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受眾期待視野與審美距離
時間:2022-02-26 04:13:37
導語:紀錄片受眾期待視野與審美距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滲透人類生活各領域,普通大眾對AI技術發(fā)展的了解變得愈加重要,《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對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系統(tǒng)的梳理有助于普通大眾對人工智能的了解,本文從接受美學角度淺析《探尋人工智能》對觀眾期待視野和審美距離的關照。
關鍵詞:探尋人工智能;期待視野;審美距離
紀錄片《探尋人工智能》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于2017年和2019年在江蘇衛(wèi)視首播,該片是我國最早系統(tǒng)梳理人工智能研究的紀錄片,誕生于人工智能研究第三次浪潮中,為普通受眾提供了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機會。導演劉宏宇將《探尋人工智能》定位為“一個文科生的人工智能之旅”,更注重紀錄片的表達對受眾理解的幫助。該片從內容到形式對受眾在人工智能技術的了解和啟發(fā)方面有一定的幫助和意義,相關前沿的專業(yè)性話題能通俗易懂的呈現給普通大眾,本文試從接受美學理論淺析該紀錄片或許有新的收獲。
一、接受美學理論
接受美學作為文學理論,開拓了文學研究方法的新領域。姚斯在《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zhàn)》中首次提出接受美學的觀點。[1]他強調讀者的中心地位,將研究焦點從作品作者、作品文本轉移到讀者。讀者在閱讀一部作品之前根據以往自身經驗等背景有一定的審美期待,在閱讀時找尋自己期待與作品內容的交匯點以滿足閱讀感受。由讀者對文學作品的重要性可想到觀眾對紀錄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根據接受美學的“期待視野”和“審美距離”探討紀錄片《探尋人工智能》對受眾的關照。
二、期待視野
《探尋人工智能》制作團隊認為媒體人有義務和責任讓人們了解人工智能,導演劉宏宇被采訪時提到自己是由于AlphaGo的成名以及人工智能的熱度感受到該技術的發(fā)展,充滿著對人工智能、未來世界的好奇和期待以媒體人和母親的角度與觀眾分享和探討。①“期待視野”是接受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是閱讀一部作品時讀者的文學閱讀經驗構成的思維定向或先在結構,[2]讀者會根據自己已有審美經驗和生活經驗形成新的期待,所以觀眾在觀看《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時會根據自己已有知識等“前理解”對紀錄片的形式和內容有一定的預判和期待。[3]《探尋人工智能》第一季豆瓣評分8.5分,制作方根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情況和受眾回饋調整其作品,第二季首播后于2019年9月到11月期間屢次位居省級衛(wèi)視綜藝節(jié)目收視率排行榜前列。從受眾的角度看,該紀錄片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受眾的求知和放松娛樂的期待。(一)滿足好奇的期待。《探尋人工智能》第一季于2017年首播,據2016年KRC機構調查得知僅18%被調查者表示對AI了解很多,②制作組正是在同一年開始對人工智能的“探尋之旅”。2019年第二季于江蘇衛(wèi)視首播,同年,獵豹用戶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顯示僅20%被調查者表示對AI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多數被調查者對AI依然不夠了解,其積極情緒主要為期待、好奇。③好奇心作為個體對未知事物預知的傾向,是個體所有情感中最表面化的情感,也是個體重要的內部動機之一。[4]“有一天我們是否會被機器人取代?”“世界各地頂尖實驗室正在發(fā)生著什么?”“機器會將人類的智能拓展到什么樣的邊界?”第一季第一集中楊瀾帶著這些問題踏上探尋之路。制作組到達5個國家的20多座城市,實地走進30多個最前沿實驗室及機構采訪多位行業(yè)專家去探尋什么是人工智能,從人工智能歷史追溯、社會問題、人機關系等方面的探討隨著時間流逝和空間位移,《探尋人工智能》在內容和形式上通過由淺入深的呈現方式滿足了普通受眾對人工智能的好奇。日本長崎豪斯登堡的機器人酒店從辦理入住到飲食衛(wèi)生都由各類機器人完成、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人工智能與文化課程的跨學科教學、醫(yī)院里人工智能技術為病人手術等都展示了人工智能的生活應用及研究水平。(二)獲得娛樂的期待。弗洛伊德認為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紀錄片有傳達科學知識的責任,但為了吸引觀眾也應加入其令人輕松娛樂的部分。AdMaster公司的《2019紀錄片內容及用戶報告》中紀錄片用戶觀看視頻的主要動機69%為放松心情、68%是擴充知識面、58%是休閑娛樂,放松心情和求得娛樂是觀眾觀看紀錄片的基礎動機。④倘若紀錄片內容只能滿足少數領域內專業(yè)人士的好奇與需求,受眾范圍會大大減少,更多非專業(yè)普通觀眾在緊張學習和工作之余可能不會選擇看這樣的紀錄片。楊瀾在鏡頭前對人工智能技術的親身體驗使觀眾觀看時感受到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可愛之處,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足球賽、“奇快酒店”恐龍外形機器人前臺的招待、東京大學副教授高橋智隆制造的身高僅34cm交流型機器人Robi笨拙且可愛的舞蹈、俯臥撐,交流語言、聲音和外形可愛呆萌,深受小孩喜愛。觀眾難免被這些頗有趣味高科技所吸引并獲得精神放松。
三、受眾審美距離的遠和近
姚斯認為,人們若把既定期待視野與新作品之間出現的不一致描繪成審美距離,審美距離可以衡量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5]由于期待視野是受眾以往審美經驗和生活經驗基礎上形成的思維定向,所以,受姚斯“期待視野”和“審美距離”啟發(fā),本文中“審美距離”主要指普通受眾日常生活經驗對人工智能的了解與《探尋人工智能》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呈現之間的審美距離?!短綄と斯ぶ悄堋分饕匀斯ぶ悄芗夹g及其研究為內容,由于不同受眾對其了解程度差異大且了解程度較淺,所以該片利用不同角度遠近交替對作品與受眾的審美距離進行把控,從科幻電影到現實生活、從專業(yè)實驗室到日常生活、從探索未知技術到現實技術反思等對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享。(一)科幻電影——現實生活??苹秒娪巴晕磥硎澜绲氖挛餄M足受眾或映射現實世界,很多元素對人類現實生活距離遙遠,是虛擬現實,而紀錄片忠實于客觀事實,這拉遠了紀錄片受眾的審美距離。第一季中穿插《模仿游戲》《2001太空游漫》等多部科幻電影,但當楊瀾說到“我們不再羨慕鋼鐵俠,人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超級管家”,從電影到現實生活的轉換將受眾的審美距離拉近。機器人酒店智能機器人的服務、日本福利院中智能機器人對老人們的陪伴、奧迪的自動駕駛汽車等技術展示將內容拉向現實,觀眾看到了科幻電影部分元素已成為真實,電影到現實的轉換拉近了觀眾的審美距離。(二)專業(yè)實驗室——日常生活。(1)抽象實驗——兒童游戲。人工智能技術專業(yè)問題對于普通受眾抽象難懂,這無疑加大受眾理解難度。紀錄片中提及很多人工智能已經解決和未解決的難題,如深度學習、卷及神經網絡等概念,這些概念與普通受眾自身經驗和常識的審美距離較遠。紀錄片巧妙利用兒童初識世界的過程向觀眾解釋了機器的視覺進化,第一季第5集“給你一雙慧眼”,介紹視覺在人工智能感知系統(tǒng)的重要性時加入了兒童識圖的鏡頭,斯坦福大學教授吳恩達把機器想象成嬰兒的大腦,讓機器自己學習試圖建立更大的神經網絡,片中兒童跟老師看圖識物的例子讓受眾對機器的學習豁然開朗,進一步拉近受眾生活經驗與紀錄片的審美距離,降低普通受眾對人工智能技術了解難度。(2)專業(yè)研究——生活應用。技術最終的目的是要服務人類,研究者將視角轉向運用動物肢體結構解決各種情況下機器人應用的難題,片中加入動物行動原理的講解使觀眾能更直觀的想象ANYmal、蛇形機器人等工作原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馬爾科•赫特教授研發(fā)的ANYmal進入昏暗污水系統(tǒng)自主檢查下水道設施來解決人類必須應對的惡劣環(huán)境。日本京都大學松野文俊教授研發(fā)的蛇形機器人將利用蛇形的靈活性在災難現場進行勘測。實驗室的計算和數據離普通大眾日常生活較遠,紀錄片雖展現出實驗室一些簡單的操作,讓觀眾身臨其境,但鏡頭下的專業(yè)實驗與受眾有著較遠的審美距離,技術最終落地產品滲透到日常生活才能被人們熟知。(三)探尋未知——現實反思。2017年《探尋人工智能》第一季播放時普通受眾對人工智能了解甚少。對人工智能的探尋從最早“人工智能之父”阿蘭•圖靈利用機器對決德軍密碼機恩尼格瑪講起,而后在美國、日本等五個國家的世界頂級人工智能實驗室展開探索,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結合將一張宏大的人工智能研究地圖和未知問題展現在觀眾眼前,對人工智能了解甚少的受眾來講是陌生和新奇的。時隔兩年,第二季于2019年播放,人工智能技術的優(yōu)化更接近人類生活,與大眾的審美距離也逐漸拉近,人工智能技術滲透各行業(yè)且新產品層出不窮,更關照受眾生活體驗和思考。片中部分特別策劃更拉近受眾審美距離,創(chuàng)新工場CEO李開復等數位研究者對人工智能教育在下一代培養(yǎng)中給出建議。隨著人工智能發(fā)展負面問題也日益凸顯,人類都會關心技術威脅到自身隱私、安全以及未來的問題,第二季也更注重紀錄片對觀眾的啟發(fā)和思考,片中相關問題的探討引發(fā)觀眾思考。紀錄片利用“遠”—“近”的角度將人工智能技術與人們的聯系清楚的呈現出來。
四、結語
近年來,人工智能研究在快速推進,國家愈加重視。正是因為《創(chuàng)新中國》《你好,AI》等國內多部相關紀錄片相繼上映,對于人工智能多人數由陌生或僅停留在“機器人”外形等淺顯認識到有了更多的了解?!短綄と斯ぶ悄堋穬杉鹃g隔兩年,該紀錄片是我國最早將人工智能研究進行系統(tǒng)梳理的紀錄片,從接受美學角度關照到觀眾的期待和審美,從內容到形式不僅滿足大眾初識人工智能技術時的好奇心,尋求到人類因科技而提高生活質量、增添生活樂趣,而且?guī)椭蟊娖占叭斯ぶ悄芟嚓P研究且對未來社會技術發(fā)展有很大啟發(fā)和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216.
[2][5]姚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6-31.
[3]劉斌.接受美學視域下的文化節(jié)目《朗讀者》研究[D].河北大學,2018.
[4]萬彬彬.科學紀錄片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98.
作者:曹華 黃曉宇 單位:1.長春理工大學 2.吉林省輿情大數據研究基地
- 上一篇:評價電影《陽光普照》的人性陰影
- 下一篇:《陽光燦爛的日子》美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