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的手抄報范文
時間:2023-04-01 21:16: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熱愛生命的手抄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開展生命倫理道德教育對學生的意義
在生物教學中,進行生死倫理、環(huán)境倫理和性倫理等內(nèi)容的教育,增長初中學生的生物倫理的知識,理解倫理事件背后的意義,受到觸動,有所感悟,生物道德水平有所提高并影響日常行為,讓學生形成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珍惜生命、綻放生命光彩的道德品質。
1. 認識生命之美
大自然是美妙的,動物是可愛的,植物是曼妙的……在教學教育中引導學生認識生命之美,關鍵在于培養(yǎng)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2. 認識生命的獨特性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讓學生體會人的生命的獨特性,從而好好珍惜。
初中階段,很多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飛速發(fā)展和巨大變化,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往往會關注容貌、體形、身高等外部特征方面的變化。有的學生可能會由于某些身體原因,而產(chǎn)生苦惱、自卑或嫉妒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往往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正常的生活,甚至出現(xiàn)整容或自殘自殺的傾向。因此教會學生尊重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珍惜受之父母的身體。
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鳥獸禽畜都想盡辦法用所有的能量來維持自己或者種群的生存,以致生生不息。
人類也是如此,人類不停地開拓各種科學理論、不斷提高現(xiàn)代科學技術水平,為人類的生存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使人類一代代的繁榮昌盛生存下去。因此,熱愛生命不僅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很有必要滲透生命理論教育,以喚起學生熱愛生命的激情,讓學生熱愛生命的存在,不僅是自己,推己及人,也珍愛一草一木,熱心關注家人朋友,關心一些不相識但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包括殘疾人和艾滋病病人,這是我們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4. 保護地球生命的載體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唯一的家園,生物圈2號實驗并不成功,綠色消費,節(jié)能減排、垃圾分類等保護環(huán)境的舉措呼聲很高,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的內(nèi)容,讓學生加入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隊伍中來。
二、教育中運用的滲透方法
1. 科學探究活動
對生物倫理道德的領悟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的,教育學生盡可能避免使用生物材料,如果對野生生物進行觀察實驗后,要讓這些生物回歸生活地,這既是愛護生物資源,也是一種情感教育?!疤骄糠N子萌發(fā)的條件”、“探究光照對鼠婦的影響”,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了解并體會到關愛生物和保護環(huán)境是一種有意義的活動。
2. 調查活動
通過調查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并落實到行動中去。例如開展以“珍愛生命,遠離”為主題調查。
3. 課外綜合實踐活動
課外綜合實踐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更靈活,內(nèi)容更多樣。例如“環(huán)保小發(fā)明”“觀鳥愛鳥活動”,關注生物的生活,愛護和關心他們,能學生珍愛生命的情感。
4. 課內(nèi)外閱讀資料:觀看視頻
篇2
一、生命教育滲透于閱讀教學中
語文課文篇篇都是文字雋永、文質兼美的佳文,有描寫大自然風光的,有謳歌世間真情的,有闡發(fā)真理的……構成了色彩斑斕的語文百花園。面對蘊涵豐富的課文,教師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篩選適合進行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兜卣鹬械母概c子》這篇課文正是愛與信念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在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jīng)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他的同學。在歌頌偉大父愛的同時,我們更深一層地看到了:正是因為愛和信念才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兒子和他的同伴,14條鮮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小時后終于獲救。教學中向學生提問:是什么讓孩子能在廢墟中活了下來?學生紛紛發(fā)言:是他頑強的毅力,是父親給予他希望……從這個故事中讓學生體會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來。它教給學生的不僅是愛,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珍愛、對生命的認可。借機我又讓學生說說在汶川大地震中同樣感人的事,進一步和學生一起感悟大愛無私的人間真情。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領悟作品中充滿人性的情感,使學生認識到“情”的可貴,認識到自己在家庭、親人、朋友中的重要性,從而重生、樂生。
二、生命教育滲透于作文教學中
習作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們對生活的感悟,無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學校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其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無形中對學生的感悟頗深。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去發(fā)現(xiàn),感受伴隨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然后讓他們記錄下來。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下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上山打柴的少年,在山上不幸被毒蛇將左手食指咬了一口,當時疼痛難忍,眼看食指變得紅腫并烏了起來。他知道要是不及時采取措施,不久就會有生命危險。他欲呼無人,又不知道山上有什么草藥可以醫(yī)治,可是他不想死,他想活??!于是他盯著自己右手的鐮刀,咬住牙,使勁朝自己被咬傷的指頭剁下……他終于活了下來。這個故事姑且我們不談它的真假,但至少這位學生能夠用這樣的故事啟迪自己:生命是寶貴的,只要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就會不顧一切地去保護它。多好的生命教育題材啊,因此,作文教學對生命教育的滲透也是很有實效的。
在學生作文批改中也可以對學生的生命意識進行較為直接的培育。小學生的性格大多比較直率,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往往會很直接地在習作中表露出來,因而我們要抓住習作教學的契機進行適時的引導、點撥,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生命教育滲透于課外閱讀中
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具有強烈生命意識的課外讀物和有關生命知識的科普作品或影視作品。教師可以給學生開出書目,并讓學生寫出讀書報告或讀后感。如在教學《向命運挑戰(zhàn)》之后我及時向學生推薦閱讀《張海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書籍,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熱愛生命的教育,讓學生從這些身殘志堅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學生就會懂得更應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讓生命煥發(fā)出光彩。
四、生命教育滲透于課外活動中
篇3
莒縣城陽實驗學校以“人本和諧、尊重個性,為師生陽光幸福的新生活而教育”為辦學理念,從學生發(fā)展的需求,結合《山東省教育廳體育、藝術“2+1”實施方案》,從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需求出發(fā),研發(fā)設計了面向全體學生的藝術教育、體育、科技教育、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環(huán)境教育六個方面的校本課程,統(tǒng)稱“陽光六育”。多年來,學校追求“陽光六育”每一項簡單的教學目標的落實,以尊重學生、保護學生、成就學生和發(fā)展學生為目的,循序漸進,幫助每個學生健康成長,體味生命成長的樂趣,享受生命成長的過程。不追名利浮華,堅持返璞歸真,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第一,藝術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審美”之美。
藝術教育就是引導學生參與藝術體驗,發(fā)揮藝術潛能,發(fā)展個性化的藝術追求,積淀人文藝術素養(yǎng)。學校制定了“1+1”的藝術教育策略,第一個“l(fā)”指每名學生學會一種樂器,另一個“1”是指每名學生學會制作一件陶藝,實現(xiàn)音樂和美術相結合。為此,學校還開設了五門藝術選修課,組建了合唱團、舞蹈隊和管樂隊,將陶藝作為美術必修課,要求每人制作出一件心儀的陶藝作品。陶藝課程有專職教師,并在七年級開設四節(jié)必修課。學校還為學生開設了素描、扎染、書法等校本選修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的藝術興趣需求。
第二,體育塑造學生“運動”之美。
體育要以每一名學生的終身運動和健康為目的,遵循群體性、普及性、多樣性的原則。我校實施“1+X”體育模式,“1”要求每一名學生都學會踢毽子,“X”指培養(yǎng)一項或多項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學校擁有標準的室外場地,5月至l0月的體育課中開設踢毽子、跳繩、足球課程,每周3節(jié)體育課中拿出兩節(jié)連堂,進行普及教育,我校還開設了多門體育校本選修課,組建多個運動隊,實施“X”選修培養(yǎng)模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校先后被評為“日照市體育運動示范學?!薄吧綎|省健康示范學校”“全國足球項目特色示范學?!薄?/p>
第三,科技教育引領“創(chuàng)新”之美。
科技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普及科技知識,輔導學生創(chuàng)作科技作品,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普知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動手實踐的能力。我校參加全省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學校,并擁有比較先進的機器人設計實驗室,建成了校園科技館和兩間通用技術實驗室,構成科技教育的基地。學校在小學開設機器人興趣研究選修課,在初中開設科技選修課,每年五月,學校隆重舉辦“校園科技節(ji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科技夢。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學科推出創(chuàng)新小科技小制作、環(huán)保小發(fā)明、信息工程設計等,語文、英語、政治、地理、生物教師指導學生撰寫社會調查、科普作文、科普作品讀后感;語文、歷史、地理教師指導學生編輯科普知識手抄報;體育老師舉行定向越野、無線電測向等比賽;美術教師指導學生繪制科技幻想畫、電腦繪畫、動漫;音樂教師指導排演科技幻想短劇。
第四,生活教育體味“勞動”之美。
生活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引導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正確的生活價值觀。學生生活指導教師手把手傳遞生活技能,讓每一名同學學會洗衣疊被、穿針引線、炒菜做飯。每學期的烹調必修課、勞動必修課,都成為了孩子最喜歡、最難忘的精彩舞臺。一年一度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節(jié)、溫馨的寢室設計大賽、富有挑戰(zhàn)性的生活技能大賽、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DIY、創(chuàng)意無限的攝影大賽、插圖比賽,給了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校。
第五,健康教育成就“生命”之美。
心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我校以班主任、心理教師為心育骨干,以學?!扳脑贰睘樾挠逃?,提供個體咨詢宣泄室、檔案室、團體咨詢室、團體輔導宣泄室等多個專用室。學校堅持對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及早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隱患,提醒家長和教師早干預、早治療。面向其他年級開設心理健康講座,針對畢業(yè)班還有專題心理教育活動。
第六,環(huán)境教育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之美。
環(huán)境教育就是以校園環(huán)境之美潛移默化地去影響人、教育人。校園環(huán)境的自然之美,滿足生命成長的自然需求;校園環(huán)境的文化之美,滿足生命生長的文化需求。這就是環(huán)境教育功能。在我校,文苑長廊、科技長廊、藝術長廊培養(yǎng)師生的文化、科學、藝術素養(yǎng),讀校訓、唱校歌、舉校旗、帶?;?,時時處處教育學生愛國愛校。學校各樓層上,出自《論語》《孟子》《老子》的警句名言和國學經(jīng)典時時刻刻影響和教育著每一個人。
篇4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安全教育;策略
一、合理整合教材內(nèi)容,滲透生命安全教育
在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對生命意識的體驗與思考,語文教師要抓住這些極好的生命教育的題材,引導學生解讀文本、解讀生命,領悟生命的意義,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去感受生命的可貴和美好,感受人們甚至是自然界生物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如,在教學《生命生命》這篇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聆聽心跳”三個事例感受生命的存在,引導學生對生命發(fā)出感慨,并適時補充作家杏林子人殘志不摧、堅強面對生活的真實事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從而敬畏生命、熱愛生命,達到滲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善于捕捉教學契機,傳授安全救護方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傳授安全救護的方法,潤物細無聲。如,在教學《蜜蜂引路》一課時,教師這樣引入:“同學們,你們外出時如果迷路了都會怎么做呢?”學生聽此一言會發(fā)散思維,交流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然后教師再引入課文:“這篇課文,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么解決迷路的困難的?”這樣既完成了課文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又向學生傳授了安全救護的方法,可謂一舉兩得。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精彩描寫方法的同時,教師可伺機講解一些地震防護自救的常識,拓寬學生的視野,還可以補充一些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件,讓學生感悟大愛無私的人間真情。又如,《橋》一課講的是一位老支書在山洪到來之際,臨危不亂、沉著指揮村民轉移,在危難當頭舍己救人的事。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相機給學生傳授一些遇到危險時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措施,使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安全防范技能??傊?,語文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在備課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善于捕捉教學契機,適時向學生傳授安全救護的方法,教育學生熱愛生命、注意安全。
三、巧妙利用教材內(nèi)容,培養(yǎng)安全防范意識
當今社會環(huán)境復雜多變,小學生必須提高自身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巧妙地利用教材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安全防范的意識。課文《烏塔》講述了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教師在教學時就可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找出烏塔是怎樣做到安全防范、保障自己旅途安全的。拋出這樣的問題,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知欲望,推動了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解決了本篇課文的難點問題,又引導了學生思考如何進行旅游安全防范,增強了學生安全防范的意識。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小學生可否獨自旅行”這個辯題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主旨,培養(yǎng)安全防范意識。
四、運用語文綜合性學習,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穎的語文教學形式,學生們比較喜歡,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時候,也可以滲透生命安全教育。如,在開展“遨游漢字王國”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時,學生需要走上街頭,對錯別字進行調查,教師要在活動開始前就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聯(lián)系家長,在家長的監(jiān)管下開展課外活動,保障學生安全。如,在開展“走進神奇的網(wǎng)絡世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網(wǎng)絡的兩面性,一方面網(wǎng)絡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拒絕網(wǎng)絡誘惑,要學會安全上網(wǎng),避免沉迷網(wǎng)絡。再者,為了更系統(tǒng)地進行安全教育,教師可開展一次“安全你我他”的語文綜合性活動,動員孩子們廣泛閱讀關于安全知識的知識,了解安全常識,舉辦安全故事會;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安全知識手抄報、組織安全知識競賽、開展安全教育征文比賽等。這樣既讓學生進行了語文學習,又豐富了安全教育文化。
五、活用識字學習材料,傳授安全防范知識
中國漢字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語文教師還可以挖掘安全教育內(nèi)容,傳授安全防范知識。如,在教學生字“滅”的時候,教師可先讓學生觀察火的圖片,啟發(fā)學生思考如何滅火,學生會回答:“用物體覆蓋,用水澆滅?!边@樣,教師就很容易啟發(fā)學生記住“滅”的意思和寫法,還順勢將滅火知識傳授給了學生。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各種安全教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語文教師在鉆研教材時要為安全教育留有一席之地,在課堂教學中要挖掘出安全教育因素,安全教育要時時講、常常講,杜絕安全隱患,讓學生心中安全警鐘長鳴,讓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安全自救能力不斷提升,讓每個學生平安、快樂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張人杰,鄧云洲.大教育學[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后作業(yè)
一直以來,課后作業(yè)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的同學、家長和老師,讓我們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減負了,孩子可以有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了,家長可以不必看著自己的孩子在燈光下做作業(yè)到深夜而感到心疼了,老師也不用再坐在辦公桌前守著那堆積如山的課后作業(yè)本發(fā)愁了。另一方面,減負以后,我們的孩子又出現(xiàn)了新問題:怎么回到家不是看電視就是打游戲?家長們又開始擔心,孩子一點兒課后作業(yè)都不做,會不會耽誤他的學習?老師們也在思考,不改課后作業(yè)是輕松了,可每天怎么去檢查孩子們是否將知識掌握牢了呢?
一、教師首先應該明確布置課后作業(yè)的必要性
孩子是未成年人,他們不懂得如何合理地計劃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及學習目標,所以在老師們不布置課后作業(yè)以后,他們回到家里就會變得無所事是,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些什么好,只是依著自己的喜好看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在游戲中尋求刺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進行適時地引導,教孩子逐步學會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讓他們明白,除了看動畫片和打游戲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nèi)プ觥?/p>
二、合理地布置課后作業(yè)
既然布置課后作業(yè)是必要的,我們就應該明白課后作業(yè)的重要性,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布置課后作業(yè)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情,我們必須正確地去對待。那么,布置什么樣的課后作業(yè)就成了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核心因素。
(一)結合學科教學布置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是教師設計的、由學生在家里完成的一種學習任務。首先,課后作業(yè)應該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xù),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習本身的需要,布置一些針對性強、靈活多變的課后作業(yè),讓孩子對課后作業(yè)充滿興趣。
低年級要求孩子們掌握一些字詞,可把枯燥的抄寫設計成讓學生自己制作字卡、詞卡。這樣既動了手,又動了腦。孩子們對這樣的作業(yè)充滿了興趣,把自己的字卡、詞卡設計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還配上了各種圖案,最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都在潛意識中進行了生字詞的識記。
(二)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培養(yǎng)孩子全面發(fā)展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課后作業(yè)的目的應該有新的認識。我們培養(yǎng)的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布置愛心作業(yè),教會孩子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
讓孩子對父母說“我愛你”、“幫媽媽洗腳”、“給爸爸捶背”等作業(yè)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也可以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的含義。
讓孩子飼養(yǎng)小動物或者是植物,在喂養(yǎng)、觀察和與小動物、植物一起生活的過程中,讓他們體驗生命的意義,從而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
2、布置動手作業(yè),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
目前,在我所任教的班上,孩子們流行看一種像“小電影”似的小人書。說是小電影,其實就是一本很小的冊子,上面畫上一幅很簡單的畫,每一頁畫的動作稍有區(qū)別,當你快速翻動這本小冊子的時候,里面的人物就好像活動起來了,就像在看小電影一樣。其實,這樣的東西孩子們也能做出來。我鼓勵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作,自己也來編一部小電影。這樣,就能發(fā)揮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辦一份手抄報、讓孩子用紙、泥等制作小制作、做布藝等等,都能充分發(fā)揮孩子的動手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我想,這樣的課后作業(yè),孩子們肯定是樂在其中的,完全可以取代看動畫片、打游戲的地位。
3、布置同伴作業(yè),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在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中,應該適當考慮作業(yè)的層次,有的簡單的作業(yè)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也可以布置一些復雜的作業(yè),讓同伴配合完成,從而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故意布置一些要求同伴一起完成的作業(yè)。比如像日本小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和三個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一樣,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精神。
4、布置運動作業(yè),讓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
由于當前中國教育的現(xiàn)狀決定了我們不能像國外的教育那樣,我們要受到課堂教學的約束,孩子在學校體育鍛煉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但我們的教育目的又是要培養(yǎng)具有健康體魄的學生,所以我們可以把堅持體育鍛煉也納入到課后作業(yè)中來,讓孩子跟伙伴跑跑步,跟父母騎騎車,打打球,玩玩游戲……讓他們快樂地度過自己的童年。
5、布置勞動作業(yè),讓孩子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現(xiàn)在的家長把孩子的學習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經(jīng)常都會對孩子說:“你只要把你的學習搞好就行了,別的你就不要管了!”這樣的教育,鬧出了我們的中國大學生在集體生活中不能自理的笑話,所以,熱愛勞動應該從小培養(yǎng)。洗碗、洗衣服、打掃、收拾整理房間、摘菜等等,這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應該讓孩子去做?!鞍贌o一用是書生”應該成為永遠的歷史,我們所培養(yǎng)的應該是樣樣都會,事事都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讓家長對孩子的課后作業(yè)形成正確的認識
篇6
一、走進自然
大自然是美妙無窮的,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需要積極的態(tài)度和敏銳的眼光。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應接外物”,并且“常常持一種觀察的態(tài)度”:早晨上學的時候,溫暖的陽光照著你,你心里有什么感覺?放學路上,一片落葉飄落在你的腳下,你會怎么對待它?我引導學生在晨曦微露和暮色蒼茫之時,去觀察同一個小池;在晴空萬里和大雨傾盆之時去觀察同一棵樹……觀察使人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使人驚喜,也使學生的習作變得更為豐富和細膩。親近自然,敏于觀察,學生能抒寫與自然親密的對話,流淌對自然的幻想。當學生與大自然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之時,能說習作不是一種享受嗎?
二、體驗生活
常聽到學生說生活“沒意思”,其實,他們?nèi)鄙佟鞍l(fā)現(xiàn)美的眼睛”。老師的職責就是引導學生去感悟生活,使其具有觀察周圍世界的“第三只眼睛”。
1、充實生活,擁有更多的體驗儲存
教師應鼓勵學生熱心參加校園、社區(qū)活動,嘗試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校外社會活動,師生共同討論感興趣的問題。走出校園,觀察馬路上匆匆行走的人群和道旁的小販,去超市購物,去街頭攝影,去遠足野炊,去采訪名人,去結交書友、筆友……學生在豐富的實踐中親身體驗感受生活的多彩,這是最好的寫作學習和積累。
2、觀察生活,擁有更多的心靈感悟
教師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生活,培養(yǎng)樂觀的個性和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讓學生去關心身邊每一個人,留意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感悟一句溫暖的問候,一份純真的友情;關注周圍每一件事,留心它們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飼養(yǎng)一只小動物,在敬畏生命的同時,呵護所有的生靈;種植一棵小樹,在體悟生命的同時,放飛綠色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記隨筆的習慣,讓他們一有所思,一有所得,就速速地記下,記錄自己獨特的生活,書寫自己真情的流露,留下自己成長的腳印,撰寫自己人生的“史記”。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擦亮感悟生活的慧眼,當學生真正熱愛生活,擁有更多的心靈感悟,充滿激情地“吐起所不得不吐”,能說習作不是一種享受嗎?
三、酷愛閱讀
當許多學校亮出“書香校園”的口號,師生共同捧讀,人人手溢書香時,多么令人欣喜?。¢喿x是寫作的基礎,老師要與學生共同誦讀美文、品味名著,共享圖書資料,領學生欣賞古今中外的文化遺產(chǎn);為學生提供交流閱讀感受、師生間平等自由地對話平臺,引導學生體驗情感,撞擊思想,獲得人生的感悟;召開“新聞交流會”,開放圖書館,交流逛書店的樂趣;領學生遨游書的海洋,與大師對話,使心靈得到震撼,靈魂得到凈化……對閱讀的無限熱愛,會影響學生一輩子,能促使他們用多元的角度觀察事物,獨立思考問題。閱讀,為學生積淀涵養(yǎng),豐富語言素材。這些材料儲存于大腦,將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yǎng),一旦被激活,就會產(chǎn)生綜合效應,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綜合提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人”。鐘愛閱讀,當學生從書本中汲取靈氣,蘊藏情感,思想在語言文字的沃土中萌芽的時候,能說習作不是一種享受嗎?
四、鼓勵創(chuàng)新
不管是選材、立意,還是結構、語言,只要學生寫自己的東西,流露最真實的情感,教師就應該給予充分的鼓勵。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立意,多側面地表現(xiàn),多種表達的習慣,還可通過自寫歌詞,給詩配畫,創(chuàng)編童話,描寫音樂故事,記錄美術日記,嘗試在網(wǎng)絡上寫作等活動,使寫作充滿新意,充滿挑戰(zhàn),充滿無窮樂趣。
教師應創(chuàng)設作文的廣闊天地,創(chuàng)造出讓學生“眼睛一亮”的題目,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我們何不順應學生的好奇、激發(fā)其幻想,讓學生寫一寫他們感興趣的題目?“假如我是一只小鳥”、“小樹的夢”、“豬八戒開飯店”、“火星旅行記”……你可以猜想,在學生的筆下,會有多少種答案!聽音響編故事,玩玩具編童話……學生想象的閘門一旦被打開,就會來到一個馳騁想象的新天地,就會迸發(fā)出絢爛多彩的思維火花。當我們的學生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毫無顧忌地“我手寫我口”時,能說習作不是一種享受嗎?
五、享受成功
教育的藝術是發(fā)現(xiàn)的藝術,是喚醒的藝術,是欣賞的藝術。
首先,教師要用兒童的眼光看兒童的作文。學生有特別的想法,教師要舍得給予贊美,哪怕是一個詞用準確了,一句話說通順了,我們都要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般地去夸獎,帶著真誠的愛和驚喜,傾注你的滿腔熱情去夸獎!這意味著用心靈去感動心靈,用靈魂鑄造靈魂,用智慧開啟智慧,喚起學生對作文的熱愛,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這種效應是神奇的!你所用心捧出的朵朵小花,必定會成為學生生命里絢爛的大花園,為你和學生生命增添快樂和美麗。
其次,教師應想方設法,提供學生體驗成功的各種途徑。真情朗誦學生的作文,讀出學生有獨到見解和流露真情的那些內(nèi)容;讓學生編輯一本屬于自己的作文選,請同學、老師或家長寫序言;組織學生創(chuàng)辦班級作文手抄報,自己動手設計版面和插圖;開辟作文墻,進行優(yōu)秀作文展讀,評選“作文新星”;利用班級板報開設“佳句欣賞”欄,發(fā)表學生習作中的優(yōu)秀句段;走出班級,向校刊、校園廣播站和各級各類報刊、雜志推薦學生作品;鼓勵學生參加學?!拔膶W社”、“文學沙龍”、“詩歌朗誦會”和各種“作文大賽”……讓學生體驗更多成功的幸福。
篇7
1 堅持閱讀,積淀習作語言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言是習作的基石,讀寫分離只會導致學生語言貧乏。在活動習作教學中,筆者把讀書活動始終當做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動。每接手一個班,首先想盡一切辦法開展讀書活動。筆者與學生共同擬定班級讀書名言:“讀書吧,別讓時光虛度”;將讀書名言和讀書方法張貼上墻營造書香氛圍,還建立班級圖書角,每人拿出一本好書開展“交換閱讀”活動,讓經(jīng)典文化滋養(yǎng)學生的心田,讓世界文學名著開闊學生的視野;還以經(jīng)典誦讀和同步閱讀多種方式來滿足學生需求。
四六班學生楊蕊萍這樣寫道:交換閱讀如同一座堅固而美麗的小橋,讓我們汲取書的營養(yǎng),讓我們心靈更純凈,讓我們語言更生動。每周都有好書,有發(fā)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書,有精彩不斷的歷史故事書,也有感人肺腑的親情故事書……它不僅是個故事長廊,也是一個可愛的知識天地。我愛交換閱讀,有了它們好書的朝夕相伴,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
——《在交換閱讀中成長》
我們還定期開展“班級讀書會”,交流讀書心得,推薦閱讀書目;帶領學生做讀書卡積累,還開展薦書卡制作比賽,每人選定一本書制作薦書卡,撰寫推薦語,設計插圖,再將精美的薦書卡匯編成冊,孩子們戲稱“一冊在手,名著全有”。我們堅持在活動中閱讀積累,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學生的讀后感言越來越有滋味了,習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升,筆者也先后四次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輔導教師”。
2 留心觀察,奠定習作基礎
“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在每天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擦亮雙眼,仔細觀察。在養(yǎng)蠶、養(yǎng)蝌蚪、養(yǎng)水仙中去觀察,發(fā)現(xiàn)成長的快樂;觀察生物、化學實驗,感受自然、科學現(xiàn)象的神奇;觀察臘梅、爬山虎的生長過程感受生命的秘密……還要適時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觀察方法,善用觀察工具,及時記錄觀察過程,培養(yǎng)仔細觀察、持續(xù)觀察的能力;還可以通過手工制作、繪畫鞏固觀察成果,這些豐富的活動必將帶給學生許多獨特的體驗和感受,為精彩的習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觀察的機會隨時存在,但有時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有一天,狂風來了擾亂了我們正常的上課秩序,筆者干脆停下來,讓學生觀察風來時教室外樹木、人物及教室內(nèi)風扇、門窗等物體的變化,然后用擬人化手法加以描寫。欣賞到孩子們的精彩習作時,真感謝那陣突如其來的狂風:
風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校園的樹林中穿梭。它把樹上的咕黃的葉子吹落到地上,又卷起來讓它像蝴蝶一樣飄舞在空中。風還把它吹進教室里,好讓同學們看看它的本領,同學們把樹葉接住,像收到禮物一樣歡呼起來。風還玩不夠,老師用樹枝把門鎖上,可是,淘氣的風把門撞開了,把燈和沒有開的電扇使勁地搖動起來。做了壞事后,它趕緊從窗子逃出去,它跑得很快,把樹葉都吹了起來。好像在告訴我們:“我在這兒呢,你們能捉住我嗎?"……
——莫子嬌《頑皮的風》
3 注重品行,增強習作體驗
真實是習作的生命,情感是習作的靈魂。而作文應當先做人,隨著年段的不同,筆者還會有針對性地圍繞“習慣”、“誠信”、“理解”等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全方位地蕩滌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多角度體驗,也為學生的記憶寶庫增添了無數(shù)亮麗的色彩。
如在聽了感恩專家彭成老師的講座《不要讓愛我的人失望》之后,便及時開展有關“孝順”的系列活動,讓孩子進一步學會感恩,如講孝順故事,誦孝順名言、讀孝順故事寫感悟,打親情電話,為長輩做孝順的事,敞開心扉與長輩做交流,寫有關孝順的文章……還開展了“關愛在行動”系列活動:救助風雨后掉落在花叢中的小鳥;澆灌教學樓陽光棚下瀕臨絕境的花草,讓它們重新煥發(fā)生機;參加西華師大少工部組織的“情系少年,愛心飛揚”紅領巾手拉手活動,給瀠溪鎮(zhèn)希望小學的同學寫書信,還為偏遠的遂寧二龍山希望小學捐贈了131本課外書……豐富的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品行,也為學生積蓄了豐富的情感體驗,更為習作保駕護航揚起了一道明麗的風帆。
4 關注特點,開掘習作素材
針對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斗智斗勇的年齡特點,我們時常開展競賽類活動。這里不僅有學生的團隊合作,還有勝利后的喜悅,失敗后的沮喪,體驗是豐富生動的,情感是真切充沛的。我們利用班級活動時間,引導學生自主編排、主持 “詩歌朗誦會”及“才藝展示會”為學生搭建展示個性的舞臺;還舉行“成長故事”、“遨游漢字王國”手抄報比賽讓學生親近祖國文化;與友誼中隊進行手拉手開展“七彩童年”元旦聯(lián)歡會……我們還經(jīng)常走出課堂,開設小中型體育競賽活動,如球類比賽、體操比賽、拔河比賽、踢毽跳繩比賽、扳手腕比賽、田徑比賽……活動豐富了學生體驗,為學生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習作素材。
此外,游戲也是活動習作教學的有效載體。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是快樂投入的,表達是自由流暢的。今年六一,我校各班自主設計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游園活動,如:摸耳轉圈圈、盲人貼鼻子、搶凳子、吹氣球(羽毛)、當模特……,這些集知識性、趣味性的活動讓同學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jié)日,在周記里饒有興趣地記下了許多精彩的鏡頭。
5 貼近教材,拓寬習作資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具體實踐中去體驗,這樣的感受才最真切。我們依據(jù)語文學科特點開展了各類集調查、訪問、總結為一體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進鄉(xiāng)村,去呼吸純凈的空氣,去玩賞美麗的風光,大大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渠道;還隨教材增加體驗類活動,比如學習完四年級下冊“熱愛生命”一單元,感受杏林子對生命的獨特感悟和盲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以后,筆者讓學生回家體驗殘疾人的生活,他們在周記里寫下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早上我剛睡醒就叫媽媽用眼罩蒙上我的眼睛,開始了我的特別體驗生活。我的眼前頓時一片漆黑,接過媽媽遞來的T恤,磨蹭半天才找著兩袖子,往頭上一套我以為穿好了?!巴唵蔚穆铮 蔽倚睦镎靡?,就聽見媽媽在一旁:“反了,反了!”,媽媽笑著說。我一摸脖子,啊,真把前后穿反了。我摸索著換過來,又幾經(jīng)周折穿好了褲子。鞋呢?我心里一驚,昨晚把鞋放哪了?我用雙腳在床前劃拉著,但沒找著,只好趴在地板上用手在地上摸來摸去,好半天才把兩只鞋找齊、穿好。唉!盲人的生活真的好艱難哪!
篇8
一、內(nèi)容的生活化——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在能力、個性、思維等各方面的獨特性,特別尊重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在自由的時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要達到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的理想境界。語文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以學生生活為語文作業(yè)的切入口,這是“語文教學觀”的需要。
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就要有意識地擴展學生的生活化的活動時空,進行語文生活化的作業(yè)設計,將教學過程中需要內(nèi)化的知識置于逼真的社會背景之中,
如執(zhí)教《隆中對》,布置作業(yè)以校園生活或家庭生活為話題,運用“吾之有……,猶如魚之有水也”造句,來表達一個中心;執(zhí)教《我愛這土地》后,運用“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愛得深沉”來表達對某人或某物的特別情感。意在仿寫文中的經(jīng)典語段,使語言運用生活化,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這種生活化的作業(yè)學生都樂意做,在輕松的有趣的作業(yè)過程中,學生自然地體驗到了生活,激發(fā)學生聽、說、讀、寫的強烈愿望,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的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學生的情操和語文素養(yǎng)得到真正的陶冶和提升。
二、形式的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就是興趣?!币虼藢W習就是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作業(yè)興趣,我們可以從作業(yè)的形式上入手,盡可能地以多樣性和新穎性吸引學生??梢圆贾美m(xù)編或改寫故事的作業(yè)。在學完課文以后,為了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強化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順著作者的思路把課文續(xù)寫下去。學生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和內(nèi)心體驗,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發(fā)展了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表達能力。如學完《故鄉(xiāng)》一文,讓學生續(xù)寫課文,想象20年后侄兒與水生第二次見面的情景。學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讓學生改寫課文,假如遇到百萬富翁的于勒,想象見面的情景??梢圆贾醚菡n本劇的作業(yè)。如《范進中舉》一文,布置學生編演課本劇,效果非常好。可以布置辦手抄報。辦小報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好辦法,也是學生才藝展示的大舞臺。如學習《熱愛生命》后,要求學生收集有關生命的名言、名人故事、圖片資料等,辦成小報,舉辦一次“熱愛生命”的小報展覽。既延伸了課文訓練目標,觸動了學生的情感世界,又擴大了學生的視野。
三、對象的層次化——讓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按新課改的要求,今天的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行為習慣,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語文作業(y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設計和布置作業(yè)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力爭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yè)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的心理體驗。我在教學實踐中對“分層作業(yè)”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如古詩文預習作業(yè)的布置,基礎較薄弱的以“積累型作業(yè)”為主,主要有朗讀、抄讀、誦讀、背誦等。抄讀要講究方法,應以“句”為單位,看一句抄一句。較長的句子,要嘗試著按邏輯頓歇來分割。要把抄讀變成一種有明確目的的工作,例如從課文中分類抄錄精彩片段、格言、警句,累積成冊,以供習作時參考。這些看得見的效益,可以提高抄讀的興趣。而對于基礎比較好的,除了“積累型作業(yè)”外,還要布置“評價型作業(yè)”,評價能力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讀寫能力。評價能力本身也有不同的層次。對文章中一個有特色的詞或句子的認識,是一種評價;就課文里精彩的片段、有特色的詞句談點體會,也是一種評價,等等。學生能寫這樣的文字,標志著他們的讀寫能力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shù)乃?。如教《陳涉世家》,布置“請你結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評價陳涉是怎樣一個人,他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等。此外,還有“遷移性作業(yè)”,學習了《漁家傲·秋思》后,知道了學習古詩詞的三個步驟:一、知作者,解詩題;二、抓字眼,明詩意;三、想意境,悟詩情。課后可以讓學生按此法自學類似的古詩詞《破陣子·為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這是學法方面的遷移,這樣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如現(xiàn)代文預習作業(yè)布置,取消傳統(tǒng)的課堂內(nèi)字詞教學,讓學生根據(jù)個人基礎,借助字典、詞典掃清“攔路虎”,為課文正音正字。取消傳統(tǒng)的“字詞抄寫”作業(yè),改為“自默”形式,歸入到預習作業(yè)中去。當然,在初期,教師可在各環(huán)節(jié)上予以一定的指導。學生自默后,教師根據(jù)課文中詞語特點,與個別學生有商定后從中選擇補充5個易讀錯或寫錯的詞語,讓學生聽寫。批改后,教師可針對完成的質量差異在鼓勵基礎上引導學生一步步提高、完善。
這種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基礎、發(fā)展、創(chuàng)新三個目標,給他們搭建自我發(fā)展和提高的平臺。避免了有人“吃不飽”,有人“吃不了”的現(xiàn)象。讓學習困難的學生不覺得要求過高而產(chǎn)生挫敗心理;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得更加深廣;讓多數(shù)學習中等的學生“跳一跳,摘到蘋果”。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能力、喜好選擇最適合他的作業(yè),這樣,學生有一個較為寬松的作業(yè)氛圍,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得到鍛煉與提高。因此,對不同水平學生的要求應有所側重。這就要求我們因材施教,分層次設計作業(yè),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高。
總之,教師要樹立起全新的語文作業(yè)設計理念,以內(nèi)容的生活化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以形式的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對象的層次化挖掘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這樣,我們的學生定能愛上作業(yè),愛上語文,滿懷興趣地把語文學好、用好,從而實現(xiàn)新課程的終極目標——讓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思懂.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篇9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興趣;條件;指導;拓展;評價
小學生個性化閱讀就是充分顧及每個學生的閱讀心理,以學生自己的閱讀、研讀為主,在多層次、多角度、多智慧的閱讀對話中深入感悟文本,展示個性,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通過以下途徑對個性化閱讀進行了探索嘗試:
一、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導火索,也是開啟高效閱讀教學的鑰匙:
(一)從學生的經(jīng)驗出發(fā),以學生已經(jīng)獲得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二)改進閱讀教學方式,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學習閱讀課文,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組織讀書活動。
1、推薦欣賞。
定期要求學生從所閱讀的作品中把自己認為最有借鑒價值的優(yōu)秀作品介紹給同伴,并具體談談作品在立意、構思、語言等方面的特色。這種方法能促使學生不僅多讀,而且能有比較、有選擇的讀,培養(yǎng)鑒賞能力,還能在同學中產(chǎn)生一種競爭效應。
2、開展閱讀活動。舉辦故事會、人物評論會、詩歌朗誦會、作品評講會、讀書征文活動、演講活動、手抄報比賽等,在展示交流中,相互學習、激發(fā)興趣、樹立信心、共同進步。
二、創(chuàng)設條件
(一)保證閱讀時間。
1、學校做好課時調控,每周安排一節(jié)自由閱讀課。2、教師減輕課業(yè)負擔,減少無效勞動和機械重復,把課內(nèi)時間省下來,保證學生閱讀時間。3、家里提倡“親子共讀”,要求家長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讀書環(huán)境,做到“三個一”——每天陪學生讀一會兒書,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的讀書環(huán)境,為學生挑選一批可讀性強的書。
(二)保證閱讀書籍。
通過充實學校圖書室書目、建立班級流動圖書庫、訂閱報刊雜志、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等途徑建立“個人書櫥”——“班級圖書架”——“學校圖書室”三級圖書保障機制,讓學生有書可讀,有好書可讀。
(三)營造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學生在良好的個性化閱讀氛圍中,會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覺,才能積極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三、科學指導
(一)正確審美觀。
對學生在閱讀中由于自我經(jīng)驗局限性出現(xiàn)的一些不正確的理解,教師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給學生敞開心扉說想法的空間,從中了解學生的理解方式、水平,并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給予引導糾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二)科學質疑觀。
個性化閱讀是一種擁有批判意識的閱讀觀,包括批判課文的內(nèi)容和觀點,并陳之以理以及批判教師的觀點和錯誤,敢于向教師提出質疑。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文中提到:研究科學的人都把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然而他的真理被具有批判精神的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事實。要引導學生勇于質疑,不迷信閱讀文本和教師,多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敢于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并積極尋求資料支持。
(三)有效閱讀方法:
1、遷移法。指導學生把從課堂學到的理解詞句、概括內(nèi)容、歸納中心的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中去,培養(yǎng)自己運用知識、獨立思考和理解、歸納、概括的能力。
2、“三讀法”。
一是瀏覽性的泛讀法。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采取瀏覽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內(nèi)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nèi)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時間內(nèi)獲取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二是進行速讀訓練。在閱讀前確定閱讀的數(shù)量,限定時間讀完。三是品味性的精讀。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好詞佳句,把書中的精華變?yōu)樽约旱闹R營養(yǎng)。
3、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常用的筆記方法有:眉批(在閱讀時隨手進行,把讀書時產(chǎn)生的心得、評語、疑問等隨時寫在書頁的空白處);摘錄(把讀書時發(fā)現(xiàn)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提綱(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書或文章用提綱形式摘錄下來);心得體會(即讀后感)。批注(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標點符號分別表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等。
四、拓展延伸
個性化閱讀是建立在學生大量閱讀基礎上的。然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特別強調對課本上文章的精講精讀,造成學生的閱讀視野狹窄和對閱讀失去激情。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把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課外,引向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從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全方位、深層次提高語文的素養(yǎng)。如通過學習《觸摸春天》,學生雖已深深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但學生對熱愛生命、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的人物(如《千手觀音》表演者、張海迪、宋曉波、海倫—凱勒等)只留于表面感動,可以鼓勵學生拓展延伸,通過書籍(自傳、紀實文學等)、報刊雜志、網(wǎng)上查閱,更進一步了解他們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他們對生命的熱愛。
五、評價激勵
1、形成性評價。通過收集小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種種準確的數(shù)據(jù)(包括聽力、朗讀、作業(yè)、背誦、檢測等內(nèi)容),按照認知規(guī)律對小學生閱讀技能的形成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并以評價信息來指導學生新的閱讀過程。
2、診斷性評價。是對學生一個階段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測試、了解,看學生完成具體目標的程度,主要是對因受卷面考試限制而不能測評的知能點進行分散測試。如聽力、說話、朗讀等。
3、總結性評價??偨Y性評價是一種目標達成評價,是在學期末或學年末根據(jù)既定的教學目標,為確認學生達成目標的程度進行的總結性測試??煞譃椤奥犃Σ糠帧?、“朗讀部分”、“閱讀部分”、“作文部分”等內(nèi)容:聽力測試可以參照英語聽力測試的辦法,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各年級段的實際選擇不同的測試題型,對于容易聽清的內(nèi)容采用聽記、填空的形式,對于容易混淆的內(nèi)容采用判斷、選擇、問答的形式。朗讀測試主要通過對學生朗讀的技巧來進行評價。如朗讀的重音、朗讀的速度、朗讀的停頓、朗讀的感情。閱讀主要檢測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作文主要考查學生的運用、表達能力。
篇10
1. 營造氛圍,催生學生的閱讀興趣。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學校圍繞“書香校園”活動的開展,把學生帶進圖書館、閱覽室參觀閱讀,感受氛圍;各班用手抄報、讀書心得裝點“文化墻”;開展“親子閱讀”、師生共讀一本書等系列活動,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 廣泛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學期學習的課文只有20多篇,對于小學生來說,這個量是很有限的,與《課標》要求的閱讀量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要廣開閱讀門路,為學生拓展課外閱讀時空,多渠道為他們創(chuàng)設閱讀的機會。一方面,可以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選擇與課文的作者、歷史背景相關的故事,與課文內(nèi)容、形式、寫法相關的其他文章等。如:學習《猴王出世》《草船借箭》《景陽岡》等課文后,推薦學生課外閱讀《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學完《匆匆》后,指導學生閱讀《朱自清散文精選》;結合《冬陽?童年?駱駝隊》的學習,推薦閱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等。在結合教材進行推介的同時,還可以結合學生年齡、性別、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推介。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需要,選擇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發(fā)展的課外讀物。通過小說、詩歌、故事、童話、科普作品等大量的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3. 指導方法,變閱讀積累為寫作素材。① 誦讀,就是熟讀成誦。在理解的基礎上的背誦,是一種儲蓄式的積累,通過精讀背誦,可以將大量的詞匯和布局謀篇的章法儲存腦際,逐步形成各種各樣的優(yōu)秀寫作范型。下筆時,一旦觸發(fā)靈感,就可呼之即來,意到筆隨,妙語連珠。② 摘抄。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摘錄優(yōu)美、精彩的詞句、片斷,或整篇摘錄,或摘要,或縮寫。精選摘抄內(nèi)容熟讀背誦,在寫作中加以運用。③ 感悟。在閱讀實踐中,可以讓學生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旁邊加上批注。要求學生及時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寫思想短評,讓同學們在閱讀中得到寫作的鍛煉。
二、 生活積累是寫作素材之根
1. 引導學生感知生活,廣泛積累素材。寫作素材來源于日常生活,寫作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日常生活入手,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現(xiàn)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漸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一些能夠以小見大、能觸動內(nèi)心的小事,從一花一草一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情趣,從朋友親人那里感受情意深重,從同學老師的關懷中體會關愛,這些都將成為習作源源不斷的素材。如隨著季節(jié)流轉,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美景;放學路上、公交車上的美麗邂逅;超市、商場里的有趣故事;和鄰家伙伴一起經(jīng)歷的刺激探險……關注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培養(yǎng)學生在參與活動和感受事物時養(yǎng)成寫話、習作的自覺,那么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就無處不在。
2. 聚焦班級生活。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豐富的課程,風格各異的老師,活潑可愛的同學,以及多姿多彩的課內(nèi)外活動,都是小學生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好途徑。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活動,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感受多彩的校園生活。 “迎元旦”“慶六一”的文藝節(jié)目,運動會上的拔河比賽、接力賽,踢毽子、跳繩、打沙包等競技活動,興趣小組上的有趣活動等等,都是學生寫作的好素材。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觀察老師同學的動作、神態(tài),傾聽他們的語言、心聲,感受大家的情感、變化……在各種班級活動中,同學們培養(yǎng)了能力,找到了樂趣,更為寫作積累了素材。
三、 觀察積累是素材匯聚之途
1. 依據(jù)課文插圖,想象寫話。低年級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圖,教師要善于將各種插圖作為觀察的對象,通過指導學生看圖,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單幅圖,重點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順序;連續(xù)的圖片,要在了解圖片表達內(nèi)容的同時,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與圖片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加進自己的想象說一說、寫一寫,自然就解決了寫話素材的問題。如《雪孩子》一課,課文中的最后一張圖,是小白兔和她的媽媽仰望著天空,凝望著雪孩子變成的那朵白云。這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想象,小白兔會說些什么,再寫下來。通過看圖寫話,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閱讀興趣的同時,積累寫話素材。
2. 拓展課外途徑,豐富寫話。① 依托繪本。繪本畫面生動,故事有趣,同時語言又非常精煉,為學生看圖寫話提供了發(fā)揮的空間。鼓勵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或幾幅圖,通過仔細的觀察,再加入自己豐富的想象,來描述圖片的內(nèi)容。② 依托畫面。電視上、街道上、雜志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有趣的的宣傳畫、漫畫。教師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從平時這些生活中易見的素材入手,說一說,寫一寫,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又幫助學生積累了寫話素材。③ 定格生活。四季的變遷,校園的變化,同學之間的嬉笑玩耍,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等,都可以引導學生像照相一樣,把鏡頭定格后仔細觀察,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勤于思考,善于積累,那種“腹中空空,無話可說”的局面就會改善。
3. 抓住人物的特點,使文章更生動。觀察人物要抓住人物的一言一行。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對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摸得很準,了解得很深,特點就抓住了,文章的素材就有了。如在我校有個特別的群體――特教班的智障學生,實驗班的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不定期地和特教班的學生一起游戲。在游戲中,特教班的學生會表現(xiàn)出和其他正常學生不同的言行舉止,如在表示友好時、得不到重視時、被激怒時,他們都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同。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在情感上,他們有了更多的了解,學會了關愛,同時,也學會了怎樣更加準確地把握人物的特點。
4. 抓住物體的特征,使文章更具體。
(1) 對物的觀察要有順序。先寫哪兒都可以,但絕不能忽上忽下,忽前忽后,那樣就會使文章條理不清。如有位同學寫《我的照片》,既可以先總的介紹一下所有的照片,然后再重點寫其中的幾張,也可以反過來,先寫某幾張照片,再總述所有的照片。怎樣寫更好,完全取決于這位同學對照片的感覺和對文章的安排。
(2) 狀物要“活”。就是要把所描摹的物體寫得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一塊生物角,讓學生在花盆中種上各種植物,由專人負責,澆水施肥;或買個金魚缸,養(yǎng)只小烏龜,養(yǎng)兩條金魚,定時喂食。植物的生長、動物的成長都有著細微的變化,學生興致盎然,再輔以觀察方法的指導,每天進行觀察記錄,長此以往,學生的素材就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