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城的英語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00:43: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長城的英語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The famous Great Wall, like a dragon, lithe winding, PAM fell on the earth. It's east of hebei shanhaiguan, west to jiayuguan in gansu province. It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ebei, Beijing, shanxi, Inner Mongolia, ningxia, shaanxi, gansu and other seven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and total length of 6700 km, therefore is called the "Great Wall".
The Great Wall has a long history, was found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ore than 2000 years history. Since the qin dynasty, built the Great Wall has been a big project. According to records, qin shi huang use nearly millions labor to build the Great Wall, 1/20 of the population. There was no any mechanical, all labor by manpower, and the work environment is hills, cliff deep. As you can imagine, lots of people without hard work, is unable to complete the great project. Condensed the Great Wall of China's ancient working people of blood and sweat.
The Great Wall, the mountains, the cliffs, wear wasteland, horizontal amount, and 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s, the other shore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coast of the bohai sea. ,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people who have been to the Great Wall can't hold their wonder at the grand finale, grand scale. The Great Wall is like a towering monument, standing on the earth, standing in the heart of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The Great Wall, majestic, magnificent, is the epitom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lso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civilization, is unique in human history, the only one like you!
長城——中華的象征,民族的脊梁,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國家軍事性防御工程。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的驕傲。
著名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它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嘉峪關。它縱橫河北、北京、山西、內(nèi)蒙古、寧夏、陜西、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qū),全長6700公里,因此被稱為“萬里長城”。
長城歷史悠久,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自秦朝開始,修筑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jù)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占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huán)境又是高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沒有大量的人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長城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鮮血和汗水。
篇2
中國的長城被稱為“一萬號長城”在中國。事實上,這是超過6的000公里長的。它自西向東蜿蜒,穿過沙漠,越過高山,穿過峽谷,最后到達海洋。它是世界上的奇跡之一。
The Great Wall has a history of over twenty centuries. The first part of it was built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ore walls were put up to defend the borders of the different kingdoms. It was during the Qin Dynasty that the kingdom of Qin united the dif ferent parts into one empire. To keep the enemy out of his empire, Emperor Qin Shi Huang had all the walls joined up. Thus, the Great Wall came into being.
長城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它的第一部分是建立在春秋時期。戰(zhàn)國時期,提出保衛(wèi)不同王國的邊界被更多的墻。這是秦王朝的秦統(tǒng)一為一個帝國的不同部分中的王國。為了不讓敵人進入自己的帝國,秦始皇把所有的城墻連接起來。因此,長城就形成了。
The Great Wall is wide enough at the top for five horses or ten men to walk side by side. Along the wall are watchtowers, where soldiers used to keep watch. Fires were lit on the the towers as a warning when the enemy came.
長城是足夠寬,頂部五匹馬或十個人并排而行。沿城墻有了望塔,過去常有士兵駐守。大火照亮在塔上作為一個警告當敵人來了。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build such a wall in the ancient days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 All the work was done by hand. Thousands of men died and were buried under the wall they built. The Great Wall was made not only of stone and earth, but 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illions of men.
它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壁無任何現(xiàn)代機器很難。所有工作都是用手完成。成千上萬的人死了,被埋在自己修建的城墻下面。長城不僅是用石頭和土,但對幾百萬人的血和肉。
篇3
論文摘要:中國文化在英語課堂上處于失語狀態(tài),但是在大學英語課堂展開中國文化教育已經(jīng)顯現(xiàn)其必要性,通過采取開展課堂活動,設立公共選修課程以及考試等措施可以改變這種狀態(tài),從而使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國文化教育融合,更好的促進跨文化交際。
一、現(xiàn)狀及原因
現(xiàn)在的大學校園里,幾乎所有學生都知道KFC,Christmas Day,但是在談及本國文化時,經(jīng)常捉襟見肘或者是根本不會表達。事實上只有少數(shù)學生知道到孔子,武術等中國文化的代表如何用英語來表達。究其原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一直處于一種“失語”和“被殖民”的境地。其原因是上世紀初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否定及西方文化的強勢涌人。另外也源于英語教學中通常認為中國文化對英語學習具有負遷移的認識一即中國知識的介人對英語學習起到了負面的影響。
中國文化的失語將使其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處于弱勢,若得不到青年一代的重視,這種失語癥會越來越嚴重。隨著中國在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做為英語教師,我們有責任與義務認識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從而促進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币虼?,我們的目標是在以西方文學文化教學的主旋律下增加中國英語( China English)的內(nèi)容,在大學英語課堂開展中國文化教育。
二、幾點舉措
在大學英語課堂開展中國文化教育己經(jīng)凸顯出其必要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兒個方面展開措施:
1.開展課堂活動
把中國文化的英語教學帶人課堂,展開相關的課堂活動。例如,課前準備3 -5分鐘的presentation。教師可以擬定關于中國文化方面的相關話題,既可以包括中國的名勝古跡,例如故宮,長城,兵馬俑等,也可以包括飲食文化,如餃子,火鍋等,當然也可以包括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龍舟節(jié)等。學生可以選擇其中感興趣的題目(也可以超出此范圍,自己選題),上課前提前準備好3 -5分鐘的英語陳述,也可以自己做成PPt,在課堂上展示。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學生必須在圖書館或網(wǎng)絡上查閱搜索相關的內(nèi)容。在準備的過程中,能很好的擴充學生的詞匯量,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為學生選擇的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他們的積極性也很高。例如,有位學生很喜歡劉謙表演的魔術,她不僅在自己的英語陳述中描述了劉謙的成長經(jīng)歷,學習魔術的過程,取得的成績等,還用英語指導,教給大家一個小魔術。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切身體會了用英語表達的樂趣。
在實施了一年的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英文陳述實踐中,學生們涉及了中國的旗袍,舞獅,泥塑等豐富多彩的話題。通過展開此類課堂活動,打破了中國文化在英語課堂的失語狀態(tài),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2.開展公共選修課程
目前,各高校廣泛開設了各專業(yè)的選修課程,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學科結構。例如,針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開設了英美文學,西方文化等課程,同時也開設了大學語文,但是在用英文表達中國文化課程的領域仍然處于空白。究其原因,其一是設立此課程對英語教師的要求比較高:英語教師一方面需要具備過硬的英語能力,同時,也需要有淵博的文化知識,需要掌握相關的中西文化與文學比較的方法。但是只要教師能夠意識到本領域教學的必要性,加上作為中國文化使者的使命感就一定能在這方面有所成績。相關教材的有限性是另一方面的原因。關于西方文學,文化的教材資料很豐富,而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教材則相對乏。幸運的是,近幾年來,傳播中國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相關的著作也逐步面世,如廖華英教授的《中國文化概況》,張培基的《英譯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關于《老子》,《孔子》等的譯著也不斷與讀者見面。對這些資源的整合利用,為開展公共選修課程提供了可能。
3.測試與考試
測試與考試具有較強的導向性。如果在考試中能加人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會加深師生對用英語教授中國文化重要性的認識。例如,在英語閱讀理解的選材上,翻譯的測試中,或者是作文的選題中,都可以加人中國文化的因素?;蛘呤峭ㄟ^一些選擇題,填空題的考察,促進學生對于中國文化英語表達的掌握。通過這樣的測試,在對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語言能力的考察的同時,使學生能學習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
篇4
【關鍵詞】知能轉換閱讀策略閱讀技能語言知識語言能力
目前,許多學校在學生一進入高三時,就將教材放在一邊,去進行大量的題海訓練,或一系列的語法講練;或者只是將教材中的課文內(nèi)容逐句譯成中文,劃出其中的句型短語,學生也就機械地記住了幾個固定短語,其他一無所獲,更別提能力的培養(yǎng)了。而英語考試說明中明確要求考生除掌握約35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之外,還對考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在閱讀能力方面,要求考生不僅讀懂各類體裁的文章,而且在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礎上,進行推斷、推理以及生詞的猜測、作者態(tài)度的理解等。高三教材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設計了一些篇幅較長、題材和體裁基本與考綱吻合、詞匯量和難度相當于甚至高于高考的要求的文章,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文章訓練學生速讀、概括大意、進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并引導他們調(diào)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這些與高考的目的和要求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認為進行高三復習不應放棄高三教材,而應充分利用,從各方面促進學生的知能轉換。
我在連續(xù)幾年的高三英語教學中,堅持充分挖掘高三教材,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轉換。
第一、高效指導閱讀教學促進閱讀策略到閱讀技能的轉換
對于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閱讀是一項基本技能。它不僅能保證英語學習的成功,而且保證任何需要用英語進行閱讀的課程的成功。在學習者習得英語的過程中,英語閱讀教學一直伴隨著英語教學的始終;英語習得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的高低。而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運用各種有效英語閱讀技能。例如略讀(skimming)、跳讀(scanning)、猜詞(guessing)和語義圖(semanticmapping)等策略。策略是學習者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或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識的行動,而技能則是已經(jīng)自動化的策略。高效英語閱讀教學的關鍵是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從而將之轉化為自動化的閱讀技能。
高三學生經(jīng)過幾年的英語學習,對英語教學大綱中的詞匯、語法已全部接觸,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四會能力,加之高三的課時很緊,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不能一味追求課堂氣氛的熱烈,另一方面,側重語言點及語言結構的課堂教學容易使學生形成錯誤的觀念,認為學習英語就是學習語言點。我認為作為高三教師,應該以閱讀材料為抓手,高效利用課堂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
以牛津英語教材第九模塊第二單元ReadingTheAc-ropolisNow為例,這篇閱讀材料篇幅較長,新詞匯也較多,所以本節(jié)課重點對學生進行此類文章的閱讀策略的引導。在課堂剛開始,我以園明圓遺址、長城、雅典衛(wèi)城三張圖片(提出問題:Whatdotheyhaveincommonwitheachother?)迅速導入了課文,然后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的各小節(jié),引導他們注意各小節(jié)主旨大意出現(xiàn)的大致位置,并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每一節(jié)的大意,在和學生一起分析歸納主旨大意時,我深諳高考英語閱讀的考查要求,并借助圖表、問題等形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理解文章的細節(jié),當然其間我也進行了一些課堂活動,如: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培養(yǎng)他們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概括全文的主旨大意,并理清各小節(jié)的關系,從整體上理解全文。然后,結合高考命題要求,以任務型閱讀檢查他們對課文整體的理解程度,同時也訓練了高考題型。
在這節(jié)課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了以下幾類閱讀策略:1)閱讀技巧策略:略讀、跳讀、瀏覽、在文中寫下關鍵詞、對文章內(nèi)容做出標記、在頁邊寫出段落大意等。2)歸類和簡化策略:替代、用自己的話解釋、委婉轉述、同義詞、反義詞等。3)猜測和推斷策略:就是利用上下文或語境推斷某一詞匯的含義;有效使用內(nèi)容圖式和形式圖式預測下文、辨認文章中的人物及他們的觀點和行為、使用文中的總結、辨認出文章的重點;4)監(jiān)控策略:意識到計劃的改變并完成任務、放下不懂的地方、調(diào)整閱讀速度、糾正錯誤、進行自我評價。以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為素材,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各種閱讀策略,切實高效地提高閱讀技能。
第二、利用閱讀材料中的句型培養(yǎng)知識建構能力
除了運用上述閱讀策略理解語篇,透徹地理解長難句會更好地幫助理解文章,這一點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而長難句的分析也更好地體現(xiàn)了對語法、詞匯知識的復習和鞏固。所以在高三的閱讀教學中,我堅持引導學生結合語篇的整體理解,要求學生分析長難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并熟悉各類從句的句法功能,這比單一的灌輸語法和詞匯等語言知識更有效,因為這些閱讀材料為語言知識提供了真實的情境,使語言知識更生動,也為語言知識的建構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知識建構能力的培養(yǎng)是順利實現(xiàn)新課標的有利保證,也可激發(fā)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進行知識遷移的興趣,培養(yǎng)其人文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知識建構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語言知識,夯實雙基,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以剛才的閱讀材料為例,在對篇章整體理解之后,我啟發(fā)學生找出文中的長、難句,分析句子的主干,以及其中的從句和短語在整句中的功能,并引導他們找出材料中類似結構的句型,進行聯(lián)想、對比,構建一定的語法體系,并聯(lián)系高考考點對這一句型結構進行考查、鞏固。在這篇閱讀材料中學生列出了以下幾個長難句:1.ThewesternorRomanalphabetisaGreekinvention,asisthemarathon,whichisalongdistanceracenamedforaGreekmessengerwhoranfrom…2.Thecommitteeisalsoundertakingimportantedu-cationalworkbasedontheconsensusofthemembersthatthebestformof…3.Inparticular,weassociateGreekcivili-zationwiththecapitalcityofAthens,thegreatsymbolofwhichistheAcropolis.第一句型主要是關于as作為關系代詞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并用了幾道高考考題鞏固這一考點,同時復習了as作為連詞和介詞的幾種用法。第二句主要體現(xiàn)了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更關鍵的是從句與被修飾詞之間分隔開來了,借助這一句型,利用一些練習,幫助學生辨別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第三個句型是介詞加關系代詞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聯(lián)系高考考題,強化了這一句型。
當然,我們應該有選擇性地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句型,而不能面面俱到,應該突出講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發(fā)揮出課堂效益的最大化。由于教學對象是具備了一定語言基礎的高三學生,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短語,我就以投影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并給幾分鐘讓他們熟記、在文中留下標記,然后我再設計了一些練習,如:完成句子、翻譯句子等形式以鞏固本節(jié)課語言知識的習得,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構建語言能力。
三、借助wordpower、grammarandusage板塊,為知能轉換奠基
教材中的wordpower部分,向學生系統(tǒng)地介紹詞匯的知識,如構詞規(guī)則、英語釋義、習慣用法等等。例如:第九模塊第二單元介紹了英語中外來詞這一現(xiàn)象,借助這一板塊,我重視引導學生改變死記硬背詞匯的方法,了解一些詞匯的來源,培養(yǎng)學生按拼讀規(guī)則讀單詞,利用構詞知識記憶單詞、判斷詞義,并通過練習自己總結規(guī)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自覺地運用這些規(guī)律,成為自主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更好地了解了英語的起源,豐富了知識面,而且掌握了語言知識的規(guī)律,為語言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高三教材語法設置的特點是每單元復習一個語法項目,并配有一些練習。如第九模塊第一單元語法內(nèi)容為“Overviewofsubordinateclauses”;借助這一板塊,我引導學生復習了各類從句,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語法考點、各類從句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等,并配以相應的練習,講練結合,鞏固語言知識的運用。第二單元語法內(nèi)容為“ParticipleClauses”,我?guī)椭鷮W生復習了非謂語動詞的不同形式以及他們的句法功能并突出強化了獨立主格結構這一語法考點。由于在高二期末之前學生已學完了中學階段的主要語法內(nèi)容,這些語法項目在高三教材中再次出現(xiàn)是更高層次的語言應用,高三教材中出現(xiàn)的語法項目注重了實踐性的原則,學生做完練習后就能基本達到語法復習的目的。教師的工作是幫助學生歸納總結,以達到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高層次的語言能力。
第四、巧用workbook,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
教材后的workbook練習冊,以多種多樣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本單元的基本詞匯、短語、句式結構、以及語法知識的掌握,為了防止他們忽視基礎知識,我先讓學生認真做這些練習,然后在講解這些練習的過程中,我不是就題講題,而是借助這些練習,幫助他們鞏固、聯(lián)系、類比,構筑知識網(wǎng)絡,同時借助所提供的一些閱讀材料和聽力練習,提高學生閱讀和聽力水平。當然,我利用一些翻譯練習、閱讀中出現(xiàn)的熱點話題為素材,講授寫作時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讓自己的作文出現(xiàn)“閃光點”、“加分點”,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巧用這些練習,不僅鞏固了基本的語言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另外,現(xiàn)行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教學內(nèi)容貼近現(xiàn)代生活,富有較強的時代氣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他們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教師應采用啟發(fā)式、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從而達到《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的教學目標之一,即: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促進心智、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的發(fā)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整體提高人文素養(yǎng)?!?/p>
總而言之,高三教材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應充分重視并挖掘教材,順利實現(xiàn)學生語言知識到語言能力的飛躍。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篇5
8月25日下午5點,在韓國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航中心,因各種原因一連推遲了7次發(fā)射,已經(jīng)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的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終于點火升空。
起初一切運行良好:第一、二級火箭成功分離,霎時間觀看發(fā)射實況轉播的韓國民眾沸騰了,“國民的自尊心高漲到了頂點”;然而,9分鐘后,由于覆蓋衛(wèi)星的整流罩沒有正確脫落,衛(wèi)星沒能進入目標軌道,最終導致了發(fā)射失敗。
26日,韓國媒體都難掩惋惜、失望、悲觀之情,“宇宙夢想還未終結 ,羅老號進入目標軌道失敗”,“短暫的歡呼,羅老號在宇宙迷失方向”,“一小時的歡呼之后卻是惋惜的嘆息”,“羅老號成為殘缺的夢想”等標題,充斥各主流報紙的頭條。
“羅老號”失敗從一個側面證明韓國航天強國夢難圓,同時也給標榜為“成功的太空開發(fā)項目合作模范”的韓俄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
“力爭成為第七大宇航強國”
成為宇航強國可以說是幾代韓國人的夢想。
成為一個宇航國家必須有最重要的兩個構件:有自己的宇航中心(發(fā)射基地),自己能研制火箭將人造衛(wèi)星送入太空。按此標準,目前全世界只有9個國家算得上是國際宇航俱樂部成員。韓國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第十個、亞洲第四個自行發(fā)射衛(wèi)星的宇航國家。
自1992年以來,韓國共發(fā)射了11顆人造衛(wèi)星,但都是通過外國宇航基地和利用外國火箭送入太空的。如2004年4月中國長城公司的“號”運載火箭,曾幫助韓國發(fā)射過多功能實用衛(wèi)星。顯然,民族自尊心極強、對自己科技實力又非常自負的韓國人決不會滿足于此。
特別是,亞洲的中國、日本和印度早已經(jīng)是國際太空俱樂部的成員,更使韓國難以釋懷的是連朝鮮最近也自行發(fā)射了衛(wèi)星(盡管成功與否尚有爭論)。
韓國于是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宇航計劃:建立自己的宇航基地,2009年(也就是這次)利用俄羅斯的一級火箭發(fā)射“羅老號”衛(wèi)星;2018年前利用自己獨立研制的火箭發(fā)射自行設計的科學探測衛(wèi)星“羅老二號”;于2020年發(fā)射月球衛(wèi)星;到2025年研發(fā)出月球探測船。
韓國在俄羅斯的幫助下,于今年6月建成了自己的“羅老宇航中心”。在竣工儀式上,李明博總統(tǒng)發(fā)表了可謂氣吞山河的講演――“在將來的10年內(nèi),我們要力爭成為第七大宇航強國”。
為了發(fā)射“羅老號”運載火箭,從購買俄羅斯技術(俄主要是提供一級火箭)到建造羅老宇航中心,還有韓國本國研發(fā)制造的二級火箭、衛(wèi)星及其他裝備,韓國共投資了8200億韓元(近7億美元)。
巨額的投入當然期待著豐厚的回報。據(jù)韓國專家推測,“羅老號”將創(chuàng)造將近3萬億韓元的經(jīng)濟波及效應。事實上,據(jù)韓國媒體報道,不少韓國企業(yè)已經(jīng)在“羅老號”的研發(fā)制造過程中收到了經(jīng)濟效益,比如,“斗源重工已將在開發(fā)運載火箭過程中確保的特殊焊接技術應用于產(chǎn)業(yè)用內(nèi)壓容器的生產(chǎn)上;SaTReCi將衛(wèi)星上搭載的低噪音電力裝置應用于環(huán)境放射線監(jiān)測器上?!?/p>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羅老號”成功發(fā)射,勢必提高韓國的國家品牌效應,激發(fā)國民的自豪感?!拔覀兪亲约喊l(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國家”――國民自尊心將成為韓國進入先進國行列的重要動力。
韓國方面還認為,此次發(fā)射“羅老號”,韓國工程師參與了火箭設計、開發(fā)、組裝、發(fā)射、運營等火箭發(fā)射的全過程,這對日后的宇宙技術開發(fā)及后續(xù)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而且,160個企業(yè)參與發(fā)射體開發(fā)和制作,也會對推廣尖端技術做出巨大貢獻。
一連7次推遲火箭發(fā)射,俄方從不作任何解釋
韓國成為宇航強國的主要障礙之一是無法制造一級火箭的推動器,而這是將衛(wèi)星送上軌道的最核心技術。另外,直到2008年6月前也沒有自己的宇航基地。
為此,韓國曾求助過盟友美國,但對方卻以國家戰(zhàn)略產(chǎn)業(yè)不允許出口加以拒絕。而法國開價過高,日本則以運載火箭與洲際彈道導彈原理(即能發(fā)射運載火箭就能發(fā)射洲際導彈)幾乎相同為由,拒絕向韓國轉讓技術。在權衡各方因素后,韓國最終選擇了俄羅斯。
其實在這次合作之前,韓俄兩國就有過宇航方面的合作。2003年,俄羅斯利用自己的火箭在俄羅斯曾幫助韓國發(fā)射過衛(wèi)星。2008年4月,俄羅斯“聯(lián)盟號”宇宙飛船還搭載過韓國首位女宇航員李素妍飛往國際宇宙太空站。但即便是“搭載之旅”,也非常不順利。
韓國原來安排到俄羅斯宇航中心作飛往太空前培訓的是一位名叫高山的男性。就在臨飛向太空的前一個月,俄方以高山違反俄羅斯航空航天技術保密規(guī)定為由,強行要求韓國換人。這樣李素妍才得以頂替高山,飛向了太空。
但后來,李素妍的“宇航員”身份又遭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強烈質疑,美方認為李只是韓國付出了260億韓元(當時約合2000萬美元)給俄羅斯宇航當局才飛到了太空。因此,李充其量只能算是“太空游客”,而不是“宇航員”。
美國的議論理所當然地遭到了正為李素妍成功而歡呼的韓國民眾的討伐。最后還是俄羅斯宇航當局出來打圓場,說李素妍在俄羅斯的宇航中心科學訓練了1800個小時才飛上太空的,當然算是“宇航員”。
2004年,俄羅斯就答應向韓國提供建造羅老宇航中心的設計圖紙。然而因為也涉及核心技術保密的問題,在俄羅斯的要求下,韓俄于2007年簽署了《禁止轉讓航天技術的保護協(xié)定》(TSA)。直到2007年3月,俄才將建造圖紙交給了韓方。2008年6月11日,羅老宇航中心落成。
據(jù)韓國方面說,羅老宇航中心的建設技術,韓國國產(chǎn)化程度達到了80%。設計圖紙是從俄羅斯引進,由現(xiàn)代重工等韓國企業(yè)建設的;一級火箭是俄羅斯提供的,為此韓國付給俄羅斯2億美元。除一級火箭以外的二級火箭、計算機、燃料銅、衛(wèi)星本體以及其他零件都是用韓國國內(nèi)的技術制作而成。
但據(jù)韓國媒體報道,由于俄羅斯是技術主導方,韓方處處受俄方擺布,嘗盡了作為“技術弱國”或“技術附庸”的悲哀。
羅老宇航中心共有400多名科研人員,韓國250名,俄羅斯150名。韓國的研究員無法接近俄羅斯研發(fā)現(xiàn)場,從而無法了解交付韓國的第一級火箭的內(nèi)部結構。在羅老中心,一切也惟俄羅斯人馬首是瞻。
韓方工程師抱怨,一連7次推遲火箭發(fā)射,俄方從不作任何解釋,每次只是淡淡地說一聲“請等待”。平常工作語言和工作文件,俄羅斯工程師不用英語用俄語,導致與韓國工程師溝通困難。發(fā)射日期的決定、技術缺陷的解決,韓國也都要看俄方臉色。韓方報紙寫道:“我們支付了龐大的資金,在我們國家的土地上發(fā)射,然而提供技術的俄羅斯卻盛氣凌人?!?/p>
韓國甚至還懷疑,俄方提供給這次發(fā)射衛(wèi)星的一級火箭推動器是俄方自己從未試用過的一款,因而是將韓國衛(wèi)星發(fā)射作為俄羅斯火箭推動器的試驗品。
發(fā)射失敗后,韓俄兩國組織了聯(lián)合調(diào)查組,估計結果一月后才會出來。至于失敗原因,目前有說是技術問題,有說是雙方溝通問題。
但似乎兩國都不希望調(diào)查結果引起風波。如果關于“羅老號”未能完成任務的風波不斷擴散,韓國政府將遭到來自國內(nèi)的指責,即為何韓國未能掌握運載火箭自主研發(fā)的技術。而俄羅斯也很有可能在運載火箭技術可信度方面遭受打擊,聲譽受損,今后在衛(wèi)星發(fā)射國際市場上再攬生意就難。
都在對“航天強國”的未來進行戰(zhàn)略性的思考
發(fā)射失敗后,李明博總統(tǒng)第一時間給韓國宇航科技工作者打氣鼓勁:“七顛八敗若還是失敗,我們應以八顛九起的決心,更加努力地發(fā)展宇宙強國計劃。應將羅老號失敗作為轉禍為福的契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