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時間:2022-04-30 03:43:00

導語:小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摘要: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情況發(fā)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為此,探討如何解決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擺在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探討開展以大學生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提出了體育育人的兩維原始功能不可或缺的理念,提出了實現大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在內容、方法等方面應實現具體化。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策略

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是指通過體育與健康教學及各種專門性活動,運用心理學意義上的學習心理,結合體育與健康所蘊涵的身體練習心理,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的心理品質與身體品質更完美地發(fā)展的過程。但長期以來,心理健康教育建設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究其因,除了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應試行為以及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和制約外,根本在于受到認知誤區(qū)的束縛,錯誤地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是體育的附屬功能,導致學校體育的實際操作往往重生理功能而輕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或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設與思想、道德建設等同或混為一談,使得學校體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因沒有擺正位置而缺乏相應的重視、研究、開發(fā)與拓展,也使得學校體育豐富生命力受到損害的同時面臨落后于時代和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嚴峻挑戰(zhàn)。擺正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在大學體育中的位置,牢固樹立人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設與身體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思想和觀念,立足于應用和服務于學生,探索融理論與實踐操作于一體的體系構建,為體育在實現和達成最優(yōu)的育人建設中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設理論和方法參考,具有重要的現實性和發(fā)展性意義。

1大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化的內容與方法

1.1自我概念的樹立

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關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覺的總和,其形成或改變要依賴于自我評價,而自我評價則依據自我知覺。在協助學生身體活動中證明自己,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養(yǎng)成健康、理性的自尊。研究認為,愉快而自主的身體活動是使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的依賴性貢獻因素??偟膩碚f,積極的自我概念的培養(yǎng)和獲得包括良好的社會隸屬、適時的心理類型、和諧的人際關系、恰當的角色、理性的愛好與理想追求及其建設性的自我統合等是最為重要的幾項建設內容。

1.2社會化意識的培養(yǎng)

社會化意識的培養(yǎng),在體育運動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公平競爭、團隊合作、交往溝通、歸屬需要、生態(tài)體育這樣的一些意識和觀念,達成學生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已有的研究表明,體育運動是促進人類社會化最有效的載體之一。就學校體育而言,體育對學生的社會化過程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毋庸置疑,更多的要依賴于有意識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教育的主要途徑有:學校要設立包括以體育為首的促使學生良性社會化的活動課程,利用和發(fā)揮學校的資源優(yōu)勢,形成體育運動優(yōu)化人社會化的共識,同時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課堂社會”的作用和效應,以體育與健康課堂的合作學習、游戲活動、見習服務、教學競賽,體育節(jié)、課間體育、綜合性運動會、集體性課余體育活動、業(yè)余訓練、體育協會的團隊建設以及校外的社區(qū)活動、生態(tài)體育、野外體育、校際體育交流等為主要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感、責任感、集體感、榮譽感、歸屬感、認同感等社會化的意識和觀念。

1.3自信心的培養(yǎng)

讓學生通過體驗體育成功及失敗培養(yǎng)和形成真實的、穩(wěn)定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達成自信與堅定。研究表明,個體從事體育活動后自我效能感都獲得了提高,從而對以能力為基礎的自信心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一定的遷移效應。就自信心的獲取與培養(yǎng)而言,主要從體育與健康課學習與活動的安全感、情感保障、自我認識、社會歸屬、能力感和使命感六個基本方面著手,基本途徑有:(1)通過合理、科學的場地布置和設施布局、嚴密地組織教學,為體育教學、鍛煉創(chuàng)造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2)教師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體育的教學活動中去,營造充滿愛和關懷的教學氛圍。同時,針對學生的心理活動及行為表現的變化,實施心理激勵調控和暗示調控,巧妙地給學生形成一種興奮好學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誘發(fā)其內部“能源”,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3)協助學生根據自身體育水平、身體健康狀況和學習實際樹立體育學習的目標,使之內化為學生自身所賦有的使命感。(4)通過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學習組織形式,創(chuàng)造實實在在的能讓學生張揚個性、能力、交往的不同舞臺。

1.4進取精神的培養(yǎng)

讓學生在參與體育學習、活動與鍛煉中頻繁、自然地品嘗失敗這種既正常又刺激人的結果,激發(fā)和挖掘“更高、更快、更強”的信念,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進取精神。方法有:(1)通過目標設置、創(chuàng)設佳境、歸因教育、積極反饋、價值尋求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學習、鍛煉、健身的動機;(2)在教學中教師要著力強調學生達成學習與運動目標時要盡力而為,知難而進,堅持不懈。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自我挑戰(zhàn)法、競賽法、心理激勵法、榜樣法、反饋表揚法等;(3)通過成功教學法、愉快教學法、需要滿足法、教學“引趣”法等,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從而轉變或改善學生的體育態(tài)度,養(yǎng)成積極進取的精神;(4)挖掘和開發(fā)效率觀念、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和獨立意識并注入課堂的學練實踐中去,培養(yǎng)學生勇于進取、不斷開拓、堅持努力的行為習慣。

1.5意志力的培養(yǎng)

通過體育活動科學、合理、有效的身體負荷與心理負荷,改善學生的耐挫折、包容的心理過程,發(fā)掘、激活和提高學生意志品質或意志能力。研究顯示,體育活動能有效地改善人腦的調整機能,提高人的行動統調能力和發(fā)展意志品質?;镜慕逃緩接?(1)在課堂教學中將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始終貫穿在學生身體練習之中,根據項目特點和要求,有意識地融入意志品質的陶冶;(2)教師要結合體育文化、運動知識的傳授和課堂學習目標的解釋、示范的講解,說明練習要求、練習的提示與刺激言語等的同時內化意志的教育;(3)在日常的課余體育活動中關注學生鍛煉的自覺性與堅持性并適時引導、激發(fā)和協助學生自我培養(yǎng)。意志培養(yǎng)常用的方法有:注意力訓練法、疲勞負荷法、競賽提高法、條件限制法、創(chuàng)設挫折情景法、角色置換法、自我強化法、自我暗示法、極限體育挑戰(zhàn)法等。

1.6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途徑

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適宜的身體練習為載體,生動、活潑、有效地開展,促進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途徑有:(1)教師要有目的地挖掘體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價值的知識內容,或補充一些相關的材料,融入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與體育基礎知識的傳授之中;(2)對于嚴密的體育組織教學,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部分來抓,與體育德育教育融為一體,與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一體化;(3)結合體育教材特點,或面向全體學生,或因材施教、個別輔導;(4)發(fā)揮體育教師自身的言傳身教作用;(5)通過學生自我的運動與心理體驗來教育、培養(yǎng)。常用的方法有:溝通說服法、溫和運動法、接觸性運動法、鍛煉體驗法、體育服務法、自我教育法、心理輔導法等。

2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設的發(fā)展對策

首先,體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是體育兩大本質功能之一,兩大本質功能和諧、協調、互動的發(fā)展是青少年學生習得和內化最優(yōu)身心的關鍵。所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的實際操作以及其評價均要以學生為本,切實樹立“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質教育理念。同時,體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又是以體育運動為依托的,開展和實施必須與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而不能脫離體育實際,否則,不利于學校體育的健康發(fā)展。其次,教師是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設至關重要的因素,對在職的體育教師提供相關的培訓是必需和必要的。就我國大多數體育教師而言,幾乎都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正規(guī)培訓,缺乏關于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概念、宗旨、內容的知識框架,也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建設的有關方法論。因此,對于今天在校的體育教師來說,擁有心理健康教育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基本框架,了解如何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心理,準備較充分的教學思想和理念等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需要。再次,進行綜合全面的心理教育是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卓有成效的基礎、支持和保障。綜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學校要有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品性和健康心理的強烈使命感;要讓學校行政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都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建設中來;所有體育教師必須主動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設融合到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并不斷自我強化;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必須與學生體育成績、行為的高標準要求緊密結合。

參考文獻:

[1]吳志超.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3):52-54

[2]申荷永,高崗.心理教育[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5):17-19.

[3]班華.心育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2):118-119.

[4]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37-39.

[5]劉紹君,等.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6):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