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融合研究

時間:2022-07-19 08:47:00

導語: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融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融合研究

一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融合現(xiàn)狀探微

根據(jù)對資陽市中職德育課教師的了解和課堂教學的觀察、分析,我認為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融合情況呈現(xiàn)以下特點:(一)中職德育教師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方面顯示出粗放性和低層次性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1.中職德育課教師使用信息技術上課的比例不高。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的通知》(教技【2016】2號)中指出:“十二五”以來,特別是《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和首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教育信息化工作學校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境大幅改善,全國中小學?;ヂ?lián)網(wǎng)接入率已達87%,多媒體教室普及率達80%;優(yōu)質數(shù)字教育資源日益豐富,信息化教學日漸普及。但,據(jù)了解,中職德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長期自覺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有個別教師在一個學期中從未使用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2.中職德育課教師上課使用的信息技術手段比較單一。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課堂教學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并正不斷提升,諸如投影儀、視頻、聲音、交互式電子白板、一體機等。但,中職德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五分之四的教師使用的是具有投影功能的投影儀,即使有老師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也僅僅使用其投影的功能,很少聯(lián)合信息技術的其他功能進行教學,因此,使用的信息技術手段顯得比較單一。(二)學生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方面顯示出主動參與度低近乎零狀態(tài)特點。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實現(xiàn)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對象,也是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深度融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人。然而,在現(xiàn)實中,學生雖然對信息技術在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應用充滿希望,有主動參與到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愿望。但是,學生在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融入過程中,他們更多的是一個傍觀者角色,信息被動接受者,沒有主動融入到這一過程中去。這一方面表現(xiàn)為學生既無在課堂中有可供操作的信息技術工具;另一方面,即使學生有信息技術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工具——智能手機,學校或老師也沒有提供使用信息技術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機會,學生更沒有將信息技術參與到德育課堂教學的能力,因而,學生手中的信息技術工具在課堂教學中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學生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方面顯示出主動參與度低近乎零狀態(tài)。(三)教學信息化資源在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方面顯示出相對缺失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1.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信息化資源數(shù)量少、種類單一。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研究不少,課程建設也在不斷的推進和優(yōu)化,取得的成果也豐碩。但,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信息化資源還是相對欠缺,信息化資源數(shù)量少,還不及語數(shù)和專業(yè)課數(shù)量的三分之一;種類少,中職德育課堂信息化資源主要集中在能投影的PPT課件上,其他如視頻、微課等信息化資源少見。2.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信息化資源質量相對比較低?,F(xiàn)有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信息化資源更多的是零散的知識堆積,缺乏對資源的有效整合。盡管已經(jīng)提供了一些信息化課堂教學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多數(shù)只是對知識點的呈現(xiàn),更缺乏信息化自主式學習方式中學習的主體——學生更希望能夠滿足自己學習需要的個性化和深度參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學習資源。

二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融合現(xiàn)狀歸因探析

(一)中職德育課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思想上存在懶惰和畏懼心理我市中職德育課教師存在年輕教師比例小(不足30%),中老年教師比例大;低層次職稱教師比例較低(不到40%),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較高。由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融合開展需要學科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如何進行有機融合,并且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撐,這對于教齡和年齡偏大、職稱較高的教師來說,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和障礙,因此,他們在思想上存在著懶惰的心理和對新技術的使用缺乏信心而存在著畏懼心理。(二)中職德育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存在認識偏差。有些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只是輔助教師突破重點、難點的形象化教學工具;有些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只是為了趕潮流或者只是單純地為了追求效率而使用各種新型的媒體手段;有些教師認為在課堂上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就是融合了;有的教師想當然地把融合簡單地等價于計算機輔助教學,認為只要是在課堂上運用了多媒體或是使用了課件就是在進行融合等認識上的偏差。

三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策略探尋

當前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還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思想認識尚需深化,一些中職德育教師仍然沒有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革命性影響,信息化與中職德育教學“兩張皮”現(xiàn)象仍然存在,推進中職德育教學信息化的積極性有待提高,力度有待加大,教師的應用信息技術的動力有待進一步激發(fā)。(一)深化中職德育教師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認識。1.深化信息技術對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認識。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科學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認為:在運用技術改善“教與學環(huán)境”和“教與學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去實現(xiàn)教育的結構性變革——也就是要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構建出新型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結構。信息技術助力中職德育教與學突破時空限制,使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變得更為快捷方便。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tǒng)德育課堂,將會最大限度優(yōu)化中職德育教學,對提高中職德育教育質量、改善教育供給、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信息化對中職德育教學的促進作用將充分顯現(xiàn),信息技術對中職德育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革命性影響將成為現(xiàn)實。這是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前提。2.深化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辯證關系認識。在當今學習方式越來越呈現(xiàn)個性化、自主化趨勢的時代,課堂如果還是教學資源的展示,就不是技術、資源和學習的深度融合。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吳康寧教授曾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關系形象的劃分為四種類型:塞入式(貌合神離)、加入式(若即若離)、嵌入式(緊密結合)、融入式(水乳交融)。融入的方式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的最高層次,表現(xiàn)在信息技術將會自然、無縫、深度融合于教學中,兩者無法分離。深度融合應該是中職德育教師把有效德育教學資源融合到信息技術當中,信息技術在使用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德育學科的性質及課堂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并把無限豐富的學習資源平臺和學生的學習融合在一起二者水乳交融[1]。(二)提升中職德育教師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能力。1.提升中職德育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中職德育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前提。這包括送德育課教師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信息技術培訓,年輕教師主動給老教師進行技術指導,采取激勵政策鼓勵中職德育教師積極開展德育信息技術的使用與研發(fā)等措施,讓更多的教師都能熟練應用技術進行多媒體和網(wǎng)絡教學,會熟練制作多媒體課件進一步提高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融合的水平。2.提升中職德育教師學科資源處理能力。提升中職德育教師學科資源處理能力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基礎。由于德育學科是一門政策性強、國家意志明顯、時代感鮮明的學科,因此,德育學科資源是現(xiàn)實的、極為豐富而且魚龍混雜,這就需要中職德育教師提升自己處理學科資源的能力。根據(jù)德育學科性質、課堂教學目標、學生和學校實際,對德育學科資源進行處理,包括學科資源的學科資源的收集能力、選擇與甄別能力和利用能力等。(三)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意識和能力。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它已經(jīng)深入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更不能回避它、虛幻它,只能選擇接受和利用它,讓信息技術更好的幫助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由于學校管理機制的原因,中職學生不能帶信息技術(智能手機)進入教室,但,我們中職德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時,既要讓學生體驗到信息技術帶給我們學習的便捷和高效,也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樹立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的意識,并指導學生正確使用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的運用方法。比如,在融合過程中必定會使用網(wǎng)絡,這時教師必須對學生使用網(wǎng)絡進行及時引導,防止學生使用網(wǎng)絡動機從學習上轉移,或者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甚至不良信息等[2]。(四)開發(fā)符合學科特點和開放易用的德育教學信息化資源。豐富的信息化中職德育教學資源是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一個重要前提和基礎。1.開發(fā)中職德育課信息化教學資源內(nèi)容的原則。學科性:任何教學資源的選擇都必須符合學科自身性質與特點,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獲得課堂教學的成功。中職德育課教學最顯著的特征是思想教育性,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職業(yè)生涯和職業(yè)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è)道德和法律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綜合職業(yè)能力形成。實時性:由于中職德育學科是一門時代感特別強的學科,社會也在飛速發(fā)展,這就要求它的教學資源要不斷反應變化的時代和社會,體現(xiàn)時代精神和社會風貌。實用性:根據(jù)中職德育教學大綱的要求,德育課教學應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因此,中職德育信息化教學資源應對學生具有實用,同時,信息化教學資源還要與本校本地的信息技術硬件相匹配,對于信息技術硬件具有實用。2.開發(fā)中職德育課信息化教學資源內(nèi)容的途徑。構建中職德育課信息化教學資源內(nèi)容的可以從以下途徑獲?。和ㄟ^從學校教師手中收集;通過開展說課比賽、優(yōu)秀教學設計和優(yōu)秀教案評比、教學研究課的開展等方式收集;通過網(wǎng)上收集;學校有的德育課信息化教學資源互通等。

四結語

經(jīng)過“收集——處理——使用——反思——改進——分享——收集——……”循環(huán),信息化資源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好,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深度融合越來越緊密,中職德育課堂教育教學質量也就越來越高,中職德育目標的完全實現(xiàn)也就越來越成為現(xiàn)實。

參考文獻

[1]孫麗霞.淺談中職德育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J].中國新通信,2015,17(22):36.

[2]肖莉.微課在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

作者:劉向東 單位:四川省安岳第一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