人科學[16]。作為保護和增強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其發(fā)育的一門學科,其研究內容部分與心理健康領域重疊,特別是在學校衛(wèi)生組織的規(guī)劃與設置、兒童青少年身體的生長發(fā)育與心理的發(fā)生發(fā)展、自然因素與外部條件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預防和矯治心理異常等方面,為心理健康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研究成果。我國研究者更加側重于從“心理衛(wèi)生”“健康促進學校”等角度,探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因素及機制,這些探索主要集中在個體的內部過程與外部環(huán)境兩個層面。認知模型、氣質性樂觀、情緒調節(jié)的自我效能感及感恩行為等變量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幸福感的關系是個體水平探討的主要內容;在外部環(huán)境層面上,父母沖突、壓力性生活事件、教養(yǎng)行為、家庭親密度、家庭道德情緒與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幸福感、對未來的規(guī)劃及學校適應之間的關系是近年來關注的重點,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教育實踐中的預防與干預提供了實證基礎。
二、以問題或現(xiàn)象為導向,教育科學在心理健康問題方面的應用研究
主要包括學生群體、獨生子女、離異家庭子女和特殊群體、職業(yè)群體以及網民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等六個方面,涉及幼兒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等各個層次的受教育對象。1.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決定了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和社會性發(fā)展。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不但面臨污名、孤立和歧視,而且享受不到足夠的健康護理和教育設施。通常,學生群體所面臨的心理困擾因素主要包括學業(yè)、人際關系、自我意識、情緒和就業(yè)等[17]。其中,青年群體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尤為突出。大學生處于由青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關鍵期,學業(yè)、人際關系、就業(yè)等帶來的自我認知迷茫和社會適應壓力,使其成為各類心理行為問題的易感人群。雖然對從1986年至2010年大學生心理健康變遷進行的橫斷歷史研究表明,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整體水平逐步提升[18],但是近年來由心理行為問題引發(fā)的大學生自殘自殺等極端事件屢見不鮮,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突出且有不斷遞增趨勢。如何促進全體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將是未來心理健康研究關注的熱點。該領域的應用研究成果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設的宏觀政策措施;二是基于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礎建設,如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課程、師資隊伍,有效地構建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等;三是針對各級各類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標準與測量工具的編制研究。2.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獨生子女問題是我國特定時期的社會性問題,伴隨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而來。家庭系統(tǒng)通過結構、背景、類型、物理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父母期望、心理氛圍、教養(yǎng)方式和親子溝通等因素,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深刻的影響。獨生子女政策引起傳統(tǒng)家庭結構的深刻變化,使得獨生子女群體與非獨生子女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特點。據(jù)調查,獨生子女青少年癥狀自評量表(SCL-90)檢測敵對因子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且二者總分、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和恐怖等因子差異顯著[19]??傮w上,獨生子女的特點包括嬌氣、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神經質、社交退縮、缺乏獨立性和責任心等,個別表現(xiàn)出自私、嫉妒、內向、缺乏社交能力等不良心理行為,這些心理特點使得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極大關注。該領域的應用研究成果包括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的特點、影響因素和心理行為問題的預防與干預措施等。這些研究促使獨生子女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得到及早干預和治療,并通過積極開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重視家庭心理輔導與心理咨詢,提高了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對于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積極的啟發(fā)作用。3.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離異家庭問題是世界各國學者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研究表明,初中離異家庭子女SCL-90因子分高于正常家庭子女[20],子女在父母離異后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如攻擊行為、沖動、反社會行為以及人際關系不良等,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其應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離異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特點、適應性問題產生的機制及教育干預研究等三個方面。這些在學術上促進了教育科學和心理學學科的發(fā)展,因為相對于完整家庭子女,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行為特點研究可為這個特殊群體的教育提供指導與參考;在實踐上,則通過學校心理咨詢輔導和服務,緩解了父母離異這一家庭結構變化對個體造成的心理壓力,促進了個體和社會的健康發(fā)展。4.職業(yè)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職場人士直接面臨社會轉型對經濟和社會環(huán)境的巨大沖突,職業(yè)倦怠、焦慮、抑郁等問題突出。該領域的應用研究成果集中在不同職業(yè)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特點、成因和影響因素的初步探索,并相應建立了職業(yè)群體心理健康的評價標準、預警機制和干預體系。其中,與公共安全和服務相關的職業(yè)群體尤為引人關注。例如,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軍人總體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國內常模,在“強迫癥狀”和“人際敏感”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問題一直突出[21];高達68%的警察存在心理壓抑現(xiàn)象,監(jiān)獄警察存在更多的心理壓力,且存在性別、崗位和工作年限差異[22];醫(yī)護人員總體心理健康狀況低于普通人群,但通常采用解決問題和求助的積極應對方式,來自患者的心理損害、自身健康狀況和生活事件是影響該職業(yè)心理健康水平的前三位因素[23];不同所有制企業(yè)職工心理健康狀況存在差異,且與負性生活事件密切相關[24];社交壓力、程序壓力、年齡壓力等三個因素則是公務員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誘因[25];約有38%的運動員存在某種輕度的不良心理反應,10%的運動員存在某種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26];近二十年來中國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焦慮”癥狀變化最大,“強迫癥狀”問題一直突出[27],而職業(yè)壓力、情緒問題、人格異常、人際障礙和職業(yè)倦怠等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師普遍存在的五大心理健康問題。這些研究為全面提高我國不同職業(yè)群體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政策制定與教育實踐的理論與實證基礎。5.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特殊群體諸如災后群體,以及少數(shù)民族、農民工、農村婦女、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由于所處情況特殊,心理健康問題更具典型,與主流群體相比,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更為緊迫。該領域的教育應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針對常規(guī)“弱勢群體”,如殘疾人群的心理與行為特點研究及相關社會保障措施等;二是對由突發(fā)事故造成的群體,如地震、洪災、戰(zhàn)爭、流行性疾病、重大安全事故、恐怖活動等重大自然和人為災害所產生的受災群體和救援人員,其心理障礙與心理疾患研究;三是少數(shù)民族群體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通過與漢族的比較,探討少數(shù)民族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特點和成因以及民族認同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提出相應對策;四是針對特定時期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所產生的特殊群體,如城鄉(xiāng)人口流動帶來的農民工群體和農村留守婦女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相應的社會治理方案。研究發(fā)現(xiàn),生理障礙或疾病使得殘疾人在社會生活中面臨諸多實際困難而經常處于相對不利的境地,除此之外,文化程度、與眾不同的生活和行為模式、社會對其需求滿足的程度,均對殘疾人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體育則鍛煉可以促進和改善殘疾人心理健康[28]。受災后的人們普遍存在焦慮、恐懼、失眠、抑郁、不安感、人際敏感和主觀幸福感降低等心理不良癥狀,PTSD癥候群、抑郁癥候群是轉移安置點地震災民的主要心理問題[29];我國少數(shù)民族心理健康的研究工具主要為SCL-90,調查結果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對照組或無顯著差異[30];農民工受到較多歧視,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和孤獨情緒,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全國成人的一般水平,影響因素包括性別、月收入、文化程度及工作時長等;受到經濟困難、婚姻、家庭問題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婦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較差,煩惱、多疑、抑郁、焦慮、性壓抑等不良情緒引起的離家出走、自殺等極端行為時有發(fā)生,其中,是否留守、年齡、家庭月收入、個人健康狀況、消極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癥狀為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影響因素[31]。這些研究成果對于提升我國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較高的實用價值。6.網民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隨著世界步入移動互聯(lián)時代,網民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據(jù)2018年互聯(lián)網趨勢報告,全世界互聯(lián)網用戶已達36億人,超過世界總人口半數(shù),中國則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用戶市場,網民規(guī)模達到8.02億人,手機網民7.88億人。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不僅使得人們的信息獲取、日常消費和人際交往更為便利,還給個體和社會帶來心理健康問題困擾,主要表現(xiàn)為心理障礙、情感沖突、安全焦慮和心理誤導等,如過度沉迷于虛擬世界而與社會現(xiàn)實相脫離,致使出現(xiàn)情感冷漠、孤獨、疏離甚至暴力犯罪傾向,自媒體式的表達渠道也使得個人價值感突出,而對他人缺乏尊重、對集體和社會價值有所忽略,等等。因此,理解網民的行為特征及其心理機制,揭示病理性行為如網絡成癮的成因和規(guī)律,預防網民病理性行為的發(fā)生,是當前網民心理健康研究領域的主要課題。相關應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網絡環(huán)境中個體與群體行為特征及其心理機制,如網絡使用行為的類型特點及其人群分布特征,個體發(fā)揮網絡功能的動機特征及其與社會行為和心理健康的關系;二是網絡使用行為的效應與機制,包括網絡功能(如信息獲取、情感溝通、網絡游戲等)實現(xiàn)過程的心理與神經機制,網絡功能發(fā)揮對使用者心理和行為的短期效應及其長期后果;三是病理性行為的研究,如病理性網絡使用對現(xiàn)實社會行為功能發(fā)揮的影響等。這些研究基于個人—虛擬社會—現(xiàn)實社會的整體思想,對于“通過互聯(lián)網這種易接近、覆蓋廣、技術手段豐富的科技手段預防和治療心理疾患,促進各年齡段網民群體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總委員會《教育》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K].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59.
[2]俞國良.品德與社會性[J].教育科學研究,2003(5):43-46.
[3]林甲針.從“教育”到“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視野下的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1-10.
[4]俞國良,董妍.學業(yè)情緒研究及其對學生發(fā)展的意義[J].教育研究,2005(10):39-43.
[5]俞國良,侯瑞鶴.論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及其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5(8):125-132.
[6][7]夏征農,陳至立.辭海:第6版彩圖本[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1248,1101.
[8]WeareK.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inschools[J].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2013(3):129-130.
[9]Evans,StevenW.,Axelrod,JenniferL.,Sapia,Jennifer
作者:俞國良 琚運婷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 上一篇: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思考
- 下一篇:本科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