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習的對聯(lián)范文
時間:2023-04-01 12:53: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關學習的對聯(lián),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上聯(lián):學不知足
下聯(lián):業(yè)精于勤
上聯(lián):苦讀有恒
下聯(lián):好學無時
上聯(lián):學海,讓我們游泳
下聯(lián):書林,讓我們欣賞
上聯(lián):你的心,在書林中
下聯(lián):我的腦,在學海中
上聯(lián):書中只有黃金屋
下聯(lián):書中自有顏如玉
上聯(lián):玉不琢不成器
下聯(lián):人不學不知道
上聯(lián):開卷有益
下聯(lián):溫故知新
上聯(lián):若知天下事
下聯(lián):須讀古今書
上聯(lián):藏古今學術
下聯(lián):聚中外精華
上聯(lián):讀書必提要
下聯(lián):處凈在通情
上聯(lián):讀書不知味
下聯(lián):不如束高閣
上聯(lián):讀書破萬卷
下聯(lián):下筆如有神
上聯(lián):都無做官志
下聯(lián):惟有讀書聲
上聯(lián):夜眠人靜后
下聯(lián):早起鳥鳴先
上聯(lián):修業(yè)勤為貴
下聯(lián):得意文必高
上聯(lián):廣藏古典名著
下聯(lián):快讀現代新書
上聯(lián):萃古今之著作
下聯(lián):羅中外之篇章
上聯(lián):學優(yōu)才贍憑修練
下聯(lián):海闊天空任展為
上聯(lián):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下聯(lián):行成于思,毀于隨
上聯(lián):學如黃鶴習如鵲
下聯(lián):勤如羽翼奮如翅
上聯(lián):學海,讓我們游泳
下聯(lián):書林,讓我們欣賞
上聯(lián):胸中萬卷風雷動
下聯(lián):無端直奔筆下來
上聯(lián):立志當懷虎膽
下聯(lián):求知莫畏羊腸
上聯(lián):悠悠書香情,絲絲沁我心
下聯(lián):漫漫學海路,步步催我行
上聯(lián):探勝拾微,游學海
下聯(lián):攀高揭秘,矢志越書山
上聯(lián):學優(yōu)才贍憑修練
下聯(lián):海闊天空任展為
上聯(lián):打開科學大門
下聯(lián):激活創(chuàng)新理念
下聯(lián):掌握學科基礎
下聯(lián):攀登思辯尖端
上聯(lián):儲藏二酉
下聯(lián):匯集百家
上聯(lián):文章江海
下聯(lián):書籍林泉
上聯(lián):傍百年樹
下聯(lián):讀萬卷書
上聯(lián):讀古人書
下聯(lián):友天下士
上聯(lián):書林漫步
下聯(lián):學海遨游
上聯(lián):書山覓寶
下聯(lián):學海泛舟
上聯(lián):有打瞌睡豪杰
下聯(lián):無不讀書神仙
上聯(lián):養(yǎng)心莫若寡欲
下聯(lián):至樂無如讀書
上聯(lián):好事流傳千古
下聯(lián):良書惠播九州
上聯(lián):求學將以致用
下聯(lián):讀書貴在虛心
上聯(lián):未能一日寡過
下聯(lián):恨不十年讀書
上聯(lián):世間唯有讀書好
下聯(lián):天下無如吃飯難
上聯(lián):精神到處文章老
下聯(lián):學問深時意氣平
上聯(lián):少年說劍氣橫斗
下聯(lián):長夜讀書聲滿天
上聯(lián):有奇書讀無他好
下聯(lián):與古人游何所期
上聯(lián):好書悟后三更月
下聯(lián):良友來時四座春
上聯(lián):鳥欲高飛先振翅
下聯(lián):人求上進多讀書
上聯(lián):文要醒人方為貴
下聯(lián):論當濟世始稱真
上聯(lián):黑發(fā)不知勤學早
下聯(lián):白首方悔讀書遲
上聯(lián):窗間白發(fā)催愁境
下聯(lián):燭底蒼頭勸讀書
上聯(lián):讀書已過五千卷
下聯(lián):此墨足支三十年
上聯(lián):真讀書人天下少
下聯(lián):不如意事古今多
上聯(lián):至樂無聲惟孝悌
下聯(lián):太羹有味是讀書
上聯(lián):閉戶讀書真得計
下聯(lián):當官持廉且不煩
上聯(lián):讀書身健即為福
下聯(lián):種樹華開亦是緣
上聯(lián):諸子百家羅萬卷
下聯(lián):百科四庫集三秦
上聯(lián):韜略終須建新國
下聯(lián):奮飛還得讀良書
上聯(lián):發(fā)憤識遍天下字
下聯(lián):立志讀盡人間書
上聯(lián):愿乘風破萬里浪
下聯(lián):甘面壁讀十年書
上聯(lián):有關國家書常讀
下聯(lián):無益身心事莫為
上聯(lián):板凳要坐十年冷
下聯(lián):文章不寫一句空
上聯(lián):與有肝膽人共事
下聯(lián):從無字句處讀書
上聯(lián):萬卷古今消永日
下聯(lián):一窗昏曉送流年
上聯(lián):家少樓臺無地起
下聯(lián):案余燈火有天知
上聯(lián):莫放春秋佳日過
下聯(lián):最難風雨故人來
上聯(lián):浮沉宦海為鷗鳥
下聯(lián):生死書叢似蠹魚
上聯(lián):移門欲就山當榻
下聯(lián):補屋常愁雨濕書
上聯(lián):藏書粗足五千卷
下聯(lián):開歲便稱六十翁
上聯(lián):立志俯存千載想
下聯(lián):閑淡無過五分鐘
上聯(lián):絕交流俗因耽懶
下聯(lián):出賣文章為買書
上聯(lián):讀書心細絲抽繭
下聯(lián):練句功深石補天
上聯(lián):忠孝兩字傳家國
下聯(lián):詩書萬卷教子孫
上聯(lián):少年不知勤學早
下聯(lián):老來方悔讀書遲
上聯(lián):觀書到老眼如月
下聯(lián):得句驚人胸有珠
上聯(lián):白發(fā)無情侵老境
下聯(lián):青燈有味似兒時
上聯(lián):久病始知求藥誤
下聯(lián):衰年方悔讀書遲
上聯(lián):與有肝膽人共事
下聯(lián):從無字句處讀書
上聯(lián):得好友來如對月
下聯(lián):有寄書讀勝看花
上聯(lián):得意無如書味好
下聯(lián):可人還是菜根香
上聯(lián):開卷神交天下士
下聯(lián):著書學立一家言
上聯(lián):有關國家書常讀
下聯(lián):無益身心事莫為
上聯(lián):書卷多情似故人
下聯(lián):晨昏憂樂每相親
上聯(lián):書山有路勤為徑
下聯(lián):學海無涯苦作舟
上聯(lián):書從疑處翻成悟
下聯(lián):文到窮時自有神
上聯(lián):書窗下對云洞啟
下聯(lián):叢菊初傍幽篁栽
上聯(lián):書囊應滿三千卷
下聯(lián):人品當居第一關
上聯(lián):書以常讀乃及遠
下聯(lián):山因直上而成高
上聯(lián):書有未曾經我讀
下聯(lián):事無不可對人言
上聯(lián):書城高大能藏道
下聯(lián):心底光明始愛才
上聯(lián):才如湖海文始壯
下聯(lián):腹有詩書氣自華
上聯(lián):讀書眾壑歸滄海
下聯(lián):下筆微云起泰山
上聯(lián):沽酒客來風亦醉
下聯(lián):讀書人去聲還聞
上聯(lián):韜略終須建新國
下聯(lián):奮飛還得讀良書
上聯(lián):千里見書如見面
下聯(lián):萬山遮目不遮心
上聯(lián):架上有書真富貴
下聯(lián):胸中無事即神仙
上聯(lián):歌枕舊游來眼底
下聯(lián):掩書余味在胸中
上聯(lián):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
下聯(lián):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上聯(lián):好山水游 其人多壽
下聯(lián):有詩書氣 生子必才
上聯(lián):學如不及 業(yè)精于勤
下聯(lián):勤能補拙 儉以養(yǎng)廉
上聯(lián):積文十篋 可謂備矣
下聯(lián):讀賦千首 乃能為之
上聯(lián):青春未老 秉燭破夜
下聯(lián):年華正茂 聞雞起舞
上聯(lián):喜有兩眼明 多交益友
下聯(lián):恨無十年暇 盡讀其書
上聯(lián):古今多少世家無非積德
下聯(lián):天下幾多圣賢還是讀書
上聯(lián):開卷有益 知識就是力量
下聯(lián):自強不息 光陰貴于黃金
上聯(lián):萬卷詩書四時苦讀一朝悟
下聯(lián):十年寒窗三鼓燈火五更明
上聯(lián):讀書好經商亦好學好更好
下聯(lián):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亦難知難不難
上聯(lián):愛書讀書 書中自有大世界
下聯(lián):壘階登階 階上即是新高峰
上聯(lián):勤為小徑 攀書峰必自有路
下聯(lián):苦作大舸 筏學海豈怕無邊
上聯(lián):何物動人 二月杏花八月桂
下聯(lián):有誰催我 三更燈火五更雞
上聯(lián):世上幾百歲舊家 無非積德
下聯(lián):天下第一件好事 還是讀書
上聯(lián):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下聯(lián):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上聯(lián):咬成幾句有用書 可以充饑
下聯(lián):養(yǎng)培數竿新生竹 直似兒孫
上聯(lián):茍有恒 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聯(lián):最無益 怎可一日曝十日寒
上聯(lián):書如長梯 送我步履知識峰巔
下聯(lián):學是航船 帶人神游真理海洋
上聯(lián):古往今來 百代世家無非積德
下聯(lián):天上人間 第一商品還是讀書
上聯(lián):胸懷祖國務實文化基礎攀登科學高峰
下聯(lián):放眼全球錘煉思想品德服務人民大眾
上聯(lián):胸懷祖國務實文化基礎攀登科學高峰
下聯(lián):放眼全球錘煉思想品德服務人民大眾
上聯(lián):積德萬本讀先世之流風心存繼往
下聯(lián):凌云立志振后起之家法意在開來
上聯(lián):探勝拾微,游學海
下聯(lián):攀高揭秘,矢志越書山
上聯(lián):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下聯(lián):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
上聯(lián):自學好學勤學學而自用
下聯(lián):無思厭思廢思思而無功
篇2
對聯(lián)曾被謔稱為文字游戲,其中包含著諸多的游戲規(guī)則,這個特點符合青少年“樂嬉游而憚拘檢”的天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欣賞對聯(lián),了解作家,感知自然人文,頗有趣味。而學生撰寫簡單的對聯(lián),又能打下用字、煉字、遣詞造句的語言功底,以自己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視角感知自然,感知文化,從而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培養(yǎng)語感,達到樂學之目的。
一、 對聯(lián)涵泳,激活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1. 導入新課,預熱課堂。用對聯(lián)導入新課,能起到預熱的作用。由于對聯(lián)本身所具備的對稱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很容易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導入新課,出示對聯(lián),能把同學們的情緒一下子調動起來。如上錢泳的《治水必躬親》,為改變學文言文學生們急著記文章翻譯、機械理解文章情感和主題的現狀,我引入了海瑞寫的兩副對聯(lián)。
對聯(lián)一:政善民安歌道泰,風調雨順號時清。
對聯(lián)二: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
課堂一開始,我就請學生把它們書寫在黑板上,相機出示,課堂頓時活躍了起來。有的學生說,這兩句話讀起來很順口;有的說,很對稱;有的學生問,“三生不改”是誰???我因勢利導,問:“同學們,這兩副對聯(lián)是什么意思?”同學們熱情高漲,各抒己見。我及時表揚,繼續(xù)問:“同學們,想知道這兩副對聯(lián)是誰寫的嗎?為什么他能‘政善民安’‘不改冰霜操’呢?”“想知道!”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帶著笑容回答,就這樣通過對聯(lián)導入新課,直接切入課文。
2. 介紹作者,言簡意賅。經典詩文的作者介紹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抓手,可我們往往習慣于介紹作者的生平,在課堂上讀一遍,或者是讓學生自己去上網搜索。一次我聽公開課《再別康橋》,上課老師單單介紹徐志摩就用了近15分鐘時間,不外乎是徐志摩的生平、身份、求學經歷、海外深造、感情花絮等。他可能是為讓學生在全面了解作者后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可恰恰因作家經歷豐富,介紹起來文字繁多,學生聽完后反而一頭霧水,抓不住詩歌的精髓。而我上這篇文章時另辟蹊徑,通過對聯(lián)進行介紹,既全面,又言簡意賅。
兩卷新詩,廿年舊友,相逢同是天涯,只為佳人難再尋;
一聲何滿,九點齊煙,化鶴重歸華表,應愁高處不勝寒。
這是郁達夫先生給徐志摩寫的挽聯(lián),上聯(lián)寫徐志摩一生主要貢獻以及與己的情誼和志趣;下聯(lián)寫詩人逝世前后的情景,寄托了作者對徐志摩慘死的悲痛和對摯友的深情。
同時我還介紹了寫的挽聯(lián):
談論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
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坐臥也可死,死機偶然耳,不必視為畏途。
蔡先生感嘆徐志摩的一生是詩人的一生,是詩意的一生。我就勢引導學生在《再別康橋》中去追尋詩人心靈深處的一處溫柔,它如同天空的云淡風輕,會觸動每一個靈魂。就這樣通過對聯(lián)教學,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 拓展課文,增添情趣。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聯(lián)拓展課文,能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學生的學習情緒。如上《核舟記》時,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蘇軾與黃庭堅、佛印的生活趣事和深厚感情,我引用了相關的對聯(lián)故事。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一天晚上,坡邀請黃庭堅去游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游船離岸,坡笑著對黃庭堅說:“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zhèn)€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闭l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坡要與黃庭堅游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時,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游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坡把著酒杯,捻著胡須,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后兩句要用“哉”字結尾?!秉S庭堅說:“好吧!”坡先說:
浮云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游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坡和黃庭堅看見船艙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臉上露出會意的微笑。
二、 搜集對聯(lián),實踐創(chuàng)作,浸潤傳承文化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積極開發(fā)、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課堂和課外實踐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對聯(lián)的搜集和創(chuàng)作,浸潤其中,從而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傳承中華文化。
1. 課堂呈現,課文聯(lián)動。如學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學生收集并展示了與《背影》和朱自清有關的對聯(lián)。有馮友蘭先生撰寫的:
人間哀中國,破碎河山,又損傷背影作者;
地下逢一多,辛酸論話,應惆悵清華文壇。
袁敦禮撰寫的:
至性懷親留背影,
大文傳世見心聲。
郝御風撰寫的:
夫子最堪思,豈止人間傳背影;
高墻已不見,忍從言表憶傳風。
課堂上,同學們呈現搜集到的與課文有關的對聯(lián)都很積極,他們?yōu)樽约旱男量鄤趧拥玫嚼蠋熀屯瑢W們的肯定而高興,一改沉悶的課堂氣氛,課堂效果也隨之提高。
2. 師生合作,升華主題。讓學生創(chuàng)作對聯(lián),更能挑戰(zhàn)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引起探求和解決的欲望,在充滿挑戰(zhàn)的同時又具趣味,從而感受著對聯(lián)中包含的文化積淀和審美趣味。
在感受文章的內容和主題時,我經常師生合作,一起創(chuàng)作對聯(lián)。在上完《三峽》一課時,老師出上聯(lián):觀夏水漫至山陵;有學生對:覽飛瀑懸掛林間;還有生生互對:樹榮草茂春秀麗,山險水急夏奔流。
3. 課外實踐,創(chuàng)作賞析。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文本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學完了誦讀欣賞中的《對聯(lián)六副》,我建議學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利用周末或者長假去游覽太倉名勝古跡。一個階段下來,學生收集了很多關于太倉名勝的對聯(lián)。
篇3
“日積月累”是小學語文教材“語文園地”或“回顧?拓展”中的一個板塊,旨在通過精彩的語言材料,如古詩、成語、諺語、歇后語、名人名言等,來豐富學生的語言,使學生受到思想熏陶。
一、課堂掃描――難出新招,高耗低效
丁零零,下課鈴聲響起……
“同學們,今天請大家把《語文園地一》中的‘日積月累’部分同桌互相背誦,然后默寫!”
“哎,怎么又是這個……”
這樣的對話,曾很多次出現在我的耳畔!
縱觀我們的課堂,對于“日積月累”的教學,現狀堪憂。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弱化”日積月累;(2)“僵化”日積月累;(3)“簡化”日積月累。
教師對“日積月累”的教學難出新招,學生對“日積月累”則是“審美疲勞”,高耗低效。那么,怎樣才能擺脫此類現象,讓“日積月累”的學習可品可賞、可觀可感、趣味盎然呢?
二、對策構建――巧用、活用、實用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對“日積月累”板塊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下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具體闡述。
策略一:花樣手段,巧用“積累”
(一)趣味背誦,讓積累輕松起來
對學生來說,機械記憶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我們如果能豐富背誦的形式,會使積累重新煥發(fā)出生機和活力。
【案例1】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園地四中的“日積月累”
這一部分內容旨在引導學生積累和動物有關的成語,豐富語言。怎樣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有趣的積累呢?筆者在教學時分為以下幾個活動進行:
1.動物成語挑戰(zhàn)賽
規(guī)則:根據出示的成語,限時記憶。甲乙兩組隨機抽代表上來挑戰(zhàn),每說一個得一分,積分高者獲勝。
2.動物成語表演賽
規(guī)則:兩組同學任意派人分為表演方和猜謎方,表演方通過肢體語言形容所看到的成語,由猜謎方猜。表演者可以說話但是不能說出與猜測成語相同的字,底下的同學也不能提示,否則無效。每對一個得一分,積分高者獲勝。
3.頭腦風暴
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動物成語海報,還可以根據成語,繪上簡筆畫。
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是語言學習的必要條件和關鍵因素,把“理解―積累―運用”揉在一起,把難點分解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成語內化,課后更無需再花精力去背誦和默寫了。
(二)背景引入,讓積累生動起來
“日積月累”中古詩詞占了較大的比重,有些詩詞對學生來說較為陌生,引入作者及背景簡介可以幫助學生解除閱讀障礙。因此,在教學中,對詩人的背景、介紹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中的“日積月累”――《過故人莊》時,我先出示作者孟浩然的“名片”,引領學生走進詩人背后的故事,來個詩人身世大揭秘:孟浩然平生不得志,長期在故鄉(xiāng)居住,這也是他常寫反映農村生活的“田園詩”的原因。然后,創(chuàng)設情境,在音樂聲中緩緩道:“一天,這位農民朋友宰了雞,煮好了小米飯,邀請孟浩然到鄉(xiāng)下做客……”
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把作者、作品和寫作背景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更好地投入學習,積累變得生動、愉悅。
(三)創(chuàng)意活動,讓積累立體起來
我們還可以借助“日積月累”,開展各種各樣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如,將“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作為語言材料做成書簽、書法作品進行展示,或是將資料編成小報在全班交流。
記得在人教版六上冊的“日積月累”中出現了有關環(huán)保方面的宣傳語。于是,在教學時,我學生當一次“小小環(huán)保家”,以此為主題,創(chuàng)作環(huán)保宣傳標語。學生興致勃勃,立馬參與進來,創(chuàng)作的標語也“精彩紛呈”:
“綠色,是世界上最美的顏色!”
“勿讓地球欲哭無淚!”
“青青家園,你我共創(chuàng)!”
的確,語言的積累,不僅僅是字詞句篇的積累,也是思想的積累、認識的積累。這樣的教學,使積累“立體”起來,不再是平面的,說教式的,而是真真正正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為學生服務的。
策略二:無痕融合,活用“積累”
在教學中,應該以單元學習主題提領,將“日積月累”與課文教學無痕融合。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的順序,不拘一格,使“日積月累”的教學形式更具多樣化。
(一)與“課文”共舞
名人名言、詩句等是“日積月累”的常客,孤立的教學顯得乏味,如果和課文教學進行融合,變化教學順序,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
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中的“日積月累”
這單元“日積月累”中有三句有關科學發(fā)明的名言。當學習課文《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感受到科技的發(fā)展使人們曾經的“幻想”成真時,引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在閱讀的情境中,加深了對這句名言的理解,也推進了課文的深入閱讀。
當學習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科學家們因為鳥類和恐龍骨骼相似而提出兩者有親緣關系的假說,最終借助化石這一證據完善推論時,引入名言“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去探索無窮的真理吧”。融合恰到好處,把準時機,深刻理解了科學“異想天開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實質。
“日積月累”中的詩句,不僅可以和課文緊密相融,改變教學的順序,為課文的學習帶去一些“小清新”和“小驚喜”,還能促進詩句的理解和體會,真是一舉三得。
(二)和“生活”牽手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語文學習來源于生活,也要回歸于生活。融合學習的主題,“日積月累”也可同生活相融合。以下僅以筆者課堂中的一例呈現。
【案例3】
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中的“日積月累”
四下冊第三單元主題為“大自然的啟示”,口語交際安排了學生介紹有關大自然啟示的資料。教學中,我將“日積月累”的內容――天氣諺語,作為口語交際的材料,讓學生在閱讀諺語后,自由交流。
師:同學們,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各種有關天氣變化的諺語,蘊含著農民的智慧。請你讀讀這幾則天氣諺語,生活中,你有類似的經驗嗎?
生讀諺語后交流:
生1:爸爸打算在我家菜園種一些小瓜苗,可是,最近他特別忙,都沒有時間播種。我要好好勸勸他,千萬不要再拖了,因為“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師:哈哈,看來提醒爸爸播種,已經迫在眉睫了!
生2:老師,諺語說“春霧風”,的確不錯!昨天早上大霧籠罩,中午的時候太陽就出來了,還起了風,吹在身上,渾身涼颼颼的。這天氣諺語可真準!
就在這樣良好的討論、交流氛圍中,學生暢所欲言。此類教學作為拓展和升華,和文本相交融,課堂其樂融融。
(三)同“練筆”結合
“日積月累”的積累,不能機械式的記憶,那樣就失去了語言運用的價值。教師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鼓勵學生把積累的詞句運用于生活情境中,使這些沒有生命的詞句變得溫潤、靈動起來。
【案例4】
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回顧?拓展”中的“日積月累”
師:“王××是一個貪玩又不愛學習的小孩子,老師和爸爸媽媽可為他傷透了腦筋。請你寫一封信勸勸他,可以用上‘日積月累’中相關的名言詩句,讓你的勸告信更有說服力?!?/p>
摘錄一個學生的小練筆:
王××:
你好!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你要抓住現在的光陰,努力學習,你知道古人說的一句話嗎?“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你可千萬不能再貪玩了,相信你,肯定會成為最好的自己!加油哦!
你是朋友:霍××
吳忠豪教授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積累有兩類,一類是消極積累,一類是積極積累,其分水嶺在于是否能夠運用,因為積累的目的在于運用,或運用于書面交流,或用于口頭交際。我想,上述案例中,能為運用而積累的語言是積極語言,能夠被學生長久儲存,最終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策略三:濃墨重彩,實用“積累”
(一)“未著墨處”再拓展
“恰似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叭辗e月累”中諸多耐人尋味、意蘊深邃的詞語或詩句,我們可在誦讀的基礎上,對部分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
如,四上語文園地二中出現了“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里裝,三月桃花連十里……”隨著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句子獨特的表達方式。教師話語一轉,引導道:同學們,一年四季還有很多的花,請你用心思考,也學著作者的樣子來編一編。于是,就有了“三月杜鵑開遍山”“四月桃花笑紅臉”“八月枝頭綻”等妙句。
又如,在W習五上冊“回顧?拓展二”中的“思鄉(xiāng)詩句”時,不要求一句句地理解,而是運用到情境中,想象詩人當時的心境,進行填空:
面對那一輪明月,詩人袁枚默念:
看到江南的梅花綻放,劉著思緒飛揚,他想:
啊,這就是濃濃的鄉(xiāng)愁?。?/p>
教師抓住這樣的契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當然,很多時候,語言文字是一種模糊的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應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悟,不作硬性要求。
(二)“淡墨之處”再開發(fā)
“日積月累”中的很多內容往往只是一個領域的一部分,此時,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特點,在這些一筆帶過的淡墨之處做出大文章。
【案例5】
人教版四年級教材“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次有關自然景觀的對聯(lián),特別引人注目。其實,學習對聯(lián)對現在的學生來說并非易事,因為對聯(lián)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為常見。四年級的對聯(lián)學習是小學階段對聯(lián)學習的一個承接階段,從低段的“對對子”過渡到“對聯(lián)的認識”中,也為五年級園地中的對聯(lián)學習做好鋪墊。筆者以此為契機,嘗試創(chuàng)編了三堂微課――《初識對聯(lián)(一)》《初識對聯(lián)(二)》和《趣聯(lián)巧對》。讓積累彰顯實效!以下截取幾個微課鏡頭:
篇4
一、據事對句式
先提供一個背景事件,根據背景事件給出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要求同學們根據背景事件對出下聯(lián)或上聯(lián)。
例1 春天時,湖水漲滿,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斕,山景如畫,人游山中,如行畫中。請根據這些語言材料,運用對偶知識對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聯(lián): _______。
解析:上聯(lián)表現了春天湖中行船的愜意,下聯(lián)則可贊美秋天人在山中游玩的美好。如:秋山人似畫中游。
二、詩文對句式
將某一詩文的名句作為上聯(lián),要求同學們從指定的詩文篇目中找出一個既與之意蘊相通又對仗工整的句子來作對,借此考查同學們對修辭手法的掌握情況和對名句名篇的識記情況。
例2 楊振寧曾贊語文課本中一副有關酒館的楹聯(lián)為“絕對”,其上聯(lián)為王維《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請從李白的《將進酒》中選出一句作為下聯(lián)。
答: 。
解析:要求從李白的《將進酒》中選出一句作下聯(lián),規(guī)定了答題范圍,降低了答題難度。如:與爾同銷萬古愁。
三、限定整合式
將一副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的結構打亂,要求根據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的結構特點,重新整合被打亂的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
例3 下面這副對聯(lián)的下聯(lián)的結構已被打亂,請調整其短語或短語內部的順序,使之與上聯(lián)對仗工整。下聯(lián)內容:紅雨樹邊,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搖看綠樹池邊,此間有舜日堯天。
上聯(lián):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何處是唐宮漢闕;
下聯(liá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解析:依照對聯(lián)上下聯(lián)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等特點, 不難排出下聯(lián)句子的順序為:小苑西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舜日堯天。
四、據事擬寫式
命題者提供一個情境,要求同學們根據情境特點,擬寫一副符合要求的對聯(lián)。
例4 根據下面的提示語,寫一副對聯(lián)。
豐富多彩的初中語文學習生活即將結束,九(6)班組織了一次“我心中的語文”專題學習活動,請為本次交流會的會場擬一副對聯(lián),要求所寫內容切合活動的主題“我心中的語文”。
; 。
解析:所擬對聯(lián)的內容與該活動相關,格式符合對聯(lián)的寫作要求即可。示例一:綜合學習視通中外;人物評述心系古今。示例二:忠奸智愚百家名篇常瀏覽;嬉笑怒罵千古人物任評說。
五、字詞或詞序修改式
提供一副在個別字詞上不符合對仗要求的對聯(lián),要求對其作出修改;或提供一副對仗不工整的對聯(lián),要求調整詞語的順序。
例5 下面一副對聯(lián)有一點毛病,請按要求改正。
一名同學為街道電視室寫了一副對聯(lián):“收四海風云,居斗室盡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態(tài),坐片時通曉古今情。”這副對聯(lián)從總體上看不錯,但若仔細推敲會發(fā)現,應將上聯(lián)的“天下”改為 。
解析:“天下”是偏正式名詞,而“古今”是由一對反義語素構成的并列式名詞??蓪ⅰ疤煜隆备臑椤爸型狻?。
例6 下面這副對聯(lián)有明顯的對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動字句的前提下,請分別調整上下聯(lián)詞語的順序,使上下聯(lián)對仗工整、合乎對聯(lián)的要求。
縱目登閣鳶飛魚躍千帆競;覽勝抒懷水木清華萬類榮。
解析:仔細觀察可發(fā)現,應先“登閣”,然后才能“縱目”。由此可將原對聯(lián)改為:登閣縱目鳶飛魚躍千帆競;覽勝抒懷水清木華萬類榮。
六、鑒賞分析式
命題者提供一副對聯(lián),要求同學們對其對錯、高下、妙拙進行分析和鑒賞。這類試題能同時考查同學們運用修辭的能力和賞析對聯(lián)的能力。
例7 “輕風細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對聯(lián)。請根據擴展后的下聯(lián),在上聯(lián)的方格中填寫一字,組成一副對仗工整的五字聯(lián)。
輕風細柳;淡月隱梅花。
解析:這道對聯(lián)題只要求填一個字,這個字必須根據對聯(lián)的內容及特點來填寫。同學們很可能會填“吹”字,但如果仔細體會會發(fā)現,由“吹”可見風較大,而此處是輕風,因此填上“舞”“拂”等更為恰當。
【佳題演練場】
1.玉溪,一個因水而名、因溪而秀的地方。她山川秀美、文化悠遠、民風淳樸,世居的民族獨放異彩……為了向遠道而來的朋友介紹玉溪,擬掛出一副對聯(lián),請你補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憶聶耳,一曲國歌揚九州,游孤山,白帆點點映藍天。
下聯(lián):
2.畢業(yè)前夕,我班組織了一次“話說千古風流人物”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在我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涌現出無數風流人物。文化名人燦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領??鬃印凹核挥?,勿施于人”;陳涉仰天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范仲淹登樓“先天下之憂而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小明就此擬寫了一副對聯(lián),但下聯(lián)不符合對聯(lián)的要求,請你修改或重新對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陶淵明安貧樂道東籬采菊
下聯(lián):獄中書志留取丹心文天祥
修改或新創(chuàng)為:
3.對聯(lián)是我國特有的文學樣式。請根據下面提供的情節(jié)和上聯(lián),對出下聯(lián)。
他忠心耿耿,為報知遇恩,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名成八陣圖,鞠躬盡瘁,病死五丈原。
上聯(lián):忠肝義膽,關云長華容義釋曹孟德;
下聯(lián): 。
4.“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lián),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 ,
。
5.沈陽某中學與韓國某中學進行了一次“走進唐詩宋詞”的文化交流活動。下面是同學們搜集的三組詩句,請根據第二組或第三組詩句的內容補全對聯(lián)。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 * * * * *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
上聯(lián):憶李杜吟唱壯志情懷
下聯(lián):
6.請你結合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它從汩羅江的波濤里悄然走來,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水彩,把中華大地染成粽葉式的青綠,從此每一條河川都回蕩著振聾發(fā)聵的吶喊,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亙古不變的艾香。
下面是一位同學根據上述文字撰寫的一副對聯(lián),在橫線上可以補寫的內容是: 。
插艾葉清香縷縷飄九州
賽龍舟_______傳四海
7.坡年輕時自以為已飽讀詩書,便寫了一副對聯(lián):“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苯浺焕衔讨更c,他意識到了自己的淺薄與自負,于是將對聯(lián)改成“ 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以表明自己繼續(xù)讀書學習的決心。
①橫線上要補寫的詞語是:
篇5
深圳市育才一小 王智慧
一位哲學家?guī)е约旱膶W生坐在長滿雜草的曠野里。
哲學家問:“如果我想將這些雜草全部除掉,應該用什么方法呢?”
學生們面面相覷。他們平常接觸的都是高深莫測的哲學問題,根本沒有想到老師這次的提問如此簡單。
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們只要用一把鏟子,就可以將雜草全部鏟去?!闭軐W家聽后,點點頭。
另一個學生也站起來說:“老師,放火燒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闭軐W家不置可否地笑笑,沒有回答。
第三位學生說:“老師,只要在草上撒滿石灰就行了?!?/p>
最后一個學生說:“只要把草的根挖出來,就可以將他們除掉?!?/p>
哲學家聽完他們的意見后說:“你們就用各自的辦法去除掉這片雜草吧!如果除不掉,就在一年后重回這個地方?!?/p>
學生們會到學校各自找了一塊草地實驗起來。
用鏟子鏟的,累得筋疲力盡,卻不斷有新的雜草冒出。放火燒的雖然一時將雜草除去,但到春天,一批新的雜草又開始發(fā)芽;撒石灰的在草地上的,只是除掉了地面上的部分,不久,雜草又頑強地長出來;鏟草除根的將一片地的土都翻了起來,卻由于草籽散落在土里,第二年又長出了一批雜草。
于是,他們失望地回到從前相聚的地方,卻驚訝的發(fā)現,當初這個雜草叢生的荒野已經變成了一片長滿谷子的莊稼地。
哲學家笑著告訴學生們:要想除掉雜草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雜草地上種莊稼。
也許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著一片長滿雜草的荒野。那些雜草可能是懶惰,可能是貪欲,可能是自私,也可能是虛偽……我們竭盡全力,想要將他們徹底清除,卻往往力不從心。其實,要除去心靈的雜草,唯一的方法便是用美德將荒野占據。美德可以播下真的種子,開出善的花,結出美的果,可以讓惡習的雜草徹徹底底地失去生存的空間。
作為一名班主任用什么來占據班級的陣地,不讓它變成雜草叢生的荒原呢?我陷入了思考。我從接手5班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尋找一個有趣、有益、有效的途徑來塑造班級堅強有力的靈魂。它要能夠吸引孩子的眼球,噴發(fā)孩子的熱情,凝聚孩子的能量,形成堅強的后盾。記得那還是2002學期即將結束的某天,我和孩子們談未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全班80%的孩子表示長大后要到國外求學深造。有的說:“我哥哥現在已經在澳洲了,媽媽說等我高中畢業(yè)就過去!”有的說:“我爸爸打算送我去英國?!薄拔业氖走x當然是美國!”“我們還準備移民新西蘭呢!”看著孩子們興奮地神情,我的心陷入沉思。也許,我們阻擋不了孩子遠走世界的腳步,但至少我們應該送孩子一顆立足東方的中國心!當他們不管是徜徉在巴黎街頭,還是徘徊在塞納河邊,總記得遙遠的東方有條龍,他們是龍的傳人;當他們無論是聆聽著西洋經典,還是享受著歐美風情,都不曾忘記悠遠的中華文明,他們應該是東方文化的傳承?;诖?,我寫下了《東方小子系列文化探尋活動》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它分為巧嘴學對、百家姓氏、茶與文化、戲曲人生、民俗探幽、文化名城、神奇中藥等幾個系列,我希望它能向一條潺潺的小河流進孩子的心田,以東方的豐韻滋養(yǎng)身在特區(qū)的面向世界的學子。
新年剛剛過去,空氣中隱約飄蕩著年的氣氛,那家家戶戶門前檐下嶄新如昨的對聯(lián)悄無聲息而醒目地向過往的行人表示真誠的祝愿,也無聲地述說著它輝煌久遠的歷史。是啊,對聯(lián),這一張張流動的詩歌,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也是人類文藝百花園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是貨真價實的“別無分店,獨此一家。”不僅如此,這種短小精悍的文學樣式自問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贏得了最廣大的創(chuàng)作者和欣賞者,從而呈現出勃勃生機。上自風流儒雅之文人騷客,下至引車賣漿之下里巴人,無不對其另眼高看,青睞有加。對!如果學校支持,學生認同,家長認可,我就從這里開始吧!走進對聯(lián),走進精彩的迷你世界,走進濃郁的華夏情結!我想自己的設想也切合著育才教育集團的辦學理念——使每個孩子都具有“科學腦、人文情、中華心、全球觀”,不求人人成為精英,但求人人走向成功,同時恰好也實踐德育要與課程改革相結合這一重大命題,試試看吧!
就這樣我在進行校本研究的同時開始了本班的文化探尋之旅,開始著手創(chuàng)建“走進魅力東方打造心靈家園”的班級特色文化??梢哉f我班特色文化的創(chuàng)建從一開始就切合了的德育與新課程相結合的理念。首先我制定了班級特色文化創(chuàng)建的目標:
1、從國際視野來弘揚中國文化,將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精神載體,吸收傳統(tǒng)文化營養(yǎng),哺育現代學生,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充實學生的精神底蘊。
2、以現代意識來感受和發(fā)掘民族風情,將地域性的風土人情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視窗,力求將學校、家庭、社會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個性得到和諧發(fā)展,人格得到提升和完善。
3、在活動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培養(yǎng)能力,體驗情感,發(fā)展個性。倡導社會參與性學習、主題研究性學習和實際應用性學習方式,在活動中發(fā)展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給孩子求真求美求善的眼睛,在濃郁的華夏情結中發(fā)現歷史的美、社會的美、生活的美、自然的美、自我的美。
其次我撰寫了階段性探尋方案,在方案的引領下按部就班的進行活動,將校本課程與德育實踐緊密結合。(示例)
研究主題
巧嘴學對
研究目的
1、 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和課內交流,知道對聯(lián)是我過獨特而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我過文學園地中一枝奇花異草,與中國年俗文化、詩詞文化、漢字文化、名勝古跡有著深厚的淵源。
2、 豐富、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了解對聯(lián)的特點,并嘗試練習對簡單的對聯(lián)。欣賞古今佳聯(lián)妙對,怡情礪志。
3、 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說話和思維的能力。
4、 誦讀并背誦有關對聯(lián)的歌訣如《學對歌訣》《笠翁對韻》等。
5、 制作班級文化網站,方便同學們上網查尋對聯(lián)知識,編輯個人收藏集。
研究范圍
對聯(lián)的起源,對聯(lián)的有關知識,春聯(lián)漫談,作對方法,對聯(lián)的用字技巧,對聯(lián)的創(chuàng)作原則,對聯(lián)的種類,名聯(lián)賞析,對聯(lián)故事,逛對聯(lián)超市,詩詞歌賦中尋找對聯(lián),百姓生活尋聯(lián)
篇6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課;導入藝術
前言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之前運用精彩的導入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的空間。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導入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使課堂導入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高中語文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導入與教學內容無關
這種現象容易在新教師的身上發(fā)生,有些教師由于剛才大學畢業(yè),缺乏語文教學經驗。急于把大學時學到的導課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刻意追求導課的新奇獨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形式,沒有理解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課堂導入的作用和意義,沒有將課堂導入的作用發(fā)揮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就會認為課堂導入與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沒有關系,就不會認真的聆聽教師的講解,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
(二)教師對課堂導入不夠重視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都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學習任務過于繁重,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光是追趕課堂進度,完成教學任務就已經心力交瘁了,將精力主要放在了語文知識的講解和教學重點的分析上。對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用簡單的幾句話就帶過了,有的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甚至沒有進行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直接開始語文知識的學習,這種狀況普遍存在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對課堂導入不夠重視。
二、高中語文課堂的課堂導入方式
(一)利用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先講一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故事,然后由故事引出教師將要講述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當然,教師的投入才能引發(fā)學生的投入,所以教師應調動情緒,用動情的語言進行傳達,才能更好的收獲效果。
比如,在學習《琵笆行》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播放《高山流水》這首樂曲,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音樂氛圍。然后,教師給學生講伯牙與子期相遇的故事,將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起來,此時,教師及時的進行課堂導入:“本文的作者白居易遭到貶職時也如伯牙一樣寂寞,為流落他鄉(xiāng)不被人理解而憂愁,就在此時他遇到了知音,從一曲琵琶中聽到了彈奏之人與他相同的際遇,為彈奏之人的彈奏水平所折服,那么白居易的知音究竟是誰呢,他為誰寫了這篇《琵笆行》呢?”通過課堂導入及時地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文中,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利用影視作品吸引學生注意力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電視劇、電影等影視作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影視作品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讓學生理解在易水送別時,荊軻說出“鳳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心情,對荊軻的感情有著更深刻的體會。在學習《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時,因為這篇文章描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納粹對對待戰(zhàn)俘所犯下的罪行,教師可從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進行課堂導入。題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優(yōu)秀應試作品有很多,《天堂之路》、《戰(zhàn)爭中的女人》、《兵臨城下》等都能讓學生的心靈產生震撼,教師讓學生觀看這一類的電影,讓學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歷史背景,加深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明白奧斯維辛為什么沒有什么新聞。教師讓學生在課下觀看影視作品,或者是在課堂上播放電影,通過電影中的某些畫面或者片段,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三)利用對聯(lián)來進行語文課堂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苯處熥寣W生在課堂上書寫對聯(lián),讓學生理解課文。對聯(lián)是中國特有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學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對聯(lián),但是在書寫對聯(lián)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前布置預習任務,然后進行《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的學習,教師書寫上聯(lián):“紉如蒲葦,勇蘭芝抗婚赴清池;”讓學生對出下聯(lián)。在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再對學生對出的對聯(lián)進行分析,從句式、內容、平仄的能夠多個角度來解析,評選出對的最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對聯(lián)的書寫進行課堂導入,不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和仿寫能力。
結論
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的途徑十分豐富,在生活中發(fā)現的亮點,或者與別人交談時聽到的某一句話,都能夠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引入。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將課堂導入與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讓課堂導入服務于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入的過程中,要注意將導入與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興趣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艷敏淺.談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導入方法[J].軟件:電子版,2015(10):382-382
篇7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物理;教學方法
物理是一門實用性的科學,教學中我們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社會現實、生活現狀等具體情況來確定學習方式。除現在所倡導的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方式外,還有哪些是應該注意的呢?在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方式的轉變中,人們正在提出、探討著許多新的學習方式,這其中我們又應該遵循哪些原則?“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它關系到新課程改革的成敗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如講單擺時,我讓學生找來細線和小球,每人自制一個單擺觀察它的運動。在自制教具和學具的同時,還應鼓勵學生課后做些小實驗。如講“受迫振動”時,我用“米花的舞姿”小實驗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具體做法是:把六個涂成不同顏色的米花用線穿起,掛在衣架的橫梁上。六根細線每兩根等長,最短的掛在中間,最長的兩根分別掛在最外面。將一根橡皮筋拉長,從米花構成的弧下方穿過,并與米花懸線面垂直,用手指撥動皮筋,米花應聲起舞。有條件的還可以將米花放在用布包緊的大口徑低音喇叭上,當喇叭傳出音樂聲時,不同位置的米花會以不同高度在上面跳躍。
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為了鞏固公式S=gt2,我在課堂上組織了“手握落尺測反應速度”實驗。同學兩人一組,從尺落下的長度知道位移,利用公式計算出從尺開始下落到另一人握住尺的時間,也就是握尺人的反應時間。這個小實驗使同學們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既動手又動腦,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物理學中的許多概念和規(guī)律都可以用一些對聯(lián)、口訣、謎語來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我從生活中和教學實驗中搜集了許多對聯(lián)、謎語應用到物理課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牛頓第三定律時,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他蹬地,地也蹬他,雙方運動為何地沒動;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為何你覺疼。橫批:說清有獎。于是同學們立即活躍起來,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解釋了這一現象。
物理學中物理量數不勝數,物理概念更是多如繁星。我采用了謎語的形式方便學生記憶。如:屢教不改――慣性;一對紅――赫(赫茲);異口同聲――共鳴;鬧矛盾――摩擦;景德鎮(zhèn)的作坊――磁場……這些豐富多彩的對聯(lián)和謎語,使學生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現了由“厭學”到“愛學”的轉變,課堂氣氛活躍而和諧,形成了獨特的教學藝術和風格。
二、加強實驗的作用
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能忽視物理實驗的作用,許多物理問題可以在實驗的指導下更加清晰明了。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通過實驗學生可以更深刻地記憶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實踐操作能力,使枯燥的物理學習變得形象生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有關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的知識時,教師與學生一起做實驗,首先測量加速度a,讓學生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求出加速度,然后用天平測量m,最后用重物通過定滑輪去拉小車測量小車的合外力F,通過實驗得出數據,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實驗,學生自主探究分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使學生更愿意學習物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新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為學生講解有關的物理規(guī)律和思想,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物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明白一切知識都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打破舊的傳統(tǒng),建立新的知識。在學習時,可以讓學生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探究出新的內容。
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要求學生注意這一過程,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牛頓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是在前人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先有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用的原因,然后有伽利略和笛卡爾的實驗和補充,最后牛頓進行總結創(chuàng)造得出了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借此來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積極性,使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激情。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舊有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留有足夠的時間,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教師不能一味地約束學生的興趣和行為,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使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學習中能夠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積極性。教師在適當的時間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
例如在學習宇宙速度時,教師提出已知地球和人造衛(wèi)星質量分別為M和m,衛(wèi)星到地心的距離為r,求衛(wèi)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速度v。學生根據萬有引力和圓周運動規(guī)律,自主探究,得出宇宙速度。這種方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
五、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要想使學生愿意學習物理,首先要讓他們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學習的意愿,不會產生反感的心理。所以作為教師,就要采取措施,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感興趣,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問題能夠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探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質量和效率。
例如在學習有關自由落體的知識時,教師提問:是重的物體下落快還是輕的物體下落快?學生會說重的物體下落快。教師接下來提問:是不是重的物體就一定下落快呢?教師把半張紙揉成紙團,然后讓它與整張紙片在同一高度同一時間落下,觀察紙團下落得快慢,引導學生分析原因。通過問題的設置,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會更有興趣去學習。
總之,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順應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順利的完成高中物理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8
那么,什么是“語文綜合性學習”呢?語文綜合性學習首先是一種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其次,它是一種多元整合,是相對于僅就某一語文知識或技能的單一性學習而言的。它是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和自然、社會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題或項目,綜合運用自己所學語文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其目的是加強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生活的聯(lián)系和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一、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優(yōu)化語文課堂
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主陣地,因此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要緊緊抓住課堂教學的單位時間,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方法,在課堂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真正落實語文綜合性學習。具體做法有:
1、利用教材內容重構課堂。教材是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最便利的憑借,教師可以憑借教材中文本的特點設計語文綜合性學習,優(yōu)化課堂教學。
如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寫景的課文,教這類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以審美、欣賞美為目標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可以不再是純語文的學習,而是涉及到語文的基本素養(yǎng)、基本能力,以及音樂感悟、圖片審美等諸多方面的學習,有效嘗試語文與美術、音樂的溝通和融合。
我在執(zhí)教《觀潮》時,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為錢江潮制作音樂風光解說片”的任務大背景,促使學生積極地研究課文,理解、收集、整理、運用有效信息,在收集處理資料中討論合作,在展示、交流、欣賞學習成果中體驗合作和成功的喜悅,最終達成問題解決,從而使語文綜合性學習落到實處。
2、挖掘生活內容充實課堂。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還要充分利用周圍的語文教育資源,適當地把生活活水引進課堂,這樣做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我在教學《玩對聯(lián)》一課時。教學內容完全來自課外,把杭州西湖作為課本,指引學生去讀對聯(lián)、品對聯(lián)、對對聯(lián)……學生在楊老師的課上不僅感受到了對聯(lián)深含的語文知識,而且開始學會關注身邊的文化(學生很強烈的表示課后一定要去西湖這些有對聯(lián)的地方走走看看),這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都是有重大意義的。
《玩對聯(lián)》一課正是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利用了文物古跡中的資源,讓學生享受到了周圍教育資源帶來的樂趣,把課標的精神演繹得再清楚不過了。
3、創(chuàng)設主題活動重組課堂。教師還可以根據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等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重組課堂。
例如:我在執(zhí)教的低年級活動課《小白兔的花園》就是展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好課。教師以故事引入:小白兔想建一個快樂花園,花仙子對它說,只要它想到一件快樂的事,就給它一朵。小白兔請小朋友幫忙。學生說了很多快樂的事。教師引導他們把這個故事編下來:先讀老師寫的開頭,再請小朋友每人寫一件快樂的事,貼在黑板上,最后加上結尾就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行了聽、說、讀、寫的指導,使學生在快樂的編故事中各項能力得到了綜合發(fā)展,情感得到熏陶。
二、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優(yōu)化課內外銜接
課堂學習要有課外學習的遷移,課外學習要有課堂學習的指引,這樣的學習會更明確、更充實。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學習的需要課內外結合,有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學生開展各種綜合性學習。具體做法有:
1、依據教材進行課外體驗。小學語文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強的典范性,為課外學習的選題指引了方向。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內容涉及到科學、自然等知識和技能。如果,語文學習只是在課上紙上談兵,顯然是枯燥的,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語文教材中挖掘可以實踐的內容,組織學生到課外去體驗。
2、教材出發(fā)進行課后延伸。課堂具有現實生成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教材的深入學習,可能會產生有疑惑、有爭議的話題。教師應敏銳地抓住學生的問題,繼續(xù)下去,在課外的廣闊空間中讓學生得以解決。
3、圍繞教材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益處是很多的,首先它在學習內容上,就不再拘泥于“語文學科”,而是涉及到各個領域。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喜歡的課文,伸發(fā)開去,到課外去找有關資料閱讀,并引導學生通過制作課外閱讀卡的形式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課外資料和共享資源,開闊了視野、拓展了知識、充實和擴大課堂學習的內容。
三、開展綜合性學習優(yōu)化大語文學習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開展課外的語文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以外更廣闊的空間里自主進行有目的的語文實踐,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使語文綜合性學習得到無限制地發(fā)展。具體做法有:
1、結合學?;顒勇鋵??!墩n標》中提到,學校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會建立穩(wěn)定的聯(lián)系,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文實踐的環(huán)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反過來,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組織的活動,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文實踐的環(huán)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綜合性學習。
2、結合地域文化開展?!墩n標》說“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關鍵是看我們教師怎樣去利用。
北京是一座歷史名城,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可成長在這兒的孩子們,對這些并不一定了解或者說沒有好好地去關注。教師可以適當地設計一些語文綜合性的活動,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語文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身邊語文的興趣,提高自覺學習語文的能力。
3、結合興趣點進行。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里面有許多的學問值得學生去研究、閱讀。教師要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大自然中的一些有趣現象,日常生活中一些感興趣的事物,身邊人們議論的一些話題等,都可以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課題。
篇9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基于此,我們教師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超越教材的限定,讓語文教學的內容貼近社會生活,體現時代特征;二是勇于對文本做出創(chuàng)新性的解讀?!敖o學生一點開放的空間,學生就會給你一份驚喜?!蔽覀兛梢詫ΜF有的教材進行適度地創(chuàng)編、借用、整合,讓文本更有新意,讓教學更有魅力,努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廣辟蹊徑,讓語文開放起來。
一、創(chuàng)編
教師與學生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實踐者、實施者。課程具有生成性、開放性、動態(tài)性、實踐性等特點。教材文本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與教師開展各項學習活動的載體。文本的內容、價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過程的推進,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在新的課程觀的指引下,教師與學生有必要對現有教材做有效的處理,以互動生成的先進理念挑戰(zhàn)文本、超越文本,更大限度地體現語文的開放性。
1.領異標新二月花:創(chuàng)新體裁
教學《索溪峪的“野”》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改編教材:“假如你是索溪峪的導游,可以向游客介紹索溪峪的山、水、動物的特點,請你從課文中選取一些材料寫一份導游詞。”這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化的語言運用情境。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對課文的理解更為深刻,個性化閱讀得到彰顯。很多教材都可以進行拓展,引導學生進行改編,可以將古詩改為記敘文,將文言文改為小故事。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學生就能將教材進行開放性的拓展。
2.舊貌變新顏:改變人稱
學完了《最后一頭戰(zhàn)象》一課后,學生對戰(zhàn)象的忠誠、勇敢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課后的小練筆中也有這樣的要求:“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并寫下來?!睂W生成功地運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將自己的情感和嘎羧融為一體,寫下了一個個動人的場面?!拔壹磳⒏鎰e我親愛的村寨,一直以來關心我、照顧我的人們。親愛的村民們,感謝你們的細心照顧,我忘不了你們那金黃的香蕉,忘不了你們那甘甜的泉水,忘不了你們的包容與呵護。現在我即將離開這里。看著你們送來的食物,我只能繞著寨子走三圈,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和你們告別。今后,我再也不能優(yōu)哉游哉地出現在你們的眼前。我含著熱淚和你們告別了!”這樣變換人稱,讓學生自然地進入了角色。由于學生設想自己就是文中的嘎羧,已經融入課文中去,所以特別有利于調動積極性,有利于體驗成功的喜悅。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自由地表達情感是很有幫助的。
二、借用
1.唯有源頭活水來:與生活經驗接軌
開放的語文課程以學生的語文生活經驗和成長需要為依托,把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密切語文學習生活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既引導學生利用教科書學習語文,又拓展學習語文的領域和空間,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這樣的語文課程必然是開放而有活力的。
《春聯(lián)》一課中那明快的、樸素的、朗朗上口的對聯(lián),常浮現在我們的眼前。春聯(lián)是對聯(lián)的一種。從古至今,對聯(lián)在生活中運用廣泛,它凝練、深邃,給予人啟迪和深思。于是,我們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上街頭巷尾,走進千家萬戶,收集對聯(lián)。有的從鄰家抄下對聯(lián);有的在開業(yè)的店鋪里搜集對聯(lián);有的從喜慶的婚禮中找到對聯(lián);還有的向親人、專家求教,了解對聯(lián)的相關知識。在交流匯報會上,一副副對聯(lián)熠熠閃光,迸發(fā)出奪目的光彩。在實際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們不斷地摸索,嘗試創(chuàng)造,感受春聯(lián)的絕妙,對這個古老的藝術形式有了嶄新而又全面的了解。
2.絕知此事要躬行:與實踐操作接軌
有些課文,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實際操作,使學生親身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詹天佑》一文,教學的難點在于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以及“人”字形線路的設計原理。這樣抽象的原理,學生理解起來很有難度。于是,我讓學生自己讀書,在課桌上畫一條“人”字形線路,將文具盒當作火車,同桌兩人為一組,可以由一位學生讀書上的描述,另一位學生進行演示。通過合作,抽象的描述變?yōu)椤艾F實”,形象直觀,理解起來水到渠成。實踐操作讓學生更加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體會莫大的成功。
3.信流引到花深處:與背景資料接軌
語文學習應當充分利用好課本資源,并且引進相關的課程資源,為我們的教學服務。課文文本總是時代、社會和生活的真實反映,與其相關的豐富的背景材料是文本的有力補充。在研讀中,如果教師能重視背景材料的運用,這對促進閱讀教學、提高教學效益、豐富學生知識是大有裨益的。
當開始學習有關魯迅這一單元時,學生對魯迅的了解還非常的少。有的學生也許從未聽過這個名字。遠離那個年代的我們,怎樣帶領學生認識魯迅、了解魯迅呢?我想僅僅依賴書本上的幾篇課文一定不夠。如果按部就班地學下來,學生對魯迅根本無法形成一個全面的認識,他們對魯迅的了解也只能是滄海一粟。對這樣時代感特別強的一系列課文,我們要讓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來豐富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教學本組課文之前,我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去了解魯迅,搜集魯迅的相關小故事,先以故事會的形式講一講魯迅,之后再來學習課文?!段业牟隔斞赶壬芬徽n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如:“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對這句話的理解必須聯(lián)系時代背景,而這應當以搜集資料作為前提??梢娺h離學生生活實際的課文,搜集資料是最好的法寶。
三、整合
對現有的教材,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對教材進行重新組合,啟發(fā)學生變換視角,重新思考、拓展、組裝和再創(chuàng)造,使課文具有新的學習內涵。
1.海上明月共潮生:跨越文本組合
同樣都是寫景類的文章,《美麗的南沙群島》與《廬山的云霧》被編寫在第一單元中,而《荷花》則被編寫在第四單元中。這幾篇課文,景物的特點鮮明,描寫得栩栩如生。于是,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我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如抓住重點的句子來體會,把自己當成作者,邊讀邊想象……成功地學習這兩篇課文后,我把《荷花》一文提到前面來學習,目的有兩個:一是運用總結出來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熟練地掌握寫景類文章的學習方法,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二是比較這三篇課文寫法上的不同之處?!逗苫ā芬晃牟粌H寫了景物,還寫了人物的感受,人景合一,渾然天成。這樣靈活地組合課文,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體現開放語文的延展性。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材料,是開放性學習的依托。我們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奴隸,不應當把教材當作“圣旨”,崇拜迷信,而應與學生一道同為教材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又要開掘教材蘊藏的資源,從而使教材立體起來,鮮活起來,豐富起來,讓教學充滿開放性和彈性。
篇10
一、民俗鄉(xiāng)土文化的定義和內涵。
民俗文化是溝通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間社區(qū)的和集體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過人作為載體進行世代相習和傳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現象。(仲富蘭《民俗與文化雜談》)
鄉(xiāng)土文化,就是指我們出生、成長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名俗風情、名人軼事、語言文化等。還包括學生所在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校風學風、學生特長以及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家庭生活等。
二、語文教學與民俗鄉(xiāng)土文化的關系。
1.地方文化是民族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的具體體現。地方文化教育是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但現在很多中學語文教學卻無視社會生活,學生被鎖在課堂、封在校園,結果缺少生活的體驗,缺乏實踐的機會,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
2.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面對熟悉的家鄉(xiāng),也許學生們并未能真正領略家鄉(xiāng)之美。注重地方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本土人文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地方的親和感和自豪感。
3.語文教學承傳鄉(xiāng)土民俗文化,鄉(xiāng)土民俗文化又促進語文教學,鄉(xiāng)土民俗文化具有輔助教學、德育教育、知識積累和審美教育等功能。
三、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民俗文化內容豐富,教學過程中該如何選擇資源,合理地開發(fā)利用呢?
1.用好文本資源。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俗風情”就集中選用了多篇名家作品為范文,以《端午日》為例,文章生動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贊揚了當地軍民奮勇爭先、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端午這一天,湘西百姓穿新衣、額角畫王字、吃魚吃肉,其中的重頭戲是賽龍舟,水上的拼命劃槳追逐,岸邊的賣力吶喊助威,全民參與的熱鬧場面將節(jié)日氣氛推向了。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自然地激起學生對民俗文化的濃厚興趣。教師再因勢利導,布置有關的活動任務,就能實現民俗文化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目標,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民俗文化的熱情。
2.開發(fā)鄉(xiāng)土資源。在用好文本資源的基礎上,教師應努力開發(fā)與語文教學有關的鄉(xiāng)土資源作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課堂帶入大社會,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參觀名勝,收集對聯(lián)。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誦讀欣賞”中介紹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對聯(lián),教師可以在講授了文本中對聯(lián)知識之后,要求學生收集體現家鄉(xiāng)文化特色的對聯(lián)。青州的龍興寺、博物館、范公亭公園等名勝古跡,均有反映家鄉(xiāng)歷史、展現家鄉(xiāng)文化的對聯(lián)。學生借此可以感受到“鄉(xiāng)之先達”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既是知識的積累,更是性情的熏陶。
②考察民風,積累諺語。諺語被譽為“語言之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固定用語。它用簡單、樸實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青州地區(qū)有一畝園,十畝田,一畝花,十畝園;端午時節(jié)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諺語,這些諺語不僅文字精練、形象生動,還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實用性等特點。積累家鄉(xiāng)諺語,可以讓學生深刻領會家鄉(xiāng)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亦可品味家鄉(xiāng)語言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