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閱讀指導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3 09:13:00
導語:現(xiàn)代文閱讀指導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
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是體現(xiàn)語文水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v觀近幾年高考的命題,其中現(xiàn)代文閱讀在高考試題中所占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趨勢,1994和1995年已上升至28分。因此,現(xiàn)代文閱讀題得分的多少已成為語文成績高低的一個關鍵。
因此,在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復習中,應把努力提高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了解現(xiàn)代文閱讀復習的具體方法之前,同學們應首先懂得這一情況,即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材料的選擇關系到檢測的信度和效度,一般都符合下列原則:包含豐富的信息,特別是豐富的“隱含信息”;便于編制知識覆蓋面較廣的題目,尤其是綜合性題目;適合高中生的閱讀特點,包括知識、能力、心理和閱讀習慣等等,更重要的是“能夠反映日常的閱讀實際”。為了體現(xiàn)考查的公平原則,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材料均取材于課外;但如果我們在復習和應試訓練中,完全丟開課本旁收雜學,課外的讀物汗牛充棟,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而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例子”,提供了各種典型、規(guī)范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在閱讀、分析、比較中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有了對中學課本合乎規(guī)律的,方法適合的閱讀為根本,那么我們才能在高考中以“不變”應“萬變”。
根據這個原則,下面針對1995年高考《語文科說明》中對現(xiàn)代文閱讀的七點要求,以及高考命題的具體情況,結合中學語文課本,給同學們的復習和應試進行一些具體指導。
一、詞義的理解。
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能否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對確認語句蘊含的深層意意,對準確的概括段落大意,對正確理解文章的內容,都有直接的關系。把握文中的詞義,特別是處在重要位置上的詞義,也是從局部到整體理解文章主旨的關鍵。
怎樣才能正確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呢?
首先,要從整體上去把握,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所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上下文,就是指語言環(huán)境,可以說,語境確定了詞義。
其次,還可以從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上去把握。一個詞語,除了一般通常具有的含義外,往往還要考慮它的色彩含義。如感情色彩,決定了詞性的褒貶;語體色彩,決定了詞語運用的得體與否。除此之外,詞義的輕重,范圍的大小,適應的對象,搭配的習慣等等,以及看它是口語還是書面語,是普通用語還是特殊用語,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理解詞義。
上述的這些方方面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時單就其中的某個因素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必須綜合起來,全盤考慮。
例如1992年(三南)高考題第28題:
下面詞語分別能表現(xiàn)A蕭悅、B蘇軾、C倪云林、D金冬心中哪三位竹畫家的藝術特色?
①雄健、豪放()②古拙、樸質()③雅致、逼真()
這道題考查的是確認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只不過是倒過來考,有語議,要你將它與相應的詞放在一起罷了。從原文看,蕭悅工畫竹,有雅趣,先突出了一個“雅”字;白居易為之題詩中又云:“舉頭忽看不似畫,低頭靜聽疑有聲?!薄安凰飘嫛保闼普?,“疑有聲”,那就更逼真了,所以“雅致,逼真”最為精當。蘇東坡為豪放派詞人,“他畫竹氣魄極大”,而且“線條和筆力都很強勁”??梢娺@位大文豪的詞畫同屬一派,當以“雄健、豪放”莫屬。倪云林的竹畫大都是修竹數竿,意境簫疏,在①②③三組詞語中沒有對他的竹畫藝術特色的概括。金冬心得到的評價是“格調清新,淳樸而拙厚”,“淳樸拙厚”與“古拙、樸質”正相對應,故答案選②。
二、解釋文中含蓄的語句。
解釋含蓄的語句,是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中的重點內容。正確理解句意,是理解段和篇的基礎。把文中那些內涵豐富,結構復雜,作用特殊,意在言外的詞句理解清了;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含蓄的語句不易理解,因為它的出現(xiàn),通常是為了追求特定語境條件下的最佳表達效果的,故不能直說,而是把意思隱藏在句子的字里行間。常常是長話短說,正話反說,明知故問,閃爍其詞;有時又指桑罵槐,微言大義;有時又夸張、隱喻、變形、跳躍、省略等等,可以說是無所不至。
含蓄的語句并不是不可捉摸的,有了一定的語境,句子的含義也就被牢牢地固定下來了。我們只要在一定的語境中反復閱讀,尋找語感,句子的隱義是可以“自現(xiàn)”的,此其一。
其二,前后關照,仔細推敲。特別要注意關聯(lián)詞所連接的內容,若文中出現(xiàn)了“首先”,就要注意“其次”;看到了“一方面”,就不能忽略“另一方面”,否則就會顧此失彼。另外,那些傳達時間、地點、場合等重要信息的關鍵詞句也不能忽略。
其三,觸發(fā)聯(lián)想,品出言外之意。這一點指的就是不能單單局限于閱讀材料本身,而應拓開思維:或覺得材料與自己的生活有關,可用生活體驗來補充認識;或發(fā)現(xiàn)材料與平時所讀的某書有關,可以觸類旁通;或從語法角度去領悟話語的機鋒;或從情感、風格等方面,甚至是語言的空白省略上,去獲得多種認識,體味無言之美。
例如1994全國高考題第28題:
請用文中詞語稍加組織,填入空格,不超過20個字,注意前后銜接。
文中用“暴發(fā)戶造譜諜”,“野孩子認父親”作喻,來說明當時_____現(xiàn)象。
解答此題時,必須對“暴發(fā)戶造譜諜”,“野孩子認父親”這兩個比喻句的內涵作認真分析。這兩句話幽默詼諧,寓意深刻,而且“譜諜”是什么?考生沒有接觸過,不一定理解。但既然是比喻句,就會有本體、喻體和相似點。從上文看,談的是新風氣代興的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強調自己是新的;另一方面又強調自己大有來頭。但這里比喻的顯然不是前者,因為野孩子都有父親可認,當然暴發(fā)戶也不是新冒出來的,都大有來歷。那么與之有共同點的本體就是“新風氣”,它也要找淵源,找來歷。所以下文才會說“它會使作品從自然的天真轉而為自覺的教養(yǎng)、師承”。因此,這一題的答案就是“新風氣向古代另找一個傳統(tǒng)作為淵源所自”。
類似于這種題型的例子,在中學課本中出現(xiàn)過許多,尤其是在魯迅的文章里,有諸多范例。如《記念劉和珍君》中關于“煤”和“人類血戰(zhàn)前行歷史”的比喻;《〈吶喊〉自序》里“鐵屋子”的比方等。如果我們對課文中這類典型的含蓄句子做了細致的分析,有了良好的體驗,考試是難不倒我們的。
三、概括文章的具體內容。
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的一個重要內容?!墩Z文科考試說明》就明確要求考生對“具體的內容,能加以概括”,要能把握“文中表現(xiàn)的觀點”,“能正確把握文意”,“說明能把握特征”,這些都是高考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具體要求。
要想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正確概括文章的具體內容,第一要通覽全文,抓住“文眼”進行概括。
所謂“文眼”,就是作者的立意之所在,也是文章構思布局的關鍵。在文中,它具體表現(xiàn)為能瞻前顧后,領挈全文的某一關鍵詞語或句子。抓住了“文眼”,等于掌握了理解文章的鑰匙。例如,吳伯簫的散文《難老泉》中的“難老”二字,反復出現(xiàn)多次,充分利用“難老”這個特點來表現(xiàn)“江山不老人不老,民族精神不老”的主題思想?!半y老”就是這篇散文的文眼,也正是它的“神”。巴金散文《燈》的“文眼”,是結尾處道出全文主旨的一句話:“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弊プ×诉@一點,那么其他關于“燈”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一般說來,抓住“文眼”進行概括,多適用于散文。而對于一般的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則往往是抓住關鍵的詞、句、段。這是概括具體內容的方法之二。
文章的關鍵詞、句、段猶如文章的“窗口”,通過它可以窺見文章的具體內容。通常,那些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句和段,亦有很強的概括力,或者能給我們提供豐富的概括信息和依據,讓我們答題時能準確有效,事半功倍。
例如1994年上海高中會考試題:
要求從下列文字中找出能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征的字。
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的在內,現(xiàn)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八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一種。清初陳鼎一譜,則對川、粵、閩三省所產都有記載。蔡譜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的果樹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內容包括荔枝的產地、生態(tài)、功用、加工、運銷以及有關荔枝的史事,并記載了荔枝的三十二個品種。其中“陳紫”一種現(xiàn)在仍然廣為栽培?!八喂笾Α爆F(xiàn)名“宋家香”,有老樹一株,尚生長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開花結實。這株千年古樹更足珍惜。
(節(jié)選自《南州六月荔枝丹》)
此題首先要弄清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什么,然后才能去找出那個能概括說明對象特點的字。這段話的說明對象并不是荔枝,而是古代講荔枝的書。具體而言,就是“蔡譜”。它的特點當然不是“廣為栽培”,“更足珍惜”(而且這也不是“字”),而是一個“早”字。
第三,還可以根據標題含義,或根據段意,層意進行概括。
在議論文中,有時標題往往就是中心論點。如的《反對黨八股》、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傳統(tǒng)》等。有的時候,試題會用相反的形式進行考查:沒有題目,要求考生根據文章的內容給它安上合適的標題,看考生是否掌握了主要內容,是否能以一題目高度概括全篇。
例如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閱讀短文《人,又少了一人》第2題:
那個中年女人并沒有死去,為什么作者卻以《人,又少了一個》為標題?你能換一個比這個更為醒目,更為啟人深思的標題嗎?
中年女人并沒死,為什么以《人,又少了一個》為題?這就揭示了“人”并非指一般意義上的人,而是有自尊,有人格的人?!坝稚倭艘粋€”的“又”字,則使題目具有了廣泛的社會性和普遍性,點明這樣一個故事的發(fā)生決非偶然。通過對一個醒目標題的仔細推敲,就把全文的中心內容概括出來了。
四、闡發(fā)文章的抽象內容。
要把文章的抽象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認識,必須有一種“語言轉化能力”,或稱“闡釋能力”。也就是說,要把看似抽象難懂的內容,通過理解和分析,用自己的話把它表達出來。
怎樣才能對文中抽象的內容正確地闡發(fā)呢?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仔細審題。明確題干的內容要求和選項的內容重點(包括有關的語法修辭方面的特點)。
例如1991年全國高考試題第31題:
- 上一篇:社會主義榮辱觀科學思想內涵論文
- 下一篇:現(xiàn)代網絡技術倫理道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