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詮釋

時間:2022-07-10 04:55:00

導語:離異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離異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詮釋

一、離異家庭大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父母離異,對子女尤其是兒童或者青少年時期的影響是較大的,這段時間是他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更可能給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是非觀,而破碎的家庭環(huán)境容易使孩子形成扭曲人格和偏差的觀念,消極的對待人生。

2、自身因素。并不是所有生活在離異家庭的學生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只是他們較之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有些離異家庭的孩子能夠很好地調適心態(tài),能夠自強自立,但大多數(shù)離異家庭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的離異,甚至完全不接受這一事實,想法和行為較為偏激,有的甚至采取一些極端的方式對父母的離異作出抵抗,感覺自已是被父母拋棄的人,從而自暴自棄,回避現(xiàn)實,認為人生是灰暗的,沒有希望的,出現(xiàn)價值偏差。

3、社會因素。中國人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使得很多人對離婚現(xiàn)象存在一定偏見,周遭人的議論和評價都會給孩子在心理上造成壓迫。他們一般不愿意讓他人知曉自已出身于離異家庭,往往認為出身于這樣的家庭是見不得人的,這種社會環(huán)境給予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暗示就成為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二、離異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

1、性格敏感,人際關系問題突出。離異家庭大學生與完整家庭大學生在人際關系敏感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霸诖髮W階段,個體獨立地步入了社會群體交際圈,大學生們嘗試人際交往試圖發(fā)展這個方面的能力并對此做出評估,以便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在這一過程中,部分學生會遭受挫折或表現(xiàn)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和焦慮,或企圖對抗而陷困境,從而產生心理問題。”1而離異家庭大學生在大學這個初次嘗試社會交際圈的階段,常會感到一種無措,這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態(tài)度十分敏感,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對他人產生防衛(wèi)心理。

2、自我成熟度低,自控能力差。離異家庭的家長對待孩子多數(shù)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孩子十分嚴厲,家長即兼母職,又兼父職,對待孩子缺少耐心,缺少交流,只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但并沒有告訴孩為什么這樣做?應該怎么做?孩子對事物少了一種理解,多了對家長要求的執(zhí)行,這就導致孩子對事物的判斷與分析能力較弱,成熟度較低;另一類家長則采取無原則的補償式的嬌慣,導致孩子從小在學校和在家都以自我為中心,任性放縱,意志力薄弱,自律性差,自學能力差。這使得他們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能正確面對。

3、怯懦自卑,疑心較重。他們對自己的評價過低,常常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不認為命運可以被自己掌握,認為生活中充滿了無奈和辛酸,并且他們多數(shù)疑心重,嫉妒心強,對人不信任,愛斤斤計較,總喜歡揣測他人對自已的評價,對待事物缺少熱情和激情。

4、叛逆心理、抑郁傾向嚴重。他們不愛向他人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過分的自我封閉,不愿意與外界接觸,對周圍事物存在戒備、厭煩心理,或心理抑郁,或行為粗暴。他們不愛表白自己的心愿,不愛和同學接觸,不善言談,出現(xiàn)矛盾不能和老師溝通。

三、解決離異家庭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1、建立離異家庭大學生系統(tǒng)檔案,在學生入學之初就開展心理問卷調查及心理測試,并且輔之以輔導員深入談話,排查特殊學生,定位特殊群體,開展特殊教育,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盡早診斷和干預,預防這一群體心理和行為不良傾向的發(fā)生。心理健康檔案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體現(xiàn)影響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基本資料,包括學生自然狀況、家庭自然狀況、學生既往病史等;其二,應體現(xiàn)反映學生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特點的資料,包括智力發(fā)展狀況、個性品質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學習適應性狀況以及綜合評定建議等。其三,學生擇業(yè)期望、自我意向、心理咨詢教師根據根據心理測試及心理問卷調查提出的建議等。

2、鼓勵離異家庭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交往。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一個脫離了社會交往的人是不可能成長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的。然而,離異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突然變故、父母離異,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在家中是多余的、無足輕重的,從而自我否定。這也會導致離異家庭子女不愿與他人交往,尤其是自己處境的突然變化在遭同伴的非議、諷刺和挖苦時,就更會對同伴敬而遠之。甚至產生一種極端情緒,因此,強化離異家庭大學生的交往意識,提高他們交往需要的緊張度和迫切性,并使之迅速轉化為親合動機,是使他們的社會性關系得到良好發(fā)展的重要措施。

3、教師的關愛。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的人。離異家庭大學生大多自卑感較強,教師在對待這部分學生時更應該有愛心、耐心,尤其是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一線教師,因此,他們的關愛對于做好離異家庭大學生的心理疏導和成長成才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輔導員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輔導員老師應深入學生課堂、寢室,通過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讓他們體會到溫暖和信任;第二,,輔導員老師應積極營造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讓同學們和離異家庭學生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使他們感受到親情和友情,引導和教育這部分學生正確看待自己和家庭。第三,在學習和生活中,輔導員老師還應為他們搭建體驗成功的平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求知欲和自信心,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成功的體會,逐步幫助他們擺脫心理陰影,找到生活的樂趣。

4、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德育課程體系之中,通過心理衛(wèi)生講座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讓學生了解生理發(fā)育的特征及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矛盾。

5、建立和完善離異家庭大學生學校家庭密切聯(lián)系與溝通機制

輔導員老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發(fā)揮家庭的作用,使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