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者分析范文

時間:2023-03-15 13:2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競爭者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競爭者分析

篇1

隨著中國啤酒產業(yè)集團化、規(guī)模化和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啤酒市場競爭形勢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表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一、競爭者層次明顯化

隨著中國啤酒產業(yè)集團化、規(guī)?;蛧H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啤酒市場競爭者層次逐漸明顯化,出現了四大陣營。

1、巨型啤酒企業(yè)。以年產量100萬噸以上為劃分界限,以青啤、燕啤、華潤、哈啤為代表;

2、大型啤酒企業(yè)。以年產量20萬噸至100萬噸為劃分界限,以珠江、重慶、金星、惠泉等企業(yè)為代表。

3、中小型啤酒企業(yè)。年產量20萬噸以下的企業(yè)。以內蒙金川等為代表。

4、國際資本競爭者。以比利時INTREBREW、美國A&B公司、南非SAB公司、英國紐卡斯爾、日本朝日、三得利、麒麟為代表。

二、競爭行為的多樣化、高層次化

不同層次的競爭者因不同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不同的自身競爭資源使其在競爭中表現出不同的競爭行為,價格競爭、規(guī)模競爭、資本競爭、品牌競爭、技術競爭、渠道競爭、服務競爭、文化競爭等幾乎所有的競爭方式都會體現在啤酒市場上。而且高層次的品牌競爭、文化競爭會被更多的企業(yè)所重視和采用。

三、競爭秩序的規(guī)范化

隨著中國加入WTO后,中國啤酒市場日益與國際啤酒市場一體化,市場競爭規(guī)則更加國際化,同時國家不斷加強市場競爭秩序的規(guī)范。低價傾銷、地方保護、暴力競爭、偷稅漏稅等現象會逐漸減少,市場競爭日益公平、公正,競爭秩序日益規(guī)范化。

四、競爭程度的激烈化

由于市場供給能力的增長速度遠遠大于市場需求增長的速度,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消費者成為最稀缺的資源,競爭者會為爭奪客戶資源,爭奪終端消費者資源而互不相讓,不但加強對有限的新的市場空間的開發(fā),更加注重從競爭對手中爭奪市場資源,競爭程度達到白熾化。 中國啤酒市場主要競爭者競爭行為的演化方向

一、巨型啤酒企業(yè)競爭行為的演化方向——以青啤、燕啤為例

作為中國啤酒產業(yè)工業(yè)的龍頭企業(yè),青啤、燕啤的發(fā)展動向一直是行業(yè)所關注的焦點,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中國啤酒工業(yè)的每一根筋骨和脈搏,其發(fā)展對行業(yè)整體影響深遠,對同行企業(yè)戰(zhàn)略發(fā)展思路的調整和改進有極強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在以后相當長的時期內,規(guī)模擴張將是我國啤酒工業(yè)結構調整的一個主流,中國啤酒工業(yè)的航空母艦將由此而打造。青啤是我國啤酒企業(yè)最早大規(guī)模實施規(guī)模擴張戰(zhàn)略的企業(yè),從1994年開始在行業(yè)掀起了大規(guī)模的擴張狂潮,到2000年底短短的5、6內青啤已經收購了40多家啤酒企業(yè),從此走了上規(guī)模發(fā)展的快車道。但青啤收購的大多數企業(yè)實力弱小、素質低下,并沒有給青啤帶來規(guī)模效益,而因長期大面積的虧損失使青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從2001年起青啤的收購步伐卻放慢了許多,到目前為止青啤只收購了廈門銀城、南寧萬泰等少數幾家啤酒企業(yè),對寶啤也只是租賃而非收購。這說明青島啤酒開始意識到大規(guī)模的擴張并不是其最終的目標,而只是其國際化戰(zhàn)略中的一步棋而已。正如青島啤酒在2002年在新年度的工作計劃中提出了“整合創(chuàng)新,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戰(zhàn)略方針,明確表示要實施戰(zhàn)略性調整,實現由“做大做強”向“做強做大”、由“外延式擴大再生產”向“內涵式擴大再生產”的轉變。青啤金志國總經理明確指出:“購并是手段,整合是本質”,青島啤酒走上了收購兼并和消化整合并重的良性循環(huán)時代。隨著集團市場地位的鞏固及產業(yè)整體素質的提高,今后青啤規(guī)模擴張的模式不再把小型啤酒企業(yè)作為收購對象,而將更加重視收購對象的實力和競爭素質,將會主要以強強聯合為主。

燕京啤酒集團在規(guī)模擴張方面,一直推崇的是強強聯合的方式,表現出極其穩(wěn)健的風格。燕京與三孔、無名的合作成功證明了其強強聯手的規(guī)模擴張方式是正確的。2002年7月,燕啤把占有廣西近60%市場的漓泉啤酒收在自己的麾下,這相當于把西南地區(qū)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該舉動在一次顯示了燕京啤酒強強聯手的競爭方式。在今后的擴張過程中,燕京啤酒必然不會放棄這種已經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擴張方式,將企業(yè)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

品牌和資本是啤酒企業(yè)發(fā)展的兩把利劍,無論是擁有優(yōu)秀的品牌還是擁有強大的資本都為實現企業(yè)快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島集團。青島啤酒是我國唯一的一個世界啤酒品牌,近年來青島啤酒的品牌價值迅速攀升,從96年的33.42億一路升至2002年的75.83億元。巨大的品牌價值成為青島啤酒開拓市場和對外擴張中最大的優(yōu)勢所在,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使青啤在終端消費者中有非常強的認知度和忠誠度,隨著青啤全國市場的不斷發(fā)展,青啤的終端消費者正在以幾何級的速度增長,同時青啤靠品牌資本優(yōu)勢,在擴張中投入非常少的現金資本就能把資產上億元的啤酒企業(yè)收至麾下,青啤用10多億元的資金投入輕而易舉地實現了總資產高達50多億的并購規(guī)模,甚至有的啤酒企業(yè)被當地政府無償整體劃撥。

青啤在依靠品牌優(yōu)勢實施并購的同時,如果沒有強大的資本支持,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數年內完成如此龐大的并購計劃。青啤在繼續(xù)實施品牌運營的同時,也開始利用積累下的豐厚資本開始實施資本運營,而且探索出資本擴張的新模式,不使用總部資本而是由子公司出資進行并購,如青啤西安公司分別對渭南、漢中啤酒廠的并購,青啤華南事業(yè)部對南寧萬泰啤酒有限公司的并購都是典型。品牌與資本的雙管齊下,必將在青啤的進一步發(fā)展中顯出更大的威力。

中國啤酒市場的成長性,在入世之后吸引了更多的國際資本關注,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正在勢不可擋地涌入中國,并依附于中國的優(yōu)勢企業(yè)和優(yōu)勢品牌為載體進行運作,與急需增強資本優(yōu)勢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的中國啤酒企業(yè)展開合作,互相形成優(yōu)勢互補,共同開拓中國啤酒市場。

以青島啤酒為例,其品牌形象、營銷網絡都是國際資本巨頭看好的合作對象,而青啤手中的資金是對高速發(fā)展的企業(yè)來說是非常有限的,引入國際資本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運作的愿望也是非常迫切的,這將使青啤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先進資本經營方式,大刀闊斧地進行資本經營,突破發(fā)展中的資金瓶頸,實現品牌與資本的聯手。

事實上青啤在依靠自身力量做強做大國內外市場的同時,早已開始與國際資本的合作,實現優(yōu)勢互補,走強強聯合共同發(fā)展的路子。日本四大啤酒集團之一的朝日是與青啤的第一個國際資本合作伙伴,1997年雙方共同投資7億元人民幣興建的深圳青島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在與朝日在啤酒業(yè)合作成功之后,又共同向茶飲料行業(yè)進軍?,F在,青啤又與美國A&B公司簽署了戰(zhàn)略性投資協議,美國A&B公司在青啤的股份將最終達到20%。隨著啤酒貿易規(guī)模的進一步擴大和活躍性的進一步加強,青島啤酒將會有更多的合作伙伴,這對中國啤酒工業(yè)的發(fā)展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走國際化的路線是燕京啤酒近年來著眼國際化經營的措施之一。自成功進入歐美市場以來,燕京又開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東南亞地區(qū)。以上提到的燕京收購廣西漓泉的事件,其意義遠不在于簡單的擴張。廣西毗鄰越南,是我國企業(yè)打進東南亞地區(qū)的重要橋頭堡。無疑,燕京與漓泉強強聯合,是燕京“鞏固北京市場,擴大華北市場,開發(fā)全國市場,進入國際市場”戰(zhàn)略的一大勝利果實。在東南亞的擴張,將是它國際化發(fā)展中的重點,燕啤在印尼的生產基地正在籌備,燕啤在將來的發(fā)展中還將繼續(xù)擴展它的國際化路線。

價格經營、產品經營、品牌經營和文化經營是企業(yè)經營的四個層次和境界。我國啤酒企業(yè)的經營還處于價格經營、產品經營普遍存在,品牌經營初露倪端的較低層次,離文化經營這一企業(yè)經營的最高境界很遙遠,然而百威、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際著名品牌的文化經營水平已經爐火純青了,他們在中國市場上的迅速成長對中國啤酒企業(yè)的經營觀念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科技進步,加之啤酒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大型啤酒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在產品上的優(yōu)勢已不明顯,這種現實決定啤酒企業(yè)之間開始在文化上尋找自己的優(yōu)勢。由于每個啤酒企業(yè)的發(fā)展歷史、企業(yè)性質、經營理念不同,形成的企業(yè)文化也不同,最終體現出的啤酒文化也各不相同,最具有排它性和差異性。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啤酒文化內涵,以此來參與市場競爭成為大型啤酒企業(yè)的有力武器,青啤、燕京等企業(yè)舉辦各具特色、聲勢浩大的啤酒節(jié)就是對其啤酒文化的廣泛而有效的傳播。

二、大型啤酒企業(yè)競爭行為的演化方向

中國年產量20萬噸以上100萬噸以下的大型啤酒企業(yè)目前有14家,這些企業(yè)規(guī)模優(yōu)勢已經突現,具有相當的整體實力,成為區(qū)域市場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企業(yè),企業(yè)整體素質較高,發(fā)展迅速。他們的競爭行為將會向以下幾個方向演化:

迅速做強做大,向巨型啤酒企業(yè)陣營邁進是大型啤酒企業(yè)不斷努力的方向,加快對外擴張步伐是其主要途徑。在大型啤酒企業(yè)在近年來對外擴張比較迅速的是金星啤酒集團,自1997年來先后在貴州、山西、陜西及河南的安陽、周口、信陽、漯河等地投資新建了7個啤酒生產基地,2002年一個之內新建了三個外地分公司,今年又在南陽開工新建其第8個外地分公司;還有重啤集團出巨資收購國人、大梁山等啤酒企業(yè)。

大型啤酒依靠自身資金的積累和銀行的有限信貸都無法滿足迅速的規(guī)模擴張對資金的大量需求,而通過上市獲取資金的道路并不平坦。資本是制約大型啤酒企業(yè)在內部整合和規(guī)模擴張方面快速發(fā)展的一大瓶頸。而相對過剩的國際資本和國際啤酒集團正看好中國啤酒市場,對資金需求迫切,自身實力較強的大型啤酒企業(yè)正是國際資本在中國合作的最佳對象。所以積極與國際資本合作,獲得更大的資本優(yōu)勢,是促進大型啤酒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必須途徑。事實上目前大型啤酒企業(yè)大部分如重啤集團、浙江金獅、吉林金士伯、煙臺朝日、深圳金威都已經與國際資本合作,只有河南金星集團、福建雪津、福建惠泉、湖北金龍泉、河北鐘樓等少數幾家啤酒企業(yè)還沒有引進外資,但戰(zhàn)略的發(fā)展要求都將使他們對外資的合作需求日益迫切。

這些大型啤酒企業(yè)基本上都是區(qū)域性的企業(yè),市場格局和品牌形象還沒有真正實現全國化。戰(zhàn)略發(fā)展要求他們加快市場和品牌的全國化進程,這是邁向巨型啤酒企業(yè)陣營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是通過積極開發(fā)國內其它市場,提高產品在全國的覆蓋率加快市場全國化進程。如金威加大對華北市場的開發(fā)、重啤通過收購大梁山和國人以實現對華東市場的開發(fā)、金星集團通過加大省外分公司的建設促進全國市場開發(fā)等;另一方面是迅速提升品牌的全國化形象。在通過市場全國化提高品牌全國化形象的同時,大型啤酒企業(yè)正在積極通過中央級新聞媒體加強品牌宣傳,提升其全國化的品牌形象,如金士伯、惠泉等企業(yè)不惜巨資不斷在中央電視投放品牌形象廣告。

三、中小啤酒企業(yè)競爭行為的演化方向

目前年產量20萬噸以下的中小啤酒企業(yè)還有480多家,占全國啤酒企業(yè)總數的96%,總產量占全國的42%。隨著中國啤酒產業(yè)規(guī)模化、集團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小啤酒企業(yè)數量雖然會逐年減少,但由于啤酒產品本身和文化有很大的聯系,因此在我國這樣文化多元化的國家,啤酒產業(yè)不會像西方那樣很快趨于集中,相反中小啤酒企業(yè)將在產業(yè)中長期扮演重要角色。

開發(fā)特色產品,突出特色優(yōu)勢,這是中小啤酒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為核心競爭力最終是通過產品來體現的。中小啤酒企業(yè)可以根據當地資源和消費者需求,開發(fā)特色產品如蘋果啤酒、沙棘啤酒、菠蘿啤酒、枸杞啤酒、螺旋藻啤酒等。金川保健啤酒憑借其特有的保健功能牢牢占據了中國啤酒市場細分的一部分,是中小啤酒企業(yè)追求特色化經營的典型案例。

由于顧客需求存在多樣性和差異性,這便為企業(yè)提供了廣泛的產品差異化的機會,特別是目前啤酒市場正處于愈演愈烈的競爭整合時期,中小企業(yè)勢單力薄,競爭力不強,難以和大企業(yè)進行正面的直接競爭和對抗,因此有必要重新調整產品結構,重新進行市場定位,突出在同一市場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新、人新我轉”的戰(zhàn)略,走產品差異化之路。即首先找到那些大企業(yè)沒有發(fā)現,或大企業(yè)沒有進入但并非沒有前途和利潤的細分市場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這樣可以避開國內外大企業(yè)的巨大威脅,等時機成熟之后,再和大企業(yè)一爭高低。就國內啤酒市場而言,隨著人們消費文化和消費品味的提高,新的細分市場日益明朗。例如近幾年,“健康消費”、“健美消費”興起并成為一種潮流,因此潛在的低熱度啤酒市場被激活了。在美國,低熱度啤酒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米勒啤酒抓住了這一難得的市場機會,于1973年開發(fā)出低熱度啤酒“萊特啤酒”,從而牢牢地占據了這一細分市場。中小啤酒生產企業(yè)應該積極借鑒米勒啤酒的成功經驗,適時調整產品結構,把自己的市場定位于低熱度啤酒、女士啤酒、水果啤酒、蔬菜啤酒、牛奶啤酒等潛在的風味啤酒市場。這樣,中小啤酒生產企業(yè)就能夠有效地避開入世后啤酒行業(yè)新一輪的“洗牌”競爭,在新興的啤酒市場搶占先機。

為了更加有效地占領本地市場,中小啤酒企業(yè)應在營銷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做好經銷商工作的同時,堅持學會兩條跟走路,利用地利優(yōu)勢,加強直銷隊伍建設。在促銷上,減少大而空的宣傳投入,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終端促銷上,使消費者真正得到實惠,從而擴大市場份額。

除一部分中小啤酒企業(yè)走特色化、差異化發(fā)展之路外,更多的中小啤酒企業(yè)為了迅速提升企業(yè)的規(guī)模實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將積極尋求與大型企業(yè)合作的機會,走聯合發(fā)展之路。而大型和巨型啤酒企業(yè)下一步的規(guī)模擴張速度的加快又會為中小啤酒企業(yè)提供更多的合作機會。

四、“競合”——國外資本競爭行為的演化方向

綜觀世界啤酒市場,歐美等傳統(tǒng)的啤酒消費市場已經飽和,沒有多少發(fā)展空間,有的地方甚至正在萎縮。惟有中國市場,呈現了飛速增長的態(tài)勢,2003年啤酒總產量已經達到2386萬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啤酒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啤酒市場的廣闊發(fā)展前景充滿魅力。于是國際啤酒商開始了第二輪進軍中國市場的浪潮。與第一次進入不同的是,這次外資浪潮將主要以“競合”的形式登陸。這一次他們更加注重發(fā)揮資本的能量,并舉起了“聯合”的大旗,目標主要瞄向了國內極具優(yōu)勢的強勢企業(yè)。“競合”可以說是“競爭”的更高層次。它是一種實現雙贏的“強強聯合”。強調的是旗鼓相當的對手,以資本為紐帶,在品牌、技術、管理等企業(yè)諸要素上優(yōu)勢互補,實現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利益共沾。由于是在競爭基礎上的合作,因此稱其為“競合”。據悉,目前國內有十多個較大的啤酒企業(yè)正在與國際資本洽談。對國內的啤酒廠家來說,外資強大的資金實力正是自己所缺乏的。而對外資來說,他們吸取了第一次登陸中國既然因“水土不服”而退出的教訓,第二次進入則采取與中國啤酒強企強強聯合的方式。這種優(yōu)勢互補,正是“競合”所需要的條件。

篇2

關鍵詞:浙江;TC指數;結構轉換率;出口商品結構;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4-0152-03

2009年,受金融危機和外需萎縮的影響,浙江省出口同比下降13.78% 。進入2010年,上半年浙江外貿出口增長39.7%,呈現強勁的發(fā)展勢頭,同時出口環(huán)境伴隨著諸多不穩(wěn)定因素。在后危機時代,浙江出口的發(fā)展在貿易結構、貿易方式、貿易市場等方面都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運行態(tài)勢,因此研究浙江出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浙江出口總體情況:出口額下跌幅度低于全國跌幅,出口市場占有率提升

出口市場占有率是指一個地區(qū)產品的出口額占世界產品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出口市場占有率越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際競爭力越強,反之則越弱。2000―2009年浙江省出口市場占有率(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1990―2008年,浙江省的出口總額由21.89億美元擴大至1 542.67億美元,共計增長了70多倍。2008年浙江出口占全國比重達到10.78%,居全國各省出口排名前列。浙江出口總額逐年上升,同時出口占全國的比重和占世界的比重也是逐年增加,其中占全球出口比重由0.063%增加至0.978%,增長趨勢明顯,說明浙江出口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全國和全球的增長速度,在與全國其他省區(qū)相比,總體出口競爭力較強。

二、浙江出口產品的結構分析:工業(yè)制成品出口比重穩(wěn)步上升,出口商品結構轉換率較全國平均水平過低

浙江出口總額的逐年的增長,得益于政府長期以來實行的出口導向型戰(zhàn)略所取得的成效。從浙江省的出口商品的結構上來看,出口主要依賴于工業(yè)制成品、中間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工業(yè)制成品主要包括機電產品、服裝、紡織品等。面對著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呼聲的壓力和國內生產材料、勞動力成本的快速提高,對于浙江省經濟發(fā)展和產品出口更是不利的,因此對于出口產品的結構問題的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

貿易競爭力指數(Trade competitive index,簡稱TC),是一國某類產品的出口與進口的差額與該類產品進出口總額的比例。該指數用來反映一國某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狀況。其公式為:

TC=(Xi-Mi)/(Xi+Mi),其中TC代表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Xi代表第i種產品的出口值;Mi代表第i種產品的進口值,TC值介于-1與1之間。TC值越接近于1,表示該種產品在出口市場上越具有競爭優(yōu)勢;若越接近-1,則表明該商品的出口競爭力越差。在0.8~1的區(qū)間內,說明該產品具有很強競爭力;在0.5~0.8的區(qū)間內,具有較強競爭力;在0~0.5的區(qū)間內,具有強競爭力;在-0.5~0的區(qū)間內,具有低競爭力;位于-0.8~-0.5的區(qū)間內,具有較低競爭力;在-1~-0.8的區(qū)間內,則是很低競爭力。

表22001―2009年浙江出口商品TC指數

表32004―2009年浙江出口商品結構部分種類TC指數比較

表2、表3的結果得出,浙江省總體產品的競爭力指數在0~0.5區(qū)間,有增長的趨勢,但不明顯,表現出具有強競爭力。但不同商品種類分析,貿易競爭力的發(fā)展趨勢差別很大。如初級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2001年的具有強競爭力轉為2009年的低競爭力,貿易競爭力指數下降明顯。這與浙江省的生產加工業(yè)近十年來高速發(fā)展有關,生產加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引致對初級產品的需求大增,需要進口大量的初級產品,使得初級產品的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總體上看,浙江省的初級產品出口國際競爭劣勢明顯。與此相反的是浙江的工業(yè)制成品貿易競爭指數介于0.4~0.5之間,表明浙江的工業(yè)制成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中,機電產品近幾年的TC指數位于0.5~0.8區(qū)間,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整體增長速度較快,浙江省的機電產品于2005年首次取代輕紡產品成為浙江省外貿出口中的主導產品,占浙江省出口的比重于2009年達到41.73%(見表4)。高新技術產品的競爭力近幾年增幅不大,曾一度在2008年TC指數下降,高新技術產品不容易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是出口產品結構優(yōu)化的調整方向,但是目前比重不高、占出口總比重過低,增長緩慢,且在2007年下降幅度大,在2009年占出口總比重下降至7.42%,只能說依然缺乏國際競爭力。浙江省工業(yè)制成品占出口總值比重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占總出口比重94.11%穩(wěn)步上升到2009年的96.47%(見表4),工業(yè)制成品中具有TC指數較高的產品種類有:紡織、醫(yī)藥品、鋼鐵或銅制標準緊固件、軸承、合成有機染料、茶葉等,據此判斷,浙江省已處于新興工業(yè)化經濟的成熟階段,同時反映出浙江省工業(yè)化戰(zhàn)略的初步成果和浙江省制造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

三、浙江出口商品競爭力發(fā)展趨勢分析

出口商品結構轉換率是用來評價出口商品競爭力發(fā)展趨勢的重要指標,出口商品結構的轉換態(tài)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口商品潛在的競爭力和未來的競爭力發(fā)展趨勢。本文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部工業(yè)制成品出口額的比重大小變化來表示自2003―2008年浙江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的發(fā)展趨勢。

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浙江省的產業(yè)結調整和外貿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浙江發(fā)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業(yè)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國際技術擴散和高技術產業(yè)分工的利益,推動傳統(tǒng)產業(yè)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的技術升級,保證外貿出口穩(wěn)定增長和浙江經濟持續(xù)發(fā)展。而浙江省目前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出口產品,是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比重偏低。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由2003年的209 553萬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1 371 880萬美元,年平均增長45.6%,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降至987 404萬美元。但浙江省外貿出口中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仍然過低,平均低于同期的全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約20個百分點,出口產品還是以資源密集和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如輕工、服裝等產品。

四、 結論

浙江省初級產品所占比重不斷下降,工業(yè)制成品比重逐年上升,但這種轉變僅僅說明出口商品結構得到改善的一個趨勢,不能得出出口商品結構合理的結論。由于科技水平低下,浙江外貿出口商品種類較為集中,主要為低技術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機電產品、服裝紡織、家具等,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而彰顯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尚未形成氣候,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份額遠遠低于全國水平。浙江在出口貿易的發(fā)展上要保持一般貿易穩(wěn)步增長,加快特色出口加工貿易的發(fā)展,同時要注重產業(yè)轉移與產業(yè)升級并重,推動浙江出口產品結構升級。

參考文獻:

[1]葉紅玉.浙江出口競爭力的現狀與提升對策[J].特區(qū)經濟,2007,(4).

[2]榮民.提高中國對外貿易競爭力的若干思考[J].國際商務研究,2005,(5).

[3]宋全成.邁向貿易強國――中國外貿競爭力研究[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4.

[4] 2010 浙江統(tǒng)計年鑒[K].

The Analysis of Export Instability and Countermeasures in Zhejiang

ZHANG Jian-hui,LI Ying

(Economics Management Dept.of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zhou 325006,China)

篇3

隨著精神衛(wèi)生知識普及度加大,大多精神病患者能接受系統(tǒng)治療,病情得以控制和緩解。但精神分裂癥分裂癥病因未明,多起病于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調。病程多遷延,復發(fā)率較高[1]。1年復發(fā)率可達50%,也有報道為80%-90%。如何鞏固療效和預防復發(fā)是精神疾病治療的關鍵因素。為探討精神分裂癥病情復發(fā)的相關因素,尋求有效治療手段,現對128例精神分裂癥病人進行臨床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4年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男性76例,女性52例。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完整,住院次數均≥2次。年齡16-81歲,平均年齡35.12歲;總復發(fā)162次,平均1.26次;間隔最短46天,最長20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42例,占32.81%;高中49例,占38.28%,大專以上37例,占28.91%。

1.2 方法 對128例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

2 結果和分析

2.1 患者服藥治療依從性較差 不論是首次發(fā)作或復發(fā)精神分裂癥病人,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應作為首選的治療措施[1]。病人及其家屬對抗精神病藥物缺乏正確的認識是造成患者中斷藥物治療主要原因。以上復發(fā)的162次中,101次為自行停藥,23次為隨意減量,占復發(fā)的76.54%。

2.2 社會家庭影響 精神分裂癥病人在發(fā)病期間,往往因為疾病影響出現暴力及傷害或不知羞恥等行為,對社會及家庭造成很大影響,致使遭受到社會歧視,家庭排斥。一部分病人單位拒絕病人上班,致使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羞愧和孤獨感。

2.3 社會能力減退及負性事件影響 精神分裂癥病人因疾病的影響,不同程度出現社會功能退化,不能履行責任和義務,成為家庭生活和經濟上的負擔,導致自信心下降,加之長期的負性事件影響,病人會出現敏感多疑、煩躁不安、抑郁等癥狀,久之可引起病情反復發(fā)作。162次復發(fā)中,4次遭遇親人離世,3次離婚,5次下崗失業(yè),2次結婚,1次生育,4次重大經濟困難,占11.73%。

2.4 氣候與季節(jié)影響 臨床中發(fā)現,精神分裂癥多發(fā)病于春秋兩季,原因可能與此期間人體內分泌的變化以及氣候對人的精神影響有關。國內有研究提示[2],3月和10月復發(fā)住院者居多,說明春秋兩季是復發(fā)的高峰期。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復發(fā)率高國內已有相關研究報道。出院后未能堅持治療的患者,其復發(fā)率約高出維持治療的病人1倍左右,病人出院后即使維持治療一年內也有40%的復發(fā)率。精神分裂癥復發(fā)因素復雜,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各種原因所致的自行停藥或減藥、不規(guī)則服藥是復發(fā)的主要因素,占76.54%,病人的年齡、性別、婚姻、職業(yè)、文化程度、家族遺傳史及病人病前性格均與復發(fā)有關。多數學者認為患者年齡越小,其復發(fā)率越高。而職業(yè),婚姻文化程度、家族史與復發(fā)關系不大。男性患者傾向于關注突發(fā)事件、經濟收入、自身健康狀況;女性病人則更注重藥物治療的重要性,能堅持服藥,減少復發(fā)[3]。

總之,精神分裂癥病因未明,其復發(fā)受多種因素影響,加強對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普及相關醫(yī)療知識,對預防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十分重要。了解復發(fā)因素,及早期表現,及早采取干預措施,將有利于精神分裂癥病人的治療及康復,減少復發(fā)及精神殘疾,進而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從而達到穩(wěn)定家庭及社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郝偉.精神病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89-98.

篇4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2年4月~2014年4月診治的172例神經癥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標準對神經癥的診斷標準,排除患有嚴重軀體疾病的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中,34例為男性,52例為女性;年齡30~57歲,平均(42.1±4.8)歲;病程1~20年,平均(10.6±2.6)年;文化程度:6例為文盲,20例為小學,26例為初中,34例為高中。觀察組中,40例為男性,46例為女性;年齡28~59歲,平均(43.8±3.9)歲;病程1.5~21年,平均(9.9±1.8)年;文化程度:4例為文盲,22例為小學,28例為初中,32例為高中。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護理措施

對照組的患者實施一般臨床護理措施,觀察組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具體要求如下:

(1)護理中動作要輕柔:首先需要確保護理動作輕柔,因患者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機體本身患有疾病,心理相對敏感,實施的護理操作應輕柔,進而加快患者的康復。

(2)護理態(tài)度要友好:護理人員在面對患者時,要始終保持友好的態(tài)度,讓患者感覺護理人員是朋友、家人,而不是自己的敵人,在患者的配合下,更有助于護理操作的實施,加快患者恢復健康。

(3)實施心理指導: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了解,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實施心理指導,才能在不斷的努力下平復患者的心情,積極的配合治療,加快患者恢復健康。

(4)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嚴:護理人員要多到病房與患者溝通,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人格尊重和人性化關懷。當患者提出合理的要求時應給予滿足,如無法達到其提出的條件,應耐心的向患者解釋。

(5)出院后指導:根據出院后患者的飲食用藥、運動以及家屬護理等方面實施指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加快患者恢復健康[4]。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實施護理操作后的4周、8周時分別對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以及8周時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行評定。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時運用SPSS14.0系統(tǒng)軟件,資料進行χ2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研究發(fā)現,兩組患者經過4周的護理措施后,SCL-90中之后偏執(zhí)因素分值降低,其它各項均未見明顯改變,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8周的護理操作后,SCL-90中的恐怖、焦慮、軀體化因組分值降低,兩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8周的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為97.6%,對照組為87.5%,兩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篇5

關鍵詞:痛經;辯證論治;中醫(yī)護理

【中圖分類號】R271.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513-02

痛經的辨證,應當根據疼痛發(fā)生的時間?性質?部位?程度,結合月經的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等,來識別痛經的證候類型?如經前或經期腹痛均為實證,經后始痛為虛證;按之痛甚者為實,按之痛減為虛;得熱痛甚為熱,得熱痛減為寒?脹甚于痛,時作時止,為氣滯?絞痛?刺痛,持續(xù)不已,血塊排出后痛減,或少頃又痛者,為血瘀?冷痛?酸痛?抽痛?刀割樣痛?針刺樣痛,為寒凝血滯[1]?痛經的治療以調理氣血?通經止痛為要旨,要解決一個“通”字,通則不痛?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手痛經患者40例中醫(yī)辯證護理方法資料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治的痛經患者40例,年齡15~36歲,平均23歲?病程3個月~16年,平均2年?輕度11例,中度19例,重度10例?臨床表現為經期長,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帶下量多?

1.2 方法:虛則補而通之,如參?芪?術?地?萸?巴戟天?川斷等;實則行而通之,或用香附?烏藥?木香?砂仁行氣,或用當歸?芍藥?川芎?澤蘭?玄胡?五靈脂活血?寒者當溫而通之,若當歸四逆湯?艾附暖宮丸;熱者當清而通之,若宣郁通經湯?丹梔逍遙散?八正散?龍膽瀉肝湯等?痛經的治療,在經期調經止痛以治標,平時辨證求因以治本?一般于經前3~5天開始服藥至經期1~2天,經凈續(xù)服藥3~5天,可提高療效?見效后,需連服3個月經周期,療效才能鞏固?

1.3 結果

40例痛經患者經治療治愈24例,好轉15例,無效1例,有效率97.5%?

2 辯證施護

2.1氣滯血瘀 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或刺痛拒按,伴有胸脅脹痛,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或夾有血塊,塊下痛減,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澀有力?飲食選用桃仁生地粥?先將桃仁10g?生地30g入砂鍋同煎半小時,去渣取汁,再人粳米煮粥,待粥煮熟人桂心粉?紅糖,再煮1~2沸即可服用?或選干山楂片200g,加白酒300ml泡1周后可飲用,服10~20ml/次,日2次?或用蠲痛飲?將荔枝核燒存性15g與香附子末30g二藥和勻,每服6g,鹽酒送服?或用丹參500g,泡在酒內20天后飲用?或選用糖醋益母膏:取紅砂糖30g,米醋15g,益母草15g,砂仁10g水煎后去渣取汁,分2次服?幫助患者解決心理負擔,開導其樂觀對待生活,保持心情舒暢?

2.2寒濕凝滯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喜熱拒按,經血量少,色黯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苔白膩,脈沉緊?飲食選用桂漿粥?以水煮粳米至米開花時,加入肉桂末3g及紅糖少許,再煮2~3沸即可服用?亦可用姜糖飲:取生姜片15g,蔥白3cm 3段,加水500ml,煮沸后加紅糖20g,趁熱一次服下,蓋被取微汗?

2.3濕熱蘊結 經前或經期,小腹灼痛拒按,痛連腰骶,經色紫紅,質稠有塊,或伴低熱,或有帶下黃稠,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濡數?飲食方法選用梔子仁粥?以水煮粳米50g,待粥將熟時,調入梔子仁粉末5g稍煮即可服用?平素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之物?

2.4氣血虛弱 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頭暈心悸,舌淡苔薄,脈細弱?飲食方法選用羊肉粥[2]?將去脂膜羊肉切細與粳米同煮為粥,可服用?或用韭菜250g搗爛取汁,兌人煮沸的紅糖適量,痛經時每天飲用1次?或選阿膠湯:取阿膠15g,當歸15g,瘦豬肉1?Og,當歸洗凈?豬肉洗凈切片加清水3碗,煮至1碗,去當歸,加阿膠以慢火煮至熔化,調味成湯,飲湯食肉?經凈后1~2天服,日1次,可連服2~3個月經周期?

2.5肝腎虧損 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苔薄白或黃,脈沉細?飲食方法選用菟絲子粥?取菟絲子15g,水煎去渣取汁,再用藥汁煮粳米,待粥熟時,入白糖稍煮即可服用?或用雞蛋2個,黑豆60g,加水煮熟,去蛋殼再煮片刻,再沖入米酒120g,吃蛋喝湯?注意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避免過度勞累,節(jié)制,保持心情舒暢?

3討論

痛經患者的家屬對患者的護理?照顧,以幫助患者度過月經期,促使患者盡早康復和減輕患者的痛苦?專業(yè)護理不在此范圍?

平時調暢情志,樂觀豁達,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郁致痛?消除經前恐懼心理,學習生理衛(wèi)生知識,認識和正確對待月經來潮?注重經期?產后攝生保健,經前經期忌生冷,慎起居,勿游泳?涉水,防止寒邪入侵,并保持外陰清潔?節(jié)制,搞好計劃生育,防止房勞多產,損傷肝腎?避免精神刺激?患者家屬應當給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環(huán)境,避免對患者造成精神刺激,再則要善于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對其進行勸說開導,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對初潮痛經的青春期婦女,更要給予介紹有關的月經生理衛(wèi)生知識,使其了解月經這一生理現象,消除思想上的顧慮和恐懼?羞澀等不良心理活動?合理安排飲食?月經期進食不合理,特別是過食生冷等,往往是造成寒凝胞宮,從而引起和加重痛經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一定要科學安排飲食,以促進病情康復[3]?防止寒濕為患?月經期患者抗御寒濕的能力減弱,在氣候寒冷的季節(jié)要注意為患者保暖,盡量提高室內溫度,適當增加穿著衣裝?在痛經發(fā)作時,有的患者往往感到小腹部發(fā)涼,周身寒冷,可用熱水袋熱熨小腹部?在氣候炎熱的夏季,要為患者勤換洗衣服,勤曬被褥,更不要讓患者居于潮濕之地?并要防止淋雨涉水,用冷水洗澡等?有些痛經患者得病后不愿去醫(yī)院檢查治療,患者的親人要督促?勸說?陪伴患者盡早去醫(yī)院檢查治療,以早日減輕或解除患者痛苦?在診治過程中,也要勸說患者,樹立信心,堅持治療?還要謹遵醫(yī)囑,有的放矢地進行觀察和護理患者,以互相配合,提高治療效果?

中醫(yī)藥治療痛經,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功能性痛經經過治療,病情多可痊愈,器質性痛經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多能使病情得到緩解,因此應樹立信心,堅持治療;病證痊愈者,為了鞏固療效,預防復發(fā),應做到情志舒暢,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防寒防濕,注意經期衛(wèi)生等?

參考文獻

[1] 謝 萍,楊家林.從肝論治痛經的經驗[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7(4):31-32.

篇6

【關鍵詞】浙江;紡織業(yè);競爭力

2009年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的《紡織工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將紡織工業(yè)重新定位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tǒng)支柱產業(yè)、重要的民生產業(yè)和國際競爭優(yōu)勢明顯的產業(yè),對于擴大出口、繁榮市場、增加農民收入、吸納就業(yè)、促進城鎮(zhèn)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這一新的定位表明,紡織工業(yè)在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并非可有可無,而是保增長、保民生、保穩(wěn)定的重要支撐。對于浙江而言,正確把握自身的優(yōu)劣勢,進一步轉變發(fā)展方式成為浙江紡織工業(yè)轉型升級的關鍵。

1.優(yōu)勢分析

1.1產業(yè)集群優(yōu)勢

浙江紡織工業(yè)之所以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很大一個方面就是形成了許多地方性特色的產業(yè)集群,典型的有紹興和蕭山的化學纖維制造業(yè),杭州、寧波和溫州的服裝產業(yè),諸暨和義烏的襯衫、織襪產業(yè),嵊州的領帶產業(yè)集群,余杭的裝飾布業(yè),象山的針織業(yè),海寧的經編業(yè)等。

1.2專業(yè)市場優(yōu)勢

截止2009年底,浙江省共有專業(yè)市場4194家,占全國的16%,其中百億元市場、十億元市場、億元市場分別達18家、162家和453家,同比增加3家、23家和22家。許多專業(yè)市場還在外省(市、區(qū))開辦分市場,并在巴西、南非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創(chuàng)辦了數十個市場,專業(yè)市場為浙江乃至全國廣大中小紡織企業(yè)提供了一個共享型的低成本銷售平臺,使本身缺乏自建銷售網絡能力的中小紡織企業(yè)擁有了集體渠道優(yōu)勢。

1.3人力資源優(yōu)勢

紡織工業(yè)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勞動力成本在其總成本中占有重要份量,而我國較為充沛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使得浙江的紡織品、服裝產品的成本大大低于世界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具備明顯的價格競爭優(yōu)勢。

1.4設備技術優(yōu)勢

經過近年大規(guī)模的技術改造,浙江紡織工業(yè)的技術在全國同行業(yè)中處于領先地位。先進的織造設備不但使紡織面料的織造能力得以翻倍的速度增長,更重要的是帶動了面料品質的提升,且為后續(xù)產業(yè)如印染業(yè)的產品品質提升、結構優(yōu)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

2.劣勢分析

2.1生產要素供給劣勢

首先在原材料方面,化纖和棉花是最重要是紡織工業(yè)最重要的原料,受土地和石油資源的限制,我國棉花與化纖原料的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加大,同時纖維加工總量中化纖比重的持續(xù)增長,預計化纖原料進口數量依然較大。在當今原料價格特別是國際油價波動較大帶動化纖原料價格不斷調整的市場來說,無疑會進一步加大市場風險,給紡織企業(yè)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在勞動力要素制約方面,隨著商務成本的不斷提高,勞動力特別是熟練職工難招現象日益突出,己成為紡織工業(yè)發(fā)展的又一重要制約因素。

2.2品牌劣勢

長期以來,浙江的紡織品還是以中低檔為主;款式以來料加工、來樣加工為主,缺少功能化、差別化產品;雖有不少國內知名的服裝品牌,但仍缺少叫得響的國際知名品牌,因而很難在利潤較多的中高檔市場立足,只能擠占低檔市場的空間。

2.3企業(yè)經營劣勢

浙江紡織企業(yè)規(guī)模普遍較小,中小型企業(yè)占絕大多數,自身實力和利用外部資源的能力非常薄弱。許多紡織企業(yè)精于采購原材料—組織生產—出運—交貨—結算,缺乏分撥、物流、銷售、售后服務、品牌推廣等增值環(huán)節(jié)的運作能力,豐厚的渠道利潤和品牌利潤都被進口商、批發(fā)商所占有,多數生產企業(y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去了主動權。

2.4創(chuàng)新能力劣勢

企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新纖維的研發(fā)、中游的染整和后處理以及營銷等薄弱環(huán)節(jié)仍未得到足夠重視,與國外同行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尤其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功能性面料的研發(fā)能力亞待提高。

3.機遇分析

3.1內需成為主要驅動力

擁有較大的國內需求市場,會給產業(yè)帶來規(guī)模經濟的好處;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建設加快,家用紡織品需求量將大幅增長,隨著我國汽車、建筑、衛(wèi)生、水利、農業(yè)、交通、能源等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將帶動產業(yè)用紡織品消費的不斷增長。浙江許多紡織企業(yè)在為境外品牌商做貼牌生產的過程中,已比較熟悉國際市場,了解國際知名品牌的商業(yè)模式,能夠將國際知名品牌的運作經驗納入到開拓國內市場的過程之中,從而建立新的優(yōu)勢。

3.2消費層次提升助推紡織工業(yè)升級

收入水平提高,不僅帶來服裝消費的增加,而且刺激人們對高檔產品和個性化產品的需求。這就促使紡織企業(yè)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fā)提高產品檔次、加快創(chuàng)新和升級,這些都有利于提高浙江紡織工業(yè)的國際競爭力。

3.3產業(yè)用紡織品發(fā)展機遇良好

產業(yè)用紡織品涉及建筑、交通、環(huán)保、醫(yī)用、農用、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是紡織技術發(fā)展的標志性產業(yè),也是紡織工業(yè)新的經濟增長點。國家推出的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等措施,為產業(yè)用紡織品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機會。

4.金融危機給浙江紡織工業(yè)帶來的挑戰(zhàn)

金融危機也為浙江紡織企業(yè)提供了諸多發(fā)展機會。發(fā)達國家制造業(yè)在遭受金融危機的重創(chuàng)后,勢必加速向發(fā)展中國家轉移,這為浙江紡織工業(yè)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歷史性的契機;歐盟、美國和日本的經濟陷入困境,國際金融資本將會尋找新的目標市場或者投資機會,對于浙江而言,這為紡織工業(yè)吸引和利用全球資本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外部條件。應鼓勵浙江的紡織企業(yè)到境外進行投資建設營銷網絡、生產基地等,以有效規(guī)避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縮短與終端客戶的距離,截取豐厚的渠道利潤。

【參考文獻】

[1]于斌斌.世界紡織服裝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綜述[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4).

篇7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情境教育;哲學內涵

四維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無情”的教育,而是“有情”的教育;不是“無境”的教育,而是“有境”的教育。重視“情”與“境”的相得益彰、和諧共存,才能在紛繁多變的時代背景中,在尊重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特點下,激發(fā)其積極的情緒,培養(yǎng)其正確的認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所謂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可以理解為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為了優(yōu)化教育效果,選擇或創(chuàng)設能夠為教育主體雙方所感知并把握的具體的、微觀的教育環(huán)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內涵是多個要素交叉合力的影響組成,因此,科學理解其哲學意蘊,需要從四個維度,分別研究其立體合成。

1認識論維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具有多變性

認識論的任務在于,探討人類認識與客觀實在的關系,揭示認識的本質、結構,力求使人們的認識成為符合客觀實際的認識。因此,從哲學認識論維度來看,世間萬事萬物都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發(fā)展之中。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就是不同主體、事件、時間、環(huán)境縱橫交錯的教育情境的合成。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由于受教育者的興趣愛好、習慣經歷、認知情況、文化教養(yǎng)、心理素質、情感體驗等有所不同。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以一種一成不變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一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式的教育方式?!敖逃龥Q不能按人為控制的計劃加以實行。教育計劃的范圍是很狹窄的,如果超過了這些界限,那接踵而來的或是訓練,或者是雜亂無章的知識堆積,而這些恰好與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1]縱觀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經常以一種恒定式的教育思維展開。如:教育者根據教育目標,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進行話語灌輸和說教,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必然導致學生的思維模式或學習方式呈封閉狀態(tài)、墨守成規(guī)。當代的大學生處于信息膨脹、多種思想紛至沓來的時代,往往思想比較活躍,甚至出現多元化的傾向。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該針對特定教育內容,依據不同學生的認知層次和情感體驗進行情境法的開發(fā)。這樣才能夠滿足教育對象不同的認知和需求,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爸挥袑崿F了思維方式的變革,才能洞見或透識隱藏于深處的棘手問題,才能使舊問題連根拔起”。[2]當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變性不代表我們否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特定性,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內容、目標的規(guī)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者既要重視情境教育的確定性,又要重視情境教育的多變性。在強調其多變性同時,又要反對唯多變性為中心的教育觀念,使情境教育立足于大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因時、因地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

2本體論維度———高校思想政治情境教育應源自于學生的真實生活

本體論是研究存在的本質的哲學問題,在于描述事物的本質,追問萬物的本原?!笆恰嬖凇颉恰膶W問,是對有關世界本源與本質等根本性問題的探討?!盵3]從本體論維度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本質體現在其真實性。所謂的真實性是指,教育情境所包涵的物質、精神上的教育素材是真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開發(fā)、運用都是生活在學生周圍真真切切的,這樣才能使教育更具有說服力與感染性。情感的真與假、素材的真實與捏造具有不同的感受和教育效果。虛假、枯燥的素材不利于學生情緒的激發(fā)和教育意義的生成?,F在一種普遍的教育觀念是:教育者認為學生記住了學校教育中的知識,就可以自然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甚至部分教育者利用虛擬的典故或者故事情節(jié)作為素材進行教育灌輸,從而形成某種道德規(guī)范要求學生去遵循。這種虛擬情境的設置,在必要的教育過程中避免不了,但長此以往,受教育者只是單方面的內容輸入,教育內容并不要求學生做出真實的道德反應,更與教育對象的切身利益不相關,無法激發(fā)其道德心理矛盾沖突,因而內心難以產生真實的道德判斷和選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立足于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所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生活世界,即教育情境的實踐活動重視生活情境的開發(fā)和運用,教育者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對象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教育主體雙方的經歷體驗和心理感受,而不是疏遠其生活世界尤其是日常生活的世界。這種來源于主體的真實生活情境教育,更易于教育效果達到與教育對象心靈的契合。教育內容只有在真實的情境或者類似于逼真的情境中,以解決受教者切身利益問題為目標,在“真實的知識”和“真實的環(huán)境”的互動中,受教育者才能真實地理解、體驗以及在實踐活動中真正外化教育內容和知識,順利地將其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從而自主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判斷與選擇。

3方法論維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情境

須互融對接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們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從方法論維度而論,高校思想政治情境教育需營造主客體情境互融對接的氛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教育主體間和諧共振。根據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念的界定,與傳統(tǒng)意義上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認定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主體是指教師和學生,而不僅僅是指教師?!盵4]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創(chuàng)設中,教師是主動者和運用者,而學生是學習者、協商者和共同建構者,具有主動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客體是教育主體所使用的物質的、精神的、符號的所有資源。如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情境的互融對接。一方面,使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知識必須鑲嵌于真實的活動情境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獲得要與主體間的經歷、知識背景、能力等所構成的主體情境相結合,并且使學生原有的這種主體情境脈絡成為新的知識習得的支撐。因為,學生自身的認知狀況、知識背景、經驗、能力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其對新知識的判斷、選擇和認同?!皩W習作為一種知識的建構活動,受到學習者當時的情境的限制,而構成他學習的基礎的情境是能夠被他利用的知識和經驗?!盵5]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生自身的主體知識情境脈絡更是其作出分析判斷、接受與否的重要依據,甚至是在新的情境中對于知識和經驗的遷移和運用順利與否的重要因素。而在以往長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者通常采取的是一種教條式的方法,通過語言描述、教材目標、黑板板書等單一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是基于刺激———反應的學習觀和信息輸入———儲存———提取的信息加工觀。此種灌輸式、強化訓練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養(yǎng)成接受被動性的學習習慣,頭腦中形成的是條條框框的教條內容,從而忽視了情境的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情境。因此,當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應對各種突發(fā)的問題時,只能是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情境須互融對接,首先是教育主體間真實的生活情境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一個真實平臺;其次對于學生本體的關照,能夠充分利用暗示心理與情感渲染功能,使教育主體間的感情得到激發(fā)與共鳴。

4價值論維度———堅持滿足學生、發(fā)展學生的人本價值取向

價值是現實的人同滿足其某種需要的客體屬性之間的一種關系。從價值論維度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情境教育的價值在于滿足學生、發(fā)展學生的人本價值取向。首先,開發(f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必須基于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而開發(fā)。那么教育情境的選擇、分析判斷以及實施包含了教育者的知識背景、經驗閱歷、思考探索等,充分體現教育者的主導性。其次,創(chuàng)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學生易于養(yǎng)成自我獲取知識、建構知識與意義協商的能力。情境這種開放式、對話式的隱性教育方式,更容易營造一種使學生感悟、主動思考與內化的氛圍,從而使得思想理論知識、觀點被學生所認可和接受。學生能夠在這樣一種氛圍中自我認知、自我感悟、自我表達,最終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更能夠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思考、知識生成的能力,而不是一種惰性的獲得知識的能力。最后,通過潛意識教育作用,教育者將顯性教育內容寓于隱性的教育情境之中。暗示情境是一種無意識的教育方式,它具有無對抗性的特點。學生在這種情境下,通過被激發(fā)和喚醒從而調動原有知識結構中的某些線索,消除心理阻礙并對整個情境氛圍以及教育內容信息認同并接收。并經過學生大腦內部根據自身主體情境脈絡的整合,進而達到知識生成和行為反應。正如保加利亞G•洛扎諾夫指出:“我們是被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教學和教育的,也是為了它才受教學和教育的。”[6]基于以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哲學內涵四維分析,以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使教育主體之間科學地認識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重要性,并處理好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與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的關系,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開發(fā)與運用提供思路與啟示。

參考文獻

[1]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聯書店,1991:24.

[2]皮埃爾•布迪厄,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3]陳望衡,張黔.中西美學本體論比較[J].民族藝術研究,2003(3).

[4]董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論[M].第1版.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5]鄭太年.知識與其雙重情境化———關于教學革新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

篇8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心理社會因素

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起病于青壯年為多,常有特殊的思維、知覺、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與環(huán)境的不協調,一般無明顯的意識和智能障礙,部分患者可出現認知功能損害,常緩慢起病,病程遷延,有時有間歇性發(fā)作,有慢性化傾向和精神衰退的可能,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狀態(tài),是精神科嚴重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約占我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左右,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的60%左右。在我國,1982年對全國12個地區(qū)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協作調查顯示,精神分裂癥城市的時點和總患病率分別為6.07‰和7.11‰,農村分別為3.42‰和74.26‰,其病因包括遺傳因素、腦結構異常、神經生化方面異常、子宮內感染及產傷、神經發(fā)育異常及環(huán)境中的生物學和社會心理因素[1]。

盡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生物學因素,特別是遺傳因素在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良的心理社會因素在其病因學中仍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2],除與社會階層與經濟狀況有關外,臨床上發(fā)現,大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前性格多表現為內向、孤僻、敏感多疑。很多患者病前6個月可追溯到相應的生活事件,當然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社會心理因素就是病因,但社會心理因素對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可能起到了誘發(fā)作用。

下面是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發(fā)病前的心理社會因素進行的調查,用來分析心理社會因素與發(fā)病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調查的對象是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84名精神分裂癥患者。診斷均符合CCMD-3臨床診斷標準病歷記錄完整。調查對象均為男性,病程2-30年,年齡最小24歲,最大64歲,平均25.7歲。調查結果:見表1~表4。

表1

年齡分布

分組20~2930~3940~4950~5960歲以上合計

例數2335177284

%27.38%41.66%20.24%8.34%2.38%100%

表2

文化程度

分組大學高中初中小學文盲合計

例數2134620384

%2.38%15.49%54.76%23.8%3.57%100%

表3

性格分布

分組孤僻內向開朗外向固執(zhí)怪異中間暴躁不詳合計

例數5021144484

%59.5%25%1.19%4.77%4.77%4.77%100%

表4

發(fā)病誘因

誘因不明

分類誘因不明

23人占27.38有明顯誘因合計61人占72.62

勞動拘改孝留悲痛事件職業(yè)不滿婚姻糾紛驚嚇軀體疾病遺傳人際關系其他合計

例數234185544214584

%27.38%4.76%21.45%5.95%5.95%4.76%4.76%2.38%16.66%5.95%100%

2 討論

本文的患者30~39歲者,占41.66%,文化以初中文化者居多,占55%,性格以內向者居多,占59.5%,有明顯誘因者占72.6%,高于無明顯誘因者。以上說明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與社會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從年齡組分析,30~39歲組居多,這個年齡是由成年向中年的轉折期。心理變化復雜,由角色的期待轉變成了多種角色的實踐者,會出現角色緊張,各種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逐漸增加。當自我控制能力失衡便有可能發(fā)病。性格內向者思維方式閉塞,自我封閉,再加之個人遺傳因素,心理刺激過強,心理調節(jié)失敗時便有可能發(fā)病。從文化程度上反映出初中文化者居多,說明文化層次越低知識能力越差,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綜上所述,人的先天素質是具有個體差異的,而人在社會實踐中也是在不斷地認識,不斷反應這個客觀世界中形成心理過程的個體差異,這些個體差異隨著不同社會實踐的變化而變化。

當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個體的時候由于個體的內部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而發(fā)病。發(fā)病后又因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的不同和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的不同其癥狀表現,反應內容,心理需求的層次內容也不同。本文分析住院患者的發(fā)病前心理社會因素目的在于根據不同的病情,心理需求和個體條件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制定護理措施,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避免因病態(tài)心理造成的各種沖動行為,達到提高護理質量,協助治療的目的。此外,心理應激在引起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中的作用亦尤為明顯,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了解與發(fā)病有關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應激,了解患者在病情好轉階段對疾病的態(tài)度、顧慮,協助患者解除家庭生活中的急慢性應激并給予支持性的心理治療,以減少復發(fā),促進患者的心理和社會康復,促使患者及早返回社會,減少家庭和社會負擔[1,3]。

總之,心理社會因素與精神疾病的發(fā)病,治療,護理及預后行為密切相關。本文只對住院精神患者發(fā)病前心理社會狀況進行調查,而無正常和其他疾病的對照組,所以心理社會因素對精神疾病的確切影響及其他諸因素的聯系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有待今后的探討。

所以,精神??频尼t(yī)護人員要加倍努力學習,努力探求,不斷總結,求得精神病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

我們還要不斷提高個人的心理素質,不拍失敗,不怕挫折,以高尚的醫(yī)德,用寬厚的愛心理解患者,幫助患者解除他們的心理困擾讓他們走向健康、走向社會,同時也挽救了他們的家庭。

參考文獻

[1] 沈漁.精神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503-532.

[2] 林勇強.精神分裂癥心理社會因素分析流行病學研究.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2,10(2):126.

篇9

【關鍵詞】晚發(fā)性精神分裂癥 社區(qū)康復家庭病床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1-015-02

Effects of Social Rehabilitation on Late-onset Schizophrenia

DU Hongqun, CHEN Yumin, JI Hongyu

The fifth hospital of Zibo, Shandong 255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ocial rehabilitation on late-onset schizophrenia. Method 76 patients with late-onset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patient group and home-bed group with social rehabilitation.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1 to 3 months and then followed for half a year. The assessments were done with BPRS, SDSS and cost calculation. ResultOn symptom level,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While social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inpatient group as having less social dysfunction, lower relapse rate and lower cost. Conclusion Social rehabilitation is cost-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late-onset schizophrenia.

【Key words】Late-onset schizophrenia Social rehabilitation Home bed

社區(qū)治療可在更為自由的環(huán)境和更少代價的情況下,減輕患者的癥狀,減少復發(fā),提高生活質量,增強個體功能[1]。關于社區(qū)精神疾病康復模式的研究報告較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3,4,5]。我們選擇了晚發(fā)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家庭病床式的康復模式和住院治療兩種方法,并對其效果進行了對照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病例均為在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病員,共76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住院治療組和社區(qū)康復組各38例。入組標準: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年齡≥40歲;首次發(fā)病。

兩組樣本在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族史及病情嚴重程度方面經統(tǒng)計學處理均無顯著差異(詳見表1)。

1.2 方法

兩組患者的施治者分別由我院精神科病區(qū)和社區(qū)服務科經過正規(guī)培訓的專業(yè)醫(yī)師擔任。住院治療組實行封閉式管理,以藥物治療為主,同時輔以工娛療和心理治療,使用作用相對緩和的奮乃靜和舒必利等常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社區(qū)康復組均予建立家庭病床,有負責醫(yī)師首先依據每位患者的病情向家屬及鄉(xiāng)村或街道基層醫(yī)生講授精神疾病防治常識,取得支持和配合,然后至少每周一次上門巡診。具體康復措施包括①藥物治療:使用藥物種類、加量方法、最高日劑量等與住院治療相同。②心理治療:以心理支持、認知、行為療法等為理論依據,實施生物―心理―社會全面干預。分三個階段進行:(一)早期以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為主。(二)隨著疾病的逐漸恢復,醫(yī)生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及時幫助患者制定日常的行為規(guī)范,對做得好的,給予物質獎勵。(三)為疾病的康復階段,主要是糾正患者的不良認知與行為,學會使用合理的思維方式去認知和評價客觀事物。

1.3療程 住院治療組的平均療程為(51.21±29.32)天,社區(qū)康復組的平均療程為(50.26±28.31)天,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4量表評定及隨訪采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于治療前后和半年后隨訪時各測評一次。在隨訪時作復發(fā)認定和相關的經濟指標調查。

1.5效果評定 用國內現行四級臨床療效評定標準結合BPRS減分率評定療效,減分率≥80%為痊愈,≥60%為顯著進步,≥30%為進步,<30%為無效;用SDSS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社會功能缺陷變化情況;根據患者半年后癥狀是否再度出現或原殘留癥狀有否加重需要調整藥物或劑量等判斷有無復況;用直接費用核算法核算兩組患者用于住院治療和社區(qū)康復費用。

1.6統(tǒng)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

2結果

2.1 療效 住院治療組痊愈26例(68.42%),顯著進步8例(21.05%),進步4例(10.53%)。社區(qū)康復組痊愈28例(73.68%),顯著進步7例(18.42%)進步3例(7.89%)。兩組的治愈率、顯著進步率及進步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BPRS評定總均分變化見表2。

2.2 社會功能缺陷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經治療康復后SDSS總分均有下降,但社區(qū)康復組的下降有顯著意義,住院治療組的下降無統(tǒng)計意義,治療后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見表3)。

2.3 復發(fā)率 兩組患者均于半年后進行隨訪并作BPRS和SDSS測評和精神檢查,結果認定住院治療組有10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26.32%,社區(qū)康復組復發(fā)5例,復發(fā)率為13.16%,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2.4費用分析住院治療組的每位患者平均需支付3508元。社區(qū)康復組每位患者平均支付1026元。兩組比較住院治療組的費用是社區(qū)康復組的3.42倍。

3 討論

晚發(fā)性精神分裂癥是指初發(fā)病年齡在40歲以后的精神分裂癥。晚發(fā)性精神分裂癥較早發(fā)病病例相比以視幻覺、觸幻覺和嗅幻覺、被害妄想、譴責性幻聽多見。在病因學方面,與年齡有關的心理社會因素如軀體功能下降、生活壓力較大、喪偶、退休等,可促使晚發(fā)性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且以女性病例居多[6]。針對晚發(fā)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與早發(fā)病例相比,具有發(fā)病年齡大、癥狀相對較輕、無智力缺損等特點,我們對38例患者采用針對性較強的家庭病床式的社區(qū)康復治療方法,并與其他38例住院治療的患者進行了對照研究。

本研究結果表明,社區(qū)康復組在提高治愈率、降低復發(fā)率、改善社會功能和減少治療成本與費用等方面均優(yōu)于住院治療組。其中復發(fā)率、社會功能缺陷變化和成本費用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之所以產生這些差異,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以家庭為導向的更為人性化的社區(qū)康復模式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二是患者家屬及各基層醫(yī)療保健機構,通過學習精神衛(wèi)生知識和對整個康復過程的主動介入,加深了對精神疾病的了解,提高了照料患者的應對能力;三是及時的心理與行為干預,則大大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能力,且能有效地避免了因住院帶來的社會功能受損,從而實現了心理與社會的全面康復;四是實行社區(qū)康復治療不但能節(jié)省因住院而帶來的不必要開支,而且患者在家屬的帶領下,通過參加勞動還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本文研究結果提示:選擇類似晚發(fā)性精神分裂癥的個體病例,進行家庭病床式的社區(qū)康復治療,是完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趙寶龍,許東升,王祖成.社區(qū)慢性精神分裂癥家庭干預隨訪研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4(4):285-286.

[2] 杜宏群,陳玉民,王俊明,等.技能訓練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作用.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14(12):1084-1086

[3] 凌筍昂,趙傳繹,楊文英,等.精神分裂癥緩解期的社區(qū)家庭干預效果的隨訪研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325-327.

[4] 張明廉,袁國楨,姚建軍,等.精神分裂癥患者系統(tǒng)家庭治療的療效研究.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15(8):711-712.

篇10

【關鍵詞】護理干預;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421―02

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fā)病、病情發(fā)展、轉歸以及預防的過程當中,護理干預所起到的作用在臨床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大,受到了精神類醫(yī)學界的廣泛重視。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改善以及臨床療效的加強方面均可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1]。為此,本次研究將對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方面的影響加以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病情方面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61例,年齡范圍在20-5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32±5.67歲,病程時間范圍在6個月-3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5±0.25年。兩組患者從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60例患者采用抗精神類藥物(氯丙嗪)進行單純的藥物治療,研究組60例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增加護理干預,針對精神分裂的癥狀進行相應的合理化、規(guī)范化護理。

1.3療效評定與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1年后的臨床療效采用簡明精神病量表(即BPRS)進行評定,臨床療效的評定標準為:BPRS減分率≥75%時即被判定為痊愈,74%-50%時即被判定為顯效,49%-25%即被判定為好轉,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P

2結果

對兩組患者治療1年后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研究組60例患者痊愈25例,顯效19例,好轉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60例患者痊愈15例,顯效20例,好轉9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73.3%。將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方面進行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特點

3.1.1情感障礙

精神分裂癥的患者絕大多數表現出情感方面的冷漠或平淡,無明顯的情感流露,對外界的人和事物絲毫不關心且反應遲鈍,有時會表現出自言自語與自笑的情況。

3.1.2認識活動

精神分裂癥的患者的另一主要癥狀為妄想過度,其中包括關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等,對身邊的親人、家人、朋友、病友以及醫(yī)護人員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懷疑及不信任感,認為別人說的話、做的事都是對自己不利的,甚至會表現出過激行為。另外還有大多數患者具有幻覺以及幻聽的癥狀,總是會聽到有人議論、辱罵以及命令自己,進而做出很多常人難以理解的怪異行為。

3.1.3行為及意識障礙

主要表現在意識活動較為缺乏,意識要求明顯減少或是完全消失,大多數情況下處于被動狀態(tài),經常會獨自呆坐,不與人主動交往,無任何生活方面的主動要求,生活方面較為懶散,需要醫(yī)護人員或家屬進行督促。另外,少數精神分裂癥的患者還表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攻擊性與沖動性[3]。

3.2護理干預措施

3.2.1醫(yī)患關系的建立

對患者的尊重以及關懷是良好醫(yī)患關系建立的基礎,尤其對于精神分裂癥的患者來說,在幻覺以及妄想癥狀的調動與支配下,對醫(yī)護人員會表現出恐懼、懷疑以及敵視的情緒,進而對治療產生消極作用,甚至對醫(yī)護人員發(fā)起攻擊。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當在患者病情較輕時,以真誠的態(tài)度、和善的語氣、支持與理解的出發(fā)點進行醫(yī)患之間的溝通,使患者能夠逐漸感受到自己的被動感,進而培養(yǎng)出積極樂觀的情緒以及希望。另外,對患者的基本要求盡量滿足,完善溝通的途徑以及方法,在關系建立的初期可采用柔和的動作減輕患者的提防與懷疑,例如面帶微笑以及柔和地握手與擁抱等。當患者開始主動說話時,要仔細傾聽,對患者的每一個問題產生回應,并逐漸利用各種方式使患者產生安全感,進而可以通過更進一步的交談了解患者的內心感受,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以及安慰,使得患者能夠從根本上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理解和重視,恢復正常心理狀態(tài)。

3.2.2生活護理

對于懶散以及生活能力被動的患者,要加強個人衛(wèi)生以及生活的督促,必要時對患者的進食、穿衣、沐浴等進行協助。當患者獨立在個人生活方面取得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肯定的鼓勵以及表揚,進行協助完成時,也要時刻讓患者嘗試自主完成,以免患者對護理人員造成依賴性或增強了患者自身的無能力感。

3.2.3安全護理

有一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具有沖動與傷人的癥狀,這類患者是由于幻覺、幻聽以及妄想的支配與調動,導致具有一定程度的沖動性與攻擊性。對于此類癥狀頻發(fā)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情緒變化方面的監(jiān)控,如發(fā)現異常的表現或征兆時要及時進行干預,加強心理支持與現實導向,以免患者對自身或他人造成傷害。護理人員要遵循安全管理與監(jiān)察的制度,對于患者自身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危險程度均要有準確的評估,進而減少危險因素的存在,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刺激,誘發(fā)攻擊的沖動。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正確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患者自身以及家屬的心理壓力與負擔,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麗榮,岳淑英,李慶霞.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院外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6,18(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