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用翻譯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19:45: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語用翻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語用翻譯

語用翻譯探究論文

摘要:關聯(lián)理論認為,要正確理解語言就要通過語境來尋找關聯(lián),要靠推理。而翻譯中為達到語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確地認知和理解語言。關聯(lián)理論對語用翻譯具有指導作用。依據(jù)關聯(lián)理論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尋找關聯(lián),解釋翻譯過程中作者—譯者—譯文讀者的三元關系,從而更好地顧及讀者的認知,達到翻譯中的語用等效。

關鍵詞:關聯(lián)理論;語用翻譯;語用等效

Abstract:Relevancetomaketheoryholdsthattheproperunderstandingoflanguageneedstofindoutrelevancethroughcontextandinference.Pragmaticequivalenceintranslationcanbeachievedonthepremisesoftheunderstandingoflanguage.Relevancetheoryhasbecomeaguidancetopragmatictranslation.Thestudyonpragmatictranslationfromtheviewpointofrelevancetheorycanmakeuscomprehendsourcelanguagebetter,findoutrelevanceandillustratethetrivalenttranslationprogress,whichinvolvesthewriterofsourcelanguage,translatorandreadersoftargetlanguage.Inthiswaythetranslatorcanidentifywellwiththereaders''''cognitionoftargetlanguagesoastoachievethegoalofpragmaticequivalenceintranslation.

Keywords:relevancetheory;pragmatictranslation;pragmaticequivalence

語用學主要研究語言的使用與理解,既研究發(fā)話人利用語言和外部語境表達意義的過程,也研究聽話人對發(fā)話人說出的話語的解碼和推理過程。翻譯雖然也是通過語言進行溝通,卻和日常語言活動所不同,它涉及到源語和目的語兩種不同語言,是一種語際交流。翻譯研究著重探討譯者解讀原文、如何在譯文中重構原文意義。語用學和翻譯有著共同的研究對象,即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1]。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借鑒語用學理論來探討翻譯活動。1986年法國語言學家、哲學家DanSperber和英國語言學家DeirdreWilson出版了《關聯(lián)性:交際與認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提出了涉及交際與認知的關聯(lián)理論。關聯(lián)理論這一語用學理論主要研究信息交際的推理過程,尤其注重語言交際的話語解釋原則。從關聯(lián)理論的角度來探討翻譯活動,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譯過程和翻譯行為,從而更好地指導翻譯實踐。本文在概述關聯(lián)理論核心內容的基礎上,著重分析關聯(lián)理論與語用翻譯的關系,探討關聯(lián)理論對語用翻譯的指導作用,并結合實際討論語用等效翻譯等問題。

一、關聯(lián)理論的主要觀點

查看全文

小議英漢翻譯的語用移情

關鍵詞:語用移情英漢翻譯文化歸化異化

摘要:翻譯不是簡單的語際語碼轉換,而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在處理英漢翻譯中的文化因素問題時,譯者應樂于語用移情,尊重、適應譯語文化。在準確判斷源語語言文化規(guī)范和譯文讀者接受力的基礎上恰當?shù)夭扇w化或異化策略,將漢語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英語中或將英語文本中的文化移植到漢語中來,以達到成功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語用移情

“移情”(empathy),又稱為感情移人,指“設身處地”的行為,即超越自我,對別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能夠想象和分享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觀點。Ruben把移情能力列為有效交際的七種要素之一。他認為在語用學上,“移情”指的是能夠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去體驗、去表達感情,即使用語言和非語言行為進行移情,向對方表示已經充分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他于1991年在《外語教學與研究》上發(fā)表的《言語交際中的語用移情》一文中認為,“語言習得者應該理解、感受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并設身處地地在對方的文化背景中進行語言的學習和運用”??缥幕浑H的移情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語用移情和社會語用移情兩個方面??缥幕浑H首先接觸的是語言,語言是移情體驗的主要手段。語言語用移情的微妙之處是說話人或者聽話人總是能從對方的角度進行語言的編碼和解碼。社會語用移情現(xiàn)象在跨文化的言語交際中也十分普遍。它涉及到交流雙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和人際關系,當然也涉及到語境,主要指交流雙方都設身處地地尊重對方的思想感情和看法,從而在交流過程中相互默契,達到預期效果。首先,聽者和讀者應持一種合作態(tài)度,在信息數(shù)量、信息內容、信息傳遞方式上做合理推論,即遵守Levinson提出的會話含義三原則。具體來講,“相信說話人的陳述已經是就他所知而作出的最強的陳述”;“擴充說話人所說話語的信息內容,找出最特定的理解,直到認定這就是說話人的發(fā)話意圖”;“如果說話人使用了冗長的或有標記的表達式,他的意思就與他本來可以用無標記的表達式所表示的意義不一樣”。Leech談到聽者和讀者的任務時說,理解是一個“問題一解決”的啟發(fā)性的過程,即聽、讀者通過形成假設,并利用可及的證據(jù)驗證假設,來識別話語的語用含義。形成假設的過程突出了理解過程的語用移情。這表現(xiàn)在聽讀者努力調用相關的語境信息,補全語篇的缺省信息,加工說、寫者提供的新信息,作出最相關的推理即假設。操漢語的本族人對操英語的本族人說英語往往要注意尊重對方的語用習慣,見面打招呼時,他們不用“Whereareyougoing?”或“Haveyouhadyourmeal?”而用“Itisaniceday,isntit?這種擺脫自身文化習慣的語用移情,實際上是“人鄉(xiāng)隨俗”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反過來說,當操英語的本族人身處中國這塊異地,聽到中國人用英語冒出一句帶中國味兒的寒暄話:

Haveyouhadyourmeal?他也不會反感,也許還會感到異國情濃而欣然接受。這顯然是語用移情的認知心理在起作用的緣故。

二、漢英翻譯策略的選擇與譯者的語用移情

查看全文

語用翻譯探討論文

一、關聯(lián)理論的主要觀點

1.推理是語言交際的核心

一般地說,語言交際的模式有兩種:代碼模式(code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model)。語言交際會同時涉及這兩種模式,但在交際過程中,認知—推理過程是基本的,編碼—解碼模式過程則附屬于認知—推理過程[2]。

依據(jù)關聯(lián)理論,語言交際活動涉及兩種意圖: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前者指話語的字面意義,是交際者向交際對象傳遞某種信息的意圖,后者則指交際者傳遞該信息意圖的意圖。交際者為使聽話人懂得自己的意圖,總是以明示的方式表達信息;聽話人為了了解交際者的意圖,必須將信息進行演繹推理。語言交際實質上是一種明示—推理過程。交際者對聽話人的認知環(huán)境和交際情景加以評估,并據(jù)此通過話語向聽話人示意/傳達自己的交際意圖;聽話人則依據(jù)該話語提供的信息和相關的語境信息,在關聯(lián)原則的指導下進行解碼和推理,最終是對交際者的交際意圖的認知。因此,交際過程不僅僅是單純的編碼—解碼過程,而是更重要的對話語和語境信息的動態(tài)推理過程。例如:

A:Doyoulikerugby?

B:IamaNewZealander.

查看全文

商務英語的語用等效翻譯

一、隨著中國的入世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內各企事業(yè)單位的對外商務交流活動也日趨頻繁。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商務翻譯已成為一個越來越引人關注的課題。商務英語翻譯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重在交際意圖的達成。由于受到具體的交際情景,特殊的語言規(guī)律,特定的專業(yè)知識結構和文化習俗的影響,商務英語翻譯應講求譯文的實際效果和信息傳遞的準確度而不能一昧拘泥于原文形式,生搬硬套。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探討以語用等效原則指導商務英語翻譯實踐,提高商務英語翻譯質量。

二、翻譯的語用等效觀

語用學是研究語言使用和理解的學問,既研究發(fā)話人(信息發(fā)出者)利用語言和外部語境表達意義的過程,也研究聽話人(信息接受者)對發(fā)話人(信息發(fā)出者)說出的話語的解碼和推理過程。語用學研究的意義不是詞句本身的意義,而是交際者通過特定交際情景傳達的交際意圖或話語的語用含義。運用語用學原理指導翻譯實踐即為語用翻譯。換言之,語用翻譯是根據(jù)具體的交際情景,結合特定的文化背景推導出話語的語用含義而進行的一種等效翻譯。它近似于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理論。1964年奈達在其《翻譯科學初探》一文中提出該理論,主張翻譯中充分考慮語用因素和交際意圖,使譯文對于譯文讀者和原文對于原文讀者產生大致相同的效果。因此語用等效翻譯講求的是語用意義的等值轉換,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力求保存原作內容,用譯語中最貼近、最自然的對等語將該內容表達出來,以求等效。例如漢語中的“打白條”,如果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對等逐字翻譯成“toissueblankpaper”,外國人看了就會不知所云,實際上,英語中應該用”toissueIOUs(Ioweyou的諧音)”來表達這一意思。

Thomas(1983)認為語用等效分為語用語言等效和社交語用等效。前者指跨越語言結構和表達習慣差異的等效,后者指跨越文化和環(huán)境差異的等效,兩者的核心概念都是語用意義的對等。達到語用語言等效和社交語用等效是跨文化交際取得成功的關鍵。

三、商務英語的語言文化特征

探討商務英語的翻譯方法不得不考慮商務英語的特點。商務英語作為一種實用文體,不僅在詞匯、句法上具有區(qū)別于一般語言的獨特特征,同時還涉及獨特的專業(yè)知識和文化背景。

查看全文

商務英語語用翻譯論文

1前言

英語是當今世界使用比較廣泛的語言,而商務英語則是一種功能語言,是在國際貿易中所使用的語言。所以商務英語不僅有語言學的特征,又因為它是功能語言,要應用在國際貿易當中,所以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商務英語也體現(xiàn)了語言使用國的文化,所以也傳達著語言使用國的文化,是一種載體。如果僅僅按照字面意思逐字逐句的翻譯,很有可能翻譯的不到位,很有可能翻譯不出原文的意思,這樣就會影響到商務的溝通。為了能夠把商務英語翻譯做到精確實用,語用學就被引入到這個學科當中。語用學可以用來指導語言的使用,是商務英語翻譯的理論支持。在商務英語翻譯遇到問題時,語用學可以作為指導找出問題,使商務英語翻譯沉浸在原語言當中。

2語用翻譯教學策略與商務英語

由于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人們的思維模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做翻譯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要翻譯的目的語聽眾所處的環(huán)境,也就是要考慮到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這個時候就要求我們采用恰當?shù)姆g策略,只有采用正確的翻譯教學策略,翻譯出來的意思和句式才能是正確的,才能是符合聽眾需求的。2.1根據(jù)不同的思維方式采取的翻譯策略。2.1.1添詞翻譯的教學策略根據(jù)中外人士的思維方式不同,在進行商務英語翻譯的時候,我們從事翻譯的人員可以采用添加詞匯方式來解決翻譯中所產生的差異問題。簡單舉一個例子“Thegoodsaresoldout.”在這個句子當中,thegoods并不是動作的發(fā)出者,而是動作的接受者,根據(jù)我們中文的翻譯習慣,我們不會把thegoods當作主語來翻譯,所以根據(jù)句子的邏輯關系,我們的習慣是增添一個主語,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這句話翻譯成“我們已經把所有產品售空”。2.1.2拆分翻譯的教學策略舉一個簡單的例句“ThehousewhichIliveinwasbuilt7yearsago.”這個句子是一個簡單的定語從句,實際貿易中的句子一定是比這個句子難,但是方法是一致的,所以我們以這個句子為例。這個句子的主語是thehouse,謂語是was,可是中間還有一個插入句。但是我們卻不能按照句子的順序逐字逐句地翻譯,我們須要根據(jù)我們中國人的邏輯順序來翻譯,也就是把句子拆分開來,拆分成幾個小句子?!斑@個房子是我住的”“這個房子是在7年前蓋的”。2.1.3虛詞與實詞之間的轉換翻譯教學策略虛詞和實詞之間的轉換其實就是詞的虛擬抽象概念與詞的具體實際概念之間的相互轉換。其中把虛詞轉換成實詞,就是把原本不太具體的比較朦朧的詞,通過添加骨肉的方式,讓骨感的虛化的詞轉換成比較具體的詞。例如:“Ourschoolisopenforallthestudents.”在這個句子中的“openforallthestudents”,如果直接翻譯成“對所有學生開放”,那么很難讓聽者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顯得模糊不清,不能完全翻譯出原句要表達的意思。把實詞轉換成虛詞,與把虛詞向實詞轉換相反,就是把具體的詞轉成模糊的抽象意義的詞。2.2根據(jù)不同的表達方式采取的教學策略。除了文化背景不同以外,在商務英語翻譯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在用詞表達上的不同,在中文的表達中,我們可能會使用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詞,而在英語中可能找不到相對應的詞。針對這些不同,考慮到能夠使我們的翻譯讓目的國的人可以聽得懂并且看得懂,我們也會采取一些策略。2.2.1尋找目的語中已存在的固定用法在經濟貿易中,商務英語和商務中文表達方式并不相同,這就要求進行商務英語翻譯的人員要了解目的語的用法,盡量使用目的語當中已經存在的用法,如果能夠使用受眾比較熟悉的方法,那么就會拉近與目的國的距離,使目的國的受眾很好的理解。例如:有這樣一個句子,“東北是中國的一個大糧倉,因為這里的土地肥沃,地域廣闊”。但是在把這句話翻譯成“因為”的時候,如果直接把“糧倉”翻譯出來,可能不能讓目的國的人完全明白,所以就要到目的語中去尋找一個可以相應的詞,找一個固定用法,這樣我們就找到了“面包筐”。因為在國外的早餐桌上擺放的都是面包,國外很多國家的主食主要是面包,如果我們把句子翻譯成目的國的人喜歡使用的這個詞,那么他們就會明白“糧倉”是什么意思了。2.2.2采用補充翻譯的方法在對外貿易中,由于文化的差異,很多詞會無法一對一地找到,尤其涉及到一方歷史或者地理環(huán)境時,能一一對應地找到也不是很容易的。因此就要求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可以根據(jù)實際意義上的需求,在做翻譯的時候適當?shù)貙σ恍┑胤竭M行補充或者解釋。補充翻譯的目的就是能夠更好地把目的語中所包含的一些體現(xiàn)文化、歷史或者地理的內容表現(xiàn)出來。如歷史文化、地理名詞或者是重大的歷史事件,如果使用直譯的方法或者是根據(jù)發(fā)音翻譯,在英語語境中就不能把完整的信息表現(xiàn)出來,導致信息缺失,這個時候就要求翻譯人員采取補充翻譯的方法。以“王府井”的翻譯為例,如果只是根據(jù)漢語拼音來翻譯,就會翻譯成“WangfujingStreet”,對于外商來說,他們并不知道這是一條什么樣的街道,可能跟普通的街道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最好能夠在這個街道的前面加上一個修飾詞,比如說翻譯成“afamouswalkingstreet”等等,這樣會讓外商領會到這條街道應該是比較有名的,也許他們還很有興趣去走一走。2.3根據(jù)不同的說話習慣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2.3.1根據(jù)句意采取翻譯策略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在翻譯文章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遇到中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成語、習語或者是對仗押韻的句式,為了能夠讓受眾明確地聽懂翻譯的內容,商務英語翻譯人員也應該不受原語言束縛,根據(jù)句子的意思,翻譯成句意通順、表達完整的句子。例如:領導們經常會在會議上提到各個城市都應該互相幫助,不能隨便地搭臺,或者拆臺。這一系列詞就屬于比較整齊的互相對仗的說法,這種情況下不能堅持直接翻譯出句意,因為那樣很難讓受眾理解到原句的真正意思,要翻譯這樣的句子,首先要了解到這句中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這里的“臺”是什么意思。所以只要翻譯出這個“臺”的意思,就可以翻譯出整句的意思了。2.3.2簡略翻譯策略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在出席一些發(fā)表會或者進行貿易活動時,中國的人在使用一些詞的時候,喜歡用一些比較深奧并且很大氣的用詞,但是商務英語翻譯人員為了不給聽眾或者讀者一種在吹噓的感覺,可以簡化翻譯句子,只要保持原有的意思,尊重原文就好。

3結語

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商務英語翻譯人才在世界貿易的舞臺上活躍的機會是越來越多。這樣對于商務英語翻譯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簡單的說,我們是生活在地球村里的村民,我們不可避免地要互相交流,可是我們又有自己的生活團體,我們有自己的思維模式,自己的語言溝通習慣,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很難彼此理解。這一點就給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商務英語翻譯人員能夠多了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風俗習慣,并且結合目的語國家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來做翻譯。因為我們翻譯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受眾可以聽懂,弄明白,否則一切的工作可能都會是無用功。為了高效地完成這樣的翻譯任務,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就會引進或者借鑒我們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策略,使我們的翻譯能夠準確無誤。

查看全文

文學形象敘事翻譯和語用翻譯論文

摘要:翻譯的首要標準是“忠實”,即對原來文本意義的準確理解和用新文本作準確再現(xiàn)。然而,文本的意義受作者、文化系統(tǒng)、讀者等多方面的制約,具有自身的語義不確定性和理解上的多重含義性。本文以人物形象,包括動作、對話和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幾方面的具體實例探討了在文學作品翻譯中敘事學理論和語用學理論如何使譯文與原文達到語用等效。作者認為,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首先必須對特定語境中的意義進行分析,確定有關成分的意義。并以不同的視角對意義的特征進行分析,然后準確恰當?shù)刈g成目標語,達到與原文的動態(tài)等效。

關鍵詞:文學形象;翻譯;敘事學;語用學

一、引言

文學形象的藝術表現(xiàn),包括外貌(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為(動作)描寫,對話描寫,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與人物、人物與事件的關系的描寫,等等。在翻譯文學作品時,既要忠實于原作的靈魂,又要便于讀者的理解與接受;既注意原作信息的正確傳遞,又注意原作者美學意圖的充分體現(xiàn)。文學翻譯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西方譯論里(曾文雄,2005,p.62-67)。在翻譯領域,由于對文學翻譯的本質特征認識模糊而陷入重藝術、輕語言或重語言、輕藝術的傾向,翻譯實踐的隨意性和翻譯批評的極端化等現(xiàn)象不時出現(xiàn)。本文嘗試將敘事學理論和語用學理論運用于文學作品的翻譯實踐?;趯θ宋锟坍嫷亩嘁暯?、多方位的考察,著重從微觀層次,即人物的動作語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動,探討這兩種理論對文學作品翻譯的指導作用,以求拓寬翻譯的研究領域。

二、人物動作語言翻譯

人物描寫方式屬于正面描寫,人物描寫的方式主要有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采用人物描寫方式,能以形傳神,增強人物形象的鮮明性,揭示人物心理和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品質。人物的動作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xiàn)方法。武松、林沖、李逵、魯智深、張飛、諸葛亮等典型藝術形象塑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人物的行動描寫。一提起武松,婦幼皆知他景陽岡的打虎行動;一說到關羽,人們總忘不了他過五關斬六將的一系列行動。因為打虎這一行動成了武松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而過五關斬六將的一系列行動,則充分揭示了關羽勇猛善戰(zhàn)的英雄豪氣。也就是說,行動是人的精神狀態(tài)的表露。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精神面貌,主要是通過人物自身的行動來揭示的。人的行動是受思想支配的,通過一個人的行動,可以窺見其思想和心理活動。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常常通過人物的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

查看全文

英文廣告翻譯語用失誤分析論文

摘要:廣告作為文化的產物,直接展示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所以廣告語言是一門具有濃郁文化色彩與時代特點的藝術形式。所以從語言、文化習俗、價值觀等方面分析了英文廣告翻譯中所出現(xiàn)的一些語用失誤,希望能夠引起英文廣告創(chuàng)作者們對這種現(xiàn)象的關注。關鍵詞:廣告翻譯;文化差異;語用失誤廣告屬于語言的一種,而語言是深深扎根于文化現(xiàn)實和該民族人民的習俗的,語言的研究也離不開這一寬泛的語言行為環(huán)境(Malinowski,1923)要理解語言,歸根到底要懂得說話人的整個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而翻譯更是要求對語言的充分理解,因此我們在廣告翻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要防止語用失誤。語用失誤不是指一般的語言運用錯誤,而是說話不合時宜的失誤、或是說話方式不妥、表達不合習慣等導致交際不能取得預期效果的失誤。1語用語言方面的失誤在英語翻譯過程中,語言遷移與跨文化語用失誤密切相關。語言遷移是指學習者用母語規(guī)則認知目的語的語言規(guī)則,并產生學習者的中介語語言規(guī)則的現(xiàn)象(Selinker,1972)。這是母語潛在的影響學習者認識目的與方式的結果。在廣告翻譯中,把母語中的語音、詞法、語法的表達習慣遷移到目的語中,是造成語用語言失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廣告翻譯中常見的語言語用方面的失誤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把母語中的語音、詞法、語法的表達習慣遷移到目的語中。比如說對于一則公益廣告的翻譯“Thieveslovecrowds;Watchyourwallet,bag,camera⋯”,如果我們直接套用其表達方式譯為“小偷喜歡擁擠的人群,注意你的錢包,手提包,照相機⋯⋯”,就會使?jié)h語讀者感覺有些古怪,不對胃口。因為英語中是以提醒顧客從自身保護人手,而漢語習慣于從注意可疑人員方面人手,所以可以簡單譯為“謹防小偷”。另外,筆者曾經見過這樣一則黃金首飾店廣告:“0K!本店的黃金確實0K!”不巧的是,黃金的成色即以多少k來衡量的。如9999金就是24k,k值越少,成色越差。因此該例中的Ok就是零k了,誰還要呢?(2)混淆相同的表達在不同的語言中的不同語用意義。有些表達在不同的語言中有相同的語言意義,但在兩種語言中的語用意義卻是不同的。有一種補鈣產品是專門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在翻譯的時候該廣告把“老年人”翻譯成“oldpeople”,這種廣告放到西方市場上,產品的銷路肯定欠佳。因為雖然old和senior這兩個詞都可表示人的年紀老,具有相同的語言意義,但senior不僅指年齡大,也可能指在社會地位、閱歷、知識層等方面處于一個較高的地位。相反,old給人的感覺是老態(tài)龍鐘,沒用的、死腦筋、觀念舊的人,所以西方的老年人很忌諱被別人叫做old,他們希望被稱為seniorcitizen。2社會語用方面的失誤社會語用失誤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習慣而形成的。就廣告翻譯而言,社會價值觀的不同,禁忌語的不恰當使用,詞匯聯(lián)想意義的差異以及心理接受程度的不同等都可能會造成廣告翻譯的社會語用失誤。.2.1方式以及社會價值觀的不同由于中西方的文化、經濟、政治、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不一致,導致文化背景和傳統(tǒng)習慣的不同,必然也會影響到處于這個社會中的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不同。面對國外顧客的英語廣告一定要迎合目的語國家顧客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能照搬中華民族的價值觀。首先,對自我認識的不同。西方人從小就接受“individ—ualism”的觀念,推崇個人主義,強調個性化,以自我為中心。相反漢語文化強凋群體觀念,注重集體利益,追求大同思想在漢語廣告中,我們經常聽到“老少皆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用了都說好”諸如此類的廣告語,無不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廣告的出發(fā)點是所有的消費者,而西方的個人主義在廣告中也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廣告往往是針對消費者個體,許多產品都特別強調其多樣性以供不同的消費人群選擇,所以“especiallyforyou”是西方廣告中經常出現(xiàn)的字眼。因此,在廣告翻譯時,應充分考慮到目的語國家的價值觀,適當?shù)慕o予調整。其次,歐美國家人們講究實用精神,注重商品的實用性,重事實,重創(chuàng)新;而中國人善于強調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崇尚自上而下的權威,崇尚傳統(tǒng),廣告中經常會出現(xiàn)“榮獲稱號”,“⋯⋯認證”,“中華老字號”之類的字樣,這樣的廣告對于重傳統(tǒng)的中國人來說很有吸引力。而西方人對于這樣的廣告會不以為然,相對于官方,他們更相信自我的判斷,而相對于傳統(tǒng),他們也更注重創(chuàng)新的東西。在漢語廣告的翻譯過程中,如果將這種觀念照搬到英文廣告中,很難達到預期的語用效果。2.2忌語的不恰當使用譯者應了解目的語國家的喜好和禁忌,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應讓翻譯的廣告去適應受眾的文化。每一個國家,民族都存在種種這樣那樣的忌諱和民族風俗,我們應給予必要的尊重,否則就會影響到我們翻譯的廣告的功效。例如: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但在許多國家被視為惡魔與災難的化身;大象在歐美國家是呆頭呆腦,大而無用的象征。中國人喜歡喜鵲,認為喜鵲是報喜鳥,代表了吉祥,幸運,愛情。中國古代更是有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因而許多婚慶公司喜歡命名為“花喜鵲”,而殊不知在英語中,喜鵲是用來比喻喋喋不休令人厭煩的人。在蘇格蘭,_人們甚至認為喜鵲上門預示著死亡。所以在翻譯含有這些動物名稱的商標廣告時,一定要了解目的語國家的禁忌。2.3聯(lián)想意義的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同一種物體,同一個單詞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聯(lián)想,這正是許多廣告翻譯中忽略的一點。如我國古代喜歡把美人形容成“玉”,一些化妝品廣告因此喜歡使用“美如玉”“還您玉顏”這種說法,如果直譯為“sweetasajade”肯定會影響產品的銷路,因為“jade”在英文中代表過時的趣味,庸俗輕佻的女子,而英語里習慣以百合和玫瑰形容女子的花容月貌,應譯為“sweetasalilyorarose”。所以在廣告翻譯過程中,應尊重民族心理,把握廣告詞語的聯(lián)想意義。2.4心理接受程度的不同日本豐田汽車的知名度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其廣告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其對華廣告也是出手不凡:“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極其符合中國人的口味。而在與美國做交易的時候,該廣告又改成了“Notallcarsarecreatedequa1.”(并非每輛車都生而平等),很巧妙地套用了美國《獨立宣言》中的第一句“Notallmenarecreatede—qua1.”(人人生而平等),以此引喻豐田汽車比別的車質量要好。這種針對不同的國情不同構思的廣告無疑會給產品帶來巨大的效益。3結束語著名翻譯家尤金·奈達說過:“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廣告作為一種面對大眾的重要宣傳手段,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用語和社會文化,其翻譯過程就是一個跨文化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由于各個方面的差異,各個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這就要求我們在廣告的翻譯過程中既要準確敏銳的理解、表達語言;又要具有高度的文化意識,對于中西方博大精深,涵蓋古今的文化要有深刻的了解,從而盡可能減少跨文化語用失誤,譯出廣告的內涵和韻味,真正實現(xiàn)廣告的誘導作用。

查看全文

從關聯(lián)理論看語用翻譯論文

摘要:關聯(lián)理論認為,要正確理解語言就要通過語境來尋找關聯(lián),要靠推理。而翻譯中為達到語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確地認知和理解語言。關聯(lián)理論對語用翻譯具有指導作用。依據(jù)關聯(lián)理論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尋找關聯(lián),解釋翻譯過程中作者—譯者—譯文讀者的三元關系,從而更好地顧及讀者的認知,達到翻譯中的語用等效。

關鍵詞:關聯(lián)理論;語用翻譯;語用等效

Abstract:Relevancetomaketheoryholdsthattheproperunderstandingoflanguageneedstofindoutrelevancethroughcontextandinference.Pragmaticequivalenceintranslationcanbeachievedonthepremisesoftheunderstandingoflanguage.Relevancetheoryhasbecomeaguidancetopragmatictranslation.Thestudyonpragmatictranslationfromtheviewpointofrelevancetheorycanmakeuscomprehendsourcelanguagebetter,findoutrelevanceandillustratethetrivalenttranslationprogress,whichinvolvesthewriterofsourcelanguage,translatorandreadersoftargetlanguage.Inthiswaythetranslatorcanidentifywellwiththereaders''''cognitionoftargetlanguagesoastoachievethegoalofpragmaticequivalenceintranslation.

Keywords:relevancetheory;pragmatictranslation;pragmaticequivalence

語用學主要研究語言的使用與理解,既研究發(fā)話人利用語言和外部語境表達意義的過程,也研究聽話人對發(fā)話人說出的話語的解碼和推理過程。翻譯雖然也是通過語言進行溝通,卻和日常語言活動所不同,它涉及到源語和目的語兩種不同語言,是一種語際交流。翻譯研究著重探討譯者解讀原文、如何在譯文中重構原文意義。語用學和翻譯有著共同的研究對象,即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1]。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借鑒語用學理論來探討翻譯活動。1986年法國語言學家、哲學家DanSperber和英國語言學家DeirdreWilson出版了《關聯(lián)性:交際與認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提出了涉及交際與認知的關聯(lián)理論。關聯(lián)理論這一語用學理論主要研究信息交際的推理過程,尤其注重語言交際的話語解釋原則。從關聯(lián)理論的角度來探討翻譯活動,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譯過程和翻譯行為,從而更好地指導翻譯實踐。本文在概述關聯(lián)理論核心內容的基礎上,著重分析關聯(lián)理論與語用翻譯的關系,探討關聯(lián)理論對語用翻譯的指導作用,并結合實際討論語用等效翻譯等問題。

一、關聯(lián)理論的主要觀點

查看全文

科技英語翻譯的失誤及戰(zhàn)略

本文作者:石春讓路曉紅工作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編輯部,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自20世紀50年代起,科技英語逐漸成為一種常見的專門用途英語??萍加⒄Z的特點是文體簡潔、邏輯嚴謹、語言緊湊客觀,詞匯上包括大量的專業(yè)詞匯,語法上則多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和被動語態(tài)。有關科技英語翻譯的研究已經汗牛充棟。語用學是/對意義的研究,但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游離于語境之外的意義,而是語言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時體現(xiàn)出來的具體的意義0[1]。由于有較強的實用性,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語用學逐漸為一門顯學。許多學者結合語用學理論來研究翻譯問題,但范圍往往局限于文學、公示語等文本,從語用學角度來探討科技英語翻譯的研究還較少見。由于英漢語言在文化形態(tài)、表達習慣和認知模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科技英語翻譯常常會出現(xiàn)跨文化、跨語言的語用失誤,這些語用失誤嚴重地影響了譯文的效果。用語用學理論來探討科技英語的語言特點及其翻譯原則,對避免科技英語翻譯常見錯誤和譯文的語用失誤具有重大意義。

一、語用學與科技翻譯的關系

語用學和翻譯學的研究對象都與語言的意義有關。語用學研究語言的使用與理解,既研究發(fā)話人利用語言和外部語境表達意義的過程,也研究聽話人對發(fā)話人說出話語的解碼和推理過程。語用學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語言系統(tǒng)本身的意義,而是交際者在特定交際情景中傳達和理解的意義以及理解和傳達的過程。翻譯研究則是探討譯者解讀原文、在譯文中重構原文意義的學問。[2]兩者的研究對象都是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兩者都關注語言的目的。語用學更重視口語交際及其動態(tài)特點,即/以句子的意義為基礎衍生出來的言下之意或弦外之音0[1]。翻譯是將一種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意思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文化活動,它不僅是一種純粹意義上的語言轉換,也不僅僅是譯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項跨文化交流活動,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歷史、社會、文化、政治、審美情趣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翻譯研究更關注文本和書面語言的交際行為。盡管語用學和翻譯學的研究存在許多差異,但這些差異不妨礙兩門學科各自的發(fā)展,相反卻可以使兩門學科相互借鑒。大量研究表明,書面語篇和口頭話語一樣具有交際的性質和特點,具有動態(tài)性。換言之,作者在寫作時會把讀者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語境考慮進去,把自己的意圖通過話語(作品)示意給讀者。如果作者認為讀者對某種知識或語境不熟悉會影響其對作品的理解,他就會把這方面寫得詳細一些,反之亦然。讀者通過閱讀作品,獲得新的知識、感受和經驗,與作者形成共鳴,甚至會受作品的影響而采取某種行動,順利完成作者-讀者之間的交流。[3]研究表明,語用學和翻譯學研究的相互借鑒,有力地推動了兩門學科向縱深發(fā)展。20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翻譯理論,就是把語用學和翻譯二者結合起來的語用翻譯理論。國內外學者對有關語用翻譯的研究也逐漸增多,而且成果頗豐。英國語言學家羅杰#貝爾運用功能語言學和認知科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翻譯的心理語言過程,提出了翻譯心理語言過程模式,這是翻譯的語用過程研究的濫觴。哈蒂姆和梅森研究認為跨文化交際中的辯論風格可以與翻譯相得益彰。黃子東把二者的研究實質歸納為語際語用學問題,也就是翻譯中的語用遷移問題。格特從關聯(lián)理論的角度解釋了翻譯中的明譯與暗譯問題,并用關聯(lián)理論對文學翻譯中的暗含信息進行了研究。奧爾森、卡瓦西克、昂格爾等不少西方學者也應用關聯(lián)理論對翻譯進行了研究。在我國,何自然、錢冠連、劉祖慰、曾憲才、劉季春、穆雷、王克非、柯平、葉苗、吳議誠、羅進德、王楚安等學者在語用和翻譯的結合研究方面亦有不少建樹。[4]何自然等的觀點具有代表性。張新紅、何自然認為:/語用翻譯是指從語用學的角度探討翻譯實踐問題,即運用語用學理論去解決翻譯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解問題和重構問題、語用和文化因素在譯文中的處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語用意義(pragmaticforce)的傳達及其在譯作中的得失等問題。0[3]語用翻譯理論用于處理翻譯中的語用問題,是一種等效翻譯觀,它通過兩種語言的對比分別研究語用語言等效和社會語用等效的問題。語用語言等效就是用譯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將原文內容表達出來,以求等效;社會語用等效則從社會、文化交際的角度去考察語言的使用。語用翻譯的目的就是力求把原文的語用用意在譯文中準確地表達出來,使譯文讀者能夠獲得與原文讀者同樣的感受。語用翻譯注重語言在特定語境中的語用用意和目的語與源語的語用等效。翻譯如果沒能實現(xiàn)語用上的等效,就是出現(xiàn)了語用失誤。英漢科技翻譯獨具特色。科技英語的文體、語言、交際目的等因素決定了科技英語的文本意義不會有過多的言外之意,科技英語翻譯的標準應是精確、通順。但英漢兩種語言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翻譯時難免會引起語用失誤,而且科技英語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目前科技英語可分為兩大分支:專門科技英語(Englishforspecialscienceandtechnology)和通俗科技英語(Englishforcommonscienceandtechnology)。[5][8]專門科技英語指闡述某一專門學科的英語,如計算機專業(yè)英語、化學專業(yè)英語等,它主要面向專業(yè)人士,往往含有很多生僻的專業(yè)術語和復雜的句法結構,文體嚴謹、枯燥。通俗科技英語是向普通大眾介紹科技知識的英語,它描述的范圍廣泛,大至天文地理,小至原子微生物,都使用普通民眾能輕松理解的科技詞匯和句法結構,文體輕松有趣。據(jù)統(tǒng)計,美國、英國發(fā)行量很大的一些報刊,如USAToday,DailyExpress,Times,Discover,Popu-larScience等,都刊登大量的通俗科技類文章。通俗科技英語在詞匯、句法、篇章、修辭等方面都別具特色。語用學理論可以用來探討科技英語的語言特點及翻譯原則,語用翻譯理論可以避免或修正科技英語翻譯中的語用失誤。

二、科技翻譯中的語用失誤

(一)翻譯中的語用失誤

查看全文

商務英語翻譯研究論文

一、前言

忠實性是所有英語翻譯中最基本的指導原則,特別是對于商務英語來說。準確地理解和翻譯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商務英語詞句的語用意義,對不同文化的商務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解決商務英語翻譯中的一些障礙,特別是文化方面的障礙時,必須考慮語用因素,用適當?shù)恼Z用原則服務于商務英語翻譯。

二、商務英語翻譯與文化和語用的相互關系

語用學研究的是語言的運用。關于語用學的定義有多種,索振羽編著的《語用學教程》中指出的定義表達得較為明確?!罢Z用學研究在不同語境中話語意義的恰當?shù)谋磉_和準確的理解,尋找并確定使話語意義得以恰當?shù)乇磉_和準確的理解的基本原則和準則。”簡言之,語用指的是超越于語言本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商務英語翻譯是一種語際轉換。它不僅包括語言符號的轉換,更涉及不同商業(yè)文化之間的溝通。著名語用學家Sperber&Wilson(1995:2)認為“交際方式甚至比交際內容更重要”,為了不同文化的商業(yè)交際的成功,譯者務必首先做到讓譯文讀者能夠與原文讀者一樣在推理原作者的信息意圖時具有同等的推理距離,而后考慮“再現(xiàn)原作者對其意向讀者所做出的假設集”。其中可能要涉及到每個具體假設的可及度的調整。這條原則被稱之為翻譯的語用推理距離等距原則之補充原則。在識別作者信息意圖時的推理線索可分為句法線索、語義線索、字形線索和語音線索,它們之間具有不可分割性。整個翻譯過程始于原語交際,原語交際又始于交際者角度上的明示過程而后是聽話人角度上的推理過程,因而為了保證譯文讀者能正確識別說話人的信息意圖,譯者有義務根據(jù)雙方的認知環(huán)境再現(xiàn)必要的推理線索,提供這些線索也是譯文再現(xiàn)原文連貫的必要保證。商務英語翻譯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因此,在從事商務英語翻譯工作時,不僅應精通語言本身,更應熟知原語和譯語的文化。在跨文化商務交流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各種文化沖突,而恰當?shù)剡\用語言,化解文化矛盾,正是語用學的任務之一。語用準則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準則的制約,具有鮮明的文化特點。要想成功地運用語言必須通曉其背景文化??缥幕恼Z用實際上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間掌握靈活變通的手段,完成語意的恰當表達。商務英語翻譯是一門綜合的學問。譯者在通曉語言、了解相關文化背景的同時,也應掌握一些語用知識。從事商務英語翻譯的工作者都知道,語言中有許多詞匯和表達蘊含語用涵義,這其中就包括不同民族的文化涵義。文化的淵源不同使詞語所承載的文化也必然有很大差異。當詞語的指稱意義與深層的言內意義表達不一致時,譯者就應善于進行文化的移植和融合,以達到語用意義的等值轉換。由此可見,語用、商務英語翻譯與文化之間關系緊密,文化是基石,商務英語翻譯是轉換生成器,而語用是商務英語翻譯這部機器的一個必備的應用程序。三、商務英語翻譯中的語言文化語用與社交語用因素的相互關系

語用學是研究語言的使用和理解的一門語言學科,它研究說話人如何利用語言和外部語境表達意義,同時也研究聽話人對說話人說出的話語的解碼和推理。人們的日常交際中,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折射出其特有的文化內涵。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是一種三元關系,即原文作者、譯者和譯文讀者三者之間進行的思想、文化的傳遞活動。譯者在其中起著關鍵的連接作用:他首先是聽話人,他需要利用自己的原語語言知識、文化背景,并在翻譯過程中揣摩原語作者的翻譯意圖,通過自己的智力參與,運用語用學原則進行推理,對原語文本進行解碼;繼而,譯者又轉換其角色,變成說話人,他通過自己的目的語語言知識,結合目的語的文化背景,把握目的語讀者的理解程度,按照原作者的意圖、風格,將對原文解碼的結果呈現(xiàn)給目的語讀者,讓他們達到與原文讀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在跨文化翻譯過程中,由于不同的譯者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他們各自對原作的理解把握也不盡相同。這其中涉及到理解問題、重構問題,語用和文化因素在譯文中的處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語用用意的傳達等問題。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充分理解語用學內涵,立足于原文語境,充分挖掘原作作者的語用用意,利用文章中的各種語意關聯(lián),深刻理解文中蘊涵的文化內涵,同時還要結合讀者的理解程度,呈現(xiàn)給讀者通順流暢、接受程度高的譯文。這樣同時也就達到了文化翻譯的標準與意義。例如不同的語言有自己的表達習慣和各自的詞匯體系,相互之間并非一一對應關系。如漢語中的“三角債”,若商務英語翻譯成“Triangledebt”,外方會不知所云,因為英語中經常用“chaindebt”來表達此意。再如商務英語翻譯“文物保護單位”這個詞組,如把它譯成“aculturalunit”,英語國家的人會把其理解成“一個文化單位”,這就是由于把漢、英詞語一一對應造成的語用失誤,正確譯法應當是“ahistoricrelic”。再如,“宣傳”一詞,如果不看語言環(huán)境直接把它譯為“propaganda”往往會造成語用失誤。因為漢語中,“宣傳”并無貶義,而英語中的“propaganda”卻帶有“欺騙性”的含義。這種把漢、英一一對應的語用失誤還有:當你幫某人做了一件事情,對方向你表示了謝意,你用漢語的回答自然就是“沒關系”、“不用謝”之類,而用英語卻不能說“Nevermind”、“Don’tthankme”之類,因為英語中Nevermind常用來表示道歉,而Don’tthankme根本不符合英語的社交場景與表達習慣。另外一種在商務英語翻譯中發(fā)生的語言使用方面的失誤是由于套用母語的表達結構或誤用英語的其他表達結構,結果表意不清,令人不知所云。如下面這句話“世紀之交,中國外交空前活躍。”試看譯文“Attheturnofthecentury,China’sdiplomacyismostactive”本句在漢語中很常見,但如把它照譯成英文,則顯得有些Chinglish的味道,因為英語中active的主語應是有生命的,把diplomacy和active搭配在一起并不恰當,如果譯為“TheturnofthecenturyfindsChinamostactiveonthediplomaticarena”則既傳達了原意,又符合語用規(guī)則。

四、結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