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腹瀉醫(yī)療論文

時間:2022-07-28 11:00:00

導語:嬰幼兒腹瀉醫(yī)療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嬰幼兒腹瀉醫(yī)療論文

【關鍵詞】嬰幼兒腹瀉大蒜水護理

嬰幼兒腹瀉是一組多病因引起的一種兒科常見病,以大便稀薄或水樣便、次數(shù)增多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1]。西醫(yī)常用抗生素、消炎、抗菌、補液治療,有時療效欠佳,如非感染性腹瀉則無效,還可引起菌群失調(diào),久治不愈。筆者在護理工作中,征得醫(yī)生同意,嬰幼兒腹瀉應用大蒜水保留灌腸,縮短了病程,減輕患兒痛苦,促進了患兒早日康復,收到了滿意的效果?,F(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jié)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患兒同意用大蒜水配合治療142例,男62例,女80例,年齡3個月~2歲2個月。并發(fā)輕度脫水53例,中度脫水26例,重度脫水1例。伴隨癥狀:發(fā)熱53例,嘔吐21例。另一組不同意配合用大蒜水治療患兒98例,男42例,女56例,年齡4個月~2歲6個月,并發(fā)輕度脫水28例,中度脫水13例。伴隨癥狀:發(fā)熱25例,嘔吐12例。

1.2操作方法取大蒜2~3瓣(根據(jù)嬰兒月份大小)去皮、洗凈、搗爛、加溫開水30~40ml,攪勻澄清后,用注射器吸大蒜水25~35ml連接8-10號肛管、潤滑肛管前端,排出肛管內(nèi)氣體,夾緊肛管,抬高臀部5cm將肛管輕輕插入約10cm,松開止血鉗,緩慢注入。在操作前及操作中要注意撫慰患兒情緒,盡量使患兒不要哭,降低腹壓。拔出肛管時,用手輕輕協(xié)助肛門閉合,以免液體流出。急性腹瀉次數(shù)多時每日灌腸2次,腹瀉每日減至6次左右后,每日灌1次,一般2~3天即可痊愈。

2臨床護理

2.1常規(guī)護理將患兒置于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里,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風寒感冒致腹瀉加重,夏季注意防暑降溫,以免合并暑熱腹瀉,也不能過度吹電風扇及空調(diào),以免寒暑腹瀉,注意觀察腹瀉次數(shù)、性質(zhì)和量及生命體征。

2.2飲食護理腹瀉期間飲食護理最為關鍵,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1)喂母乳的母親應少吃油膩的食物,多飲水,縮短喂養(yǎng)時間。(2)6個月以下的患兒暫停添加輔食,6個月以上的患兒給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用米湯或純嬰兒米粉喂養(yǎng),但不能過飽,以七分飽為宜,1歲半~2歲患兒禁食肉類、水果、蛋類、用清粥喂養(yǎng)2~3天后逐漸增加乳食,葷素各一半喂2~3天,一般飲食護理在1周左右。

2.3液體療法的護理脫水常是急性腹瀉死亡的主要原因,糾正脫水、控制感染是降低死亡的關鍵。(1)伴有脫水較重的患兒要求補液略快,可用留置針,保證速度。(2)嚴格遵循“先快后慢,先鹽后糖,見尿補鉀”的原則進行補液。準確記錄出入量。

2.4臀部護理用軟棉尿布,勤洗換,保持臀部干燥清潔。灌腸后或便后用溫水清洗臀部,擦干并涂上紫草油,以預防肚周潮濕發(fā)紅,如已經(jīng)出現(xiàn)肛門潮紅或糜爛,也應清洗臀部后涂上紫草油,2~3日后即可痊愈。

3結(jié)果

兩組臨床護理一致,同樣治療平均2~3天,配合大蒜水治療142例,痊愈119例,占84%,減輕23例,占16%。按一般常規(guī)對癥治療98例,痊愈65例,占66%,減輕33例,占34%。

4討論

嬰幼兒腹瀉對嬰幼兒健康危害很大,是因小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機體防御功能差、人工喂養(yǎng)等因素,寒熱著衣不能自理,尤其是近一年來北川受大地震影響,生活和居住條件差,患兒受風、寒、暑、濕侵襲、脾胃不足、乳食不節(jié)、喂養(yǎng)不當或過食生冷瓜果及不潔之物損傷脾胃;脾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溫水而致,都可以最終致脾失健運、升降失司、清蝕不分,并至大腸而成泄瀉。小兒科謂之啞科,患兒身有痛苦,不能向家長及醫(yī)護人員訴說,一味哭鬧,又因藥苦而拒絕服藥,故家長也為之苦惱,再且腹瀉多耗氣傷津,致靜脈凹陷,補液又畏穿刺困難。護理人員如多在患兒身上穿刺幾針,有的家長不理解而與醫(yī)護之間產(chǎn)生不良情緒。據(jù)《實用本草綱目彩色圖鑒》記載:“大蒜水味辛溫,入肺、脾、胃經(jīng),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痛、行氣消滯、暖胃健脾,可用于痢疾、泄瀉”的記載。反復思考,祖國醫(yī)學博大精深,給藥途徑廣泛,除可口服給藥外,還可以從皮膚、肚臍、鼻腔、足底涌泉穴及肛門給藥,故嘗試改換用藥途徑,用大蒜水保留灌腸來解決患兒腹瀉。如患兒,女,9個月,因飲食不節(jié),致每日大便10次以上,呈稀便含有黏液和白色奶瓣,伴神疲、納差,大便鏡檢有脂肪球和少量的白細胞。血象:白細胞總數(shù)11.8×109/L,中性82%,大便鏡檢為黃色水樣便伴脂肪球,給抗感染、助消化、靜脈補液等治療,3天后病情無明顯好轉(zhuǎn)轉(zhuǎn)到市醫(yī)院治療,5天出院,腹瀉次數(shù)減少到6~7次,大便鏡檢仍有白細胞、膿細胞,考慮再三,便用大蒜水保留灌腸,3日后腹瀉止,大便鏡檢一切正常,此成功經(jīng)驗,臨床上遇類似患兒,在征得醫(yī)生的同意后,配合應用此法,每得良效。經(jīng)臨床實踐說明此法安全、經(jīng)濟、痛苦小,無毒副作用、見效快、效果理想、易于推廣,為患兒早日康復開辟了一條新路。轉(zhuǎn)貼于中國論文聯(lián)盟

【參考文獻】

1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9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