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利弊范文

時間:2023-10-25 17:33: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交流的利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化交流的利弊

篇1

*京翰教育簡介

本著“關注孩子學習成長的每一個細節(jié)”的治學理念,京翰教育在業(yè)內(nèi)率先推出“4個1”輔導模式:1位學習規(guī)劃師、1套個性化學習方案、1位精英學科教師、1位專職班主任,目前眾多學子經(jīng)過京翰的輔導實現(xiàn)快速提分,實現(xiàn)了升學的夢想。因為完善溫馨的服務、現(xiàn)代時尚的學習環(huán)境,被家長和孩子親切的稱為“孩子的第二個家”。

校區(qū)分布:歷下區(qū)、市中區(qū)

免費課程咨詢熱線:400 006 6911 轉分機 77633 (先撥打前十位分機,接通后聽到語音提示后,輸入后五位分機,可以和機構老師一對一咨詢)

京翰教育綜合介紹

--招生年級:

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

--輔導科目

小學課程:語文、數(shù)學、奧數(shù)、英語、小升初專項輔導

初中輔導: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政治

高中輔導: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政治

--校區(qū)分布

多個校區(qū),詳情請撥打免費課程咨詢熱線了解

*具體地址

濟南市 歷下區(qū) 濟南濼源校區(qū)     免費課程咨詢熱線:400 006 6911 轉分機 77633

濟南市 歷下區(qū) 濟南山師大校區(qū)   免費課程咨詢熱線:400 006 6911 轉分機 77611

濟南市 市中區(qū) 濟南陽光校區(qū)     免費課程咨詢熱線:400 006 6911 轉分機 77610

------------------------部分課程介紹------------------------

新學期伊始,作為專業(yè)從事中小學課外教育的我們根據(jù)個性化教學特點針對高一年級課程特點推出高一同步拓寬拔高輔導課程,課程主要以總結方法、確立體系、同步超前為目的,同步輔導,快速提高。

1、招生對象:

高一年級學生

2、主要班型:

一對一突破班

3、輔導課程:

化學

4、課程介紹:

新課改強調(diào),學生在高一階段可了解到高中化學的所有知識面,但層次不高,同時把“化學計量”和“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貫穿整個高中階段的重點雙基知識放到高一學年。因此高一化學要注重基礎的鞏固。

1、重點把握微觀世界、化學計量、離子反應、計算、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堿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以及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的知識;

篇2

【關鍵詞】英語教學 跨文化教育 策略

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必然涉及到文化交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跨文化交流更為頻繁。因此高校英語教學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還要加強跨文化的滲透,指導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這才是英語教學的目的。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語言本身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人們在英語交流當中出現(xiàn)許多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而產(chǎn)生的小錯誤。

一、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必要性

1.促進英語教學實踐。語言從文化中產(chǎn)生,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nèi)涵,語言是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沒有文化的語言就像是沒有靈魂的驅殼,雖徒有外表,卻沒有思想,因此語言的學習必須依托文化為背景。語言在一定的文化當中產(chǎn)生,語言的學習自然也要還原到適當?shù)奈幕諊斨腥?,這樣才能使英語的學習變成生動的生活,而不是死板的教學。我們有許多人在國內(nèi)苦學英語多年確認然停留在啞巴英語的半吊子水平,而出國后短短幾年內(nèi)就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就是文化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只有將自身置于所學的語言文化當中,才能感受到它的內(nèi)涵和真正魅力,從而從內(nèi)心深處開始學習英語。否則英語只能是一種最粗淺的工具。

2.順應國際化發(fā)展潮流。當前雖然全球化在逐步加深,但國與國之間,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的文化差異仍然存在。甚至隨著國際化趨勢,我們需要了解越來越多的文化。通過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各地區(qū)的文化差異,從而增進對于異國文化的尊重與理解??缥幕逃呐囵B(yǎng)還有助培養(yǎng)我國大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充分與國際接軌,促進學術、文化等各方面的更加深入的理解交流。當前我們積極學習西方,在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各地區(qū)的文化背景。在這基礎上對西方思想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政治理念進行嚴格考察,才能更準確的理解其內(nèi)涵,從而衡量這些東西是否真的能為我所用。引進之后在本土文化的影響下又要考慮需要做什么改變,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引進來,走出去”,而不是單純的而不加辨別就胡亂引進。

3.促進大學生社會性發(fā)展。文化教育是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棟梁,最終要走出象牙塔,邁向社會。而學校對大學生們進行的跨文化教育,有助于他們了解各國的文化、風俗,不僅拓寬他們的視野,為以后在社會工作培養(yǎng)更大的潛力。同時還加強他們對于文化的包容和認同,以便在日后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交流,增強社會適應性。

4.促進自身文化的發(fā)展。全球化發(fā)展的同時倡導世界發(fā)展的多元化。諸如五大文化圈、七大文化發(fā)源地等理論的提出,特別強調(diào)文化的多元性。而近期中國提出的儒教文化,不僅是為了增強文化的多元性,更是為了突出本土文化的優(yōu)勢。通過跨文化教育培養(yǎng),可以使青少年充分了解各個文化的異同、利弊,從而促進對于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認識。并且能夠從外界文化中吸取有利于自己發(fā)展的因素,從而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二、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

1.教學內(nèi)容設置不合理。我國高校英語教學長期以來一直以語言交流的技能培養(yǎng)為主,而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則較少。直到20世紀末,我國才將文化培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編入新修訂的英語教學大綱中。但即使如此,高校教師由于慣性思維,并沒有很好的將文化培養(yǎng)目標實施到英語教學的實踐當中去。此外就是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在我國仍然沒有形成系統(tǒng)性的完整理論,相關理論方面的書籍出版也遠遠不夠,可供參考性文獻也非常少,這就給高校英語教學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帶來一定阻礙。即使是一些教材上涉及到了關于跨文化的內(nèi)容,但也十分有限,并未給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完整教學。

2.教育方法陳舊。教學目標的變化要求相應的教學方法的改變,但教師沒有適應這一轉變形式,方法仍然很陳舊。一方面許多教師不能夠靈活運用現(xiàn)代教學方法,不能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的變化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將重點放在對句型、語法的分析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掌握技能,而忽視對于跨文化教育的培養(yǎng)。一些教師將英語教學簡單的局限于課本,而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視野,國際化視野則有所欠缺。因為他們在內(nèi)心里認同英語僅僅是一門語言,而不是一種文化。

3.跨文化教育意識薄弱。目前雖然教師們的跨文化教育意識有所加強,但還是有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例如對于教學目標的重視程度,仍然有的將語言教學作為重點而忽視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對于母語文化的掌握,使得英語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不能將母語文化全面完善的展示給國際。三是沒有明確中西文化的關系。在英語教學中過分注重西方文化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母語文化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所受到的文化教育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夠準確的進行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最終導致英語并不能實現(xiàn)“為我所用”,而只能是“為他所用”,英語也就真正成為說話的工具,而不是交流的工具。

三、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1.合理設置教學內(nèi)容。內(nèi)容是教材的直接反映,它直接引導了教學的價值觀取向,因此必須要合理設置教學內(nèi)容,加強對跨文化教育內(nèi)容的編排。在內(nèi)容的編排過程中要兼顧英語語言教學與文化培養(yǎng)的雙重培養(yǎng)目標,不能顧此失彼。同時在跨文化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要兼顧文化覆蓋面與時勢的結合,既要介紹西方的文化,也要加強對母語文化的培養(yǎng),還要兼顧文化的發(fā)展性,文化教育與時展相結合。

2.革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革新直接影響著教學內(nèi)容實踐的質(zhì)量。此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邏輯判斷能力、認知能力等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會受到教學方法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師要在分析跨文化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的區(qū)別基礎之上,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所教課程的特點,綜合應用各種現(xiàn)代信息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語言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跨文化學習能力。

3.強化跨文化教育培養(yǎng)意識。要想真正的達到傳統(tǒng)教育向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轉變,必須要從意識上實現(xiàn)真正轉變。教師首先要明確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培養(yǎng)目標,由原來單純的知識傳授變?yōu)閷τ谥R、能力和素質(zhì)的綜合培養(yǎng)。其次教師自身得接受跨文化教育的培訓。教師自身應該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關注外國文化,諸如其歷史背景、文化習俗、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概況等等。教師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可將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進行比較,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別,增強自身對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培養(yǎng)開闊的國際視野。在此基礎上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了解世界文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也要組織適當?shù)膰鈬鴥?nèi)文化考察,讓教師在實地充分體驗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思考其文化內(nèi)涵。這樣教師會形成質(zhì)的改變,并且能夠以身傳教,更增加了學生對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英語教學中涉及到跨文化教育問題比較多,我們要在明確跨文化教育對于人才培養(yǎng)和國家戰(zhàn)略的必要性的基礎之上,清醒地認識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實施現(xiàn)狀,對課程內(nèi)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應用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方面做出相應的改變或革新。

參考文獻:

[1]方小兵.試析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途徑[J].時代教育,2012,15:94-95.

[2]張偉.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探析[J].考試周刊,2013, 29:81-82.

[3]陳文華.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07:169-172.

篇3

摘要本文通過《紅樓夢》人物對話中稱謂語英譯的對比分析,詳細闡述了中英稱謂文化的差異及其對翻譯所造成的困難,深入探討了異化和歸化策略在楊氏和霍氏英譯本中的應用,并指出二者的利弊。筆者認為,隨著跨文化傳播的不斷發(fā)展,未來的翻譯實踐會呈現(xiàn)出以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趨勢。

關鍵詞:紅樓夢 稱謂語 翻譯 異化與歸化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一 引言

《紅樓夢》素來被譽為中國明清文化歷史的全息圖,細致入微地描繪了四大家族的盛衰榮枯。其中人物幾百余,作者生動真實地構建了一個紛繁復雜的人際稱謂系統(tǒng)。其中各種稱謂語的使用大致遵循四項原則,即:宗法、等級、禮儀、情感(孫煒,1991)。宗法原則決定親屬稱謂語的使用,等級原則制約社會地位稱謂語的選用,禮儀原則規(guī)約了敬謙語的使用,而情感原則決定了在不同場合說話人如何選擇恰當?shù)脑~語來表達對聽話人或所指對象的愛憎(劉澤權,2006)。對《紅樓夢》稱謂系統(tǒng)的研究一直是文化學和社會學的熱點,而其中人際稱謂的翻譯恰好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異和交鋒,是文化翻譯研究的典型案例(馮慶華,2006)。時下,《紅樓夢》較為流行的兩個英譯本是楊憲益夫婦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霍克斯及其女婿閔費德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談及文化翻譯,不可忽視的是一直以來的“歸化(domestication)”與“異化(foreignization)”之爭。二者最早是由美國翻譯家韋努蒂提出的。本文依據(jù)韋努蒂對翻譯策略的劃分,圍繞宗法、等級和禮儀三原則,從《紅樓夢》原文中選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話語片段,對比分析上述兩英譯本對其中稱謂語的不同處理情況。

二 宗法原則――親屬稱謂語

親屬稱謂語是反映人們血緣或婚姻關系的一套特殊的語言符號。受封建宗法禮教的影響,漢語的親屬稱謂不僅區(qū)分了父系和母系、直系和旁系,更表明尊卑輩分和長幼順序,表現(xiàn)出分類精細、名目繁多、語義明晰的特點。譬如在《紅樓夢》第三回中,王熙鳳當著賈母的面夸贊林黛玉:“……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一句話道出了中國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內(nèi)外有別的家庭親疏關系。漢語稱謂系統(tǒng)強調(diào)男性繼嗣的重要性,孫女即兒子的女兒和外孫女即女兒的女兒,在漢文化里是不能等同視之的。而英語親屬稱謂系統(tǒng)并無直旁男女之分,不管“孫女”還是“外孫女”,都稱為“Granddaughter”。這里就出現(xiàn)了詞匯空缺的現(xiàn)象。

王熙鳳笑道:“……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第三回)

楊譯:“…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

霍譯:“…She doesn’t take your side of the family,Grannie.She’s more like a Jia…”

我們發(fā)現(xiàn),楊、戴譯文和霍克斯的譯文中都沒有出現(xiàn)“granddaughter”一詞,而是通過轉換表達方式,增加一些原文中沒有的詞來克服由詞匯不等值而引發(fā)的翻譯問題,巧妙地傳達了作者的意圖和源語的文化內(nèi)涵,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在漢文化中,親屬稱謂語除了表示血緣和婚姻關系之外,還可用于社交場合來稱呼非親屬,如“牛哥”、“大妹子”等,以此來縮小交際雙方的距離,收到良好的交際效果。這種親屬稱謂語的泛化現(xiàn)象,是漢語特有的,因其表示的是一種虛擬關系,所以又叫擬親屬稱謂語。在《紅樓夢》中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劉姥姥笑道(對周瑞家的):“我的嫂子,我見了她,心眼兒愛還愛不過來,那里還說的上話來!”(第六回)

楊譯:“My dear sister!”Granny Liu beamed.“I was struck all of a heap at sight of her and didn’t know what I was saying.”

霍譯:“My dear,”replied Grannie Liu with a laugh,“when I saw the pretty little darling sitting there,I took such a liking to her that my heart was too full to speak.”

劉姥姥為了獲得對方的好感,以“嫂”稱之。楊、戴本著“信”的原則,忠實地翻譯此處,保留了源語的文化內(nèi)涵?;艨怂箤⒃撎幏Q謂進行歸化處理,迎合了英美讀者的思維方式――在英語國家,對于親屬關系以外的人使用親屬稱謂是不符合習俗的(田慧剛,1998)――但同時也犧牲了該稱謂背后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

三 等級原則――社會地位稱謂語

顧名思義,社會地位稱謂語表明了個人在社會交際中的地位和身份?!都t樓夢》里的大家庭內(nèi)部存在著嚴格的等級制度,稱呼和排輩頗為講究,因此,社會地位稱謂語的使用頻率頗高。下文中,聰明伶俐的小紅玉一連用了7個含有“奶奶”的稱謂語,將我國封建禮教的等級觀念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紅玉道:“平姐姐說:我們奶奶問這里奶奶好。原是我們二爺不在家,雖然遲了兩天,只管請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們奶奶還會了五奶奶來瞧奶奶呢?!保ǖ诙呋兀?/p>

在《紅樓夢》中,“奶奶”一詞指的是各大家族中晚輩男主人的妻子,是仆人對主人的尊稱。按照禮規(guī),仆人提及主人時,無論涉及到多少人,也無論同一個人被提及多少次,都必須使用恰當?shù)淖鹁凑Z來表明其社會或家庭地位。而在英國,人們相互之間無論職位高低,輩分大小,均可以名相稱。這種文化之間的懸殊給翻譯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楊譯:“She said,‘Our lady sends her compliments to Her Ladyship.Our Second Master is away from how now,so Her Ladyship shouldn’t worry over a couple of days’delay.When the Fifth Mistress is better,our lady will come with her to see Her Ladyship’…”

霍譯:“She said he was to tell them:‘Our lady hopes your lady is well and she says that the Master is away at present and may not be back for another day or two,but your lady is not to worry;and when the lady from the West Lane is better,our lady will come with their lady to see your lady’…”

不難看出,楊譯基本遵循以源語文本為歸宿的異化策略,盡量保留了各稱謂的文化內(nèi)涵。讀者能夠從譯文中體會到漢語稱謂的具體細膩、重視血緣親疏關系的特色?;羰涎赜闷湟回灥臍w化策略,所得譯文通順地道,但卻犧牲了漢語稱謂的文化特征。

四 禮儀原則――禮貌稱謂語

禮貌稱謂語即帶有尊敬或謙遜色彩的稱謂語。它是語言的共性。但是漢語中存在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禮貌現(xiàn)象,即貶己尊人。這一禮貌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在國人心目中被教化成道德范疇的觀念了”(顧曰國,1990)。如稱呼對方親屬時,為表示尊敬,在其稱謂前加上“令、貴、高、尊、賢”等敬辭。而對他人稱呼自己的親屬時,則在稱謂前加上“家、舍、小、拙、賤”等謙辭。譬如《紅樓夢》第十五回,北靜王水溶與賈政的談話中就出現(xiàn)了敬謙語的使用現(xiàn)象。

(水溶……向賈政笑道):“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于老鳳聲’,未可量也?!辟Z政忙陪笑道:“犬子豈敢謬承金獎。賴蕃郡余禎,果如是言,亦蔭生輩之幸矣?!彼苡值溃骸爸皇且患?,令郎如是資質(zhì)……昔小王曾蹈此轍,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賈政忙躬身答應。(第十五回)

楊譯:“Your son is truly a dragon’s colt or young phoenix…”

“My worthless son does not deserve such high praise,”rejoined Chia Cheng…

“There is one thing,however,”cautioned the prince,“Because your son is so talented…I went astray in this way myself and suspect your honorable son may do the same.If he finds it difficult to study at home,he is very welcome to come as often as he likes to my humble house…”

霍譯:“but I venture to prophesy that this fledgling of yours will one day‘sing sweeter than the parent bird’…”

“My son is doubtless unworthy of the compliment…”

“There is only one drawback in possessing such charm,”said the prince.“This used at one time to be the case with me,and I suspect is now the case with your son.If he does find difficulty in working at home,he would be very welcome to come round to my palace…”

相比之下,英語禮貌稱謂較為簡單,尊稱系列主要用于王室和貴族,并沒有面向親屬稱謂的專有尊稱。上例中,“令郎”是北靜王對賈政兒子寶玉的尊稱,楊氏將其先譯作“your son”,表明該稱謂詞的指代關系,然后借鑒英國尊稱的慣例,譯為“your honorable son”,盡可能地向讀者傳遞該稱謂詞的文化內(nèi)涵?;羰喜捎昧藲w化譯法,分別用“this fledgling of yours”、“your son”和“he”來翻譯“令郎”,譯文通順易懂,但卻喪失了原文中的尊他文化。

另一方面,英語禮貌稱謂中極少有謙稱。西方人提倡自我表現(xiàn)和自我肯定,并不會通過貶低自己向對方表示恭敬。上例中的“犬子”是賈政對自己兒子的謙稱,而“寒第”是北靜王對自己府邸的謙稱。在英語里找不到對應詞。楊氏將“犬子”譯作“my worthless son”,舍棄原語的意像而保留其文化內(nèi)涵,恰當?shù)貍鬟_了賈政的謙恭之情。而在“寒第”的處理上,筆者認為,可以考慮用腳本注釋法來彌合譯出中的文化缺失,即對“my humble house”加注――“refers to the Prince’s Palace. It is a tradition in ancient China for a man to understate his property.”霍氏沿用其一貫的歸化譯法,將“犬子”和“寒第”分別譯作“my son”和“my palace”,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卻犧牲了稱謂語附載的文化信息。

五 結語

綜上,楊氏譯本主要采取異化策略,而霍氏譯本則表現(xiàn)出歸化的傾向,二者各有利弊。異化的翻譯策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特色,為讀者呈現(xiàn)異域的風土人情,但是譯作顯得不自然和不熟悉。歸化的翻譯策略使譯文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容易為讀者所接受,但同時也犧牲了大量的文化附載信息。若站在跨文化交流的立場上,異化策略凸顯優(yōu)勢。異化有意保留了源語的表達方式和語篇規(guī)范,并在適當場合選擇晦澀的文體,有利于讀者了解原文的內(nèi)容和風格。當然,在實際翻譯中,把源語的語言規(guī)范統(tǒng)統(tǒng)強加給目的語讀者也是不現(xiàn)實的,這時可以采取適當?shù)姆椒?,如上文提到的腳本注釋等,來加以彌合??傊P者認為,隨著跨文化交流的發(fā)展,各民族之間相互了解的愿望日益強烈,翻譯活動也會相應地呈現(xiàn)出以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發(fā)展趨勢。

注:本文由陜西理工學院校級科研項目“文化專有項的中英翻譯研究”資助(項目編號:SLGQD0776)。

參考文獻:

[1] Gu,Yueguo.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

[2] Hawkes,David and John Minford,1973-86(trans.)The Story of the Stone,by Cao Xue-qin and Gao E.Harmondsworth:Penguin.

[3]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4]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1978-80(trans.)A Dream of Red Mansions,by Cao Xue-qin and kao Ngo.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5]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6] 馮慶華:《紅譯藝壇――〈紅樓夢〉翻譯藝術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 劉澤權:《從稱謂的翻譯看文化內(nèi)容的傳播》,《燕山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8] 孫煒:《〈紅樓夢〉的親屬稱謂》(下),《紅樓夢學刊》,1991年第1期。

篇4

關鍵詞:知識經(jīng)濟;高等教育;利弊

“全球化”是當前社會中各個領域出現(xiàn)非常頻繁的字眼,它已經(jīng)成為21世紀人類關注的焦點。知識經(jīng)濟是伴隨著全球化的出現(xiàn)而發(fā)展起來的,它的到來實際是對傳統(tǒng)教育的嚴峻挑戰(zhàn)。當前世界經(jīng)濟在全球聯(lián)動中。教育的重點不再是傳承現(xiàn)有知識,而是創(chuàng)造開發(fā)出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新的知識。而現(xiàn)代大學正是要擔負起這個任務。知識經(jīng)濟的出現(xiàn)使得高等教育從20世紀末開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高等教育已經(jīng)被看作是實現(xiàn)國家經(jīng)濟不斷增長的關鍵因素。一個國家如果不對知識經(jīng)濟給予充分的重視那么它在全球市場中就會落后,而對于處于知識經(jīng)濟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須給予更多的重視。

知識經(jīng)濟為我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改革的機遇,對我國高教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但與此同時也會有許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處理將會影響并阻礙我國高教的順利發(fā)展。在筆者看來,知識經(jīng)濟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利是遠大于弊的,因而我們要充分發(fā)揮這些利,采取有效的辦法進行改革,興利除弊,使我國高教發(fā)展更加融入知識經(jīng)濟時代。

一、知識經(jīng)濟時代我國高教發(fā)展之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定義我國高等教育的功能為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發(fā)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現(xiàn)代大學的功能也發(fā)生了歷史演變與拓展,高等教育的國際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漸顯露??梢哉f交往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須具備的功能,在這種良性的交往中,不僅為我國帶來了國際先進的教育思想,也引進了大量國際資金,推動我國高教由封閉走向開放,促進本土與國際文化的融合。我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改革的機遇,對我國高教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

(一)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教育思想與科學技術,推動我國高教由封閉走向開放。促進本土與國際文化的融合

知識經(jīng)濟首先就是要求知識的傳播與創(chuàng)新,通過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大到國家小到一個企業(yè)甚至個人都認同了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的國際傳播已成為必然趨勢,而高等教育作為知識傳播與創(chuàng)新的搖籃,也擔負起國際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斷參與到知識經(jīng)濟中,更加有利于我國高校學習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辦學水平;借鑒外國先進的教育經(jīng)驗,避免走國外大學曾經(jīng)走過的彎路;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我們的智力資源得到有力的補充;在傳承我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融入國際各種不同文化。使我國高等教育的視野更加廣闊,融合東西文化于一體。培養(yǎng)出更適合國際經(jīng)濟交流的國際性人才。

(二)給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帶來良好的機遇,促使我國高教提高辦學質(zhì)量。由刻板的繼承走向創(chuàng)新改革

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使得學生對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在選擇大學時更加的自由,我國高等教育正在逐漸步入一個開放的國際性的教育大市場,必須同時滿足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知識經(jīng)濟給我國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會的中心,高校也開始吸納先進的教育理念。重視改變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知識經(jīng)濟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須注重特色的培養(yǎng)。學生是學校生存與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我國高等教育在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的同時,更要重視創(chuàng)新,知識的傳承不能滿足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求,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知識、思想和科學技術,才能滿足知識經(jīng)濟對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識經(jīng)濟時代我國高教發(fā)展之弊

作為社會主義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必須在積極發(fā)展經(jīng)濟建設的同時清晰的認清我們的國情。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現(xiàn)實,那就是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是不符合知識經(jīng)濟時代要求的,在我國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本土高教與國際接軌中,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受到各方面的沖擊;同時由于在國際間經(jīng)濟交往中國際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質(zhì)要求提高,從而造成了我國人才需求的結構性失衡,人力資源的競爭壓力更加增大;處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市場經(jīng)濟,忽視了社會效益,也忽視了教育的本性,從而造成了高教資源的巨大浪費。

(一)只注重經(jīng)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資源巨大浪費

在知識經(jīng)濟發(fā)展中能最快獲得利潤的專業(yè)成為了高校發(fā)展的興趣,這是高校追求經(jīng)濟效益的突出表現(xiàn)。一些高等院校把專注于目前適應市場需要并且能獲得更大物質(zhì)利益的專業(yè),追求暫時的市場效益;忽視了一些暫時不符合市場經(jīng)濟需要的專業(yè),而這些專業(yè)往往是基礎性專業(yè),冷落這些與人類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的基礎學科的研究必將造成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失衡。我們必須認清的一點是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則就會違背教育規(guī)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經(jīng)濟效益,將必然會破壞我國教育的總體發(fā)展,埋下深重的隱患。

知識經(jīng)濟對高等教育的影響越來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識”與“經(jīng)濟”劃上等號,我們的高等教育將會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學的理想。只重視“經(jīng)濟”而忽視精神的后果是隱蔽的,但這卻是給我們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學生將在重技能輕理論的教育下造成知識的懸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識、精神關懷的影響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這對我們社會的發(fā)展將是一大隱患。

(二)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受沖擊,人才需求的結構性失衡

知識經(jīng)濟需要的是掌握國際經(jīng)濟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備最新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與此相關的高等教育專業(yè)盛況空前的火熱。而人文專業(yè)或基礎性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則冷淡的多。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結構性失衡,人才培養(yǎng)模式也受到很大沖擊。

除了這種集中性的人才需求過熱外,筆者認為各國對人才的搶奪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種是發(fā)達國家從發(fā)展中國家搶奪人才。一種是企業(yè)與大學之間搶奪人才。經(jīng)濟全球化使各國人才的全球流動性增強,不少外國的留學生來到中國,但更多的是我國人才的外流。發(fā)達國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顯的優(yōu)勢。它們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條件和生活條件,爭奪到發(fā)展中國家的大量高層次人才。另外企業(yè)為了適應知識經(jīng)濟發(fā)展,以高新科技創(chuàng)新為目標,加劇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搶奪。許多國際企業(yè)紛紛在我國設立了研究機構,吸引我國的高層次人才開展科研。同一課題在企業(yè)與高校同時進行,往往企業(yè)更能夠吸引到高層次人才為其服務,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離開了高校,流入了社會企業(yè)。這種激烈的人才爭奪戰(zhàn)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

三、知識經(jīng)濟時代我國高教發(fā)展之改革建議

任何事物的前進都要考慮內(nèi)部和外部因素,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

內(nèi)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場的影響。

(一)內(nèi)部:樹立國際意識,實施高教改革

知識經(jīng)濟時代高等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培養(yǎng)具有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同時經(jīng)濟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養(yǎng)出在國際貿(mào)易往來中熟練應對的人才。高級專業(yè)人才的要求但我國當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適應經(jīng)濟社會高速發(fā)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體制都較落后。要適應全球化發(fā)展就必須實現(xiàn)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和教育結構的多樣化,高等院校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可以吸收國際先進的教育經(jīng)驗與成果,包括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體制,學習先進的教育內(nèi)容與方法等目。

我們不能一味迎合知識經(jīng)濟的需求,把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符合社會當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會得到較快的回報,但當前的目標在將來的社會卻未必成立,學生在這種片面的教學思想下也會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這對我們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們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綜合素質(zhì)教育,“牢固確立人才培養(yǎng)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yǎng)信念執(zhí)著、品德優(yōu)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zhì)專門人才和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痹谂囵B(yǎng)學生實用性的專業(yè)知識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和精神關懷,將知識、能力、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相結合,在增強競爭力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人才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外部:加強國際合作,減少人才外流

我國始終在為融入國際化作各種努力,許多國際經(jīng)濟組織我國都有積極的參與,這些國際經(jīng)濟組織為經(jīng)濟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臺,也使我國更加融入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進程。我們可以通過與國外大學聯(lián)合辦學、共同實施科研項目等途徑,不斷擴展與別國的交流與合作,也同時迎接國際間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給我國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教育資源配置等方面都帶來深刻的影響。

高級人才外流是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最顯著的問題,提高高校教育質(zhì)量對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干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當中國擁有能力培養(yǎng)出世界頂尖人才時,我國的優(yōu)秀學子就不必到外國深造,就會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幾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機構加強同企業(yè)間的合作,變“搶奪資源”為“資源共享”,創(chuàng)造一個產(chǎn)學研結合的平臺,主動推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把成果投向企業(yè)和社會,達到高等教育同社會經(jīng)濟的雙贏。

參考文獻

[1][8][9]《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論知識經(jīng)濟與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J],經(jīng)濟師,2010(04):146-147

[3]區(qū)向麗,高等教育國際化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啟示[J]經(jīng)濟師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識經(jīng)濟層面上的七個誤區(qū)[J],教書育人,2003(05):6-7

[5]栗獻忠,張才彬,知識經(jīng)濟與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J],魯行經(jīng)院學報,2003(03):92-93

[6]閆雅都,入世后我國高等教育服務業(y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J],陜西經(jīng)貿(mào)學院學報,2002(05):83-85

篇5

事實上,在國際圖書貿(mào)易過程中,外國公司制訂的合同條款中都含有“被授權方不得自行改動圖書的內(nèi)容,如要改動,必須得到授權方的書面同意”等相關條文,而翻譯圖書出版物時總會因為兩國人民的文化觀念不同,也就是所謂的倫理觀念不同,而出現(xiàn)對內(nèi)容評價的分歧狀況。出版相關倫理差異較大的圖書面臨的兩難主要是,不修改則不符合我國出版規(guī)定,修改了又會像《親歷歷史》那樣遇到無法執(zhí)行翻譯合同的情況。

那么,如何解決出版貿(mào)易中的倫理觀念差異,以期在版權的引進或輸出中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麻煩,從而使兩國圖書貿(mào)易變得更加順利呢?本文將從中外倫理差異的主要表現(xiàn)入手,討論一些對應措施。

一、常見中外倫理的差異

倫理,通俗地說,就是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因人因地而異。中外倫理的差異存在于方方面面,這里僅僅討論圖書出版內(nèi)容中常見,且可能在圖書版權貿(mào)易中會遇到?jīng)_突的一些倫理差異。

1. 中外長幼的倫理差異

長幼的倫理差異一是表現(xiàn)在長幼稱呼方面,比如在中外家庭故事類圖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稱呼的不相容現(xiàn)象,這會讓讀者在閱讀中產(chǎn)生困惑或者增加一定的難度。在中國的此類圖書中,強調(diào)長幼有序,對不同的有血緣關系的人有不同的稱呼。長輩對晚輩可以直呼姓名,晚輩對長輩必須予以尊稱,比如叔伯仲之間的區(qū)別。而在西方國家的圖書中,這方面表現(xiàn)得比較隨意,沒有繁雜的稱謂,在家庭中可以彼此稱呼對方的姓名或者昵稱。對所有的男性長輩都叫Uncle(叔叔),所有的女性長輩都叫Aunt(阿姨)。

二是表現(xiàn)在長幼責任方面,如在中國家庭中,沿襲著“子不孝,父之過”的古訓。父母在孩子年幼時,負擔其生活、教育等費用,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具有重要意義。待孩子成家后,其孩子有責任孝敬自己的父母,使父母老有所依。而在西方國家,多是以夫妻為主的家庭模式,在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有其獨立自主的選擇權利,在合法范圍內(nèi)可以堅持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孩子成年之后,會脫離這個家庭,父母有權不再對他進行一些物質(zhì)上的幫助?;谖鞣絿业酿B(yǎng)老制度和風俗習慣,老人是不需要子女為其養(yǎng)老送終的,因為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jīng)能夠滿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

2. 中外飲食的倫理差異

飲食倫理差異是中外文化倫理差異的主要方面。中國人吃飯多使用圓桌和筷子,主食是米飯和面食。西方國家多使用方桌和刀叉,以肉食和奶類為主食。顯然,不同的文化,飲食忌宜也有所不同。比如,很多民族只用清真食品;大部分西方人拒絕食用動物的血、內(nèi)臟、頭部、爪子,以及臭豆腐、蛇、皮蛋、昆蟲等具有特殊氣味的或者具有復雜骨骼結構的食物,也不食用一些與人類友好的動物,比如狗、貓、驢等。

3. 中外服飾的倫理差異

每一個國家都會有代表自己文化的特殊服飾,隨著全球貿(mào)易的日漸頻繁,各國的服飾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但是,各國依然表現(xiàn)著自己獨特的衣著特色和服飾理念,當然也有服裝標志禁忌和顏色禁忌。比如在中國,服飾的主要特點是衣服適體,但不完全合體,不,不張揚,流暢婉轉地體現(xiàn)人體的曲線美。在穿著搭配上表現(xiàn)出了一種協(xié)調(diào)、漸進和含蓄之美。而在西方國家,在量體裁衣時,盡量凸顯胸部、纖細腰部,通過褲子或者裙子的長度和寬度來調(diào)節(jié)下肢。穿著中凸顯自己的鮮明個性和傳統(tǒng)文化,這一點在服飾的色彩搭配、造型設計、面料的選擇等都有所體現(xiàn)。比如法國人喜愛丁香色和薔薇色,也特別喜歡圣潔的白色和含蓄的天藍;西班牙人推崇高雅的玫瑰紅和灰色調(diào);在英國人看來,黑色被認為是神秘而高貴的色彩。普遍來說,歐洲人多忌黑色,認為黑色是喪禮之色。

除上述倫理差異外,常見的還有中外交際隱私的倫理差異、宗教觀念差異、教育倫理的差異、人格倫理的差異、戀愛婚姻的倫理差異、價值觀念的倫理差異、消費觀念的倫理差異、社會觀念的倫理差異等,在本文中不一一展開敘述。

二、中外倫理差異在中外版權貿(mào)易中的應對措施

中外倫理的差異表現(xiàn)在圖書內(nèi)容的各個方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圖書版權貿(mào)易工作給予高度的關注。只要有一絲的倫理差異存在,在圖書的引進和輸出的工作中,我們就要有足夠的認識,并做好相應的處理準備。

這里,按圖書作品分類,談談中外倫理差異的應對措施。

1.文學作品中的倫理差異應對

在引進和輸出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尤其是家庭倫理作品,面對長幼倫理稱呼差異,這就要求中國圖書在輸出的時候,做好相應稱呼的解釋,以避免外國人對復雜的稱謂產(chǎn)生困惑而增加閱讀難度。同時,在國外圖書引進的過程中,也應當根據(jù)中國的長幼倫理稱呼要求做出科學的翻譯,以提高閱讀的精確度。

各國長幼責任倫理因國情不同而有所差異,這就會使許多西方人難以理解中國的“老有所依”“買房養(yǎng)老”等觀念。同時,中國人也難以理解西方人對自己父母“不管不顧”的社會現(xiàn)象。在圖書版貿(mào)過程中,對于這類養(yǎng)老問題的書籍,就應當正確對待,要避免這類外國書籍引進我國后對青年人可能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樣,相關圖書輸出時,也要注意外國讀者的觀念差異。

涉及交際隱私倫理差異時,應當想到交往禮儀上的隱私理念的差異往往會導致不同國家的人在交往過程中的尷尬。這就要求我們在社交禮儀圖書或者文學類圖書引進的過程中,對相關問題做一些注釋,不僅能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書籍內(nèi)容和情節(jié)發(fā)展,而且能夠使讀者理解其他國家對這類問題的重視,這樣,在與外國人的交往過程中能減少誤會的產(chǎn)生。

另外,中西方愛情觀的差異性也會造成西方人完全沒有辦法理解中國人在愛情方面的謹慎,而中國人可能沒法理解西方人對愛情的執(zhí)念和瘋狂。當然,現(xiàn)實中這種差異也在不斷縮小,也就說,中國的愛情觀可能正在影響著一些西方人,而西方人的愛情觀也在一些年輕人身上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在輸出或者引進一些包含此類內(nèi)容的圖書時,我們應該考慮到中外對愛情文化差異的可接受程度,以期控制在雙方讀者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盡情展現(xiàn)各國的愛情文化。

2. 美食類圖書中的倫理差異應對

在引進或輸出飲食類圖書時,我們就應該慎重對待各國人民對食物的要求。向國外輸出飲食文化圖書時,應重點注意是否含有飲食禁忌,或者不符合國外飲食衛(wèi)生或飲食習慣的內(nèi)容。還要注意,在輸出的飲食文化相關圖書里,盡量不要出現(xiàn)外國人拒絕食用或者提倡保護的動物肉類相關內(nèi)容。

3. 社科類圖書中的倫理差異應對

社科類圖書牽涉到的倫理差異最大,既涉及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也涉及社會觀念,更涉及宗教,因此引進和輸出該類圖書時,尤其要注意。有些內(nèi)容需要中外交流,以達到國民間的相互了解;有些內(nèi)容需要我們研究,但不適合大眾傳播;有些內(nèi)容根本不適合我國國情,堅決不能引進。當然,相關圖書輸出時,也要注意國外的接受意愿,有針對性推薦,不要把我們認為是非常好的政治書籍積極向外方推薦,以免引起尷尬。

4. 教育類圖書中的倫理差異應對

中外對孩子教育文化的巨大差異,是孩子在人格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家庭的作用問題。顯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成長。在各國教育各有利弊的情況下,引進和輸出這類圖書,都要尊重他國的文化,在吸收他人先進的教育方法的同時,又堅持自己的教育傳統(tǒng),全盤肯定或者全部否定都是不妥當?shù)摹?/p>

具體來說,西方先進的課本知識,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先進的教學心理等,都是我們要努力學習和研究的。反之,我們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及先進的科學知識,也是向國外推薦的對象。在這方面,不完全照抄,不完全否定,走中西結合的道路是比較明智的。這就需要在圖書引進或者輸出的時候,尊重各國人民對教育理念的選擇,畢竟中外教育理念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以上列舉的只是目前圖書版權貿(mào)易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種類。在圖書的實際引進與輸出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其他種類的圖書,如動漫幽默類、地理地圖類、心理健康類、法律類、經(jīng)濟類、管理類、科技類等圖書,其內(nèi)容都會多多少少涉及中外倫理差異。因此,在中外圖書版權貿(mào)易過程中,都應當引起重視。要研究圖書內(nèi)容可能存在的倫理差異,找到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一定措施,以確保圖書版權貿(mào)易能夠正常進行。

筆者認為比較可行的,是按版權貿(mào)易的三個階段,分別進行如下處理:

在版權交易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充分了解相關圖書的具體內(nèi)容,必要時可先經(jīng)相關部門審查。

在版權交易中,版權人員要守土有責,為國家站好崗,在增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時,拒絕引進文化垃圾。這就要在訂立合同時,事先對相關內(nèi)容提出處理意見,以便在版權合同上明確相關內(nèi)容處理的權力,也就是內(nèi)容修改要事先獲得授權方的書面同意。

篇6

論文摘要:翻譯不是簡單的語際語碼轉換,而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在處理英漢翻譯中的文化因素問題時,譯者應樂于語用移情,尊重、適應譯語文化。在準確判斷源語語言文化規(guī)范和譯文讀者接受力的基礎上恰當?shù)夭扇w化或異化策略,將漢語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英語中或將英語文本中的文化移植到漢語中來,以達到成功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語用移情

“移情”(empathy),又稱為感情移人,指“設身處地”的行為,即超越自我,對別人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共鳴,能夠想象和分享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觀點。Ruben把移情能力列為有效交際的七種要素之一。他認為在語用學上,“移情”指的是能夠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去體驗、去表達感情,即使用語言和非語言行為進行移情,向對方表示已經(jīng)充分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他于1991年在《外語教學與研究》上發(fā)表的《言語交際中的語用移情》一文中認為,“語言習得者應該理解、感受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并設身處地地在對方的文化背景中進行語言的學習和運用”??缥幕浑H的移情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語用移情和社會語用移情兩個方面??缥幕浑H首先接觸的是語言,語言是移情體驗的主要手段。語言語用移情的微妙之處是說話人或者聽話人總是能從對方的角度進行語言的編碼和解碼。社會語用移情現(xiàn)象在跨文化的言語交際中也十分普遍。它涉及到交流雙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和人際關系,當然也涉及到語境,主要指交流雙方都設身處地地尊重對方的思想感情和看法,從而在交流過程中相互默契,達到預期效果。首先,聽者和讀者應持一種合作態(tài)度,在信息數(shù)量、信息內(nèi)容、信息傳遞方式上做合理推論,即遵守Levinson提出的會話含義三原則。具體來講,“相信說話人的陳述已經(jīng)是就他所知而作出的最強的陳述”;“擴充說話人所說話語的信息內(nèi)容,找出最特定的理解,直到認定這就是說話人的發(fā)話意圖”;“如果說話人使用了冗長的或有標記的表達式,他的意思就與他本來可以用無標記的表達式所表示的意義不一樣”。Leech談到聽者和讀者的任務時說,理解是一個“問題一解決”的啟發(fā)性的過程,即聽、讀者通過形成假設,并利用可及的證據(jù)驗證假設,來識別話語的語用含義。形成假設的過程突出了理解過程的語用移情。這表現(xiàn)在聽讀者努力調(diào)用相關的語境信息,補全語篇的缺省信息,加工說、寫者提供的新信息,作出最相關的推理即假設。操漢語的本族人對操英語的本族人說英語往往要注意尊重對方的語用習慣,見面打招呼時,他們不用“Whereareyougoing?”或“Haveyouhad your meal?”而用“Itisaniceday,isntit?這種擺脫自身文化習慣的語用移情,實際上是“人鄉(xiāng)隨俗”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反過來說,當操英語的本族人身處中國這塊異地,聽到中國人用英語冒出一句帶中國味兒的寒暄話:Haveyouhadyourmeal?他也不會反感,也許還會感到異國情濃而欣然接受。這顯然是語用移情的認知心理在起作用的緣故。

二、漢英翻譯策略的選擇與譯者的語用移情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移情要求交際主體自覺地轉換文化立場,有意識地擺脫本民族語言文化的束縛和影響,將自己置身于另一種語言文化模式中,主動如實地領悟和欣賞該語言和文化,從而幫助交際獲得成功。翻譯作為跨文化交際的橋梁,其過程必然涉及兩種文化,其最終目的是尋求不同文化間的融合,而這種融合必須是以保持文化的多樣性為基礎的融合。

孫致禮先生認為,處理翻譯中的文化差異性問題,基本策略有兩種:一是“融化”,一是“活現(xiàn)”。這兩種策略也就是對待文化翻譯的歸化和異化,以目的語文化所固有的形象去替代原文中的文化形象,結果使原文的文化意象發(fā)生了順應改變,以目的語形象替代源語文化形象的目的在于使譯文適應目的語讀者,順應譯語文化而被接受,這種替代和調(diào)整的翻譯策略稱之為歸化(domestication)。將源語的文化意象或形式移植到目的語文本中,其結果將使譯語的語言文化由于進人了外來文化因素而產(chǎn)生某種變異,這種變異稱之為異化(foreignization),異化的目的在于使目的語讀者盡可能多地接觸到與母語不同的源語文本中的異域文化意象和相對陌生的表現(xiàn)形式。兩種翻譯策略各有其利弊。先說不利的一面,如英國學者Hawks翻譯《紅樓夢》時把“阿彌陀佛”譯成“Godblessmysoul!”,這也是譯者移情于譯語讀者采取了歸化的翻譯策略,這樣造成的弊端是用基督教文化代替了中國的佛教文化,很可能讓西方的普通讀者認為中國人也信奉上帝,這樣的做法“以假象,假信息蒙騙譯文讀者”。而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則會要求譯語讀者適當?shù)剡\用移情的辦法來理解譯文中的文化因素,要不然會使讀者容易誤解。再說利的一面,在英譯漢時,譯者會移情于漢語文化的讀者,會盡可能地把原文的語言所傳遞的信息和所承載的文化用正確地道的漢語表達出來,在漢譯英時也一樣,由于心理上的移情作用,譯者作為交際的一方,會盡可能把希望表達的思想(原文的語言所傳遞的信息和所承載的文化)用正確地道的英語表達出來。語用學的社交語用移情觀認為:跨文化交際雙方都設身處地地尊重對方的思想感情和觀點,以實現(xiàn)交際的成功。從交際的角度阱,英漢翻譯正是異域文化移植,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但是由于交流內(nèi)容都是中國語言代表的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事情或者是英語代表的異域文化以及異域的事情,那么很多信息就很難用所謂地道的英語或漢語展現(xiàn)出來,難免出現(xiàn)一些譯文讀者感到怪異、生疏的“離格”英語或“離格”漢語。但這些“離格英語”或“離格漢語”若從社會文化的角度看則很自然。美籍意大利學者韋努蒂(Venuti)認為,如果譯文讀者對譯文有一種陌生和疏遠感,即感悟到了文化差異,外國文本在目的語中就獲得了一時的解放。譯文的讀者作為交際的另一方,他們知道自己讀的是譯本,譯本里講的是外國事和外國人,因此他們會設身處地,尊重異國的國情和文化,“移人感情”到譯作中去。語用翻譯觀認為,翻譯應該使原文和譯文在語用語言和社交語用兩個層面上達到等值效果。如果譯者認為譯文讀者雖然不熟悉某種語言現(xiàn)象或意境甚至對之感到陌生,但是只要他們可以通過譯作提供的語境來理解該現(xiàn)象或意境,那么他就可以采取異化的策略,將該現(xiàn)象或意境所承載的文化因素原原本本地移植到譯語文化中去。例如:

(1)When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如果將這句諺語直譯為漢語,中國讀者就會感到奇怪,為什么要講在羅馬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又為什么要按羅馬人做的那樣去做?如果我們了解這句諺語的用意,我們就可以不理會原句的字面意思,而按照漢語的習慣說法,直接傳達出其用意:人鄉(xiāng)隨俗。

(2)他跟老人招呼了一聲:“吃過沒有,老爹?”漢語中的“吃過沒有”是用來打招呼的,說話人的真正意圖并不是關心對方是否吃了。知道了兩種語言的語用習慣,我們就可擺脫原文的羈絆,從語用移情的角度決定某些詞語的替換和取舍,將之譯為:“Goodmorning,Grandpa”,hegreetedtheoldmail.

(3)“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這個標語的意圖是祝愿司機小心駕駛,平安上路,平安回家。如果將之譯成“Gotoworkhappily,andcomebacksafely!”說英語的本族人是不會領會這句話的真實信息的。我們用一個簡單的“oGodluck!”就可以了??偠灾?,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處理的是使用中的意義,譯者必須通過語用移情,才能決定采取那種翻譯策略,從而準確翻譯。

再比如,《紅樓夢》的兩個英譯本中:

(4)“癩蛤蟆想天鵝吃”(曹雪芹:165)

A toadhankenngforatasteofswan.(Yang:164)

Acaseof”Thetoadonthegroundwantingtoeatthegooseinthesky”(Hawkes:242)

這里,霍克斯用“鵝”(goose)的形象,替代了“天鵝”(swan)的形象,是為了適應英美讀者的審美觀。因為再英美文化中,“鵝”和“天鵝”是有完全不同的聯(lián)想意義的。這從英語成語“aswanamong geese”中足見差別??梢姡g者的語用移情會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翻譯的準確性。

(5)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曹:95)

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Yang:90)

Manproposes,oGddisposes.(Hawkes:152)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充滿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識。楊憲益先生利用了一個英語的諺語,但把其中的“god”改成了“Heaven”,從而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艨怂箙s直接引用了英語諺語,未作任何改動,這樣,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變成了基督教色彩這對英美讀者來說當然更為自然、更容易接受。當然,這樣一來,霍克斯把一個信佛的人變成了一個信耶穌的人了。可見,過度的移情于譯語讀者,而不考慮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會造成一定的誤譯。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譯者在處理源語文化信息時的基本傾向:楊憲益基本上移情于原文作者,目的是想盡可能多的把中國文化介紹給英美讀者,遵循以源語文化為歸宿的原則,多用了異化策略,而霍克斯則移情于譯語讀者的理解,為了取悅于譯文讀者遵循以目的語文化為歸宿的原則。

其實,從語用移情的角度看,歸化和異化各有其長,亦各有其短。應該說,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不僅不矛盾,反而是互為補充的。如翻譯“她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時,可以異化譯為“Herbeautywould maketheifsh sink,thewild goosefalldown and themoon hideherself,and putthelfowerstoshame.”以便讓中國文化被英美讀者理解,接受,也可以在不需要保留原文文化色彩的情況下,去掉比喻歸化譯為“Herbeautyisbeyonddescription.”通過異化的譯法,英語中很多比喻I生的詞語已在漢語中廣泛使用。如:Crocodile tears,angel,Pandora’Sbox,darkhorse,sourgrape,coldwar,forbiddenfruit等等,但是漢語中被移植到英語中的比喻性的詞語相對來說要少,如“紙老虎”,thepapertiger,“半邊天” Halfthesky等。翻譯中的移情會影響譯者的翻譯策略的選擇,如采用歸化法還是異化法,進而會影響到文化的傳播與文化的獨立性??梢娬Z用移情在翻譯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不懂外語的讀者之所以要讀文學譯作,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譯作來領略異族的文化。雖然歸化式翻譯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讀者的另一需要,即閱讀通暢的需要,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傷及文化的交流,無意中蒙騙了譯文讀者。Venuti認為,通順式的翻譯策略會掩蓋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的行為。對譯者來說,重要的是不僅要在翻譯過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識,即意識到兩種文化的異同,而且還要有文化平等的觀念,在翻譯的過程中適當并恰當?shù)倪M行語用移情,會提高翻譯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

篇7

上海現(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四所建筑專業(yè)室主任,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高級建筑師

1993年獲廈門大學建筑系工學學士

1996年獲東南大學建筑系建筑學碩士

2008年獲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guī)學院建筑學博士

2009年受聘為蘇州大學建筑學教授

在作為設計師的同時,長期從事設計理論研究,積極參加國內(nèi)外學術會議與交流,與學術界保持同步,在建筑核心刊物為主近40篇, 2009年即將由建工出版社出版20萬字博士論文專著《跨文化語境中的建筑思維》一書。設計專長領域有:城鎮(zhèn)設計運營與設計/酒店策劃與度假設施設計/現(xiàn)代商業(yè)地產(chǎn)策劃設計/現(xiàn)代醫(yī)療建筑設計

所獲獎項:

1993年 閩臺文化交流中心設計獲臺灣洪四川財團法人建筑優(yōu)秀人才獎佳作獎

2000年 廈門沙坡尾漁港社區(qū)改造方案獲UIA“北京之路”建筑創(chuàng)作獎二等獎

2003年 上海國際汽車城大廈方案第三屆上海國際青年建筑師作品展三等獎

2004年 羅店新鎮(zhèn)美蘭湖國際會議中心獲第四屆上海國際青年建筑師作品展二等獎

2005年 羅店新鎮(zhèn)美蘭湖國際會議中心獲上海市優(yōu)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2006年 羅店新鎮(zhèn)美蘭湖國際會議中心獲建設部優(yōu)秀工程設計三等獎

2006年 盧灣區(qū)醫(yī)保事務中心獲第五屆上海國際青年建筑師作品展三等獎

2006年 第六屆中國建筑學會“青年建筑師獎”現(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提名參選人

2007年 芳茂村生態(tài)社區(qū)中心獲第六屆上海國際青年建筑師作品展二等獎

2007年 參與主創(chuàng)的無錫醫(yī)療中心獲上海市建筑學會優(yōu)秀創(chuàng)作獎

2007年 參與主創(chuàng)項目瑞金醫(yī)院門急診樓獲上海市優(yōu)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2007年當代中國青年建筑師優(yōu)秀作品大賽二等獎(建設部主管,中央文獻出版社編輯出版)

2007年 蕭山博物館上海市優(yōu)秀工程設計三等獎

2008年 獲上海市勘察設計協(xié)會“最具大師潛質(zhì)的二十位青年建筑師”榮譽稱號

2.“地域認同的塑造與再塑造”范式批評

“地域認同的塑造與再塑造” 范式最重要的理論貢獻在于它揭示了地域認同的可變性,也即科學地指出地域認同是在時間積累中塑造起來的。這個思想是在地域主義和批判的地域主義思想基礎上有所突破發(fā)展的,使文化符號和場所之間獲得了再組合的自由和邏輯。 地域主義建筑的思想是把建筑按地域進行區(qū)劃,然后將建筑文化限定在特定地域形式進行發(fā)展,但最終陷在創(chuàng)新和繼承的矛盾關系中不能自拔。批判的地域主義提出針對特定地域因素做新的創(chuàng)造,也即“此時此地的創(chuàng)造”,這點與“地域認同的再塑造”是相近的認識。但后者所包含的“去疆域化”或“脫域”以及“再疆域化”和“嵌入”等思想則更加自由,它為當代跨文化傳播中的許多現(xiàn)象提供了認識依據(jù)。如移民建筑文化,跨文化建筑傳播,文化雜交現(xiàn)象。(圖24~25美國的outlets,圖26奧斯陸的歌劇院,圖27倫敦市政廳)

有學人指出:貝聿銘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作品是鼎鼎大名的香山飯店,這個作品也是有關地域性表達的典型例子??梢钥隙ǖ氖窍闵斤埖昃哂兄袊鴤鹘y(tǒng)的意韻,但其選用的符號是來自江南園林,這種南北的錯亂說明了什么呢?如果認同在一個國家的范圍內(nèi),不同地域的符號、形式或者平面布局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并且以如此的設計來標榜地域性,那么很顯然這一邏輯的必然結果就是民族主義而不是什么地域性的問題了。這是偷換了概念,地域性成了一面旗幟,但具體的行為同地域毫無關系。這一評論并不否定香山飯店的美學價值,只是對某些理論以此為例表示疑義。拋開地域性,形式的選擇只是一種審美傾向,在接受西方文化的一定歷史階段,民族主義有反彈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日益開放和交融的社會環(huán)境里高舉民族主義的旗幟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地域性這個名詞要平和和理性得多。(17) 如按常用的民族和地域的概念來理解這問題確實存在矛盾性,然而如果用“地域認同的塑造與再塑造”范式來解釋就沒有問題:中國建筑文化對身處美國的貝聿銘來說已是一種記憶的符號,江南文化符號“去疆域化”(或“脫域”) 后在北京郊區(qū)“再疆域化”使建筑“嵌入”地段中,這是文化符號和地域的重新組合關系。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國各地也有不同的民族和地方建筑文化,他們之間也存在跨文化傳播的現(xiàn)象。長期以來,地方建筑風格表達的傾向集中在形式層面的再現(xiàn),而交流的對話本質(zhì)被忽視了。這里以上海駐拉薩辦事處項目的真實案例來說明問題:上海的設計方經(jīng)過內(nèi)部方案評選,提出了模仿傳統(tǒng)民居建筑形式和院落布局來表達地方建筑文化的設計方案。但出乎設計方意料的是,同志非常不滿意,他們說:“我們要看民居還不容易,拉薩周圍都有貨真價實的,還要看你們假的?恰恰相反,我們希望看到能代表和體現(xiàn)上海文化特征的新建筑!”這次小小的“文化沖突”給上海設計方很大震動。這個案例也確實值得深思:從地域主義設計思維來看,上海設計方思路似乎天經(jīng)地義,但從“文化多元主義”理論范式來看,方面的觀點更有合理性,因為上海辦事處是代表上海的,應當著眼于表達上海的建筑特色和形象,為提供一個了解上海的窗口,也實現(xiàn)文化多元化的對話。從“地域認同的塑造與再塑造” 理論范式來看,應當將上海建筑文化“去疆域化”然后“再嵌入”拉薩的地塊。這也是順理成章的。當然,在氣候適應性和建造方式方面還是要融入地域因素。(見圖28上海駐辦事處照片)

3.“文化的商品化與傳播” 范式批評

“文化的商品化與傳播” 范式考察我國當代建筑發(fā)展時應當看到基本面:在外來資本的驅動下,房產(chǎn)投資及消費市場迅速與國際接軌,促進了房屋生產(chǎn)與消費的發(fā)展及其整體水平的提高。在我國房地產(chǎn)市場化發(fā)展的二十年來,作為商品的建筑在滿足消費需求過程中,產(chǎn)生了各種新的建筑類型和功能,使建筑服務當代社會的能力增強,更加具有人性化。這也是與國外投資商帶來的新觀念和新設計分不開的,國內(nèi)外的交流帶動了我國建筑整體水平的提高。

另一個熱點議題是隨著市場的開放,愈來愈多的境外設計公司進入中國,占領了不小的市場份額。從“文化的商品化與傳播” 范式看,對于外來設計現(xiàn)象不必都解讀為“空間殖民主義”。一方面這是設計市場全球競爭的結果,對于片面的崇洋現(xiàn)象也可以理解從建筑產(chǎn)品的娛樂與消遣性解讀,不同的建筑文化常常作為娛樂和獵奇的素材;因此境外設計的跨文化的新鮮感更能夠滿足某些消費趣味的需求;另一些場合或可以理解為投資方的“商業(yè)炒作” 行為。(見圖29浦東平安金融中心/ 圖30 羅西廣場旅館 )

外來建筑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具有流行性和階段變幻性。從后現(xiàn)代主義、解構主義,到建構概念以及新現(xiàn)代和極簡主義,每次都引起一陣浪潮,此起彼伏。對此,我們不妨從作為商品的建筑藝術的流行性屬性來考察,這種流行是文化全球化的體現(xiàn),流行的內(nèi)在要求也促使建筑不斷制造新的流行。對于這種流行與變遷,既不應盲目抬高到學術創(chuàng)新,也不要貶低,要平常地分析其利弊。(見圖31~33上海一城九鎮(zhèn)圖片)

從上述三個跨文化傳播范式理論展開,我們嘗試從更寬廣的視野去把握當代中國跨文化建筑現(xiàn)象,并希望為許多糾纏不清的學術話題提供理性的答案,這正是本文研究的價值所在。(見表3)

四總 結 語

本文解析了五種跨文化傳播理論范式,接著運用三種跨文化建筑傳播范式對中國當代跨文化建筑現(xiàn)象進行多角度評析,試圖為當前的建筑熱點問題提供比較新穎的視角和答案。本文是將跨文化傳播范式運用于建筑傳播現(xiàn)象評析的理論探索,希望初步勾勒一種工具性的方法論。

在此感謝筆者在同濟大學的博士導師項秉仁教授對本課題研究的支持與幫助!

注釋:

[17] 方曉風,卜大芄.全球化和地區(qū)性.建筑師,2002,(10):51

篇8

摘要:民國報紙在長期積累中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地方史料,已成為地方文獻近代資料專藏的主體之一。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民國報刊都面臨著遺失或是損壞的危險,從保護歷史文化、搶救珍貴文獻的角度來看,民國報刊的數(shù)字化有著十分重要而緊迫的意義。文章以作者實際經(jīng)驗闡述圖書館應如何進行民國報紙數(shù)字化工作,并針對民國報紙數(shù)字化資源在地方文獻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個人的認識。

中圖分類號:G25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12-0098-03

1民國報紙在地方文獻中的重要地位及數(shù)字化的意義

報紙是地方文獻專藏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類型之一,包括地方上出版的綜合性報紙及內(nèi)容上具有地域特征的專業(yè)性報紙。由于具有涵蓋內(nèi)容廣泛,出版周期短,信息報導及時等特點,使得報紙的情報性極強。民國報紙作為地方文獻中近代資料的重要一環(huán),以當時人報道當時事物,在內(nèi)容上相對客觀、準確。隨著連續(xù)性的出版,民國報紙在長期積累中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地方史料,已成為地方文獻近代資料專藏的主體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民國報刊都面臨著遺失或是損壞的危險,從保護歷史文化、搶救珍貴文獻的角度來看,民國報刊的數(shù)字化有著十分重要而緊迫的意義。

2國內(nèi)圖書館民國報紙資源建設及服務現(xiàn)狀

目前,國內(nèi)圖書館對民國報紙的數(shù)字資源建設大體分為:外購商業(yè)數(shù)據(jù)庫和自建數(shù)據(jù)庫兩種。從單一品種的資源完整性和用戶體驗角度看,商業(yè)數(shù)據(jù)庫明顯優(yōu)于自建數(shù)據(jù)庫。但自建數(shù)據(jù)庫也有其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對資源的選取上。自建數(shù)據(jù)庫一般以地方資源建設為方向,因而有其獨特性。

筆者選取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以及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四家圖書館,從數(shù)字化報刊品種、資源數(shù)量以及服務方式等方面看民國報紙資源建設現(xiàn)狀(見表1)。

在對以上數(shù)據(jù)進行采集時,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圖書館報刊數(shù)字資源以期刊為主,報紙資源在品種上所占比例較小。從服務方式上看,能夠提供跨地域免費公開信息的圖書館比例較小。而兩個省館所建設的報紙資源均為在當?shù)貏?chuàng)刊、發(fā)行的報紙,屬地方文獻范疇。

3地方文獻民國報紙數(shù)字化建設實踐

3.1加工品種選取并調(diào)研

本階段需要依照一定的原則或需求選取報紙加工品種,并對選取品種的現(xiàn)有紙質(zhì)破損情況、印刷清晰度情況、內(nèi)容的信息價值情況及連續(xù)性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就選取原則而言具備以下情況者優(yōu)先選擇:①年代為清末民初的且只以紙質(zhì)載體形態(tài)保存的品種宜最先選取。民國時期老報紙保存期限較短,受到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及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加之讀者的反復翻閱,年代越久遠的越不容易保存。②具有地域特征的專業(yè)性報紙品種優(yōu)先考慮。該類報紙一般不易被其他地域外機構所關注,因而降低重復建設的概率。③館藏文獻內(nèi)容完整性強的品種優(yōu)先考慮。圖書館文獻數(shù)字化脫離不開堅實的館藏建設。報紙作為連續(xù)出版物,館藏收錄的完整與否決定了品種的收藏質(zhì)量,零散或缺失嚴重的報紙種類一般不會優(yōu)選選取,除非具有極高的珍稀性。

在確定對某種報紙進行數(shù)字化加工后,還要對報紙的不同載體版本進行選擇。報紙的文獻載體形態(tài)有紙質(zhì)和縮微膠片兩種。目前國外的一些圖書館數(shù)字化項目,如: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的報紙信息化項目采用縮微膠片進行數(shù)字化制作,原因是縮微復制比原報掃描要快速且價格低廉。但從實際數(shù)字化后的圖像質(zhì)量來看,縮微復制差于原報掃描,這種情況在原件印刷質(zhì)量較差的文獻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因此,對于加工文獻載體類型的選取上,筆者建議在紙質(zhì)報刊形態(tài)較完好的情況下遵循紙質(zhì)文獻即原始形態(tài)優(yōu)先的原則。

3.2加工標準制定并掃描

所制定的加工標準應包括:文件掃描標準、唯一標識符標注規(guī)則和存儲規(guī)則。以上標準規(guī)范均是在加工過程中必須要參照的,因此在掃描前要將標準和規(guī)則制定完備。

3.2.1文件掃描標準。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行業(yè)標準《WH/T46-2012圖像數(shù)據(jù)加工規(guī)范》要求,報紙數(shù)字化掃描標準具體內(nèi)容見表2??紤]到數(shù)據(jù)質(zhì)量以及未來靈活轉換,筆者建議存檔文件選取色彩為24位彩色。

3.2.2唯一標識符標注規(guī)則。對象數(shù)據(jù)的唯一標識可以理解為掃描圖像或元數(shù)據(jù)文件定義的名稱。清晰的唯一標識體系能夠使資源管理者僅通過文件名稱便可了解數(shù)據(jù)對應的紙質(zhì)文獻信息,從而節(jié)省了大量數(shù)據(jù)查找時間。唯一標識符一般為數(shù)字型,包括資源信息和數(shù)據(jù)序列兩部分,如報紙品種代碼+出版時間+版號+其他輔助信息。

3.2.3存儲規(guī)則。文獻加工前需制定統(tǒng)一的存儲規(guī)則,以便于加工數(shù)據(jù)的管理。報紙數(shù)據(jù)一般按照報紙品種、數(shù)據(jù)格式、對象數(shù)據(jù)文件三級順序進行存儲。數(shù)據(jù)存儲時應將加工過程中的說明文件一并存入。

3.2.4元數(shù)據(jù)設計并著錄。元數(shù)據(jù)是數(shù)字資源需求分析和系統(tǒng)設計時需要首先考慮的因素,是數(shù)據(jù)加工制作和系統(tǒng)設計與功能實現(xiàn)的基礎。元數(shù)據(jù)方案決定了系統(tǒng)的整個架構以及系統(tǒng)設計的需求,設計時必須詳盡地考慮和滿足資源管理、保存、揭示、檢索、利用等各方面需求。這里所設計的元數(shù)據(jù)并非將報紙作為一種文獻載體進行揭示,而是將報紙的內(nèi)容作為可查閱、檢索的信息載體而進行描述。

根據(jù)文獻加工深度不同,報紙元數(shù)據(jù)的設計一般分為三個層級:版次級、篇目級和全文級。版次級元數(shù)據(jù)一般所具有的元素詳見表3。篇目級元數(shù)據(jù)可分為以版為單位設計的元數(shù)據(jù)和以單篇文章為單位設計的元數(shù)據(jù),后者較于前者靈活性更強,因此,篇目級元數(shù)據(jù)一般以文章為單位進行描述。全文級元數(shù)據(jù)可視為文獻內(nèi)容信息揭示的最高級,為文獻檢索提供最便利的條件。在元素設定上一般是在篇目級元數(shù)據(jù)設計基礎上加上全文字段,標注時注意關聯(lián)資源和全文部分要相互對應即可,篇目級元數(shù)據(jù)所具有的元素詳見表4。

4民國報紙中地方信息選取

在進行篇目一級元數(shù)據(jù)制作時,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者對于是否進行民國報紙資源中地方信息的專門性提取存在兩種態(tài)度:一種認為應該進行提取,理由是希望在選取過程中排除報紙里與地方資料無關的信息,從而建立地方文獻精粹資源。但在信息選取過程中勢必會受到選取人員對地方信息了解程度、知識層次深淺的影響,造成收錄不全面的現(xiàn)象。而不認為有提取必要的人覺得全盤元數(shù)據(jù)制作可以不受人員限制,最大限度地避免資源的缺失,同時還可以保留報紙數(shù)字化品種在內(nèi)容上的完整性。但是這樣也確實造成大量與地方無關數(shù)據(jù)的產(chǎn)生,并加大了資金的投入。兩種選取方式各有利弊,因此在做資源建設時需根據(jù)自身情況加以考慮。

在收錄范圍上有關本地區(qū)過去的、現(xiàn)在的、人文的、自然的有文獻使用價值的資料均應在選擇范圍之內(nèi)。其中自然地理的資料選擇宜寬。如:跨區(qū)域的河流、山脈;在體裁方面包括新聞報道、時評社論、紀事調(diào)查、雜文、文學(詩詞、小說)等。關于軍政事件、政治運動資料的選擇:一般以本地區(qū)發(fā)生的軍政事件、政治運動為主要選擇對象。關于國際交流資料的選擇:本地區(qū)各種代表團、機構及知名人士在外地(包括國外)的活動資料應詳盡選擇,這類資料大多可反映本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在全國或國際上的影響以及區(qū)域間、國際間經(jīng)濟交流的狀況。關于文化交流資料的選擇:本地區(qū)文化團體在外地(包括在國外)舉辦或參加的各項展覽、演出、體育比賽等活動資料,均應列入地方文獻,在本地區(qū)舉辦的各種上述活動也應予以收集。關于各種學術會議資料的選擇:中央召集的各種全國性會議,凡涉及本地區(qū)或有本地區(qū)代表參加的各項活動、言論等資料;本地區(qū)舉辦的,有一定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的會議資料亦應選擇。關于人物界限的選擇:不論籍貫、居住時間長短,反對地方歷史形成影響力,且不論好壞的人士均可收錄。

5民國報紙數(shù)字資源在地方文獻工作中的服務

5.1為地方參考咨詢工作的檢索提供極大便利

在以往的參考咨詢工作中,當咨詢?nèi)藛T面對浩如煙海的報紙資源進行信息查找時會望而卻步?;诖朔N原因,首都圖書館在70年代開展了《北京報刊資料索引》的制作工作,盡管當時因條件制約只能制作索引目錄,卻也為咨詢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如今,隨著數(shù)字成像技術的發(fā)展,通過計算機掃描的報紙影像數(shù)據(jù)已經(jīng)完全可以替代紙質(zhì)報紙,通過一系列檢索機制能夠快速查找資源,并按需獲取必要的電子文獻。如:首都圖書館北京地方文獻中心在為用戶進行《北京地區(qū)道教遺跡資料》《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lián)誼會歷史文化資料匯編》《國子監(jiān)、孔廟清末、民國年間相關資料查詢》等課題咨詢時,曾大量使用首都圖書館數(shù)字化加工的《益世報》《京報》等報紙資源,在對內(nèi)容檢索之后可以直接調(diào)取電子文件或對其進行紙質(zhì)復制,這與圖書館傳統(tǒng)剪報服務相比大大提高了咨詢工作的效率,同時也避免了因多次翻閱、裁剪或靜電復印而給舊報帶來的傷害。

5.2是建設地方特色專題數(shù)據(jù)庫的有力文獻支撐

建設并利用好民國報紙數(shù)字資源,不但可以為地方文獻的參考咨詢工作帶來益處,同時也為圖書館特色資源專題數(shù)據(jù)庫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特色資源一般指地域性較強的資源或某一專業(yè)領域的資源。報紙具有信息量大、報道及時、信息連續(xù)、出版周期快等特點,使它在信息內(nèi)容的廣泛性、新穎性以及時效性方面遠遠優(yōu)于一般書刊資料。面對這樣一種文獻,無論是在內(nèi)容上汲取專題性資源進行整合或是以地域為限定將報紙資源品種進行綜合性分類展示,都將是特色數(shù)字資源建設的一筆重彩。

5.3為地方文獻的復制再版提供可能

在數(shù)字資源鋪天蓋地的今天,圖書館員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xiàn)目前紙質(zhì)文獻的閱讀需求依然遠遠大于電子形式的文獻。民國報紙限于當時造紙材料和制作工藝等原因,時至今日很多已難以保存和修復,導致其使用價值的流失。而報紙作為記錄人類文明活動和人類思想的重要文獻載體,如果因其原始形態(tài)的消融而使內(nèi)容信息丟失實屬可惜。為此,首都圖書館做了相關工作,如對《戲劇旬刊》《劇學月刊》等民國刊物進行了再版。盡管再版的這些不是報紙,但卻能讓我們對行將消失的民國報紙文獻的重生看到了希望。

6結語

民國時期的報紙對于研究當時的歷史、人文風物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曾經(jīng)有位讀者感慨自己在圖書館閱讀一年的民國報紙勝過之前十年的圖書文獻研究。由此可見,報紙作為圖書館文獻專藏的主體之一,其文獻史料涵蓋廣泛,內(nèi)容的豐富是其他文獻資源所無法比擬的。地方信息現(xiàn)已被廣泛利用和重視,地方文獻的數(shù)字化工作不僅有助于民國文獻內(nèi)容的保存及利用,同時還將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將地方文化遠播至世界各地。

參考文獻:

[1]王玲麗.民國報刊文獻數(shù)字化建設探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5(2):235-238.

[2]周崇潤.談談圖書館紙質(zhì)文獻的酸化與脫酸[J].圖書館界,2004(4):55-56.

[3]錢承軍.高校圖書館應重視對民國文獻的保護與利用[J].山東圖書館學刊,2008(1):76.

[4]郭偉德.民國文獻數(shù)字化是文化遺產(chǎn)的保存和延續(xù)[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9(6):32-33.

篇9

關鍵詞:多元文化論;東西方文化差異;心理咨詢;跨文化咨詢指導方針與技巧

引言:

20世紀80年代至今,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逐漸成為心理學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這是基于各國——尤其是美國——的社會人口構成的重大改變:更多的移民、其他人種和少數(shù)民族逐漸占據(jù)著各國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重新認識各民族及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尊重其文化特性、擺脫心理學對西方主流文化的單一依賴性是心理學研究與應用的新重點。

在心理健康領域中,文化多樣性對心理咨詢過程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不僅來訪者的文化背景愈加復雜、其觀念及認知行為方式受到更多文化信息的影響,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不同國別和民族的差異也直接影響到交流和影響的有效性。

因此,一名專業(yè)的咨詢師不僅僅應掌握對來訪者精神狀態(tài)、人格、行為方式的分析與全面評估的能力,更應該關注咨詢過程中呈現(xiàn)出的、在文化影響下產(chǎn)生的微妙問題。這些問題對咨詢關系的建立,來訪者問題的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以及咨詢交流過程的順利進行以及最終咨詢效果均有著很大影響。

為了解并研究這些問題,從而更好地提出跨文化咨詢的應對策略,本文作者特地給出了以下幾個典型案例。

一、案例分析

1.1案例一

童同學就讀于中國一所重點大學,是一位性格大方、自小成績優(yōu)秀、由母親單獨撫養(yǎng)的女孩。進入大學之后與母親多次嚴重爭吵,最近一次爭吵后吞服安眠藥試圖自殺。經(jīng)搶救后呈現(xiàn)中度抑郁狀態(tài),持續(xù)半年之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測評總分26分,認知障礙、阻滯、絕望感等因子得分高。

童同學主動前來求助時,自我表露度很高。在她的個人陳述中,她上大學后一直努力學習為了繼續(xù)讀研,自己和母親對此都有著很高的期望。這次自殺行為的導火索是由于她身體不適、沒在家努力學習,但母親卻強迫她振作起來,雙方爭執(zhí)很久,母親最后對她說“這個家是我的家,你在家要么就聽我的話好好學習,要么就從這個家滾出去?!彼械綇娏冶矗X得從小到大母親一直都在支配她,她自己的需要、夢想得不到尊重和理解。

在會談中,咨詢師敏感地注意到童同學的家庭觀念并不單一,而是存在東西方文化上的沖突,這種內(nèi)部沖突恰恰是她痛苦的重要原因和急需解決的矛盾。根據(jù)她對理想家庭、理想父母的描述,她在認知上是非常向往西方個人主義理念的:她認為人應該獨立、對自己負責,家庭成員之間應是平等尊重的,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身心需要。另一方面,她的行為卻一直壓抑著自己的內(nèi)心需求,一切以母親和長輩的要求為主,為家庭隨時犧牲自己的事情。這些行為表明她從小深受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父母是權威、孩子要順從、個人的決定要服從家庭需要等傳統(tǒng)思想根深蒂固。每當她想按照自己的需要做事,這種沖突就讓她產(chǎn)生強烈的罪惡感,使她感到仿佛在和自己的母親、家庭的需要做對;加之母親的行為模式是支配型的,總是拿自己的權威和家庭責任等道德觀念來壓制童同學,最后給童同學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傷害。

咨詢師將治療重點放在分析中西方文化觀念差異——主要是家庭觀念——在童同學的價值觀形成過程中是如何產(chǎn)生沖突而引起她的情緒、壓力問題的,幫助童同學理解自己的痛苦來源;咨詢師還對童同學和母親進行同時會談,讓兩人打開心扉、化解了交流方式上的問題和誤會;更進一步建議了童同學的家長尊重她的個人意愿。童同學和母親在認知上都有所轉變,正確面對了雙方觀念上的不同,雙方之間的信任又重新建立了。

1.2案例二

李先生來自日本,已婚,目前在美國就讀博士,妻子沒有跟過來。他被他的美國室友帶來咨詢,據(jù)室友描述,他經(jīng)常在夢中大喊大叫其妻子的名字,影響到他人睡覺;有多次發(fā)現(xiàn)他什么也不做,面無表情,只是死死地盯住妻子的照片。

在會談中,李先生很合作,他的精神狀態(tài)和情緒都很穩(wěn)定,主動讓咨詢師了解到有關他婚姻的狀況以及妻子為何不能跟他來。但是每次咨詢師試圖探索和引出他對妻子是怎樣的情感時,他就努力轉變話題。他在會談中從頭到尾一直表現(xiàn)出禮貌,但就是不表現(xiàn)他的情感。

相對于案例一中自我表露的良好,李先生顯露出很強的阻抗。當他的會談錄像呈現(xiàn)在咨詢實踐課堂上,歐美裔學生們對他的行為表示很難理解?!澳銓Υ藭性鯓拥母杏X?”“當你想起這件事時,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這種基本詢問在他身上發(fā)揮不了作用。他們認為李先生不可理解、沒有情感。

這位有經(jīng)驗的咨詢師了解到,在中國、日本和亞洲的很多地方,文化的傳統(tǒng)就是社會倫理和秩序不需要過多考慮個人內(nèi)部的情感,個人情感被認為是缺少社會意義的。東方國家一直強調(diào)在公共場合應怎樣表現(xiàn)得體而不是內(nèi)心的自然流露。在這類文化的隱私觀中,婚姻、親子等家庭方面的事情被認為是神圣但隱秘的,即使是面對心理治療。因此,當咨詢師對李先生的情感問題表示興趣時,他產(chǎn)生了阻抗,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

面對這樣不會輕易表達自己情緒、且對自己深層次情緒和需要不甚關切的來訪者,咨詢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他們整理真正的情感和情緒。咨詢師明智地決定耐下心來,不著急評論李先生的情感,而是花時間發(fā)展融洽的關系。李先生參加了多次會談后,咨詢師才對他的潛在情緒進行了簡短的認同,獲得了李先生的信任,促進了交流的有效性;同時,咨詢師邀請李先生加入小組咨詢服務,該小組中都是在異國留學有著類似情況的同伴,李先生在與這些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更容易感到共情與彼此寬慰;通過這些渠道他排解了對妻子強烈的思念和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障礙,癥狀也隨之消失了。

1.3總結:以上兩個案例中,東西方文化差異分別影響了來訪者自身的認知觀念和情感表達方式。這兩個案例的有效性都歸功于咨詢師敏感地關注了來訪者的文化背景特性。案例一中,咨詢師發(fā)掘到了來訪者本身受到東西方兩種文化的影響,在認知與行為上產(chǎn)生了不一致,準確地把握了來訪者內(nèi)心沖突的來源;案例二中,咨詢師了解了東方文化的含蓄隱忍的交流方式,從而采取了恰當?shù)臏贤J剑@得了來訪者的信任,化解了咨詢過程中的阻力。

1.4案例三:

霍華德女士是一位聰明而有魅力的中年女子,她與丈夫有著長期的矛盾,因此主動前來咨詢。會談中霍華德女士表示她的丈夫是一個殘忍傲慢、以自我為中心的男人;即使她以一個順從的、放棄自我的家庭婦女形象出現(xiàn),也很難從她的丈夫那里得到任何信任、贊美或者關愛。更重要的是,霍女士成長在強調(diào)女權主義的西方國家,她想成為有平等家庭關系的妻子,還希望有自己的事業(yè)。她是一個聰明有天分的人,想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一個傳媒廣告業(yè)的導演。

然而霍華德女士每次談起她和丈夫之間的問題,咨詢師總是站在她丈夫的一邊,他建議她成為一個如她丈夫所希望的完全順從、放棄自我、支持丈夫的妻子,放棄自己追求的事業(yè)?!澳阕畲蟮氖聵I(yè)和責任應該是使你的丈夫幸福,使孩子快樂,照顧好家庭?!边@位咨詢師來自中亞,他在一個藍領勞動階層為主體的父權制的生活環(huán)境中長大,這種文化背景對兩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義務的理解是傳統(tǒng)的:男性應位于支配地位,而婦女只能是依賴者、順從者。這種根深蒂固的男權價值系統(tǒng)使他對于理解、接納霍女士的情緒和她的女權主義觀念產(chǎn)生了逆向阻抗,他拒絕包容和接受她的文化價值觀,不能以一種共感的方式去幫助他的女患者發(fā)現(xiàn)她真正的需要和愿望。因此他的建議讓霍女士感到更加壓抑和悲憤,幾次會談后她離開了咨詢師,接受了另外一位支持她追求事業(yè)的朋友的幫助;她毅然和丈夫離婚,和一個溫和、支持她、為她的獨立自主而高興的男子結了婚,在自己的領域創(chuàng)造了一番杰出的事業(yè)。

1.5案例四:

卡羅是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女孩,她懷孕了,而她的男友說不會和她結婚。但是無論如何她都非常想要這個孩子,因此她來尋求建議。

在和咨詢師討論留下這個孩子的利弊時,卡羅說,“我知道獨自撫養(yǎng)孩子會非常辛苦,但是我真的不能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八齺碜孕陆掏郊彝?,嚴格遵循著圣經(jīng)中的教義而長大,非常不贊同墮胎,認為墮胎就是剝奪一條人命。她明白做一個單身母親意味著什么,但她并不以此為恥,只想努力成為一個盡責的好媽媽。

然而咨詢在討論是否墮胎的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咨詢師一直暗示卡羅如果她留下孩子她的生活會一團糟,卡羅也敏銳地感覺到咨詢師不希望她要這個孩子,想讓她去墮胎。卡羅對咨詢師在她的觀念上的干涉非常不滿,她說“我認為你不應該這樣做,難道這就是你對我的治療?“

這位咨詢師來自中東,是一位有些猶太背景的女人。在她的文化里,早婚比例越來越低,年輕人的婚前性行為很多,墮胎只要有正當理由——尤其是為了保護女性——是可以接受的。當她和督導討論這次會談的僵局時,認識到自己真的對墮胎的做法很支持并企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到來訪者身上。這導致卡羅很悲傷,在她的超我還不能容忍墮胎這個決定時,咨詢師影響她去接受這一點導致她產(chǎn)生巨大的精神痛苦,更不用說破壞咨詢關系和效果了。督導之后,咨詢師向卡羅承認她的錯誤,并保證自己會更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最后卡羅在咨詢師的支持下生下這個孩子并成為一個相當好的母親。

1.6總結:以上兩個案例中,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主要表現(xiàn)方式是由于咨詢者的文化背景與觀念與來訪者不同,從而產(chǎn)生了文化性逆向阻抗。案例三、四分別在兩性觀念、宗教信仰等跨文化問題上,由于咨詢者不能意識到自己沒有排除有關文化的價值干預或價值影響,沒有以尊重、理解的方式處理來訪者的個人問題與其文化背景的關系,導致咨詢過程中產(chǎn)生了阻力和沖突。

二、東西方文化差異來源和差異敏感點淺析

以上案例中呈現(xiàn)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東西方文化差異內(nèi)容及其對心理咨詢的影響。眾多跨文化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在研究、對比東西方文化后,積累了多方面的主要差異根源和敏感點。為了幫助咨詢?nèi)藛T更好地把握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主脈絡,本文作者特此分析了以下有價值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來源和敏感點。

2.1 東西方國家社會結構和價值導向的不同是文化差異的起源。

亞洲國家自古發(fā)展而來,經(jīng)濟模式與信仰模式都強調(diào)集體價值。社會結構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組織社會秩序的是靠倫理即道德。這種模式消融了個人和團體的對立,價值導向是群體取向和他人取向的。而西方國家由于宗教的一脈傳承,基督教思想強調(diào)人人平等和個人價值,社會根基在于個人力量,靠宗教和精神的力量來維持社會秩序;價值導向強調(diào)個人尊嚴與需求及個性自由發(fā)展。

2.2 家庭觀念、性別觀念和責任感的差異是這些基本價值導向的延伸,也最深刻地影響著心理咨詢。

1)家庭觀念:以中國、日本、印度、土耳其等為代表的東方國家,主干家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處理個人與家庭的關系時,家永遠是第一位的,個人利益從屬家庭利益;子女幼時依賴父母,父母為家庭作出很多犧牲,同時要求子女更加服從,尊重父母的權威。而西方社會以核心家庭為主;個人的利益和愿望是主導因素,家庭是次要的;父母與子女之間強調(diào)平等、尊重、友愛,并有明確法律的約束。

2)性別觀念:東方國家重視家庭,而家庭對兩性制造了不同的角色分配。傳統(tǒng)觀念里,男性處于主導者的地位,而女性處于協(xié)助、服從的地位。這種觀念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東方人的兩性觀,以日本、韓國、中東國家為甚。西方國家在女權運動之后明確強調(diào)兩性之間的平等的生存權、發(fā)展權和選擇權。

3)責任觀:東方文化的集體責任觀著重在維持成員之間的和諧關系和實現(xiàn)集體目標之間保持一個平衡,而西方文化的責任觀則是以突出個人責任來實現(xiàn)集體目標。

2.3隱私觀念、交往方式、運用語言的差異

1)隱私觀:東方文化的群體價值取向使得人們主要維護群體、家庭及他人隱私,這種維護 也同時是對個人隱私的維護。而西方文化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有更高要求,在個人空間、個人自由方面的隱私人們能做到互相尊重。

2)交往方式:東方國家的文化和家庭教育強調(diào)社會適應性,修身養(yǎng)性、自我收斂、含蓄;

因此客氣得體但不直接表達的特點是東方文化相對于重視培養(yǎng)個性、創(chuàng)造力、溝通能力的西方文化的主要不同。

3)語言運用的不同:東方人傾向以客氣、婉轉、取悅他人的語言形式,并伴有相對收斂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西方人多以自信、主動的溝通方式,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豐富,也是其表達的重要部分。

2.4東西方文化差異還影響來訪者對心理咨詢本身的態(tài)度。

據(jù)調(diào)查,中國、土耳其、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心理咨詢業(yè)不如西方國家普及,大部分人群對于心理咨詢和治療存有恥辱感,也對咨詢師專業(yè)水平和咨詢效果產(chǎn)生懷疑。這種態(tài)度也間接影響著咨詢過程,也是跨文化咨詢應努力認識和克服的障礙。

三、跨文化咨詢指導方針與技巧

越來越多的案例和調(diào)查表明,在心理咨詢領域中,文化多樣性的影響愈加明顯,這對心理咨詢師們提出了跨文化咨詢的專業(yè)要求。美國多元文化咨詢和發(fā)展協(xié)會和美國心理學會的三大主要派別都已經(jīng)發(fā)展了在實踐、研究和培訓中的多元文化能力指導方針。下面一些指導方針是對與會談和咨詢有關的一些總結。

3.1培養(yǎng)文化意識。

1)努力認識到自己是文化個體,注意發(fā)展意識到個人偏愛或偏見的能力。

2)要了解超出個人控制外的文化背景問題是怎么影響一個人的觀念和認知模式的。例如,諸如壓抑、歧視(性別的、種族的、個人能力的)等外在問題會在來訪者意識不到的情況下產(chǎn)生很深的影響。

3.2掌握文化知識。

1)了解盡可能多的文化群體以及他們的歷史,社會結構,家庭觀念等差異敏感點,以及他們現(xiàn)在常出現(xiàn)的問題。

2) 學習多樣的助人方式,在適當?shù)臅r候采納他們。

3)要知道自己文化專門技能的不足,必要的時候尋求督導。

3.3 發(fā)展跨文化交流與咨詢技巧。

1)發(fā)展能調(diào)和不同背景來訪者的獨特的世界觀和文化技巧。

2)注意作為咨詢師本身與來訪者之間潛在的文化差異,防止發(fā)生文化性逆向阻抗。咨詢師應秉持尊重文化平等性的理念,應盡可能小地對來訪者原有的文化認知內(nèi)容進行干預和改變。

3)要注意觀察來訪者的非言語行為包括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尤其重要的是非言語行為中的不一致,這些不一致在東方國家非常常見。

4)尊重來訪者的第一語言,保證對其語言的仔細翻譯。

5)要保證背景或差異性因素是整個咨詢過程中的一部分,幫助來訪者學會把他們的個人問題與這些背景問題聯(lián)系起來。

四、小結

總之,心理咨詢?nèi)藛T應走出傳統(tǒng)心理咨詢理論中過度強調(diào)科學客觀性和文化普適性的誤區(qū),努力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內(nèi)容及其對心理咨詢領域的各種直接和間接影響,致力于發(fā)展跨文化咨詢的技巧策略,更好地適應心理學的多元文化論要求。

參考文獻

[1] 《西方心理學的多元文化論取向》 高媛媛 山東師范大學 2005年

[2] 美國心理學會 差異性17,35,45 2000年

[3] 《心理咨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會談和咨詢》 Allen E. Ivey & Mary Bradford Ivey 2007年

[4] 《111個失敗的案例——常見的心理治療錯誤》Gerald Schoenewolf 2009年

[5] 《東西方家庭觀念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楊發(fā)青 百家論壇雜志

[6] 《跨文化心理健康淺探》方必基,梁世鐘 科技信息雜志

篇10

[關鍵詞] 影視字幕;字幕翻譯;簡化策略

“字幕翻譯是將原聲口語濃縮成書面譯文,它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轉換。”[1] 對影視翻譯進行系統(tǒng)化研究的著名學者Henrik Gottlieb對影視字幕翻譯進行了詳細研究,他根據(jù)雅各布遜“語內(nèi)翻譯”“語際翻譯”和“符際翻譯”的三分法,從語言學的角度將字幕翻譯劃分為“語內(nèi)字幕翻譯”(intralingual subtitling)和“語際字幕翻譯”(interlingual subtitling)。語內(nèi)字幕翻譯又被他稱為“垂直字幕翻譯”(vertical subtitling),也就是把話語轉換成文本,語言本身并沒有改變,只是改變了說話的方式而已。語際字幕翻譯又被稱為“對角線字幕翻譯”(diagonal subtitling),即把原聲話語轉換成目的語的書面文字。我們通常所說的字幕翻譯就是指語際字幕翻譯,也就是在“保留影視原聲的情況下將源語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2]。顯然,字幕翻譯不同于口譯、筆譯和影視配音等翻譯類型,它有著自身的特征,其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受時空的制約。

由于影視藝術是一種有聲音有畫面的藝術,而影視劇中的聲音和畫面又轉瞬即逝,因此,影視中所插入的字幕在時間上是受限制的,字幕的播放應該與影視本身的畫面和聲音保持同步協(xié)調(diào),在和源語話語大致相同的時間內(nèi)完成信息傳遞。同時,為了把字幕對畫面效果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影視字幕往往置于熒屏的最下方,且占用的空間只能是一到兩行,每行大約11至16個字。這些成行的信息組成一個個語段,隨著畫面的切換,這些不連貫的語段就逐漸組成了連貫的語篇。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字幕翻譯實質(zhì)上就是將口語信息簡化成濃縮的書面語篇,并同樣以遞進式推進的方式不斷傳遞信息。這種特殊的信息傳遞方式要求譯者必須保證這種遞進式信息的銜接和連貫,保證觀眾一掃而過即能獲取最清晰的信息。這就要求譯者必須做到用字精辟、句法洗練,從而使得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能夠理解內(nèi)容。“字幕宜選用常用詞、小詞和簡短的詞語;句式宜簡明,力戒繁復冗長,惜用過長的插入成分、分詞結構和從句。”[2]總之,在有限的時空內(nèi),譯者應該考慮如何在經(jīng)濟、適切的條件下,盡量獲取等同于源語信息及功能的產(chǎn)出結果,因為字幕翻譯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使觀眾能借助字幕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看懂影片所要表達的意義,欣賞到國外的影視作品,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字幕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是形成字幕簡化的最直接的原因。而實際上,由于觀看時間受到影像內(nèi)容的限制,字幕也確實必須規(guī)定每行的最高字數(shù)或是每行字幕的最低停留秒數(shù)。除此之外,還采取了字形、句法、標點、符號、詞語、稱謂等縮減或省略的簡化手法。再者,就是透過影像中的文字或書面信息讓字幕上的文字達到精省的程度,亦即利用“可恢復性”原則,使得字幕上原本應有的部分信息透過畫面?zhèn)鬟f出來,再經(jīng)過受眾的整合而形成完整的信息。當然,字幕的簡化并非只顧及語言或文字,字幕的簡化在意的往往是時間與空間,包括字里行間的字數(shù)、行數(shù)、秒數(shù)、空格、縮減,甚至包括與字幕并行的影像符號、肢體語言等三度空間中所有足以簡化的元素,以達到減少字幕文字,且又能快速閱讀的目的。關于字幕簡化的程度,就口語聽取與文字的落差來說,文字的字數(shù)大約只能達到口語字數(shù)的三分之一,因此,字幕翻譯首要之務即是簡化,而且隨著現(xiàn)代人對降低閱讀負荷的要求,每行字數(shù)已有愈來愈少的趨勢??梢?,字幕簡化非但必要,而且還有更臻精簡的趨勢。字幕翻譯的簡化比一般筆譯的情況更為顯著。在實際操作中,字幕翻譯的簡化法可分為刪除不譯、濃縮和壓縮性意譯三類。刪除是指完全略去不譯;濃縮是指只譯出原文的精髓要旨;而壓縮性意譯則是指用較簡短的語句譯出原話的意義。在簡化的翻譯策略下,對觀眾在有限時空中的認知活動無關緊要甚至毫不相關的信息,字幕翻譯者可將其刪減節(jié)略,以凸顯相關性更強的部分。譯者不應只拘泥于源語言的形式,在翻譯字幕時,宜采用讓目的語觀眾看懂并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處理。下面通過電影《亂世佳人》中的幾個譯例對字幕中的簡化翻譯原則進行具體說明。

電影《亂世佳人》是根據(jù)暢銷名著《飄》改編而成的,是一部百看不厭的愛情電影史詩。故事背景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的亞特蘭大,千金小姐郝思嘉愛上文質(zhì)彬彬的阿希禮,但他卻選擇了溫婉的表妹梅蘭作為終身伴侶。個性倔強的郝思嘉為了報復而另嫁,但卻在戰(zhàn)爭爆發(fā)后成為寡婦。其后,郝思嘉與風度翩翩的白瑞德歷經(jīng)波折之后成婚,卻因對阿希禮的心結未解而以分手告終。我們看看著名的書房那一幕。思嘉一直希望引起阿希禮的注意,但收效不大,在一次宴會上,思嘉忍不住把阿希禮叫到書房,當面向阿希禮表白自己對他的愛慕之心,聽了思嘉的愛情告白之后,阿希禮肯定了自己對思嘉的愛,他回答說:“Well,isnt it enough that you gathered every other mans heart today? Youve always had mine.You cut your teeth on it.”漢語字幕是:“你今天取得其他所有男人的心,難道還不夠嗎?我的心總是你的?!薄癥ou cut your teeth on it.”在這里隱含的意思是“Ashleys heart has belonged to Scarlett ever since she was a child”,與前面那一句“you always had mine”的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后者更加形象生動。由于空間限制,沒有必要同義反復,如若翻譯出來反而顯得嗦,所以電影字幕中完全將后面的一句省掉不譯。

思嘉顯然誤解了阿希禮,聽了阿希禮的回答,思嘉追問阿希禮的心是否真的屬于她,理性的阿希禮婉轉地告訴思嘉他們兩人的性格差異太大,就是有愛也不能使婚姻美滿,他要娶溫柔的梅蘭為妻。在被阿希禮拒絕后,敢愛敢恨、性格倔強的思嘉情緒激動,憤怒之下,脫口而出:“Well,why dont say it,you coward! Youre afraid to marry me! Youd rather live with that silly little fool who cant open her mouth except to say “yes” and “no” and raise a passel of mealy-mouthed brats just like her! ”這段臺詞翻譯成漢語本應該是:“你干嗎不說出來,你這個膽小鬼!你不敢跟我結婚!你倒情愿和那個傻丫頭過日子,她只會唯唯諾諾,別的什么都不會說,過幾天養(yǎng)出一窩小鬼來也和她一樣百依百順!”但在屏幕上濃縮成了簡單的兩句字幕:“你這個膽小鬼,不敢娶我。你寧可娶那個聽話的傻瓜,然后生群傻孩子。”簡化后的字幕與激烈爭吵的場面和快速轉換的畫面相匹配,雖與原來臺詞有較大出入,但絲毫不影響觀眾對劇情的理解,而且簡潔的字幕更有利于觀眾集中精力觀賞電影。

在這部影片第五幕中,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一班傷兵和難民洶涌地逃入佐治亞州。思嘉在臨時醫(yī)院作護士,士兵在在嘶叫,鏡頭轉向一名正在禱告的牧師,他正在為死者輕聲吟誦著《詩篇》中的“大衛(wèi)之詩”:The Lord is my shepherd; I shall not want.He maketh me to lie down in green pastures; he leadeth me beside the still waters.He restoreth my soul.He leadeth me in the paths of righteousness for his names sake.Yea,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I will fear no evil: for thou art with me; thy rod and thy staff,they comfort me.這段優(yōu)美的禱告詞有深刻的宗教含義:當大衛(wèi)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的時候,他的暗喻是“我是他的綿羊”。我在上帝里面所擁有的,遠遠勝過我所失去的一切。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青草地、可安歇的水邊,對羊來說,都是祝福,它們可以飽得美食,喝得暢快。而且,青草地軟軟的,躺下來休息是再舒適不過了。我們的神,他不也是常常引領我們到青草地、溪水旁嗎?他給予我們身體和靈魂所需的食糧。我們常常如羊走迷途,但我們的牧者,把我們從偏行過失當中拉回來、糾正過來,并且洗凈我們、復興我們、剛強我們,為自己的名引導我們走義路,引路人耶和華使我們的靈魂蘇醒。那么接下來,我們要走到哪里呢?“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蹦寥说恼却蟾庞辛唛L,一端有鉤。它有幾個用途,它有時候是鉤著領頭羊的腳走路,有時候用作支撐、幫助行走,有時候也管理羊群、數(shù)點羊只。羊是從杖下經(jīng)過的,牧人一只一只數(shù)點它們。

但由于宗教文化的差異,即使把這段詩篇翻譯成:“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辈⒁宰帜坏男问匠尸F(xiàn)在屏幕上,不懂圣經(jīng)文化的普通觀眾還是不能理解其意,因此還不如將其壓縮為:牧師在禱告。

通過上述例子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通過簡化翻譯字幕,同樣能傳遞源語信息及功能的產(chǎn)出結果,譯者采用刪除、濃縮和壓縮性意譯等字幕翻譯的簡化策略其實就是為了在有限的時空內(nèi)配合畫面和聲音最有效地提供相關性最強的信息。簡化翻譯策略在影視翻譯中的可行性已經(jīng)被證實,當然關于這種簡化策略的利弊也還有待于我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Nadergaard-Larsen Birgit.Cultural-bound Problems in Subtitling[J].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1993(02).

[2] 李運興.字幕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1(04).

[3] Gottlieb Henrik.Subtitling: Dialogue Translation[J].Perspectives,1994(01).

[4] 廖七一.當代英國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5] 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中國翻譯,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