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范文

時間:2023-03-31 18:34: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民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公民教育

篇1

:一位資深教育者眼中的教育真諦

六月的一天,穿越城市的繽紛,進入重慶市中華路小學(原渝中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斜陽中路邊的小草吐露新翠,高大的黃桷樹翠綠閃靚。校園內勵志名言、兒童畫廊靜靜的映入眼簾。一切的一切,呈現(xiàn)出文化氛圍與人文氣息的和諧統(tǒng)一。

校長辦公室清新儒雅,簡樸大方。陽光順著窗外茂密的綠蔭,斜斜地打了進來。校長笑著站起來,淡雅的書卷氣中流露出一位資深教育管理者的淡定與睿智。

說到教育,王校長侃侃而談:教育的核心價值,在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都市公民素養(yǎng),為每個孩子都能成長為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王校長介紹,學校從07年就開始將育人的核心放在了“培育都市公民素養(yǎng),打造國際品牌學?!钡奶厣珜W校創(chuàng)建上,緊緊抓住“質量、特色、品牌、優(yōu)質服務”這條主線,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從“關注生命、回歸兒童”的角度,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構建特色校園文化,讓每個孩子在創(chuàng)新的教育活動中,將學習活動立體化,拓展學習的外延,讓學生積累文化,沉淀精神,煥發(fā)生命的活力,體驗自信與成功。

王校長認為,一所學校所以能稱其為名校,注定它必須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長久的積淀過程。校園文化對教育來說,是一種意識,一種力量,而文化建設是一個創(chuàng)建過程,是將意識形態(tài)化,力量發(fā)散化,讓文化的反應推動學校的和諧發(fā)展。

王校長特別強調,校園文化建設,重在“建設”二字,建設更多更好的校園文化,是大家的創(chuàng)造過程,也是學校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和名校,重慶市中華路小學有著不同尋常的大氣與厚重。從1911年建校伊始的篳路藍縷,到二十一世紀的新起點、高目標,一路走來。悠久的辦學歷史讓學校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近年來,學校緊緊抓住“質量、特色、品牌、優(yōu)質服務”這條發(fā)展主線,通過不斷融合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走上了一條“培養(yǎng)公民都市素養(yǎng),打造國際品牌學?!钡奶厣珜W校發(fā)展之路。“責立世界”

讓孩子擁有世界眼光

何為公民素養(yǎng)教育?中華路小學校長給出的答案是,在承認并尊重人的主體性前提下,培養(yǎng)并造就健全、自律、將來能有效參與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的公民而進行的教育活動。她說,生活世界就是兒童活生生的世界,有著兒童體驗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兒童成長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他們的體驗中,才具體掌握了世界,世界對他們才有意義。當然,這個世界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不僅要擁有中國的靈魂,更要具有世界的眼光。

事實上,學校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與美國、加拿大、新加坡、英國等多所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展國際交流。學校先后與英國威爾士地區(qū)的10所學校簽訂了國際友好學校協(xié)議,根據這項協(xié)議,學校和威爾士地區(qū)的10所學校將互派老師和學生到對方學校,就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課程設置等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從而增進中外文化的廣泛交流。

為了實現(xiàn)雙方學生的無障礙交流,中華路小學與羅森公園小學共同創(chuàng)建了zeroath學生論壇,定期對學生進行英語能力和網絡知識培訓,鼓勵他們就文化、生活、學習、愛好等多個話題暢所欲言、結交朋友、開拓眼界。通過論壇與網絡對話,解決了學生學習英語無法實現(xiàn)語言交流的難題,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皟?yōu)化課程”

讓孩子幸福成長

“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意味著讓教育充滿愛的氣息,讓課程成為激發(fā)孩子生命靈性的過程。

學校擁有“充滿人文、自主探究、和諧發(fā)展”的語文、數學、科學、藝術等學生喜愛的課堂。從一年級起就著力打造了英語、現(xiàn)代信息技術課等精品優(yōu)質課程,努力從學識上讓學生擁有面向未來的國際公民素質;創(chuàng)設“國際班”,從小學階段即引入國際教育模式的探索,打造了旅游、形體、經典誦讀等具有中小特色的校本課程,滿足了學生多元發(fā)展的需要,為學生的成長開啟了一片明亮的天空。

為讓孩子養(yǎng)成自己的公民品性和公民能力,學校將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庭、自然、社會結合起來,系列規(guī)劃、潛移默化,讓孩子在生活中逐漸養(yǎng)成公民應該擁有的素養(yǎng)。通過校園文化建設,讓兒童在學校生活中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形成與人交往的品格,鍛煉民主參與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啟蒙學校。學校經常舉辦家長會,成立家校俱樂部,通過家長配合,把公民素養(yǎng)思想滲透到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

此外,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還注重營造自然環(huán)境氛圍,讓孩子在課堂課余都能接觸到生命之綠。學校還經常舉辦“親近大自然”主題活動,讓學生們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養(yǎng)環(huán)境和生態(tài)保護意識。

社會是最真實、也是最實際的生活世界。學校貫徹陶行知先生“社會即學校”的思想,構建兒童與社會的關系,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會事務,使他們真正體驗到個人與社會、個人與政府那種息息相關的內在聯(lián)系。

“三重行動”

構建公民意識

公民素養(yǎng)教育,除了系統(tǒng)傳授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發(fā)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覺、積極行動起來。學校根據小學階段兒童特征,特別設計了民主行動、經驗交流、深入反思三重行動體系,讓孩子們在活動體驗中構建公民意識。

民主行動。學校創(chuàng)設機會,讓孩子通過投票權、建議權參與到班級、學校、家庭、社會的發(fā)展之中,在具體行動中獲得公民的體驗和能力。

經驗交流。學校定期、不定期開展演講比賽、競選班級干部、辯論賽、才藝大賽、藝術節(jié)、運動會等活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體會成長、交流、互動式學習、相互影響,最終獲得公民品性和能力增長。

深入反思。學校開展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演講、寫作等形式來對自己的公民行為和公民品性進行總結,不斷進行自主的建構。

不僅如此,學校在對學生培養(yǎng)都市公民素養(yǎng)過程中,還把包括當代都市公民應當具備的“五品六力”(五品即自信、健康、愛心、誠信、責任;六力即自制力、學習力、行動力、創(chuàng)造力、協(xié)同力、領導力)納入學校的特色建設中,總結出公民素養(yǎng)的培育應該從兒童個體出發(fā),而后形成其社會責任,逐步養(yǎng)成其國家意識的思路,并構建了“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國家”三個有機的公民素養(yǎng)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學校致力于兒童自主、自尊和自強的培養(yǎng),使其擁有公民素養(yǎng)的基礎,重點引導兒童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在現(xiàn)實的土壤中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核心培養(yǎng)兒童的規(guī)則意識,尤其是對民主參與的權利和義務的認同,展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的氣質與情操。

“領雁工程”

開啟一束陽光

去年11月10日,重慶市“領雁工程”啟動儀式在中華路小學隆重舉行。校長與武隆縣平橋鎮(zhèn)中心校校長在兩校聯(lián)建牽手協(xié)議書上簽字,翻開了中小發(fā)展史上新的一頁,也標志著中小在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道路上開始了新的征程。

事實上,近年來中小已利用自身的教育資源,對多個農村薄弱學校開展了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先后與重慶巫溪縣長春希望小學、南川頭渡小學等10多個農村學校牽手共建,把全國市級賽課比賽中的觀摩課呈現(xiàn)給當地師生,極大地提升了對口支援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學校在總結多年與農村學校合作的經驗和結合平橋鎮(zhèn)中心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個、十、百、千、萬”工程,即建立一個發(fā)展共同體,培訓十名骨干教師,牽手百名留守兒童,贈送千本經典書籍,引發(fā)萬名市民關注。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3年‘領雁工程’的實施,與平橋鎮(zhèn)中心校一起探索一條適合其自身發(fā)展的辦學思想,形成成熟的辦學模式,實現(xiàn)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校長深情地說。

篇2

關鍵詞:公民教育;民國初期;理論;制度;成就

中圖分類號:G40-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1-0144-02

自啟蒙運動以來,培養(yǎng)合格公民是現(xiàn)代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公民教育由此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內容。國家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需要有合格的公民,更深層次說,需要健全的公民教育體系。在清末民初,已有啟蒙思想家繼受了西方現(xiàn)代教育理論,提出了公民教育思想,開啟我國公民教育之實踐,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追溯歷史尋求公民教育的正當性,研究民國初期公民教育內容,為推動當下我國公民教育建立提供借鑒。

一、的教育理論

1911年了封建帝制,為民族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發(fā)展與實踐掃除了制度障礙。以嚴復、梁啟超為代表的清末啟蒙思想家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其思想還存有很多封建因素。而以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思想家則不然,他們完全擁有西方現(xiàn)代思想。作為現(xiàn)代教育的奠基人,他在民族危難之際,將教育奠基于個人與國家關系之上,提出“人不立則國不立,立國先立人,立人必先興教育”。他提出“教育立國、教育救國”的思想。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教育問題,盡管教育不能直接改變國家積弱積貧的狀態(tài),但他的教育理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影響至今。

1912年發(fā)表了《對于新教育之意見》,認為教育應該立足于政治并超越政治,據此提出了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不可能脫離政府、國家而存在,因此教育有維系政府、保存國家的政治職能。這種政治職能要求教育應該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遵守政府的教育方針,貫徹政府的教育政策,從而服務于國家的發(fā)展。這種“隸屬于政治者”的教育包括軍國民主義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這三個教育對于個人是為了追求“現(xiàn)世幸福”;之于國家,是為了追求軍事強大、經濟發(fā)達、政府有力。通過三育,他試圖改變軍事、經濟、政府落后的現(xiàn)狀。

個人幸福不僅需要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感官的滿足,還需在精神層面完善人格。這就要求教育不僅要立足于現(xiàn)世的政治需要,更要重要著眼于人格的完善。據此,提出了第二類教育――超軼乎政治者的教育,包括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哲學意義上的世界觀是指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因此世界觀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教育。其實主張的世界觀教育不是這種形式,那它到底是什么含義呢?世界觀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受教育者對終極價值和普遍意義的追求,獲得精神上的徹底自由和人格上的完全獨立。世界觀教育的本質是將人從物質的存在升華為精神的存在,追求人格的完善,釋放人性的光輝。要真正實現(xiàn)世界觀教育,就必須通過美感教育這座橋梁。他認為美感教育不僅可以培育良好的道德心,陶冶人們的情操,這有助于形成善良風俗。

提出,五育應以公民道德為中堅,尤其是國民教育及實利主義教育必須以道德為根本。何謂公民道德?曰“自由、平等、親愛。道德之要旨,盡于是矣”。[1]自由、平等、親愛(博愛)是所提倡的公民道德的核心價值。1912年7月,全國臨時教育會議研討了的“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與會多數代表認為除世界觀教育之外的其他四育,可以作為當時的教育內容。根據全國臨時教育會議的討論結果,教育部確立了道德教育的基礎地位,并以實利主義教育、軍國民主義教育與美感教育輔之。

二、民國初期公民教育制度

中國公民教育實踐的出現(xiàn)是隨著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開啟而產生。中國的近現(xiàn)代化,一方面是在西方帶來的現(xiàn)代性張力的驅動下,另一方面是從中國內部結構中產生的對傳統(tǒng)進行不斷否定的力量的推動下出現(xiàn)的。1912年至1927是民國公民教育的重要發(fā)展時期。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頒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課程之標準》和《普通教育暫行辦法通令》,否定了清末封建思想的教育宗旨,并根據的教育思想確立了五育并舉的新教育宗旨。教育部又在11月頒布了《小學校教則及課程表》,在12月又頒布了《中學校令施行規(guī)則》。1913年3月,頒布了《中學校令施行規(guī)則》和《中學校課程標準》,增設“法制經濟”課程,培養(yǎng)國民的法制觀、經濟觀。隨著西方資產階級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獨立意義上的公民教育成為迫切需要。在民國知識分子的強烈呼吁,北洋政府于1916年廢除了“讀經講經”課。1916年10月,公布的《國民學校令施行細則》規(guī)定,國民學校從第三年起,在修身課中增加“公民須知”,介紹國家權力的運作與國家機構的組成,說明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職能。

根據“新學制”,1923年制定了《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頒布了《小學公民課程綱要》、《初級中學公民學課程綱要》?!缎聦W制課程標準綱要》徹底廢除了“修身”課,取而代之的是“公民”課,標志著公民教育的正式確立。根據規(guī)定,小學1―4年級開設社會課(由公民、地理和衛(wèi)生組合而成),課時占總課時的20%;5―6年級開設公民科,占總學時的4%;中學階段設置公民課,共6學分。[2]《小學公民課程綱要》要求學生完成6年的學習,通過了解自己和社會的關系,啟發(fā)改良社會的思想和常識。

三、民國初期公民教育成就

概言之,以教育思想為基礎、以政府為主導的民初公民教育取得了如下成就:

第一,現(xiàn)代公民教育思想得以確立。民國初期,以為代表的教育家們以西方現(xiàn)代社會為觀察點,直接借鑒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論,徹底否定了“忠君”、“尊孔”的國民教育,建立了以“自由”、“平等”、“人權”為核心價值的現(xiàn)代公民教育觀。盡管在復辟期間,再次復活了“忠君”、“尊孔”的封建文化,但畢竟很短暫,現(xiàn)代公民教育很快得以恢復。

第二,公民教育@得獨立性。在中國,早期的公民教育寄生于教育中,教育家們在探討教育時,零星地觸及公民教育或國民教育問題,對之缺乏獨立、系統(tǒng)的闡述。1923年小學公民科的開設,標志著公民教育成為教育的分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自此,公民教育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具有相對獨立的形態(tài)。

第三,公民教育的內容趨于豐富。1922年之前,將公民教育狹義地理解為修身,主要目標是在道德層面上培養(yǎng)能夠“獨善其身”的人。1922年之后,用公民科取代修身科,傳授倫理、政治、經濟、法律等社會常識,既關注個人,又關注國家,更關注個人與國家的關系;既重視個人的內心道德,又重視個人的生活技能;既重視文化知識,又重視自然科學。

參考文獻:

[1].選集(第2卷)[M].上海:中華書局,1984.

[2]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新學制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AI Shu-fe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篇3

關鍵詞:公民教育;服務學習;高職院校;服務項目

中圖分類號:G40-0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0-0020-03

伴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進程與和諧社會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社會民眾的主體意識不斷被喚醒,“公民教育”的主張逐漸為社會各領域、各階層所倡導和接受?!胺諏W習”是一種將學業(yè)學習和社會服務有機結合的教育實踐方法,自產生以來發(fā)展迅速。服務與學習的結合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和實踐技能,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其內在的成長動力,對公民教育的目標實現(xiàn)具有重要作用及深遠意義。

一、公民、公民意識與公民教育

1.公民

公民(citizen)指具有一國國籍,并依據該國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及承擔義務的人。從性質上來看,公民具有自然屬性和法律屬性兩個方面。公民的自然屬性指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規(guī)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體,公民的法律屬性則指出公民作為一個法律概念,以一個國家成員的身份參與社會活動、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1]。

公民作為民主社會的成員,在與國家、社會和其他公民的關系中,理解自身的權利與義務,獨立做出判斷與選擇并付諸行動的知識、意識、價值觀和技能的總和[2],被稱為公民素質(civic quality)。公民素質常常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一個國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及改造社會過程中所應具備的體魄、智力和思想道德總體水平,它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二是指“人”的全面素質,特指與國家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相適應的品德、知識、技能和情感等的總和。

2.公民意識

公民對自己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主體地位的自我認識,對自己作為國家政治、經濟、法律等活動主體的心理認同與理性自覺,稱為公民意識[3]。公民意識的構成要素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體意識,即公民對自己在國家中主人身份的認同和感知;二是權利意識,即公民作為國家的主人對應享受的權利(含財產權、平等權、自由權、受益權、參政權等)的認同和感知;三是參與意識,即公民自覺參與活動,并對公共權力運行方向、過程和結果產生現(xiàn)實影響的認同和感知。其中,主體意識、權利意識是參與意識存在的邏輯前提,權利意識是三者的核心。

3.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是培養(yǎng)公民素質、提升公民意識的教育。從國家利益出發(fā),任何一個國家都希望其公民認同這個國家,熱愛這個國家,遵守國家的法律,養(yǎng)成符合國家利益的道德品質和價值取向,具有實踐公民職責的知識和行為能力。從公民個人的角度來看,也只有在認知、情感和行為上認同社會的主流文化,認同國家的政治架構和意識形態(tài),認同普適的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取向,才能夠成為一個自我完善、精神自由、行為得體的個體[4]。因此,公民教育是“關于公民的教育”,也是“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識與理解、技能與態(tài)度、價值與品質等各個方面,公民教育教導公民了解自己應盡的義務及應有的權利,使受教育者能夠在民主社會生活中真正行使公民的職責。

二、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實踐依托

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的概念最早由美國教育界提出。美國高等教育協(xié)會在其系列叢書《學科中的服務學習》中將服務學習定義為“學生通過有目的地、有組織地服務進行學習、獲得發(fā)展的一種學習方法”[5]。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眾多高校通過“校園聯(lián)盟”的形式承諾并提供對社區(qū)服務的支持,服務學習項目及課程也通過學生參與社區(qū)、解決社區(qū)問題、理解并滿足不同社會群體需要等等得到發(fā)展,成為美國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種教育方式[6]。

服務學習脫胎于志愿服務和社區(qū)服務,但是與志愿服務和社區(qū)服務有明顯的不同。一方面,服務學習的參與主體是在校學生,志愿服務和社區(qū)服務活動的參與主體可以是包含在校學生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另一方面,服務學習通過學校和社會的合作,將學術課程的學習與社會服務有機結合,是“學會服務”和“在服務中學習”兩種行為的整合,強調的是“學習”,而志愿服務和社區(qū)服務更多強調的是“服務”[7]。

對“學習”的強調,使服務學習的公民教育特性得以突顯,也使服務學習成為公民教育的實踐依托,這已經為很多實證研究所證明。學生通過參加服務活動獲得的體驗,不僅能夠獲得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促進自身的學習與發(fā)展,而且通過公民思維方式和服務行為方式的結合,在關注社會、關心他人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一個富于社會責任感并有能力服務于社會的人。

2011年,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高等教育的職能,“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成為新時期大學的重要使命,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實目標和必然方向。由教育教學研究為主,到積極服務社會、弘揚先進文化,由封閉式的“象牙塔”到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的“服務站”和“文化高地”,使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更加明確,高等學校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的使命感、責任感也日益增強。

篇4

一、要將選擇權還給學生

傳統(tǒng)以升學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自由思考的空間,沒有給學生嘗試錯誤的機會,沒有給學生探索、懷疑的體驗。而要激發(fā)學生主動的潛能,首先就要將選擇權還給學生。

首先是激勵學生自主選擇研究問題。在“發(fā)現(xiàn)問題”環(huán)節(jié),全班經過提問、篩選、歸類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投票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最終選出一個問題供全班學生共同進行研究。那么沒有被選擇的問題呢?以教師的角度來看,有不少問題也是不錯的,甚至比孩子們最終所選擇的問題更有意義。但是在我們的實踐研究活動中,“意愿”比“意義”更加重要。站在尊重孩子的角度上,就應當將選擇權還給學生,而不是通過教師的越俎代庖,用教師權威壓制學生的真實意愿。

其次是激勵學生自主選擇合作伙伴。在小組活動的時候,有幾項不同的研究形式,如拍照、制作PPT、排演小短劇等。每人承擔什么工作,與哪位同學共同承擔,全由學生自己說了算。因為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愿意發(fā)揮自己所長,擔任自己最能勝任、最擅長的工作,他們活動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了。

第三是激勵學生自主選擇表現(xiàn)方式。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各小組之間需要定期交流各自的活動進展。通過什么方式來表現(xiàn)孩子們活動的情況?教師只需要提示他們,交流的時間有限,因此不需要面面俱到,各組的展示要突出特點,只選擇一兩種他們認為最好的形式。充分信任學生,他們就會給我們驚喜。學生通過討論,往往會找到合適又有新意的表現(xiàn)形式,令人眼前一亮。

二、要給學生平等參與的機會

平等,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系,是人對人的一種態(tài)度。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不是指物質上的“相等”和“平均”,而是在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把對方當做和自己一樣的人來看待。在公民教育實踐活動中,平等就是給每個孩子表達自己觀點的均等的機會。它既體現(xiàn)為師生之間的平等,也體現(xiàn)為學生之間相互平等。

在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每個研究小組人數無論人數多少,都可以得到與其他組同樣的表達機會。曾經在一次活動中,最少的一組只有一位同學。盡管如此,這個單人小組仍然可以獲得同等參與的機會。雖然他的表現(xiàn)不盡完美,但在此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于這個孩子仍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全班投票的環(huán)節(jié)中,他所選擇的問題最終得到了4票,盡管仍然沒有勝出,但與第一次選擇時他僅僅一個人選擇這個問題相比,又怎能說他沒有成功呢?

在平等、和諧、寬松的氣氛中,我們給每個孩子選擇的權利,給每個孩子表達的機會。建構自由民主的課堂,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民主意識的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有知識,有能力,有素養(yǎng)的公民的必由之路。

三、要多種途徑鼓勵學生實踐體驗

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實踐活動中,小組的成功取決于所有組員的表現(xiàn)。因此,小組活動的形式對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為了強化這種作用,我們在活動分組時,嘗試盡可能讓每個孩子通過兩種以上的途徑進行體驗和實踐,嘗試不同的組內角色。多數孩子在整個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可以經歷兩種以上調查方式。這不僅尊重了孩子從各種渠道了解所需信息的權利,而且能夠讓他們對所研究問題的嚴重性、必要性有了更為全面深刻的了解。比如參與實地調查,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多真實可信的親身感受和體驗,發(fā)言信心更足。而嘗試自己不擅長的調查方法,對學生個體來說更是鍛煉能力、增長見識的好機會。

篇5

“公民”從法律意義上僅僅是民主政治制度下賦予其國民的一種身份,而真正的成為“公民”,需要具備正確的公民意識,同時具有相應的公民行動,最終成為理想的公民。新加坡特別重視對公民的教育引導,它的公民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國家意識的教育、東方價值觀的教育、歷史和國情的教育。

1.國家意識的教育。新加坡是個移民國家,又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新加坡政府十分看中對公民認同國家的教育,因而新加坡政府也特別注重培植公民的國家意識,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國民灌輸“我是新加坡人”的國家意識,使人們產生歸屬感和責任感,在心理上認同一個國家,一個新加坡,并在這旗幟下為新加坡而奮斗。

2.東方價值觀的教育。所謂“東方價值觀”,其核心就是借鑒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面對多種族的新家坡,李光耀倡導的并不是照搬照抄的中國的儒家價值觀。而是進行了結合當地國情和特色的改造。李光耀認為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底蘊,是這個國家公民自信的源泉。用傳統(tǒng)的價值觀進行公民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自信和愛國精神。他為新加坡確定的治國理念是“八德”,即忠孝仁愛禮義廉恥。這是來自于儒家的核心價值觀的。新加坡又頒布了各民族的共同價值觀,幾乎每個民眾都能背出這五個共同價值觀,它們吸收了各族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合理價值??偠灾?,新加坡將傳統(tǒng)的文化進行了很好的現(xiàn)代化的闡釋和運用,并不是直接的拿來主義,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了適合國情,并得到廣大人民認同的價值觀,也就是現(xiàn)在形成的獨特的東方價值觀。

3.歷史和國情的教育。新加坡獨立的歷史是一部充滿艱辛的血淚史,也是生動的歷史文化教材。公民必須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才能有知“根”的感覺。新加坡非常重視對民眾進行歷史和國情的教育,通過歷史和國情的教育培養(yǎng)民眾的憂患意識。新加坡還出版了《大戰(zhàn)前后新馬史料匯編》,這本書旨在用于國民憂患意識教育,通過真實的國人的歷史和經歷,培育其民眾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的途徑

1.學校教育。學校開設道德教育的課程,將道德教育寓于各科的教學之中。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課外輔導活動。2011年,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曾表示,要推廣“品德與公民教育”的課程,在公民教育方面,要做到:“第一,我們的學生應成為忠心耿耿的公民,對新加坡有很強烈的歸屬感,為國家利益、防衛(wèi)與安全獻身;第二,他們應關懷別人,愿意盡己所能改善別人的生活;第三,在一個多元種族社會里盡力促進社會凝聚力與種族和諧;最后,對社區(qū)、國家及全球課題,應有能力作出反應,并作出正確的決定?!庇纱丝梢钥闯?,新加坡的學校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的品德情感,決心、責任、愛心,這些是無法測試的,但是這些卻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唯一檢測的標準是如何把這些內化為學生的價值觀。

2.家庭教育。新加坡的公民教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這個途徑,“家庭為根政”是政府對家庭功能的總體描述。新加坡竭力維護三代同堂的家庭和大家庭制度。在大家庭制度中,兄弟姐妹互相扶持與支持,共同承擔家族的事務和責任。隨著時代的變遷,三代同堂的家庭正逐漸被核心家庭所取代,但是政府在采取措施鼓勵大家庭的存在。在大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接受長輩教育和家庭規(guī)矩的熏陶,保持大家庭的傳統(tǒng),可以有效的發(fā)揮家庭的教化、宗教、經濟和政治的功能。因而,家庭教育這個途徑是新加坡價值觀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3.社區(qū)教育。新加坡希望通過社區(qū)服務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榮譽感,增強他們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由小到大,由社區(qū)到國家,一點一點的形成認同。社區(qū)服務計劃主要采用一些敬老,助殘,募捐,睦鄰友好等活動實現(xiàn)。社區(qū)服務作為升學的參考項,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方式的社區(qū)活動。針對西方文化的入侵,李光耀還倡導了一場“文化再生”運動。他在年國慶獻辭中說:“也許我英語比華語好,因為我早年先學會英語但是即使再過一千世代,我也不會變成英國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價值體系而是東方的價值體系”。

三、新加坡公民教育對中國的啟示

借鑒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有益因素,要以開放的態(tài)度吸收其中的新元素,給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鮮的血液,在借鑒中推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筆者認為,新加坡公民教育給我國有四個方面的啟示。

1.要與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相結合,完善充實中國特色的核心價值體系。張岱年先生曾提出了文化觀的綜合創(chuàng)新論,方克立先生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觀點,提出“馬魂中體西用”。這些都提示我們需要把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有機的結合,汲取儒家文化中有益的精神力量,比如在傳統(tǒng)教育的內容上,在人與人的關系上講求“愛人”和“忠恕”;在個人與社會集體的關系上主導思想是重義輕利;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講求生態(tài)倫理問題等。

2.利用國家的政策去落實價值觀的教育,重視道德建設的法律支撐。道德建設是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一環(huán),然而道德建設的穩(wěn)定性、可調控力和強制力都很弱,需要法律的支撐。新加坡的文化人認為“儒家理念本身并不能解決問題,但是給儒家理念加上制度因素,就能夠把問題解決”也就是說,新加坡是用東方的理念,加上西方的手段,實現(xiàn)了國家價值觀的落實。在實際中,新加坡把精神文明建設的許多內容都納入了法制的軌道,以完備的立法和嚴格的執(zhí)法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其公民教育集宣傳說教與防范懲罰于一身,使得新加坡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楷模。新加坡政府為了推行孝,政府規(guī)定人們在購買房屋的時候,選擇與父母同住會有一定的獎勵,用國家政策推動孝的實行。李光耀認為,不惜任何代價,不讓三代同堂的家庭分裂。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熱愛國家。在一個家庭中,晚輩可以從長輩那里獲得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

3.重視實踐特別是社會實踐在價值觀教育中所起的積極作用。新加坡重視在實踐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踐行價值觀。教育部規(guī)定學生必須選擇參加一定的課外活動,如加入學生社團、參與社會服務等。學校也經常組織各種類型的課外實踐活動,如參觀禁毒展等。新加坡非常注重開設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課程,組織各種學生社團進行實踐活動和服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之內化為道德觀念,形成道德素質。我國也要重視社會實踐在培養(yǎng)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重視勞動實踐的作用。勞動實踐可以讓人們真正的體會到勞動的艱辛與勞動的樂趣,潛移默化的使人們形成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等美德,最重要的是,通過勞動可以培育人們豐厚的情感,那種對土地、對大自然、對人類社會的親近感。

篇6

關鍵詞:特殊教育 公民精神 獨立人格 公共理性

分類號:G760

特殊教育的對象是特殊人群,人們慣于將其視為福利和慈善事業(yè),體現(xiàn)人道精神常被看做是比追求教育目的更重要的事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文化日益豐富和復雜化,生活呈現(xiàn)多元化,人的多種需要和各種能力不斷增長,特別是網絡時代新生活方式的全方位滲透,導致人與人之間聯(lián)系與交往方式發(fā)生重大變化,個體身心的某種缺陷對生存的意義也會有新的理’解和闡釋,其為社會做出特殊貢獻的可能性和機會大,大增加。而作為特殊人群與特殊貢獻兩者之間橋梁的特殊教育,僅僅滿足于道義責任是遠遠不夠的,它應當致力于開發(fā)生命的潛能,激發(fā)其全部熱情,使特殊群體成長為以特殊的能力和方式實現(xiàn)自身生命價值的人而不是社會的負擔,是以主體性和獨立人格獲得有尊嚴的生活的人而不是只會享受憐憫、同情和施舍的弱者,是維護公平和正義的合格公民而不是只能服從別人意見的順民,是有能力有實力影響公共事務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將公民精神培養(yǎng)視為特殊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也是特殊教育自身的升華。公民精神有豐富的內涵,就特殊教育對象的特點而言,主體性和公共理性是關注的重點,就此提出問題并做深入的思考和討論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獨立人格與立身之本

獨立人格是公民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中國正日益走向公民社會,它在本質上是一種民主生活方式,公共生活的秩序原則從基于底層的相互作用中涌現(xiàn)。它要求構成社會的基本要素——每一個體成員既要有獨立性,又要有公共性,兩者之間相互依存,沒有獨立性就沒有公共性,反之亦然。從另一方面來看,缺乏個性就沒有多樣化和多元化,從而也會使公民社會失去存在的基礎。公民社會中作為權力主體的獨立人格,有賴于主體性的確立,體現(xiàn)在獨立思考、價值判斷、自我選擇、自主行為、自強自立等方面。經驗告訴我們,特殊人群雖然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但主體精神通常比他人更突出。支撐他們獨立人格的是超常的心智力量,那是沒有經歷過特殊磨難的人所難以達到的。強化這種認識對特殊教育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特殊教育對象范圍很大,包括在聽覺、視覺、言語等方面有智力障礙的人,多動癥、自閉癥等。從人的發(fā)展的廣義視角來看,普通教育未必比特殊教育優(yōu)越,因為前者讓人成為同樣的人,而后者則能成就獨特的人。就特殊教育的根本涵義來說,它應能成就有特殊性的個體,至于能否成為現(xiàn)實,那要看特殊教育如何作為?,F(xiàn)時有許多特殊教育機構,主要致力于“矯正”和“康復”的工作,旨在讓特殊教育對象“回歸主流社會”。愛心固然可嘉,但有沒有不同的說法呢?從科學發(fā)展視角來看,以獨特性為安身立命之本,才能發(fā)揮個體的主體性,從而開創(chuàng)適應性生存之路。再者,讓特殊個體以“和而不同”的特色融入社會,對于和諧社會建設來說也具有深遠意義。

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這個說法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同。但價值何在?其價值就在于每一個體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獲得適應性生存。生命是自維生(self-production)的,這個科學原理告訴我們,活的生命系統(tǒng)“通過連續(xù)地更新自身,并不斷地調節(jié)這個過程以保持其結構的整合性”。瞽者耳聰,聵者目明,啞者心靈,身殘者志堅,智障者未必沒有其他發(fā)展通道。在動物界的演化過程中,一種機能的出現(xiàn)常常伴隨著另一種機能的消失。如靈長類的眼睛高度進化,而嗅覺卻逐漸消退。在人類中這種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在人類整體的演化過程中,由于大腦的進化,使其他多種器官的功能都發(fā)生了退化。反過來,人因為在體能的很多方面遠遠遜色于動物,這就迫使人類不得不依靠逐漸強大的大腦。這個道理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在那些為人類做出特殊貢獻的特殊群體中,生命以頑強的意志使自身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例證不勝枚舉。海倫·凱勒是最經典的例子。由此來看,特殊人群不遵從一般的發(fā)展模式,是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的。

關鍵在于,當今普通教育所認同的主流價值,與特殊教育理念的本真追求并不一致,兩者之間的割裂、分離與對立,使以“回歸主流”為取向的特殊教育面臨實踐上的困窘成為必然。以數理邏輯和語言邏輯為核心的課程文化,使多種其他智力潛能邊緣化,以考試為目的的價值取向排斥一切與之不相干的個體發(fā)展,教師的成就不以特殊個體的教育效果來衡量,學生與家長容不得同班就讀的特殊個體妨害自身的利益等,諸如此類的教育現(xiàn)實,使特殊人群的主體性發(fā)展處于不利的環(huán)境之中。對于多數需要特殊教育幫助的個體來說,公民社會自主性生存所必備的品質,需要一個合適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只有深刻地認識到特殊發(fā)展對特殊人群的意義,將獨立人格培養(yǎng)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整合和調動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并將特殊教育寓于一般教育之中,使兩者內在地統(tǒng)一起來,才有可能真正有助于特殊人群自身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獨立人格是公民的必要條件,而以獨特性安身立命,則是獨立人格賴以存在的邏輯起點和現(xiàn)實基礎。

2 公共理性與平等交往

公民社會依據公共理性處理一切關系,而公共理性則有賴于主體性的確立,并在獨立性與公共性兩者關系的反思中得到升華。公共理性從社會公平和正義出發(fā),以公共善為價值取向,以相互理解和尊重為基本原則,以彼此相互適應和互利合作的行為方式與人共處,以民主平等的方式積極參與公共生活,能容納和接受來自他人的不同觀點和意見,通過交往、討論、協(xié)商和共同活動達成共識。公民社會成員必備的兩種基本品質——獨立性和公共性,前者關乎個體的立身之本,后者關乎適應性生存得以實現(xiàn)的條件。從科學視角來看,人是復雜適應性主體,而復雜適應性主體之間是彼此相互適應的,公共生活的秩序原則就基于這個普遍的法則,公共理性的建立,就以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處理為出發(fā)點。特殊人群平等參與公共生活雖然已經成為人們的共同愿望,但參與公共生活所必需的公共理性何以形成?特殊教育的理念及其實踐,是否為之奠定了基礎?

同情弱者,關愛弱勢群體,固然也是公共生活的原則之一。但只是被關愛,而不是在一種平等的雙向互動過程中達到相互尊重與理解,是不能形成合乎公共理性的共同生活方式的。這對特殊人群的未來發(fā)展來說是不公平的。很少有機會施愛于他人而只是被施予的人,會在同情與憐憫中被弱勢化,當他們從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對呵護與照顧早已心安理得、習以為常,缺乏平等交往的心理準備。一個人成為只能享有同情和憐憫的角色,究其根源,那是社會文化和教育過程所造成的,是被幫助的單向關系鎖定了心理發(fā)展的走勢,限制了特殊個體人格的完善及多種需要和能力的增長。這在實質上,也從根本上違背了人道精神和人本主義。人的本質的豐富性是人性解放的體現(xiàn),它又是人生價值得以充分實現(xiàn)的條件。而交往關系的特點,則決定著人的本質的豐富性。從個體發(fā)展的視角看,在關注與被關注、同情與被同情之間,永遠都處在被動地位的特殊人群,還會失去主體性生長的機會。

對特殊人群的幫助應當從公共理性的成長著眼,特殊人群在公共生活中,不僅要通曉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當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懂得民主并能以民主的方式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做出貢獻。恰當地處理相互關系,不是只明白道理就行了,必須得成為一種習慣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需要親身經歷的、歷時性的過程,是唯有通過教育文化的濡化作用方能成就的。圍繞不同的特殊教育對象而設置的課程,在實際的運作中難以涉及到諸如擴大交往關系、強化交往的雙向互動性、增強相互理解與尊重、養(yǎng)成民主平等的生活方式等對公民人格形成至關重要的教育內容。“融合教育”是一個很好的理念,但也很難將上述目標落到實處。社會生態(tài)中那種成就強者、排斥弱者的隱秩序對學校生活的影響,導致平等的、雙向互動的交往關系難以真正實現(xiàn)。歧視和排斥特殊人群的做法違背道義原則,公然如此必遭譴責。但這并不能阻止人們以各種隱晦曲折的方式遠離他們。無法進入中心、被邊緣化的處境時刻伴隨著他們,發(fā)展的機會是不平等的。因此,即使有“融合教育”“隨班就讀”的措施,也難以化解來自各個方面的無形的阻力。生活情景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折射出人們在公平正義問題上的認知水平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特殊人群最能領會公平與正義的真正意義,因為他們每時每刻都處在最敏感關系的接觸點上。特殊教育應為特殊人群在未來社會中發(fā)揮公民的積極作用打好基礎,這需要充分認識公共理性建構的價值和意義,并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實際的、有益的探索。

3 問題與對策

特殊教育的目標包含了發(fā)現(xiàn)潛能、增長知識、獲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成為有用人才等方面的要求,從根本上講與公民素質培養(yǎng)有著一致性。然而,在當今時代,從理論與實踐上強化公民教育已成為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要,這一目標應當予以充分重視并置于突出地位,不可忽視特殊教育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價值意義。在特殊教育中滲透公民教育,不僅需要在價值及其理念上有明確的定位,更需要著力營造公民成長的教育文化環(huán)境,在教育的內容與途徑上必須體現(xiàn)出民主精神和主體性發(fā)展的價值取向。鑒于當前特殊教育的現(xiàn)實,對下列問題的思考與探索,當引起關注。

首先,公民人格成長,要有合適的生境。“生境”這個來自生物學的概念并非指一般的生存環(huán)境,它原本指能夠引起自身被復制的環(huán)境。這里借用它來指鼓勵、贊許、認同公民理念的生活情景,在那里,民主生活的經驗在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豐富并獲得自我更新的生命力,這就是公民人格的生境。公民人格的形成,不是僅靠特殊教育對象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特殊人群置身其中的社會生態(tài)的良性改造,是所有教育對象的公民意識養(yǎng)成問題。非民主的氛圍不可能生長出公民品格。要使特殊教育對象成為公民,得從所有人的公民教育做起,一切受教育者都具有公民意識,有民主平等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特殊教育對象的公民素質生長就能“默而成之”(《易經·系辭上》)。公民教育近年來在國內受到普遍關注,但是一些做法值得反思,將公民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或愛國主義教育,認為公民教育不過就是讓學生了解關于公民的知識,有維權思想,懂得責任和義務等,顯然是認識上的誤區(qū)。以設置相關課程通過說教和灌輸進行公民教育為根本途徑,則是實踐上的誤區(qū)。這一切必然導致公民教育的形式化和口號化。公民素質是逐漸生長出來的品質,需要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與之相適應的文化環(huán)境。公民應該從內心中真正懂得如何與特殊人群相處,在學校生活中就應該獲得這種經驗。每個公民社會的合格成員,都得學會如何與所有的人平等交往。公民社會與民主政治有著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在幫助人們獲得關于民主的知識、掌握實行民主的條件和程序、探索走向公民社會的合適路徑問題上,按照杜威的說法,教育不是唯一的途徑,但卻是首要的途徑。創(chuàng)造條件使各種不同的價值、多元文化的信息,在個體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實現(xiàn)平等的對話與交流,這才是特殊群體公民人格成長的生境。

其二,特殊教育當融入普通教育。從理論上講,特殊與一般是統(tǒng)一的,但在實踐上二者常被置于對立的地位。教育實踐中區(qū)別對待的根本原因,蓋因特殊個體不適應按統(tǒng)一標準設置的課程與教育情景,而普通教育忽視主體性和個性早已是一種共識。如前所述,將特殊人群進行隔離的方法,必然使其脫離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景,其交往的范圍與對象、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化、需要及能力的增長都受到限制,加之福利與慈善話語權遮蔽下,施與者與被施與者不平等關系所造成的種種心理傾向,這一切不僅不利于公民人格成長,并且將會為社會的公平正義增添負數或負能量。將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之中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方向和科學的途徑。至于如何做,只要教育者確立了這樣的理念,總會探索出切合實際的方法和路徑的。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具備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識和技能,因為教育的本真追求,就是讓每一個體都能獲得適合自身條件的發(fā)展。只懂得對所有的人傳遞同樣的知識的,未必是一個合格的教師。

篇7

摘 要: 基礎教育階段是公民教育的關鍵時期,是培養(yǎng)公民素養(yǎng)的最佳時期,具有奠基性作用。當前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在實踐中總體呈現(xiàn)出認識不到位、課程缺乏系統(tǒng)性、方式單一、評價指標模糊、實效性不高等問題。提高對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完善公民教育課程體系;豐富公民教育途徑及手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是提高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基礎教育 公民教育 教學方法

公民教育是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的全納性教育,應根植于基礎教育階段?;A教育階段是公民教育的最佳時期,在公民的成長中具有奠基性作用?;A教育新課程標準已明確界定了公民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基本歸屬于德育的范疇,以品德課和政治課為載體。在實踐過程中總體呈現(xiàn)出缺乏系統(tǒng)性、方式單一、評價指標模糊、流于形式等問題,整體來看實效性不高。公民教育是一個知行合一的統(tǒng)一過程,既需要有統(tǒng)一、科學的課程標準,更應與其他課程整合起懟V厥硬⑸笫踴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課程實施現(xiàn)狀,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必要也是必需的。

一、公民教育的含義及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的特征

“公民”的概念源于古代西方。公民教育包括一切有助于培養(yǎng)公民知識、感情態(tài)度及能力的活動,是培養(yǎng)人們有效地參與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培養(yǎng)健全自律的、明達的公民的各種教育活動和手段的綜合體。學校公民教育,指專門培養(yǎng)青少年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及具備未來良好公民的潛質的教育活動。其任務在于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公民知識、樹立公民意識、形成公民行為及培養(yǎng)公民能力。公民教育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公民教育應該由現(xiàn)階段的社會性質和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所決定。2014年總理提出了“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科學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成為我國現(xiàn)階段公民的必備素質。因此,我國現(xiàn)階段學校公民教育內容除了愛國主義教育、權利與義務意識教育、民主平等意識教育、道德信念教育外,還應該包括環(huán)境教育與科學素質教育。

基于基礎教育的特點及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基礎教育階段的公民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基礎性?;A教育階段的公民教育,是學校為提高公民素質和進一步培養(yǎng)人才而實施的初步教育,基礎性是小學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的根本特征。二是全面性。在這一階段,學校公民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會從自然、社會、科學、人文等各個方面進行,而不是偏重于某一門學科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三是全體性?;A教育階段的教育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并且國家針對他們提供基本的教育設施和條件,提供制度保障。四是養(yǎng)成性?;A教育階段作為實施公民教育的最初階段,學生的世界觀正在養(yǎng)成中,對學生的影響比以后的階段更深,有先入為主的優(yōu)勢,對學生有著全方位的影響。并且此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強,對知識抱有好奇心,更有可塑性,從而更好地掌握公民教育的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公民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并具備終身學習能力。

二、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現(xiàn)狀調查情況及分析

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從公民教育的意義、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方式五個維度對唐山地區(qū)小學初中教師進行抽樣調查。發(fā)放問卷200份,收回問卷195份,回收率為97.5%,有效問卷為189份,有效率為94.5%。

(一)教師對公民教育的認識和理解。

表1反映出的現(xiàn)狀喜憂參半。令人欣慰的是,絕大部分教師都了解過公民教育的相關知識,占72%,但是只有30%的教師通過學校教研活動或者相關培訓進行了系統(tǒng)學習。近三分之一的教師對公民教育的系統(tǒng)內容不甚了解,或者從未聽過,這是很嚴峻的情況。學校是公民教育的主陣地,教師是實施公民教育的主導者,教師理念的不到位勢必影響學校公民教育的實效性。

(二)學校公民教育的現(xiàn)狀和意義。

由表2可知,學校實施公民教育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25%的教師認為公民教育沒有被足夠重視,一半以上的教師認為學校重視但沒有落到實處,這應該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的普遍現(xiàn)象,值得引起關注反思。令人鼓舞的是,已有部分學校公民教育實施效果良好,說明學校公民教育已經起步,亟待發(fā)展。

(三)公民教育的課程形式。

表3顯示的是一道多項選擇題目“您所在學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的調查結果??梢钥闯觯斍皩W校公民教育的主要載體是思想品德課程,超過一半的教師選項中包含了這一內容,其他則依次是各種德育活動、學科教學和公民教育校本課程。這一結果說明在我國當前學校教育中,公民教育尚未形成系統(tǒng)的體系,與德育融為一體。德育與公民教育確有重合之處,但各有側重,不能等同。

(四)公民教育的課程內容。

關于公民教育的內容,調查結果如表5顯示。全部被調查者選擇了愛國主義教育,一方面說明在教師心目中,愛國主義精神是公民必備素質,另一方面反映出部分教師對公民教育的內容認識模糊,約四成的教師并不認為科學素養(yǎng)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內容,說明教師對公民教育的內容體系認識不夠全面明確,基本等同于德育內容。

(五)公民教育的實施方式。

表5顯示,學校公民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如果沒有專門的公民課程,則主要由德育課承擔。課堂教學在傳授理論知識方面具有優(yōu)勢,但在其他方面則力不從心。公民教育是一個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體,理應發(fā)揮各種途徑的優(yōu)勢,切實提高公民教育的實效性。實踐活動日益受到重視,這是令人欣慰的現(xiàn)象。

由上述分析可知,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取得一定的進展,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諸如公民教育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對于公民教育的目標、內容等問題的理解不明確、不到位;缺乏相對獨立的公民教育課程體系,等同于德育,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的實效,阻礙公民教育的進程,亟待解決。

三、提高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實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對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加強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是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必然要求。公民素養(yǎng)的提升比科學技術的現(xiàn)代化更能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首先,要從國家層面提高對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教育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公民教育,切實為公民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學校作為實施公民教育的主陣地,要真正認識到公民教育的意義價值,領導要對此給予實質性的關注和支持,制定切實有操作意義的制度,不走過場,搞形式主義,真正落到實處。另外,家庭、學校、社會要形成合力,形成公民教育的濃厚氛圍。

(二)研發(fā)課程,編制本土化的公民教育教材。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的使命必須由課程承擔并實現(xiàn)。加快公民教育課程的開發(fā),是實施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要積極關注公民教育經驗的積累和提升,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需要,編定具有層次性和系統(tǒng)性的公民教育系列教材,將公民教育納入課程體系,規(guī)定必修課時,真正確保中小學公民教育落到實處。

公民教育涉及的目標領域廣、內容豐富,對于編制課程的人員素質要求高,短期內編制系統(tǒng)的公民教育教材難度較大。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地域發(fā)展不平衡,應鼓勵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fā),體現(xiàn)因地制宜,切實發(fā)揮公民教育課程的適切性。

(三)構建多元立體化的公民教育實施方式。

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公民教育應從兩個層面實施:一是直接的公民教育課程教學,二是間接滲透方式進行的公民教育。在公民教育課程教學中,要轉變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傾向,注重和學生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如運用鮮活的案例,啟發(fā)學生探究思考,交流討論,讓學生在對具體事件的分析、感知中,形成公民意識,鍛煉公民技能,提升公民素養(yǎng)。另外,應該拓寬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渠道,“走出教室”、“走進生活”,充分利用班團隊會、國旗下的講話等形式進行公民意識教育。以“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活動的空間延伸到校園、校外、社區(qū),重視學生在活動中的親身經歷、自我感悟,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將公民意識內化提升。另外,其他學科教學是間接實施公民教育不可忽視的領域。學科滲透時教師應用自身良好的公民修養(yǎng)和學科知識,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受到影響。公民教育涉及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各個學科每一位教師都有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的義務。

(四)改進公民教育課程評價。

要使公民教育常態(tài)持續(xù)開展,有效的評價將起到激勵和導向作用。目前,對公民教育的評價沒有及時跟進,直接影響了公民教育的實施效果。逐步構建以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以及評價方法多樣化的、可操作的、發(fā)展性的公民教育評價體系,是公民教育實踐的必然要求。通過教育評價的開展,找到現(xiàn)行公民教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為了公民教育課程的更加科學、更適合學生的發(fā)展,要重視公民教育評價建設。

參考文獻:

[1]劉作建,蔣文學.中小學公民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3(16).

[2]張宜海.基礎教育階段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公民意識[J].人民教育,2010(05).

[3]易喜平.淺論現(xiàn)代公民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02).

[4]黃甫全.學校公民教育問題及Σ哐芯[J].學術研究,1997(04):35.

本文系

1.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民生調研專項課題“基礎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的調查與思考――基于課程的視角”(編號201601853)

2.唐山師范學院科研課題“唐山市義務教育階段公民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編號2013C19)

篇8

【關鍵詞】小學品德;教學;公民教育

小學階段的兒童正處在從他律到自律的過渡時期,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較大,是實施公民價值觀教育的最佳時期。因此,探討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現(xiàn)代公民價值觀,對于實施公民教育,推進品德課程改革,促進兒童品德發(fā)展,是十分必要的。

1公民價值觀教育的內涵

公民價值觀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價值觀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行為取向及對事物的評價、態(tài)度反映出來,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使人們行為

的內部動力。小學品德課程中實施公民價值觀教育,旨在以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為指針,尋找小學品德課程實施與公民價值觀教育的結合點,挖掘品德課程中公民價值觀教育的要素,突出人類普適的價值觀念,引導價值觀的形成和發(fā)展,探索品德課程實施中公民價值觀教育的途徑與策略,提高課程實施水平,提升學生的公民素養(yǎng),為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打下基礎。

2小學品德教學中公民教育的缺失

公民教育流于形式,主要表現(xiàn)在學校對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師對公民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和自身公民意識不夠強以及公民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單一這樣三個方面:

首先,學校忽視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學校已經習慣了“傳統(tǒng)”德育的工作模式,學校分管公民教育和教學的領導在工作中身兼數職,很少引導教師進行公民教育的調研。學校領導考慮更多的是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學校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的成績等。

其次,教師的認識和素質存在局限。學校在公民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幾乎都沒有配備專職教師進行教學,多數是由班主任或其他學科教師兼任。由于老師沒有較為扎實的專業(yè)功底,缺乏對學生公民道德和公民精神形成規(guī)律的把握,上課照本宣科,敷衍了事,理論與實際情況沒有結合起來,教學方法單調、乏味,學生也不感興趣,課堂效果很差,有的老師只上半節(jié)課,余下時間就讓學生做語文或數學作業(yè)。教師中由于個體素質差異,給公民教育也帶來了難題和挑戰(zhàn)。學校安排那些專業(yè)文化水平高的教師對小學生進行公民教育,也不一定教得出色。因為專業(yè)文化水平與教學能力不完全對等。有的教師雖然意識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的公民意識都不夠強,也無法實施好公民教育。

此外,公民教育模式和方法單一。公民教育作為一種新理念提上日程,但如何有效進行公民教育的問題一時仍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優(yōu)秀的公民教育專業(yè)老師仍然非常缺乏。在公民教育的教學中,老師難以找到合適的公民教育方法,就會套用傳統(tǒng)的德育課或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由于長期以來德育教學方法的影響,加上公民教育問題還沒有深入人心,公民教育的地位也沒有其他課程高,目前在小學,絕大部分教師都采取直接灌輸的課堂教學,使公民教育也僅局限于課堂的講授。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很難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無法真正實施好公民教育。

3小學品德課程中公民價值觀教育的途徑

3.1品德課堂是公民價值觀教育的主要陣地

品德課堂帶有明確的導向性,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感受品德的熏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掌握規(guī)范的行為方式。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公民價值觀教育因素,采取活動化的方式進行教學。課堂教學活動應源自兒童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應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xù)性,幫助學生獲得彼此聯(lián)系的、不斷深化的經驗與體驗,生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內化為道德信念。

3.2社會實踐是公民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渠道

一方面,由于受時空的限制,不可能每件事都在課堂上實踐;另一方面,小學生年齡小,道德實踐的自覺性不強,課堂上生成的價值觀念需要在家庭、社會生活中通過實踐來鞏固和反饋。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從小課堂走向大社會,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判斷、選擇和適應能力,從而發(fā)揮公民價值觀教育的整體效益。

3.3課程整合是公民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拓展

小學生處于兒童時期,其自我意識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強。小學教育者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對公民教育給予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在小學實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我們的基礎教育首先是培養(yǎng)人,也就是合格公民。小學教育在學校的總體教育目標上應把公民教育提高到學校辦學目標的重要位置,并在學校的管理中采取民主的方式,營造一種有利于公民教育的民主氛圍。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給予小學生恰當的帶有啟蒙性、準備性、基礎性的公民教育的引導和幫助。從課程目標來看,每門學科都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作為重要內容。因此,在學科課程中滲透公民價值觀教育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如在習作教學中,我們倡導與同伴分享習作成果,有利于形成分享觀;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我們常常組織小組合作活動,引導學生形成共贏觀。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尋找課文內容與價值觀教育的結合點,既體現(xiàn)了工具性,又體現(xiàn)了人文性。

3.4要講求知行統(tǒng)一

陶行知先生強調,我們在注重知行統(tǒng)一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即如何使學生知行達到和諧統(tǒng)一,真正使學生達到“學做真人”,成為真、善、美的人。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擔負起應盡的職責,幫助、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以及在這種人生觀指導下所建立起來的道德、品質、意志。陶行知的知行統(tǒng)一思想在小學的公民教育中同樣適用。小學的公民教育要從學生的日常行為開始,培養(yǎng)學生合乎現(xiàn)代公民要求的言行舉止,防止盲目行動的產生和錯誤行為的出現(xiàn)。

4 結論

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讓學生學會多少條目和規(guī)范,而在于引導學生形成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念。學生只有形成了這些現(xiàn)代價值觀念,才能稱得上有開放的思想和真正的道德。毋庸置疑,為了實施公民教育,推進品德課程改革,提高德育實效,教師的教學應力求抓住教育的根本,著重在培養(yǎng)學生如何形成這些觀念上下功夫,而不應在傳授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知識這些淺層、表面上打轉,以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參考文獻:

[1]趙亞夫.基礎教育中公民教育的價值理念與行動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6,(12):33.

篇9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有著一定的轉變。歷史作為初中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主要學科,對學生們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深刻的作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重視的是朝代、年份、歷史事件的記憶是否牢固,而忽略了公民教育的這個話題。所以,與許多國外的教育相比,我國歷史課堂中公民教育是嚴重缺失的。本文針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公民教育培養(yǎng)的重要性,對其具體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公民教育;研究

前言

“公民”這個話題經久不衰,是許多歷史學家和教育學家都非常關注的部分。同時,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國民意識,使他們對歷史課堂中的一些知識點進行準確的解讀,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名社會主義人民的素養(yǎng)。所以,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歷史課堂中的公民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公民教育的意義

1.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公民精神和內涵的理解有著深刻性的必要。從經濟角度而言,我國傳統(tǒng)的經濟形式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中強調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要求公民要在發(fā)展中以長遠的眼光入手,從而達到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這種形式大大壓制了人民的主體意識,對個體化的健全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如今的經濟形式是社會主義經濟,我們在強調集體利益,強調責任的同時也應該使人們明白權利與義務的相對統(tǒng)一,這樣才能夠促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而學生作為國家重點的培養(yǎng)對象,也要為我國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提供一份力量。

2.青少年自身發(fā)展的必要選擇。初中階段正是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形成的基本時期,這時他們的心理都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不在教育中對其進行引導,很可能會使他們誤入歧途。以一個典型的實例為證:在蘇州的一些城郊地區(qū),網絡發(fā)展的較為迅速,學生們所能夠了解到的信息內容也是五花八門的。這種情況導致一些不良的因素在校園內進行傳遞,學生們受到此類信息的影響會將法律意識拋到腦后,進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另外,當前的父母對孩子的寵愛過度,孩子們都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進而忽視了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

3.開展公民教育是深化初中歷史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應試教育的要求下,很多學生都成為了“應試讀書的機器”,他們不能夠將知識進行了解與消化,只注重書本中一些必考的問題。教師也是如此,他們總是會讓學生去記住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填鴨式的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們不僅不能對知識進行很好的了解,并且會對歷史產生一種厭惡感,他們只是在記憶中將事件的名稱以及所發(fā)生的年份存留在腦海中,又如何提及深切性的感悟呢?教育改革的形式下,國家對初中的歷史教學內容提出了而更高的要求。學生要意識到自己作為國民的權利與義務。

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公民教育的培養(yǎng)措施

1.確立公民教育的教學目標。在初中歷史公民教育的課堂培養(yǎng)上,確立教育目標是首要任務。教師在制定方案時,要從教學任務、情感表達方式、價值觀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將公民教育的理念時刻在課堂中滲透。例如:在《與抗擊沙俄》的學習中,教師首先要對整個知識系統(tǒng)進行組合,以單元模塊的設計方式讓學生們真正對內容進行消化。教師在教學方面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們了解是哪個國家侵占了臺灣,它是用什么樣的手段進行侵略的以及針對沙俄入侵黑龍江的這段史實進行深入的分析。其次,教師教學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來研究歷史上臺灣在我國分屬于哪一范疇。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們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進行組內的討論,引導學生由內容向情感的方向延伸。最后,教師為學生們講述鄭成功的過程,將鄭成功當時的心情用激昂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們體會到身為一個公民應有的擔當。

2.靈活的運用不同教學方式。歷史的教學手段在長期以來都是多種多樣的的,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師要學會靈活性的變通,才能夠讓學生理解其中的深意,體會到作為公民的那份情感。以《》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播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個片段,讓學生們首先進行初步的了解。接著,教師以日軍侵城,并且將中國人進行活埋的片段為例,讓學生們分別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以學生的個人理解為起點,為學生們聲形并茂的描述出整個事件,在其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情感,以情動人。這種方式突出的是講授過程中的藝術性,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會引起學生的共鳴,讓他們深刻的體會到公民教育的具體內涵。

3.將討論法運用到其中。討論法對歷史課堂中公民教育精神的培養(yǎng)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以《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為例,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令學生們在書中尋找答案,進而活躍課堂氣氛。第二,教師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分別從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進行意義探討。最終,教師將三個小組內討論出來的結果都進行歸類,引導學生們思考“商鞅變法的方式對于現(xiàn)代的中國是否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另外,在課后進行整體總結,以每個學生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令他們寫出從中感受到的愛國情懷。

綜上所述,歷史課堂中公民教育的意義非常深刻,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增進學生的民主意識,讓他們對初中歷史的教學內容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時也將“公民教育”的理念在教學中傳遞,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吳艷 單位:蘇州市景范中學校

參考文獻:

篇10

一、盧梭公民教育思想的合理性分析

1、順應兒童天性

盧梭認為,人的天性都是純凈、善良的,自然、本性和良心構成人們善良的天性。世間所有的罪惡,都是受后天禍害的。因此,只要讓人的自然本性得到發(fā)展,人就必然是趨向善良的。因此,盧梭主張進行自然教育,保護兒童天性中的善,順應兒童的天性發(fā)展,使他們都能成為自由發(fā)展的人?!按笞匀幌M麅和诔扇艘郧熬鸵駜和臉幼印H绻覀兇騺y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tài)龍鐘的兒童。”

2、呼喚愛國主義

盧梭寫道:“ 一個做父親的,當他生養(yǎng)孩子的時候,還只不過是完成了他的任務的三分之一。他對人類有生育人的義務;他對社會有培養(yǎng)合群的人的義務;他對國家有造就公民的義務?!?“必須給予人民的心靈以民族的形式,又這樣形成其意見和嗜好,使得他們不但由于必須而且也由于性向和愿望而成其為愛國者?!绻麄冏杂琢曈谡J為他們的個性只是在個性對國家整體的關系之中,并且覺得他們自己的存在只是國家存在的一部分,那么他們最后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把自己和這一較大的整體視為一體,覺得自己是國家的成員,并且以微妙的情感來愛祖國;他們提起精神永久向著這個偉大的目標,并且把許多惡習非行所由來的極其危險的氣質變成高尚的品德?!?國家由公民組成,作為國家一分子,愛國美德是公民對于國家義務的第一要義。因此,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塑造熱愛共同體的愛國公民。

3、重視公共意志

道德公民的培養(yǎng)的重點,在于激發(fā)公民對道德共同體的整體認同感。公意和眾意不同,眾意只是所有公民的意愿的簡單相加,而公意在某種程度上,是被抽象化了的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既然公意能夠代表廣大人民最普遍的意志,是那些摒棄了危害共同體和個人利益的“個別意志”、有利于共同體和全體成員共同福祉的東西,因此必然得到大家的贊同并在此基礎上得以普遍化,基于此基礎上形成的公意便能夠體現(xiàn)共同體的整體道德人格。

二、盧梭公民教育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1、“以人為本”:將學生發(fā)展視為最高追求

對各種社會問題的思考,都離不開對人(現(xiàn)實的人)的研究,對人的思考是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而的最終價值目標,也依然不可避免地落到“人”的身上。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人為本”,就必須以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要為本,關注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動和實際行為,對其進行正確及時的引導。

而縱觀我們現(xiàn)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許多高校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但是依然有一些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一項任務機械性地完成。教師僅僅只是負責講授書本知識,缺乏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實際鍛煉,疏于指導學生對社會、對生活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收到實效,就必須要走出這一困境,真正以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工作的著力點。盧梭認為,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應是“人的自由”,這也是其道德教育理論的起點思想,我們應借鑒這一思想,遵從學生的“自然人性”,順應人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多種手段、從多方面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

2、愛國教育:于全球化條件下高舉愛國旗幟

國家是每一位公民所聚集的共同體,公民的首要國家性義務就是熱愛自己的祖國。因此,培養(yǎng)熱愛國家的理想型愛國公民是進行道德教育的最終職責。 在全球化條件下,愛國愛黨愛家,具備了更為重要的意義。隨著留學、移民熱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向往西方國家的教育資源、生活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否堅守熱愛祖國的立場,成為了我們必須面臨的一大考驗。

盧梭的公民教育思想高度強調公民對國家的義務和責任,認為愛國教育必須在兒童時期就開始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應借鑒盧梭的愛國教育理念,重視在啟蒙教育中滲透愛國主義情懷,使他們真正將熱愛祖國視為自己崇高的使命,才能不因時代的變遷而盲目地崇洋媚外,并對西方和平演變戰(zhàn)略保持天然的警惕。

3、主流價值:讓核心價值觀占領思想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