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重建技術在骨軟骨瘤影像技術的價值
時間:2022-07-26 09:15:52
導語:三維重建技術在骨軟骨瘤影像技術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2月醫(yī)院放射科接診的52例骨軟骨瘤患者的影像資料,隨機選取26例非典型骨軟骨瘤患者為實驗組,其余26例骨軟骨瘤患者為對照組,診斷小組分別進行CT斷層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的診斷,應用SPSS19.0軟件對影像診斷分值和診斷準確率分別進行Wilcoxon秩和檢驗和χ2檢驗,分析影像診斷結果的差異性。結果:應用Wilcoxon秩和檢驗分析CT斷層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的診斷分值,統(tǒng)計結果分別為P=0.001和P=0.157,應用χ2檢驗分析CT斷層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的診斷準確率,統(tǒng)計結果分別為P=0.048和P=0.442。結論:三維重建技術有效地提高了非典型骨軟骨瘤的影像診斷效果,其影像診斷分值和診斷準確率明顯提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骨軟骨瘤;三維重建技術;診斷準確率;骨性突起;圖像后處理
骨腫瘤(bonetumor)是指發(fā)生于骨骼或其附屬組織的腫瘤,可分為原發(fā)性腫瘤、繼發(fā)性腫瘤和瘤樣病變等類型[1,2]。骨腫瘤區(qū)別于其他系統(tǒng)腫瘤病變的發(fā)病率較低,但其影像學表現(xiàn)復雜多變且缺乏特征性,其中骨軟骨瘤(osteochondroma)是最常見的骨腫瘤,約占骨良性腫瘤的31%左右,好發(fā)部位是人體長骨干骺端,以關于骨下端和脛骨上端最為常見。臨床上CT是骨腫瘤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式之一,影像可見骨皮質和骨松質均與母體骨相延續(xù),在影像診斷中需與骨旁骨瘤和肌腱韌帶鈣化進行鑒別[3,4]。本研究通過CT影像診斷準確率的分析,探討三維重建技術在非典型骨軟骨瘤影像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骨腫瘤相關疾病診斷提供借鑒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和服務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天津市腫瘤醫(yī)院放射科接診的52例骨軟骨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MSCT影像結果和臨床病理分析結果,其中股骨遠端病變患者26例,脛骨近端病變患者19例,其他位置病變患者7例。根據(jù)CT斷層影像的初步診斷結果,從骨軟骨瘤癥狀相對不明顯(非典型)患者中隨機抽選26例作為實驗組,其余的26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三維重建影像診斷準確率的差異性。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骨腫瘤發(fā)生部位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研究。1.2方法52例患者影像采集的設備為寶石能譜CT(DiscoveryCT750HD,GEHealthcare,美國)。寶石能譜CT把傳統(tǒng)CT成像的原理和細節(jié)進行解析和放大,使CT由原來依靠CT值的單參數(shù)成像變?yōu)槎鄥?shù)成像,由原來的混合能量成像變?yōu)閱文芰康淖V成像。CT能譜技術的一個重要工具就是單能量成像,可以避免容積效應造成的遺漏和誤診小病灶,所以可以提高小病灶和多發(fā)病灶的檢出率;能譜CT技術能夠根據(jù)X射線在物質中的衰減系數(shù)轉變?yōu)橄鄳膱D像,這有利于鑒別特異性的組織。所有患者均在術前經(jīng)寶石能譜CT掃描,掃描參數(shù)如下:管電壓120kVp,管電流150~200mA,螺距0.984:1,層厚1.25mm。均采用高分辨率重建。1.3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骨軟骨瘤影像診斷準確率反映了影像診斷結果與病理結果的一致性,是本研究重要的觀察指標。首先,由放射科具有2年及以上骨腫瘤診斷經(jīng)驗的3位醫(yī)師組成診斷小組,采用盲法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CT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進行診斷,通過三級打分法統(tǒng)計診斷結果,即骨軟骨瘤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和無影像癥狀患者,分別得3分、2分和1分,分別形成CT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的診斷數(shù)據(jù)。其次,依據(jù)臨床病理檢查結果,統(tǒng)計影像診斷結果為3分的患者數(shù)量,計算與不同組患者總數(shù)量的比值,即骨軟骨瘤影像診斷準確率。1.4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9.0軟件對52例患者的影像分析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和χ2檢驗,分別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影像診斷數(shù)據(jù)和診斷準確率的差異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骨軟骨瘤患者影像結果52例患者經(jīng)臨床和病理檢查均確診為骨軟骨瘤患者,其中實驗組為非典型骨軟骨瘤患者26例,股骨遠端病變患者14例,脛腓骨近端病變患者9例,其他部位病變患者3例;對照組為隨機骨軟骨瘤患者26例,股骨遠端病變患者12例(含多發(fā)1例),脛腓骨近端病變患者12例(含多發(fā)1例),其他部位病變患者4例?;颊哂跋窠馄式Y構清晰可見、對比度和銳利度良好,未出現(xiàn)明顯偽影和噪聲,圖像質量均符合臨床診斷要求。典型及非典型骨軟骨瘤患者影像如圖1,2所示。2.2影像診斷及分析結果影像診斷小組分別對CT斷層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進行盲法打分,結果如表1所示。實驗組的26例患者診斷結果為:CT斷層影像分值為2.24±0.78,三維重建影像分值為2.76±0.52;對照組的26例患者診斷結果為:CT斷層影像分值為2.68±0.56,三維重建影像分值為2.84±0.47。應用SPSS19.0軟件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Wilcoxon秩和檢驗,CT斷層影像的分析結果為Z=-3.317,P=0.001,差異顯著;三維重建影像的分析結果為Z=-1.414,P=0.15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結果表明CT斷層影像在非典型骨軟骨瘤患者診斷方面效果偏差,而三維重建影像在不同類型骨軟骨瘤患者診斷方面效果一致,提高了非典型骨軟骨瘤的診斷水平。在影像診斷準確率方面,參照臨床及病理檢查結果,統(tǒng)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其中,實驗組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CT斷層影像46.2%,三維重建影像80.8%;對照組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CT斷層影像73.1%,三維重建影像88.5%。應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CT斷層影像診斷準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14,P=0.048,而兩組的三維重建影像診斷準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91,P=0.442。以上結果均表明,三維重建技術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診斷效果,并且在影像診斷效果上趨于一致。
3.討論
隨著醫(yī)學影像設備及圖像處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應用,三維重建技術在病變大小形態(tài)及空間定位、制定手術治療計劃、輔助放射治療和模擬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放射科影像診斷工作中重要的研究方向[5,6]。骨軟骨瘤是一種原發(fā)性的良性腫瘤,在骨腫瘤患者中較為常見,常用的檢查方式包括普通X射線、CT和MRI檢查,主要的影像表現(xiàn)為背向關節(jié)生長的骨性突起,三維空間中與母骨的連接程度是診斷鑒別的要點,因此三維重建技術在非典型骨軟骨瘤診斷中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7,8]。此研究結合天津市腫瘤醫(yī)院放射科接診的52例骨軟骨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分析CT斷層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的診斷效果,探討三維重建技術的應用價值。回顧性分析52例患者的影像資料,非典型骨軟骨瘤患者為實驗組,其余患者為對照組,應用Wilcoxon秩和檢驗分析CT斷層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的診斷結果,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兩組的診斷結果分別為P=0.001和P=0.157;同時應用χ2檢驗分析CT斷層影像和三維重建影像的診斷準確率,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兩組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P=0.048和P=0.442。統(tǒng)計結果顯示CT斷層影像在診斷非典型骨軟骨瘤患者時效果不理想,三維重建技術有效地提高了診斷準確率,且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結果一致性較高。三維重建技術在非典型骨軟骨瘤診斷方面有較高應用價值,今后工作中將進一步規(guī)范醫(yī)院放射科影像工作站的崗位規(guī)范,增強責任意識和圖像處理水平[9,10],為提高醫(yī)院的臨床診療水平和放射科的服務質量奠定基礎。
作者:張偉 曲方園 單位:天津市腫瘤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