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道德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8 01:49:00

導語:思想品德課道德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品德課道德教學論文

道德概念是構(gòu)成思想品德課教學內(nèi)容的最基本因素,是道德主體實施思維操作的元件,是建構(gòu)道德觀念的骨架。學生只有理解、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提高思想品德素養(yǎng)。本文擬從四個方面談談道德概念教學。

一、道德概念分年段教學水平

思想品德課的道德概念教學水平,是以年級為縱軸螺旋上升的。這種漸趨推進的軌跡,是與學生的年齡增長、生活經(jīng)驗的日趨豐富,知識的增多和思維水平的發(fā)展相統(tǒng)一、相吻合的。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道德概念教學不能不帶有具體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要求掌握的道德概念,大多屬于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概念,反映或代表了確定的行為模式,只要憑借形象思維的作用就能把握。如教學什么是“不嬌氣”,通過感知摔倒了不哭,爬起來,撣去土;天氣冷,照常到戶外跑步做操……等直觀形象,然后引導學生從中領悟不怕困難,不怕吃苦就是“不嬌氣”的表現(xiàn)。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概括水平不高,這個年段還不可能進行嚴格意義的道德概念教學。

到了中年段,學生的思維有了較大發(fā)展,正處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有人把它叫做形象——抽象思維階段。一方面,他們借助形象的東西作支撐,通過概括和抽象,能夠把握事物的一些本質(zhì)特征。另一方面,他們概括、抽象的能力還不太高,對道德概念的理解還有不太深刻、不太全面的地方,教學時切莫求全求深。

到了高年級,隨著學生實踐活動的日益增多,活動范圍逐漸擴大,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一些實驗表明,高年級兒童已經(jīng)能夠擺脫具體事物的形象,而抽象出一類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據(jù)此,高年級有可能對道德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揭示得更準確、更全面。

以上談了思想品德課低、中、高三個年段道德概念教學的不同水平,下面舉一個實例來說明。如“勇敢”這個概念,按照《大綱》精神和教學要求,明顯區(qū)分為三個等級。低年段是結(jié)合兒童親身經(jīng)歷和自己身邊的事,側(cè)重讓他們理解勇敢就要不膽小。中年段是提供兩類鮮明的形象,引導學生劃清“勇敢”與“蠻干”的界限,在此基礎上說明:為了完成一件有益的事情,不怕困難,不怕危險,就是勇敢行為;如果僅僅為了顯示自己,行為后果對人對己都有害無益,就不是勇敢行為,而是逞強蠻干。高年段教學這個概念,是在透析榜樣人物的心靈以及學生深深受到榜樣人物高尚情懷的感染后,再從范式中抽象出真正的勇敢是一種高尚的品質(zhì)。它表現(xiàn)為人們?yōu)榱苏x的事業(yè),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維護和捍衛(wèi)真理,而不怕艱難和危險,甚至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個例子再次表明,思想品德課道德概念教學,是由初級水平逐步發(fā)展、上升到較高水平的。這就要求我們善于分年段,認真把握每一道德概念教學所應達到的“度”。中、高年級要防止起點過低,低年級要避免拔高教學要求。

二、道德概念教學的基本程序

要讓學生在自己的頭腦里建構(gòu)道德概念,其教學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道德概念引出,道德概念形成和道德概念鞏固等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道德概念引出一般借助“什么是××”加以表述。為了吸引學生注意,有時借助故事引出道德概念。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道德概念形成這是最關(guān)鍵、最核心的一步,一般采取較為細膩的教學步驟,包括:

1.感知教材中的故事或事例,并適當擴充事實,給學生以刺激。

2.感性概括。這是一種低級的概括形式,即從列舉的具體事例中找出共同點。

3.理性抽象。在感性概括的基礎上進行,主要是讓學生抽取、領悟和把握道德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

(三)道德概念鞏固主要是運用道德概念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實際上是道德概念具體化的過程。隨著道德概念的每一次具體化,都會促使對它的理解更豐富、更深刻。

總之,道德概念的建構(gòu),要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由抽象到具體,經(jīng)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三、道德概念教學方法

對于道德概念教學,應當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呢?下面擇要介紹幾種方法。

(一)響鼓重錘法

道德概念是由詞語組成的。它的本質(zhì)特征,有的就凝結(jié)在關(guān)鍵性詞語中,如在“做事要有始有終”這個概念中,關(guān)鍵詞是一個“終”字。它點明了做一件事情不要半途而廢,要做完做好。采用“響鼓重錘法”,就是抓住這個“終”字,加大力度進行剖析,讓學生以此為突破口,進一步領略該概念的內(nèi)涵。

(二)情理協(xié)同法

道德概念由外而內(nèi)移入學生頭腦,既是主體道德思維的成果,也是學生情感選擇的結(jié)果。表達道德概念的詞,一般帶有贊揚、喜愛或貶斥、憎恨的感情色彩,既然評價性因素滲入到了道德概念中,學生在感受、理解和接納它時,就必須有相應的情感投入。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的協(xié)同作用。如教學“管得住自己”的概念,除了要啟動認知因素,讓學生獲得“該做的,即使自己不愿意做,也要堅持做;不該做的,即使自己很愿意做,也要控制自己不去做”的認識外,還要調(diào)動情感因素,使學生從正負方向上得到管得住自己,就能做好事情、獲得愉悅的體驗;管不住自己,就會出現(xiàn)過失、心情沮喪的體驗。像這樣借助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協(xié)同作用,學生才樂意接納并掌握這個概念。

(三)討論辨析法

對于比較復雜的道德概念,可圍繞設定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討論,既“辨”又“析”,教師則伺機點撥,以追索出道德概念的內(nèi)涵。例如,“助人為樂”概念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引言)今天,老師先和同學們討論一位老大爺三次過馬路的事。

2.學生按照具體情況對教師設定的問題討論辨析:

(1)雙目失明的老大爺,第一次要過馬路,李麗同學站在老大爺身旁,正與一個人講話。老大爺說:“請說話的這位小朋友,扶我過馬路,好嗎?”李麗同學滿口答應,并迅速將老大爺攙扶過了馬路。老大爺向李麗道謝。李麗說:“不用謝,我應該主動地幫您?!?/p>

(2)學生發(fā)言(略)

(3)雙目失明的老大爺?shù)诙芜^馬路,魏銘站在老大爺身邊,魏銘想,這是一個機會,我把大爺攙扶過去,肯定會得到老師的表揚。魏銘的想法對不對?

(4)學生發(fā)言(略)

(5)雙目失明的老大爺?shù)谌芜^馬路,馮星同學站在老大爺身旁。他趕忙上前攙扶大爺過了馬路。老大爺向馮星道謝,馮星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他在作文中寫道:“我伴盲人老大爺安全過了馬路,心里感到舒服和快樂?!?/p>

請同學們講講:馮星為什么要幫助老大爺,他幫助別人后有什么感受?

(6)學生發(fā)言(略)

3.(教師借助反饋信息,對同學的討論進行小結(jié))魏銘是為了圖表揚才幫助人,這不好。李麗是應別人請求,才幫助人的,不是主動的。馮星是主動助人,當別人因獲得幫助而克服了困難,他感到快樂。

4.(抽象)通過這次討論辨析,我們明確了幫助別人的目的,既不是為了得到報答和求助對方,也不是為受到表揚和獎勵,而是為了解決別人的困難。只要能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快樂,這是非常崇高的精神境界。我們要從這個高度領會“助人為樂”的含義。

這個案例借助情境系列題,讓學生討論辨析,通過一層層“剝皮”,一層層“過渡”后,學生就能把握道德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

四、道德概念教學要強化運用

注重實踐性,是道德概念教學的又一特點。俗話說:經(jīng)常用的鑰匙才是光閃閃的。學生對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在運用中才能鞏固、遷移和活化。

怎樣增強道德概念運用的密度和力度呢?主要靠訓練。這就需要教師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設計類型一般有三種:其一是“變式”練習,即環(huán)繞某一道德概念,向?qū)W生呈現(xiàn)形式上有變化、而本質(zhì)屬性不變的問題。借助這類練習,可以讓學生加深對道德概念的理解。其二是“反例”練習。即環(huán)繞某一道德概念,向?qū)W生呈現(xiàn)形式相似而本質(zhì)屬性有別的問題,借助這類“似是而非”的練習,可以讓學生把握道德概念的本質(zhì)屬性與非本質(zhì)屬性。三是對概念間易混點的辨析,如對于“刻苦學習”與“主動學習”這兩個既有緊密聯(lián)系又有一定區(qū)別的概念,學生容易產(chǎn)生混淆。為了區(qū)分兩者的內(nèi)涵,教師精心編制了一個選擇題:

請你從題后的幾個備選答案中,選擇出正確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讀書、做作業(yè)不用別人督促,落下的功課自己補上。這是具有________精神的表現(xiàn)。

(A.刻苦學習B.主動學習)

2.夏天的蚊蟲很多,努努同學把腳放在裝滿水的腳盆里,目的是防蟲蚊,為的是多讀一會兒書。這是具有________精神的表現(xiàn)。

(A.刻苦學習B.主動學習)

通過練習,顯化區(qū)別,學生會進一步加深對這兩個概念的理解,明確“刻苦學習”的側(cè)重點是刻苦認真,而主動學習的內(nèi)涵則是強調(diào)學習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以上談了道德概念的分年段教學水平,概念教學的基本程序、教學方法以及道德概念的運用等問題。加強道德概念教學,是落實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發(fā)展學生道德思維能力的需要,同時又是思想品德課教學論中需要突破的一個問題。因此,我們應加大研究力度,為繼續(xù)探索、尋覓道德概念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