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自然災害論文

時間:2022-07-19 06:27:00

導語:明代自然災害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明代自然災害論文

摘要:“田地陷阱”是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中迫使廣大農民背井離鄉(xiāng),甚至棄農經(jīng)商的重要原因,而“田地陷阱”現(xiàn)象的形成與頻繁的自然災害、定額田賦制度缺陷以及災害應對制度的缺失有著直接的關系。自然災害意味著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所面臨的巨大風險,而定額的田賦征收制度并沒有風險因素的考慮,而在災害發(fā)生之時,封建官府非但沒有有效的災害應對措施,而且試圖維護定額田賦制度,力求轉嫁災害風險與損失的舉措迫使廣大災民逃離故鄉(xiāng),不愿繼續(xù)承種土地,“田地陷阱”問題也由此愈演愈烈,其影響與后果均不可低估。

關鍵詞:明代自然災害;明代人口;制度缺失;“田地陷阱”;重賦論;災害風險

土地向來被視為民生之本,農業(yè)之基礎,然而,在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卻一直存在著一種與珍視土地相悖背的、厭棄與逃避承種土地的離奇現(xiàn)象,筆者稱之為“田地陷阱”?!疤锏叵葳濉眴栴}突出地表現(xiàn)為大量農民畏懼擁有土地,不愿租種土地,甚至離土離鄉(xiāng),四處流亡。古今許多研究者往往將這種農民逃亡問題歸咎于嚴重的自然災害,不合理的封建田賦制度等諸多因素,特別是賦稅過于繁重的因素尤為討論者所關注。然而,面對“田賦陷阱”現(xiàn)象背后復雜的社會與自然背景,孤立地、片面地、靜止地分析與評價上述某一種因素,都難以給出較為完滿而妥帖的解釋。在本文中,筆者試圖選取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濟時代的一個典型時期與一個典型區(qū)域——明代山西為研究切入點,在全面分析自然災害與人口變動狀況的基礎上,結合自然災害與定額田賦制度的交互作用,對“田地陷阱”問題的形成進行較深入的探討,進而展現(xiàn)傳統(tǒng)賦稅制度與災害應對制度的致命缺失以及“田地陷阱”對社會心理及價值取向造成的深刻影響,拋磚引玉,以就教于高明。

一、“田地陷阱”問題及其成因解析——質疑“重賦論”

據(jù)筆者所見資料,“田地陷阱”之語出自明代大臣周詩的奏疏。嘉靖四十四年(1565)四月丙戌,周詩在其所上奏疏中明確提出了“田地陷阱”現(xiàn)象,他指出:

方今天下最苦,民貧不樂其生。臣嘗吏于南北,稍知病源。大約豪宦連田阡陌,其勢力足為奸欺,而齊民困于征求,顧視田地為陷阱,是以富者縮資而趨末,貧者貸產(chǎn)而僦庸,又其甚者則弱者逃,強者盜矣……臣又聞淮之南北,逃亡特甚,有經(jīng)行數(shù)千里絕無人煙。

“田地陷阱”問題即謂“視田地為陷阱”,表現(xiàn)為廣大農民不愿擁有土地與耕種土地,以務農為畏途,或棄農經(jīng)商,或棄田產(chǎn)而為佃傭,最為甚者出現(xiàn)農民拋家棄產(chǎn),大批逃亡的社會現(xiàn)象。翻閱明代文獻,與周詩相類似意見的表述并不少見。如明末清初人士葉夢珠在《閱世編》中強調:“里中小戶有田三畝、五畝者,役及毫厘,中人之產(chǎn),化為烏有。狡書貪吏,朋比為奸,圖蠹虎差,追呼絡繹,視南畝如畏途,相率以有田為戒矣,往往空書契券,求送縉紳,力拒堅卻,并歸大戶,若將浼焉,不得已委而去之,逃避他鄉(xiāng)者?!薄短锂a(chǎn)》筆者所謂“土地陷阱”問題外在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核心就在于農民不愿意擁有土地,低價賤賣土地,甚至連富人也不愿意購置土地。當然,“田地陷阱”問題最突出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便是普遍民戶大量逃離故土,即全面地放棄田產(chǎn)以及逃避由土地帶來的賦稅負擔。通常,在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中,土地作為農業(yè)生產(chǎn)的物質基礎,常常被稱之為“生存之本”與“財富之源”,土地對于農民的重要價值不言而喻。反過來,農民珍視土地,渴望擁有土地,也在情理之中。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土地兼并問題相當突出,經(jīng)濟史研究者在論著中常常集中揭示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土地兼并之弊,以及痛陳廣大農民喪失土地之痛楚,“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如果按照這樣的思路,解決土地矛盾,將土地分配給那些缺地的農民,那么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主要矛盾便可以迎刃而解了。然而,周詩與葉夢珠等人的奏疏卻反映了另一種與人們慣常理念頗相悖離的真實情形,即除了一小部分可以奸欺他人的“豪宦”階層之外,廣大平民百姓無論富者,還是貧者,都將“田地(即適宜耕種且須征收賦稅的那部分土地)”視為不敢涉及的“陷阱”與“畏途”,不愿意擁有耕地。廣大農民放棄土地,大批地逃避他鄉(xiāng),無疑是對土地收益預期完全絕望的表現(xiàn),可視為“田地陷阱”極端化的典型體現(xiàn)。

關于“田地陷阱”及農民逃亡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古今眾多的觀察者與研究者進行了相當深入的討論與分析,并提出了不少重要的、極富啟發(fā)意義的解析意見。概括而言,主要有“災害論”、“重賦論”以及多種因素綜合作用論等等,如早在漢代人們就提出了“民有七亡七死”論[3]卷72《鮑宣傳》注:漢哀帝在位時,鮑宣在諫書中稱:“凡民有七亡:陰陽不和,水旱為災,一亡也;縣官重責更賦租稅,二亡也;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強大姓蠶食亡厭,四亡也;苛吏徭役,失農桑時,五亡也;部落鼓鳴,男女遮列,六亡也;盜賊劫略,取民財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毆殺,一死也;治獄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盜賊橫發(fā),四死也;怨讎相殘,五死也,歲惡饑餓,六死也;時氣疾疫,七死也?!薄2贿^,古今研究者提出的最重要、也最常見的解釋就是所謂“重賦論”,即農民拋棄田地、出外流亡的主要原因是賦役負擔過重,或者賦稅負擔不斷加重,或無法忍受地方官吏盤剝苛索的惡果,文獻資料似乎也為這種解釋提供了相當充足的證明注:如美國學者WalterH.Mallory在“China:LandofFamine”(AmericanGeographicalSociety,1926)一書中,在有關災荒的政治原因探討時,就將“官吏苛索下的重稅(HeavyTaxationbyUnscrupulousOfficials)”作為相當重要的一條。又據(jù)黃仁宇先生的研究,最早強調田賦問題的中國學者應該是王毓銓先生,王先生在《中國歷史上田賦的上升與王朝的衰落》(''''TheRiseofLandTaxandtheFallofDynastiesinChineseHistory'''',PacificAffair9,1936)對明、清兩朝的田賦問題作了深入的探討,提出“向農民征收過重的田賦榨干了中國的農業(yè)經(jīng)濟”等觀點(見《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410頁)。但是,筆者檢索王毓銓先生所著《萊蕪集》(中華書局1983年版)、《王毓銓史論集》(上、下,中華書局2005年版),均未收錄此文。筆者發(fā)現(xiàn)在王先生的近期著論中,似乎更強調明代賦役制度中,役重于賦,其危害性也更大。在階級矛盾與階級斗爭理論的影響下,歸罪于封建田賦剝削制度,歸罪于封建官僚管理體制之弊端,更成為當代中國學術界解析傳統(tǒng)時代社會矛盾與社會危機時十分通行的結論。不容否認,賦稅額度過重,或貪官污吏們夤緣為奸的侵奪,對于“田地陷阱”問題的形成所產(chǎn)生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是,筆者以為,如果脫離了具體時期、具體區(qū)域的微觀分析,就籠統(tǒng)地、簡單地將農民逃亡現(xiàn)象歸咎于田賦過高或官吏苛索過度,不僅難免偏頗之弊,而且也不利于問題討論的深入,更無法挖掘出其中更為深切、更有價值的啟迪意義。

若以民眾流亡作為“田地陷阱”問題考察的主要依據(jù),那么,明代山西無疑是華北地區(qū)乃至全國“田地陷阱”問題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有明一代,山西地區(qū)民眾外流狀況非常嚴重,出現(xiàn)了一波接一波的災荒性移民潮,相關記載也相當豐富,稱得上是俯拾即是。根據(jù)研究者及筆者本人的研究,明代山西人口逃亡的演變有著以下幾個重要特征:如(一)開始時間早。早在明朝初年,山西農民大量外流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產(chǎn)生;(二)持續(xù)時間長,規(guī)模影響大。至宣德、正統(tǒng)年間,已有近百萬的流民逃出山西,人口流亡問題之嚴重已經(jīng)震驚了明朝的朝野上下,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外逃民眾共同構成了明朝中葉數(shù)量龐大的“荊襄流民”集團。(三)更為重要的是,早在正統(tǒng)元年(1436),明朝官府已正式準許“逃民占籍于所寓”,且“授以地畝,俾供租稅”。即承認災荒性流民占籍的合法性,并在入籍地分配土地,交納賦稅注:可參見拙文:《明代山西流民問題述論》,《歷史地理》第16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山西高原人口承載量的歷史考察——以明代流民運動為主要論述依據(jù)》,《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年增刊。例如明代前期反映山西民眾大量外逃問題較重要記載有:

1.永樂十九年(1421),鄒緝在《奉天殿災疏》中指出:“今山東、河南、山西、陜西水旱相仍,民至剝樹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顛踣道路,賣妻鬻子以求茍活?!?/p>

2.宣德八年(1433)四月庚子,明宣宗在頒給行在五府六部都察院的詔敕中承認:“……比者,南、北直隸及河南、山東、山西并奏春夏不雨,宿麥焦槁,谷種不生,老稚嗷嗷,困于饑饉,流亡散徙……”

3.成化八年(1472)二月壬午,“戶部奏山西、河南連年災傷,人民疲敝已極,又聞虜寇深入,變恐不測?!保?]卷101同年十月,朝臣又奏:“山、陜荒旱,眾庶流移,邊地早寒,凍餒死亡相繼?!?/p>

4.成化十七年(1481)四月丁未,兵部尚書陳鋮等奏:“京官皂隸俱出京畿八府及山西、河南、山東三布政司。今各處水旱頻仍,流殍相望,加以邊方繹騷,公私耗竭,宜加意寬恤。”[6]卷214

5.成化二十一年(1485)正月,朝臣李俊等又上言云:“陜西、河南、山西之境赤地千里,井邑空虛,尸骸枕籍,流亡日多?!?/p>

災荒性流民潮出現(xiàn)最直接的起因,當然是嚴酷且無法逆料的自然災害。同時,也應該承認,在明代山西的不少地區(qū),田賦額度本身制定過高及不合理也是導致農民不堪重負,棄鄉(xiāng)逃亡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如成化十八年(1482),山西巡撫何喬新在上言中就提出“折收稅糧,以撫逃民”的建議,他指出:“比年人民在在逃竄,而山西州縣為甚,姑舉其一二甚者言之。若平陽之稷山縣,原額田地四千五百八十頃,納稅糧三萬七千余石,洪武間差官履畝檢核,凡山間溝澗沙堿不堪耕種之地,概令起科,共計量出田地二千五百五十余頃,增稅糧四萬二十余石,至今陪納,艱窘殊甚。又如寧鄉(xiāng)縣,山深土瘠,自洪武以來,逃移死絕人戶一千六十有奇,田地荒蕪,毀棄遺下稅糧一萬余石,累及見存里甲……故此二縣,凋弊特甚,逃移最多?!保?]卷228何喬新的上言突出地反映出導致農民逃移的兩大因素:一是田賦額度制定不合理,完全超出了土地所能承受的水平,耕種農戶因根本無法全額完稅而逃亡;二是逃移人戶所遺田賦份額,完全由見存民戶包陪,迫使見存農戶也因無法承受而逃亡。如果說前一種因素是屬于田賦額度問題,而后一種因素則屬于田賦制度本身的問題了,與額度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了。但是,就明代山西全省情況來看,將山西地區(qū)“田地陷阱”問題以及農民的大批逃亡,完全歸結于田賦過高問題,肯定是將問題過于簡單化了。因為面對上述山西地區(qū)人口流亡的復雜狀況,如果我們單純用田賦過高或不斷加重的理論來解釋,便會遇到難以回避的尷尬與困惑。

首先,眾所周知,明朝建立以后,朝廷長期推行田賦定額制度,而且額度長期不變,即通常所稱的“鐵板稅”。如《皇明世法錄》載稱:“明初,定官民田賦:凡官田畝稅五升三合五勺,民田三升三合五勺。”就山西地區(qū)而言,情況也是如此。如《學海類編•晉錄》載云:“山西土田三十六萬八千三十九頃二十七畝零,夏、秋二稅二百七十二萬四千二十二石?!保?]第318頁注文引有明一代山西省的賦稅征收數(shù)量并沒有很明顯的增長,甚至出現(xiàn)了較明顯的下降,正所謂“有減無增”。如果最初山西全省范圍內田賦額度制定普遍存在著過高的缺陷,超越了民戶的支付能力,那么,田賦制度實施之始,理應引發(fā)山西全境絕大部分農民的全面抵制與逃亡。事實上,并非如此。

其次,根據(jù)現(xiàn)代學者的考訂,明代第一次全國性田賦加派是在正德九年(1506)十二月,當時為建筑乾清宮,“加天下賦一百萬兩”。據(jù)《明實錄》記載,這次加派主要在浙江等省與南北直隸,并沒有提及山西。況且,此時已是在正統(tǒng)元年逃民占籍令出臺的70年之后。也就是說,在全國性田賦開始增加之前,山西災荒性移民潮早已成洶涌不可阻擋之態(tài)勢,與加派田賦并沒有什么對應關系?!睹魇?#8226;食貨志》指出:“嘉靖三十(1551)年,京、邊歲用至五百九十五萬。戶部尚書孫應奎乃議于南畿、浙江等州縣增賦百二十萬。加派于是始?!睋?jù)此可知,當時施行的加派主要集中于江浙地區(qū),并沒有包括北方地區(qū)。臭名昭著的明末“三大餉”(即遼餉、剿餉、練餉)最早也始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而此時離明朝滅亡也只有20余年了??梢哉f,在明朝大部分時間里,并沒有出現(xiàn)田賦額度大幅增加的情況。山西地區(qū)也沒有單獨增加田賦攤派的權限與可能。因此,將山西農民逃亡現(xiàn)象完全歸結為田賦額度過高或不堪加派,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同樣,自然災害肯定也不能成為解析“田地陷阱”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及日益嚴重的惟一決定性因素,因為災害的結束,并沒有意味著廣大農民苦難的終結。因而在災害結束后,也沒有屢屢出現(xiàn)大批流民全數(shù)回到故鄉(xiāng),重新認種土地的可喜景象。就筆者的研究所得而言,真實的狀況與良好的愿望背道而馳,流民重返故土的比率十分有限,且復業(yè)流民再次流亡的可能性遠遠超出其他民戶??梢哉f,造成戶口大量逃亡,農民視土地為“陷阱”現(xiàn)象日益嚴重的自然與社會背景是相當復雜的,自然災害與田賦制度都難逃其咎。然而,孤立的、靜態(tài)的原因分析,無論是“災荒論”、還是“重賦論(田賦征收額度過度及增加過快)”,都不可能給出滿意的答案,因為社會環(huán)境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而各種主客觀因素的作用又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離開對不斷變化中的、真實的農民生存環(huán)境的考察,離開對交織作用的各種主客觀因素的綜合分析,我們的研究恐怕難得要領。筆者認為:深入解析“田地陷阱”現(xiàn)象的關鍵在于全面而深刻地認識傳統(tǒng)時代承種土地的民戶承受著怎樣的風險與壓力,而當時的田賦制度在變化了的社會環(huán)境中(特別是自然災害降臨時)發(fā)生了變異。只有當農民們無法承受因承種土地而帶來的種種風險與壓力時,而官府與其他社會共同體又不能給予他們足夠的幫助時,他們才會選擇放棄與遠走,被迫性地、永久性地走上逃避之路。因此,剖析農民逃亡及“田地陷阱”問題之時,理應更全面、更深入地觀察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真實的運行過程以及封建田賦制度實施中的變異特征,唯其如此,才能梳理出更為妥帖、更為嚴密的結論。

二、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的高風險性與災害應對中的制度缺失

筆者以為:以明代山西地區(qū)為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土地陷阱”問題日趨嚴重與農民大量逃亡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正是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中的高風險性、定額田賦制度的缺陷,以及官僚體制在災荒應對中的失德與失策等諸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首先,自然災害發(fā)生的頻繁性與嚴重破壞性,充分證明了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的高風險與低收益。今天,人們都普遍接受了“風險社會”的理念,即充分承認現(xiàn)代社會所面臨的種種風險及潛在的危機。其實,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何嘗不是一個“風險社會”呢?農業(yè)生產(chǎn)是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存在與延續(xù)的基礎,與近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chǎn)相比,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的高風險性是顯而易見的。農業(yè)生產(chǎn)的最突出的特征即表現(xiàn)在“靠天吃飯”,也就是農業(yè)生產(chǎn)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天氣狀況,在水利灌溉系統(tǒng)不甚發(fā)達的地區(qū),更是如此。頻繁而無法回避的自然災害與抗災能力的孱弱,都昭示著農業(yè)生產(chǎn)的巨大風險。在中國災害史上,明清時代以災害頻發(fā)著稱,被稱為“明清宇宙期”,而山西地區(qū)又是“十年九災”的多災害區(qū)域,其災害發(fā)生之頻率與破壞程度在北部中國是相當突出的。山西地區(qū)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的風險性無疑是極大的,完全可作為北方農業(yè)區(qū)的典型。而自然災害的發(fā)生,無疑意味著將潛在的風險已轉化成為現(xiàn)實的災難與困境。

其次,從災害風險的角度來審察封建田賦制度,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定額田賦制度的產(chǎn)生,又是建立在一種風險性極強的假設之下,即擁有土地,就可以擁有收成。換言之,封建政體與廣大農民關于田賦的約定,是建立在一種擁有田地與擁有收成之間必然因果關系的假設之上,但在事實上,“擁有田地”與“擁有收成”是兩個完全不能等同的概念,嚴重自然災害的發(fā)生便無情摧毀了這種假設:農民在擁有土地的情況下,勞作一年,竟然顆粒無收,進而糧食缺乏,無法生存。而定額田賦制度卻無視這種嚴重風險,還是將田地與田賦二者直接等同起來,并作為制度成立及強行推行的基礎。其中,根本沒有考慮到農業(yè)生產(chǎn)的巨大風險性,以及提出相應的補救條款,即在發(fā)生自然災害,糧食減產(chǎn)乃至絕收的情況下官府應采取的相應對策等等。這也就構成了傳統(tǒng)定額田賦制度在災荒應對時致命的缺陷。

其三,這也是筆者在本文中想要特別強調的一點,即促成“田地陷阱”問題日趨嚴重最關鍵的因素,不僅僅在于中國傳統(tǒng)業(yè)生產(chǎn)的高風險性與田賦制度的先天缺陷,更突出地反映在自然災害到來之時,即風險已轉變?yōu)楝F(xiàn)實的災難時,各級官僚機構非但缺乏較完善的防災減災措施,而且還刻意維護有缺陷的田賦制度,力求最大限度地轉嫁自然災害帶來的物質損失。這種作法無異于將自然災害與缺失擴展為無限的現(xiàn)實的災難。其所帶來的危害性與殺傷力是極其可怕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苛政猛于虎”。廣大災民由此蒙受來自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威脅,安居樂業(yè)至此便成為無法企及的幻想。關于這一點,筆者還想從幾個方面對此進行較詳細的解析。

1.災荒勘核制度對救災工作極為不利。通常,免除定額田賦,在封建時代只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的特權,其他各級官吏只有申報、核查及公布、實施的權力,否則,官吏未經(jīng)申報、核準就擅自放糧或免賦,那是一種嚴格禁止的“市恩(即邀買民心)”之舉。這是封建時代田賦制度與賑濟制度的一個根本性特征,這種做法對于災荒應對工作起到了顯著的阻礙作用。在文獻記載中,我們似乎屢屢發(fā)現(xiàn)災后蠲免田賦的記載,其實,在現(xiàn)實的災害發(fā)生后,想要得到最高統(tǒng)治者蠲免田賦的諭旨,并非輕而易舉之事。如在自然災害發(fā)生后,明朝官府應對的程式有以下幾個重要步驟:首先是“啟請”,當?shù)毓倮粝蛑醒氤⑸献鄥R報災情;其次是“復核”,京中各部收到疏陳后,派官吏到災區(qū)進行勘驗災情程度;第三,勘災官吏回京,向部臣匯報勘驗情況;最后才是由部臣向皇帝啟請,下詔蠲免災區(qū)的稅糧。有些地區(qū)距離京師路途遙遠,往返之間,很容易錯過了救災時機。如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諭示戶部官員時提到:“歲荒民饑,必待奏請,道途往返,動經(jīng)數(shù)月,民之饑死者多矣。自今遇歲饑,先貸后聞,著為令?!币洞笥栍洝繁M管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明代皇帝要求簡化這些程序的諭令,但在實際中,這套程式是不會被輕易破除的。又如永樂二十年(1422),戶部奏告直隸開州等處發(fā)生饑饉,成祖朱棣感嘆道:“有司必至饑民嗷嗷,始達于朝。又待命下,始振之。餒死者已不逮矣。其令:自后遇災,先振后聞。”引《皇明世法錄》其實,災荒奏報制度并未因此而改變。又據(jù)《明史•邱宏傳》記載,成化六年(1470),山東、河南等地發(fā)生旱災,給事中邱宏請賑濟,他在上言中指出:“四方告災,部臣拘成例,必覆實始免。上雖蠲租,下鮮實惠,請自今遇災,撫、按官勘實,即與蠲除?!蓖瑯?,邱宏的奏言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yōu)暮ψ喔娓埠酥贫?。同樣在成化六年,禮科給事中張賓在討論荊襄流民的奏疏中,也談到了災荒勘實制度的弊端:“今各處奏報災傷,戶部必覆勘而后停免,勘實之命未報,而征斂之期已急?!痹诘胤焦賳T呈報災情之后,等接到皇帝蠲免詔書之前,田賦征收額度就與常例一樣實施,各級官吏也須照常催征稅糧。這種缺乏人道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無疑是定額田賦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顯然不能簡單歸咎于各級官吏的個人修養(yǎng)與品德。

雖然,高高在上的封建帝王,是皇糧國稅減免特權的惟一擁有者,然而,頗值得玩味的是,即使帝王本人想要隨意減免各地稅收數(shù)量,也是相當困難的。文獻記載證明:不少號稱“仁德”的皇帝經(jīng)常與強調“國用不足”的朝中大臣因為稅糧減免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

2.災后田賦減免額度十分有限,甚至有名無實。在災情勘實之后,在多數(shù)情況下,明朝官府慳吝的、有限的減免田賦的規(guī)定,不僅根本無法紓解災民的苦難,甚至可以被解讀為喪失人性的苛政??梢哉f,這種制度性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時災荒應對指導思想的實質。關于災后田賦減免額度的政策,《明史•食貨志》載稱:

洪武時,勘災既實,盡與蠲免。弘治中,始定全災免七分,自九分災以下遞減。又止免存留,不及起運,后遂為永例。

這條看起來并不起眼的記載卻對于我們認清明代災后蠲免政策的本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jù)此可知,明朝官府的蠲免標準,參照災情的程度而定。其中只有洪武時期,可以肯定災害被核實之后,是全數(shù)蠲免所有田賦。在洪武之后,特別是在弘治年間(1488—1505)出臺正式規(guī)定,即使是“十分災”,即最嚴重的災情發(fā)生時,最高蠲免額度也只能是七分,即免除田賦總額的70%,仍然要征收原額的30%。減免額度隨著災情的不同而遞減,即九分災便只能減六分,還要征收原額的40%;八分災只能減五分,還要征收原額的50%,以此類推。更為關鍵的是,這些減免只能局限在田賦構成中的存留部分,而不能動及起運部分。文獻記載明白無誤地表明:這是“永例”,即再不更改的條款。筆者以為:這實際上是明代定額田賦制度的缺陷與殘酷性的最突出的表現(xiàn)之一。

通常,明代稅糧的流向可分為起運、存留兩大部分。又據(jù)《萬歷會計錄》提供的數(shù)據(jù),萬歷六年(1578)山西夏稅約為591951石小麥,實存留約為443610石小麥;秋糧約為1722851石米,實存留998484石米,夏秋二稅合計為2314802石,存留合計為1442094石。存留數(shù)僅占稅糧總數(shù)的62.3%。根據(jù)明朝弘治以后的規(guī)定,災后減免只能局限于稅糧的“存留”部分,也就是說,即使地方上遇到最嚴重的天災(即“十分災”),也不能影響起運部分稅糧的征收與運送。而且,隨著災情的不同,減免的份額會不斷遞減。這種制度的嚴酷性與非人道性令當時不少朝中大臣都感到過于嚴苛。如成化二十一年(1485)正月,大臣汪奎等人上言:“陜西、山西、河南等處連年水旱,死徙太半,今陜西、山西雖止征稅三分,然其所存之民亦僅三分,其與全征無異?!保?]卷260試想,在廣大農民遭受嚴重災情,顆粒無收,自身生存已得不到保證的狀況下,又如何完糧納稅呢?在嚴重災情發(fā)生時,數(shù)額再有限的征斂,也變成了無法承受的苛征暴斂了。但是,地方官員要么執(zhí)行這種嚴酷的制度,要么違抗這種制度,承擔違命或“市恩”的罪名,不可能置身于事外。

既然災荒勘實覆核時間漫長,且蠲免請求并不能百分之百得到允準;即使僥幸獲得減免,朝廷規(guī)定的減免額度又十分有限,并不能真正紓解民難。那么,可以推定,在這種極其現(xiàn)實的情形下,申報災情,請求田賦減免最終淪為沒有多大現(xiàn)實意義的“花邊工作”,因此,在災荒發(fā)生之時,大部分地方官員干脆放棄申請減免田賦的努力,瞞報災情,繼續(xù)催征賦稅,這樣必然將廣大災民推上了絕路。正統(tǒng)年間,御史彭勖在上言中指出:“郡守縣令,凡遇水旱災傷,慮勘覆之勞,匿不以聞,間有上陳者,部司又以國用不敷,不為停征糧稅,以致凍綏貧困,流離轉徙。臣于鳳陽、潁川一帶所見逃民,動以萬計,扶老攜幼,風棲露宿,詢其所自,皆真定、保定、山東諸處之民。比因累歲荒歉,稅糧孳牧,逋負者多,不能陪納,有司不量民情,又且責償遠年賑濟糧米,饑窘日切,楚日加,若不轉徙,何以自存!?”又如正統(tǒng)二年(1437)九月癸亥,行在戶部主事劉善在上言中稱:“比聞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并直隸諸郡縣,民貧者無牛具種子耕種,傭丐衣食以度日,父母妻子啼饑號寒者十室八九,有司既不能存恤,而又重征遠役,以故舉家逃竄?!?/p>

3.根據(jù)明朝官府制度,足額且準時完成賦役征收是考核各級地方官員政績的最主要指標之一。這種考核制度對于惡化當時官民關系所起作用也是極為關鍵的。如萬歷年間,給事中蕭彥在上言中指出:“察吏之道,不宜視催科為殿最。昨隆慶五年(1571)詔:‘征賦不及八分者,停有司俸。’至萬歷四年(1576)則又以九分為及格,仍令帶征宿負二分。是民歲輸十分以上也。有司憚考成,必重以敲撲。民力不勝,則流亡隨之。臣以為:九分與帶征,二議不宜并行。所謂寬一分,民受一分之賜也?!睋?jù)稱蕭彥的建議得到了上司的采納,也就是明朝官府不再將“征(當年賦稅)九分”與“帶征宿負(往年積欠賦稅)二分”兩者相加作為考核官員工作“及格”的要求,那么,以“征收九分”為“及格標準”的政令依然有效,如果征不到九分賦稅(即定額90%的賦稅量),則官員就會受到停發(fā)俸祿的處罰。而這些考核制度同樣沒有列出在災荒發(fā)生時特殊的豁免條款,在這樣的制度管理之下,我們就不難理解地方官員為何在災情嚴重時依然如狼似虎般地強征暴斂。所謂“清廉愛民”的名譽與這種嚴酷的制度顯然是水火不相容的。

我們看到,明朝官府將維護田賦征收制度作為各級官吏的重要工作,即使其本意在于維護朝廷財政收支平衡,維持王朝政體正常運轉,但在自然災害頻發(fā)之時,在百姓預期收益已嚴重受挫的狀況下繼續(xù)按照定額征收田賦,那么,我們可以說其轉嫁災害損失的意圖就十分明顯了。這種轉嫁對于廣大受害百姓而言,又是何等殘酷的現(xiàn)實啊。早在宣德六年(1431)二月,巡按山西監(jiān)察御史張勖對于各級官吏不顧百姓疾苦拚命追討田賦的作法進行了抨擊:“山西連年天旱,田谷薄收,糧草多欠,所屬州縣各遣官催征。而總督則有侍郎于謙,及行在主事翟善等分催,徒擾于民,無益于事。”

4.里甲賠納制度同樣是迫使大批災民淪為流民的“罪魁禍首”之一。當稅收無法達到定額之時,明代各地官吏們普遍采用的補救方式便是強迫里甲見在人戶代替逃戶賠納所欠稅糧。不難想見,同樣受災的見在民戶同樣損失巨大,勉強維持,豈有余力代賠賦稅?!與賦稅原始數(shù)額所產(chǎn)生的壓力相比,災荒之后,額外增加的賠納份額所產(chǎn)生的壓力更為殘酷與嚴峻。這種強迫賠納的結果只能是驅迫更多的民戶向外逃亡。這一點連最高統(tǒng)治者也看得十分清楚。永樂二十二年(1424),山西渾源州官員奏請將逃亡稅額分攤給見在之民,明仁宗當即予以駁斥:“民窮甚,故外逃。今以分見在之民,是欲其皆窮而逃乎?”下然而,這種強制賠納制度并未因此而改變。如弘治十一年(1498)十二月,明孝宗在詔書中提到:“陜西、山西、河南先因成化十九等年地方災重,百姓逃竄,至今未全復業(yè),遺下稅糧,負累見在人戶賠納。”又如正統(tǒng)五年(1440)四月,明英宗特以山西地區(qū)荒歉問題頒布詔書,他在詔書中反復強調了減免包納稅糧問題,特別提到里甲賠納問題的危害。如“一、逃民遺下田地,見在之民或有耕種,先因州縣官吏里老不驗所耕多寡,一概逼令全納逃戶糧草,以致民不敢耕,田地荒蕪,今后逃民田地,聽有力之家盡力耕種,免納糧草?!薄岸?、逃民既因貧困不得已流移外境,其戶下稅糧,有司不恤民難,責令見在里老親鄰人等代納,以致逃者甚眾。今后逃民遺下該納糧草,有司即據(jù)實申報,上司暫與停征,不許逼令見在人民包納?!睉撜f,記載中能被皇帝發(fā)現(xiàn)并蠲免賠納事例是極為有限的,并不會有效地改變或廢止里甲賠納制度之實施。

5.災后賑濟措施對于解決“田地陷阱”及農民流亡問題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如正統(tǒng)八年(1443)六月庚寅,吏科給事中姚夔在上奏中對當時賑濟制度存在的局限性作出了精辟的評判,他指出:“積谷賑饑,朝廷仁育生靈之意至矣,然貧民有收獲甫畢而啼饑者,有東作方興而缺種者。官司以歲豐不加賑恤,不免假貸富室,倍息償之,是貧民遇豐年,其困苦亦不減于兇年矣。及兇年發(fā)廩,官司惟憑里甲申報,從而給之,里甲恐貧民不能償官,多匿其名,是惠不均及,而流殍者眾。乞敕天下郡邑無問豐兇,每歲二次發(fā)廩賑貸,官親體審,先給最貧者,然后又于其余,則民無饑困,官無腐積矣。”很顯然,當時即使是兇年所“賑貸”的廩糧也都不是無償?shù)?,姚夔的倡議不過是用官貸來取代地方盛行的高利貸,以減輕災民的負擔,然而對于已一貧如洗、命懸一線的饑民而言,官貸與高利貸恐怕都是遙不可及的“救命稻草”而已。

至明代晚期,明朝定額田賦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災荒賑濟制度等等在災荒應對中的嚴重缺陷被發(fā)揮、擴散到了極致的地步,嚴重自然災害與制度缺陷持續(xù)不斷地交織作用,后果相當可怕,災傷過后不蠲不賑、窮追苛索的殘暴作法將廣大農民逼上了絕路。如萬歷二十五年(1597),明朝大臣呂坤在《直陳天下安危圣躬禍福疏》中對田賦制度與災荒應對政策的缺失進行了鞭辟入理的分析:

……自臣睹記以來,何嘗無兇歲,未聞連歲之兇;何嘗無歉省,未聞數(shù)省之歉。乃萬歷十年(1582)之后,無歲不告災傷,一災動連數(shù)省。近日撫、按以賑濟不可屢求,存留不可終免,起運不可缺乏,軍國不可匱詘,故災傷之報殊稀,催科之嚴如故,豈不哀民,勢不可已也。臣久為外吏,熟知民艱。自饑饉以來,官倉空而庫竭,民十室而九空。陛下赤子,凍骨冷肌,冬無被絮者居其半;餓腸饑腹,日不再食者居其半。流民未復鄉(xiāng)井,棄地尚多荒蕪。存者代去者賠糧,生者為死者頂役。破屋頹墻,風雨不蔽;單衣濕地,苫蒿不完。男女啼饑號寒,父母吞聲飲血,君門萬里,誰復垂憐?!

大范圍的自然災害的頻繁肆虐,最終使定額田賦征收制度面臨滅頂之厄,全面瓦解。官僚政府強制轉嫁災害損失的舉措只能使社會制度的缺陷充分擴展。當種種弊端所造成的社會危害與社會矛盾至水火不容的地步時,那么,推翻現(xiàn)有的社會政治管理體系,直接攻擊乃至消滅現(xiàn)有田賦制度與官僚制度的維護者與受益者集團,從而最直接地免除所有的田賦負擔與人民生存面臨的威脅,便成為最無奈的選擇了。

萬歷年間,就任山西巡撫的王宗沐在《山西災荒疏》中非常真切地講述了明朝末年飽受災荒蹂躪的山西地方社會慘況:

臣初至山西,入自澤潞,轉至太原,北略忻代。比將入覲,又東走平定,出井陘,目之所擊,大約一省俱系饑荒,而太原一府尤甚。詢之官吏士民,皆云:開疆萬山之中,地土本高,加以種不收者,三年于茲,是以人民逃散,閭里蕭條,甚有百余里而不聞雞聲者。壯者徙而為盜,老弱轉于溝瘠(應為嵴),其僅存者,屑槐柳之皮,集糧以食之。父棄其子,夫棄其妻,插標于頭,置之通衢,一飽而易,命曰“人市”。終不能去者,在學生員,至去衣巾,為人傭工。臣方行時,縣官正審編,紛紛具申,皆云人戶十去其七,均徭無所從辦……

在民戶大量死徙逃移之后,地方社會實際上陷入近乎土崩瓦解的混亂局面,法制與秩序已無從談起,這種狀況在崇禎年間已演變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崇禎八年(1635)四月,山西巡撫吳的說法頗具代表意義:“晉民有三苦,一苦兇荒,無計糊口;一苦追呼,無力輸租;一苦殺掠,無策保全,由此悉為盜?!薄侗緜鳌房梢哉f,在巨大的災荒風險與現(xiàn)實應對制度的缺失交互作用與長期摧殘之下,最初由“田地陷阱”問題而連鎖引發(fā)的種種社會矛盾已將廣大農民逼到了無計可施、走投無路的地步,最終激化為全面的社會生存危機,整個社會秩序也由此全面崩潰。

三、余論

在當代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的研究中,中外學者常常強調從人口壓力、土地資源、實用技術發(fā)展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等諸多方面探求中國傳統(tǒng)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真實脈絡,在根本上扭轉了以往單純強調階級矛盾,強調剝削制度弊端,以及重批判輕分析的思維定勢。然而,對于社會經(jīng)濟與政治制度的研究還是不容忽視的。而對社會經(jīng)濟與政治制度的研究,不應停留在字面上,不應靜止地、“真空性”地進行剖析與評價,而應將其重新放回到真實的社會運行環(huán)境內進行審視與評估,才能更準確、更深入地認識其本質與作用。

關于明代的田賦制度,著名學者黃仁宇先生曾指出:“事實上,一個主要依靠土地收入的龐大帝國,整個稅收水平僅為農業(yè)產(chǎn)量的10%,這看起來是很低的?!比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明代與田賦相關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其加派增賦的作法甚至被許多學者們指認為導致其亡國的關鍵因素之一。出現(xiàn)這種困惑的癥結當然不是明代田賦制度本身沒有問題,或沒有缺陷,而是研究者剖析的思路發(fā)生了偏差,或存在不足。一種現(xiàn)實的經(jīng)濟制度不可能在“真空”狀況下運行。同樣,一種經(jīng)濟制度是否合理和完善,也只有在具體實施中得到印證,單純的、靜態(tài)的理論探討往往會失之偏面或簡單化,對于明代田賦制度的探討也是如此。

傳統(tǒng)中國社會以農立國,而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chǎn)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即收成的好壞與氣候等自然因素直接相關,自然災害(即嚴重不利于農業(yè)生產(chǎn)的氣候及其他自然情況)的降臨,必然嚴重摧殘農業(yè)生產(chǎn),甚至全面絕收,那么,不僅田賦無處落實,就連維持農民生存的基本口糧都無法保證,整個社會的運轉必然陷入癱瘓狀況。因此,可以肯定,以自然災害為代表的巨大風險性則是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無法回避的嚴酷現(xiàn)實,理應作為決定一切社會制度與經(jīng)濟政策制定與調整的最基本的前提之一。但是,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各種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這一最基本的前提恰恰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明代定額田賦征收制度正是如此。明朝專制統(tǒng)治階層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以及王朝政治的運行,不僅在制度的制定上沒有充分考慮到災害的風險性,更為甚者在災難來臨之時,頑固地維護田賦制度,蓄意將災難帶來的巨大損失轉嫁到廣大農民身上,這絕對是廣大農民無法承荷的。因此,我們可以判定,明代定額田賦制度、災害應對制度以及官僚考成制度的缺陷在自然災荒爆發(fā)之時被赤裸裸地揭示出來。貌似有限而合理的田賦征收在自然災害爆發(fā)之時就演變成為足以使天下百姓窒息的繩索。

如果說,災害只是一種異常狀況,而經(jīng)濟制度的制定卻常常只能以“正常狀況”作為預設的前提。但是問題在于,在一個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區(qū)域,所謂的“非正常狀況”反而可能轉變成為“正常狀況”了。與之相對應,在“正常狀況”下似乎合情合理的制度,而在災荒發(fā)生的異常狀態(tài)下,便極有可能轉變?yōu)榉钦G覙O不合理的“苛政”了。以山西為代表的明代北方農業(yè)地區(qū)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

常言道:“安土重遷,乃民之性?!毖芯空咭渤3娬{農民對于土地的渴望與依賴,土地對于農民生活的重要價值。其實,這種認識的局限性還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在現(xiàn)實世界里,如果田地的占有就意味巨大風險的承擔與重賦雜役的無休止征求,那么,民眾對于這種田地承種自然就要退避三舍,畏之如“陷阱”了。如隆慶元年(1567),戶部尚書葛守禮在上言中稱:“畿輔、山東流移日眾,以有司變法亂常,起科太重,征派不均。且河南、北,山東、西,土地磽瘠,正供尚不能給,復重之徭役。工匠及富商大賈,皆以無田免役,而農夫獨受其困,此所謂舛也。乞正田賦之規(guī),罷科差之法?!薄侗緜鳌诽靻⒛觊g,宣大總督張樸也在上疏中描述當時慘況云:“秋間開征在即,人煙已絕,糧錢何所著落,況流離載道,一聞催科之令,益無故土之思?!本哂袊乐厝笔У亩~田賦制度成為農民復業(yè)租種土地的巨大障礙,農民對于土地的依戀與向往也在這種殘酷的現(xiàn)實的沖擊下逐漸淡化了。可以理解為:嚴重的“田地陷阱”問題是迫使廣大農民土地價值觀念發(fā)生轉變的一大關鍵。廣大農民為了規(guī)避承種田地所帶來的巨大效益風險與賦役風險,必然會“視田地為陷阱”,賤視土地,不愿意購置土地,甚至離土離村,為商為傭,開辟承種土地之外的謀生途徑。

應該說,不同的自然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業(yè)生產(chǎn)不同的收益水平,因此,“田地陷阱”問題在不同地域的表現(xiàn)程度也是不同的。明代的山西可謂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一個典型代表區(qū)域,山西地區(qū)素以“十年九災”,“土狹民貧”著稱,“田地陷阱”問題表現(xiàn)得極為突出,由此也造成了明代山西地區(qū)災荒性移民潮的頻繁出現(xiàn)?!懊坑鰞椿?,民輒流徙?!薄墩y(tǒng)五年七月辛丑楊士奇等上奏之言》甚至災荒成為民戶外逃的預兆,“山西土瘠民貧,遇災即逃。”《成化十九年九月丁巳戶部會官議奏言》可以說,土地瘠薄,災害頻發(fā),農業(yè)收益水平低下已大大削弱了山西百姓對土地依戀程度,在這種狀況下,如果再加上官吏們?yōu)榫S護田賦制度,不顧災民死活的追征暴斂,山西百姓只能成群結隊,遠走他鄉(xiāng)??梢哉f,山西百姓對“田地陷阱”的抗拒與厭棄也是最堅決的。作為一種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田地陷阱”對于整個社會民眾心態(tài)及經(jīng)濟類型轉變也是至關重要的。“田地陷阱”的嚴酷現(xiàn)實,讓以“務實”著稱的山西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啟示。這種認知對于明清時期山西社會風尚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甚至可以說,這種傾向對于明清時期山西地區(qū)商業(yè)乃至金融業(yè)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最后,筆者想要說明的是,以明代為例,既然我們承認,傳統(tǒng)時代的中國依然是“一個主要靠土地收入的龐大帝國”,田賦收入是維持整個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之一,而田賦主要來源于農業(yè)生產(chǎn)。平心而論,維護田賦制度,是為了維護整個封建政體正常運轉的客觀需要。從此角度看,我們也不應該再簡單將“田地陷阱”問題作為痛斥明代官僚統(tǒng)治階層的愚昧與殘暴的根據(jù),而應將其視為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中具有普遍意義的現(xiàn)象與問題。這無疑有助于我們更深切地理解與把握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變化的內在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明世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2]葉夢珠.閱世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

[4]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7.

[5]明宣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6]明憲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7]王士性.王士性地理書三種[M].周振鶴,編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明武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9]龍文彬.明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0]余繼登.典故紀聞[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1]明英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12]明仁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13]明孝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14]賀復征.文章辨體匯選[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5]呂坤.去偽齋集[M].上海:復旦大學館藏明刻清修本.

[16]陳子龍,等.明經(jīng)世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7]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

[18]明熹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