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3-09 09:36:10

導語: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提升策略

[摘要]融媒體為電視時政新聞傳播提供了多元化渠道,也帶來了在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下的巨大挑戰(zhàn)。因此,我們必須要主動創(chuàng)新融合,借助融媒體發(fā)展優(yōu)勢,多維度、全方位地增強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力,推動其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以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新特征為切入點,深入分析當下電視時政新聞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和提升策略,以期在為受眾帶來更多優(yōu)質內容的同時,探索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新路徑,為提升其傳播力提供借鑒。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策略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及其技術的深入發(fā)展,電視時政新聞的權威性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而且其傳播力受到影響,社會輿論以及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作用也受到極大沖擊。因此,相關單位以融合創(chuàng)新為發(fā)展思路,借助融媒體優(yōu)勢,不斷地探究提升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的新策略,為其堅守輿論主陣地,鞏固在新聞領域中流砥柱的地位提供保障,也為開創(chuàng)電視時政新聞傳播新局面奠定可靠的基礎。

一、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新特征

(一)傳播渠道多樣化,傳播影響力更強、范圍更大

隨著融媒體的發(fā)展,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形式和呈現(xiàn)方式也日益豐富化、多元化,不僅以可視化信息和視頻等方式來增強受眾的觀看體驗,而且為受眾提供了更加靈活、豐富的觀看視角,使其能夠有選擇地接收時政新聞,提高對時政新聞的觀看好感度。同時,相較于傳統(tǒng)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模式,融媒體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影響力更強、范圍更廣。一方面,互聯(lián)網拓展了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渠道,讓越來越多的媒體加入該傳播領域;另一方面,融媒體給電視時政新聞帶來了形式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讓其傳播更具有權威性、時效性,增強其感召力和影響力,并進一步落實“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原則,從而推進此類節(jié)目的發(fā)展,提高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力[1]。

(二)主體地位平等化,參與方式更加靈活

作為新聞報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不容小覷,特別是在融媒體的推動下,無論是新聞的制作、素材收集,還是新聞傳播形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對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提出了新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其傳播模式的轉型和升級。同時,在融媒體時代,由于受眾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或電腦就能輕松獲取感興趣的時政新聞,甚至是發(fā)表評論、觀點,參與新聞事件的討論,成為其中的“參與者”,所以媒體壟斷新聞信息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當前受眾與平臺共同成為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為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提供助力。可以說,融媒體的出現(xiàn)拉近了電視時政新聞與受眾之間的關系,也為受眾參與、分享、探討電視時政新聞提供了有效路徑,使受眾更愿意發(fā)揮主體作用,關注電視時政新聞傳播,推動其更快更好地發(fā)展。

(三)互聯(lián)網思維化,語言內容年輕化

互聯(lián)網打破了信息交互的時空桎梏,融媒體實現(xiàn)了讓廣大受眾深入新聞現(xiàn)場,掌握第一手新聞素材的雙向傳播,并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受眾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電視時政新聞,電視臺也可以通過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分析受眾喜好,為受眾推送個性化新聞,從而增強受眾對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好感度和關注度[2]。同時,基于融媒體環(huán)境的影響,大眾的思想文化向多元化、個性化發(fā)展,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模式也不斷發(fā)生改變,其全方位地強化新聞內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語言風格更趨于年輕化、時尚化,從而讓受眾更關注電視時政新聞。而這種以大眾心理、喜好為參考的創(chuàng)新模式更容易拉近受眾與電視時政新聞之間的距離,體現(xiàn)電視時政新聞的親民性,增強其傳播影響力[3]。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存在的問題

(一)編排結構不合理,傳播力不足

電視時政新聞的編排結構會直接影響其傳播質量和效果。因此,在融媒體時代,改革電視時政新聞編排結構極為重要。然而,當下部分電視時政新聞的編排思維仍是以慣性思維為主,其編排結構既缺乏創(chuàng)新,又缺乏與融媒體的深度融合,特別是其傳播內容仍以會議或者活動為主,民生新聞所占比例較低,導致受眾對電視時政新聞的關注度大大降低,難以發(fā)揮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和引導作用。

(二)選材內容缺乏針對性,不符合受眾需求

電視時政新聞不僅要關注國家大事,而且要關注民生發(fā)展。因此,在選材選題方面,電視時政新聞要具有針對性,密切關注并了解、滿足民生需求,這樣電視時政新聞才能真正引發(fā)受眾情感共鳴,從而提高其傳播力和影響力。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部分電視時政新聞不僅內容缺乏針對性,沒有意識到受眾主體的重要性,而且未曾真正體現(xiàn)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和引導價值。同時,在融媒體時代,雖然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可用的載體和平臺非常多,但是因缺乏經驗或安于現(xiàn)狀等,電視時政新聞未能夠有效地創(chuàng)新融合,沒有深入了解受眾需求,對個性化新聞內容涉及較少,無法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從而阻礙了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的提升。

(三)內容質量不佳,同質化嚴重

當前,融媒體拓展了受眾獲取信息的途徑,豐富了其獲得信息的數量,但是在網絡上存在電視時政新聞內容轉載不完整、不全面或者斷章取義的情況,這極易使受眾對電視時政新聞產生誤解,影響其傳播力的發(fā)展和輿論引導價值的實現(xiàn)。同時,融媒體的本質在于整合所有媒體資源和技術為受眾提供優(yōu)質的資訊傳播,但部分融媒體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內容越來越多,而形式卻越來越同質化。例如,在國家政策文件解讀方面,部分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內容千篇一律,導致受眾在選擇此類電視節(jié)目時會下意識地選擇最具權威性的電視臺,而忽視其他頻道。此外,電視時政新聞在傳播時雖然會借助官網、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多種渠道,但是在這些渠道上其內容幾乎一模一樣。這種方式大大削減了媒體資源在受眾心中的優(yōu)勢,導致受眾對電視時政新聞的關注度銳減。

(四)實時性傳播不理想,與受眾互動不足

如今,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已經有了極大的突破,既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傳播模式又由單一轉為雙向,電視時政新聞內容可以與受眾展開一定的互動,進而帶動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發(fā)展。但是電視時政新聞的實時性傳播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特別是在一些國際、國內的重要會議上,除了權威媒體機構,大部分媒體單位是無法直接參與直播的,因此,部分電視時政新聞的實時發(fā)布新聞資訊的先機就受到影響。同時,電視時政新聞在與受眾互動方面也沒有其他節(jié)目靈活、多元,特別是電視時政新聞的嚴肅性和特殊性讓受眾下意識地規(guī)避與其進行溝通和互動,從而影響受眾對此類新聞的關注度,阻礙其有效傳播與發(fā)展。

三、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統(tǒng)籌規(guī)劃做好結構編排,構建有效傳播陣地

電視時政新聞要想提升傳播力,就要統(tǒng)籌安排其編排結構,只有對整個新聞報道的主題、形式、渠道等方面做好宏觀策劃,才能確保電視時政新聞傳播達到預期理想效果。相關媒體機構要不斷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要以專業(yè)素質和技術過硬、綜合能力突出的人才隊伍來推進媒體的融合創(chuàng)新,確保電視時政新聞的采編、寫作、攝影、錄制以及剪輯等各個流程都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提高電視時政新聞的質量[4]。同時,媒體機構要立足于融媒體時代的發(fā)展特色,直面挑戰(zhàn),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強化其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融合意識,鼓勵他們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應用融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新創(chuàng)編新聞,使新聞編排結構合理化和科學化,從而為電視時政新聞傳播提供助力。例如,在新聞采訪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有效分析受眾心理需求及其關注較高的新聞內容,通過制作符合受眾心理需求的新聞內容,有效增強受眾對電視時政新聞的適應性,實現(xiàn)新聞傳播的價值,強化電視時政新聞內容對受眾的吸引力。此外,相關工作人員要以客觀精準的內容、時尚流行的語言滿足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受眾對新聞播報的新要求,進而使電視時政新聞傳播質量和引導價值都得到大大提升[5]。

(二)以融媒體為媒介精選題材,創(chuàng)新電視時政新聞傳播思路

電視時政新聞的權威性和時效性極易讓受眾產生信服感,能夠促使受眾對某一話題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挖掘和探討,繼而推動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力提升。然而,過于傳統(tǒng)呆板的時政新聞題材、語言會嚴重影響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效果和價值。因此,電視時政新聞必須要以“三貼近”為原則,為受眾提供具有關注度的話題。在選題方面,電視時政新聞要以全新的思路和內容來避免說空話、大話、套話的情況,盡可能地利用鮮活事件或人物故事來激活受眾的情感,使受眾在情感共鳴中提升對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關注度。同時,電視時政新聞要注意選題與受眾心理需求的契合,要多與民生新聞相結合,以親民化、生活化的語言將新聞內容傳播給受眾,提高內容親和力和感染力,為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例如,央視推出的《錦繡小康》節(jié)目就是以受眾關注的“繡”為題材,深度融合了關于扶貧、脫貧的理念和思想,讓受眾在一個個普通百姓脫貧致富的故事中產生情感共鳴,繼而展現(xiàn)我國脫貧成就,增強了該節(jié)目傳播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同時,該節(jié)目利用融媒體技術將在脫貧致富路上的艱難辛苦以及喜悅成果以畫面形式呈現(xiàn)給受眾,為受眾展現(xiàn)了一幅欣欣向榮的錦繡圖景,既提高了受眾對該節(jié)目的好感度和關注度,又增強了受眾對脫貧致富政策的了解,實現(xiàn)了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價值的最大化。

(三)巧借融媒體優(yōu)勢拓展傳播渠道,推進電視時政新聞理念改革

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內容廣泛、影響大,內容不僅涉及國家領導人、重要會議、國家大事、經濟等方面,而且涉及文化、社會、民生等方面。因此,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要盡可能地以多元化手段來進行,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一方面,電視時政新聞要積極構建以融媒體為核心的全方位媒體矩陣,要為電視時政新聞的內容傳播提供有效渠道,擴大其影響范圍,增進受眾對此類節(jié)目的了解。另一方面,電視時政新聞制作機構要積極與融媒體機構合作,有效優(yōu)化整合各類媒體資源,實現(xiàn)全網互通互動,打造全方位、連貫性的新聞傳播途徑,在保證傳播實效性的同時,吸引更多受眾關注,確保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的有效提升和發(fā)展。例如,部分電視時政新聞采用同期訪談、現(xiàn)場連線、多畫面切換等方式使受眾能第一時間接觸新鮮的新聞題材,保證話題互動的新鮮度,給受眾耳目一新之感,提高受眾對節(jié)目的關注度。同時,為了進一步拓展電視時政新聞的傳播渠道,其應通過借鑒融媒體優(yōu)勢來構建特色化、立體化的傳播平臺,打造線上線下同步傳播的新格局,讓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時效性不斷增強,傳播影響力也越來越大[6]。此外,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想要生存下去并取得不錯的成效,就必須創(chuàng)新改革,以與時俱進的思維和理念來應對新時代新聞傳播發(fā)展格局的變化,以受眾為主體,尊重受眾需求,盡可能地與受眾互動,聽取受眾意見,搭建有效的溝通橋梁。電視時政新聞還要充分發(fā)揮新聞專業(yè)的優(yōu)勢,以融媒體為載體,引導和彰顯電視時政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要對博眼球、吸引流量的虛假新聞現(xiàn)象予以譴責和批評,確保新聞報道具有公信力,真正發(fā)揮電視時政新聞的價值,推動其傳播力的提升和發(fā)展。

(四)增強媒體與受眾的互動,打造和諧主客體氛圍

在融媒體時代,受眾的主體意識不斷提升,甚至其成為新聞提供者、傳播者。因此,電視時政新聞傳播不能忽視受眾的主體作用,要積極探索主客體和諧共處的美好互動格局,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電視時政新聞的價值,提高受眾關注度,增強其傳播力。針對電視時政新聞與受眾互動性不足的問題,電視時政新聞可積極構建全新的生態(tài)媒介模式,如時政新聞App。電視時政新聞可利用App的互動功能來與受眾形成良好溝通,通過設置話題投票、評論加精置頂,以及加備注引導轉發(fā)等,確保受眾能更好地了解電視時政新聞的熱點,并參與傳播,以“政在回答”“官方辟謠”等權威板塊來解答受眾疑惑,引導其正確了解時事,避免以謠傳謠、誤導他人,引導受眾樹立正確的社會輿論觀。同時,電視時政新聞可利用App的視頻功能進行現(xiàn)場直播,讓受眾能第一時間掌握直播實況,增強受眾對時事熱點的關注度和互動體驗。電視時政新聞也可充分利用新媒體優(yōu)勢來打造傳播矩陣,在融媒體互動構建中,通過頭條推薦、抖音和快手視頻、微博平臺等來實現(xiàn)傳播形式的多元化,讓受眾通過不同渠道參與互動。在融評中,電視時政新聞還可以專家學者的評論來提高電視時政新聞的權威性,增強受眾的信服感,提高時政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四、結語

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的提升必須要改變以往新聞的制作方式和思路,要站在輿論引導和受眾體驗的角度去更好地探索制作此類新聞的要領和精髓,確保電視時政新聞能夠滿足新時代受眾的需求。同時,電視時政新聞要正確面對融媒體帶來的挑戰(zhàn),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創(chuàng)新,利用先進理念、技術和形式推進自身的傳播和發(fā)展,增強自身傳播力、引導力,實現(xiàn)傳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嚴茜,孟璐.論融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報道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J].新聞研究導刊,2021(18):102-104.

[2]牛琛琛.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如何增強新聞的傳播力[J].記者觀察,2021(15):134-135.

[3]王承.提高新聞輿論“四力”增強時政新聞傳播力[J].記者搖籃,2020(12):26-27.

[4]張一弛.新媒體環(huán)境下提升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引導力的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18):146-147.

[5]李燕.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如何增強傳播力[J].中國報業(yè),2020(09):94-95.

[6]張瑤.全媒體時代提升時政新聞傳播力策略探析[J].新聞世界,2019(11):50-52.

作者:王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