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升初中試題范文
時間:2023-04-06 14:31: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升初中試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一個數(shù)由5個千萬、4個十萬、8個千、3個百和7個十組成,這個數(shù)寫作( ),改寫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是( )萬,四舍五入到萬位約為( )萬。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質(zhì)數(shù)占的兩位偶數(shù)的( )。
4、5.4:1.6的比值是( ),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離為15厘米,兩地實際距離約為( )千米。
6、在0.8383...,83%,0.8333...中,的數(shù)是( ),最小的數(shù)是( )。
7、用500粒種子做發(fā)芽試驗,有10粒沒有發(fā)芽,發(fā)芽率是( )%。
8、甲、乙兩個圓柱體的體積相等,底面面積之比為3:4,則這兩個圓柱體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個棱長為2分米的正方體拼成長方體,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可能是( )平方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斷題
1、在比例中,如果兩內(nèi)項互為倒數(shù),那么兩外項也互為倒數(shù)。 ( )
2、已知a比b多20%,那么a:b=6:5。 ( )
3、有2,4,8,16四個數(shù),它們都是合數(shù)。 ( )
4、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條對稱軸。 ( )
5、一個真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加一個相同的數(shù),其值變大。 ( )
三、選擇題
1、如果a×b=0,那么( )。
A、a一定為0 B、b一定為0 C、a、b一定均為0 D、a、b中一定至少有一個為0
2、下列各數(shù)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分數(shù)是( )。
A、9/20 B、5/12 C、9/12
3、下列各數(shù)精確到0.01的是( )。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4、把兩個棱長都是2分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和減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5、兩根同樣長的鐵絲,從第一根上截去它的3/5,從另一根上截去3/8米,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長 B、第二根長 C、長度相等 D、無法比較
四、計算題
1、直接寫出得數(shù)。
225+475= 19.3-2.7= 1/2+3/4= 1.75÷1.75=
3/4×2/3= 5.1÷0.01= 4/7×5.6= 8.1-6.5=
4.1+1÷2= (3.5%-0.035)÷2.25=
2、簡算
(1) 1 + 1 + 1 + 1 +...+ 1 (2)382+498×381
1×2 2×3 3×4 4×5 199×200 382×498-116
(3)57.5-14.25-15.75 (4)1/7×102.31+40又6/7×102.31
3、脫式計算
6760÷13+17×25 4.82-5.2÷0.8×0.6
(1/3+2.5)÷(2+3 2/3) (5/6×10.68+8.52×5/6)÷1 3/5
4、解方程
x:1.2=3:4 3.2x-4×3=52 8(x-2)=2(x+7)
5、列式計算
(1)1.3與4/5的和除以3與2/3的差,商是多少?
(2)在一個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數(shù)都是5,并且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和余數(shù)的和是81。被除數(shù)、除數(shù)各是什么數(shù)?
(3)某數(shù)的4/9比1.2的1又1/4倍多2.1,這個數(shù)是多少?
五、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六、應用題
1、某工程隊修一條長1600米的公路,已經(jīng)修好這條公路的75%,還剩多少米沒有修?
2、某無線電廠三月份生產(chǎn)電視機782臺,四月份生產(chǎn)786臺,五月份生產(chǎn)824臺,該廠平均日產(chǎn)電視機多少臺?
3、華川機器廠今年1——4月份工業(yè)產(chǎn)值分別是25萬元、30萬元、40萬元、50萬元。(1)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2)算出產(chǎn)值比最低產(chǎn)值增長百分之幾?
4、一份稿件,甲單獨打印需要10天完成,乙單獨打印5天只能完成這份稿件的1/3?,F(xiàn)在兩人合作,幾天可打印這份稿件的50%?
篇2
北京重點中學小升初試題精選:數(shù)學,具體試題如下:
1、(2008年四中考題)一列火車通過396米的大橋需要26秒,通過252米的隧道需要18秒,這列火車車身長是多少米?
2、(2009年五中分入學測試題)一位少年短跑選手,順風跑90米用了10秒,在同樣的風速下逆風跑70米,也用了10秒,則在無風時他跑100米要用秒.
3、(2009年四中入學測試題)在公路上,汽車A、B、C分別以80km/h,7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若汽車從甲站開往乙站的同時,汽車、從乙站開往甲站,并且在途中,汽車在與汽車相遇后的兩小時又與汽車相遇,求甲、乙兩站相距多少km?
4、(2008年三帆中學考題)一艘船往返于甲、乙兩港之間,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每小時9千米,平時逆行與順行所用的時間比是.一天因下暴雨,水流速度為原來的2倍,這艘船往返共用10小時,問:甲、乙兩港相距_____千米.北京重點中學小升初數(shù)學真題精選
篇3
1 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分析
1.1 實驗現(xiàn)象與學生原有經(jīng)驗同向,引起思維共鳴
學生不是空著腦袋學習初中物理知識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現(xiàn)象,在學生的腦海形成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和經(jīng)驗,我們演示實驗的結果與學生原有經(jīng)驗相一致時,能夠喚醒學生大腦中的記憶表象,學生也會感覺親切,物理規(guī)律更容易被認同,對物理學習會充滿自信.
例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由于學生在生活中照鏡子是很普遍的行為活動,腦海里有經(jīng)驗,為此筆者并沒有直接演示或讓學生進行實驗,而是要求學生先回憶生活中的經(jīng)驗對“平面鏡成像有何特點”進行猜想,接著從驗證猜想這一個目的出發(f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師負責巡視,對于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實驗操作難度大的方案和學生一起探討方案的可行性,在方案設計完成后,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實驗的結果往往和學生的原有猜想很接近,從實驗結果出發(fā)師生進一步總結,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正確結論也就自然生成了.
1.2 實驗現(xiàn)象與學生原有經(jīng)驗相悖,激起認知沖突
在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中,不會總是正確的,“想當然”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對于這些與客觀事實相悖的物理前概念,如果處理不好學生很容易混淆.我們借助于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認知上的矛盾,激起認知沖突,讓學生因矛盾而深化記憶,更會被物理的奇妙性和嚴謹性所折服,愛上物理學習.
例如,筆者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大氣壓強”時,筆者首先將玻璃杯裝滿水,接著拿了一張紙蒙在杯口,提出問題:如果現(xiàn)在將水杯倒置,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從生活經(jīng)驗來看,一張紙又不是黏在杯口,水杯倒置紙很顯然也會掉下來,水自然會因為重力作用而流出.在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進行了猜想的基礎上筆者進行了演示,結果恰恰與學生的猜想相反.“為什么呢?”認知沖突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其教學作用是很微妙的.
1.3 物理實驗能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教學由原有的側(cè)重知識目標的達成向能力和情感目標轉(zhuǎn)移,尤其是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從學生分組實驗的具體教學來看,整個實驗教學包含了設計、操作、數(shù)據(jù)處理、討論、歸納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各個感官都參與了進來、配合運用,知識和能力不斷地得到發(fā)展.
例如,“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探究,如果教師越俎代庖教學效果不好,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仔細觀察并對比像與物兩者間的大小情況,注意在光屏上是否能夠成像,通過這些對比,對成實像還是虛像規(guī)律進行判斷,由于是學生在實驗中自主探究得到的,提出的觀點和結論根據(jù)真實性和說服力,從教學實踐經(jīng)驗來看,如果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大多能夠提出如下幾個問題:“同樣成縮小的實像時,什么情況下像會更???”“成像時,一旦物距發(fā)生變化,像距會隨之發(fā)生變化,那么,物距和像距間到底存在怎樣的關系?”學生能夠提出這些問題,說明他們在認真思考,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于學生實驗所提出來的問題,我們不要急于告訴其答案,可以引導其回到實驗操作,通過實驗來進行探究和解決,進一步獲得認識上的提升和思維上的創(chuàng)新.
2 進一步挖掘?qū)嶒灩πУ牟呗?/p>
2.1 用于概念教學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能和學生一起實驗的,絕不借助于多媒體或是進行理論灌輸,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師絕不應該越俎代庖,通過對實驗的挖掘能夠有所創(chuàng)新.
例如,學生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從教材所給的演示實驗來看,小桌和沙盤操作麻煩,而且可見度不高,學生參與度更低,從實驗的效果來看,筆者選擇了學生身邊的用具――“一頭沒有削過,一頭削尖了的鉛筆”,讓學生感知,能夠得到與教材安排實驗同樣的結論,操作更為簡單,而且學生親身經(jīng)歷,印象會更深刻.
2.2 實驗用于解決生活中的某些困惑
對于生活中的“冒白汽”屬于什么物理現(xiàn)象?學生存在著困惑,而且容易錯誤地理解為“汽化” 現(xiàn)象,其根源在于他們認為“白汽”是水蒸氣而導致的,如何解決這一困惑呢?正面的灌輸,就算當時記住了,用不了多久,學生還會忘記,筆者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小小的演示實驗,打開熱水瓶,大家看到冒白氣,接著筆者用強光對著熱水瓶口照射,讓學生靠近熱水瓶觀察,竟然觀察不到“白汽”,頓悟:“水蒸氣”是看不見的,疑惑自然解開,“白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的物理現(xiàn)象.
2.3 實驗用于習題教學
例如:如圖1所示的電路,當閉合電鍵s后發(fā)現(xiàn)小燈不發(fā) 光,電流表也沒有示數(shù),如果整個電路只有燈或電阻存在著故障,為了進一步對故障進行排查將電壓表與燈泡兩端并聯(lián),發(fā)現(xiàn)電壓表有示數(shù),則故障出現(xiàn)在何處?
篇4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學生
學生是教育服務的對象,教育教學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通過目標導學、層次性提問、分層練習等多種方式來組織課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參與度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更多的是組織并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就決定了課堂是否有效。而影響學生參與的因素中,興趣是關鍵,故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注重通過和諧的課堂氣氛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課堂氣氛較為死寂。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氣氛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生主體意識,鼓勵并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通過問題探究進入學習狀態(tài)。其次,注重通過實驗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結合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作用。以“大氣壓強”的教學為例,教師利用一只大試管裝滿水,然后再將另一只口徑比大試管稍小的試管插入大試管中,同時以問題“把它們倒過來小試管會怎樣?”為引導,此時,學生都會猜想到“會掉下來”的結果,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接著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實驗結果和學生的猜想完全相反。小試管不但沒有掉下來反而向上運動,這一現(xiàn)象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欲,再引入大氣壓強的學習,學生的參與度就會更高了。
二、加強實驗教學,引導自主學習
實驗能讓學生擺脫傳統(tǒng)教學中被動聽的模式,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通過實驗,動手動腦,在合作探究中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討論、交流,從而獲得實驗結論。
如探究在體積不變的條件下,浮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的質(zhì)量(密度)有關?實驗器材:彈簧秤、大燒杯、水、學生自制的裝有砂石的小藥瓶。實驗方法:在體積不變的條件下,將物體浸沒在水中,通過調(diào)節(jié)瓶內(nèi)的沙石,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的質(zhì)量(密度)有關?學生分組實驗的要求:每小組兩人,兩個人要做好配合,及時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并分析實驗結果;實驗時要使物體浸沒在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側(cè)壁和底部;讀數(shù)時,要等彈簧秤的指針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學生實驗后,教師用用多媒體展示三組學生的實驗結果,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后得出結論: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密度)無關。
三、分層提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問題作為師生交流的最基本的形式,不僅要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結合教學需要,梯次提出,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探究中不斷構建物理知識網(wǎng)絡。
以“熔化與凝固”的教學為例,教師以火山噴發(fā)、蠟燭燃燒等案例來導入新課后,提出問題“物質(zhì)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條件?不同物質(zhì)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一樣嗎?”引導學生對“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學習,然后以問題“在熔化過程中溫度是怎樣變化的?是不是每一種物體熔化時溫度都相同?”引導學生提出猜想“熔化過程中一定要加熱,所以物質(zhì)一定要吸收熱量,這時溫度可能也是不斷上升的;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也可能是不變的?!苯又M入實驗過程,不同小組分別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食用油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通過填表、描點來分析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小組評估(回想實驗過程,有沒有可能在什么地方發(fā)生錯誤?進行論證的根據(jù)充分嗎?實驗結果可靠嗎?)后交流合作(與同學進行交流。你們的結果和別的小組的結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樣解釋?),再對比兩種不同固體的熔化曲線,討論交流、展示后總結得到結論。該案例中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逐漸在探究中獲得知識的構建,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獲得過程,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并應用知識。
四、分層練習,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
傳統(tǒng)物理課堂教學后,教師以大量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訓練,“題海戰(zhàn)術”對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有一定的作用,但長期下去,學生容易形成只會解題而不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現(xiàn)象,而這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在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提倡在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構建知識后,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來培養(yǎng)技能。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的確,學生之間客觀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也就要求教師不能整齊劃一地來對待學生,而應從學生的實際出來,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進行訓練。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分層訓練可采用三級模式,即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問題能力、分析能力等將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個不同的層次。對上層學生以應用性問題訓練為主,而對中層學生則要以從知識向應用過渡訓練為主,對下層學生則主要通過訓練來引導其掌握基本概念、定義、公式等基礎知識,如采用選擇題、填空題等方式進行。但需要注意,三個層次間的學生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引導學生在完成本層次的任務的基礎上逐漸過渡到高一層次的訓練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
總之,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實驗中引導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中獲得知識構建,通過針對性的練習,引導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發(fā)展,這樣的物理課堂教學才會更加有效,學生的發(fā)展也才能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代美霞、孫繼華. 課堂有效提問設計原則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2] . 淺議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J]. 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年08期.
篇5
一、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
1.轉(zhuǎn)變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性
教師的責任不僅限于傳授課本知識,更應有責任心地去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從根本上掌握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以及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處于領導者的地位,學生只能接受教師所講內(nèi)容,不敢和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以至于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敢向教師請教。這種情況長此下去,只會增加學生對學習的厭煩情緒,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類,充分考慮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認知情況以及英語學習的個性差異,從而針對英語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規(guī)劃。
2.教師應進行“細心”教學
運用“階梯式”教學模式讓學習恢復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恢復學生的信心,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進行追蹤式指導,鼓勵學生勤奮努力,與學生一起克服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讓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逐步趕上班級中的“中等生”。對于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要注重發(fā)揮學生英語學習的潛力,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學習情況適當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多去閱讀課外讀物,以滿足學生的要求。由此一來,不僅僅能夠達到教學目的,更能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的熟悉度。
二、改變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邁向成功的階梯,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水平,達到教育目的。為此,如何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營造不同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已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為此,在新課改不斷實施的形勢下,筆者給出以下幾種可以提高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模式。
1.為學生提供課前預習
在正式講課之前,教師可留出課前十分鐘為學生自由預習的時間。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先去接觸課文,并將不懂的地方做好記錄,當遇到不懂的單詞、語句時,應及時向教師請教。通過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及對不懂地方反饋信息的了解,教師便可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jù)學生的問題做出歸納總結,從而確定課堂重點及相關問題的解答,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
2.在課堂中增添游戲環(huán)節(jié)
可將學過的課文以朗誦的形式進行比賽,由教師來分配小組。將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和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均勻分配,以組為單位,實施獎罰制度。由教師布置任務并給出相應的時間讓學生去準備比賽,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增加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還能使教師和學生拉近距離,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學習“environment”相關內(nèi)容時,可就“To create a beautiful campus”為主體,引導學生展開演講比賽,每個小組自行搜集材料,英語水平相近的不同小組的同學開展比賽,并根據(jù)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設置不同階梯等級的獎項,在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使每位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3.為學生提供答疑的時間
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規(guī)定時間回答學生的疑問。有很多學生之所以英語成績不好,往往是由于與教師溝通的機會太少,遇到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惡性循環(huán)以致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使成績下降。因此,為學生提供這個平臺,不僅可以輔導學習差的學生,還可以為成績較好的學生拓展課外英語知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以學生為本,優(yōu)化課堂教學
篇6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而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與知識接受的關系,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還需情感溝通,尤其是像英語這樣的學科,很多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跟不上,如果教師再多點熱炒冷諷,學生更是信心全無。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基于教師觀念的轉(zhuǎn)變,在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從權威形象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引導者。要做到這一點,教學中,教師就要真正去了解并研究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這樣才能在課堂中做好引導。其次,要尊重學生。尊重不僅僅是口號,而要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從課前引導自主學習、課堂中的提問反饋、課后操練等,要多看到學生的進步,多鼓勵和引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成功滿足感,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是關鍵。
首先,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學習是階段性的,是不斷發(fā)展的,教學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從單詞、短語做起。如在單詞記憶中,學生掌握了單詞后再引導其學習短語,逐漸過渡到句型、語法,閱讀理解。其次,要注重在方法上引導,如單詞記憶可引導學生用形象法、聯(lián)想、前綴等進行。在閱讀理解中,要引導學生多讀,帶著問題去讀。寫作則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情寫起,多寫多練習。最后,要在習慣上幫助學生。以單詞記憶為例,很多學生是記住了又忘記,忘記了又記,效率較低,而導致效率低的原因是學生沒有形成記憶習慣。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先記一部分,在記第二部分單詞時先復習然后再記新單詞,這樣才不易遺忘。
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生個體之間客觀的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也就決定了教學中教師不能整齊劃一的對待學生,而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而針對性的對待,無論是教學也好,還是訓練也好。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僅僅是在學習成績上,還要注重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要等差異,從而選擇恰當?shù)姆椒▽Υ?/p>
首先,在引導方式上要區(qū)別對待。以作文教學為例,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采用連詞成句,連句成篇的方式來進行訓練,而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讓學生根據(jù)一定的主題自主寫作,然后再引導學生根據(jù)寫作中的問題來進行改進。再如在閱讀教學中,針對基礎較好的,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后進行歸納、概括,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對基礎稍差的則可用問題進行引導閱讀。其次,承認學生差異,適度教學評價。評價學生不能單純的以成績喂指標,要多方面考查學生。包括知識技能的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分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jù)動手操作的能力等。評價中主張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重視學習過程和體驗情況、重視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視學生之間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歸根結底是重視學生各種素質(zhì)尤其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狀況。
四、增強學生的技能訓練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英語的應用逐漸廣泛,而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傳統(tǒng)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逐漸過渡到以學生英語應用技能培養(yǎng)為主的教學上,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大對學生技能的訓練。
首先,要注重采用任務教學法來驅(qū)動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獲得技能的培養(yǎng)。如在以職業(yè)為話題的教學中,教師先以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明星、名人為話題來導入新課,學習新單詞;然后以句型討論來作為任務完成的基礎,通過同錄音連線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句型(如how are you going to do if you want to be …?)。接著以任務“我的理想”為引導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再以小論文的形式進行表達。最后為鞏固任務結果,組織學生進行任務后總評。其次,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學習英語。在初中階段,學生應用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較少,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多方面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的表達環(huán)境,如課前三分鐘演講、英語手抄報、話題討論、辯論、英語故事等都是不錯的辦法。
篇7
1 問題的提出
現(xiàn)行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中有許多有趣的實驗。雖然初中階段的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尤其是對于實驗,更是興趣濃厚。但很多學校因為實驗設施設備不齊全、課時數(shù)不夠、實驗材料不易采集等因素,導致部分生物實驗未開展。實驗的形式有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等,但無論是什么形式都往往流于形式。面對大班教學中,學生學得熱鬧,教師卻并不真正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如學生是否通過實驗達到了課標的要求等。實驗教學陷入了低效甚至無效的尷尬。解決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迫在眉睫。
2 有效教學的界定
所謂“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真與否,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得好不好,如果學生學得不好,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很認真,也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教學是否有效既是教師專業(yè)水平的表現(xiàn),又是學生發(fā)展的基礎。
3 提升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3.1 補充跨學科知識,為學生搭建認知的梯子
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理論認為,要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為學生呈現(xiàn)合適的材料是相當必要的,而這些材料就是先行組織,這一教學策略也被教育界人士形象地比喻為為學生搭建腳手架。
生物學隸屬于科學領域,生物學與化學、物理學、地理學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北師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往往也涉及到相關的知識,而學生往往并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因此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補充相應的跨學科知識,為學生搭建認知的腳手架,讓學生通過腳手架,實現(xiàn)認知跨越。
例如在學習北師版七年級上冊“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這一實驗時,學生要正確認識到細胞吸水和失水是由細胞液濃度和外界溶液濃度差決定的。七年級的學生對于濃度比較陌生,只有到九年級學習化學后,才會有所了解,而學生是否理解濃度這一概念,是突破本實驗教學的關鍵點。因此,在實驗教學的開始,教師以一杯事先準備好的糖水為例,講解濃度的概念,并寫出濃度的公式,濃度=(溶質(zhì)/溶液)×100%=[溶質(zhì)/(溶質(zhì)+水)]×100%,并讓學生清楚清水因為溶質(zhì)為零,所以濃度為零。然后再講解在植物細胞的細胞液中,有各種各樣的成分,如水、無機鹽、糖類、氨基酸,溶解在水中的各種物質(zhì)是溶質(zhì),溶質(zhì)與水是溶液。利用濃度計算的公式,學生很快便能領會其涵義,從而為理解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打下基礎,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3.2 利用同伴互助,提升小組合作效果
前蘇聯(lián)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將最近發(fā)展區(qū)定義為:兒童獨立解決問題時的實際發(fā)展水平,以及在成人指導下或與更有能力的同伴共同探討,進行問題解決時的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距離。他認為相近年齡兒童的學習可能處于對方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因此同伴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
同伴互助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學生間通過相互幫助,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當同伴合作完成一件任務時,分享到的社會交往可以起到教學指導的作用。現(xiàn)在教學沿用的是班級授課制,一個班往往有好幾十個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同伴互助,先教會一部分學生,再讓這部分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去教別的學生,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如筆者在執(zhí)教北師版七年級上冊“觀察種子的結構”時,為學生準備了分組實驗材料,大豆、玉米等,教師演示實驗操作以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對于大豆結構,學生很容易將胚根部分誤以為是胚芽,也不易區(qū)分玉米的胚芽、胚軸和胚根,因為這部分的顏色與胚乳很接近,并且很小,不易觀察。實驗室沒有配備多媒體設備,想給學生投影展示,也是不可能的。筆者就請各小組派代表拿上本組解剖好的大豆和玉米種子來到講臺,教師指導學生區(qū)分上述結構,再讓學生回到本小組中,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帶領其他組員正確認識種子的結構。如果組員較多的話,組員還可以再“教”組員,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通過同伴互助的形式,發(fā)動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教師則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輔導學力不足的學生或有疑問的學生,促進全班同學整體向前發(fā)展,從而提升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了課標倡導的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理念。
3.3 通過實際操作,解決認知難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看重“做中學”,主張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學習知識,即讓學生學得直接經(jīng)驗。而當下的教學,傳授間接經(jīng)驗居多,直接經(jīng)驗較少。教師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運用陶行知的“做中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操作,從而掌握實驗的操作要領,學到相關知識。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有一個“練習使用顯微鏡”的實驗,在學生認識了顯微鏡的結構,初步學會了使用顯微鏡后,針對討論題:假如看到的圖像在視野的左下方,如何移動裝片才能使其移至視野中央?很多學生會直接回答將裝片往右上方移動,正好與正確答案相反。如何才能讓學生理解呢?教師可馬上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很快便能得出正確答案。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原來顯微鏡成的是倒像,看到的圖像在視野左下方,說明裝片偏右下方,所以應將裝片向左上方移動,才能使看到的圖像位于視野的中央。
由此可見,實際操作可以讓學生突破認知障礙,解決教學難點,比空洞的講授有效得多。
3.4 通過自編口訣,熟記操作要領
基于過去接受學習過多,發(fā)現(xiàn)學習偏少,課標極力提倡探究性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提倡探究性學習并不代表否認接受學習,正如奧蘇貝爾所說“發(fā)現(xiàn)學習不一定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不一定是無意義的”。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適當?shù)慕邮軐W習必不可少!
平常教學中,很多實驗的操作步驟往往比較繁瑣,如果讓學生看了教師的演示以后,學生直接操作,往往會出現(xiàn)“看的時候什么都懂,做得時候什么都不會”的現(xiàn)象。如何讓學生能獨立規(guī)范地操作,自編口訣,不失為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練習使用顯微鏡”的實驗中,顯微鏡使用的具體操作細致,很多學生往往是拿著顯微鏡就隨意地操作,根本不管之前教師是如何演示的、教材上是如何講述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演示的同時,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同時將具體的操作步驟歸納為簡單易記的口訣,從而降低學習的難度,引導學生規(guī)范操作?!皩狻边@一步驟,歸納為“轉(zhuǎn)轉(zhuǎn)物,遮大圈,左反光,呈雪白”,即“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調(diào)節(jié)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雙手轉(zhuǎn)動反光鏡,直到視野中呈現(xiàn)雪白”;“觀察”這一步驟,歸納為“側(cè)粗降,左粗升,左細清”,即“側(cè)面注視鏡筒,雙手轉(zhuǎn)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左眼注視目鏡,雙手轉(zhuǎn)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左眼注視目鏡,雙手轉(zhuǎn)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先使鏡筒下降?這一步是否可以省略?”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自編口訣,引導學生學會初步的歸納和總結,將繁瑣的知識簡潔化,在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學習。
3.5 利用多媒體輔助,讓抽象內(nèi)容直觀化
大量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認識往往是由感性認識再上升到理性認識。七年級是學生進入初中的第一個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教材中有的實驗的內(nèi)容比較抽象,學生又缺乏相應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如果直接讓學生進行實驗,效果會大打折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相應的圖片或動畫,投影展示實物等,讓抽象難懂的內(nèi)容更加直觀易懂。
據(jù)調(diào)查,很多學生學過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觀察心臟”后,會誤以為心臟的左右心房、心室是相通的,血液可直接由左邊流向右邊。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心臟的組成時,可用PPT或投影將心臟的剖面模式圖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并提出問題:(1) 同側(cè)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嗎?(2) 心臟的左右兩側(cè)相通嗎?以此引發(fā)學生的觀察和思考,學生會仔細觀察,得出正確的結論。教師繼續(xù)追問,“心臟內(nèi)的血液流動方向是怎樣的?”學生可通過觀察教材中箭頭的方向推測血液流動的方向。在學生形成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再用多媒體播放血液在心臟內(nèi)流動的動畫,讓抽象變得直觀,從而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形成科學的概念。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精準地把握學情,科學地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搭建認知的梯子,提出適切的問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有利于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4 結束語
篇8
一、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注重導入和運用短期目標激勵
由于短期目標是推動初中生心理活動的主要動機,因此。在每節(jié)上課開始時,教師可先說明本堂課的學習任務,先將目標明確,以樹立本節(jié)課的短期目標。然后將“短期目標”實現(xiàn)之后將給學生帶來的實際“利益”生動地提煉出來、清晰地展示給學生,從而有的放矢地明晰強化“近期目標”,調(diào)動起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積極性。另外,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甚至也可以將“享受一段集體自由上機時間”設定為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后的期望目標之一,同時,借此將學生的日常“自由上機”行為模式納入教師視線監(jiān)督范圍內(nèi),實施必要的引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實踐證明,在每堂課教學一開始就設定和展示的這些具有吸引力的實際“好處”――即短期目標,將使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一目標事半功倍。
二、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在每堂課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時應靈活、充分地利用那些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件、新聞作為學生學習的情境,同時在這些新聞、事件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設定具體的操作需求,使相關知識、方法的傳授,在具體的任務中展開,自然產(chǎn)生出一些操作需求,組織學生從每一個需求中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將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件或新聞作為他們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的基本素材,將課堂教學目標融入其中,我們就可充分利用這些事件帶給他們的震撼與感動,有效調(diào)動起他們的興趣,為課堂教學營造理想的氛圍。同時,如果能利用學生們難得的注意力聚焦與興奮,結合這些新聞、事件包含的要素,將規(guī)定教學目標中的技能與方法融會其間加工成“現(xiàn)實版”的任務完成需求,從需求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則更利于幫助學生舉一反三。
三、給學生一個充分的自我展示平臺
初中生們隨著自我意識的高漲,越來越注重維護良好的自我形象,給他們一個充分的自我展示平臺,既可促進他們運用自己積累的知識,又能同時使他們主動發(fā)現(xiàn)自己以往認知上的不足或錯誤。這也符合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的“學習即試誤”理論――桑代克認為知識和技能是通過嘗試――錯誤――再嘗試這樣一個往復過程習得的。如在課堂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針對一個特定問題,每組指派一名“代表”進行操作,其他同學負責幫忙指導自己組的這個“代表”等。
四、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
初中生的觀察、記憶、邏輯思維等能力的發(fā)展。已使他們能夠在觀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細微之處,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達事物本質(zhì)特征的能力。因此,在每次操作完成后,可引導學生自己總結這次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應掌握的命令。這樣由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內(nèi)容,在效果上往往會比老師用書本上標準語句說出來的更容易被其他同學理解和接受。
五、注重對以往知識的復習鞏固,同時給所有學生留出實踐動手操作的時間和空間
每一節(jié)新課講完之后的下一堂課上,需及時地對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復習式的實踐鞏固練習,此過程中應盡量組織全體同學在計算機上動手操作,這樣可與前述相關方法形成互補,夯實教學效果。
除采用以上方法外,在日常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還應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 注重對課本知識的延展性教學,有目的的向?qū)W生展示課堂上的知識對他們平時的計算機應用是切實有用的這樣一個事實。當學生們發(fā)現(xiàn)老師上課講的知識能夠解決他們平時操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時,他們就一定會積極完成課堂上的學習任務。
2 在完成教學任務前提下,還可以“以學定教”,適當引入學生特別感興趣但教材上沒有的實用、健康內(nèi)容,如新近上市的工具類軟件應用知識等。
篇9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策略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掌握,需要依托大量實驗得來,并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初中物理教學,是要學生掌握物理知識,顯著提升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引導學生開展獨立性思考。而要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目標,就必須借助實驗教學,并不斷優(yōu)化實驗教學方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拓展延伸課外實驗,注重實驗的生本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從而加大實驗教學力度,改進實驗教學、顯著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優(yōu)化物理實驗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學問,涉及很多心理學內(nèi)容,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不僅需要教師將實驗過程透徹的呈現(xiàn)出來,更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情況,要讓實驗成為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內(nèi)容,而不是一種無法擺脫的負擔。物理教師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硬性灌輸?shù)慕逃砟睿瑑?yōu)化實驗方法,不斷完善教材實驗,在物理課堂上注入探究性實驗,促使學生不斷思考,激發(fā)參與實驗的無限興趣,從而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
如在進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時,教師應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經(jīng)驗的思考,“生活之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下雨天鞋容易打滑,在冰面上也很容易滑倒’的情況,大家有想過這是什么原因嗎?”由于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所以學生都會產(chǎn)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其中。由此,教師可引出教學內(nèi)容,然后可以出示給學生一些小鋸條,并讓幾名學生上講臺開展鋸木塊比賽,然后讓他們闡述過程中的感受,那么學生會異口同聲的回答“木塊鋸到中間的時候會很吃力,摩擦力也變大了”,教師這時引導學生帶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的問題,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實驗,這樣一來,學生參與興趣就會變濃,學生會積極思考和探索,而物理實驗也就改變了那種生硬的呈現(xiàn),而成為不斷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動態(tài)體驗式的呈現(xiàn),從而提升物理實驗質(zhì)量。
二、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增強實驗可視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內(nèi)容是很復雜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了解到相關的實驗步驟、過程現(xiàn)象、結果呈現(xiàn)等情況,并進行深入的研究。換句話說,物理實驗的可視性及其重要,實驗演示必須要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那么學生才會通過觀察和思考,掌握實驗現(xiàn)象背后的物理知識。
傳統(tǒng)實驗的可視性較差,實驗條件很簡陋,實驗過程也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清晰明了的觀察到的,那么自然也就會影響實驗教學效果?,F(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增強實驗的可視效果,如利用實物投影儀、視頻實驗播放等手段,清晰細致的呈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
如在學習“電生磁”知識時,奧斯特實驗、直線電流磁場及通電螺線管磁場的分布規(guī)律實驗演示,實驗的可視效果不佳,位于前面的學生看不清楚,那么后排的學生就更無法觀察仔細了,條件也不允許教師拿給每一名學生看,實驗的原有作用也就會損失??墒墙柚曨l錄制形式,用多媒體屏幕進行視頻播放,或是用實物投影試驗臺同步呈現(xiàn),那么實驗就會被清晰和放大,而且可以進行暫停、快慢放,那么實驗講解也更加細致深入,實驗教學效果也就會更好。
三、拓展延伸課外實驗,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物理學科的綜合性較強,并且廣泛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使得物理實驗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促使學生更多的留意生活,有意識的觀察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相關物理知識,促使學生能夠?qū)嶒炆罨_到學以致用的教育目的。為了突顯物理實驗的生活化特征,教師可有效拓展課外實驗,豐富學生的物理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如在講授“杠桿”內(nèi)容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在課外用木棒模擬杠桿撬石頭的情景,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阻力與動力,并繞著一個固定的點旋轉(zhuǎn)的過程,然后在課堂上表達對課外實驗的感悟,總結杠桿撬動石頭的物理原理,然后鼓勵學生用示意圖繪制的形式呈現(xiàn),找出阻力、支點、力臂以及動力,從而幫助學生識記知識,加深對物理實驗的印象。
又如講授“光的反射”內(nèi)容時,教師應聯(lián)系生活情境,促使物理實驗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如玻璃幕墻的全反射,可借助“照鏡子”這樣較強生活化的實驗內(nèi)容,引導學生課堂上進行親手實驗演示,那么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便更加具體形象,也拓寬物理實驗課堂學生的探究空間,學生學起來也會更輕松,從而增強初中生物理學習的信心。
四、注重實驗的生本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實驗是物理知識最直接的展示,同時也是物理現(xiàn)象最好的驗證過程,物理實驗的開展,應以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為目的,增強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主體意識,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從物理實驗中受到啟發(fā),并將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思考通過實驗來驗證,那么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便會顯著增強。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物理教學要求,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原有實驗流程,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力,提升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以往物理實驗常常由教師獨立布置和完成,那么學生就會陷于被動的境地,為了要提升實驗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將實驗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促使學生通過實驗自主建構知識。如在講授“浮力”知識點時,實驗中常常會用到盛水容器、漂浮物等常規(guī)器材,教師可引導學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廢棄材料,自制實驗器材,那么學生準備的器材優(yōu)劣便會呈現(xiàn)出差異性,對此,教師再鼓勵學生進行浮力實驗,并進行知識講解,那么學生便會學會自主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總之,物理教學是離不開實驗的,初中生學習物理知識,也要借助實驗才能達到高效性,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必須要以學生學習為本,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觀察與動手實踐的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物理實驗之中,借助物理實驗而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譚小玲.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科學咨詢,2013(12)
篇10
關鍵詞:課程標準;作文教學;語言表達;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生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高低關系到他們能否較好地運用語文知識和語文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健康持續(xù)地發(fā)展。初中作文教學是否高效直接關系到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高低。本文結合初中作文教學的實際談談提升初中作文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一、因勢利導,激發(fā)興趣
作文教學要改變學生“作文作文,一作頭疼”的狀況就必須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喜愛寫。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我們可以從易到難逐個擊破,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談一種現(xiàn)象、講一段故事、介紹一個名著片斷,再讓學生把發(fā)言內(nèi)容整理成習作,激發(fā)他們寫作的興趣。作文教學時我們可以改進作文的形式,強化口頭習作,如口述街上見聞、針對最近班上的某種現(xiàn)象發(fā)表評論;書面習作如仿寫、補寫、續(xù)寫、改寫人物片段、景物片段、對話、隨筆、日記等,內(nèi)容由小到大,由短到長消除了學生對習作的單調(diào)感,降低習作難度和坡度,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提升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二、學會觀察,舉一反三
觀察是學生獲得作文材料的主要來源,也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前提。魯迅先生說過:“對任何事物必須觀察透徹,方能下筆。”學生只有用一雙慧眼和一顆真心,從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從司空見慣的人和物中,找出與眾不同的東西來才可能寫出好作文來。我們要學會觀察,指導學生明確目標和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進行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在腦海中生成栩栩如生的畫面,從而寫出有新意和活力的文章,提升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三、厚積薄發(fā),靈活運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zhì)的提升?!胺蛉酥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新課程理念也倡導樹立大語文觀,帶領學生觀察和體驗生活,注重學生的生活積累,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學生要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獲取間接經(jīng)驗,積累語言。
“考場一分鐘,臺下多年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徽Z道出了積累素材是作文一個貼近生活的復雜的認識過程?!疤扑渭摇敝豁n愈說得好:“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積累材料并且讓材料成為他們寫作的“源頭活水”,運用到寫作中去。正所謂“取精用宏,厚積薄發(f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了一定的素材數(shù)量,才能有清澈見底的源頭活水,作文才能走出無內(nèi)容可寫的困惑,才能提升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四、釋放心靈,張揚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毙抡n標體現(xiàn)了寫作教學的全新理念,只有讓學生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才能寫出有個性的文章。由此可見,作文就是學生自我需要的表露,是個性得以張揚的一塊陣地,是感受得以宣泄的一種途徑。北師大教授劉錫慶指出:“作文教學‘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靈,把作文主體潛在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即鮮活而強悍的‘生命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要讓作文主體“盡情地釋放”,必須遠離經(jīng)驗式作文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在習作過程中盡情地張揚自己的個性,體驗自由表達的快樂。讓學生想說就說,想寫就寫,沒有包袱,說出自己的好奇與興趣,展開大膽的想象,說出自己的獨到體驗,讓學生成為作文的主人,從而提升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五、激活思維,開拓創(chuàng)新
生活是廣闊的,是多元的。有了形形,生活才異彩紛呈。廣闊的生活不是一種或幾種色墨,它是撩人心弦的萬花筒,是動人心魂的百花園。我們要引導學生書寫平凡的生活,認識平凡生活的價值,寫出不平凡的文章。
“見人所未見,發(fā)人所未發(fā)。”我們要指導學生在別人司空見慣的事物上發(fā)現(xiàn)出美來。敏銳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當然可以練就創(chuàng)新的慧眼,而要想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必須做到對生活有獨到見解、新的看法,必須在作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特別是求異思維。求異思維包括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兩個方面。逆向思維是求異思維的一種,它的核心是標新立異。在作文中,應誘導學生用逆向思維。在作文中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就是要追求立意的多元性、觀點的非一致性和角度的廣泛性。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布置學生進行寫作時,應該盡可能地收集一些內(nèi)容相關、立意新穎、寫法獨特的創(chuàng)新性作文讓學生閱讀和感悟,從而幫他們打開思路,提升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六、培養(yǎng)能力,評改激興
葉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傳統(tǒng)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可見葉老語文教學思想是“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比較修改后的作文和原來的作文,使學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確實是改出來的,從而提高他們鑒賞和修改文章的能力。加強作文指導的做法,可以通過師生互評互改,讓學生既有了修改作文的興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這樣會大大提高寫作水平。
熱門標簽
小學語文論文 小學數(shù)學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小學德育案例 小學德育論文 小學美術論文 小學生數(shù)學論文 小學體育論文 小學音樂論文 小學班主任論文 民辦學校教育 稅收業(yè)務管理 綜合管理工作 稅收征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