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探討

時間:2022-06-23 03:41:52

導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探討

1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新要求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且指出,要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fā)”這五條原則;其中,關于“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這樣表述的:“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3]“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等等這些,也是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一文的表述.可見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法律與道德是何等的重要,法律與道德要相互支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尤其是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原則,等等這些都是十八屆四中全會對本課程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材建設要“充分體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和基本經驗”“幫助學生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和基本觀點”,[4]因此怎樣實現這些要求,這是我們這門課要去努力實現的.

2調整架構主動適應譜出新意

1)先講“法律部分”再講“道德部分”、充分突出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精神.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本課程來說就是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方針,把“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緊密結合起來,怎樣結合、先講什么后講什么、怎樣相互滲透、怎樣相得益彰,這是個關鍵問題,也是與中學課程形成反差、突出高校做為高等學府的深度和理論引領的要求.平淡無味、沒有新意、缺乏深度,不是大學課程.這是我們每位高校教師的努力方向.因此,怎樣構筑課程的講課構架、先后次序,要結合黨中央的要求和課程研究成果以及國情、世情、民族文化底蘊、學生的學習背景和講課內容的內存邏輯聯系.要把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精神貫穿于整個學期的教學當中,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方針,才能避免某些人以為“有法”就可以不要“德”的錯誤想法.只有德法兼治,才是正道,尤其是要體現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德和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屬性,才是成功的.因此,要讓學生進校就先學法,然后再讓他們明白,只有法律也是不行的,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進而讓他們明白在高校里學習道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科學對待人生、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領悟人生真諦、做忠誠的愛國者、繼承愛國傳統(tǒng)、弘揚中國精神、……等等,這是何等的重要.接下來還要讓學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光有上述這些還不夠,人生還得有“理想”,沒有理想,就等于沒有了靈魂、沒有了方向,活著就沒有了奔頭.2)讓“理想”成為本課程的點睛之筆.把“理想”“信念”的內容放到學期課程最后一章來講,這時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已經能順理成章了,學生聽了也不會覺得是在講大話,經過本課程一個學期專門的理論學習、社會觀察、實踐實習,再經過思考提升和課堂討論,學生已經有比較好的基礎,這時候來講理想信念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也是理所當然、符合實際、合乎邏輯了,學生聽了也會積極思考、萌發(fā)心中追求理想信念的火花,并且會在課程結束后細細去品味整門課的內容,從而強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學生有信念、有理想,這就是我們這門課最大的任務.本文認為,理想信念就是我們這門課的亮點,用這個亮點來統(tǒng)治整門課程的內容,讓“理想”“信念”這一章成為本課程的點睛之筆,讓“理想”成為大學生的遠大人生目標,讓“理想”成為人生的明燈,這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3)有了理想、有了追求,征途中還得注意“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這樣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實現理想.4)建議調整后的架構如下:①緒論珍惜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第一節(jié)適應人生新階段,第二節(jié)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第三節(jié)學習“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和方法;②第七章遵守行為規(guī)范錘煉高尚品格,第一節(jié)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第二節(jié)職業(yè)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第三節(jié)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第四節(jié)個人品德養(yǎng)成中的道德與法律;③第五章領會法律精神理解法律體系,第一節(jié)法律的概念及其歷史發(fā)展,第二節(jié)社會主義法律精神,第三節(jié)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和制度,第四節(ji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④第六章樹立法治理念維護法律權威,第一節(jié)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第二節(jié)培養(yǎng)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第三節(jié)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⑤第四章學習道德理論注重道德實踐,第一節(jié)道德及其歷史發(fā)展,第二節(jié)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⑥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第一節(ji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第二節(jié)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人生,第三節(jié)科學對待人生環(huán)境;⑦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tǒng)弘揚中國精神,第一節(jié)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第二節(jié)新時期的愛國主義,第三節(jié)做忠誠的愛國者;⑧第一章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第一節(jié)理想信念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第二節(jié)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第三節(jié)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⑨第四章學習道德理論注重道德實踐,第三節(jié)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第四節(jié)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⑩結束語立志做社會主義“四有”新人.5)幾點說明.第一、把教材中第七章的內容放到開課的第一章來講,目的是解決新生來自全國各地剛入學到大學這樣的新集體、新環(huán)境、新生活,對一切都很新奇,又或多或少有些不知所措和對未來學科、專業(yè)、職業(yè)等等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對急需面臨的戀愛、婚姻、家庭和個人修養(yǎng)途徑也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并且既講道德又講具體的法律規(guī)范,一下子讓學生領悟到這才是大學的課堂,有廣度、有深度.第二、“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有了前面這些遍布學生身邊方方面面的法律規(guī)范的感性認識,再來講第五章、第六章,符合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事物本質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5].第三、本文得出的框架是嚴格以2013年版教材為藍本的,并未加入該書出版以后新的內容,尤其未加入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等內容;另外,為了本文主邏輯的表述并未對框架內各章內部的“節(jié)”作次序的挪動.第四、因為全日制普高的課堂教學一般是嚴格按照教材的體制組織教學的,因此本文得出的框架只經過成人函授生的面授輔導復習式講課的實踐檢驗,還沒有在全日制普高的課堂上完整實踐過,但理論上是可行的;框架中各章的細節(jié)尚需廣大專家學者教師進行補充、完善,共同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合格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第五、上述框架雖然已經把“法律基礎”放到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前面來講,借此來強調法律在現今社會的重要性,但僅此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在“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之間的“與”字下功夫,這是今后大家必需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有繼續(xù)在“與”字上做文章,才能真正對得起這門課程的名稱和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要求.

作者:蘇懷富 單位:廣州航海學院

參考文獻:

[1]蘇懷富.應用型航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教材探析[J].廣州航海學院學報,2017(1):60-62.

[2]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2014-10-28)[2014-10-29].http:∥www.gov.cn/xinwen/2014-10/28/content_2771714.htm.

[4]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Z].教社政[2005]5號:6,2005-02-07.

[5]陶德麟,黎德楊,郝俠君.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15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