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美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5 00:08: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藝術美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藝術美技術美管理論文
導言:什么是美古往今來的美學汗牛充棟,眾說紛云;“美”不就等于藝術,但藝術必須是“美”,中外美學史和群眾的審美實踐表明,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藝術,雖不是美學的唯一對象,卻是美學的重要的對象,藝術的門類眾多,藝術美學不只要掌握各門藝術的共性,而且要掌握各中藝術的個性。從實際上看,特殊的本質不能不也是一般本質,一般本質也就是特殊本質。體現了各種藝術的特殊本質的一般本質,對于非藝術來說,它自身也是特殊性。側重于感性、情感和靈感的藝術思維,對側重于理性、理智和推理的其它思維形態(tài)來說,它具有不一般的特殊性,但就藝術與生活,創(chuàng)作動機與藝術效果、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的關系等方面來說它們之間具著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質。同時技術美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是研究物質文化領域中有關審美形態(tài)和審美心理的美學,所以我們既要在精神世界研究美,也要在物質文化領域研究美學。
“美”是什么,什么東西是美的;藍天、白云、強烈的陽光、沙石;它是一種風景,太簡單了,以至于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語詞來描繪;去過江南的人一定會被它的青山碧水所置身其中;戈壁灘會讓你感覺生命就要沉寂下去,太荒涼;了太安靜了,讓人無法忍受!不,這又是多么的美啊——美的異常偉大,先秦哲學家荀子是中國第一個寫了一篇較有系統的美學論文--《樂論》的人。他有一句話說得極好,他說:"不全不粹不足以謂之美。"這話運用到藝術美上就是說:藝術既要極豐富地全面地表現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煉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現生活和自然。不得不想到“江山如此多嬌,江山如畫,”等來修飾,拿它來解釋藝術美的問題,“江山如此多嬌”至少可以說明現實生活是藝術最生動、最豐富、最美的源泉。而江山如畫則說明了“藝術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而更帶有普遍性。因此,”江山雖如此多嬌”,但“如畫”的“江山”不是更美嗎?這就通俗的道出了藝術之美“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真諦。
元代詩人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詩人用現實生活中的景物構造成一副如畫的詩句,藝術美它包孕著藝術家的靈魂和風格,但藝術家本人就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他的靈魂就是這種“總和”在精神上的表現。徹底的反封建的魯迅,不可能出現在曹雪芹時代。嵇康與杜甫的作品,分別打上各自生活的歷史烙印。這就說藝術美來源生活,是現實生活的鏡子古往今來,沒有一件藝術品不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革命的、進步的都是這樣;而反動的、消極意義的藝術不也一樣的嗎?只不過分別反映的正確或錯誤罷了。
人類社會存在以來,藝術一直是人類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對自然現象還無法解釋,于是產生了宗教藝術,人類的物質生活,往往影響到精神上的表現,西方人對中國傳統的書畫曾很神秘,非常欣賞。但許多人看到中國書畫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后,就感到失望了,為什么了呢?因為創(chuàng)作的時間太短了,幾分鐘時間怎么能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藝術來呢?——創(chuàng)作容易,自然就不美。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將西方油畫的技術標準放到中國畫上來了。真正的中國書畫藝術,其難度絕不在西方油畫之下,他們沒有真正的了解中國文化,他們看不懂這些內在的奧妙,看不出一筆后面的功夫!油畫家花在一副作品的時間是中國書畫的幾十上百倍,但是中國書畫家花在一副作品的背后的功夫則是他們的上百甚至上千倍。中西各有其妙,但不可能用尺子來衡量中國畫強調“寫意氣韻生動、傳神寫照、遷想妙得等,是以應物形象,隨類賦彩”以形寫神為基礎的,外師造化,方能中得心源;這就接觸到了純在與意識的關系問題,中國的真正書法家,大都能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的字帖默寫下來,而且能默寫不同風格書法家的字貼,如此寫了幾十年之后,才能獲得書寫自由,才能獨成一家。中國的大國畫家也是這樣。他的專業(yè)訓練也包括摹仿前人的畫,摹仿前人怎樣用筆、落墨、造型,模仿幾十年之后,自己再結合對生活和人生感悟,才能獨創(chuàng)一派。這樣,對中國書畫家來說,在他落筆的幾秒鐘時間內,其速度節(jié)奏、墨色濃淡、線條結構等等,所展現的都是他幾十年的功力。中國書畫家在評論同行的作品時,都是能夠要看出這個人寫了多少年,畫了多少年,甚至讀了多少書的。這就是藝術家通過臨摹對傳統的書法的再現的一種方式;有了深后的基礎時才表現自己的個性。這是對現實的反映是“再現”與“表現”的統一的表現。
藝術來源生活,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而忽略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反作用了,車爾雪夫基也重視藝術源于生活,再現生活,以改造生活的作用,而他也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藝術家反映生活時的主觀能動作用,他還不理解藝術家對生活的反應是“再現”,與“表現”的統一。
漢朝西安茂陵的霍去病墓前石雕所作極為特別,造型不像秦朝的寫實,中間用了不少夸張手法,一大塊石頭,自然的本色都被加以利用了,所用技法有浮雕,也有立體雕。西方人前去參觀,莫不異口同聲贊嘆,認為這是非?,F代的一種表現手法。實際上,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它是一件非常古代的美術作品,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手法。
木蘭詩藝術美研究論文
[內容]
《木蘭詩》是北朝時北方樂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北朝民歌因戰(zhàn)亂和少數民族風俗的滲入,而展現了一種特異風貌,《木蘭詩》是一首淳樸渾厚、簡勁粗獷的歌。木蘭這一中國文學史上最光彩奪目的英勇女性的形象,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木蘭已成了女中英杰的代名詞,可見《木蘭詩》影響之深遠?!赌咎m詩》的藝術美表現于多方面,筆者以為最為突出的是:承傳與創(chuàng)新,簡勁與細膩,敘憂與狀樂。
一、承傳與創(chuàng)新
《木蘭詩》帶有鮮明的民歌風,又具有其創(chuàng)新之處。北朝民歌《折楊柳枝歌》中有這么兩首:“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薄皢柵嗡迹瑔柵嗡鶓??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眱墒自娨耘拥膰@息聲和問答體的形式,將女子內心的隱憂和一種急不可耐的心情表現得毫不掩飾?!赌咎m詩》的前四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與上引《折楊柳枝歌》前一首形式完全相同,而《木蘭詩》緊接著的兩句:“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又與上引后一首的前兩句完全相同,這可明顯看到《木蘭詩》承傳了北朝民歌中的一種流行語式,但《木蘭詩》中的這六句又一反前詩中的“女子”那個人之幽怨,而是有著強烈的對家事的關切以及自動為家庭承擔責任的自覺意識。雖然《木蘭詩》同樣落筆于兒女之思,然而其中飽蘸著木蘭對家人的親情。木蘭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婚配,而是戰(zhàn)亂給家庭帶來的困難:可汗點兵,軍書聯翩而至,父老無兄。木蘭之所以時織時輟,心事重重,是因為替父擔憂,替家擔憂?!赌咎m詩》的創(chuàng)新還表現于借兒女之思、親人之情,寫戰(zhàn)爭之事,寫了一個平平常常的勞動婦女棄織從軍之思,因此,形式和題材上雖仍為傳統型的,然而卻光彩照人,展現了中國女性深明大義的高貴品德。這種對民歌形式和題材的承傳與創(chuàng)新,既易為人所接受,又能拓展詩歌的容量,可謂蹊徑獨辟,匠心獨運。
不僅如此,《木蘭詩》還承傳了《折楊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傳統,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長短句交錯,進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暢自然。從篇制上看,也較同期民歌長得多,后人把《木蘭詩》與漢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樂府民歌之“雙璧”。
二、簡勁與細膩
公共關系反映社會藝術美論文
美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環(huán)境、現象、事情、行為、物體對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人們在密切接觸具體事物,受其刺激和影響產生了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后,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來的有別于丑的相對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fā)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真、善、美、好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fā)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具體事物對人類生存發(fā)展具有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假、惡、丑、壞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害于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fā)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具體事物對人類生存發(fā)展具有的負面意義和負價值。人的社會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愛美嫌丑的社會行為,是發(fā)現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是愛美嫌丑社會意識的存在和表現形式。
公共關系(PublicRelation)是指某一組織(社會團體、個人)為改善與社會公眾的關系,促進公眾對組織的認識,理解及支持,達到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組織形象、促進善意從而實現公關主體目標的活動和過程。它本意是社會組織、集體或個人必須與其周圍的各種內部、外部公眾建立良好的關系。它是一種狀態(tài),任何一個企業(yè)或個人都處于某種公共關系狀態(tài)之中。它又是一種活動,當一個組織、社會團體或個人有意識地、自覺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維持自己的公眾關系狀態(tài)時,就是在從事公共關系活動。提高公關主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改善自身形象,爭取相關公眾的理解、接納與支持是公關的核心要義。公關的主旨、運作方式及取得的效果都是反應的人與人的關系,它不同于人際關系學,也不同于交際學,但它可以說是人學、哲學、美學的綜合體,它不只是一種活動、一種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它深刻地反映著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社會美和藝術美。
首先,公共關系的基本原則及基本思想都反映了美學思想,是人們的審美心理寫照。
(1)是真誠真實原則。追求真實是現代公共關系工作的基本原則,自從“現代公關之父”美國人艾維李講真話的原則以來,告訴公眾真相便一直是公關工作的不二信條。尤其是現代社會,信息及傳媒手段空前發(fā)達,這使得任何組織都無法長期封鎖消息、控制消息,隱瞞真相,欺騙公眾。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你可以在某一時刻欺騙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時刻欺騙某些人,但你絕對不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人。真相總會被人知道。因此公共關系強調真實原則,要求公關人員實事求是地向公眾提供真實信息,以取得公眾的信任和理解。真是人的審美追求,真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事情、行為、物體、語言對個人和社會群體的生存發(fā)展具有的公益性能、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人們在密切接觸具體事情、行為、物體和語言的過程中,人腦受其刺激和影響產生了強烈的愉悅的情緒感覺,所以公關要求講真話,在處理危機公關時要求“公眾必須迅速被告知”、“門戶開放”,反對商業(yè)欺詐,反對“愚弄公眾”,用一種真誠的心“廣交朋友”,樹立良好的形象既是對美的追求,“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某種生理和心理需要,使人們產生快樂、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
(2)是“促進善意”。公關自產生發(fā)展以來經歷了短暫的“公關黑暗時期”、傳播中不同文化的磨合時期,但公關主流思想還是要反映“促進善意”?!吧剖蔷唧w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事物的運動、行為和存在對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fā)展具有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fā)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人們在與具體事物密切接觸、受到具體事物影響和作用的過程中,判明具體事物的運動、行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滿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產生了稱心如意的美好感覺后,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來的有別于惡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在我國古代,“可欲之謂善”,是我們的先哲最早對“善”的解釋和定義,善就是“可欲”,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滿足;在古希臘,人們對善的認識同我們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還有幸福的含義。蘇格拉底就認為:對于任何人有益的東西對他來說就是善。美就是善。他認為美德就是善。善是至高無上的宗教,是指導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唯一東西,人們應該認識什么是善行,怎樣去布施善行;佛教認為善行是對自己有益的,對他人亦是有益的行為,是在今世好的,在來生也是好的行為。總之,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顯示公平、友愛、正義的思想、行為等表現在概念上即是善。公關活動案例中許多企業(yè)的無償贊助活動即是一種善舉,企業(yè)奉行“利益三分”原則,把自己的一部分收益反饋回社會,一部分反饋回公眾(消費者),做出這種行為對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來說是要有大智慧大善意大手筆的,因為這樣做了所以它是善是美,人們在唯美享受中貼近企業(yè)支持企業(yè),由“愛我”至“買我”,此謂之公關。
(3)是形象意識。形象通常包括知名度、美譽度兩個判斷指標,良好的知名度加良好的美譽度是構成良好的組織形象的雙翼。它是開展公關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公關的理念及一切行動都緊緊圍繞“形象”展開。在公眾中塑造、建立和維護組織的良好形象是公共關系活動的根本目的,可以這么說,良好的形象是組織最大的財富,是組織生存和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企業(y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爭取顧客展開,失去了社會公眾的支持和理解,組織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塑造形象就是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經常表現為塑造各種積極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場景、某些勞動過程和勞動產品等的審美形態(tài),是社會實踐的直接體現。在公關中導入CI系統(CorporateIdentitySystem)即企業(yè)形象識別系統是公關創(chuàng)造美的具體表現。CI設計系統是以企業(yè)定位或企業(yè)經營理念為核心的對企業(yè)形象的全方位的包裝,包括企業(yè)內部管理、對外關系活動、廣告宣傳以及其他以視覺和音響為手段的宣傳活動在內的各個方面,進行組織化、系統化、統一性的綜合設計,力求使企業(yè)所有這方面以一種統一的形態(tài)顯現于社會大眾面前,產生出良好的企業(yè)形象??傊?好企業(yè)精神、企業(yè)價值觀、企業(yè)信條、經營宗旨、經營方針、市場定位、產業(yè)構成、組織體制、社會責任和發(fā)展規(guī)劃;好的組織制度、規(guī)范管理、職員教育、行為規(guī)范和福利制度、市場調查、產品開發(fā),社會公益文化活動、營銷活動;好的企業(yè)名稱、企業(yè)標志、標準字、標準色、象征圖案、宣傳口語、市場行銷報告書、辦公事務用品、生產設備、建筑環(huán)境、產品包裝、廣告媒體、交通工具、衣著制服、旗幟、招牌、標識牌、櫥窗、陳列展示等都是針對塑造企業(yè)良好形象的包裝元素。人們正是在同這些具體的美的事物密切接觸中,受到這些美的具體事物的刺激、作用和影響,使自己產生了快樂、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從而接納、認可、支持、追隨公關主體的,公關主體的目標就是在這“亦文亦商”的藝術美的境界中實現的。
木蘭詩藝術美管理論文
《木蘭詩》是北朝時北方樂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北朝民歌因戰(zhàn)亂和少數民族風俗的滲入,而展現了一種特異風貌,《木蘭詩》是一首淳樸渾厚、簡勁粗獷的歌。木蘭這一中國文學史上最光彩奪目的英勇女性的形象,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木蘭已成了女中英杰的代名詞,可見《木蘭詩》影響之深遠?!赌咎m詩》的藝術美表現于多方面,筆者以為最為突出的是:承傳與創(chuàng)新,簡勁與細膩,敘憂與狀樂。
一、承傳與創(chuàng)新
《木蘭詩》帶有鮮明的民歌風,又具有其創(chuàng)新之處。北朝民歌《折楊柳枝歌》中有這么兩首:“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眱墒自娨耘拥膰@息聲和問答體的形式,將女子內心的隱憂和一種急不可耐的心情表現得毫不掩飾?!赌咎m詩》的前四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與上引《折楊柳枝歌》前一首形式完全相同,而《木蘭詩》緊接著的兩句:“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又與上引后一首的前兩句完全相同,這可明顯看到《木蘭詩》承傳了北朝民歌中的一種流行語式,但《木蘭詩》中的這六句又一反前詩中的“女子”那個人之幽怨,而是有著強烈的對家事的關切以及自動為家庭承擔責任的自覺意識。雖然《木蘭詩》同樣落筆于兒女之思,然而其中飽蘸著木蘭對家人的親情。木蘭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婚配,而是戰(zhàn)亂給家庭帶來的困難:可汗點兵,軍書聯翩而至,父老無兄。木蘭之所以時織時輟,心事重重,是因為替父擔憂,替家擔憂。《木蘭詩》的創(chuàng)新還表現于借兒女之思、親人之情,寫戰(zhàn)爭之事,寫了一個平平常常的勞動婦女棄織從軍之思,因此,形式和題材上雖仍為傳統型的,然而卻光彩照人,展現了中國女性深明大義的高貴品德。這種對民歌形式和題材的承傳與創(chuàng)新,既易為人所接受,又能拓展詩歌的容量,可謂蹊徑獨辟,匠心獨運。
不僅如此,《木蘭詩》還承傳了《折楊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傳統,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長短句交錯,進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暢自然。從篇制上看,也較同期民歌長得多,后人把《木蘭詩》與漢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樂府民歌之“雙璧”。
二、簡勁與細膩
簡勁是一種高層次的藝術追求,簡勁在《木蘭詩》中時帶有一種原初色彩的內在活力,因此,既簡練,又顯得粗獷豪邁、渾厚深沉。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眱H30個字就十分簡勁地敘寫了十年征戰(zhàn)的過程。其中“萬里”二句,寫出木蘭跟隨大軍,飛奔塞上。一個“飛”字既寫出戰(zhàn)事的匆忙,又寫出轉戰(zhàn)南北、經歷的關塞山巒之多?!八窔狻倍?,則形象地概括了木蘭所處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從而襯托出木蘭不畏艱險的英雄氣概?!皩④姟倍洌瑒t以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木蘭十年不平凡的戎馬生涯。這些簡勁之筆,以少勝多,不僅寫出了木蘭的出生入死、終于凱旋的經歷,而且寫出了木蘭的英雄形象。詩的結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擬手法形象逼真地寫出了木蘭女扮男裝的巧妙與代父從軍的勇氣,也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她內心的自豪感、自信力。
語文藝術美管理論文
《木蘭詩》是北朝時北方樂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北朝民歌因戰(zhàn)亂和少數民族風俗的滲入,而展現了一種特異風貌,《木蘭詩》是一首淳樸渾厚、簡勁粗獷的歌。木蘭這一中國文學史上最光彩奪目的英勇女性的形象,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木蘭已成了女中英杰的代名詞,可見《木蘭詩》影響之深遠?!赌咎m詩》的藝術美表現于多方面,筆者以為最為突出的是:承傳與創(chuàng)新,簡勁與細膩,敘憂與狀樂。
一、承傳與創(chuàng)新
《木蘭詩》帶有鮮明的民歌風,又具有其創(chuàng)新之處。北朝民歌《折楊柳枝歌》中有這么兩首:“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眱墒自娨耘拥膰@息聲和問答體的形式,將女子內心的隱憂和一種急不可耐的心情表現得毫不掩飾?!赌咎m詩》的前四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與上引《折楊柳枝歌》前一首形式完全相同,而《木蘭詩》緊接著的兩句:“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又與上引后一首的前兩句完全相同,這可明顯看到《木蘭詩》承傳了北朝民歌中的一種流行語式,但《木蘭詩》中的這六句又一反前詩中的“女子”那個人之幽怨,而是有著強烈的對家事的關切以及自動為家庭承擔責任的自覺意識。雖然《木蘭詩》同樣落筆于兒女之思,然而其中飽蘸著木蘭對家人的親情。木蘭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婚配,而是戰(zhàn)亂給家庭帶來的困難:可汗點兵,軍書聯翩而至,父老無兄。木蘭之所以時織時輟,心事重重,是因為替父擔憂,替家擔憂?!赌咎m詩》的創(chuàng)新還表現于借兒女之思、親人之情,寫戰(zhàn)爭之事,寫了一個平平常常的勞動婦女棄織從軍之思,因此,形式和題材上雖仍為傳統型的,然而卻光彩照人,展現了中國女性深明大義的高貴品德。這種對民歌形式和題材的承傳與創(chuàng)新,既易為人所接受,又能拓展詩歌的容量,可謂蹊徑獨辟,匠心獨運。
不僅如此,《木蘭詩》還承傳了《折楊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傳統,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長短句交錯,進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暢自然。從篇制上看,也較同期民歌長得多,后人把《木蘭詩》與漢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樂府民歌之“雙璧”。
二、簡勁與細膩
簡勁是一種高層次的藝術追求,簡勁在《木蘭詩》中時帶有一種原初色彩的內在活力,因此,既簡練,又顯得粗獷豪邁、渾厚深沉。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僅30個字就十分簡勁地敘寫了十年征戰(zhàn)的過程。其中“萬里”二句,寫出木蘭跟隨大軍,飛奔塞上。一個“飛”字既寫出戰(zhàn)事的匆忙,又寫出轉戰(zhàn)南北、經歷的關塞山巒之多?!八窔狻倍?,則形象地概括了木蘭所處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從而襯托出木蘭不畏艱險的英雄氣概?!皩④姟倍洌瑒t以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木蘭十年不平凡的戎馬生涯。這些簡勁之筆,以少勝多,不僅寫出了木蘭的出生入死、終于凱旋的經歷,而且寫出了木蘭的英雄形象。詩的結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擬手法形象逼真地寫出了木蘭女扮男裝的巧妙與代父從軍的勇氣,也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她內心的自豪感、自信力。
語文審美教學管理論文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聯系我們
網站首頁┆課件下載┆教學論文┆實用文檔┆個人簡歷┆論文中心┆演講稿┆考試相關┆黨團社會┆職場技巧┆作文園地┆法律文書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文書論文網->語文論文->教學內容退出登錄用戶管理
贊助商
論科學美及其美感
內容提要本文揭示了人們長期忽視科學美的主要原因,論述了科學美的本質特征:1科學美是來源于自然美,并能為我們理智所領會的一種和諧,科學美的實質在予反映自然界的和諧;2科學美與藝術美一樣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礎之上,是美的一種高級形式,是人類按照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的成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論述了科學美感和科學鑒賞力問題。
關鍵詞科學美和諧美感科學鑒賞力
將美的難以數計的表現形態(tài)類分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似乎已成定論。這種分類忽視了異態(tài)紛呈的科學美。在美學教科書中,科學美要么被置于視野之外不予理睬,要么被囊括在社會美中一筆帶過。實際上科學美跟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一樣,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審美形態(tài)。忽視科學美及對科學美的研究,不能不說是整個美學研究的一大缺憾。
一
科學美是否存在,可能會有人產生疑問。正象在是否存在藝術美的問題上藝術家最有發(fā)言權一樣,在是否存在科學美的問題上科學家也最有發(fā)言權。很多著名科學家都在各自的科學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和發(fā)現科學美的存在。古希臘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被譽為“科學史上的藝術品”,少年時代的愛因斯坦和羅素都曾將它作為神奇的藝術品來閱讀欣賞[1]。愛因斯坦曾稱贊玻爾所提出的原子中的電子殼層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領域中最高的音樂神韻”[2],曾驚嘆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所使用方法的精湛”和“實驗本身的優(yōu)美”[3]。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被不少科學家譽為物理學中最美的一個理論,玻恩說它“象一個被人遠遠觀賞的藝術作品”[4]。玻爾茲曼曾經把麥克斯韋關于氣體動力學的論文當作神奇壯美的交響樂來欣賞[5]。對近現代科學創(chuàng)造史稍作考察便可以發(fā)現科學美的存在。盡管科學家們對科學美的闡述大多是零散的、即興的、缺乏系統的,但他們對科學美的肯定則是不容懷疑的。
如果說科學家體驗到的主要是科學創(chuàng)造本身的美和科學理論蘊涵的美,那么不專門從事科學活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感受到物化形態(tài)的科學設施和科學產品的美,譬如化學實驗室賞心悅目的各種器具,現代天文臺令人神怡的觀測儀器,火箭發(fā)射場氣勢宏大的動力裝置等等。我們在觀賞這些試驗器具、觀測儀器、發(fā)射裝置時,會產生類似欣賞音樂、繪畫和其它藝術品時所體驗到的那種愉悅感和美感。只要不采取虛無主義態(tài)度,一個對科學(包括理論形態(tài)和物化形態(tài))稍有涉獵和接觸的正常人,大概都不會否認科學美的存在和對科學美有過的美感體驗。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選題(一)寫作流程:
1)學生根據下面分設的專業(yè)選擇一個,作為畢業(yè)論文的專業(yè)方向
2)在所選擇的專業(yè)方向里面在指導教師指導下自擬論文題目,開始論文寫作流程。參考論文選題附后(學生論文選題不宜相同):
(二)專業(yè)類別:
1.文藝學
文學概論文化詩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語文教學法美學概論
科學美感研究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揭示了人們長期忽視科學美的主要原因,論述了科學美的本質特征:1科學美是來源于自然美,并能為我們理智所領會的一種和諧,科學美的實質在予反映自然界的和諧;2科學美與藝術美一樣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礎之上,是美的一種高級形式,是人類按照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的成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論述了科學美感和科學鑒賞力問題。
關鍵詞科學美和諧美感科學鑒賞力
將美的難以數計的表現形態(tài)類分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似乎已成定論。這種分類忽視了異態(tài)紛呈的科學美。在美學教科書中,科學美要么被置于視野之外不予理睬,要么被囊括在社會美中一筆帶過。實際上科學美跟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一樣,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審美形態(tài)。忽視科學美及對科學美的研究,不能不說是整個美學研究的一大缺憾。
一
科學美是否存在,可能會有人產生疑問。正象在是否存在藝術美的問題上藝術家最有發(fā)言權一樣,在是否存在科學美的問題上科學家也最有發(fā)言權。很多著名科學家都在各自的科學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和發(fā)現科學美的存在。古希臘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被譽為“科學史上的藝術品”,少年時代的愛因斯坦和羅素都曾將它作為神奇的藝術品來閱讀欣賞[1]。愛因斯坦曾稱贊玻爾所提出的原子中的電子殼層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領域中最高的音樂神韻”[2],曾驚嘆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所使用方法的精湛”和“實驗本身的優(yōu)美”[3]。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被不少科學家譽為物理學中最美的一個理論,玻恩說它“象一個被人遠遠觀賞的藝術作品”[4]。玻爾茲曼曾經把麥克斯韋關于氣體動力學的論文當作神奇壯美的交響樂來欣賞[5]。對近現代科學創(chuàng)造史稍作考察便可以發(fā)現科學美的存在。盡管科學家們對科學美的闡述大多是零散的、即興的、缺乏系統的,但他們對科學美的肯定則是不容懷疑的。
如果說科學家體驗到的主要是科學創(chuàng)造本身的美和科學理論蘊涵的美,那么不專門從事科學活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感受到物化形態(tài)的科學設施和科學產品的美,譬如化學實驗室賞心悅目的各種器具,現代天文臺令人神怡的觀測儀器,火箭發(fā)射場氣勢宏大的動力裝置等等。我們在觀賞這些試驗器具、觀測儀器、發(fā)射裝置時,會產生類似欣賞音樂、繪畫和其它藝術品時所體驗到的那種愉悅感和美感。只要不采取虛無主義態(tài)度,一個對科學(包括理論形態(tài)和物化形態(tài))稍有涉獵和接觸的正常人,大概都不會否認科學美的存在和對科學美有過的美感體驗。
探索教材藝術美對審美能力提升的作用
【摘要】中學語文教材蘊涵著豐富的審美因素,特別是作品中的藝術美,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運用美育理論指導學生分析領會,激發(fā)審美情感,提高審美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需求,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
【關鍵詞】藝術美語言美想象美意境美
作品的藝術美是指存在于一切藝術作品中的美,是藝術家根據審美規(guī)律,借用一定的物質媒介(色彩、聲音、線條、形體、語言等)手段和載體把審美心理加以物化的產物。藝術美是現實美的升華,是美的最高形式。語文教材中有關藝術美的內容很多,它是語文審美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借助藝術語言進行語文審美教育,主要是培育對語文中文學藝術作品的物質材料——語言的“意象”性特點的把握能力,使學生通過對語言的“意象”把握,接受文學藝術中的審美意識,進而實現審美的心理構建。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藝術美。
一、咀嚼文字,領會語言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欣賞時只有通過語言這中介,充分調動自身的想象能力,才能將語言符號轉化為具體的文學形象。葉圣陶先生說:“文藝鑒賞可以從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入手。這件事看似淺近,但是最基本的?!比~老明確指出從文字“入手”,而且品析要達到“透徹地了解”的程度?!捌拮右彩且槐K燈?!保ā豆饷魅請蟆罚?,“科技,托起城市的輝煌。”“我們用青春筑豐碑。”“一陣響亮的香味迎著我叫喚?!保s翰·唐《香味》),“雨過樹頭云氣溫,風來花底鳥聲香?!保ㄙZ唯孝《登螺峰四顧亭》)這些語言,雖然不合語法常規(guī),甚至也不符合事理邏輯,但仔細品味卻很有美感。按照當代語言學家駱小所教授的觀點,這是藝術化的變異語言。正是由對語法的偏離和對邏輯的“違背”,這些語言才產生了無窮的美感力量。這類語言在中學教材中也頗為常見。“突然是綠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保▌子稹堕L江三峽》)“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蕩著我優(yōu)美的思想。論文”(梁小斌《我熱愛秋天的風光》)
需要強調一點的是,教育改革呼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語文教師對于學生寫作中的“變異”語言切忌錯判,以免扼殺學生思維的火花。我們的古人也說過:“文須字字作,亦要字字讀。咀嚼有余味,百過良味足?!敝挥袑ψ骷铱嘈膭?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字斟句酌,反復玩味才能透徹領會其中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