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學范文

時間:2023-04-07 01:10: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用植物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藥用植物學

篇1

一、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藥用植物學的教學,除課堂理論講授、多媒體影像設施的利用、實驗課觀察各類植物標本外,實踐教學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實踐教學包括課程中零星時間的野外教學活動和課程后的集中野外教學實習。藥用植物野外實習是中藥類專業(yè)學生重要的學習內容和基本環(huán)節(jié),具有獨特的形式、內容和效果。不僅是對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資源學、中藥學和其它相關課程課堂知識和室內實驗內容的必要補充,更重要的是旨在提高學生的野外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各個方面:

1.印證、擴大、鞏固和加強藥用植物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如前所述,藥用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只有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感性認識,才能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得到鞏固和加強,也只有通過野外實習這樣的實踐活動,才能夠起到擴大知識范圍,拓寬知識領域的作用,真正讓學生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為將來勝任本專業(yè)或其它相關專業(yè)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觀察、比較、分析植物界各大類群的典型藥用植物代表,探討各類群之間的形態(tài)特征和親緣關系,充分認識植物界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水生到陸生的演化趨勢,由此激發(fā)學生樹立唯物主義的科學觀。

3.正確認識植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在自然界中,除極端的例子外,每一個物種都不會是一個孤立的有機個體,而總是以種群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分布區(qū)中,不同的物種有其特定的分布區(qū),不同的物種又有其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物種之間不是雜亂的堆積,而是構成一個有序的空間格局,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些知識只有在自然環(huán)境中,才能夠加深理解。

4.重點認識各大植物類群中常見的重要科、屬、種的特征及其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為合理的開發(fā)、利用和保護植物資源打好基礎。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自然條件復雜,孕育了豐富的植物資源。據統(tǒng)計,僅高等植物約有470科,3700余屬,30000余種。

根據野外實習的重要性,我院安排不同專業(yè)野外實習時間在1~2周。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如何組織和引導學生順利完成野外實習,取得理想的實習效果,結合數年來指導藥用植物野外實習的親身體驗,就如何搞好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以供廣大同行相互交流和探討。

二、野外實習前精心準備

1.聯(lián)系實習地點,確定時間

實習地點的選擇和適當的時間確定是野外實習首要任務,選擇地點除了要考慮實習成本外,還要考慮當地要有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初次確定實習地點前院系領導、帶教老師應到預定地點觀察實習地點的藥用植物的分布情況,和當地群眾了解山地路線,進行實習路線考查和植物的預采工作,詳細了解實習地的生活設施,如伙食、住宿條件。根據確定的實習時間,預定實習的交通、食宿等事宜,并確定交通便利、有安全保障、藥用植物較多的實習路線。

我院藥用植物野外實習時間通常選在8月下旬至9月初(開學第一周和第二周),此時開花、結果植物較多,是大多數植物的最佳觀察期,便于觀察鑒定收集整理。我們依托泰山、徂徠山,主要是泰山、徂徠山及周邊的藥用植物為實習地點。泰山、徂徠山植被類型有森林植被,灌叢、灌草叢植被,山頂灌叢草甸、草甸植被,石質稀疏植被,作物植被,共五類。其山勢高峻,氣候垂直分布顯著,植被、土鑲、垂直帶譜比較完整,植被群落類型多。

2.實習帶隊人員的配備,發(fā)揮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野外實踐教學工作,院系學院領導負責管理組織、協(xié)調整個實習工作;學生所在班主任負責野外安全、協(xié)調工作;帶教老師主要負責野外教學工作,要求帶教老師有豐富的野外采藥實踐經驗,充分利用大自然豐富多彩的植物資源進行現(xiàn)場直觀教學,強化課堂和試驗的教學內容。在實習期間,各帶隊小組成員,要求嚴肅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確保實習順利完成。

3.召開野外實習動員會,強化實習安全教育

在實習前,院系負責教學的領導組織召開實習前的動員大會,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實習目的及意義,充分認識野外實習的重要性;介紹實習基地的情況;強化野外實習安全教育,向學生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識。在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服從指揮,不要滿足好奇心采集危險地段的植物;遵守紀律,不得擅自離隊單獨行動,應隨時保持聯(lián)系,以免走失;不亂嘗野果、不吸煙弄火,確保野外實習安全。山林中行走時組員之間距離不可拉得太遠,在不熟悉山林中采集標本情況下,應以木棍等探路,防備遇到蛇等動物。鍛煉吃苦耐勞的意志,克服野外食宿條件差和野外活動強度大等困難,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互助友愛精神。

4.實習用品的準備

野外實習前兩周,根據實習學生人數、規(guī)模應預先配齊實習所需要的文獻資料和工具。文獻資料包括學校自行編制野外實習指導手冊、購買的地方植物志。實習工具包括擴音器、采集袋、高枝剪、標本夾、吸水草紙、標簽、鎬頭、解剖針、放大鏡、鑷子、鉛筆、gps、攝像機、手電筒、感冒藥、跌打藥、防蚊蟲叮咬用品等,統(tǒng)一裝備齊全到實習地點,再分發(fā)至各實習小組。

5.學生的組織和指導

實習前,應根據參加實習學生的人數、規(guī)模進行必要的分組,一般每10名一組,分組時應根據學生的性別、身體狀況并結合自愿組合的原則進行,并安排有責任心、有組織、協(xié)調能力的學生擔任實。實習期間,主要負責領取、發(fā)放、保存、歸整實習工具和工具書等物資;負責對組內學生進行合理分工;負責清點集合、出發(fā)及實習過程中本組成員人數,向本組成員及時傳達有關通知,向老師及時匯報組內成員遇到的情況等,確保實習每一環(huán)節(jié)有序進行。

三、野外實習的教學總結

野外實踐教學中,我們不要過多的關注學生識別了多少種藥用植物,而是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辨認一種植物之前,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植物各器官外部形態(tài)特征,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揉搓、光照的辨認方法和技巧,對植物進行科學的辨認。通過自主學習,學生手、眼變勤了,腦子變活了,學習積極性也增加了。

篇2

關鍵詞:藥用植物學;課程資源;教學改革

《藥用植物學》是本校開設于大學二年級第四學期的一門課程,主要面對中藥專業(yè)和藥學專業(yè)的學生,它是中藥專業(yè)與藥學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內容學科。藥用植物學在學生進行中藥學與藥學科目的學習之中發(fā)揮著過渡的橋梁作用,同時,藥用植物學為學生進行相關中藥的鑒定評價與應用開發(fā)實踐活動打下了必備的知識基礎。該學科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充分掌握藥用植物形態(tài)解剖學特征、組織和器官的結構特點、藥用植物形態(tài)特征和臨床應用,以及植物分類學基礎知識等。藥用植物學的分支——形態(tài)和解剖學作為學習各類不同學科的必要理論基礎,能夠充分了解藥用植物學的學習內容,為學生將來在分類學、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中藥鑒定學、中藥栽培學等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減輕學習壓力,增大學習的廣度跟深度。

本校位于藥用植物廣泛生長的中國西南地區(qū),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較大的便利,同時這一便利也要求了我校學生需要從自身做起,充分了解、認識本地的藥用植物,以此為抓手進行藥用植物的研究,為全人類的健康發(fā)展做出貢獻,并抓住國家大力發(fā)展中醫(yī)藥產業(yè)這一時機所帶來的發(fā)展機會,加強本校的教育變革,通過實際有效地培養(yǎng)方案為國家中醫(yī)藥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注入新鮮血液——即更多的專業(yè)化技術人才。

目前在教學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在講解植物形態(tài)解剖學特征、組織和器官的結構特點這部分內容時,由于名詞多、理念多、實驗量大、學習內容的關聯(lián)性弱、無法將內容系統(tǒng)化歸納,但學習內容較大,課時又較少,導致課堂實際教學時間不足,教學進度難免會被壓縮,留給學生的自我實踐操作時間被擠占,教師在教學中只能采取自講自說的方式,因而,學生課后反饋,很難掌握全部的課堂教學內容。

2.在講解植物分類系統(tǒng)這部分內容時,老師需要重點介紹每一科下的植物分類情況。但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會將教育重心放在科的特征上,而較少對科中所含藥用植物進行具體介紹,這造成了學生在這部分教育完成后,卻無法真正地識別出每一不同的藥用植物,更不用說了解它們的中藥根源。

3.藥用植物學教材為了體現(xiàn)中藥的藥效成分,在每一科下都設計出“化學分類”用來分析中藥所具有的物質基礎,但由于每一科的藥物成分不同,以往在講解的過程中都是一帶而過,學生往往都是聽過就忘,根本就沒有掌握重要的化學成分。

4.作為一個對實踐能力要求極高的學科,藥用植物學的理論內容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得到完全獲取和理解,但以往都是在實驗課程當中讓學生進行一些基本簡單的操作,沒有和實踐相結合,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動手能力差,對植物的辨識能力不足。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在藥用植物學教學過程中,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思考,改善了學用之間的矛盾,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本學科知識模塊的建立

本學科的知識模塊分為基礎和拓展兩大模塊,將重點放在基礎內容的教學上。這兩大模塊的劃分依據是不同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在基礎模塊教育中,教師將向學生介紹教學大綱上所規(guī)定的基礎性學習內容,例如藥用植物學的理論基礎部分和重要的理論知識;相較于基礎模塊對基本知識的傳授,拓展模塊則更重視超出教學大綱的知識內容,即講述那些并沒有印刷在課本上的內容,如藥用植物的化學組成與藥用效果,植物與植物間的親緣關系和植物與環(huán)境間的作用關系,并展開對現(xiàn)代藥用植物學研究的暢討。授課教師需要結合學校所在的西南地區(qū)的特有植物資源和課本的實際教學知識,對本學科的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拓展。

二、多媒體和實物教學相結合的應用

由于信息科技的飛速進步,信息化的技術設備逐步進入教學的進程中,其中,多媒體設備的運用最為廣泛。利用多媒體與實物教學的結合,能夠直觀形象地向學生表現(xiàn)出教學內容,通過將文字、圖形、動畫、音頻、視頻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考慮將多媒體作為課件的一部分,在制作時不但可以在網站上下載相關相片,還在野外和藥用植物園拍攝了大量的藥用植物照片,將這些照片運用到課程教學當中,使學生認識到藥用植物離自己的生活并不遙遠,對于這些近在眼前的小植物們,充分學習了解它們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大增長。同時也讓學生實地去觀察這些植物,跟蹤某個藥用植物的整個物候期,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講述植物分類部分時,結合蠟葉標本,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和鮮活化。除此以外還安排第四學期在藥用植物園上一個星期的課程,指導學生采集和制作蠟葉標本,邊進行理論學習,邊進行實踐操作,這樣能夠保證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得到及時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習變得更加簡單。

三、改革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

藥用植物廣泛生長的中國西南地區(qū),而本校正坐落于此,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較大的便利,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將學習內容與當地的藥用資源特色,尤其是當地的植物資源特色相結合,制定新的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大綱。筆者結合教材內容盡量多地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充分利用本校藥用植物園和當地豐富的植物資源,根據植物生長規(guī)律,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進行野外實地采集,組織學生參與到藥用植物園的實踐觀察中來,切身體會收集植物樣本,采集野生植物的樂趣,這將有助于學生真正體會到什么是互幫互助、什么是素質拓展,充分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

在實驗內容安排上,加大了課程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的開設比例。在學生已學習并具備大量藥用植物學的理論基礎之上,設計開展應用和實踐的綜合訓練課程,以此來增加學生對藥用植物的認知和分辨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積極性被調動,方便教育教學課程的更好發(fā)展進步。

四、將教學活動與科研活動有機結合,構建學研結合、以研助學平臺

這段時期,我校致力于結合學生的課程實踐活動和教師的教研試驗工作,實現(xiàn)老師親自投入學生的活動中去,引導學生進行有關藥用植物學課題的深入研究與探討,例如對特定藥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及活性研究、某一藥用植物生藥學的發(fā)展等。利用這些師生共同開展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動手的能力,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實踐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真正達到學習與研究相互結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濤,張浩,黃靜.中藥現(xiàn)代化背景下藥用植物學實踐教學新體系的建立[J].藥學教育,2010,26(3):49-51. 

[2]紀寶玉,裴莉昕,董誠明.直觀教學法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12,28(2):36-38. 

[3]王德群.整體聯(lián)系教學法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運用[J].藥學教育,2012,28(1):28-30. 

[4]袁藝,黃世霞,王海燕,等.藥用植物學立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生物學雜志,2014,31(5):102-105. 

[5]劉春生,石晉麗,閆永紅.藥用植物學教學內容改革思路探討[J].中醫(yī)教育ECM,2010,29(3):42-44. 

[6]裴瑾,萬德光,馬云桐,劉薇.關于優(yōu)化藥用植物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思考[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3(3):23-25. 

[7]嚴鑄云,萬德光,陳新,等.藥用植物學創(chuàng)新課程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8(1):47-48. 

[8]張堅,馬琳.《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5(2):97. 

[9]徐秋棟.談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998,(4):28-30. 

篇3

關鍵詞: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中藥學

藥用植物學是利用植物學知識和方法來應用藥用植物的一門學科,是學生學習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中藥學及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等專業(yè)課程的基礎,與中草藥品種鑒定、資源開發(fā)、藥材品質鑒定等有密切關系。藥用植物學教學方式包括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黃山野外實習。由于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實驗教學和野外實習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實踐教學,學生鞏固并深度理解了課堂教學內容,強化了動手能力,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提高了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研究能力。安徽醫(yī)科大學自2010年以來一直都在黃山開展野外實習,地點是黃山市湯口鎮(zhèn)浮溪村。本文結合實習前準備、實習過程中的教學策略和實習后續(xù)思考三方面,總結探討安徽醫(yī)科大學在黃山開展的野外實習工作。

1實習前的準備

1.1實習基地選擇

黃山市在安徽省南端,地處山區(qū),全市轄屯溪區(qū)、徽州區(qū)、黃山區(qū)、祁門縣、黟縣、休寧縣和歙縣。黃山市北部黃山山脈呈西南東北分布,黃山北部水系經青弋江流入長江,新安江經富春江流入錢塘江。黃山市地處北亞熱帶,具有溫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氣溫15~16°C,大部分地區(qū)冬無嚴寒,無霜期236天。平均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黃山位于安徽省最南端。黃山風景區(qū)地貌多樣,獨特的氣候、豐富的地形地貌,集合了高山、低山、盆地、丘陵、河流等諸多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黃山地區(qū)豐富的生物資源,所以最終選擇黃山湯口鎮(zhèn)浮溪村作為野外實習基地。

1.2黃山實習前準備

在實習過程中,學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在野外實習時,要求學生和教師都穿長袖、長褲及運動鞋,并攜帶雨具。學生按教師帶領路線行走,不去危險地區(qū),注意山間公路車輛,教師在前面探路,以防蛇、各種野獸以及獸夾。食物、飲用水及藥品等自帶,不吃野果、野菜等,同時備上專治毒蛇咬傷等的藥物,確保萬無一失。還安排學生帶上《安徽植物志》(紙質版和電子版)、《中國植物志》(電子版)、相機、電腦,方便學生查詢。在野外實習過程中,教師將所帶小組學生(通常為20人)再進行分組,一般5人一組,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明確組員分工,然后將實習小組分散開來進行標本采集,下午進行標本鑒定。

2實習教學策略

2.1辨識重點藥用植物

黃山野生藥用植物種類多樣,其中中藥資源種類大約有225科2149種,常用中藥344味(植物類305味)[1]。2017年經過實地調查,黃山環(huán)境大致分為低、中、高3種海拔。低海拔在500m以下,為常綠闊葉林;中海拔500~950m,為常綠闊葉和落葉闊葉混交林;高海拔在950m以上,是落葉闊葉林和針葉林。實習活動范圍在200~700m,實習過程中注重辨識藥用植物。譬如黃山的唇形科植物種類很多,包括薄荷、荔枝草、連錢草、黃山鼠尾草、紫蘇、金瘡小草、南丹參、瘦風輪、顯脈香茶菜等,可以從科屬、特征、功效三方面來進行比較。首先介紹唇形科的突出特征:莖四棱、葉對生、輪傘花序、唇形花冠、二強雄蕊、四枚小堅果。這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對初學者有好處。薄荷是一味常見兼常用的藥用植物,是典型唇形科植物,需要重點介紹。薄荷,單葉,對生,有特殊的薄荷味,其雄蕊略超出花冠外,這就是薄荷的特點,它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風熱頭痛、咽喉腫痛、眼睛紅腫等。唇形科的紫蘇也是常用植物,葉背是紫紅色,葉子入藥,以紫色為佳。南丹參雖然名字有丹參,但不是丹參,它的根不紅,葉尖端比較尖,所以不能作丹參入藥。對于荔枝草、黃山鼠尾草、顯脈香茶菜、瘦風輪這些不入藥的植物,可作一般了解。

2.2藥用植物名稱的由來

藥用植物常以植物形態(tài)、顏色、功效、故事等來命名。例如,覆盆子來源是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掌葉覆盆子,在黃山常見到。它葉為掌狀深裂,葉背有毛茸,有托葉,莖稈上、葉柄上都有刺,扎手。關于覆盆子名字由來,有以下兩種說法:一是果實形態(tài)像倒扣的盆;二是具有固精縮尿的功效。這兩種說法都對。中藥覆盆子(蓬蘽的異名)的功效收載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主安五臟,益精氣,長陰令堅,強志,倍力,有子,久服輕身,不老。一名覆盆?!碧扑螘r期出現(xiàn)分化,變成兩個藥:蓬蘽和覆盆子。從清代直到現(xiàn)今,蓬蘽已不作藥用。2020版《中國藥典》只收載掌葉覆盆子作為唯一正品。

2.3結合植物生活型深入了解藥用植物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對綜合環(huán)境條件的長期適應,而在外貌上反映出來的植物類型[2]。在藥用植物的識別中,對植物生活型的理解是重點也是難點。例如《中國植物志》收載芍藥科植物芍藥和牡丹,二者的植物形態(tài)很相近,但芍藥是多年生草本,牡丹是亞灌木,二者生活型是有區(qū)別的。在和學生講授這兩種植物的時候,讓學生重點觀察植物的莖基部:芍藥莖整體都為草質莖,牡丹莖基部為木質化,上端草質。它們雖葉子有點像,但可通過草本、亞灌木來判斷區(qū)分。

2.4易混淆藥用植物的鑒別

在黃山看到容易混淆的藥用植物,從原植物比較容易區(qū)分,例如:(1)石韋、廬山石韋和有柄石韋。三者均為2020版《中國藥典》收載石韋藥材的原植物。廬山石韋在枯枝敗葉處生長、植物個體最大;有柄石韋在枯死的樹樁上生長、個體最小;石韋在陽石壁上生長,個體大小在兩者之間。(2)絞股藍與烏蘞莓。絞股藍被2020版《中國藥典》收載,而烏蘞莓未收載。絞股藍為葫蘆科植物,莖為綠色,無托葉,果實成熟為綠色,喜陰濕環(huán)境;烏蘞莓為葡萄科植物,莖是紫紅色的,有托葉,果實成熟為白色,喜陽生環(huán)境。(3)何首烏與白首烏。何首烏為蓼科植物,單葉互生,無乳汁,以根入藥,藥材分生首烏和制首烏,生首烏具安神、養(yǎng)血、活絡、解毒的功效,而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須發(fā)、強筋骨、補肝腎;白首烏為蘿藦科植物,單葉對生,有乳汁,以根入藥,具滋補肝腎、強壯身體、養(yǎng)血補血的功效。(4)奇蒿與三脈紫菀。二者都是菊科植物。奇蒿別名劉寄奴,葉背有茸毛,葉脈羽狀,具特殊的氣味,具有療傷止血、破血通經、消食化積的功效。三脈紫菀葉背無毛,葉脈明顯有離基三出脈,不作藥用。

3實習后續(xù)工作

3.1綜合考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針對藥用植物學內容比較枯燥、知識點多等特點,故開展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將枯燥乏味的描述性文字轉化為生動的具象植物,讓學生記得住、記得牢,鼓勵學生自己帶植物到教室,讓學生自己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口嘗等方式,學會應用植物學術語描述植物特征,識別植物種類,認識常用藥用植物,并了解其功效。因此在實習后,利用多媒體、網絡及手機等,通過網上搜索等多種途徑獲得相關圖片、視頻等,讓學生結合網絡資源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2讓學生親自壓標本、辦展覽,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根據筆者多年教學經驗,讓學生“教”比讓學生“學”更加能讓學生印象深刻,甚至終生難忘。讓學生自己壓標本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制作標本時,一方面熟悉標本的制作流程,另一方面對很多藥用植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些標本可以長期保存,豐富了學校藥用植物標本館藏。同時,在校園定期開展藥用植物標本展覽,由學生進行講解,增強儀式感和成就感。各個實習小組選擇一個藥用植物科屬,如唇形科藥用植物,要求學生觀察其鑒別特征,做好記錄,并拍攝相關圖片,讓學生自己編寫《合肥市常見植物圖鑒》電子書。通過認植物比賽,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辨認植物。在課余時間,鼓勵學生拍攝植物,突出花特征、整體特征,然后辦攝影比賽,激發(fā)學習興趣。

3.3對黃山野外實習的思考

藥用植物學是中藥專業(yè)的基礎學科,為中藥化學、中藥鑒定學、中藥藥理學等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但因教學安排不合理,大大壓縮了藥用植物學的學時。以我校藥學院中藥學專業(yè)藥用植物學課程為例,理論課54個學時,實驗課只有18個學時,野外實習只有8天,和一般院校相比差距很大,建議多加一些學時,使學生深入學習。為避免“高分低能”現(xiàn)象發(fā)生,加強學生辨識植物的能力,考試將不再單一采用期末一張考卷決定成績的傳統(tǒng)方式,而是建立靈活全面的考核模式,將辨識植物也納入最終考核,所得成績是理論成績加上辨識植物成績,提高考核的科學性。

3.4注重保護當地資源

目前,黃山中藥資源因過度開發(fā)而存在發(fā)展局限性。在自然保護區(qū)內,人類過度的開發(fā)活動雖能創(chuàng)造短期效益,但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據不完全統(tǒng)計,將近1/4的保護區(qū)受人類活動影響較深。目前,黃山也在嚴厲打擊保護區(qū)內的違法商業(yè)活動,力爭還黃山一個青山綠水、鳥鳴蟲幽的自然環(huán)境。在實習教學工程中要教育學生保護自然、熱愛自然、敬畏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謝晉.新安地區(qū)中藥資源調查研究[D].合肥: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0.

篇4

1 野外實習基地的選擇

實習基地的選擇是關系野外實習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合適的實習基地可保障和提高野外實習質量,因此基地的選擇尤為關鍵,可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選擇交通設施便利、人為干擾影響較少、基礎資料充實、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藥用植物資源蘊藏量大種類豐富、②便于靈活安排實習路線、具有大規(guī)模接待能力的地點。我校曾經先后在湖北神農架、咸寧九宮山、武漢植物園、江西廬山等地進行藥用植物的野外實習,依據以上原則我校最終將廬山作為實習基地。

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北臨長江,南靠鄱陽湖,藥用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共有野生和栽培藥用植物242科803屬1859種,其中野生的維管植物171科756屬1027種,包括蕨類植物27科38屬64種,裸子植物7科8屬11種,被子植物137科710屬952種。③常見藥用植物有石松、江南卷柏、紫萁、貫眾、廬山石韋、何首烏、益母草、魚腥草、海金沙、千里光、金蕎麥、杠板歸、孩兒參、黃連、大血藤、箭葉羊藿、華中五味子、山雞椒、獨行菜、垂盆草、楓香樹、杜仲、仙鶴草、野葛、鹽膚木、紫花前胡、過路黃、夏枯草、薄荷、栝樓、羊乳、桔梗、朱砂根、野菊、劉寄奴、淡竹葉、天南星、百合、多花黃精、玉竹、粉背薯蕷等。藥用部位包括了所有中藥類型,有根及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葉類、花類、果實及種子類、全草類、樹脂類等。藥用植物種類幾乎涵蓋了藥用植物學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科。廬山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為野外實習的順利和高質量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2 野外實習的前期準備

2.1 物質準備

預先整理準備好實習期間所需物品,主要包括教學物品,有《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廬山植物志》、《藥用植物學》等工具書;標本采集制作過程中所需的枝剪、鋤頭、采集袋、標本紙、標本夾、吸水紙、號牌、GPS、相機等;必要的常用藥品和常用急救醫(yī)療裝備;個人生活物品和必要證件等。

2.2 思想準備

實習前組織相關專業(yè)學生召開野外實習動員大會,讓學生明確野外實習目的意義和重要性端正實習態(tài)度;通報實習期間的基本安排和必要的相關準備;強調組織紀律性,實習過程中要服從紀律聽從安排,展現(xiàn)良好的當代大學生風貌,同時著重加強安全教育,包括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2.3 人員準備

根據實習情況和有關教學安排,協(xié)調好帶教老師,醫(yī)生、班主任等人員。根據學生專業(yè)、性別、帶隊教師的人數等綜合情況對學生進行實習分組。

2.4 交通工具安排

由于野外實習隊伍較龐大(我校每年有300人左右參與實習),路途較遙遠,挈帶物品較多,所以最好中途不要換乘而采取直接由學校到基地的一站式方式,一般宜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便于靈活安排。因此,野外實習之前要提前安排好交通工具,做好乘車安排以及各乘車小組的劃分等。

3 野外實習的教學實施

3.1 野外實習教學內容

我們根據藥用植物學理論教學內容,結合中部地區(qū)資源特點,選擇傳統(tǒng)大宗藥材基源植物的識別和采集為主。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掌握植物識別的基本技能為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兩百余種常見藥用植物的識別特征,在前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針對實物進一步加強對蓼科、毛茛科、木蘭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豆科、五加科、傘形科、唇形科、葫蘆科、桔??啤⒕湛?、天南星科、百合科等重點科特征的掌握。同時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對植株特征、生境等的觀察)、種子植物臘葉標本的采集制作以及野外植物資源調查等方面的培養(yǎng)。

3.2 野外教學方法

對于植物的識別主要從“眼觀”(觀察植物各器官形態(tài)特征)、“鼻嗅”(聞植物所散發(fā)的特殊氣味)、“嘴嘗”(品嘗植物的味道),以及“手揉”(觸摸感受其質地、厚度、毛茸等)等方面入手,同時將某些方面特征相似容易混淆的科或植物加以區(qū)別比較,某些方面相同的特征進行歸類總結,并結合一些口訣、俗語、傳說、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致以便讓學生快速準確掌握常見植物的識別特征。

3.3 野外實習考核

野外實習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為檢查學生學習效果,都會采取不同的形式進行考核,我校的野外實習考核主要是現(xiàn)場考試,即隨機選取30種左右常見藥用植物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寫出種名、科名,能獨立完成臘葉標本的制作,同時根據學生實習期間學習態(tài)度、組織紀律、團隊精神、實踐動手能力等給出綜合表現(xiàn)成績,最后按一定比例得出野外實習綜合成績。

4 小結與討論

篇5

[關鍵詞] 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資源;數據庫;野外實習;校園地圖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8(a)-0161-03

藥用植物學是中藥學和藥學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1-2]。與其他學科相比,藥用植物學教學內容多,信息量大,抽象的概念和形態(tài)學術語多,理論知識難于理解和難以記憶[3-4]。其大量的數據信息的查詢使用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將現(xiàn)代的數據庫技術引入植物資源數據庫的管理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眾多的用戶通過網絡就可使用數據庫信息[5-6]。為滿足藥用植物學理論課、實驗課和野外實習的教學要求,有必要構建了一個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以圖像、地圖等形式表現(xiàn)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得對藥用植物直觀感性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掌握專業(yè)知識。

1 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的特點

國家級大型植物資源數據庫如“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主要是為科研人員提供專業(yè)的植物信息檢索,而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主要是為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輔助作用。兩者不同的定位決定了相對小型的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有以下特點:

1.1 植物物種以涵蓋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植物為主

大型植物資源數據庫主要是提供專業(yè)的植物信息檢索,力圖涵蓋全國各地發(fā)現(xiàn)的植物,具有植物物種數量多而全的特點。而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一方面受老師和學生的能力、精力和時間等條件所限,主要是涵蓋校園和野外實習地區(qū)的植物;另一方面要求學生以掌握植物學學習和研究方法為主,因此其資源數據庫物種數量少,以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植物為主,輔以其他常見植物。

1.2 植物信息增加藥用功效的介紹

大型植物資源數據庫所展示的植物信息以植物形態(tài)、組織特征、分類鑒定為主。而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所展示的植物信息不僅有植物形態(tài),更包括藥用部位和藥用功效的介紹,形成自己的特色。

1.3 二次開發(fā)以直觀形象靈活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型植物資源數據庫因為主要是提供植物信息的專業(yè)檢索,注重基礎。而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不僅注重基礎,還注重二次開發(fā),通過野外實習專題、校園地圖等多種靈活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以及興趣,直觀形象地引導學生掌握植物知識,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

2 藥用植物資源數據庫的設計與實現(xiàn)

2.1 前期準備工作

在進行數據庫的構建之前需要對專業(yè)知識進行學習,包括植物形態(tài)解剖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tǒng)分類基礎理論知識。還需充分利用學校的植物資源,對其分布進行較為詳細的調查,將校園中的植物進行掛牌標識,同時采集植物分布的圖片,最后繪制植物資源分布草圖。此外,利用去廬山進行野外實習的機會,對廬山地區(qū)的植物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在數據庫中設立廬山地區(qū)野外實習專題,充分展示廬山植物風貌,更利于標本精確地辨識,同時編寫了《廬山野外實習手冊》,極大地方便了野外實習的教學工作,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野外實習教學的效果。

2.2 開發(fā)平臺

目前,中小型網站的快速開發(fā)廣泛采用WAMP開發(fā)平臺[7-8],即Windows+Apache+MySQL+PHP組合。Windows是操作系統(tǒng);Apache是通用的網絡服務器;mySQL是帶有基于網絡管理附加工具的關系數據庫;PHP是流行的對象腳本語言。

WAMP平臺采用B/S三層體系結構,即表現(xiàn)層、應用層和數據層,其工作原理如圖 1所示[9-10]。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用戶在表現(xiàn)層(客戶端)瀏覽器中以提交表單的方式向應用層提出請求,Web服務器(即Apache服務器)接到請求并通過服務器端PHP程序處理相關請求,若接到數據請求,則通過MySQL數據庫服務器在數據庫中查詢數據,并將查詢結果處理返回給客戶端瀏覽器。

2.3 數據模型的建立

現(xiàn)有的數據庫系統(tǒng)均是基于某種數據模型的。由于WAMP開發(fā)平臺采用MySQL數據庫,該數據庫采用的數據模型是關系模型。關系模型是將數據看成一張規(guī)范化的二維關系表,關系模型具有數據結構簡單、清晰,易于掌握等特點,成為目前重要的一種數據模型[11]。因此,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采用關系模型作為數據模型。

2.4 數據結構的設計與實現(xiàn)

建立植物數據庫首先要分析植物有哪些信息應該被包含在數據庫中[12],關系型數據記錄的是各類實體以及實體間的聯(lián)系。在植物學中,對植物有科學的等級分類,由大到小主要有:門、綱、目、科、屬、種[13],具有明顯的層次關系。

在目前的植物信息系統(tǒng)中,一般將植物作為實體[14]。這種數據結構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對于分類的層次關系表達不明確;二是數據存在潛在的不一致的隱患,每種植物都有它所屬門、綱、目、科、屬等分級信息的記錄,而有些植物的分類相同,那它們的分類信息必然相同,而這種數據的重復記錄就會帶來潛在的數據不一致,造成數據的不穩(wěn)定。

在目前的植物信息系統(tǒng)中,還存在另外一種數據結構,就是將門、綱、目、科、屬、種等各個分類作為不同的實體[15]。這種數據結構解決了上面的層次關系表達不明確和數據重復記錄的兩個問題,但存在自身的缺點:一是代價增加,功能越強大所需的花銷也越大,網頁程序編寫量也大大增加,這與院系學生有限的精力、數據庫需求相沖突;二是數據結構太細致化,同時導致數據結構龐大,不靈活,而院系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考慮各方面情況,不需要諸如亞門、亞綱等分類,數據結構無需太細致。

綜合起來,為解決這些問題,在數據結構中,采用一種折中的方法,即設計兩種實體類型,將門、綱、目、科、屬、種等分類與物種相區(qū)別。分類的屬性主要有中文名和拉丁名;物種的屬性主要包括種的名稱信息(包括種的拉丁名、中文名和別名)、形態(tài)特征、藥用部位和藥用功效等。這些屬性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進行不同的取舍。

對于實體之間的層次關系,需要設計一個字段來記錄。改進后的植物信息數據結構最終實現(xiàn)見表 1、2。

3 基于藥用植物資源數據庫的二次開發(fā)

建立藥用植物資源數據庫不是終極目的,而是為了促進教學。為了更大限度的利用資源,采用網絡的豐富形式調動學生興趣,以藥用植物資源為基礎,針對藥用植物學的教學實際以及校園植物資源的分布情況,通過二次開發(fā),分別建立野外實習專題和以校園地圖直觀形式的校園植物檢索,與植物資源數據庫相連通,最終建立起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網址為。

網站有四個主功能,分別由“植物檢索”、“廬山實習”、“校園植物”和“課外實踐”四個欄目板塊實現(xiàn)。輔之以“首頁”和“我們”兩個欄目板塊,完成網站簡介及引導使用、團隊介紹和留言反饋等輔助功能。見圖2。

網站6個板塊的具體功能如下所述:①“首頁”板塊主要是對網站和各個板塊的內容功能進行介紹,引導用戶使用網站。②“植物檢索”板塊提供三種檢索植物信息的方式,分別是字母檢索、系統(tǒng)檢索和文字搜索,不同需求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檢索方式,快速地檢索到植物信息。在該數據庫中,錄入了收集整理四百余種藥用植物,可以在線瀏覽藥用植物所屬植物系統(tǒng)分類、藥用部位、藥材名稱、中藥功效和校園分布等內容。③“廬山實習”板塊可以檢索關于廬山野外實習的植物,涵蓋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所要求掌握的植物,適應野外實習的要求。針對野外實習,一方面加入學生實習活動照片和實習地區(qū)風光,另一方面添加野外實習安全、標本制作等方面的指導文章,還可以根據院校的特點加入學生的實習心得,形成野外實習專題,借助網頁技術營造實習的氣氛,讓學生在熟悉的實習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④“校園植物”板塊以三級地圖的形式形象地展示校園植物。首先,以3D的一級校園整體地圖對校園進行優(yōu)美宏觀展示,用戶可以根據對校園位置的熟悉快速點擊想要查看的區(qū)域;之后,進入更細致的2D平面校園地圖進行更清晰的定位查找;進入具體的區(qū)域后,可以看到實物照片形成的地圖,用戶可以很直觀便捷地看到想要查看的植物;點擊植物后,鏈接到該藥用植物的信息網頁,每一種藥用植物的網頁中包括其形態(tài)特征的描述、產地分布的介紹、校園位置的標注以及藥用價值的說明,并附有多張該種藥用植物不同部位形態(tài)特征的數碼照片。以校園地圖的形式形象直觀地展示校園植物物種分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植物物種分布,并可以快速檢索植物,提高檢索和學習植物的效率。⑤“課外實踐”板塊可以查看文章,并可以下載附件,老師和學生可以活動情況或活動經驗,增加與學生的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電子信息。⑥“我們”板塊分兩個二級欄目,分別是:“關于我們”欄目介紹了院系的相關情況;“留言”欄目主要是讓網站使用者發(fā)現(xiàn)數據存在問題時可以留言反饋,幫助提高數據的準確性。

4 結束語

結合院校的教學要求實際情況,運用植物學知識對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的數據進行分析,明確數據庫的實用性和教學性等特點,使之更好地與數據相結合,從而建立起藥用植物學資源數據庫。應用校園藥用植物資源數據庫,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分類資料的數字化、網絡化,極大地提高了植物信息查詢效率,并實現(xiàn)了數據資源的網絡共享。同時,以校園藥用植物資源數據庫為基礎進行拓展,利用現(xiàn)代網絡技術,建立野外實習專題頁面和以校園地圖形式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對植物學知識的掌握,給藥用植物學教學帶來積極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承劍,黃寶康,郭美麗,等.淺談《藥用植物學》教學改革[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0(4):59-60.

[2] 羅曉錚,石延榜,董誠明.淺談《藥用植物學》的教學方法[J].中醫(yī)學報,2009,4(6):104-105.

[3] 李雪瑩,武永剛.基于校園網的《藥用植物學》多媒體素材庫的構建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2010,16(10):132-133.

[4] 谷巍,巢建國,吳啟南,等.《藥用植物學》網絡課程的建設與探索[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2):120-121.

[5] 馬波,李夢龍,劉冀昆,等.四川大學植物標本館館藏標本網絡數據庫的構建[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8(6):839-840.

[6] 孫啟高,宋書銀,王宇飛,等.中國植物科學信息化與Internet[J].植物學通報,1998,15(3):77-79.

[7] 馮思玲.網站建設流程及相關技術[J].信息技術,2005,(9):71-72.

[8] 趙鶴芹.設計動態(tài)網站的最佳方案:Apache+PHP+MySQL[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28(4):933-938.

[9] 徐勝祥,徐運清.基于Web的種子植物分科檢索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24(11):169-170.

[10] 蔡宏偉,金連甫,陳平.可擴展三層B/S體系結構研究和應用[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23(2):178-180.

[11] 王珊,薩師煊.數據庫系統(tǒng)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28.

[12] 沈光,佟斌,孫波.論植物數據庫的建立[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7,(1):89-91.

[13] 鄭漢臣,張浩,潘勝利,等.藥用植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01-104.

[14] 錢雙艷,吳兵,李紅剛.基于Web的昆明市園林植物信息遠程咨詢服務系統(tǒng)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16):8699-9700.

篇6

【關鍵詞】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準備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014-02

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是藥學專業(yè)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藥學和中藥學等專業(yè)的學生重要的學習內容和基本環(huán)節(jié),具有獨特的形式、內容和效果。野外實習不僅是對藥用植物學課堂知識和室內實驗內容的必要補充,更重要的是旨在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開展植物分類學研究的能力,為生藥品種的基源鑒定及生藥資源的開發(fā)奠定基礎。野外實習是生命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1],但是,不同的學校也存在著不同的問題,如實習經費短缺、實習教師少、實習時間短及學生難于管理等[2]。如何利用有限的條件,使學生有限的時間中獲得較大的收獲,這就使野外實習前的準備工作變得十分重要的[3-5]。本人結合多年的野外實習工作,對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準備工作進行了總結,供教師和同學們參考。

1.制定實習計劃

每次實習前,首先應進行實習計劃的制定,包括實習的目的及要求、實習的時間和地點、參加實習人員和具體分工、實習的經費預算和日程安排、實習地點的聯(lián)系和物品準備及突發(fā)事件的應對措施等,要盡量詳細、具體、周密。時間通常安排在夏季,此時植物生長旺盛,花果較多,且生活上方便。

2.實習前明確野外實習目的:[6]

通過實習前動員會,使教師、準備參加野外實習人員和學生應明確藥用植物野外實習的目的。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鞏固和加深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野外實習可印證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觀察、動手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只有通過這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活動,才能夠起到復習、鞏固和驗證理論知識,拓寬知識領域的作用,使學生真正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基本技能。

3.實習前資料的準備

在實習前,通過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前期資料準備及植物鑒定等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查閱學術著作和科技文獻,使用多種工具書以及利用網絡資源等方法對植物進行鑒定的技能。例如培養(yǎng)學生利用分類檢索表和《中國植物志》等工具書對藥用植物進行檢索和鑒定的能力,是野外實習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包括對未知植物“科、屬、種”的檢索,還包括對已知科屬種植物“真?zhèn)巍钡蔫b定。這一過程應從實習前至實習結束,野外實習結束后,學生對實習地點及生活環(huán)境周圍常見的藥用植物可以辨識,了解這些藥用植物的藥用部位及主要功效。

另外,利用前期資料,通過對實習地點藥用植物資源的講解,使學生了解本地區(qū)常見、少見、瀕危及受保護的藥用植物種類,培養(yǎng)學生的資源開發(fā)和保護意識。在其后的采集中,使學生認識到藥用植物資源是有限的,必須科學、有序地開發(fā)利用。

4.掌握野外實習要求

在野外實習前,通過講解,讓學生了解野外實習的要求,即要求學生實習結束后能夠掌握能夠認識及采集藥用植物,并會對采集藥用植物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進行觀察、記錄和描述,根據喬木、灌木和草本等不同植物類型進行標本采集,通過老師對各科識別要點講解,掌握一些重點科藥用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不同類型藥用植物的生長習性、生境和分布。只有掌握實習要求,才能更好的完成實習,并且學有所獲。

5.實習基地的選擇[7-8]

5.1地形地貌多樣

地形地貌是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包括地表面起伏的各種類型,如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構成植物賴以生存的復雜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地形、地貌越復雜和奇特,所孕育植物種類、群落和植被也越豐富,是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理想的基地。

5.2植物資源豐富

在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中,學生需要認識一定數量的植物種類,了解植物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系。因此,應選擇植物種類豐富、區(qū)系復雜、群落多樣的地方作為實習基地。自然保護區(qū)或風景勝地均為理想的實習基地。

5.3基礎資料充實

對野外實習基地基礎資料的收集和積累是非常重要的?;A資料一般包括:自然環(huán)境概況,它是指實習基地的地理位置、總面積、主峰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結構、氣候因素、土壤類型等資料;植物資源概況,它是指實習基地的各種植物的資料,特別是高等植物的資料,例如它們的種類、數量、分布格局等。

5.4基礎設施方便

在上述原則的基礎上,適當考慮交通、設施的條件也是必要的。在選擇基地時,如其他條件基本相同,要優(yōu)先選擇交通便利的地方,這樣既可達到實習的要求,又可節(jié)省人力、物力和財力。設施方面,要盡量考慮到整個實習隊伍的住、食、行三個方面的便利。

總之,實習地點應盡量選擇實習條件優(yōu)越、交通便利、食宿條件較好、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實習開始前,教師可以到預定實習地點進行實地考查,觀察實習地點的藥用植物種類,對植物進行預采,并預定交通食宿和確定野外實習考察路線等事宜。

選擇適合的實習基地,是實習質量的保證。近些年,我們選定了朱雀國家森林公園為我們的實習基地,其位于西安市戶縣南部東澇河上游,秦嶺山脈北側,距西安市74里,總面積2621公頃,海拔500-3015米,植被垂直帶譜比較明顯。公園內的山為北秦嶺褶皺帶的組成部分,前山溝道開闊平坦,森林茂密,山環(huán)水繞,后山峰巒層疊、山勢峻峭,各個地段各顯特色,植物繁茂。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共有各類植物近600余種,屬國家級珍稀瀕危植物有連香樹、領春木、金錢槭、華榛、花楸等,中草藥資源豐富,有天麻、貝母及豬苓等近400余種,野生動物有獸類18種,鳥類19種,屬國家保護的一、二類動物有牛羚、蘇門羚、紅腹角雉,大鯢等。該森林公園在1999年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其受工業(yè)、農業(yè)和交通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和侵害非常少,使得園內動植物種類豐富,尤其是藥用植物資源未進行破壞性開發(fā),是藥用植物野外實習的良好實踐基地。

6.實習物品的準備

6.1采集用具

標本夾:是壓制標本的必備工具。它是由兩塊夾板和用于捆扎的繩子構成,作用是使標本平坦不卷皺。標本夾一般用質地堅硬的木材制成,大小可按需而定,通常為長43cm,寬30cm;枝剪:剪取標本必備的工具,用于剪取較堅韌的植物枝條;高枝剪:用于剪取高大喬木上的枝條或陡險處的植物;掘根鏟:用來挖掘草本及矮小植物的地下部分;采集箱或采集袋:用于臨時存放采集的標本;吸水紙:用于壓制標本并吸收水分。要求紙質疏松柔軟。吸水性能好。通常用普通草紙,預先折成與標本夾同樣大小以備用;記錄本和號牌:用于野外記錄用;大小紙袋:保存標本上脫落下來的花、果、葉和種子,或專供采集種子和花粉等;)其它:海拔儀、地球衛(wèi)星定位儀(gps)、照相機、鋼卷尺、放大鏡、鑷子、解剖針、刀片、鉛筆等用品。

6.2參考書籍

實習中檢索鑒定要用到一些工具書,主要有《中國高等植物圖鑒》(1~5冊,補編1~2冊)、《中國植物志》、《中國藥用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以及各地區(qū)植物志等書籍。

6.3生活用品

運動服(長袖衣和長褲)、運動鞋、遮陽帽、水壺、手電筒及換洗衣服等。

6.4常用藥品

主要包括感冒藥、退燒藥、祛暑藥、止瀉藥、消炎藥、蛇藥、驅蚊蟲藥及創(chuàng)可貼等,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備專用藥。

總之,藥用植物的野外實習能夠復習鞏固和驗證課堂上講授的理論知識,把理論和實際密切地結合起來,也能擴大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面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而且還可以使學生更多地認識植物界的形形、多種多樣,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藥用植物學的學習興趣。野外實習準備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野外實習的效果。因而,在實習前,參與實習教師和學生應積極認真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野外實習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皮妍,林娟,朱厚澤,等.野外實習與生命科學學科人才的培養(yǎ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4):138-141. 

[2]鄭偉耀,龍慶德,覃容貴,等.《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22):12251-12252. 

[3]詹若挺,潘超美,黃海波,等.《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組織和實施[J].藥學教育,2002,18(3):45-46. 

[4]李寬慶,李雅梅.關于藥用植物野外實習的幾點思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14):116-118. 

[5]孟彥彬,趙春穎.淺談藥用植物學的野外實習[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5,32(5):445-446. 

[6]黃寶康,高越,柴逸峰,等.藥學專業(yè)野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9,17(6):1081-1082. 

[7]晁志.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基地的選擇[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6,8(3):270-273. 

篇7

關鍵詞:數碼技術;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

中圖分類號:R93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6-0161-02

藥用植物學是是中藥學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其教學內容體系包括理論課、實驗課和野外實習三部分組成[1-2]。其中野外實習教學的組織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顯得十分重要,它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為即將要學習中藥鑒定學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認為數碼技術對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數碼技術在野外實習教學應用的必要性

1.1 野外實習時間短而內容多

一直以來我們學校選擇在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金佛山自然保護區(qū)北麓的三泉鎮(zhèn)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為我們的野外實習基地,該所有一個始建于1945年,系我國建立最早的藥用植物標本園,加入了國際標本園協(xié)會組織,收集了2 000余種藥用植物,這個標本園為我們的學生在短短一周的野外實習時間內見識更多的藥用植物提供了方便,但如此大量的藥用植物要想在短時間內認識和記住其特點是基本不可能的,進行數碼拍照和錄象就顯得十分必要。

1.2 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同植物類群各異

金佛山自然保護區(qū)系大婁山東段支脈的突異山峰,面積441km2,保護區(qū)始建于1979年,素有植物王國之稱,共有植物5 099種,屬國家保護植物52種,銀杉、銀杏、大葉茶、方竹、杜鵑王樹屬國家一類保護植物,被譽為“金山五絕”,還有“金山三精”人參、竹米、天竹黃。珍稀植物集中,自然山林原始奇特,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各異,最高峰風吹嶺海撥2 251米,植被隨海拔高度變化特點明顯,學生們在低海拔地區(qū)實習和高海拔地區(qū)實習的體會和感覺有很大的區(qū)別。再就是我們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野外實習如果能給學生留下影象資料,對于學生將來的發(fā)展也有意義。

1.3 遠程教育以及終身教育

人類社會已經邁入了網絡時代,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已經與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社會目前又處于一個歷史飛躍時期,正由高度的工業(yè)化時代邁向計算機網絡時代。通過野外實習過程中藥用植物數碼照片的拍攝,使學生掌握植物照片的拍攝技巧,如何表現(xiàn)植物特征,便于積累資料進行遠程教學;同時,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見到不認識的植物,可以通過數碼照片及網絡,咨詢各地專家,彌補個人資料和時間的不足,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

1.4 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教育

多年來的野外實習,我們每年都有采集和制作標本,豐富了我們的教學資源,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每年所采集的標本有不少重復,所以我們認為對于藥用植物的認知實習而言,只要能對藥用植物進行識別即可,一般無需采集過多樣本。同時,我們是在自然保護區(qū)內實習,除了知識的學習以外,我們應當在教學目的中更強調學生在實習中對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因而生態(tài)的、人的行為因素可以被更多的考慮進來,那么在這種目的指導下,我們需要做的并不是更多的采集,而是更多和更全面地觀察。譬如曾經在金佛山的高山上每年我們所選擇的路徑上都可以看到的一株獨活,今年就沒有看到,不知是不是別的單位或個人采集走了,這樣我們再要看這種藥物,必須重新去尋找。使用數碼技術,就可以避免對環(huán)境的破壞。

2 數碼技術在野外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2.1 數碼相機(數碼手機)的應用

數碼相機(包括數碼手機)是學生擁有率最高的數碼產品了,基本上每個實習小組能有1~3部,所以指導學生如何用數碼相機拍攝出能夠反映藥用植物特征的照片就顯得十分重要。數碼照片除了展現(xiàn)植物全貌以外,還完全可以展現(xiàn)藥用植物的鑒別特征來的,譬如百合可以局部表現(xiàn)雄蕊的花藥與花絲關系,花被片的特征;桔梗的鐘狀花冠;秋葵花冠螺旋狀排列和單體雄蕊的特征;金櫻子的薔薇果表面的棘刺;杜仲的翅果;苦楝的復葉和柑橘的單身復葉;薄荷的四棱莖、葉對生、輪傘花序;夾竹桃的葉輪生;梔子和何首烏的托葉鞘,半夏的佛焰花序,車前的穗狀花序,魔芋和虎杖莖上的斑紋。事實上通過攝影獲得的這些彩色資料比硬板紙上固定的干制蠟葉具有更好的直觀性、形象性,也可以更好地用于當時及以后的課堂教學,特別是多媒體教學。

2.2 數碼攝像機的應用

數碼攝像機主要是用于拍攝動態(tài)圖像的,便于記錄學生野外實習的學習生活過程和所見到的藥用植物,數碼攝像機盡管少,但是也有學生在用,這種影像資料,對于學生鞏固和回憶所學知識很有意義。

2.3 MP3/MP4的應用

野外實習講解不象課堂講解,由于其開放性,不可能使全體學生都能聽到老師講解的藥用植物生活環(huán)境習性、植物形狀特點、鑒別特點以及藥用功效等知識。特別是這種知識的講解隨機性很大,主要是因為我們野外實習所行進的路線上見到藥用植物的偶然性很大,可能是我們教材上沒有的,特別是野外實習時我們所走的路線,有的地方非常狹窄和陡峭,也不便于學生簇擁聽教師講解,這時使用MP3/MP4進行錄音,回到駐地后再聽一遍,結合照片等資料,能極大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

2.4 筆記本電腦

筆記本電腦由于攜帶方便,加上存儲量相對比較大,可以解決數碼相機內存不足的問題,另外筆記本電腦便于編輯,可以在實習駐地,進行簡單的編輯,如植物的科名以及植物常用中文名,有利于學生當時的復習記憶,也便于回到學校后,利用工具書補充其拉丁學名。

2.5 GPS的應用

我們的野外實習基本安排在低海拔高度山區(qū)的實習和高海拔高度山區(qū)的實習。在實習過程中我們學生具體觀察體會到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藥用植物分布會呈現(xiàn)出不同特點,有些種類只有到了一定的海拔高度才會出現(xiàn),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形態(tài)也不同,至于那些藥用植物出現(xiàn)在什么樣的海拔高度我們還不能十分確切地給出答案,如果能夠帶上一個GPS的話,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同時,使用GPS還能為我們進行藥用植物資源調查時,對某地塊的地貌部位、植被種類、覆蓋度、土壤種類、土層深度、坡度、坡向、現(xiàn)有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狀況進行等信息作好收集、記錄,達到對藥用植物資源更新的動態(tài)監(jiān)測的目的。GPS技術的應用必將促進藥用植物資源調查工作向著精確、高效、現(xiàn)代化的方向發(fā)展,是今后藥用植物野外實習和調查必不可少的工具,如廣泛使用一定會取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6 投影儀的應用

野外實習期間能夠帶一個投影儀的話,每天回到駐地,壓制完標本后在晚上還可以把白天學生們的錄像和數碼照片,白天所行進路線上的所見所聞記錄,放給全班同學共同欣賞,復習鞏固所學習的基本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增加在偏遠的地區(qū)生活的樂趣和便于對學生的安全管理。

3 展望

3.1 光盤的刻錄

每一年的野外實習,許多學生通過照相機、錄像機等記錄的藥用植物和他們在一起度過的難忘的生活,經過處理的數碼照片,作為數字出版物刻制在光盤上,這樣,既可以存儲更大數量的照片,也有利于學習資料的保存和加工。非常容易激起學生對某一種藥用植物的形態(tài)、分布、功效等回憶。我們有過一次的嘗試,效果非常好。

3.2 考試改革

以前我們野外實習考試包括采集和制作標本以及藥用植物的現(xiàn)場辨認,今后我們將改革考試方法,增加數碼照片內容。具體做法是:個人能力考察制作的標本和現(xiàn)場藥用植物的辨認,占野外實習成績的70%,團隊能力考試考察學生數碼照片,考慮到不是每個學生都有數碼相機,同時也要求學生協(xié)作起來查資料,將照片標明科、植物通用中文名和拉丁學名,占野外實習成績的30%。達到野外實習既鍛煉了學生的個人能力,也考察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3 藥用植物數碼數據庫的建立

藥用植物野外實習為我們進行藥用植物數碼數據庫的建立提供了部分素材,老師出差、考察等積累的有用素材,各地學生暑假寒假乃至畢業(yè)以后所能提供的藥用植物數碼照片,對于建立藥用植物資源數據庫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大量的資源。

所以,數碼技術在藥用植物野外實習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趨勢。

參考文獻:

[1] 何先元,李開萍,王剛.《藥用植物學》野外教學技巧探索[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8(3):174-175.

[2] 詹若挺,潘超美,黃海等.《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組織和實施[J].藥學教育,2002,18(3):45-46.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Botany

Field Practice by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He Xianyuan,Fu Lijuan,Zhang d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

篇8

【摘要】野外實習是藥用植物學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適的教學方法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以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問題:1)小組劃分過大;2)重點不突出;3)教學方式過于簡單;4)理論與實際結合不緊密;5)考核方式單一。針對以上問題,學院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具體包括:1)細化實習小組,規(guī)范標本的采集與制作,實習后開展標本評展。2)精簡實習內容,突出實習重點。3)充分利用好工具書和教材,發(fā)掘學生自身學習潛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4)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考察,有目的地要求學生練習使用藥用植物學專門術語來描述植物的性狀。5)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方式。通過以上改進,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環(huán)節(jié)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植物學課程實習環(huán);問題分析;對策探討

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醫(yī)藥是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的重要特色之一,故藥用植物學便成為我院各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以具有醫(yī)療保健作用的藥用植物為研究對象,講授它們的組織形態(tài)、生理功能、分類鑒定以及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通過學習該課程,學生應該能夠對以下幾點有初步的認識:1)常見藥用植物的鑒別要點;2)常見藥用植物的資源分布;3)常見藥用植物的分類地位及親緣物種;4)現(xiàn)代藥用植物研究新技術。該課程是我院學生在高年級學習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等主干專業(yè)課程的先修課程,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該課程講授的知識盡管并不晦澀難懂,但內容相對繁雜枯燥、缺乏系統(tǒng)性。學生普遍反映藥用植物學是知識點多而雜、學習主要靠考試前突擊死記硬背的課程。而野外實習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手段。野外實習可以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將教材上死的東西變成生活中活的范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專業(yè)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是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校目前以湖北省京山縣綠林鎮(zhèn)風景區(qū)和太子山林場為實習基地,于每年8月底舉行為期一周的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取得了不少成績。然而,從近年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實踐情況看,一些問題依然存在,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實習小組劃分過大,每組包括約18名學生,這樣就不能使每位學生都獲得充分參與的機會;2)目標不夠明確。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本應以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野外實地考察,了解它們的性狀鑒別要點、野外生長狀況以及植物資源分布情況。但由于實習點內的植物不全是藥用植物。根據現(xiàn)有的實習安排,在學生采集的標本中往往混有大量的非藥用植物。這樣就導致在實習過程中,教師不得不抽出相當部分的時間精力向學生講解這些非藥用的植物,這樣就沖淡了實習主題,影響了實習收獲。3)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學生遇到不能辨認的植物時,不是求助于工具書和文獻,而是直接詢問教師。教師也會直接告訴該植物的科屬和定種,而不是引導學生自己從工具書中尋求答案。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鍛煉學生的思維,反過來容易助長學生以瞬時記憶和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模式。4)理論和實踐結合不緊密,觀察植物走馬觀花,不夠認真細致。學生機械記憶,不能真正掌握各科屬植物的鑒別要點。5)考核方式單一,主要以實習報告為依據來確定學生的成績,難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對于這些問題,經反復研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我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對策:

1)細化實習小組,規(guī)范標本的采集與制作,實習后開展標本評展。在實習活動中,教師應對實習小組進行細化,將一個大組細化為5個小組,每組4人左右,每個小組的成員應該有明確的分工,這樣便能使更多的學生有親身實踐的機會。同時還要求學生在采集植物時注意標本相關信息的記錄,如標本的典型性、完整性、采集時間、生長環(huán)境、重要形態(tài)特征等。這些信息對后續(xù)的標本鑒定和研究無疑有很大的幫助。為了狠抓每個小組標本采集的落實情況,我們在實習后還將開展標本評展工作,將各個同學的標本制作技能和原始記錄的詳盡規(guī)范程度納入實習量化考核中。同時,還要將學生制作的優(yōu)秀標本作為教師將來開展理論教學的實證標本。

2)精簡實習內容,突出實習重點。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帶領學生去野外,走到哪里講到哪里。這樣,一部分比較典型,對教材上知識結構具有極大的支撐作用的藥用植物,就有可能因為在考察的過程中沒有遇見而無法向學生講授。為了改進這一缺陷,實習前,教師首先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挑選出一些形態(tài)結構典型、分類地位明確的常用中藥,對這些中藥的各方面特性有一個總體性的把握。到達實習地點但尚未開始野外實習前,教師分組向同學們講解這些植物的基本情況,要求每組學生必須能夠采到這些植物,完全掌握這些植物的性狀鑒別要點及分類地位。實習結束后的藥用植物辨認考試中,這些植物也會占有相當的比例。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學生明確了實習要點,同時可以達到利用重點掌握一兩種植物帶動理解一科植物的辨析要點的效果。

3)充分利用好檢索表和教材,發(fā)掘學生自身學習潛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單純簡單地識記藥用植物的科屬不應是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主要目標。比較起來,提高對藥用植物識別能力是其中更重要的一項訓練內容。植物的各級分類檢索表是藥用植物鑒定的基本工具書,教師應對檢索表使用和編制方法進行詳盡的專題講解。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將工具書作為工作以后可以終身依靠的啞巴老師,利用檢索表對無法辨認的植物名稱及其科屬分類進行確定,提高獨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反過來根據實習地點常見的藥用植物編寫檢索表,這一定有利于他們掌握植物親緣關系辨別及分類理論,提高綜合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藥用植物學理論知識的全面理解。同時還應注重教材在實習教學中的地位。盡管有植物志和檢索表這樣準確全面詳實的工具書,但是這些工具書信息過于龐雜,且體積巨大、攜帶不方便。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熟練地掌握。相比較而言,教材知識精煉、突出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與主干概念。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有意針對教材的內容,結合實習地點的實際情況,設計以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為目的的實習內容,讓學生充分開展落實,最后達到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的目的。

4)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考察,有意練習使用藥用植物學專門術語來描述植物的性狀。藥用植物的生長繁衍必須依賴一定的外部環(huán)境。反過來,植物對其所處環(huán)境也有一定影響。 因此,十分必要加強對藥用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考察與分析。具體地說,首先要掌握各種生態(tài)類型和群落類型的特點以及植物種群、群落之間的聯(lián)系;其次要了解植物與環(huán)境因素的相互關系,如氣候、土壤、地形、其他生物和人類活動等各種因子對藥用植物分布的影響,為資源調查提供依據。對藥用植物術語的熟練運用也是野外實習的重要訓練目標之一,為了落實這一點,應強化室內實習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把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作為教學、科研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結合藥典收錄的藥用植物以及實習基地藥材植物分布情況,設計一系列實習專題,讓學生進行實習地植物資源調查。實習前應先引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專題涉及的藥用植物的資源分布、生長環(huán)境、植物鑒定性狀和藥用價值等信息。調查采集完畢后,進入室內實習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進行室內標本制作、溫習描述植物形態(tài)的常見術語、整理實習資料、編制定種檢索表。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引導他們繼續(xù)查閱文獻,寫出藥物有效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機理、臨床應用和資源開發(fā)的綜述報告。這樣也就培養(yǎng)和訓練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指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校園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編制校園藥用植物檢索表;或者假期讓學生調查家鄉(xiāng)的藥用以及珍稀瀕危植物等,并用植物分類檢索表查找其科屬特點,對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內容進行加深拓寬。

篇9

教學思維直接影響實習的組織和內容安排,《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組織結構決定其內容與效果。傳統(tǒng)實習的教學組織是以教師為核心進行安排,通過教師單方面灌輸大量知識來帶動教學,學生借助實習提供的環(huán)境條件再進行知識消化。同理論教學相比,野外實習提供了更大的學習環(huán)境和空間,教師也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更靈活。但從教學思維上說,以教師為核心的組織方式,學生思維中“灌輸—學習—消化—再灌輸”的結構沒有根本變化。所以教學效果同實習的人力物力投入往往存在差距。造成實習結束后,僅教師教授的內容被部分記憶,學生很難擺脫教師,形成自學的思維和方法,難于形成發(fā)現(xiàn)、探討問題的能力。因此,要提升實習效果必需要改變教學思維。《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檢索、鑒定藥用植物的能力,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索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發(fā)現(xiàn)問題,繼而再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并打牢基礎知識,通過發(fā)現(xiàn)與探索帶動知識積累及構建自身的知識系統(tǒng)。學習目的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主,在過程中掌握獲取知識的思維和方法。

2改變教學組織方式

傳統(tǒng)的實習教學采用不分組教學,很難擺脫單純學習知識的思維慣性,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端幱弥参飳W》野外實習要求培養(yǎng)學生獨立采集、制作標本、檢索和鑒定植物的能力,且實習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實習環(huán)境開放復雜,人員眾多,牽涉到安全、住行等多方面管理的問題。因此,將學生分為6~7人可以獨立采集作業(yè)的小組,由組內學生自行推選組長,組長向帶隊教師負責。分組實習的優(yōu)點有:一是打破由教師指定的做法,讓學生自由組合,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分組時要考慮小組成員的體力、性別、工作協(xié)調性等因素。二是對組內人員的分工進行細化,實行分工負責制,組內分工一旦確定,將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到底。野外分工職責一般有采集、攝像、記錄、包裝背負等具體工作組成,學生在組內根據自身興趣特點自行安排,由組長協(xié)調。分組后形成“實習分組責任表”,記錄各自工作過程。各組再由不同實習教師分別負責。從管理看,這樣的組織安排,人員宜分宜合,方便調度;從教學看,強調個人在團體中的工作位置,最大限度使整體教學安排能夠直接影響到個人。

3改革實習內容

《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可分為室內教學與室外教學兩部分。

3.1室內教學內容的改革

室內教學主要由實習知識講座、分組討論和藥用植物臘葉標本制作為主。知識講座。在野外實習前一周安排系列實習知識講座,讓學生了解實習的目的和內容安排。如關于藥用植物采集與制作的“野外植物標本的采集方法”、“藥用植物臘葉標本的制作方法”;關于實習地點特色藥用植物介紹的“岳西鷂落坪常見及特色藥用植物簡介”;關于藥用植物鑒定與保存的“植物標本的初步鑒定及保存使用方法”;關于活體藥用植物移栽的“活體藥用植物采集及異地移栽流程及方法”;關于野外觀測設備使用的“M241軌跡記錄儀與Googleearth聯(lián)用技術在藥用植物實習中的使用探討”等。實習討論。實習期間每天夜晚和遇到陰雨天氣,由指導教師牽頭,安排分組討論。每個工作小組分別就采集的實物標本與圖像資料,闡述當日的采集及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和看法,由指導教師組織討論并解答,要求每組安排記錄人員,并形成討論紀要。此外,安排學生到學校藥用植物標本館,在教師指導下熟悉臘葉標本的制作和鑒定過程,為野外實習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3.2室外教學內容改革

室外教學主要分為校內采集觀察和校外采集觀察兩部分。校內實習是校外實習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校內實習,教師圍繞講座內容結合學校周邊丘陵與藥用植物園等環(huán)境穿插安排,由相關教師牽頭,帶領學生學習花、果實的解剖,檢索表的使用,植物志的查閱及藥用部位的解剖觀察等內容;利用學校周邊的丘陵環(huán)境,讓學生自行安排野外采集工作,預演野外工作流程及組內成員的分工配合,訓練各小組的獨立采集與組內協(xié)調配合能力。校外實習由教師帶隊,通過不同調查路線了解實習地點的藥用植物分布狀況。為了改變以往走到哪講到哪的做法,要求各組分別采集,然后集中講解。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野外教學受場地環(huán)境限制較大,學生“跟的緊,聽的多,跟的松,聽的少”的情況非常普遍,因此要求各組分別采集,再由教師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場地,集中講解,每天采集回到營地,再就各組提出的突出問題逐一講解。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要求教師對沒有問題的組別不予講解。講解內容寬緊由教師根據講課現(xiàn)場情況作調整:寬可僅到科或屬一級的分類單元,屬及種一級的分類要求各組分別自行查閱,再于晚間討論統(tǒng)一給出解答;緊則針對常用中藥直接介紹到種,并安排生態(tài)、形態(tài)和藥用功效細致的講解。通過采集-講解-答疑這樣的教學組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互相比較督促中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根據教學實際來看,這樣組織安排的另一個好處是避免了學生野外掉隊情況的發(fā)生。

4注重教學過程

4.1做好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實習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合理,直接影響外出實習部分的教學效果。在先前《藥用植物學》理論內容學習的基礎上,由實習教師編寫系列實習配套材料是幫助學生完成理論到實踐過渡很好的做法。如介紹實習期間常見藥用植物的“安徽科技學院校園常見藥用植物名錄”、“校園周邊丘陵常見藥用植物名錄”、“岳西鷂落坪地區(qū)夏季常見藥用植物名錄”;介紹采集分類方法的“岳西鷂落坪地區(qū)野外采集鑒定指導手冊”;介紹野外記錄內容的“野外植物采集原始記錄內容及方法”等。此外在實習前應向學生推介實習參考書,如“中藥學專業(yè)鷂落坪實習參考書目”,并在實習教學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介紹這些書籍的內容及使用方法,引導學生自行參考選用。針對實習期間使用較多的工具書如:《安徽植物志》(五卷本)、《大別山植物志》、《安徽中藥資源志要》、《中國高等植物》則按照分組數量印刷,在實習期間借予學生使用。

4.2重視實習中的引導工作

在實習中,引入討論教學是改變以往由教師灌輸知識而學習的關鍵。鼓勵學生梳理并講述每天不同的采集經歷,講述實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和思考,再由專業(yè)教師加以引導,不但調動了學生整體的學習熱情,也促進教師對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思考和提升。由于野外教學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竹筒倒豆子”的教學方法,僅講述常用及特色藥用植物,而對于大量植物分類群僅講到科或屬,屬及以下分類單元需要學生自行檢索,對于提不出或提問質量較遜色的小組,教師或鼓勵提出問題或少予點評,促進整個小組在接下來的實習中加大投入。實際上,在討論教學環(huán)境下,組間及個人處于相互競爭、比較的學習氣氛中,再加之實習最后的個人考核壓力,從多方面均能有效推動學生投入實習,提高學習熱情。在實習結束前,負責教師集中講解采集到的標本種類并做整體的實結報告。

4.3引入新技術和方法

標本壓制速干技術的使用。新技術和方法的引入改善或配合了實習改革的力度。傳統(tǒng)標本制作中,干燥過程占用了較多時間。所以引入并使用了熱風干燥機及瓦楞紙板的快速干燥方法,并加以改進??焖俑稍锓椒ǖ氖褂?,不但增加了標本制作的效率及成功率,也節(jié)約了寶貴的實習時間。GPS軌跡及圖像結合技術的引入。隨著數碼照相技術及便攜式衛(wèi)星定位技術的普及,繪制藥用植物資源的地理分布圖成為可能。實習期間鼓勵學生使用個人數碼設備,并在每個組內專門安排攝像人員記錄影像標本憑證,通過影像記錄完善了臘葉標本憑證難以承載的部分信息。此外通過攜帶筆記本電腦和投影儀,在集中討論環(huán)節(jié)將分散在各組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體會擴大到實習整體中,是實習討論過程更形象生動。

4.4發(fā)現(xiàn)并研究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改革后的《藥用植物學》實習最突出的問題是原本2周的教學時間緊張,尤其是野外實習階段,白天外出采集,晚間集中討論,對師生的體力和精力要求較高。其次是分組實習雖然有利于教學安排,提高了教學效果,但分組活動也造成了重復采集較多的問題。由于各組采集路線基本相同,所以尤其在實習前半段,各組重復采集過多,因此,教師需要在實習前期多作集體宣講來解決這個問題。最后,分組的組織形式對專業(yè)教師教學投入要求增多。教師需要每天收集突出問題,再配合攜帶的投影設備,利用野外晚間不能出行的時間集體交流,既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5改革考核方式

5.1目標考核與實習過程相結合

傳統(tǒng)的實習考核僅依據實習后學生識別臘葉標本與新鮮植物的數量及實習報告的撰寫水平作為考核目標,很容易使學生陷入背誦知識而不能投入應用的局面。因此,圍繞《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將傳統(tǒng)的目標考核與實習過程相結合,要求學生通過實習能夠識別并獨立完成采集、臘葉標本制作及初步分類鑒定工作。改革后的實習強調了實習的過程參與:教師部分講授,引導學生部分自學和討論學習,學生始終處在小組與整體教學競爭、比較的學習環(huán)境下,加上目標考核壓力,能最大程度調動參與實習的教師與學生積極投入。

5.2小組考核與個人考核相結合

實習考核分為小組考核與個人考核兩部分。評分組成為:個人實習成績=所在小組考核成績(35%)+個人考核成績(65%)。小組考核內容包括:實習結束后上交本組采集的全部標本及已經完成鑒定并裝訂完整的標本不少于10號(每號至少3份),并附帶其分種檢索表。標本選材、制作、鑒定及編制檢索表均由各小組在實習周期內自行安排時間完成。小組考核的評分依據按照內容選擇、完成數量、規(guī)范程度、檢索表編寫四部分由教師進行評分。小組考核成績占個人實習成績的35%。個人考核內容包括:野外植物識別、個人實習日志及實結。野外植物識別占個人成績的50%,文字材料占50%。

6結語

篇10

關鍵詞 海南 五指山區(qū) 黎族 藥用植物

1 研究區(qū)域概況

五指山區(qū)包括五指山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位于海南中南部山區(qū),北緯18°23′~19°25′,東經109°19′~110°09′。年平均氣溫20.5~22℃,絕對最高溫度38.1℃,絕對最低溫度-3℃;年平均降雨量1 800mm~2 400mm,降雨日數124~148d,雨量分布不均勻,雨量集中在5~10月,形成明顯的早濕季節(jié)。著名的高山有五指山、鸚哥嶺、黎母嶺和七指山。其中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 867米,坐落瓊中縣境內,為海南島第一高峰,其次為鸚哥嶺海拔1 812米。典型植被類型主要有常綠季雨林、低山雨林及中山雨林等。五指山區(qū)地處熱帶,山體龐大,土地肥沃,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植物資源。

海南有黎族人口110多萬,約有1/4聚居于五指山地區(qū)。五指山地區(qū)三市縣共有土地面積4 982.78平方公里,總人口達46.5萬,其中黎族有25.2萬,占54.2%(見表1)。

2 研究方法

本調查研究應用藥用民族植物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即①文獻資料的收集及研究;②關鍵人物訪談,廣泛收集流傳于黎族民間的傳統(tǒng)醫(yī)藥知識。調查訪談對象包括民間醫(yī)生、藥農、中草藥經營者,當地醫(yī)療機構的醫(yī)務人員和其他有醫(yī)藥知識者。③證據標本采集和鑒定;④藥用植物編目。研究在2004年至2006年間進行,田野調查累計有90天。

3 結果與分析

3.1 藥用植物種類及其組成特點

據文獻記載和民間調查,五指山區(qū)黎族使用的藥用植物約有515種,隸屬于125科,360屬。種數較多的科有豆科23屬36種,菊科21屬28種,大戟科16屬24種和茜草科12屬22種。其中蕨類植物17屬23種,裸子植物有4屬6種,被子植物339屬486種。從植物的生活型區(qū)分,木本210種,草本有232種,藤本73種(見表2)。統(tǒng)計結果表明黎族藥用植物的種類組成極為分散,使用的藥用植物不局限于少數類別,可見他們對植物的識別和應用能力達到了很高的程度。黎族藥用植物的多樣性特點反映了海南五指山區(qū)藥用植物資源的多樣性,同時也說明了黎族醫(yī)藥和利用植物方面的知識極為豐富。

在五指山區(qū)黎族使用的515種藥用植物中,野生植物有480種,人工栽培的35種。黎族民眾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不僅善于利用周圍環(huán)境中的植物,同時他們在與其他民族的交流中也借鑒一些好的方法和經驗,比如人工栽培藥用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和沙姜Kaempferia galanga Lim等在黎族醫(yī)療保健中也經常使用。限于篇幅原因,本文僅列出部分黎族常用藥用植物(見表4)。

3.2 藥用植物的藥用部位

從表3可看出五指山區(qū)黎族藥用植物以全草或全株可入藥者居多,有178種,占34.6%,全草入藥居多的原因與黎族醫(yī)藥以草本植物占多數有關。僅用樹皮或花入藥的植物較少。有31.1%的植物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位入藥,可見黎族在藥用植物的利用部位方面也具有多樣性。

3.3 用藥方法及其特點

黎族對本民族地區(qū)常見或多發(fā)疾病有獨特的治療方法,對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風濕骨痛、中毒、瘧疾、婦科病,以及其它疑難雜癥的治療經驗極為豐富。治療方法有水煮內服療法、外敷療法、蒸熏療法、洗浴療法、捻痧療法、巴附罐療法和佩藥療法[1]。敷藥法又有熱藥和冷藥之分,熱藥即將藥加熱后使用,如將植物葉子在火上烘熱,外敷患者前額治頭痛發(fā)燒,或將烘熱的葉子敷于地上讓病人躺在上面,并蓋上被子治發(fā)冷發(fā)熱及頭痛。另有一種是將新鮮的植物藥搗爛后在砂鍋中炒熱后外敷,治跌打損傷。冷藥則為不加熱的外敷藥。過去藥物大都鮮用,基本上是隨采隨用,但對一些較為稀少或季節(jié)性較強的藥物則采集涼干備用?,F(xiàn)在由于資源破壞較嚴重,藥材采集越來越困難,除了外敷用鮮藥外,內服藥用干品較多。黎族民間傳統(tǒng)藥方較為簡單,大多數為單方或簡單復方。復方的配伍有主次之分,但下藥量沒有嚴格的比例,只憑祖輩傳導和實踐經驗,針對患者病情輕重、年齡、性別和藥方大小來確定下藥量。

3.4 醫(yī)藥知識的傳承

黎族是一個只有本民族的語言而沒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因此,民族醫(yī)藥僅以口傳身授的方式代代相傳。在五指山區(qū)黎族民間草醫(yī)以女性居多,這除了與女性的勤勞和細心有關外,更深層的原因是與黎族母系社會的遺俗有關。歷史上黎族婦女不僅在宗教及其它社會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而且在狩獵和采集為主的經濟生活中,黎族男女有著明確的分工,婦女主要承擔著對家庭和本民族具有決定意義的植物采集任務,婦女比男人更懂得如何利用植物作為藥物和食物。黎族沒有專門的醫(yī)師和藥師,懂醫(yī)者均懂藥。黎族專門從事行醫(yī)者尚少,多數在本村寨從事生產勞動的同時為村民治病療傷。行醫(yī)者所掌握的醫(yī)藥知識多寡不一,有的能治多種疾病,有些只是對某一種或幾種病有特長。醫(yī)藥知識的傳授方式也不盡相同,較正統(tǒng)的傳授方式是由“藥母”帶著學徒上山去識別藥物的名稱、藥用部位、藥性及生長習性等,待學徒熟悉后,由“藥母”殺雞舉行傳授藥方的登藥儀式,黎族人稱之為“交刀”,之后學徒就可單獨采藥行醫(yī)[2]。

3.5 民族醫(yī)藥的交流和發(fā)展

建國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交通條件的改善,黎族與漢等其他民族的交流逐步增多,特別文化教育的普及,使黎族應用漢族語言和文字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這為黎族學習和吸收漢族和其他民族的醫(yī)學提供了有利條件,不少有文化的黎族草藥醫(yī)生在繼承本民族傳統(tǒng)醫(yī)藥的同時,把學習和吸收好的草藥知識作為提高本民族醫(yī)藥水平的主要手段。五指山地區(qū)一些有志于傳承和發(fā)展黎族醫(yī)藥的草藥醫(yī)生自愿聯(lián)合,于2001年底注冊成立了“海南五指山黎族民間醫(yī)藥研究協(xié)會”,會員有20多人。在海南民族宗教事務廳和醫(yī)藥管理部門的支持下,他們在通過相互學習和交流,對用藥體會和心得進行總結,編寫了《黎族草藥集錦》一書。目前,盡管他們的工作力量非常有限,但在黎族傳統(tǒng)醫(yī)藥知識大量流失的今天,對于及時搶救挖掘傳統(tǒng)黎族醫(yī)藥并促進其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4 小結和討論

(1)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在海南島至少有3 000多年的歷史。海南五指山區(qū)是黎族居住最為集中的地區(qū)。自然條件適合于各種植物的生長,因而蘊藏著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黎族由于居住環(huán)境、生活習俗和宗教思想有別于漢族和其它少數民族,他們的疾病類型、藥物種類及用藥方法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區(qū)域性特點。通過調查和深入的研究,將會發(fā)現(xiàn)同種疾病不同的治療藥物,或者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藥物資源種類和蘊藏量。區(qū)域多樣性的藥物資源是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醫(yī)藥文化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在當前自然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條件下,對區(qū)域性藥物資源有效地開發(fā)利用和保護對我國醫(yī)藥事業(yè)和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續(xù)利用均具有重大的意義。

(2)黎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草藥知識僅通過口頭傳授,因而容易產生誤傳、失傳和訛傳的現(xiàn)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族醫(yī)藥的傳承和發(fā)展。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確有一技之長的民間草醫(yī)大都年紀偏大或已經離開人世,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愿意將醫(yī)術傳給“外人”,而自己的子女又大都不愿意學習,老一代人所掌握的醫(yī)術在不斷失傳,大部分黎族民間傳統(tǒng)醫(yī)藥知識未被收集、整理和研究。隨著時間的流逝、現(xiàn)代醫(yī)學的廣泛應用和資源的變遷,能夠掌握黎族醫(yī)藥知識的人越來越少,如不及時收集整理,將面臨失傳的危險。有關部門應對此予以重視并組織力量進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讓黎族醫(yī)藥為當地群眾服務的同時,也為現(xiàn)代醫(yī)藥產品的研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林詩泉.海南黎族醫(yī)藥[J].中華醫(yī)史雜志.1991,21(2):105-106.

2 黃春榮.海南黎族醫(yī)療史話[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1995,14(8):22-23.

3 中南民族學院《海南黎族社會調查》編寫組.海南黎族社會調查[M].廣西.廣西民族出版社.1992.

4 王學萍.中國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 黎族簡史編寫組.黎族簡史[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