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規(guī)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7 06:04: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物理規(guī)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物理概念規(guī)律掌握論文
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是高中物理基礎知識最重要的內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牢固正確的物理概念和準確地掌握物理規(guī)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這些年的教學摸索,要使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決不是簡單的,被動地從教科書上或教師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規(guī)律的條文,而是在學生頭腦深處發(fā)生一系列極其深刻,極其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
(一)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感性材料,使學生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規(guī)律的基礎。
在物理學習中,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物理問題獲得生動而具體的感性認識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所學習的物理問題還沒有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還沒有認清必要的物理現(xiàn)象,教師就急于向學生講解概念和規(guī)律,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學生靠灌輸?shù)脕淼摹案拍睢焙汀耙?guī)律”就將是空中樓閣。其實,當學生對教師介紹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較充分的感性認識,而學生自己用已學的知識又無法合理地說明和解釋這些現(xiàn)象與事例時,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個身高體壯的大人從你身旁走過,不當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個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個瘦小的小孩,盡管他走得跟那個大人一樣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卻是他。學生便會產生“這究竟為什么?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這種探究心理,這種對學習內容的濃厚興趣,正是學生學習概念掌握規(guī)律的內部動機??梢?,當我們考慮一個物體的運動效果時,只考慮運動速度是不夠的,還必須把物體的質量考慮進去。物理學上把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物體的動量。
每一個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都包含著大量的具體事例。在物理教學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體事例越多越好,為了幫助學生能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我們教師必須精選典型事例,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二)在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進行科學抽象,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這是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的關鍵。觀察同一個物理現(xiàn)象,不同的學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為在每一個物理現(xiàn)象中,存在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維的正確方向,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例如,在“馬拉車”的問題上,盡管學生把牛頓第三定律背得滾瓜爛熟,思想上總還認為“馬對車有拉力,車對馬沒拉力”或者“馬對車的拉力大于車對馬的拉力”。學生“最有力的證據(jù)”是:反正是馬拉著車向前走,而不是車拉著馬向后退。學生主要是固執(zhí)地盯住了馬拉車向前走這一直觀的表面現(xiàn)象,而沒有對車,馬的啟動過程以及車,馬與路面之間的作用力做深入細致的餓分析。
(三)學生對相關物理問題的感性材料進行科學抽象,得出結論后,為了強化概念和規(guī)律,還得使學生理解所學概念和規(guī)律,那么學生怎樣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至少明白為什么要引入這個概念,能說出這個概念是如何定義的,對于物理量要記住它的單位,對于有定義式的物理量要記住它的定義式,明確概念的適用范圍,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物理概念形成與規(guī)律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感性材料,使學生獲得需要的感性熟悉,這是學生形成概念和把握紀律的基本;在學生形成概念,把握紀律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正確進行科學抽象,由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階段,這是形成概念,把握紀律的關頭;物理概念和紀律的鞏固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在物理學習中,使學生對所進修的物理問題獲得活躍而具體的感性熟悉長短常需要的。在物理教學中,若是學生對所進修的物理問題還沒有獲得需要的感性熟悉,還沒有認清需要的物理現(xiàn)象,教師就急于向學生講解概念和紀律,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學生靠灌注貫注得來的“概念”和“紀律”就將是撲朔迷離、每一個物理概念和紀律都包含著年夜量的具體事例、每一個物理現(xiàn)象中,存在著多種身分的影響、理解了概念和紀律的尺度;搜檢學生是否理解了概念和紀律,就看他們能否回覆“概念和紀律是若何引出來的?若何形成或成立的?內在和外延是什么?與其它概念和紀律有何關系?”這樣幾個問題、編撰恰當例題;在概念和紀律上輕易犯錯的處所,編撰恰當?shù)睦},轉變前提,多方設問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物理概念和物理紀律是高中物理基本常識最主要的內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輔佐學生形成平穩(wěn)正確的物理概念和切確地把握物理紀律,具有十分主要的意義。經由這些年的教學試探,要使學生形成概念,把握紀律,決不是簡單的、被動地從教科書上或教師那兒那里接管一些概念和紀律的條則,而是在學生腦子深處發(fā)生一系列極其深刻,極其復雜的心理轉變過程。
1.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感性材料,使學生獲得需要的感性熟悉,這是學生形成概念和把握紀律的基本
在物理學習中,使學生對所進修的物理問題獲得活躍而具體的感性熟悉長短常需要的。在物理教學中,若是學生對所進修的物理問題還沒有獲得需要的感性熟悉,還沒有認清需要的物理現(xiàn)象,教師就急于向學生講解概念和紀律,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學生靠灌注貫注得來的“概念”和“紀律”就將是撲朔迷離。其實,當學生對教師介紹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斗勁充實的感性熟悉,而學生自己用已學的常識又無法合理地聲名息爭釋這些現(xiàn)象與事例時,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個身高體壯的年夜人從你身旁走過,不留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個趔趄,甚至摔倒??墒?,若是碰你的是個瘦小的小孩,盡管他走得跟阿誰年夜人一樣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卻是他。學生便會發(fā)生“這事實為什么?這到底是什么?”的探討心理,這種探討心理,這種對進修內容的濃密樂趣,恰是學生進修概念把握紀律的內部念頭??梢?,當我們考慮一個物體的行為下場時,只考慮行為速度是不夠的,還必需把物體的質量考慮進去。物理學上把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物體的動量。
每一個物理概念和紀律都包含著年夜量的具體事例。在物理教學時,出格需要注重的是,并不是具體事例越多越好,為了輔佐學生能在感性熟悉的基本長進行剖析,我們教師必需精選典型事例,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下場。
2.在學生形成概念,把握紀律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正確進行科學抽象,由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階段,這是形成概念,把握紀律的關頭
理解物理教學的統(tǒng)計規(guī)律
在高中物理熱學部分的教學中,研究物質的結構及微觀結構的表現(xiàn)時認為大量分子的宏觀行為滿足統(tǒng)計規(guī)律。由于微觀粒子結構的特殊性,多數(shù)學生對物質內部的圖景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學生在理解微觀粒子遵循的規(guī)律時出現(xiàn)較大困難。如何構建微觀過程的宏觀圖景,是幫助學生克服此類困難的關鍵。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總結生活經驗。這些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是可以與微觀粒子滿足的統(tǒng)計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的。比如在如何理解“物體的溫度升高時為什么不是所有的微粒的運動速度都增大”的問題時,可以把溫度的升高與學校某個班級平均成績的提高相類比。當某個班期考的平均分比段考的平均分高時應是這個班的大部分學生的期考成績比段考高,但也不排除有少數(shù)或個別學生因發(fā)揮不佳或其他原因,成績比段考還低的可能。這樣一類比把微觀問題宏觀化,對于學生理解溫度升高時并不是每個分子速度都加快、動能都增加的結論是有益的。在理解微觀粒子在熱現(xiàn)象中滿足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時,這種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
《用油膜法測分子的直徑》是高中熱學中唯一的學生實驗。這個實驗充分體現(xiàn)了熱力學研究的特點,對于學生理解熱力學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是非常重要的。在指導學生做這個實驗時,應想方設法讓學生理解這個實驗的實質。做《用油膜法測分子的直徑》實驗時,學生對為何要事先配制油酸酒精溶液不理解,認為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很麻煩,還會因為酒精的揮發(fā)對實驗造成較大誤差。因此,認為配制該溶液是不必要的。這是學生對微觀粒子的特點不了解而產生的錯誤認識。微觀粒子的特點是“多和小”,所謂多是指任何一個宏觀物體內部分子的數(shù)量多,所謂小是指物體內部微觀粒子的質量小、體積小、所占的空間小。
基于這樣的特點,在做《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直徑實驗》時,實驗能否成功的關鍵是能否在液面上形成單分子油膜。由于分子的體積非常小,油酸是否在水面上形成單分子油膜用眼睛是不能判斷的。那么,怎么才能保證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一定是單分子油膜呢?唯一解決的辦法是讓油酸在水面上充分散開。而讓油酸充分散開的措施有兩種:一是滴到水面的油酸體積很大時,要使水面的面積非常大。比如把一小瓶油酸倒在一個大型水庫的水面上。這時油酸可以在水面上充分展開形成單分子油膜,但這時油的面積太大又給油膜表面積的測量帶來了困難。顯然這樣的實驗學生在實驗室是無法完成的。二是盡可能縮小油酸的體積使得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即可形成單分子油膜,但是這樣油酸分子的體積太小用量筒根本無法測量。在油酸體積的測量上又會存在很大誤差,使測量結果失去意義。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人們想到了配制油酸酒精溶液,讓體積很小但可測的油酸溶于一定體積的酒精中。配制體積比很小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巧妙的方法測出一滴溶液的體積,利用體積比計算出一滴溶液中油酸的體積。將這樣的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可形成單分子油膜。這時形成的油膜面積很小,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即可測量。用簡單的辦法解決了這個難題。用統(tǒng)計方法就解決了既可測油酸的體積,又可測單分子油膜的面積這個難題??梢娫谟糜湍しy定分子的直徑的實驗中,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并不是為了增加實驗的難度而添加的,而是為了用宏觀的方法測定微觀量而必不可少的。學生只有在腦海中充分理解物理圖景,才能對實驗有充分的認識,在實驗中自覺地實施,并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以上做法對于頭腦中有微觀物理圖景的學生來說是容易理解的。但大多數(shù)中學生缺乏這樣物理圖景的構建,理解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這樣的困難呢?最有效的辦法是列舉生活中宏觀物體的類似例子讓學生理解。對于廣大農村地區(qū)的學生,他們對農村生活比較熟悉,可列舉與他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例子說明。如在農村,由于種子的價格昂貴,農民往往購買少量的種子然后通過嫁接的方法獲得很多幼苗。為了使少量的種子長出高質量的幼苗,必須解決如何把少量種子均勻地撒在寬闊的地畦上的問題。如果認為種子少而選擇把種子一顆顆地插在地畦上,這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達不到要求。農民想了一個簡單方法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把少量的種子與一大盆細沙混合,然后把沙子與種子一起撒到地畦上。由于在少量的種子中摻進了大量的沙子,使得每相同的體積中種子的含量是相同的。把這樣的混合物撒在地畦上,長出來的幼苗一定是均勻的。我國南方農村的廣大地區(qū)以種植水稻為主,這些稻田在冬天是閑置的。這就導致春天開播時稻田中和田埂上處處會留下因干燥而產生的大小不一的裂縫和因蚯蚓、螻蟻的挖掘而產生的孔洞,不利于稻田的節(jié)水和灌溉。這些裂縫和孔洞很多,難以發(fā)現(xiàn),要想找到它們并一一進行修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效果不佳。這樣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怎么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和最低的成本堵住這些孔洞呢?農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又應用了統(tǒng)計的方法。他們的具體做法是在犁第一次田的過程中,先用犁把田土犁成一坯坯的土坯,再把水放進農田中,用耙反復攪拌,把這些泥坯和成泥漿,這些泥漿就跟著水流到各個裂縫和孔洞中,這些泥漿在孔洞中沉淀就把這些裂縫與孔洞堵得嚴嚴實實了。這樣用簡單的方法達到了目的,而且一舉多得。
這就是生活中的統(tǒng)計規(guī)律的應用。知識是日常生活經驗的概括、總結與升華,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尤為緊密。在物理教學當中通過聯(lián)系實際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通過類比把微觀場景宏觀化是使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的有效途徑。
中學物理規(guī)律教學論文
摘要:物理規(guī)律教學是使學生掌握物理科學理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物理教學的核心之一。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多年的物理教學經驗,淺談在物理教學中,如何搞好中學物理規(guī)律的教學。
關鍵詞:物理規(guī)律教學
物理規(guī)律反映了各物理概念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反映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物理過程的必然性。它是中學物理基礎知識最重要的內容,是物理知識結構體系的樞紐.所以,物理規(guī)律教學是使學生掌握物理科學理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物理教學的核心之一。怎樣才能搞好規(guī)律教學呢?現(xiàn)結合本人多年的物理教學經歷,淺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創(chuàng)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規(guī)律的物理環(huán)境
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物理規(guī)律,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在物理世界中發(fā)現(xiàn)問題。因此,在教學的開始階段,要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便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物理環(huán)境。在中學階段,主要是通過觀察、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有時也可以從對學生已有知識的分析展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另一方面,創(chuàng)設的物理環(huán)境要有利于引導學生探索規(guī)律。例如使學生獲得探索物理規(guī)律必要的感性知識和數(shù)據(jù);提供進一步思考問題的線索和依據(jù);為研究問題提供必要的知識準備等等。創(chuàng)設的物理環(huán)境還應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帶領學生探索物理規(guī)律
中學物理規(guī)律教學分析論文
摘要:物理規(guī)律教學是使學生掌握物理科學理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物理教學的核心之一。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多年的物理教學經驗,淺談在物理教學中,如何搞好中學物理規(guī)律的教學。
關鍵詞:物理規(guī)律教學
物理規(guī)律反映了各物理概念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反映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物理過程的必然性。它是中學物理基礎知識最重要的內容,是物理知識結構體系的樞紐.所以,物理規(guī)律教學是使學生掌握物理科學理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物理教學的核心之一。怎樣才能搞好規(guī)律教學呢?現(xiàn)結合本人多年的物理教學經歷,淺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創(chuàng)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規(guī)律的物理環(huán)境
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物理規(guī)律,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在物理世界中發(fā)現(xiàn)問題。因此,在教學的開始階段,要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便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物理環(huán)境。在中學階段,主要是通過觀察、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有時也可以從對學生已有知識的分析展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另一方面,創(chuàng)設的物理環(huán)境要有利于引導學生探索規(guī)律。例如使學生獲得探索物理規(guī)律必要的感性知識和數(shù)據(jù);提供進一步思考問題的線索和依據(jù);為研究問題提供必要的知識準備等等。創(chuàng)設的物理環(huán)境還應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帶領學生探索物理規(guī)律
物理電學概念規(guī)律學習綜述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中的概念和規(guī)律,學生能夠直接感知的不是很多,有相當一部分比較抽象,初學電學知識的學生不易理解把握。如: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電熱六個重要電學物理量,是由概念、字母、單位、公式等描述的,然而,電學物理量概念的概括性強,描述的語言抽象,學生感覺難學,感到難記,容易混淆,特別是電學規(guī)律把多處相關的物理量聯(lián)系后,學生不容易把握,如歐姆定律及其變形式,I=UR,R=UI;再如電功率公式P=IU,P=U2R,P=I2R單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看,P=U2R反映出電功率P與電阻R與反比,而P=I2R則表明電功率P與電阻R成正比,如何把握?什么情況下用P=U2R,什么情況下用?P=I2R學生真不把握。故在教學中,讓學生理解相關的電學概念,理解有關公式、規(guī)律中各字母所表示的意義,把握公式、規(guī)律中各物理量的關系,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從以下幾方面作些分析探討。
一、列表對比,理解概念,把握規(guī)律
學習了多個電學物理量后,不少學生感到概念內涵不易準確理解,有的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有關的概念或規(guī)律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它們的共性、區(qū)別,以及相互間的聯(lián)系,這樣教學效果會要好得多。
本文以下表為例,以便學生對比分析。從上表可以看出這些物理量的概念、字母、單位、測量方法和儀表,結合該表的制作,學生多看、多記,定能準確理解相關的概念和規(guī)律。同樣地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尋找其他物理量間的關系或規(guī)律,如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初中物理電學部分容易混淆的物理量是:電功(電能)和電功率,它們的單位分別是千瓦時和千瓦,同學們應好好地對比分析,把握好它們區(qū)別和聯(lián)系。影響因素較多的物理量是導體的電阻,影響電阻的內在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外因有溫度,且應注意導體的電阻是導體的一種屬性。
二、弄清結構,把握變化,靈活解題
簡單的電路則電源、電阻(用電器)及導線連接起來的,但實際電路復雜得多,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計算,不少學生都覺得難度較大。教學實踐表明要求學生懂得電路結構,知道各電路元件的作用,是懂得分析計算的前提,如電路中開關的接通、斷開對電路中各元件的電流、電壓如何變化,這是學生必須弄清的。為此,需讓學生理解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性質和特點(引導學生列表分析,效果較好,篇幅所限,在此不再細述)。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只有一個回路,電路是只要一處斷開,整個電路就沒有電流通過;電路中各處的電流處處相等;電路中電源電壓等于各用電器上的電壓之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有兩個以上的回路,其中一個回路斷開,另一個回路仍能正常工作;干路上的電流等于各分路的電流之和;并聯(lián)回路的電壓相等。學生在能較好地把握串并電路的性質特點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歐姆定律,及電功、電功率、電熱公式就能對電路進行分析計算。
透視物理規(guī)律之間相互轉化辯證關系
摘要:辯證唯物主義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在物理教學中如何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是我們物理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本文主要探討在高職物理教學中,如何根據(jù)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探討物理規(guī)律之間的相互轉化。
關鍵詞:辯證唯物主義;物理規(guī)律;轉化
物理教學如何把教材的科學內容和思想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在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闡述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同時,有計劃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有目的地培養(yǎng)辯證思維方法和能力,并使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觀點的建立、辯證思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寓于系統(tǒng)知識傳授之中,而不是附加于知識內容之外。這不僅對學生正確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是卓有成效的,且對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領會科學方法論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物理學中有很多的辯證唯物思想,我們在教學中有計劃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有目的地培養(yǎng)辯證思維方法和能力,并使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觀點的建立、辯證思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寓于系統(tǒng)知識傳授之中,而不是附加于知識內容之外。這不僅對學生正確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是卓有成效的,且對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領會科學方法論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下面談談高職物理與唯物主義的辨證變化規(guī)律。
一、物理規(guī)律之間相互轉化
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不是絕對、孤立、一成不變的,在物理學中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導體和絕緣體(電介質)這對矛盾的東西并不是絕對的。在通常情況下很好的絕緣體,隨著條件的變化,絕緣體里的一部分被束縛著的電荷,可以變成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于是它的導電能力也就隨之增強,甚至變成導體;譬如,玻璃在通常情況下是很好的絕緣體,而當燒得紅熱的時候就成了導體;又如干燥和低溫的空氣是很好的絕緣體,而高溫的空氣和潮濕的空氣也會變化成導體。
聯(lián)系實際物理教學的統(tǒng)計規(guī)律
在高中物理熱學部分的教學中,研究物質的結構及微觀結構的表現(xiàn)時認為大量分子的宏觀行為滿足統(tǒng)計規(guī)律。由于微觀粒子結構的特殊性,多數(shù)學生對物質內部的圖景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學生在理解微觀粒子遵循的規(guī)律時出現(xiàn)較大困難。如何構建微觀過程的宏觀圖景,是幫助學生克服此類困難的關鍵。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總結生活經驗。這些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是可以與微觀粒子滿足的統(tǒng)計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的。比如在如何理解“物體的溫度升高時為什么不是所有的微粒的運動速度都增大”的問題時,可以把溫度的升高與學校某個班級平均成績的提高相類比。當某個班期考的平均分比段考的平均分高時應是這個班的大部分學生的期考成績比段考高,但也不排除有少數(shù)或個別學生因發(fā)揮不佳或其他原因,成績比段考還低的可能。這樣一類比把微觀問題宏觀化,對于學生理解溫度升高時并不是每個分子速度都加快、動能都增加的結論是有益的。在理解微觀粒子在熱現(xiàn)象中滿足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時,這種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
《用油膜法測分子的直徑》是高中熱學中唯一的學生實驗。這個實驗充分體現(xiàn)了熱力學研究的特點,對于學生理解熱力學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是非常重要的。在指導學生做這個實驗時,應想方設法讓學生理解這個實驗的實質。做《用油膜法測分子的直徑》實驗時,學生對為何要事先配制油酸酒精溶液不理解,認為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很麻煩,還會因為酒精的揮發(fā)對實驗造成較大誤差。因此,認為配制該溶液是不必要的。這是學生對微觀粒子的特點不了解而產生的錯誤認識。微觀粒子的特點是“多和小”,所謂多是指任何一個宏觀物體內部分子的數(shù)量多,所謂小是指物體內部微觀粒子的質量小、體積小、所占的空間小。基于這樣的特點,在做《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直徑實驗》時,實驗能否成功的關鍵是能否在液面上形成單分子油膜。由于分子的體積非常小,油酸是否在水面上形成單分子油膜用眼睛是不能判斷的。那么,怎么才能保證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一定是單分子油膜呢?唯一解決的辦法是讓油酸在水面上充分散開。而讓油酸充分散開的措施有兩種:一是滴到水面的油酸體積很大時,要使水面的面積非常大。比如把一小瓶油酸倒在一個大型水庫的水面上。這時油酸可以在水面上充分展開形成單分子油膜,但這時油的面積太大又給油膜表面積的測量帶來了困難。顯然這樣的實驗學生在實驗室是無法完成的。二是盡可能縮小油酸的體積使得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即可形成單分子油膜,但是這樣油酸分子的體積太小用量筒根本無法測量。在油酸體積的測量上又會存在很大誤差,使測量結果失去意義。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人們想到了配制油酸酒精溶液,讓體積很小但可測的油酸溶于一定體積的酒精中。配制體積比很小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巧妙的方法測出一滴溶液的體積,利用體積比計算出一滴溶液中油酸的體積。將這樣的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可形成單分子油膜。這時形成的油膜面積很小,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即可測量。用簡單的辦法解決了這個難題。用統(tǒng)計方法就解決了既可測油酸的體積,又可測單分子油膜的面積這個難題。可見在用油膜法測定分子的直徑的實驗中,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并不是為了增加實驗的難度而添加的,而是為了用宏觀的方法測定微觀量而必不可少的。學生只有在腦海中充分理解物理圖景,才能對實驗有充分的認識,在實驗中自覺地實施,并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以上做法對于頭腦中有微觀物理圖景的學生來說是容易理解的。但大多數(shù)中學生缺乏這樣物理圖景的構建,理解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這樣的困難呢?最有效的辦法是列舉生活中宏觀物體的類似例子讓學生理解。對于廣大農村地區(qū)的學生,他們對農村生活比較熟悉,可列舉與他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例子說明。如在農村,由于種子的價格昂貴,農民往往購買少量的種子然后通過嫁接的方法獲得很多幼苗。為了使少量的種子長出高質量的幼苗,必須解決如何把少量種子均勻地撒在寬闊的地畦上的問題。如果認為種子少而選擇把種子一顆顆地插在地畦上,這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達不到要求。農民想了一個簡單方法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把少量的種子與一大盆細沙混合,然后把沙子與種子一起撒到地畦上。由于在少量的種子中摻進了大量的沙子,使得每相同的體積中種子的含量是相同的。把這樣的混合物撒在地畦上,長出來的幼苗一定是均勻的。我國南方農村的廣大地區(qū)以種植水稻為主,這些稻田在冬天是閑置的。這就導致春天開播時稻田中和田埂上處處會留下因干燥而產生的大小不一的裂縫和因蚯蚓、螻蟻的挖掘而產生的孔洞,不利于稻田的節(jié)水和灌溉。這些裂縫和孔洞很多,難以發(fā)現(xiàn),要想找到它們并一一進行修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效果不佳。這樣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怎么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和最低的成本堵住這些孔洞呢?農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又應用了統(tǒng)計的方法。他們的具體做法是在犁第一次田的過程中,先用犁把田土犁成一坯坯的土坯,再把水放進農田中,用耙反復攪拌,把這些泥坯和成泥漿,這些泥漿就跟著水流到各個裂縫和孔洞中,這些泥漿在孔洞中沉淀就把這些裂縫與孔洞堵得嚴嚴實實了。這樣用簡單的方法達到了目的,而且一舉多得。這就是生活中的統(tǒng)計規(guī)律的應用。
知識是日常生活經驗的概括、總結與升華,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尤為緊密。在物理教學當中通過聯(lián)系實際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通過類比把微觀場景宏觀化是使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的有效途徑。
議物理教學中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掌握
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是高中物理基礎知識最重要的內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牢固正確的物理概念和準確地掌握物理規(guī)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這些年的教學摸索,要使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決不是簡單的、被動地從教科書上或教師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規(guī)律的條文,而是在學生頭腦深處發(fā)生一系列極其深刻,極其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
1.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感性材料,使學生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規(guī)律的基礎
在物理學習中,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物理問題獲得生動而具體的感性認識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所學習的物理問題還沒有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還沒有認清必要的物理現(xiàn)象,教師就急于向學生講解概念和規(guī)律,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學生靠灌輸?shù)脕淼摹案拍睢焙汀耙?guī)律”就將是空中樓閣。其實,當學生對教師介紹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較充分的感性認識,而學生自己用已學的知識又無法合理地說明和解釋這些現(xiàn)象與事例時,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個身高體壯的大人從你身旁走過,不當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個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個瘦小的小孩,盡管他走得跟那個大人一樣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卻是他。學生便會產生“這究竟為什么?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這種探究心理,這種對學習內容的濃厚興趣,正是學生學習概念掌握規(guī)律的內部動機??梢?,當我們考慮一個物體的運動效果時,只考慮運動速度是不夠的,還必須把物體的質量考慮進去。物理學上把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物體的動量。
每一個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都包含著大量的具體事例。在物理教學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體事例越多越好,為了幫助學生能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我們教師必須精選典型事例,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2.在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進行科學抽象,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這是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的關鍵
觀察同一個物理現(xiàn)象,不同的學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為在每一個物理現(xiàn)象中,存在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維的正確方向,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例如,在“馬拉車”的問題上,盡管學生把牛頓第三定律背得滾瓜爛熟,思想上總還認為“馬對車有拉力,車對馬沒拉力”或者“馬對車的拉力大于車對馬的拉力”。學生“最有力的證據(jù)”是:反正是馬拉著車向前走,而不是車拉著馬向后退。學生主要是固執(zhí)地盯住了馬拉車向前走這一直觀的表面現(xiàn)象,而沒有對車,馬的啟動過程以及車,馬與路面之間的作用力做深入細致的餓分析。
對高中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教學的思考
摘要:要想形成學生嚴密的認知習慣,讓學生不再覺得物理難學,我們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立足人類的認知規(guī)律,從具有學生經驗與體會的生活感性事例出發(fā),逐步引導學生從感性向理性的過渡與發(fā)展,并在此基礎上,學會物理概念或規(guī)律的自我結論,探究其發(fā)生條件與適用范圍。從而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學會學習物理的科學程式,來提高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性。
關鍵詞:物理概念;規(guī)律;教學思考
任何學科都是在概念的基礎上某種關系的推理,因此高中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也是高中物理基礎知識最重要的內容,我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就要從人類認知的一般規(guī)律上去從事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去幫助學生形成牢固而且正確的物理概念,并讓學生在教學中準確地掌握物理規(guī)律,這對于高中物理課堂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改變高中學生覺得高中物理難學的一種嘗試。由于高中物理學的抽象性、強邏輯性,要使學生自然形成不難學的自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筆者認為物理學的抽象與強邏輯都要從概念開始??梢詮母拍钸M行探索并進而掌握規(guī)律,逐步讓學生感覺物理不是難的,從而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下面就從實際的教學體會來說說筆者的教學探索。
1立足認知規(guī)律,從感性出發(fā)
目前我國的絕大部分物理老師都是分科過后的老師,也就是理工科思維很強,但人文學科性思維欠缺,致使這些教師一貫有這樣的認識:教學從純粹的單學科開始,很少注重學生的當前認知情況,喜歡通過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來彌補學生學不會的情況,殊不知,這種方法短時間內是有效果的,但從長效上來看,最終學生的學習物理積極性被磨平,學習效果降到最低。要想真正讓學生對高中物理有興趣或是培養(yǎng)起長效的學習效果,我們有必要先從改變教學理念開始,立足人類的認知規(guī)律:從感性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進而讓學生在形成概念,讓學生從感性材料認知,進而在不斷的探索中掌握概念并掌握規(guī)律。在物理學習中,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物理問題獲得生動而具體的感性認識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所學習的物理問題還沒有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還沒有認清必要的物理現(xiàn)象,教師就急于向學生講解概念和規(guī)律,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學生靠灌輸?shù)脕淼摹案拍睢焙汀耙?guī)律”就將是空中樓閣。其實,當學生對教師介紹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較充分的感性認識,而學生自己用已學的知識又無法合理地說明和解釋這些現(xiàn)象與事例時,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筆者在聽一個老師的公開課時,就聽到這位老師給出的感性實例:當一個身高體壯的人從你身旁走過,不小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個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個瘦小的小孩,盡管他走得跟那個大人一樣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卻是他。這樣的生活實例就是感性的,那么也會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不是那么的高深,不是和生活脫節(jié)的,自然學生便會產生“這究竟為什么的疑問?”在此前提下的探究活動由于先前生活實例的刺激而熱烈并具有實效,這種探究的刺激與優(yōu)秀的效果,不僅刺激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內部動機。所以這個老師的本節(jié)課最后反映是優(yōu)秀的。由此可見,如果我們教授物理概念時,也就是物理的起點時,如果能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開始,從學生生活實例中去尋找具體而貼切的事例,就會給我們的課堂添彩,就會讓我們的課堂實現(xiàn)高效。所以從概念做起,每一個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都包含著大量的具體事例。當然在物理教學時,并不是具體事例越多越好,我們所呈現(xiàn)的事例要是學生熟知的事例,并能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用另一句話說就是我們教師必須精選典型事例,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2立足感性,走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