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和古代文學的區(qū)別范文

時間:2023-08-24 17:40: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典文學和古代文學的區(qū)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典文學和古代文學的區(qū)別

篇1

論文摘 要:當前古代文學研究的培養(yǎng)重心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養(yǎng),該專業(yè)的研究生人才應該具備嶄新的文學觀念,將方法、主體、客體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以及大膽可貴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意識。與此相適應,古代文學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也應做出相應調(diào)整。 

 

從本質上而言,古代文學是一門特殊的歷史科學。它通過研究具有相對獨立審美價值的各種現(xiàn)象和符號,探索以審美心理為主的古代人類心靈運動軌跡,又通過古人的心靈感悟了解各時代社會的全貌。它與探索古代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哲學史一起,構成了一部有層次的人類精神史,進而與主要研究古代人類物質活動的一般歷史科學一起,構成了整個古代社會的立體透明復原圖象。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一門帶有深厚歷史積淀而又與現(xiàn)實保持一定距離的學科,其發(fā)展的空間經(jīng)受了種種極其嚴峻的挑戰(zhàn)和考驗,唯有不斷更新和改進古代文學學科教學和科研的內(nèi)容和方法,挑戰(zhàn)和考驗才會轉變成進一步發(fā)展的機遇和現(xiàn)實。而要實現(xiàn)這一轉變,關鍵在于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準確而言,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養(yǎng)塑造。這里所說的“研究生人才”,具體是指學歷在本科層次以上的碩士、博士乃至于博士后。當前學界對古代文學專業(yè)的本科層次教育―通識教育探討甚多,而對該專業(yè)研究生層次教育-精英教育甚少涉及?!吨袊髮W教育》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南開大學文學院寧稼雨教授的《古代文學研究生教學要培養(yǎng)精英素質》一文,該文從學習重點的差異、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術研究過程的艱難三方面對怎樣培養(yǎng)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的精英素質這一重要議題進行了探討。寧教授所論皆為鑿鑿之見,然筆者讀后頗有意猶未盡之感,故作此文以論述之,聊作寧教授文章的一點補充。 

當今學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斷涌現(xiàn),年輕學者已露頭角,學術刊物不斷增多,人文社會科學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就古典文學研究領域而言,老一輩學者漸次凋零殆盡,而以新時期培養(yǎng)的博士為主體的學者全面占據(jù)了學術舞臺。整體而言,學術的傳承完成了順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學者所擔心的:“我們對古典文學的命運卻有一絲隱憂,擔心在當今學術體制的制約下古典文學的內(nèi)在精神逐漸消亡,擔心未來古典文學界的話語霸權被毫無古典情結的學科帶頭人所占據(jù),擔心未來的新進博士最終以現(xiàn)代學科建設的名義‘革’掉古典文學的‘命’”[1],這種憂慮絕非空穴來風,當前學界的古代文學研究確有淪為其他現(xiàn)代學科附庸的傾向。筆者認為:要想在當今多元化的語境下保持古代文學內(nèi)在精神的純一性,要想讓古代文學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學科的侵襲之中,根本環(huán)節(jié)還在于對從事該門學科研究事業(yè)的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這是一個極具現(xiàn)實性和緊迫性的課題,也是古代文學學科能否發(fā)揚光大的命門所在。 

 

一、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的內(nèi)在品格 

 

外在行動發(fā)生于內(nèi)在品格,古代文學專業(yè)的研究生應該具有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內(nèi)在品格。 

首先必須具備嶄新的文學觀念,摒棄將古代文學作為歷史附庸、技巧淵擻的狹隘理念,樹立將古代文學視為一部與當代相通、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民族心靈史的文學觀,具有宏觀的大文學意識。古代文學學界倡導宏觀研究已有數(shù)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似乎存在一種誤解,以為題目大才是宏觀,于是有了許多大而無當?shù)臇|西。其實,倡導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著名學者陳伯海說:“于是我聯(lián)系唐詩的發(fā)展,晚唐詩壇的分派,乃至由唐詩向宋詩、宋詞轉變的軌跡,來探討李商隱詩歌的歷史地位,寫出《宏觀世界話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進入唐詩總體研究,由唐詩進人中國文學史總體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陳先生闡釋了他本人治學的軌跡,即由宏觀步入微觀,再由微觀回歸宏觀。由此可見,沒有宏觀意識的宏觀研究實為微觀研究的大雜燴,卻失了微觀研究的嚴謹扎實,正是一種空疏無用的學風。形成大文學意識觀的客觀依據(jù)是:一切文學作品都是作家以審美心理為主的整個心靈世界感受客觀現(xiàn)實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質形態(tài);作家的心靈也就是民族心靈的濃縮和積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靈也就是民族的心靈,體現(xiàn)了民族心靈發(fā)展的歷史。因此,就本質而言,文學是人類心靈的科學,古代文學本質上也就是人類心靈史的科學。此外,不能滿足于從豐富的文學作品中尋繹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脈絡,還要探明那些消極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導現(xiàn)實,人為消除某些心理環(huán)境,從而避免消極民族心理的不良影響。這里的大文學意識并不意味著取消學科界限和專業(yè)分工,而是強調(diào)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從事人文科學研究必須具有盡可能寬廣的理論視野和盡可能淵博的知識儲備。就古代文學專業(yè)而言具體體現(xiàn)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學史與文學理論;二是打通古代文學與現(xiàn)當代文學;三是打通古代文學內(nèi)部各分支學科的聯(lián)系;四是打通研究與創(chuàng)作的關聯(lián)。 

其次,應該具備將方法、主體、客體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從實踐和理論上把握客觀世界,為解決具體課題而采取的途徑和手段的總和,也是聯(lián)系主體和客體的中介。古往今來學者的優(yōu)秀研究成果,總是與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緊密相關。任何科學的方法都具有實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方法有其適用的對象,但它沒有事先設定用它進行的研究所能達到的層次,出神入化地運用某種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體、研究客體都有自身規(guī)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規(guī)定性外,還要尋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澤厚認為:“人們的性格、氣質、背景、基礎、興趣、潛力才能因人而異。。。例如有人適合于搞精確考證;有人更長于提出理論問題;有的長于分析;有的喜歡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靜的客觀描述;有的則不免主觀情感傾向的注入?!盵3]他主張在多樣的方法中,尋求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體的規(guī)定性只有靠苦讀積累才能把握,在這一基礎上,我們似可采取“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為手段,舍筏登岸,決不可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機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觀的限制,又需主觀的努力和識力。也許正因如此,當前古代文學學界我們看到的運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還不多。

再次,應該具有大膽可貴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意識。 

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建設能夠擁有今日之輝煌,靠的就是歷代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有識之士所組成的這支中間力量的開創(chuàng)性探索,假使沒有魏晉以來大膽主張文學脫離史、哲而另立門戶的有識之士,我國漫長封建社會的文學研究或許長期只是游離于文、史、哲研究之間的“四不像”,假使沒有進行縱橫貫穿、探索規(guī)律的開放式研究的有識之士,古代文學研究也只會停留在詩話、詞話式的小本經(jīng)營;假使沒有建國以來大膽主張古代文學研究應不拘于單一社會學模式的有識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學研究又豈能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當部分學者認為:古代文學并非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緊密的前沿學科,在當今市場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已難以像具有實用價值的經(jīng)濟學、法學、管理學等時髦學科一樣,有著施展創(chuàng)新才能的廣闊天地。這種偏見促使一些古代文學研究者在業(yè)務上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更遑論去進行創(chuàng)新和開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學作為一門科學,其創(chuàng)新與開拓的余地將永遠是難有窮期的,正如人的認識能力不斷前進而難有窮期一樣。從問題的多端性,可以產(chǎn)生大量新的假設;從問題的伸縮性,可以改變思維;從問題的新穎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傳統(tǒng)方式的解決方法。因此,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對古代文學研究生人才而言至關重要。 

上述三種品格,即為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必備的人文素養(yǎng)。與該素養(yǎng)相適應,研究生人才還應該具備扎實的美學、心理學、語言文字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說史知識,對倫理學、民俗學、民族學、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說史知識也應有基本了解。總之,應最大程度地掌握關于人的學說,尤其是有關漢民族學說的知識。 

二、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的培養(yǎng)措施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歷經(jīng)的各種轉變,以及這一轉變對于學術的推進,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與學術界其它領域一樣,上世紀80年代初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的撥亂反正僅僅是一場序幕。本世紀初,古典文學研究領域掀起的“新方法”熱及“宏觀研究”熱,其意并不是某種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單純倡導,實質上是借助當時思想界和文藝理論界的新的話語方式,旨在清理長期盤踞于古典文學研究中的舊的政治一元論霸權,揚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學研究由單一的政治批評轉變?yōu)槎嘣奈幕?、美學、文學批評,同時又不致于影響古代文學的學科地位.,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話,新型研究人才的培養(yǎng)對古代文學研究系統(tǒng)的更新轉變具有戰(zhàn)略性的價值意義。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們認為:老年學者和大部分中年學者的知識結構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經(jīng)定型,能夠使文學觀和研究方法發(fā)生根本性轉變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學研究者,其范圍主要包括在高校從事古代文學教研任務的人員,在社會科學研究部門從事古代文學科研的人員,在校學習深造的研究生,大學生以及部分青年業(yè)余文學研究者。他們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過廣泛接觸各門人文學科及其前沿動態(tài),并廣泛接觸新科學方法論知識而轉變成新型人才。而在這些人員中,研究生群體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何才能實現(xiàn)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轉變?首要條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當前學術界發(fā)展狀況而對古代文學現(xiàn)狀產(chǎn)生的不滿情緒和改革需求,這是轉變的內(nèi)在動因。此外,必要條件是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中的有關制度和觀念的相應改革,具體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改革傳統(tǒng)的單純傳授知識的教育模式,建構以傳授知識為基礎,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為主導的新型教育模式。這種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將古代文學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識而盲于現(xiàn)實,無益新知的“掉書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充分開動智力去鑒別,評價所學知識,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并由此出發(fā)去發(fā)掘創(chuàng)造新知識。導師可以要求研究生獨立查閱文獻,要求他們針對相關問題寫綜論或述評,并爭取在有關的學術刊物上正式發(fā)表。這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是對研究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歸納與分析能力、漢語的寫作能力的綜合訓練。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導師還應從多個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況,從入學直至論文撰寫階段,要不斷發(fā)現(xiàn)學生在科研基本功訓練上、知識面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及時指出,使之加以充實改進。也要了解學生的為人,并與其及時交流。同時,導師也要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捕捉研究生思維活動的閃光點,才能有利于開發(fā)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力和創(chuàng)造力,塑造其創(chuàng)新人格。 

其次,與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適應,要調(diào)整古代文學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并改變教學方式。除了教育部規(guī)定的專業(yè)課程和基礎課程外,要適當根據(jù)學科的相關性以及研究的興趣和要求,廣泛開設人文科學各學科的選修課,對于一些相關性密切且研究生興趣濃厚而本院校卻不能開設的課程,應允許并積極支持研究生跨校選修。所有選修課程都應該采用多提示、低課時的(包括提示學科重點、主要書籍文獻和解疑)的教學方式,而不必進行規(guī)定性考試,研究生在學習中確有所得者,可作自選題論文呈教師批閱。只有做到廣泛開設選修課與講授方法的改變相統(tǒng)一,才能使古代文學研究生既不致因課程繁多、考試頻仍而被動聽講、死記硬背,從而泯滅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能夠多、快、好、省地獲得形成創(chuàng)造力所必須的廣厚知識基礎,這一知識基礎也是形成全新文學觀和宏觀研究氣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變古代文學研究生信息相對閉塞的現(xiàn)狀,充分保障其信息來源。不僅保障其一般信息來源,如各類古籍文獻和前人研究著作以及本學科的各種刊物雜志,而且要重點保障那些傳達相關學科前沿動態(tài)以及新技術革命和新科學方法論最新成果的信息來源。不僅要保障其靜態(tài)信息來源,積極主動地提供各類書刊和網(wǎng)絡資源,而且也不能忽視動態(tài)信息來源的攝取,允許、支持并積極組織古代文學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指導教師不要以自己習慣的傳統(tǒng)治學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學習和思維,不要將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學觀念及其所運用的新方法視為旁門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誤和偏差來否定其研究,而應該在責任中加入對其勇于創(chuàng)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關方面都能對古代文學研究生采取寬容諒解乃至支持的態(tài)度,那就必然會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轉變?yōu)樾滦脱芯咳瞬拧?nbsp;

注釋: 

[1]周裕鍇:《原文閱讀與經(jīng)典模擬》,中國大學教學,2006年,第12期。 

[2]陳伯海:《中途小識—談談我對文學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識,1993年,第4期。 

[3]李澤厚 :《在多樣的方法中找到最適和自己的方法》,《文史專家談治學》,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22頁。 

[4]董乃斌:《古典文學研究的當代性和新方法》,《文史專家談治學》,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44頁。 

參考文獻: 

[1]周遠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北京:中國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創(chuàng)新教育全書[m].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學研究的邊緣[j].文史知識,2003,(5). 

[4]寧稼雨. 古代文學研究生教學要培養(yǎng)精英素質[j].中國大學教學,2006,(12). 

[5]李素娟.大學文科教學改革之我見[j].江蘇高教,2004,(6). 

篇2

關鍵詞 古代文學教學 雙重關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Pay Attention to Significance and Tradition

――The New Thinking and New Design of Current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ZHANG Liho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us, in the university literature courses, it's an ancient tradition of strong foundation course, it has always been the backbone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courses, specialist courses. So the ancient literature curriculum long way to go, need to constantly explore and research.

Key words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double attention

1 古與今――強化古代文學教學的時代意識

古代文學作品能夠流傳至今,說明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及不朽的藝術魅力。面對這些精華之作,高校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亦應該立足于今人,以今視古,使之植根于現(xiàn)實、關注現(xiàn)實。公木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研究?史之史》一文指出:“研究的對象產(chǎn)生于古代,立足點和著眼點則緊貼現(xiàn)實。不僅是用今人的理論去分析古人的概念,才能夠得出科學的認識與確切的評價;而且,也只有從現(xiàn)代思想與古代思想本質的聯(lián)系里去發(fā)掘、去尋找,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①由此可見,古代文學研究也應該緊跟時代的腳步,也要與時俱進。

用當代意識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掘、闡釋、激活古代文學作品中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價值,使之與現(xiàn)實世界發(fā)生意義聯(lián)系,并轉換成為一種精神滋養(yǎng)和審美愉悅。在教學中不僅要闡明作家作品原來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本來意義,更重要的是要闡明文本的內(nèi)在價值和對我們現(xiàn)實所產(chǎn)生的意義,從而拉近古代文學作品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以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達到育化心靈的效果。

用當代意識發(fā)掘、闡釋古代文學作品豐富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認識我國先哲高度的科學思辯和科學成就的同時,受到科學素養(yǎng)的浸潤和啟迪。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不僅具有豐富的人文、地理、物理、數(shù)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而且蘊含著高度的科學精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當代意識去發(fā)掘、闡釋它們,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精神的滋養(yǎng)與熏陶。

用當代意識發(fā)掘、闡釋古代文學作品中豐富的“超前意識”,運用新的研究方法,探究古代文學作品所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因而,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們充分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國古代思想的精華,陶冶他們的性情,使他們能夠更適應社會,更知道前進的方向。

2 源與流――關注古代文學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

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是源,古代文學是對古代文化的濃縮與精華,是流。古代文學的教學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注意將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課堂中來,同時更要注意文學與文化的關聯(lián),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察源知流。

文學作品與文學傳統(tǒng)。在傳統(tǒng)的古代文學的講述過程中,我們關注的是對一部部作品的解讀,將每一部作品的內(nèi)容、藝術特色闡釋的很全面,但往往忽略了文學作品與文學傳統(tǒng)之間的關聯(lián)。每一部文學作品都不是橫空出世的,是有著長久的文化傳承的,正如弗萊所說“詩歌只能產(chǎn)生于其他詩篇;小說產(chǎn)生于其它小說。文學形成自身,不是從外部形成:文學的形式不能存在于文學之外?!雹谡f明后來的文學藝術的樣式是來源于原始的文學藝術的樣式的。在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文學傳統(tǒng)的挖掘。如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鬼魂”文學的創(chuàng)作始終不絕如縷,“鬼魂以幻象的形式出現(xiàn)”,人死時脫離肉體的魂幻化為鬼,在人死亡之后繼續(xù)存在和能夠獨立活動的靈魂常常被稱作鬼魂,并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動。這種來源于人對未知力量恐懼的鬼魂形象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鬼魂文學正是在這種文化傳統(tǒng)基礎上產(chǎn)生發(fā)展起來的。但是,鬼魂文學與鬼魂文化又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鬼魂文學是借助鬼魂文化所進行的新的藝術想象和新的藝術創(chuàng)造。鬼魂文學中的鬼魂形象已經(jīng)不是原來鬼魂文化中的鬼魂,而是作家以全部生命熱情和潛意識投射而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全新的藝術形象。因此,這一類文學創(chuàng)作是植根于先前的文學傳統(tǒng)的。

文學與文化傳統(tǒng)。20世紀中葉以來,在文學研究堅持自身研究的前提下,文學的文化研究成為歷史大的發(fā)展潮流?!拔膶W研究的定義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微觀上討論某一部文學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個性、景物相襯、因果關系,也不局限于從宏觀上探討某一歷史時期出現(xiàn)哪些文藝思潮和文學流派;即不僅是直接孤立的分析文本的語言特色和文章結構,亦不是間接的從某一作家的家庭背景或社會環(huán)境的角度去考慮對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事實上,一部文學作品是在以上多種因素的互相作用下產(chǎn)生出來的,而且還有意無意的接受它學科的‘滲透’和‘融合’。因此文學研究必須透過傳統(tǒng)的視野,進行多學科、多方位、多層次的文化剖析研究” 。③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文學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我們不能顧此失彼,而應該注意打破時代界限,通觀中國古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流程,從而貫通古今,梳理出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脈絡、演變歷程,尋找到后來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頭和模式。當我們講述前一段文學時,一定要注意它對后來文學的影響;當我們講述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時,也要時時回顧先前的文學,尋找到其原型發(fā)生、流變的脈絡。④文學創(chuàng)作總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傳統(tǒng)來進行的。只有在大文化模式、文學模式的統(tǒng)攝之下,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文學源遠流長的文化河流,才能真正做到查源知流。

文學作品與文化語境。在中國古代文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我們注重的是文本的字、詞、句和段的解釋,只是單純地就文本解讀文本,很難或根本不可能揭示文本的真正意義。在以往的《詩經(jīng)》的講授中,教師們非常注意《詩經(jīng)》的“詩教”作用,或者只是單純的強調(diào)《詩經(jīng)》“賦比興”的藝術手法,脫離當時的文化語境,以儒家的經(jīng)學家的思想來解讀《詩經(jīng)》的篇章,沿襲前人的觀點,不加深入的追究與思考,就可能會斷章取義扭曲其原本的含義?!对娊?jīng)》中許多與愛情相關的詩作如《關雎》、《莒》等都有有關“采摘植物”的描寫,愛情與采荇菜、采莒等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為什么會把它們組接到一起,難道僅僅是“興”的藝術手法嗎?只有我們沖破歷代經(jīng)師名儒們的“政教”、“詩教”的迷霧,將《詩經(jīng)》與當時的文化語境聯(lián)系起來,才能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從文化闡釋的角度來解讀,這些植物都是女陰崇拜的象征物,這些詩是古人生殖崇拜、祭祀儀式、宗教儀式的一種文學性的記錄。只有把握了這種文化語境,才能真正理解《詩經(jīng)》的深刻內(nèi)涵,也才能使學生們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努力還原當時的文化語境,將文學文本放置于文化語境之中予以解讀、闡釋,做到知源查流,真正揭示文學的意義和價值,是目前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的一個新的重要任務。

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如影隨形,血肉相連,很難剝離。文學既是某一特定歷史文化時空的產(chǎn)物,同時還忠實地再現(xiàn)了其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那個時代的社會文化,因此對古代文學的研究與教學,既是進入古人的精神世界,體會古人的生存智慧的過程,也是建構自己的生存智慧的過程。在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既要注意挖掘古代文學的現(xiàn)代意義。更要注意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文化傳統(tǒng)之中去揭示每一部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與意義,將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引入到教學中來,真正提升古代文學的教學質量。

本文章為“破學科與跨文化――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教研項目的結項文章,項目編號jsjy200944

注釋

①公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研究?史之史.文學遺產(chǎn)編輯部:百年學科沉思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58.

②[加]諾斯萊普?弗萊.批評的剖析.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97.

篇3

在古代文學教學過程中,“史”和理論的講授固然少不了,但作品的賞析理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加重要。因為,作品的理解記憶正是進一步學習掌握文學史的基礎。離開了一首首具體作品,文學史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筆者在多年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講授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nèi)绻皇撬烙浻脖澄膶W史上的某個概念,或某個作家的藝術成就、某種文學現(xiàn)象的價值和意義,那么這種記憶往往是暫時記憶。隨著考試結束,學生們也就把死記硬背的東西還給老師了。更不用說一兩年之后,他們還能掌握多少文學史的知識。而反過來,如果學生們真正讀懂了一首優(yōu)秀的作品,從心底欣賞它、喜愛它,并把它背誦下來,那么這種記憶往往是永久性的。多年以后再提起某首作品,仍能眉飛色舞,娓娓道來。而且,背誦了一個作家的多首代表性作品,再來理解這個作家的藝術成就,則是水到渠成之事。要想學好中國古代文學,理解記誦大量的作品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既然理解記憶作品這么重要,那么采用怎樣的方法才能更好實現(xiàn)這一目標呢?筆者以為,“吟誦”正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手段。當今全國高教系統(tǒng)都在推進教學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忽略或忘記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從這個意義上說,筆者提倡是恰恰是“復古”。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所說的“復古”并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古人,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像唐代的陳子昂和李白那樣,“以復古為革新”,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繼承和借鑒古人的優(yōu)秀成果,來為當代服務。吟誦是中華古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被稱為一門絕學,曾延續(xù)數(shù)千年而不衰。然何為“吟誦”?卻至今未有較為明確的解釋。筆者曾在南京師范大學求學期間向陳少松先生學習過吟誦的一些基本知識。陳先生的說法是:“傳統(tǒng)的吟,就是拉長了聲音像唱歌似地讀;傳統(tǒng)的誦,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有節(jié)奏地讀?!盵1]

陳先生給吟誦下的定義說出了吟誦的一些基本特點,但仍然不夠具體。而在更早的時候,著名的語言學家、音樂家趙元任先生曾對“吟誦”和“吟唱”進行過更為細致的區(qū)分:“吟唱。這是一種運用語言的風格,它既不是聲調(diào)和語調(diào)的數(shù)字合成,從而產(chǎn)生一種通常的語言,也不是具音樂旋律的歌唱,它是介乎這兩者之間的東西,它主要基于語詞的詞素的聲調(diào)之上,并以固定的方式為其說話的特點?!捎谝鞒耆Q于聲調(diào),所以每種方音自然都有其不同的吟唱方式?!薄耙髡b基本上取決于聲調(diào),但又不十分明確。假如有了特定的語詞,它們的聲調(diào)只允許有限的變化。在這個范圍內(nèi),念或吟誦的人經(jīng)過較多的傾聽和練習,就可以即興吟誦,但一般不即興吟誦,而且每次吟誦同樣的文本時不能重復相同的調(diào)子?!盵2]在趙元任先生看來,吟誦與吟唱相比,在聲調(diào)上具有一定的不固定性,但又不同于完全的即興發(fā)揮,介于吟唱與朗誦之間。以上兩位先生的觀點都給筆者以極大的啟示。但筆者以為,在當代高校古代文學教學中,對于“吟誦”的定義不能過窄,我們更應該提倡一種廣義的吟誦概念。這個概念包括傳統(tǒng)意義上的吟唱、吟誦以及朗誦。對于高校中文系的學生來說,他們所關心并不是“吟誦”概念本身學術意義上的探討,而是這種學習方式對提高文學作品鑒賞分析能力的作用。所以筆者認為,吟唱、吟誦、朗誦都是古代文學教學中所需要的,三者若能結合起來加以運用,則可以取得更佳效果。吟誦對于古代文學,特別是詩詞學習的重要性,是由古典詩詞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早在《尚書•堯典》中就有“詩言志,歌永言”的說法,“永”也就是“詠”,指延長詩的語言,徐徐吟誦,以突出詩的意義。

《毛詩序》又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盵3]詩歌是人的真情實感的外化和抒發(fā),而“詠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詩歌的抒情效果。《漢書•藝文志》則進一步闡述道:“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fā)。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鼻宕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曰:“倍文曰諷,以聲節(jié)之曰誦……誦非直文,又為吟詠以聲節(jié)之……”可見,歌詠吟誦的賞讀方式正是由詩歌自身特點所決定,詩歌需要吟誦,詩歌離不開吟誦。如果吟詩吟得好,甚至能產(chǎn)生出人意料的作用?!犊鬃蛹艺Z•困誓》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之宋,匡人簡子以甲士圍之。子路怒,奮戟將與戰(zhàn)??鬃又怪?“惡有修仁義而不免世俗之惡者乎?夫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是丘之過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為咎者,則非丘之罪也。命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彈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終,匡人解甲而罷??梢娫姼杞?jīng)吟唱之后所產(chǎn)生的感染力是何等驚人,竟能讓戰(zhàn)爭消彌于無形。當然,很多學者認為《孔子家語》是偽書,筆者在這里也不指望讓吟誦去消滅戰(zhàn)爭,但這個故事還是提示我們,應該通過吟誦去提高高校古代文學課的教學效果。其實不止詩詞,吟誦同樣也是學習文章的好辦法。

清代著名桐城散文家姚鼐在《與陳碩士札》中說過:“大抵學文者,必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眲⒋罂凇墩撐呐加洝芬舱f:“歌而詠之,神氣出矣?!痹谕┏桥缮⑽募覀兛磥恚髡b歌詠于學習散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能“默看”,那么終身都只能是個外行。在姚、劉二人的基礎上,張裕釗在《答吳摯甫書》中總結出了有名的“因聲求氣”說:“古之論文者曰,文以意為主,而辭欲能副其意,氣欲能舉其辭。譬之車然,意為之御,辭為之載,而氣則所以行也。欲學古人之文,其始在因聲以求氣,得其氣,則意與辭往往因之而并顯,而法不外是也?!蜃髡咧鲆簿靡?,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則務通乎其微。以其無意為之而莫不至也。故必諷誦之深且久,使吾之與古人祈合于無間,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究極其能事?!室κ萧咧T家因聲求氣之說,為不可易也?!惫湃说倪@些說法對我們今天學習吟誦、運用吟誦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二、吟誦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具體要求

吟誦在高校古代文學教學中的作用十分明顯,具體說來主要包括這樣三點:

(1)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師課堂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往往是由教師在板書或幻燈片的配合下,逐一講解作家的生平、作品的主題思想內(nèi)容、藝術特點,最后再歸納作家的藝術成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四平八穩(wěn)地講,學生無精打采地聽,教學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吟誦這一環(huán)節(jié),則可以起到變換課堂教學節(jié)奏的作用,對學生的聽覺產(chǎn)生刺激,并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人們總是愿意關注新穎的事物。在傳統(tǒng)的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加入吟誦這一環(huán)節(jié),無疑是對課堂教學手段的豐富,同時也符合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

(2)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在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吟誦不光是教師吟或放音像資料,更需要全體同學的參與。由于吟誦需要發(fā)聲,而且是在眾人面前發(fā)出聲音,這就會讓參與其中的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自身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不僅是聲音的能力,更是一種包含自信心、表現(xiàn)欲以及對作品深入理解的綜合能力。在吟誦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對古典文學作品的理解賞析能力,并且展現(xiàn)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

(3)豐富學生課余自學的方法和手段。對于大學中文專業(yè)學生來說,課余自學這一塊往往顯得比較薄弱。與理工科學生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做實驗不同,中文專業(yè)的學生課余時間相對比較“自由”。于是就出現(xiàn)了平時玩,考前突擊復習背誦的不正常現(xiàn)象。這時當然存在一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看書”的枯燥性也是學生不愿主動自學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古書古籍,看起來難免會有艱澀之感。而且,“看書”往往容易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制約,必須在一個相對安靜封閉、無人打擾的環(huán)境里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大學宿舍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環(huán)境,而學校圖書館緊張的座位也限制了學生看書的時間。在多了吟誦這個學習手段后,學生課余自學古典文學的空間就大大拓展了。不論是走路、運動,或是茶余飯后,都可以較為自由地進行吟誦學習,這無疑可以更好地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自學,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既然吟誦對教學有這么大的促進作用,那如果運用好它也就顯得十分關鍵了。在筆者看來,具體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自身要提高對吟誦教學的認識,要清醒地意識到吟誦是古代文學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絕不是什么落伍或過時的東西。無論是朗誦、吟誦還是吟唱,都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在高校古代文學教學中,教師要大膽、自覺地對其加以運用,并不斷總結經(jīng)驗,把握規(guī)律,讓吟誦這一古老傳統(tǒng)在當代高校教學中煥發(fā)出新的風采。第二,盡管吟誦并無完全通行的格式可言,但一些基本的規(guī)律還是必須掌握的。比如,在處理音長音高、平聲與仄聲關系時一般應遵循如下原則:(1)“平長仄短”。就是說,平聲字要讀得長一些,仄聲字要讀得相對短一些。(2)“平低仄高”。就是平聲字讀起來相對低沉,而仄聲字讀起來應比平聲字更加高亢響亮。關于這一點,有些學者提出了不同意見,甚至認為應該是“平高仄低”。這種爭論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中國中古以來語音體系的變遷。唐宋時代中國人說話分為“平上去入”原則,而元代以后,慢慢演變?yōu)榻裉斓钠胀ㄔ捤穆暋UZ音體系不同,用來讀詩詞的效果當然也有區(qū)別。筆者認為,我們今天在吟誦時還是要盡量遵循“平低仄高”,這樣可以更好地體會古典文學作品特有風味。(3)“平直仄曲”。平聲字在吟誦的過程中,音高的變化較小或不明顯。而仄聲字在讀的過程中,音高往往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明代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曾經(jīng)這樣描寫過四聲的讀法:“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彼^“聲音平道”,就是音高的相對穩(wěn)定;而對于上、去、入這三個仄聲來說,誦讀過程中音高往往有明顯的變化。

除了音長、音高、平仄,節(jié)奏也是吟誦教學中必須強調(diào)的。對于一首作品來說,能否準確地讀出它的節(jié)奏,不僅僅是個“美感”的問題,更關系到對它的理解與掌握。在筆者看來,散文、古體詩的節(jié)奏與近體詩、詞、散曲的節(jié)奏是不同的,吟誦的要求也不一樣。對于近體詩詞來說,作品中每一句自身的節(jié)奏較為重要。(1)五言近體詩。每句的節(jié)奏應該是“2-2-1”或“2-1-2”。孟浩然的《春曉》,第一句應該讀成“春眠-不覺-曉”,第二句則應該讀成“處處-聞-啼鳥”,第三句讀成“夜來-風雨-聲”,最后一句讀成“花落-知-多少”。一、三兩句是“2-2-1”,而二、四兩句則是“2-1-2”,如果讀反了,則不符合詩歌的原意。從節(jié)奏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盡管這首詩很短,卻包含了節(jié)奏的齊整與變化,這也正是首小詩魅力獨具的一個重要原因。(2)七言近體詩。其節(jié)奏可以由五言詩類推,就是在每句開頭再加一個“2”,變成“2-2-2-1”或“2-2-1-2”。如杜甫的《登高》,第一句應讀成“風急-天高-猿-嘯哀”,第二句讀成“渚清-沙白-鳥-飛回”,第三、四句讀成“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從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出杜甫律詩在節(jié)奏方面的變化多端。(3)詞。詞由于句式長短不一,節(jié)奏的變化也更多。由于有一部分詞牌,特別是小令,與近體詩關系密切,所以在誦讀節(jié)奏上也與近體詩相近,如《鷓鴣天》、《菩薩蠻》等。但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就不同了。在慢詞中,特別要注意“領字”的效果。如柳永《八聲甘州》中“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一句,“漸”即為領字,統(tǒng)領后面的“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所以在讀“漸”字時,要在后面加入較為明顯的停頓,這樣才能突出這個領字的作用。否則,如果不加停頓,則“漸”字只是針對“霜風凄緊”,而與后面的“關河”與“殘照”無關,這就破壞了詞原有的意境。再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一句中,“嘆”與是領字,讀時也要加以明顯停頓。

對于長篇古體詩和散文來說,由于篇幅較長,每一句句內(nèi)的節(jié)奏并不如近體詩詞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整篇作品在節(jié)奏上的變化。比如李白的《將進酒》,從開頭至“千金散盡還復來”,是為詩人情感的醞釀與過渡,在吟誦時語氣可較為平緩,節(jié)奏也較慢。而從“岑夫子,丹丘生”至詩歌結束可謂歌中之歌,詩人的情感如火山噴發(fā)而出,在誦讀時應該加快節(jié)奏,語氣也要更加激烈高昂。這樣的吟誦方式才能更好地展示出這首作品的藝術效果。又如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這篇散文,從開頭“某啟:昨日蒙教”至“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敘述自己寫這封書信的原因,并表現(xiàn)了自己的謙遜之態(tài)。這一段讀起來應該用較舒緩平和的語氣。而從“蓋儒者所爭,尤在名實”開始,作者轉入批判司馬光的錯誤觀點,語氣逐漸激烈,吟誦時節(jié)奏應當加快。文章最后“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一句,則又轉為平緩,節(jié)奏變慢。這種節(jié)奏上的變化在吟誦時一定要體現(xiàn)出來,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文章的藝術魅力。由于歷史變遷,今天我們在吟誦古代文學作品時,已經(jīng)不可能全用古音了,而只能以普通話四聲作為基本音。但同時要注意的是,古典文學作品中有一些字我們今天在吟誦時仍然要發(fā)古音或遵循古音的一些發(fā)音規(guī)則。如杜牧《山行》的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在普通話中念xié,但在吟誦時我們應讀為xiá。在平水韻中,“斜”屬“麻”部,讀為xiá,這樣才能和第二句“白云生處有人家”的“家”相押。再如李白《清平調(diào)》中“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的“看”字,今天普通話應讀第四聲(仄聲),但在詩韻中,卻應該讀第一聲(平聲),這樣才能和第四句“沉香亭北倚欄桿”的韻相一致。尤其是那些古今發(fā)音變化較大的字,如入聲字,在吟誦時一定要注意。如李清照的《聲聲慢》,押的是入聲韻,而今天普通話已經(jīng)沒有入聲。我們在吟誦時應盡量讀出入聲的效果,如“黑”要讀成短促的he,“摘”要讀成短促的ze,“得”要讀成短促的di。短促的入聲韻能夠較真實地傳達出詞人內(nèi)心惶惑與不安,而如果完全用普通話的發(fā)音方法去讀,這首詞的藝術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三、高校吟誦教學的三個誤區(qū)及對策

盡管相當多的高校古代文學教師都已意識到吟誦教學法的重要性,也努力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關嘗試,但效果往往不理想。歸結起來,目前各高校的吟誦教學存在以下三個誤區(qū):

(1)教師自身的吟誦知識和藝術修養(yǎng)積累不夠,對不同的人吟誦同一作品的水平高下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并導致不能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吟誦范例。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高度發(fā)達,近幾年在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大量的吟誦音像資料,這無疑給學生學習吟誦提供了幫助。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網(wǎng)上的吟誦資料往往魚龍混雜,其中既有名家的吟誦片段,也有一些濫竽充數(shù)的段子。如果教師不能進行認真的甄別和精心的選擇,胡亂向學生推薦范例,則可能造成學生盲目模仿一些低水平的吟誦作品,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力、鑒賞力停滯不前甚至退化。

(2)對教學對象缺乏足夠的了解,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大學生不同于小學生,他們都是成年人,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和判斷力。教師不可能要求他們像小學生那樣,什么都聽老師的。如果他們感覺老師的吟誦一點都不美,甚至很難聽,往往就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連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音樂都已經(jīng)過時不想聽了,古詩詞吟誦想吸引他們談何容易。因此,教師自身的吟誦一定要有基本的美感,在節(jié)奏和韻律上符合音樂和詩的基本要求。

(3)吟誦教學的方式和手段過于單一?;蛘呤窃谡n堂上簡單地播放一下從網(wǎng)上下載的吟誦片段,或者只是教師本人用很短的時間吟誦一下作品。無論哪一種,學生在下面只是機械被動地聽,能聽進多少,學到多少,就很難說了。

針對以上三個誤區(qū),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

(1)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吟誦水平。一方面努力學習關于吟誦的基本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廣泛學習名家的吟誦技法,既可以通過音像資料學,更要爭取機會當面請教。目前國內(nèi)仍有一批前輩學者多年研習吟誦,造詣深厚。而且不同的名家,往往有不同的風格,每個人對吟誦的見解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果能得到他們的指點,廣泛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融會貫通,就一定能大幅提高自身的吟誦水平。

篇4

【關鍵詞】“赤字之心”;王國維;知識結構

“赤子之心”說見于《人間詞話》(徐調(diào)孚校注版)卷上第十六則,其云:“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睂@則詞話的理解體現(xiàn)了王國維學貫中西的知識結構。

一、 “赤子之心”說的西方淵源

佛雛在其《王國維詩學研究》中曾說:“王氏‘赤子’說,……其直接淵源,則在叔本華所謂天才的‘童心’,他所取于‘赤子’的,似是一個處于自由狀態(tài)的‘自我’。” [1]他直接點出了王國維“赤子之心”說的理論淵源,對我們理解“赤子之心”頗具啟發(fā)意義。叔本華認為天才和兒童的共有特征就是天真以及單純的、自由的心境。擁有這樣心境的天才詩人可以擺脫個人欲望與利害關系,客觀地窺視人類與事物的內(nèi)在本性,并且把窺視到的內(nèi)在本性與自身單純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一并表現(xiàn)出來。雖然這種情感具有個體性質,但其中所蘊含的內(nèi)在本性則往往具有人類共有的性質。不僅僅是后學對王氏學說闡釋時發(fā)現(xiàn)“赤子之心”說與叔本華理論的關系,王氏自己在《叔本華與尼采》中也曾有過論述:“天才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蓋人生至七年后,知識之機關即腦之質與量已達完全之域,而生殖之機關尚未發(fā)達,故赤子能感也,能思也,能教也。” [2]其意旨在于不失赤子之心者可以超脫意志(欲望)的束縛,進入思考與感悟的高級階段。又說:“赤子若狂也,若忘也,萬事之源泉也,游戲之狀態(tài)也?!?[3]其意旨在于不失赤子之心者可以暫時超脫外界的利害關系進入自由自在的藝術境界。

在王氏看來,李后主就是這樣的天才詩人。一來后主的個人生活基本限于宮廷,閱歷相對較淺,經(jīng)歷政治變動被囚之后,生活就更加簡單。二來由于政治變動,他經(jīng)歷了亡國之痛,成為階下囚,這種痛楚讓其能夠超越個人命運,進入社會普遍領域。其早期的生活相對來說比較歡愉,其詞也流露出愉快的感受。如《玉樓春》和《浣溪沙》。中期的生活比較慘淡,積貧積弱的小國已經(jīng)招架不住北方強敵的威壓,他的詞中也表現(xiàn)出對無力回天的苦惱與悲哀。如《清平樂》(別來春半)、《搗練子》(深院靜,小庭空)。詞中沒有了早期的歡愉,代之以對淡淡的悲傷。后期的生活比較悲慘,他成為宋之階下囚,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自然也反映在他的詞上,中期詞中淡淡的悲傷被對昔日奢華生活的回憶與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所代替。如《望江南》中把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直接表現(xiàn)出來:“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正是這樣一位李后主在他的早、中與晚三個時期都體現(xiàn)了純真的大孩子氣,其閱歷之淺也給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以至于被囚時還不避諱,最終招致殺身之禍。國家不幸,詩家興。其詞倒是在詞學史上留下一筆,成為王國維筆下的天才詩人。

從以上可以見得,王國維所提出的“赤子之心”,不同于老子的“赤子之心”(與世無爭的純真),不同于孟子的“赤子之心”(有德行的人),而是具有西方哲學內(nèi)涵的“赤子之心”,其對于人的意志與外界利害關系的超脫更是直接來源于叔本華的哲學理論。

二、“赤子之心”說的古典淵源

葉嘉瑩女士指出:“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便曾受到兩種傳統(tǒng)批評方式的影響,既好以作者之人格性情為評說作品風格之依據(jù),又好以具體之意象來喻示作者之風格?!?[4]她所舉之例正是“赤子之心”這一則。

以作者之人格性情為評說作品風格之依據(jù),在我國古典詩歌評論中是很重要的一種的方式。中國人本來就習慣將歷史人物分作幾等,最典型的表達乃是在《漢書·古今人表》,其中將上代歷史人物分作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三等,共有九等,即所謂“九品論人”。“東漢后期,品評人物之風更為興盛,開始從整體上以意象語形容其胸襟、德性、氣度、風韻?!?[5]漢魏之際的劉邵的《人物志》是一部關于品評人物的理論著作,該書總結了過去的人物品評理論,在當時和后代有很大的影響。將人物品評與文學批評結合起來究其原因還是出于人品與文品合一的思想。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幾乎一直都存在著把文品與人品緊緊結合起來。劉勰《文心雕龍·體性》中的“觸類以推,表里必符”也表達著這樣的思想。王氏在其《文學小言》中說:“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6]此段小論給人物品評與文學批評的關系做了極好的注腳。同時,也指導著王氏自己的詞話批評。

將人物品評與文學批評結合起來最大的缺點就是專以人物品評來評價文學藝術,就會忽略文學藝術自身的藝術規(guī)律與藝術價值。因為人在現(xiàn)實生活的所積累的經(jīng)驗與在文學作品中所體驗的經(jīng)驗不能混為一談,兩者存在質的區(qū)別。畢竟,文學藝術是通過想象與情感的結合表現(xiàn)作者自身對社會、人生、自然等的認識,這種認識區(qū)別于現(xiàn)實。王氏作為一代大師自然不會不知道這一點,反觀其說后主詞“不失赤子之心”是“為人君所短,詞人所長”,并不是盲目將人格與文學批評聯(lián)系在一起,而是就作者性情中某一方面的特質與其風格存在因果關系來展開討論。后主之詞其情感自然流露且純真,與其為人率直便確實存在相通之處。王氏在《人間詞話》中應用此種批評方法,不僅僅見于這一則,其他則也有體現(xiàn)。如上卷第四十四則“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钡谒氖藙t“周介存謂‘梅溪詞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瘎⑷邶S謂‘周旨蕩而史意貪。’此二語令人解頤?!蓖跏蠈⑦@種批評方法應用的非常恰當,發(fā)揮了此方法的長處,也避免了短處,將詩與人的合二為一,也點出了詩歌中真情實感的源流之一,這也是我國古代文學批評值得珍視的寶貴傳統(tǒng)。

篇5

一、現(xiàn)狀分析

眾所周知,學科建設在高等學校各項工作中可謂是“龍頭”工程。因為,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學科綜合實力體現(xiàn)著高等學校的水平。學科建設,無論是本科教育還是研究生教育,其重要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學科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和長久性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斷創(chuàng)新。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是高等學校設置最早、最普及、影響最廣泛的學科之一。全國民族高校也都有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只不過和一般院校有所不同的是,一些民族高校將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中單列了出來。民族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相對于許多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而言,在人才培養(yǎng)、師資隊伍、專業(yè)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既有相似的問題,更面臨著自身特殊的困窘。最主要的在于:第一,在民族高校內(nèi)部,由于強調(diào)和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對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重視不夠,無論是經(jīng)費或者是項目等方面都很難向其傾斜;第二,民族高校內(nèi)部一味強調(diào)應用性、實用性的學科,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基礎性、應用性地位和作用,忽略該學科對其他那些應用性、實用性學科的支撐作用;第三,民族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往往又不被全國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主流學術界所認可,處于幾近邊緣化的境地。因此,民族高校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在校內(nèi)被忽略,在校外被邊緣。有感于被忽略、被邊緣的尷尬境地,西南民族大學才在2008年11月年發(fā)起并舉辦了“全國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區(qū)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科建設研討會”[1]。此次研討會由國家民委教育科技司、西南民族大學主辦,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承辦。

在首屆研討會上,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2010年6月更名為“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對于民族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提出了“堅守與突破”的主張?!皥允亍敝傅氖请m然我們是民族高校的中國語言文學,多民族語言文學是我們的特色,但我們必須堅守全國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基本旨趣、主要原則和共同追求,否則我們就無法融入主流學術界;“突破”指的是我們在遵守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主流學術界有關規(guī)則的同時,必須在我們自身的學科建設上做出特色、突出優(yōu)勢,從而突破民族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被忽略、被邊緣的困境。其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由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主辦的“全國民族院校與民族地區(qū)高校中文學科及相關專業(yè)教材建設研討會”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2010年8月22日至25日由大連民族學院文法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共同主辦的“全國民族院校與民族地區(qū)高校中文學科及相關專業(yè)教材建設研討會(第二次會議)”在大連民族學院召開;2011年12月9日至12日由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北京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和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聯(lián)合主辦的“多維視野下的文藝學學科發(fā)展暨文學理論教材建設研討會”在廣西民族大學召開;2014年9月19至21日由云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舉辦的“全國民族大學及邊疆院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云南民族大學召開。這些研討會,使民族高校學人在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上,達成了許多共識,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毋庸置疑的是,民族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現(xiàn)狀,與我國眾多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政治生活、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等對人才的需求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民族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還任重而道遠。

二、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之于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作用

在云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舉辦的“全國民族大學及邊疆院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上,同行專家學者就“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地位及特色”“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模式及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文學與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和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全國民族大學及邊疆院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材建設及編寫”等十項議題進行了研討,共商民族大學及邊疆院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問題。我認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和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是一種唇齒相依、互相依托、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關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之于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其他二級學科具有輻射作用和整合功能。首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有關理論、方法、理念、思路運用到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等學科研究中,可能促進這些學科在傳統(tǒng)研究領域之外開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從而產(chǎn)生新的研究成果。“比較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異中見同,同中見異,從而認識某一或某類事物的特殊本質和共同本質?!?/p>

而比較文學最根本的性質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文學性、可比性、跨越性”[2]。如果我們自覺地有意識地把比較文學的“影響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闡釋”等理論、方法、理念、思路運用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下屬其他二級學科的研究當中,可能會促進這些二級學科的研究有新的突

破、質的飛躍。比如我們可以在“視域融合”的基礎上,來尋覓人類共有的“詩心”,發(fā)現(xiàn)文學藝術的本質特征和基本規(guī)律,形成更全面、更宏觀、更理想的文學觀念,建立更科學、更完善的文學理論。又譬如我們在從事語言學的研究時,如果有意識地進行比較分析,把不同語系的語料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研究,找出它們在語音、詞匯、語法、修辭等方面的異同或對應關系,從而可能加深對研究對象的理解與把握。再有,現(xiàn)在不少青年學人談到中國古代文學時都說可供研究的對象和領域很有限了,如果有意識地把比較文學的理論、方法、理念、思路運用到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當中,我們不僅可以繼續(xù)對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文本的情節(jié)內(nèi)容、人物形象、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進行研究,還可以對過去較少涉及的文本的文藝思潮、文學團體、文類結構、美學風格、原型母題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這樣也許會發(fā)現(xiàn)新的研究領域,使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學術空間得到拓展。尤其要強調(diào)的是,有意識地將比較文學的理論、方法、理念、思路等運用到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之中,更應該成為民族高校從事民族文學研究學人自覺的學術理念和為學意識。我們曾撰文指出“文學性、可比性、跨越性———比較文學的性質和特征,決定了多民族國家內(nèi)部自成體系的不同民族文學之間的比較屬比較文學范疇,從而內(nèi)在地決定了民族文學研究與比較文學聯(lián)姻的可能性、必要性、必然性?!盵2]中國社科院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所扎拉嘎研究員也曾說:“只有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審視民族文學,才能使民族文學研究不斷深入。這就是說,將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與比較文學更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對提高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的學術理論水平,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盵3]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湯曉青教授曾說:“中國各民族文學關系的研究,是跨民族、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文學研究,其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屬于比較文學的范圍”。 甚至有學者指出:“中國民族文學史更應該是一部各民族的比較文學史”。比較文學的理論、方法、理念、思路等運用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已經(jīng)有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問世。如果我們進一步自覺地將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置于比較視域,有意識地開展研究,肯定能開拓新的研究空間,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其次,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有關理論、方法、理念、思路的運用,可以整合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其他二級學科,形成教學科研團隊,其整合功能有利于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人才隊伍建設。近年,國務院對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舉措就是實施“2011計劃”即“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計劃”。這一戰(zhàn)略計劃是以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為載體,緊密圍繞國家急需的戰(zhàn)略性問題、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集聚創(chuàng)新團隊,形成創(chuàng)新氛圍,鞏固創(chuàng)新成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要有四種類型:以自然科學為主體的面向科學前沿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以哲學社會科學為主體的面向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以工程技術學科為主體的面向行業(yè)產(chǎn)業(yè)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面向區(qū)域發(fā)展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這一戰(zhàn)略計劃,逼使高等學校尤其是高等學校的科研工作者,必須更新觀念,打破專業(yè)甚至學科界限和壁壘,跨專業(yè)跨學科組建科研團隊,協(xié)同攻關?!啊缭叫浴潜容^文學的根本屬性和區(qū)別性特征??缭叫允潜容^文學之所以能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沒有跨越性,比較文學也就無從存在,這在目前國外和國內(nèi)比較文學學界已基本達成共識?!?/p>

至于在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學術實踐中,是遵循跨國界、跨民族、跨語言,抑或是堅持跨學科、跨文化、跨文明,甚至要求兼跨這幾者,學界與學人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我們完全贊同陳惇教授的觀點:“如果從研究實踐來講,只要跨越其中的某一界限,就進入了比較研究的領域,不可能要求每一個課題每一項研究都同時跨越這四種界限”。[7]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這樣一種“跨越性”的思維、理念,可以啟發(fā)我們在當下的教學和研究,尤其是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中,跨越專業(yè)界限,消除學科壁壘,多專業(yè)甚至多學科地組建教學科研團隊,組建以哲學社會科學為主體的面向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聯(lián)合申報項目,握緊拳頭,齊心協(xié)力,超越突破。近年,西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就有意識地跨專業(yè)跨學院組建了創(chuàng)新團隊,推動科研和學科建設上新臺階。2013年“中國文論傳統(tǒng)的民族性與文論研究的范式轉型”成功申報西南民族大學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當年,在此基礎上又成功申報四川省省屬高??蒲袆?chuàng)新團隊建設計劃項目。2014年“中國多民族文論傳統(tǒng)的本體性研究”成功申報西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優(yōu)秀科研團隊及重大孵化項目”。我們組建科研團隊集體申報項目,取得了明顯的實效。這幾個團隊,由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博士生導師等擔綱領軍人物,成員以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老師為主,同時還有來自學校辦公室、研究生院、科技處、彝學學院、藏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等單位從事中國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的老師,范圍幾乎涵蓋了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所屬全部二級學科。由于我們打破專業(yè)界線,跨越學科壁壘,根據(jù)項目研究和學科建設的需要來組建科研團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推動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和發(fā)展。

再者,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有關理論、方法、理念、思路運用到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等學科研究中,所獲得的新成果,又可反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的發(fā)展和建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不可能離開文藝學、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等學科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撐。我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界許多知名學者,或是在文藝學、或是在中國古代文學、或是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等領域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詣,然后才成為海內(nèi)外知名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家。比如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原副主席、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原會長樂黛云教授,就是在北京大學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教學和研究的基礎上走向比較文學;又譬如,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博士生導師曹順慶教授,1976年至1980年在復旦大學讀書時,是古典文學熱愛者,1980年畢業(yè)時報考了四川大學的研究生,成為著名學者、龍學泰斗楊明照教授招收的中國文學批評史碩士研究生,再后來成為我國第一位中國文學批評史的博士,明顯地表現(xiàn)出從古代文論到比較文學的學術轉向,從最初的碩士論文《〈文心雕龍〉中的靈感論》到后來的博士論文《中西比較詩學》,再到教育部比較文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現(xiàn)在的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曹順慶教授在2014年9月18日-21日于延邊大學舉行的主題為“比較文學與中國:百年回顧與

篇6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美育

【中圖分類號】G632

中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積淀,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璀璨的詩歌文化遺產(chǎn)。它語言凝煉含蓄,意境深邃,倍受人們的喜愛。它以簡練、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讀詩讓我們了解了曠夫之悲、閨婦之怨、征夫之愁等等。一堂堂語文課,一首首詩歌,給我們創(chuàng)設出一個個悠遠意境,勾勒出一卷卷歷史畫卷,讓人回味無窮!

一、抓牢基礎,提升美感

古詩詞的教學,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常識,為今后美育培養(yǎng)打基礎,因為美感是美育的基礎。

譬如詞。從詩詞的發(fā)展歷程看,詞即所謂“歌詞”,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jié)拍而寫新詩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詩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古詩詞在古代是和樂歌唱的,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特別是詞的創(chuàng)作,在宋代的文學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詞的內(nèi)涵得到充實和提高。很多士大夫從個人經(jīng)歷出發(fā),抒寫個人思想感受,極大地提高了詞的藝術境界,最后,使詞升華為一種代表了時代精神的文化形式。同時,一批詞學大家登上詞壇,像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秦觀等人,他們以自己出彩的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詞在宋代乃至整個文學史上的堅實地位!高中生賞析部分經(jīng)典詞學作品,能有效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促進其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了解以上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找出相關的例子加以解析,以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

二、注重意境,推進美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通過古典詩歌這一媒介,大力推動審美教學。

美育是一種審美教學,是一種情感教育,通過美育實踐,能凈化和豐富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靈,完善人的人格;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沒有經(jīng)過美育陶冶的人不是全面發(fā)展的人。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甚至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影響深遠。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講的也是這個道理,這應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

高中階段所學古詩一般有兩大類:敘事詩和抒情詩。敘事詩以敘事寫人為主;抒情詩是以抒發(fā)作者感情為主的,像馬致遠《天凈沙?秋思》、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類詩歌用極為有限的詩句表達盡可能多的情思,言短情深是其特色。

另外,開展古詩詞誦讀社會實踐活動,既是語文課堂外向型延伸,也是學生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學誦讀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不但有效補充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材教學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夯實學生的文化功底,而且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

三、抓好美育,提升素質

古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國學文化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民族之魂。它對維系家庭、社會、國家的和諧穩(wěn)定起到了巨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通過古詩詞誦讀活動,會使高中生與圣賢為友,與經(jīng)典同行,美文美心,嘉言懿行,從博大精深的國學經(jīng)典中汲取營養(yǎng),潛移默化、陶冶性情,追求自信自強的人格,培養(yǎng)和形成和善誠信的良好品質。

作為一個國家經(jīng)過傳統(tǒng)傳承并得以固化下來的文化體系,古詩詞構建了我們中華民族最核心的一種價值理念體系,對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極大的實踐價值。高中生通過古詩詞誦讀活動,傳承、重塑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形象,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理論,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得以高度凝練和提升。在教材學習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作品中圣人之道等國學內(nèi)容進行課外延展,可以引導學生在領略家鄉(xiāng)美基礎上,在學習中誦讀感悟經(jīng)典,把家鄉(xiāng)融入詩詞歌賦的意境,讀出節(jié)奏,讀出收獲,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高。

總之,古詩詞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學生在讀古詩詞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在大腦中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在大腦中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畫面。如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作者給我們塑造出一幅凄清的意境,引導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幅幅“黃花堆積”、“梧桐細雨”的圖景,這會讓學生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加強了美育。

參考文獻:

[1]童升遠.詩歌教學中閱讀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評論.1995(02):65

[2]鮑惠新.品味語言啟發(fā)想像揣摩意境――詩歌教學的鑰匙[J].云南教育.2004(16):25

篇7

關鍵詞:朱自清;陶淵明;生平;多義性;思想來源

中圖分類號:I2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2

陶淵明自唐以后就逐漸受到了文學理論研究家們的重視,陶淵明的詩風獨樹一幟,他的詩歌與個人人生遭際緊密聯(lián)系,經(jīng)歷了由筆調(diào)豐華到自然平淡的轉變。陶詩的自然是歷經(jīng)洗練后的自然,回到了混沌、最初的自然狀態(tài)。朱自清也如此,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往往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平淡沖和,少有激烈的感情表達,往往蘊含了閱盡世事的蒼涼意味。他的這種中庸態(tài)度也是在對情感的反復體驗之后,感到人生的種種復雜性后的退守。朱自清對陶淵明的接受不僅僅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上,本文試從朱自清對陶淵明的學術研究以及陶淵明對朱自清人生態(tài)度和創(chuàng)作影響等方面來分析朱自清對陶淵明的接受。

一、朱自清對陶淵明生平的考證

1934年朱自清發(fā)表了論文《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1],他從陶淵明年譜的七種版本講起,歸納出六個見解分歧而聚訟未決的問題,即陶淵明名字之異、詩文書寫的年號或甲子、居住地址的變異、出仕情況、家族世系和享壽年歲[2]。并對各個版本進行了嚴謹?shù)目甲C,對其名字和生年的不同說法做了總結并提出了個人質疑,并最終得出陶譜可得定論的四端:

“淵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潛,一也。所著文章入宋不書年號,二也。始居柴桑,繼遷上京,復遷南村。栗里在柴桑,為淵明嘗游之地。上京有淵明故居。南村在潯陽附郭。三也。淵明嘗為州祭酒,嘗侍桓玄,丁憂歸。嗣州召主簿不就。又為鎮(zhèn)軍參軍,仕劉裕,建威參軍,仕劉敬軒或劉懷肅,官終彭澤令。四也。至世系年歲,則只可姑存然疑而已?!盵3]

可見朱自清的陶淵明研究十分講求例證,對沒有找到證據(jù)的說法不輕易下定論,同時對各家說法采取辯證的認識態(tài)度,只選擇可靠的材料,他的結論也是十分周密謹慎的。即便對于我們以前所認定為陶淵明曾祖的陶侃也受到了朱自清的質疑,他提出了幾個文獻里不同的對陶淵明身份的質疑,或說為陶侃六世孫、或說為陶侃七世孫,而陶侃為陶潛曾祖之說始見于《宋傳》。最終經(jīng)過辨別,也只能得出此事存疑的結論。朱自清考證性的研究是他在進行學術研究時的一種慣有并始終保持著的思路與方法,是從詩人生活背景入手而進行的最基礎性的工作[4],為后人對陶淵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導。朱自清對于學術這種認真、不人云亦云的態(tài)度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他的古典文學論文集學術性非常強,這也為我們展示了散文創(chuàng)作家之外的朱自清的別樣風貌。

二、陶淵明詩歌的多義性的論證

1935年朱自清作論文《詩多義舉例》[1],該文中以陶淵明《飲酒》詩為例,具體論述了應廣求多義、同時需貫通上下文以求“切合”詩意的解詩方法。朱自清說明有些詩并非每篇每句只有一個正解,要考慮到這些詩歌可能擁有的多義性。然而“多義并非有意必收:搜尋不妨廣,取舍卻需嚴;不然,就容易犯我們歷來解詩諸家‘斷章取義’的毛病”[5]。朱自清先生從每一句出發(fā),尋找其詩歌中可能存在的引用典故,以“采菊東籬下”一句為例:朱自清先生首先從吳淇《選定詩論》中的說法談起,采菊可能是詩人偶爾之興味,而不一定是下文所講的“供佐飲之需”。然后再講朱自清喜歡菊的原因從《和郭主簿》之二這首詩中可以看到:“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6],而其所本則是鐘會的《菊賦》:“故夫菊有五美焉……冒霜吐穎,象勁直也”,再由此推出古人喜愛吃菊的風俗,那么九日之采菊,較為可能的還是“供佐飲之需”。這顯然與我們以前形象中飄然與塵世之外的陶淵明形象不同,朱自清自己也說“有些殺風景”,但從朱自清的考證中,我們似乎看到了陶淵明歸隱田園后人間性的一面。他好飲酒,喝酒在朱自清看來很有可能在古代是件雅事,因而他前面所舉的關于“”的詩例,也可以說是古時候文人雅士用來表明自己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高潔品性,因而凝聚了一種固定的象征意義?!安删铡币庀蟮亩嗔x性也讓我們可以從多角度去窺看陶淵明的品性,而這種多義性還是要求我們從多側面、多層次中找到最符合詩意的解釋。因而朱自清通過對陶淵明詩歌的研究旨在說明,“多義”的詩歌闡釋方法有利于解釋詩歌語言的含蓄性與暗示性,但同時要“切合”實際語義,避免走入過度闡釋的困境。

而在1936年所作的書評《陶靖節(jié)詩箋定本》[1]中他也談到了對陶詩的闡釋不要用過多經(jīng)典來束縛其原有的自然本性,對陶淵明的多義性闡釋應在符合文意的基礎上尋找其詩文來源。書中這樣說:

“注以詳密為貴;密就是密切,切合的意思。從前為詩文集作注,多只重在舉出處,所謂‘事’;但用‘事’為目的,所謂‘義’,也當同樣看重。只重‘事’,便只知找最初的出處,不管與當句當篇切合與否;兼重‘義’才知道要找那些切合的。有些人看詩文,反對找出處;特別像陶詩,似乎那樣平易,給找了出處倒損了它的天然。鐘嶸也曾從作者方面說過這樣的話;但在作者方面也許可以這么說,從讀者的了解或欣賞方面說,找出作品字句篇章的來歷,卻一面教人覺得作品意味豐富些,一面也教人可以看出那些才是作者的獨創(chuàng)。固然所能找到的來歷,即使切合,也還未必是作者有意引用;但一個人讀書受用,有時候卻便在無意的浸里。作者引用前人,自己盡可不覺得;可是讀者得給搜尋出來,才能有充分的領會。古先生《陶靖節(jié)詩箋定本》用昔人注經(jīng)的方法注陶,用力極勤;讀了他的書才覺得陶詩并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平易,平易里有的是‘多義’?!盵3]

朱自清創(chuàng)造性地把詳密之“密”引申到了“密切”,進一步又導向“切合”。這就能夠有效地克服和排除詩的詮釋掩蓋乃至歪曲詩的本意的情況再發(fā)生,突出和強調(diào)了詩文作品蘊含的“義”,而不是使用的“事”[2]。朱自清的考察從事出發(fā),但卻要求歸于義,說明他雖然重視對詩歌本源的探尋,但同時也要求詩歌的闡釋是符合作者實際的。

朱自清對歷來研究家們所說的陶淵明詩歌有左思風力的影響進行了駁斥,說明陶詩在字句上雖可能有左思的影子,比如左思的《招隱詩》與陶淵明的《和劉柴桑》,左思的《詠史》詩和陶淵明的《飲酒》詩等,但陶詩意境卻與左思并不相同。就全詩而論,陶詩承襲前人的并不多。朱自清說陶淵明“用散文化的筆調(diào),卻能不像‘道德論’而合乎自然”[3],這是陶淵明的特別之處,也是將其與前人區(qū)分的重要標志。陶淵明受古典文化熏陶頗多,自己在詩歌的寫作上可能會不自覺地使用了前人的語句,但總體說來,陶淵明的詩歌自成風格。也是這樣,朱自清才會在文章中說“田園詩才是淵明的獨創(chuàng),他到底還是‘隱逸詩人之宗’” [3]。

三、陶淵明思想來源的考察

1936年《陶詩的深度》中還談到了陶淵明詩作中反映出的對老莊等各家文化的繼承。朱自清從《古箋定本》中引書切合的各條來看,“陶詩用事,《莊子》最多,共四十九次,《論語》第二,共三十七次,《列子》第三,共二十一次”[3]。由此來看,陶淵明作品中的思想非常復雜,而其二元人格也是在后人的不斷闡釋的過程中被決定的。陶淵明的思想受道家還是儒家影響多,站在朱自清的立場上是很難斷定的。朱自清從陶詩中常用的幾個概念出發(fā),“‘真’‘淳’都是道家的觀念,而淵明卻將‘復真’‘還淳’的使命加在孔子身上,此所謂孔子學說的道家化,正是當時的趨勢。所以陶詩里主要思想實在還是道家?!盵3]朱自清認識到陶淵明思想中的“真”和“淳”是道家獨有的,雖然他也有“游好在《六經(jīng)》”[6]這樣的詩句,但其詩句中“真”的自然才是核心。朱自清對“真”的闡釋在1935年《詩多義舉例》中已有論述,其“真”為本心,而其源來自于《莊子?漁夫》。朱自清在對陶淵明的思想來源研究當中,通過對陶詩的解讀,確立了陶淵明的思想中心,即“孔子學說的道家化”,也就是道家為核心,但也受到儒家的影響。

四、陶淵明對朱自清的影響

朱自清一生從事陶淵明詩歌研究和課程講授,因而無可避免地在多方面受到了陶淵明的影響。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朱自清的作品風格的平淡自然與陶淵明灑脫尚真生活下的田園詩風有一脈相承之處。作品風格與作家個性有著密切的關系,朱自清與陶淵明人生經(jīng)歷也有著相似的曲折一面。朱自清在閱讀陶淵明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根據(jù)陶淵明的行為方式來行事,在性格上都有詩意化的一面。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二人都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承繼關系。

朱自清與陶淵明的成長經(jīng)歷有非同尋常的相仿之處,陶淵明是名將陶侃的后人,但是家族在陶侃去世后迅速地衰落。陶淵明九歲就喪父,陶侃之后家境又一次一落千丈。朱自清也是如此,祖父在時為海州府承審官,家境較為優(yōu)越。的動亂,朱自清祖父不堪勒索,捐出大半家財,心力交瘁而辭世,朱家家道由此中落。[1]讀大學期間,朱自清家境每況愈下,為他讀書負了不少債。他的夫人陳竹隱也記錄過這一段往事:“他青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是相當貧苦的?!逅摹\動前后,在北京大學讀書的那幾年,冬天晚上睡覺,只有一床破棉被,要用繩子把被子下面束起來?!鼻遑毜纳罱o了朱陶兩人一樣的無奈,要養(yǎng)活家庭卻又不愿被世事所累,所以永遠在出仕與歸隱之間徘徊。陶淵明輾轉于桓玄、劉懷肅等人的幕僚之間,最終選擇自己本性回歸自然。朱自清則退守校園,這與他喜愛雅靜的本性一致。此時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不可能給他一個自由自在的田園,于是他遁入書齋默默耕耘,與動蕩的時局劃清界限。然而兩人不慕榮利的性格還是一模一樣,陶淵明辭官歸隱,朱自清則多次請辭中文系主任之職。素來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之說,而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的故事雖然被證明是《別了,司徒雷登》的夸大影響所致,但他能在拒絕領取“美援”的宣言書上簽字,認為此事是正義的就應該這么做,朱自清的學者人格仍是讓人贊嘆。

在創(chuàng)作影響上,朱自清多年的“陶淵明詩”課程的開設使他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了陶淵明,陶詩的質樸自然影響到了朱自清的散文創(chuàng)作。同時,朱自清在研究陶淵明的過程中還創(chuàng)作了擬古詩《陶潛歸園田居》《飲酒》等,收在《敝掃集》當中。以陶淵明的《責子詩》與朱自清的散文《兒女》為例對比來看:陶淵明的《責子》當中,看似是寫對兒子的責備、批評,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陶淵明身上超脫世俗之外的常人之情,對于子女未來的掛慮。陶淵明的責備并非嚴厲的,而是帶有詼諧的性質,以戲謔之筆,寫出了對兒女的愛憐和慈愛之情。而朱自清《兒女》中的愛憐與無奈之情,可謂與陶淵明如出一轍。朱自清對于家里孩子用“成日的千軍萬馬”來形容,孩子們的叫嚷更是常常使他提起筆也寫不出一個字,在給葉圣陶的信中也說道:“孩子們的磨折,實在無法奈何;有時竟覺著還是自殺的好。”“但后來孩子多起來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鋒棱漸漸地鈍起來了;加以增長的年歲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夠忍耐了――覺得從前真是個‘不成材的父親’,如我給另一個朋友信里所說。但我的孩子們在幼小時,確比別人的特別不安靜,我至今還覺如此。我想這大約還是由于我們撫育不得法;從前只一味地責備孩子,讓他們代我們負起責任,卻未免是可恥的殘酷了!”[7]朱自清對孩子們的吵鬧曾是一味地懲罰走向看到自己教育方法的缺失;曾憂心孩子們的發(fā)展,從怕他們不成器走向培養(yǎng)目前的胸襟和眼光的想法。隨著自我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朱自清對兒女的愛也越發(fā)深沉。這兩位超脫塵俗的文學家在對待親情的態(tài)度上都有可親可愛的一面。

朱自清曾說:“陶詩教給人怎樣賞味田園,謝詩教給人怎樣賞味山水,他們都是發(fā)現(xiàn)自然的詩人。”[9]陶淵明這種樸素自然的風格的形成是詩人對長期的生活感受進行藝術提煉所獲得的,作品有著極為豐厚的審美意蘊,能給人獨特而深刻的美感。[8]兩人的情感都是自然的真情流露,如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寫了作者歸隱之途和田園景象,情感由胸中自然留出,無半點造作,詩歌非常流暢平易,但卻給人欣喜之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如此,只是傍晚走過的荷塘,卻引起了作者如此多的遐思,他滿腔的真情隨著對荷塘的細節(jié)描寫緩緩從內(nèi)心里流出,讓我們在欣賞荷塘的同時體會到作者心緒的變化。文風上的清麗脫俗是他們能區(qū)別于同時代作家的最顯著特點。陶淵明借風光秀麗的自然景物來表達獨有的情思,朱自清不僅愛讀陶淵明的作品,而且也像這些古人一樣,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獨特情懷融入山水之間。[10]朱自清更非簡單地模仿陶淵明,在意境的構造和疊字的使用上他更是超越了陶淵明,為我們呈現(xiàn)了別開生面的動人風光??傊?,朱自清與陶淵明在人格上的相似性和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承繼關系,都讓兩位在文學史上愈加大放異彩。

五、結語

朱自清在陶淵明研究史上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對陶淵明生平的考證為后世提供了借鑒,同時他在詩歌多義性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陶淵明詩歌意象的獨特性,也讓我們進一步體會到了陶淵明詩歌中的樸素自然。此外,朱自清經(jīng)過詳細的論證,認為陶淵明的思想是“孔子學說的道家化”,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也為我們了解陶淵明的思想來源提供了一種路向。雖然朱自清的陶淵明研究中的有些說法也受到了后人的質疑,但其在開拓性方面具有無法比擬的意義。而在對陶淵明的研究過程中,他自身也受到了陶淵明的影響,與陶淵明在創(chuàng)作風格和人格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偠灾?,朱自清作為一位文學理論家和現(xiàn)代文壇上的作家,他對陶淵明接受史的延伸拓展為我們提供了相當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其個人在文學史上的形象也愈發(fā)光輝燦爛!

參考文獻:

[1] 姜建、吳為公.朱自清年譜[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2] 田晉芳.散文大家朱自清的陶淵明研究[J].大家.2010(7).

[3]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 趙靜.朱自清詩學思想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文藝學,2009.

[5] 商金林、朱自清.大家國學:朱自清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6] 王瑤編著.陶淵明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7] 張秀楓主編.朱自清散文精選[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2.

[8] 陳蕾.陶詩對朱自清創(chuàng)作的影響[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3).

篇8

[關鍵詞]元代散曲;宋詞;詩體嬗變

[作者簡介]盤莉娜,廣西大學文傳學院2005級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廣西南寧530005

[中圖分類號]1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7)10-0134-04

從唐詩發(fā)展到宋詞,又到元曲,雖然反映了詩體嬗變的歷程,甚至有視之為詩體遞次解放者,但是,不論詞抑或曲,都不曾得到有如詩那樣的充分發(fā)展,這一文學史上的遺憾早已為前賢所道破。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詞選釋?前言》中便指出:“詞出詩外,源頭雖若‘濫觴’,本亦有發(fā)展為長江大河的可能,像詩一樣的浩翰,而自《花間》以后,大都類似清溪曲澗,雖未嘗沒有曲折幽雅的小景動人流連,而壯闊的波濤終感其不足?!痹~的發(fā)展中間,盡管也曾出現(xiàn)過蘇、辛那樣的大家翹楚,振起雄風,然而,作為詞壇總的氣脈,總是囿于花前月下,太多陰柔之美而太少陽剛之氣。這固然反映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卵翼下的文人難得做出大文章的普遍心態(tài),但因此內(nèi)容得不到更廣闊的開拓、形式得不到更充分的利用,也就成了宋詞在文學史上的“定格”。所謂“詩莊詞媚”的說法,也就這樣形成并延續(xù)了下來。

一、曲為“詞余”?

元代的曲,又被稱作“樂府”,或“北樂府”,包括劇曲和散曲。不過,劇曲并不屬于抒情性文學而是戲劇劇本,且已有了“元雜劇”的專稱,就不在本文談論之內(nèi)。從音樂意義來說,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歌曲;從文學意義來說,它是一種具有獨特語言風格的抒情詩。在以前的文藝類型中,散曲和詞的關系最密切,體制也最接近,都屬于有固定格律的長短句形式。據(jù)王國維統(tǒng)計,元曲曲牌出于唐宋詞牌的有七十五種之多。所以,有人把散曲叫做“詞余”。但散曲和詞的差別又是很大的。因此,說及散曲的興起,首先要考慮的是詞的情況。詞原來也是民間的歌曲,發(fā)展成為文人文學的樣式以后,發(fā)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

如前所述,宋詞主要有兩種路數(shù)。一路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寫得自由奔放,音律上不很講究,這一路實際是朝著脫離音樂而成為書面文學的方向發(fā)展;另一路則保持委婉的抒情風格,在音律和修辭上精益求精,到了南宋姜夔、、王沂孫、張炎諸人手中,填詞成為一種高深的專門學問,非一般人所能染指,當然也不合適于民間的演唱。到了元代,由于不能適應音樂的變更,詞基本上完全脫離了音樂,成為單純的書面文學創(chuàng)作。

而與此同時,民間對娛樂歌曲的需要并沒有中止,在宋代,實際上仍有許多俗謠俚曲在流傳。而民間文藝的特點,就是能夠順應各種變化,沒有什么堅定不移的原則。從金人入主中原到元人統(tǒng)一全國,異族的音樂大量流人,漢族地區(qū)原有的音樂便與這種外來音樂相結合,產(chǎn)生新變,同時產(chǎn)生了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歌詞,這就是所謂“北曲”,也就是后來所說的“元曲”。在北曲醞釀成熟的過程中,金代的說唱藝術諸宮調(diào)對于音樂的整理定型和文字表達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后,這種隨子一面用于雜劇,成為劇中的唱詞;一面作為獨立的抒情樂歌,也就是“散曲”,并由于文人的參與而進一步發(fā)展成為重要的文學樣式。現(xiàn)存最早的可以正式稱為“散曲”的文人作品出于金末名詩人元好問之手。到了元代,眾多的文人加入進來,于是形成散曲的繁盛。世稱唐詩、宋詞、元曲,詞為“詩余”,曲為“詞余”,作為抒情言志的文學手段,只有散曲才與詩、詞一脈相承。

散曲興起于金末。金亡之后,蒙古大軍統(tǒng)治了北中國,散曲以其語體化的通俗直白的鮮明特色,更深得落魄文人的青睞,一時間名家輩出,佳什紛呈,顯示了這一詩壇奇葩的勃勃生機。它猶如一支彩筆,或大寫意或小工筆,多角度、多層次地勾勒描摹出一代讀書人沉抑下僚、志不獲展的憤懣心態(tài)。今天看來,它相對地缺少正面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作品,但是,表現(xiàn)形式的解放和抒緒的強烈,它所達到的韻文發(fā)展史上的新的高峰,又是毋庸置疑的。而這又幾乎形成了散曲成就的“定格”。宋、金而后,隨著散曲作家活動中心的南移,接受南宋詞風的影響,曲而趨于詞,俗而趨于雅,復成傾向。試讀晚期一些名家的散曲之作,不用襯字,依譜填曲,已經(jīng)與詞難于分辨了。于是,對散曲這一新詩體來說,解放變成了束縛,發(fā)展變成了回歸,重新鉆入藝術的死胡同,以致出現(xiàn)今日度曲更難于填詞這樣的在韻文發(fā)展史上極不正常的現(xiàn)象。

當然,散曲在后期的一定程度上的停滯絲毫不影響其前期所取得的成就的光輝。元人散曲的成就不在后期向詞的回歸,而恰恰在于前期從詞的格套束縛中掙脫出來、最終形成與詞全然不同的新詩體。這有代表性的新詩體有著什么樣的不同于以往詩體的審美特性?

二、曲“俏”:俊俏暢快,俏皮滑稽

相對詩來說,“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這是李清照的話,指的是在取材、情致、出語、鋪敘等方面,詞都不同于詩,且為人所未道。同樣,相對詞來說,曲也“別是一家”,舉凡上述一些方面也都應與詞有所區(qū)別。鐘嗣成在《錄鬼簿序》中也說過這樣的話:“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學,以為得罪于圣門者,吾黨且啖蛤蜊,別與知味者道。”話中雖另有寄托,然而他所強調(diào)的,那些“門第卑微,職位不振,高才博氣”的元代曲家的作品有著與傳統(tǒng)詩詞完全不同的品位,則又是明白無誤的。

僅從格律上看,曲雖與詞均為長短句,但于格式之外可以加襯字,韻腳可以平仄通押,又不避重字重韻,更近于寬泛靈活的口語,與詞的區(qū)別是明顯的。散曲的語言風格,與詞更有明顯的不同。詞也有寫得通俗的,但其總體的傾向是精雅;散曲也有寫得精雅的,但其總體的傾向是通俗。分析起來,散曲的用語寫法有如下幾個重要的特點:一是大量運用俗語和口語,包括“哎喲”√“咳呀”之類的語氣詞。這正如凌蒙初《譚曲雜札》所說的“方言常語,沓而成章,著不得一毫故實”。二是散曲的句法大都比較完整,不大省略虛詞語助之類,句與句的銜接也比較連貫,一般在精煉含蓄方面不太講究。在詩詞中很常見的省略語法關系而直接以意象平列和句與句之間跳脫聯(lián)接的寫法,在散曲中比較少見。三是散曲(尤其是前期作品)常常通過一個短小的情節(jié)寫出人物正在活動著的情緒。不僅套數(shù),小令也是如此。這種寫法帶有一種戲劇性的效果,比詩詞更顯得生動。

上述格律形式和語言風格的特點,形成散曲活潑靈動、淺俗坦露、使得欣賞者毫無間隔感的總體風貌。這樣,一首散曲的涵量會比較小,欣賞者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對詩意加以再創(chuàng)造的余地也比較小,

但它在宣泄情感和娛樂方面的功能卻加強了。這是由通俗文學的性質決定的。市民階層對文藝的要求主要是在于娛樂性,以閑暇的消遣和情緒的宣泄來消解日常生活所帶來的緊張。以一首無名氏的《塞鴻秋?村夫飲》為例,我們很容易看出這種特征:

賓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會舞一會笑一會,管甚么三十歲五十歲八十歲。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無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紅輪日西墜,打的那盤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元代大量文人參與散曲的寫作,使之成為一種繁盛的文學樣式,原因固然也有多種,譬如它的新鮮感,它和雜劇的親緣關系(許多散曲家同時也是雜劇作家)等等,但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元代文人擺脫了對政權的依賴而與市民社會接近,從而也在相當程度上擺脫了傳統(tǒng)倫理的束縛時,散曲為他們提供了一種能夠更自由更充分地表達其思想情感的工具;他們的世俗化的、縱恣而少檢束的人生情懷找到了一種恰當?shù)谋憩F(xiàn)形式。像王和卿的名作《醉中天?詠大蝴蝶》:“彈破莊周夢,兩翅架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個空。難道風流種,嚇殺尋芳的蜜蜂。輕輕的飛動,把賣花人扇過橋東?!焙@一詩詞文學的常見意象,在這里作為文人放狂個性的象征得到夸張、詼諧的表現(xiàn),從中我們可以體驗到作者情緒歡快奔暢的律動。通常,蜂蝶采花是男女風流情事的暗喻,但這首曲子給人主要的感受毋寧說是生命力的擴張。它和傳統(tǒng)詩詞中常見的矜持、蘊藉實是大異其趣。

不過,僅此尚不能把曲與詞完全分開,而曲的特點似也不只于此。讀者之所以讀曲與讀詞有全然不同的感受,總應還有更為潛在、更具決定作用的因素存在,那就是曲所獨具之妙,或者說曲所特有的傾向和神韻。探索這一奧秘者,代不乏人。

“論曲之妙無它,不過二字足以盡之,日能‘感人’而已?!边@是明末清初曲家黃周星在《制曲枝語》中的說法。

“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日‘自然’而已矣?!边@是清末民初學者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的觀點。 他們對元曲奧妙的揭示無疑都是對的,但也都如隔靴搔癢,不得要領?!案腥恕保鞘俏膶W創(chuàng)作的功效;“自然”,那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追求。元曲雖然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取得這樣的效果,而達到這樣境界、取得這樣效果的卻非元曲所獨能。

倒是第一個把元曲用韻的實際情況做了科學歸納的元代著名曲家周德清在《中原音韻》的自序中的一段話較為中肯。他在概述“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仁甫)、馬(致遠)所作曲的共同特色時指出:“韻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語,字暢語俊,韻促音調(diào)。”其中值得注意的,一是“守自然”、“通天下”,肯定了元曲用語的通俗直白;一是“字暢語俊”,肯定了元曲用情的俊俏暢快。前者通俗直白,是就表現(xiàn)手段而言;后者俊俏暢陜,則是就表現(xiàn)神韻而言,可謂別具只眼,一語中的。

前文提到“詩莊詞媚”之說,意思是詩用以莊重言志,其韻致較為鄭重嚴肅;詞用以嫵媚抒情,其韻致較為細密纏綿。那么曲呢?倘或也用一個字來表示,該用什么字更合適呢?筆者想選用“俏”字?!扒巍惫倘恢缚∏?,而這俊俏暢快更表現(xiàn)為俏皮。幽默、詼諧,玩世不恭、正話反說,乃至寓莊于諧,都是“俏”字的應有之義特有之義。如此“一言以蔽之”,也許自不免以偏概全,失之片面,但也不會認為元人散曲的每一首都能在“俏”字上對號人座,不過是想把元曲那種在盡情盡致、通俗直白的宣泄之中,或多或少總要拐彎抹角地表現(xiàn)出“俏”的靈氣這一點加以強調(diào)罷了??鋸堃稽c地說,有元一代之散曲創(chuàng)作,競形成“無俏不成曲”的局面,并被奉為曲之正宗。散曲在明清兩代雖未在詩壇成大氣候,但從散曲大家明的陳鐸、清的孔廣林將自己的散曲集各自命名為《滑稽余韻》《溫經(jīng)堂游戲翰墨》的取意看,也是視幽默滑稽、游戲筆墨為散曲傳統(tǒng)的。至20世紀60年代初,當代散曲大家趙樸初先生所著之《某公三哭》,嘻笑怒罵,把曲之“俏”發(fā)揮到了極致,因之名噪一時,更是深諳元人散曲三昧的明證。

三、元曲之“俏”時代胎記

形成元曲的“俏”的這一獨特神韻,絕非偶然,它是由其作者群――元代知識分子的獨特境遇所決定的,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

蒙古大軍于公元1234年滅了金王朝,統(tǒng)一了北中國。一個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破壞了原來的生產(chǎn)方式和經(jīng)濟文化,造成社會秩序的異?;靵y,人民陷于水火之中,而其中的知識分子更幾乎遭致滅頂之災。在中國,知識分子被稱作“士”,向居“四民之首”,他們自己也有著超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自隋唐興科舉取士,即使庶族百姓中的讀書人也有躋身統(tǒng)治階層的機會,所謂的“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儼然成了時代的寵兒。到了蒙元時代,這一切竟成了難圓的舊夢。窩闊臺太宗九年(1237),沿襲金朝舊制,曾舉行過一次科舉,隨后即行廢止,直到仁宗延二年(1315)方始恢復。七十七年間科舉不興,這幾乎斷送了幾代讀書人的謀生之路、進身之階!所謂的“凍殺我也論語篇、孟子解、毛詩注,餓殺我也尚書云、周易傳、春秋疏”(馬致遠《薦福碑》雜劇一折),所謂的“天喪斯文也,今日個秀才每逢著末劫”(宮大用《范張雞黍》雜劇二折),所謂的“嗟乎,卑哉!介乎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謝枋得《送方伯載歸三山序》),雖是憤激之詞,卻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讀書人的切身遭際。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就在讀書人那種生不逢時、憤世嫉俗的情緒亟待抒發(fā)之時,恰有一種新興的詩體引起了他們的興趣,那就是在宋、金時代已經(jīng)流行于民間的俗謠俚曲的基礎上,復融人“胡樂”,“嘈雜凄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王世貞《藝苑卮言?附錄》),終而形成的散曲。這種“新聲”較之詩詞更便于淋漓盡致地抒發(fā)自己的情緒,“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聲歌之末,以紆其怫郁感慨之懷,所謂不得其平而鳴焉者也”(胡侍《真珠船?元曲》)。由此可見,散曲之所以能夠在蒙元統(tǒng)治時代的前期迅速形成規(guī)模,讀書人借其鳴不平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不過,雖說重要,也只是元人散曲興盛的一般性原因,需要進一步探討的是元代讀書人又給散曲這一新興文體注入了些什么樣的新因素,這一新興文體又展現(xiàn)了元代讀書人的怎樣心態(tài)。

特殊的時代醞釀著特殊的情緒,特殊的處境也決定著特殊的處世態(tài)度。歷代知識分子都將孔老夫子的教誨“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wèi)靈公》)奉為立身之本,其中也還保留點潔身自好、自視清高的姿態(tài)。然而在蒙元時代,因著讀書人遭到徹底的遺棄,這一套就行不通了?!笆恕奔葻o路,“卷而懷之”也不得自專,對此,就連當時的大儒元遺山也不禁發(fā)出“窮通前定,何必苦張羅”(小、令[雙調(diào)?驟雨打新荷])的哀嘆。現(xiàn)實的嚴酷、命運的失落,逼迫得廣大讀書人的人生取向發(fā)生了嚴重的扭曲。這種扭曲活靈活現(xiàn)于散曲的名篇佳什之中。既然人世不成,索性避世隱居,“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取他淵明醉”(關漢卿(雙調(diào)?碧玉蕭])。既然用世不成,索性自暴自棄,“天公放我平生假,剪裁冰雪,追陪風月,管領鶯花”(馬致遠[大石調(diào)?青杏子]《悟迷》)。既然仕途艱險,索性全身遠禍,“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殘禍,爭如我避風波走在安樂窩”(貫云石[雙調(diào)?清江引])。既然世情澆薄,索性與世無爭,“指鹿做馬,喚鳳做雞,葫蘆今后大家提,誰想別辨?zhèn)€是和非”(周文質[越調(diào)?斗鵪鶉]《自悟》)。既然不容于世,索性我行我素,“閑謳樂道歌,打會清閑坐,放浪形骸臥。人多笑我,我笑人多”(喬吉[雙調(diào)?殿前歡])。不僅于此,他們甚至變得玩世不恭起來,公然發(fā)出“許大乾坤,由我詼諧”(孫周卿[雙調(diào)?蟾宮曲]《自樂》)這樣的調(diào)侃人生的宣言。凡此無不反映出當時讀書人的特殊情緒和特殊處世態(tài)度。總之,從元人散曲的創(chuàng)作實際看,少的是為國為民的憂患意識,多的是懷才不遇的滿腹牢騷;于蠅營狗茍之中追求“閑適”,于渾渾噩噩之中標榜“悟迷”,從而最終形成了元曲的寓莊于諧,在俏皮里透著幾分凄苦、在悲憤里含著幾分自嘲這樣一種迥別于詩詞的獨特的傾向和神韻。

篇9

一、學生專業(y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為深入把握中文系學生在專業(yè)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采取了隨堂聽課、與任課教師訪談的方式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主要存在學習主動性不強、專業(yè)基礎知識薄弱和專業(yè)素質不全面等問題。

第一,學習主動性不強,專業(yè)認知消極。從隨堂聽課的情況來看,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行為上表現(xiàn)出一定的倦怠情緒,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較弱。對于一些文學類課程,如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等,大量的自主閱讀是非常關鍵的,但學生存在不讀、不思、不寫的現(xiàn)象,導致對作品理解淺顯,只知故事梗概而不知其他,只知人云亦云而缺少個性化的見解,進而導致課堂上師生無法形成真正的互動對話,一些討論課效果欠理想;語言類課程的學習,學生注重記憶簡單的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對詞組、句子、語言現(xiàn)象等的分析缺乏自己的認識,而且學習功利性較為明顯,對古代漢語與語言學理論課程的排斥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寫作課程的學習,無論是文體寫作還是應用文寫作,學生的積極性都不高,對教師的寫作要求有抱怨的情緒。從上述表現(xiàn)來看,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弱,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行為倦怠,存在明顯的專業(yè)認知上的消極。

第二,專業(yè)基礎知識薄弱,學習欠深入。從隨堂聽課和課程考核情況來看,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現(xiàn)象。文學類課程,每一時期的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以及它們在文學史中的地位評價等這些基礎知識,學生課堂回答不全面或含糊不清,古典文學的歷史背景知識較為欠缺,這些內(nèi)容在課程考核時失分也較多。語言類的現(xiàn)代漢語課程,是掛科率較高的課程。通過對任課教師的訪談,筆者了解到,教師主要采取講授與練習相結合的方式,為了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每次內(nèi)容講解后都會有相關的練習題目讓學生做,但結果仍不甚理想。受訪教師表示,這與學生日常學習態(tài)度有很大關系,也與學生對文科理解上的偏差有一定的關系,如學生普遍認為文科題目主觀性較強,只要答出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即可,從而忽略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

第三,專業(yè)素質不全面,核心能力不突出。筆者所在學院制定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如下:“能夠獨立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新聞、出版、文案創(chuàng)意設計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較強的教育教學、文案寫作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焙喲灾虒W、科研、寫作是培養(yǎng)目標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三項能力要求,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非常受重視,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非常注重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但從整體來看,學生的專業(yè)素質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其一,在教學方面,學生對作品的誦讀、解析能力較薄弱。從教育見習和試講環(huán)節(jié)來看,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但朗讀作品欠缺感染力,解析作品缺少個性化的理解認識。從《語文名篇教學指導》課程的課堂情況來看,學生對教學目標與重難點的設計欠明確,對作品內(nèi)涵的掌握與講解能力較欠缺。其二,在科研方面,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文獻檢索能力薄弱。從學生畢業(yè)論文選題來看,缺乏新意,思維狹窄,文獻綜述只單純列舉文獻,缺少歸納、分析與評述。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還表現(xiàn)在課程考核中,學生答題過多使用教材觀點,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個人見解很少。其三,在寫作方面,學生文學文體寫作多為虛幻題材缺少現(xiàn)實感,重抒情感悟缺少思考和論辯。應用文寫作規(guī)范仍有待加強。此外,最能體現(xiàn)學生綜合寫作能力的畢業(yè)論文存在邏輯混亂、表述不通、論證與觀點脫離等諸多問題。

學生專業(yè)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既有基礎知識掌握薄弱問題,又有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究其最關鍵的原因,是教師對專業(yè)核心能力認知上的不明確。從隨堂聽課和專業(yè)教師的訪談情況來看,教師對單一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都非常明確,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都非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課程與課程之間能力培養(yǎng)上的邏輯關系不是非常突出,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與知識體系較欠缺,導致學生可能掌握了某一方面的能力,但是整體的綜合素質并不突出。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核心能力構成要素

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專業(yè)特點和就業(yè)趨向,專業(yè)核心能力體系構成要素可歸納為閱讀能力、誦讀能力、寫作能力與研究性學習能力。一是閱讀能力。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而言,閱讀是專業(yè)的基礎,更是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與綜合素養(yǎng)的基本途徑。閱讀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閱讀內(nèi)容選取、閱讀方法科學與閱讀效果評估三方面。閱讀內(nèi)容選取,即讀什么,圖書的選擇往往影響著自身的閱讀視野與思維格局。從學生閱讀內(nèi)容的調(diào)查來看,閱讀多注重流行與暢銷,視覺化傾向明顯,網(wǎng)絡小說、影視作品頗受歡迎,而經(jīng)典原著作品很少有學生主動涉及;閱讀范圍較為狹窄,以專業(yè)圖書為主,文學類圖書較突出,很少涉獵其他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圖書,導致知識結構不全面。閱讀方法,即獲取信息的途徑,是否科學有效,將直接影響閱讀的質量。從調(diào)查結果來看,學生在閱讀中并不太注意閱讀方法是否科學有效,更傾向于簡介似的粗讀略讀,或者碎片似的拆解性閱讀,缺少完整性、探究性的分析式閱讀。至于閱讀效果,即閱讀的質量評價。從學生的閱讀效果來看,作品鑒賞缺少個性化的深度思考,文本意蘊理解不透,國學經(jīng)典一知半解,文化常識含糊不清。學生閱讀能力的現(xiàn)狀與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有著很大的距離。閱讀能力欠缺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yè)選擇,尤其對要從事教育職業(yè)的學生而言,閱讀指導能力與作品解析能力的發(fā)展都與自身的閱讀能力緊密相關。

二是誦讀能力。學生應具備的朗讀與朗誦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對師范方向學生來講尤為重要。誦讀,是在文本閱讀的前提下,品讀、鑒賞文本的過程,與學生的認知積累、語言表達、審美感受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緊密相連,充分體現(xiàn)出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來講,誦讀能力不僅有助于提升個人的審美品位,而且對今后的工作實用層面起到積極作用。然而,從調(diào)查情況看,學生的誦讀能力并不理想,無論是古典作品還是現(xiàn)代文的誦讀都存在缺少情感、節(jié)奏不準確、語速過快、語調(diào)無變化等問題,這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在語言運用層面的不足。對于師范方向學生來講,誦讀教學能力是重要的技能之一,是語文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胺歉呗暲收b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1],作品的情趣和神韻只有在誦讀中才能真正領悟,才能引領學生實現(xiàn)精神成長,因此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而言非常重要。

三是寫作能力。寫作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區(qū)別于其他專業(yè)的重要特征。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來講,具備優(yōu)秀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扎實的文字功底將會在人才競爭中占據(jù)極大優(yōu)勢,因此寫作能力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心。從專業(yè)目標來看,學生的寫作范圍主要是基礎寫作、應用文體寫作、新聞寫作、文學文體寫作和學術論文寫作,這些寫作課程連成一體,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學生的寫作實踐效果來看,基礎寫作知識掌握扎實,各類公務性、事務性文書寫作格式掌握較規(guī)范但語言表達的嚴謹規(guī)范仍需錘煉,各類文學文體的寫作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在立意、構思、思辨性上缺少新意與嚴謹。從寫作結果來看,學生的問題意識、分析論證能力仍需進一步培養(yǎng)。新聞寫作的實踐練習如消息、通訊、新聞評論等普遍較為薄弱。無論是個性化凸顯的文學文體寫作還是應用文體、新聞文體等實用性寫作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四是研究性學習能力。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diào)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它是學生素質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也是專業(yè)核心能力體系中的最終體現(xiàn)。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來講,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高低等都與研究性學習能力強弱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因此培養(yǎng)研究性學習能力是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著力點。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并不是培養(yǎng)專門的研究型人才,否則它與一般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方向并無區(qū)別,而是強調(diào)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對于高等教育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研究性學習方式能充分展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能動性,其培養(yǎng)理應貫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中。但是,從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它僅存在于某些課程知識的質疑與研討中,并沒有全面滲透于所有的課程教學中,更沒有成為學生的學習常態(tài)。研究性學習能力欠缺將不利于學生知識結構、專業(yè)技能和人文素養(yǎng)的完善與提升。因此研究性學習能力應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核心能力體系中的重要層面來對待。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核心能力構成要素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閱讀能力與誦讀能力是基礎,寫作能力是關鍵,而研究性學習能力是知識遷移與能力建構的充分體現(xiàn),是專業(yè)核心能力構成要素中的重點。四層面密切聯(lián)系,共同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核心素養(yǎng)的重心。明確了這四方面,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能力則成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能否實現(xiàn)的關鍵。

三、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核心能力培養(yǎng)策略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要結合學校人才培養(yǎng)理念、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專業(yè)特點等,著重從閱讀質量的提升、課程教學與評價方式的轉變、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改革、應用型師資培養(yǎng)等宏觀方面進行,以提高學生能力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培養(yǎng)目標,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探索者與創(chuàng)造者。

(一)注重閱讀質量,加強思維訓練

閱讀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的質與量將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從教學實踐來看,每位教師都會結合課程內(nèi)容給學生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但從整體效果來看閱讀的質量仍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一要使閱讀素材多樣化。著重從“讀經(jīng)典、讀文獻、讀前沿”三方面進行,不僅能保證閱讀的經(jīng)典性與時代性,還能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研究性眼光。讀經(jīng)典既要讀關注人類命運的永恒之書,也要讀與課程緊密聯(lián)系的權威性著作,這樣就可保證學生的閱讀格局與品位。讀文獻要閱讀已有的研究成果,要保證文獻資料的權威性、代表性,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一定的歸納分析能力,拓寬閱讀視野,提高閱讀質量。讀前沿,即教師要把與課程相關的最新發(fā)展反饋給學生,如影響廣泛的最新作品或語言現(xiàn)象、某些理論前沿等,使學生學習不致于脫離時代。二要提供一定的閱讀方法。怎么讀書,在課程教學中并沒有被充分重視,導致學生的閱讀效果無法保證。因此,教師可以在課程設置中增設一些人文社會科學方法類的課程,使學生學會閱讀。三要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為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可采取讀書筆記、在線問題交流討論、小論文等方式,隨時把握學生的閱讀狀況,為閱讀效果提供一定的措施保證。閱讀的目的不是單一的知識積累,更重要的是能夠將知識內(nèi)化為自身的能力建構。因此,閱讀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在問題驅動下能夠真正實現(xiàn)自主學習。

(二)實訓課程教學與實踐平臺相結合,全方位促進實踐能力培養(yǎng)

在生活和學習中對知識的遷移與運用能力是衡量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標準。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學習與對知識的體驗式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依據(jù)人才培養(yǎng)目標制定詳細的應用能力評定標準和訓練方式,使實訓課程與實踐平臺相結合,共促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一要以專業(yè)核心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將實訓課程與實踐環(huán)節(jié)相結合。依據(jù)專業(yè)核心能力構成體系,學??砷_設中外經(jīng)典作品解讀、誦讀訓練、新聞采訪與寫作、文案寫作等相關實訓課程,設計有效的實訓內(nèi)容,使學生真正成為課程主體,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這些課程要與一定的實踐環(huán)節(jié)相結合,如誦讀訓練可與學院的基本素養(yǎng)提升“個十百千”工程相結合,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誦讀知識前提下,分學期循序漸進地開展誦讀活動。經(jīng)典作品解讀課程與教育實習環(huán)節(jié)相結合,在實習過程中注重教材作品中的解析與講解能力等。實訓是對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是對能力的檢驗,兩者充分結合為學生專業(yè)核心能力培養(yǎng)提供有效保障。二要以就業(yè)為導向,分層次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從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方向來看,中小學教師為主要選擇,少部分考研深造,還有一部分選擇國考或企業(yè)單位。學??梢罁?jù)學生意愿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能力培養(yǎng)。首先,師范方向學生,注重培養(yǎng)教學能力,采取課堂教學模擬訓練、中小學優(yōu)秀教師示范教學、深入中小學體驗課堂教學、個人試講等方式逐漸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同時定期開展豐富的師范生技能大賽、誦讀比賽、創(chuàng)意寫作比賽、語文知識素養(yǎng)比賽等,為走上真正的教學崗位夯實基礎。其次,以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學校要真正落實導師制度,使學生在指導教師引導下逐步開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申報與研究,或積極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在研究實踐中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問題意識與學習能力。最后,組織學生進行國考等相關培訓。結合學生參加國考等情況組織相關教師進行指導與培訓,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分層次培養(yǎng),并不是將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朝技能培訓方向發(fā)展,而是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基礎上突出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從而順利銜接以后的工作崗位。三要構建完善的校內(nèi)外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與實踐基地。地方本科院校要立足于地方、服務于地方,為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輸入大量的人才。學院可依據(jù)學生就業(yè)趨向,與地方的中小學、政府機構單位、新聞出版企業(yè)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使學生的知識運用與實踐能力在實習單位中得以發(fā)揮與鍛煉。此外,學校要注重文科實驗室與專業(yè)實踐基地的建設,采取工作場景模擬訓練或實習鍛煉,使學生將理論知識直接轉化為實際的工作運用,增強職業(yè)意識,提升各種能力。

(三)以深度學習與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為導向,促進課程教學與評價

課程教學是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課程教學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專業(yè)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學校要注重課程教學方式與評價方式的變革,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啊獭c‘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整體,師生關系是一種實踐的主體間性關系”[2],但從多門課程教學實際來看,雙向互動的師生關系并沒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方式以教師主講、學生接受為主,考核方式一般為試卷形式,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比例為3:7。平時成績一般為三次作業(yè)成績,文學類課程作業(yè)一般為讀后感、賞析、小論文等形式,語言類課程作業(yè)多為基礎知識的檢查。作業(yè)內(nèi)容傾向于識記性與主觀性的知識把握。這種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都無法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注重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的深度學習在課程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課程設置是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課程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人才的質量。因此,必須轉變現(xiàn)有的課程教學方式與考核方式,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一要以問題貫穿課堂教學。以問題驅動,展開啟發(fā)式教學,是深度學習的前提。教師要依據(jù)章節(jié)重點,圍繞主題設計系列問題。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性與階梯性,教師布置學生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在課堂上圍繞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選擇與運用能力。二要以探究性學習為主展開學習過程。學習過程以討論為主,學生帶著對問題的思考、批判與論證進入學習,對問題追根溯源,對觀點真?zhèn)握撧q,提升批判思維能力。三要加大過程考核的比重。采取形式多樣的過程考核方式,增加過程考核成績的比例,能使學生將學習重心轉入到學習過程中來,而不是期末的突擊復習。四要實行全課程學業(yè)評價方式。高校要將學生從課程開始到課程結束的主要學習行為都被納入課程評價中,包括出勤、課堂發(fā)言、作業(yè)、閱讀報告、主題論文寫作等,并科學設定學生學習效果和能力培養(yǎng)效果的評價標準和權重。這樣就能使學生的關注重心從期末考試轉變?yōu)檎n程的過程學習、日常的學習積累與思考,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學習?!爸挥邪l(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知識建構能力,才能使學生在不斷變革的知識、科技和社會中以不變應萬變?!保?]畢竟,大學的根本任務是“造就適應時展需要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過硬本領,全面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使學生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引領者,而不是單純的適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