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范文

時間:2023-04-08 17:06: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篇1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選自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2“二氧化碳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在學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之后學習的另一種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是學氧化碳性質的必要知識儲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及實驗基本操作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jù)

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實驗基本操作能力,而實驗室制取氧氣又為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提供了思路。本節(jié)課教學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實驗操作能力。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收集方法和驗滿方法的探究,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歸納能力以及交流協(xié)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索精神,增強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課程標準”是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jù),根據(jù)教學目標及現(xiàn)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智力發(fā)展程度,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素質。

重點:采用活動與探究的方式研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難點: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

四、學情分析

在第二單元的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對于實驗室氣體的制備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因此,學生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不困難。本節(jié)課的教學,旨在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學習化學的理念,引導學生循著科學的發(fā)展過程去體驗化學的奧妙,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谧⒅刂R傳授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為此我采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分析、討論、歸納的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體會自主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持續(xù)學習的習慣,掌握獲取知識的途徑。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抽象思維變?yōu)橹庇^,節(jié)約教學時間,豐富教學內(nèi)容。

六、教具的準備

儀器:錐形瓶、廣口瓶、試管,單、雙孔塞、橡膠管、長頸漏斗、集氣瓶。

藥品:塊狀大理石、塊狀石灰石、碳酸鈉粉末、碳酸氫鈉粉末、塊狀碳酸鈣、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七、教學流程

1.營造氛圍,導入新課。

我們探究了空氣的組成,知道二氧化碳只占空氣體積的0.03%,但我們不要小看這0.03%的二氧化碳,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使地球不是很冷,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從而為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提供保障,說到這兒你是否想知道二氧化碳是什么樣了呢?你是否想知道如何才能獲得二氧化碳呢?

恰當?shù)膶肟梢孕纬闪己玫膶W習氛圍,并暗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

2.溫故知新,慢慢求索。

教師引領學生回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過程,并激發(fā)學生思考在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解決了哪些問題才順利制取出氧氣的?學生根據(jù)已掌握的知識會一一地解答出來。此時教師繼續(xù)引導:實驗室制取氧氣首先是從藥品、反應原理開始探究的,那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也不例外。請同學們回憶所學過的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學反應有哪些呢?

由已知帶動未知的探究,自然過度,符合學生思維發(fā)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檢查學生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為探究新知識做好鋪墊。

3.啟發(fā)引導,獲取新知。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的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上述方程式是否適合制取二氧化碳。學生自主討論分析后會得出均不適合的結論。思路中斷,教師適時再次引導:既然我們學過的化學反應都不適合制取二氧化碳,那就請同學們自己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吧。學生利用教師所提供的儀器和藥品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教師指導學生闡述各個反應實驗現(xiàn)象,由學生討論分析得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及恰當?shù)乃幤贰?/p>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探究。

學生先回憶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和氣體收集方法,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分別投影出發(fā)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圖(略)。由學生分析、討論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學第六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驗基本操作技能。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理念。

4.設計實驗、探究交流。

活動:學生分組在教師的指導下組裝儀器并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

教師指導學生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快樂。學生在制取過程中,很快會發(fā)現(xiàn)二氧化碳氣體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如何判斷二氧化碳氣體收集滿了是個難題,探究欲望再一次被激發(fā)。經(jīng)過討論、實踐學生會順利解決這一問題。再一次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從中學生也會領會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教學難點隨之突破,教學任務圓滿完成。

5.課堂總結,提升素質。

請學生總結歸納這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

6.板書設計。

課堂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特點,我采用如下的板書設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藥品及反應原理

1.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2.原理: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實驗裝置

三、實驗步驟

①連接儀器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裝入藥品(先固體后液體)

④收集氣體(驗滿)

⑤檢驗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篇2

【關鍵詞】師生互動 主體作用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b)-0211-01

1 說教材

1.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第二單元氧氣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情況下設置的。通過本課題的學習能使學生盡快地從簡單模仿到有目的的選擇,從而獲得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所以此節(jié)課不僅在本單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地思維能力以及為今后化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以及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如下:

1.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藥品、反應原理;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初步學會實驗室二氧化碳的制取。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的過程,體驗化學實驗方法的科學性。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創(chuàng)設制取二氧化碳的問題情境,豐富學生的科學體驗。

1.3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確定如下

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及制取方法。

難點:從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設計思路出發(fā),探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

2 學情分析

2.1學生已學習了氧氣的制法,實驗的基本技能得到發(fā)展,對于常見儀器的操作也比較熟悉。

2.2我所教班級的學生課堂上比較活躍,對化學充滿興趣,但由于來自農(nóng)村,他們實驗時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較弱,所以我采用“教師引導,學生合作”的實驗探究方法,使他們獲取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那么,如何將這些知識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呢?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學方法并指導他們進行學習。

3 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分組實驗、多媒體輔助、講解、比較歸納等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為了讓學生很好地學習本課,課堂上我采用觀察發(fā)現(xiàn)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動手操作法等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具體的操作過程如下:

4 說教學過程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本課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4.1激情導入:(約5分鐘)

利用意大利――“死狗洞”的畫面展示,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然后告訴他們這是二氧化碳過多的原因,那么二氧化碳在實驗室中是怎樣獲得的呢?你們想不想自己親手制取呀?并讓學生回顧可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方式,同時我也演示大理石與稀鹽酸、大理石與稀硫酸、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幾個反應。并讓學生分析利用哪一個反應制二氧化碳最為合適。

目的:讓學生直奔主題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氣氛,有利于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誘使他們帶著疑問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4.2自學感知(約8分鐘)

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4.2.1認證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反應原理。

4.2.2回顧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你認為制取氣體時應該考慮那些問題?如何設計?

目的:大家知道自學是一個人一生中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墒钱斍靶蝿菹挛覀兊膶W生,特別是我們農(nóng)村中學的部分學生就是不愿意去自學,本來簡單的知識,在他們看來都是非常復雜的。

4.3合作探究(約22分鐘)

問題1:學生回答剛才的猜想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復習實驗室制取氧氣。分析實驗室制取氣體須考慮的問題,并設計實驗方法。

目的:檢驗自學效果,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做到“溫故而知新”,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組員合作情況,為總結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指明方向;培養(yǎng)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從個別到整體的分析方法,為突破難點,落實重點做準備。

問題2:實驗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采用何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目的:教材體現(xiàn)了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思想,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根據(jù)所需搜集的知識,建構成自身的知識網(wǎng)絡,以便進一步地學習。

學生分組組裝儀器并展示成果,說出不同裝置的優(yōu)缺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操作過程,便于學生順利地完成實驗。。然后指導學生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目的: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組裝展示和匯報,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他們親身體驗了自己設計成果的樂趣。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把實物與圖示有機結合,使他們能夠正確地掌握實驗操作步驟。

4.4鞏固練習(約5分鐘)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習題,學生作答,教師適當解釋。(試題分層次,讓優(yōu)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轉化生吃得了。)

篇3

1.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學習過氧氣實驗室制法,已具備了氣體制備的一些基本實驗技能及實踐經(jīng)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習能力上分化較明顯,小組間合作學習既能形成競爭,小組內(nèi)合作又能形成“優(yōu)生幫差生”的共同提高,這些都為本課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利的課堂環(huán)境。

2.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是研究在實驗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首先探究了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然后提供了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并給出了一些儀器,讓學生采用活動探究的方式研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再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驗證二氧化碳,最后總結了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對于學生在實驗室中制取某種氣體時的藥品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等思路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梳理,可將知識點分為2課時進行講授:第一課時主要研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原理裝置;第二課時主要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驗證二氧化碳。

3.教學目標

(1)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取,明晰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

(2)通過實驗室里制取氧氣的方法和設計思路,探索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和實驗裝置,讓學生初步學會氣體制取的過程和方法,并通過討論、對比、設計實驗等探究式學習,逐漸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3)通過實驗、問題討論、合作學習,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逐步培養(yǎng)學生求實、創(chuàng)新、合作的科學品質。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的選擇,并利用儀器設計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教學難點: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

二、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1.動畫設計,聯(lián)系生活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如果不想方法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而是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處于疲倦狀態(tài)下的頭腦,是很難有效地吸取知識的?!闭n堂初始,教師通過動畫展示《我是誰?》,設置恰當?shù)那榫常瑥囊婚_始就引起學生的關注,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角度觀察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感悟其中蘊含的化學原理,拉近了化學與生活的距離。動畫《我是名偵探柯南》,很好地創(chuàng)設了情境,增強了趣味性,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印象,從而較好地避免了單一枯燥記憶知識點的現(xiàn)象,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設計活動,動手探究

課堂中,教師活用了多感官教學法,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腦科學研究表明,調(diào)動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腦通路,從而建立起更多的神經(jīng)連接。在學生學習中提供多種感官知覺的刺激和經(jīng)驗,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感官知覺系統(tǒng)來探索、嘗試、學習新事物,可以使其潛能得到建立和開發(fā)。多感官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變化,交替使用,能夠幫助學生多途徑、多層次地得到訓練,激活有效思維。

本課主要設計了三項探究活動。

給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的資料,補充三個對比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為什么不被選擇,從而得出實驗室制備氣體應考慮的相關因素:制得的氣體較純;反應速率適中等,然后得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藥品及原理。教材中直接給出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這樣學生雖能一下子記住,但不一定能真正理解為什么要選擇石灰石和稀鹽酸,此后接觸到其它能夠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藥品時可能會混淆。筆者在設計教學時提供信息,學生實驗探究,體會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要求。隨后補充介紹為什么不用碳酸鈉或稀硫酸代替制取二氧化碳,由此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多層次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意識。

先引導回顧制取氧氣兩種方法的相關知識,對比探究,然后進一步拓展延伸,引出實驗室制備氣體的思路和方法。而有關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擇則采用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生討論并思考如下問題:第一,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第二,確定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將相關比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多媒體展示,一邊引導學生回憶氧氣制取的裝置,一邊歸納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從而初步確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與方法。

學生動手設計實驗制取二氧化碳,并進行實驗的評價,為更好地走進實驗室實踐做好充分的準備。

3.精美制作,簡便美觀

通過設計系列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選擇相關儀器進行實驗。學生在體驗、反思和完善實驗設計的過程中,掌握基本技能,實行師生互動。學生預先手工制作的五顏六色的化學儀器圖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上既避免了讓學生繪畫或直接拿儀器操作時的時間不易控制的尷尬,又便于小組匯報時展示,省時、安全又美觀。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藥品選擇,裝置選擇,收集方法?!盎睢庇媒滩?,精心設計,使學生手腦結合,多元化思考,鍛煉了學生科學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也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三、教學反思

本課在友善用腦和新課程理念的觀照下,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精心創(chuàng)設情景,設計活動探究,明確學習目標,在問題的引導下,適當點撥指導,引導學生在探、說、議、評中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1.恰當?shù)囊曨l資料,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教學設計層層深入,源于教材,但更高于教材,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力。如探究活動一,選擇哪組藥品更適用于實驗室制CO2?教材是直接給出藥品及反應原理,學生理解有難度。而本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探究體驗討論中得出結論,印象深刻,同時又很好地為酸堿鹽的學習作了鋪墊。探究活動三,設計制取CO2的裝置,手工制作的化學儀器圖打破了實驗室儀器的局限性,學生通過紙質的儀器進行操作,既簡便又安全,還可以在化學課的單元復習、總復習中重復利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課堂教學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如拓展性作業(yè)小調(diào)查“饅頭是怎樣做的?”等等,更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階段性的練習與課堂小測驗,在知識點的掌握上起到了及時強化鞏固的作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篇4

化學新課程標準為了建構化學這門學科,提出了五條基本理念,其中第4條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lián)系、應用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對照此條,“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堂課缺少了對學生探究學習機會的提供和“做科學”的體驗,反映出學生在課堂上的兩“少”:機會少和體驗少.

我們回顧一下探究學習的定義和作用:它從學科領域或現(xiàn)實生活中選定研究主題,教師為之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獨自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diào)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能,發(fā)展情態(tài),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質世界的變化規(guī)律都是通過實驗探究獲得的,可以說,沒有實驗便沒有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建立.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化學教師應成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促進者,并且時刻牢記,放手讓學生擁有豐富的體驗是化學教學成功的前提.

如何促進學生的探究學習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明確探究學習的指向和特點.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以得到這樣一些認識:探究學習指向于體驗的獲得、知識的建構、解決問題方法的掌握這三個目標,其特點歸結為強調(diào)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過程、強調(diào)實踐、強調(diào)任務的驅動、強調(diào)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等五個“強調(diào)”.有了這些認識,作為教師,就是要促進學生探究.

對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堂課,我的做法與這位“送教下鄉(xiāng)”的縣城教師有所不同.在教學中,我是利用問題驅動、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素材,讓學生真探究,真體驗.

整堂課我設計了如下問題,依次是:1.由哪些途徑可以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2.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原料的條件是什么?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好原料是什么?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擇怎樣的發(fā)生裝置?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擇怎樣的收集裝置?這些問題情境有很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并有良好的探究性,利用這些問題驅動,學生能夠觸景生情,在探究中充滿渴求新知和自激向前的沖動.

限于篇幅,我談談前三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第1個問題,本人安排為課前準備,把學生分成五人一組,共七組,讓每組學生在本課前通過上網(wǎng)、查閱各種資料等途徑得到制取二氧化碳的有關途徑.第2個問題,讓同學們共同回憶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然后推廣總結出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原料的條件是什么(請各小組分別進行討論).第3個問題,教師事先在每一組的實驗臺上都準備了好多實驗藥品(稀鹽酸、稀硫酸、碳酸鈉粉末、雞蛋殼、碳酸鈣粉末、石灰石等),讓同學們一起動手探究,并最終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好原料.

在“我與學生共舞”的課中,對第1個問題,各小組代表踴躍發(fā)言,經(jīng)整理得出如下主要途徑:木炭燃燒、人的呼吸、煅燒石灰石、碳酸氫鈣分解、稀鹽酸/稀硫酸跟石灰石反應、稀鹽酸/稀硫酸跟碳酸鈉粉末反應、稀鹽酸/稀硫酸跟碳酸鈣粉末反應、稀鹽酸/稀硫酸跟雞蛋殼反應、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等.如此豐富的結論使我心暖,調(diào)查探究讓學生的思想首度綻放.對第2個問題,學生一起討論,各小組代表發(fā)言,交流后達成共識,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原料的條件是:價格便宜,反應速度適中,利于收集,操作簡單、安全.如此完整的歸納使我欣慰,討論探究讓學生的思想又一次綻放.對于第3個問題,全體學生興致勃勃做實驗,教師巡視并適時加以點撥,小組實驗結束后,學生們通過自己記錄的實驗現(xiàn)象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后達成共識: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原料為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如此嚴密的篩選使我心服,實驗探究使學生體驗深刻,合適的素材讓學生的思想再次綻放.

篇5

關鍵詞: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探究性; 優(yōu)化教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瘜W實驗課的教學設計則貫穿于整個化學教學,所以實驗教學設計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新課程提倡“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調(diào)化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由此可見,探究性實驗教學在中學化學中顯得尤其重要。

我在實驗教學中,首先選擇了不同類型的實驗內(nèi)容進行了探究性教學設計并在教學班進行實施,收集了多方面的反饋信息,經(jīng)過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教學啟示及教學建議:

1.明確實驗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2.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方法引導和探究必備能力的培養(yǎng)。。3.探究實驗的設計要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應,與教學內(nèi)容相吻合。。4.探究實驗教學設計要考慮學校的實際條件,注重多方資源的整合。。5.探究性實驗后的評價、交流、和反思是整個實驗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教學設計中不可忽視。。6.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對問題的設計要科學,語言描述準確,問題要具備適應性、目標性和驅動性。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以下是我在中學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實踐中的一個案例——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其實驗教學設計如下:

1.以生活中的饅頭、面包疏松多孔的原因引入二氧化碳的生成原理。通過對稀鹽酸、稀硫酸分別與碳酸鈉和大理石的反應現(xiàn)象及操作性方面的考慮,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后選擇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2.復習鞏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及對應的裝置的選取,確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的選取需要考慮的因素。學生通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的條件的分析,以及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密度的分析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3.學生探究活動:學生根據(jù)實驗室制取氣體一般考慮的因素:

A、產(chǎn)生的氣體純凈、便于收集。B、裝置簡單操作容易。C、取材容易、安全無污染。從以下儀器中選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儀器并組裝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1)從每組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他們通過討論、反思的形式組裝出了如下反應裝置:

(2) 引導學生從取材途徑、操作性等方面考慮,分別對以上A——F七組發(fā)生裝置進行評價:

A裝置簡單易操作;B裝置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C、D兩套裝置能隨時控制梵音的發(fā)生和停止,但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且不易找到注射器這種材料;E裝置一控制反應速率,但實驗室的圓底燒瓶較少,不能滿足分組實驗的要求;F、G兩套裝置能很好地控制反應速率且所需器材是實驗室常見的儀器。綜合上述信息反饋,學生從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最終確定選擇如下兩套發(fā)生裝置和一套收集裝置進行實驗來制取二氧化碳。

發(fā)生裝置 收集裝置

(3) 學生開始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出學生在具體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當?shù)膶嶒灢僮?。?) 學生實驗完畢后,總結出如下檢驗二氧化碳和對二氧化碳驗滿的方法。

4.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總結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選擇合理、可行的實驗原理。(2)根據(jù)反應原理,確定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從而選擇相應的實驗裝置進行操作、制取氣體。(3)確定驗證氣體的方法。

5.反饋練習:下邊的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右哪些錯誤?為什么?

6.成效與反思: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與學習,學生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與方法,學習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學生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我認為:本探究活動是成功的,一方面學生學會了如何探究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科能力,另一方面有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以后的化學學習也充滿了期望。 以上案例是我在從事中學化學實驗探究性教育模式下的一個教學設計。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我的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宋心琦.有關化學實驗改革的想法與建議[J].化學教育;2001年03期.

[2]劉英琦.中學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學科教育;2001年08期.

篇6

【關鍵詞】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教學;反思

進入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在全國范圍內(nèi)展開。新課程凸顯全新的課程理論,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nèi)容、課程實施等方面都發(fā)生了重大變革。作為教學一線教師,應當迎著課程改革的浪潮,接受一次沖擊和洗禮,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行為,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

下面就現(xiàn)行九年級化學教材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和教學反思談些看法與體會。

1 重建教學――“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

通常認為,教學模式屬于教學策略的范疇。《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應體現(xiàn)啟蒙性、基礎性,它將科學探究作為化學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而“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進行學習,在掌握知識內(nèi)容的同時,讓學生體驗、理解和應用探究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痹诮虒W中,我開始重建課堂,以學生周圍的世界和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提出要研究的問題,把“知識”放在問題中,放到現(xiàn)實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讓學生通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和運用信息,主動地探索、發(fā)現(xiàn)、體驗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獲取新知識和利用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的能力。

2 重構課堂――“探究學習”教學案例。

新課程教材在設計上與以前的教材大不相同,作為一線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下面以課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為例,對此課題的流程、要求、實驗、知識掌握和技能訓練等方面的變化來進行分析。

[案例] 教學過程部分內(nèi)容。

實錄:

2.1創(chuàng)設情境,討論引入

請學生匯報課下搜集的有關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學生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能否得到純凈的二氧化碳。

2.2對比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學生思考:實驗室中制取并收集到純凈的氣體要注意哪些問題?

對比實驗:①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②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③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學生通過三個對比實驗,決定用哪一種方法作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師分析三種方法的利與弊得出結論:(大屏幕顯示)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3探討二氧化碳制取的裝置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回憶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

(大屏幕顯示)原理和圖:固―固加熱、固―液不加熱。

思考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固―液不加熱。

收集氣體裝置的選?。簩W生討論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而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2.4進一步分析檢驗方案。

2.5(大屏幕顯示)桌上的儀器。

學生自己設計裝置,最后展示出來,并讓他們介紹設計中的優(yōu)缺點。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并探討出最佳的實驗設計。

分析:

2.5.1與老教材的教學相比,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有三點:

第一,利用多媒體、實驗和實物展示等方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探究,使學習過程更加形象生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潛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科學探究的過程。

第二,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探究氣體制取的設計思路、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思考一些問題,經(jīng)分析、探索、總結形成經(jīng)驗并上升為理論,再將理論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使學生學會探究學習的方法。

第三,教學時先讓學生通過回憶總結出氣體實驗室制法的思路,討論小結實驗室制取氣體藥品選擇的幾個原則,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一次探究之旅,并掌握了探究學習的一般方法,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能力。

2.5.2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有兩點:

第一,學生實驗進程的參差不齊影響教學進程。

第二,學生設計實驗的方案及實驗操作有待進一步提高。

3重塑自我――教學中樂于反思、善于反思,從反思中重塑自我。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身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fā)展的途徑。教師要從不同的視角和新的方式審視自己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并從不同的視角看問題。

3.1抓好教學前的前瞻性反思。

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

3.2加強教學過程中的調(diào)控性反思。

教學過程中的反思具有很強的調(diào)控性。由于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活潑可愛的學生,因此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的過程。新課程要求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的民主意識得到充分發(fā)揮,這就需要教師有較強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及應變能力,能及時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調(diào)整教學策略,順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3.3發(fā)展教學后的批判性反思。

教學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這種反思也是教師最常見的、運用最多的一種反思形式。它能使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后的反思:

3.3.1反思所得:學生學到一什么?教師自身受到什么啟示?組織教學中有何新見解?

3.3.2反思所失:對教材的處理、板書的設計、知識的講解、例題的選擇、教法的采用等,課后要認真反思是否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甚至是否存在缺點和錯誤的地方?

篇7

【摘 要】 當今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教育應當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準備,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新的初中化學課程理念強調(diào)通過化學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愛好,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國際競爭中,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已成為一個民族是否具有競爭力的要害。而提問題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說就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驗橛袉栴}、才會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但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大多還是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這樣長期下去,學生也就成了習慣,還樂于接受這種被動、消極的學習方式。就現(xiàn)在各地區(qū)開展的一些優(yōu)質課觀摩或比賽活動中,也難得一見有學生在課堂上“敢”顛倒過來向老師提出教學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質疑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提問題能力是二期課改理念的要求,而“討論——嘗試”教學模式”教學則是實現(xiàn)這一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討論——嘗試”教學模式,其過程為“創(chuàng)設情境——討論——嘗試——總結——形成結論”四個階段。其教學特點是:引導學生在對知識內(nèi)容進行挖掘拓展的過程中,以知識為載體,對知識學活用活,克服對知識僵化地記憶和狹隘地理解,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及相互討論,培養(yǎng)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參與式學習。

關鍵詞 創(chuàng)設情境;討論;嘗試;總結;形成結論;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

1.調(diào)查研究:一項學生最感興趣的調(diào)查(參與率%)如下:討論問題42.81%學生實驗35.33%表揚8.52%教師講評4.61%其它8.7%由此得出,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課堂上對問題的討論,“討論——嘗試”教學模式就是在學生交流、討論、提問過程中,優(yōu)化教學過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研究內(nèi)容,研究過程(1)創(chuàng)設問題,引發(fā)認知沖突——啟動階段問題情景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情景。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景是實施“討論---嘗試”教學模式的前提。問題情景的設置就是要促使學生在原有知識與必須掌握的新知識之間發(fā)生激烈沖突,激化學生意識中的矛盾。其過程應生動直觀,富有啟發(fā)性,要善于運用直觀演示、實驗探索、多媒體動畫、趣味實驗等手段,努力使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識趣味化,從而大大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欲望和解決的熱情。(2)學生交流、討論、提問——聯(lián)動階段“討論——嘗試”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jù):長期以來,中學化學教學普遍采用“傳授式”課堂教學模式,以教為中心,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遏制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在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我們應當努力實踐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diào)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革課程實踐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jīng)驗,引導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實踐。“討論——嘗試”教學模式有著堅實的理論依據(jù),理論的主要指向是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合作性和創(chuàng)造性。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認為,“認識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產(chǎn)品”,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的過程,學生不應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應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學生要利用教師或教材提供的材料進行思考,親自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結論和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努力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羅杰斯教學觀主張教學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具有內(nèi)在的潛能,并能主動地發(fā)展其自身的潛能。學生應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與教師一起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做到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現(xiàn)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會存在或發(fā)生教學。反思我們的教學,幫學生做了多少件事,而這些本可以是學生自己做的事,我們不放心、不舍得,而恰恰是我們“善良的心”使學生失去了一個個發(fā)展的機會?!坝懻?--嘗試”教學模式啟動、聯(lián)動、能動和創(chuàng)新為主線,以學生的合作討論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為中心,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動腦為核心,進而輻射到動口、動手、動筆等諸多互動因素,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強調(diào)交流提問、變式探究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讓學生永遠是復習的主體。

創(chuàng)設問題,引發(fā)認知沖突——啟動階段 啟動階段問題情景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情景。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景是實施“討論——嘗試”教學模式的前提。問題情景的設置就是要促使學生在原有知識與必須掌握的新知識之間發(fā)生激烈沖突,激化學生意識中的矛盾。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景,應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求知欲旺盛。其過程應生動直觀,富有啟發(fā)性,要善于運用直觀演示、實驗探索、多媒體動畫、趣味實驗等手段,努力使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識趣味化,從而大大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欲望和解決的熱情。

學生交流、討論、提問——聯(lián)動階段 聯(lián)動階段是實施“討論——嘗試”教學模式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提問過程中,教師可以鋪設若干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子問題,放手讓學生動腦思考、動口討論、動手實驗,獨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操作時要注意保證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索,對探索過程中的不同見解、疑難問題,在討論交流中能各抒己見、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討論及時進行恰如其分的啟發(fā),因勢利導地調(diào)控討論進程。(3)教師答疑點撥,適時強化拓展——能動階段的核心是通過教師當場答疑,將所解決問題中失敗的思路暴露出來,讓學生從中領悟成功之路,看到思維的全過程并啟發(fā)他們聯(lián)系討論的內(nèi)容及思維方法,做出適當?shù)囊昱c拓展。(4)展開合作討論,自我體驗歸納——創(chuàng)新階段知識只有在應用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顯示出強大的力量,學生也只有在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才能把知識學活,才能提出新的問題。為此,教師應精選例題與習題,遵循學生的認知心理規(guī)律,展開變式訓練,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等形式,讓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并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新情景下的問題,真正體現(xiàn)“學中用,用中學”,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學習和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發(fā)展、不斷提高。

3.化學教學示例

案例1:實驗儀器裝置專題

附教學案例:4.3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CO2;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獲得二氧化碳氣體的途徑的討論與分析,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藥品,樹立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意識;通過對二氧化碳和氧氣有關性質的比較,了解制備二氧化碳和氧氣時,其發(fā)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異同,初步確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讓學生在組裝并使用自己設計的裝置制取氣體的過程中,體驗、反思和完善實驗設計,掌握基本實驗技能。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增強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制取方法。

難點: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出發(fā),學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方法。

教學準備

將教材關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儀器圖復??;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實驗的有關儀器;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不超過6個人。

教學過程: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小組討論與交流:1.觀察家庭小實驗(雞蛋殼和醋酸反應)的現(xiàn)象,從中可得出結論。2.結合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列舉你們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能用化學方程表示的,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3.上述這些反應能否用于在實驗室里制取CO2?簡要說明理由。學生匯報實驗現(xiàn)象,猜測反應中生成了CO2。

實驗導學: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投影演示〉實驗1: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實驗2: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

〈討論與思考〉通過上述兩個實驗,思考實驗室中能否采用上述方法來制取CO2氣體?能談談你們的觀點嗎?〈投影演示〉實驗3: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學生分析得出:不理想。

(取材不便,條件限制,所得的氣體不純等。)觀察并描述實驗現(xiàn)象:實驗1.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反應很強烈。實驗2.開始反應時有氣泡,一會兒就無氣泡產(chǎn)生。分析得出:實驗1反應太快,來不及收集氣體;實驗2以反應一會兒后就結束,不理想。學生討論并得出結論:實驗3反應速率比較適中,適合實驗室制取CO2氣體。體會理想藥品的選擇,了解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原理。了解原理:上述三個實驗中,哪一個比較適合于實驗室制取CO2氣體?為什么?〈板書〉藥品及反應原理。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原理:我們已知道了實驗室制取CO2的藥品及反應原理,那么實驗室該用何種裝置來制取CO2氣體呢?〈板書〉裝置的確定〈投影〉〈討論與思考〉

實驗室制CO2的兩套裝置,小組討論如下幾個問題: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2.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3.收集氣體一般有哪兩種方法?4.確定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歸納小結解答疑問,引導學生通過反應物狀態(tài)、反應條件、氣體密度與空氣密度的大小比較,是否溶于水或與水反應對比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異同,從而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投影〉

教材P111有關實驗儀器。讓學生利用所提供的有關儀器的卡片,從中自由選擇,拼一拼,裝一裝,設計并組裝一套制取CO2的裝置。(要求各小組完成設計和組裝,并向全班展示所設計的裝置圖,小組代表交流設計的意圖。)投影或展示作品〉

從學生自己設計的裝置中選擇幾套典型裝置,引導學生分析和歸納操作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討論與思考〉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是CO2?怎樣檢驗瓶內(nèi)氣體已收集滿了?實驗的操作步驟有哪些?板書〉三、制取二氧化碳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小結〉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困惑?

教學反思: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入手,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觀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通過設置三個對比實驗,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yǎng)科學觀察、規(guī)范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對已學知識的回顧、小組,讓學生在討論與交流中相互啟迪,鞏固舊知,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對實驗室制取O2和CO2氣體的反應物狀態(tài)、反應條件、氣體的密度與空氣密度的大小比較及是否溶于水或與水反應等內(nèi)容的比較,為確定實驗室制取CO2氣體的裝置和收集裝置奠定知識基礎,培養(yǎng)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在“拼一拼”、“比一比”、“辯一辯”的小組活動中,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快樂,增強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驗自己設計成果的樂趣。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相互激勵,發(fā)展和完善自我。

【作者簡介】

篇8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學案導學的必要性

1.學案導學的概念

學案是與通常所說的教師教案相對應的學生學習方案,教師通過調(diào)研學生的學習狀況,集思廣益,精心編寫的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輔助材料.對學生來說,它不僅是課前預習、課堂自學的工具與方案,也是學生課后復習所使用的工具與方案,還是學生主動學習所依靠的材料.對教師來說,它是啟發(fā)講解的工具與方案.在學案導學過程中,學案的設計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內(nèi)容,并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

2.學案導學能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是教學低效,不僅有學生的低效,還有教師的低效.毋庸諱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雖取得了一定的發(fā)展,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仍然占統(tǒng)治地位,由于傳統(tǒng)教學只是著眼于學生“學會”,而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學生素質也較難提高.

學案導學增強了教學的目標性和預習性,減少了學生的盲目性,能夠引導學生預習,提高教學效率.學案能清晰明了地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途徑,學生的筆記量減少,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來學習.學案的使用充分增加了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疑難問題可通過小組交流解決,小組內(nèi)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二、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實例

1.學習酸的知識

預習:(1)學習要點:依據(jù)教學目標,列出這一課時的知識要點.教師示范性地列出1~2點,然后由學生在預習時自己歸納,這就促使學生課下認真自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教材、理解教材的能力.(2)問題思考:指向學習目標,結合學習內(nèi)容,設計問題,引領學生結合預習的內(nèi)容展開思考.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深入研讀教材,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例如,可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回答以下問題: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酚酞溶液、石蕊溶液有何現(xiàn)象?生銹鐵釘放入稀鹽酸中有何現(xiàn)象?氫氧化銅中加入稀鹽酸有何現(xiàn)象?

學案的主體部分是課堂學習內(nèi)容,包括問題探究、總結反思、課堂練習等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而有所變化.(1)問題探究:根據(jù)教學目標,將重點內(nèi)容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設計探究問題,并安排探究活動和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2)總結反思:在設計學案時,教師在課堂上留 3~5 分鐘時間,指導學生對本課中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反思,鞏固所學知識,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3)課堂練習:通過課堂練習,學生可對課上所學知識進行及時鞏固.

學案附屬部分是課后作業(yè),即布置課后練習或課外實踐活動.學案上設計課后學習活動,不是取代課后作業(yè),而是布置任務、指點方法,以體現(xiàn)學習過程的完整性,促進課前、課內(nèi)、課后學習活動的一體化.

2.學氧化碳的制取

學習目標:了解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掌握實驗室里制取和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和裝置;掌握實驗室里氣體制取的研究方法.

學習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和裝置.

學習難點:實驗室氣體制取的研究方法.

學法指導:實驗探究作為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在豐富的實驗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首先回顧氧氣的制取方法.然后思考哪些方法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并記錄實驗結果.(1)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2)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3)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討論哪個反應適合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為什么?繼續(xù)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儀器,并歸納總結.同時思考二氧化碳氣體的驗證、驗滿方法.最后制定實驗步驟,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課堂反饋和課后小結.

2.研究質量守恒定律

學習目標: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學習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和應用.

學習難點:從微觀的角度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學法指導: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樹立科學的實驗態(tài)度.

篇9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探究性試驗;家庭小實驗;培養(yǎng);實驗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的科學。化學實驗不僅是一種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的直觀手段,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掌握實驗技能和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的有效途徑。為了適應新時期的變化,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化學實驗能力。但現(xiàn)在的情況是學生的實驗能力普遍不高,制約因素有很多,如學校的辦學理念落后、實驗設施不完備、實驗開出率過低等,其中培養(yǎng)實驗能力的方法也是制約的因素之一。改變培養(yǎng)方法將對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有著重大的影響。

一、授課老師過好實驗關,帶動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要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老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睂τ谘菔緦嶒?,課前教師須反復試做,力爭實驗干凈利落,完美無缺。備課中須積極開展對演示實驗的探討,改進方案,使得實驗教學取得最佳效果。以此來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試想,在課堂上教師讓實驗成為走過場,只讓學生死記硬背實驗原理,這樣學生還有學習的欲望嗎?還能談提升實驗能力嗎?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過去的實驗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講實驗,這樣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要改變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必須讓學生多動手。

首先可以利用第一單元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內(nèi)容進行單項操作訓練。由于九年級學生剛接觸化學,對化學儀器一無所知,更不知道基本實驗操作要領。所以教師應首先詳細介紹常見化學儀器的有關內(nèi)容,然后在課堂上示范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講解每個實驗基本操作的要領以及操作的意義。等學生掌握要領后,就可以讓他們走進化學實驗室。他們的興致很高,都能認真地進行模仿操作練習,教師穿梭其中只要及時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操作就可。讓他們動手操作,更能體會量筒讀數(shù)時,仰視或俯視對正確讀數(shù)的影響。這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能提高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又加深對學習內(nèi)容的記憶??芍^一舉兩得。

其次,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來完成一些具體實驗,如氧氣的制取和性質。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給每組提供一些儀器和藥品。讓他們根據(jù)實驗步驟去完成實驗。教師可以在學生動手前提出些問題,讓學生邊做實驗邊思考。如實驗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何時開始收集氧氣?如果一看到氣泡就收集,會有什么后果?當然還可以在學生熟悉實驗原理和掌握技能后,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己準備實驗。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在明確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選擇時,讓學生對裝置進行改進。只要保證安全,教師就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改進方案,讓學生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尋求最佳的實驗方案,以此來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和主動獲取知識、評價知識的能力。

三、針對性設計探究性實驗

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大多是教師給出確切的操作步驟,學生依葫蘆畫瓢的被動實驗。這樣的實驗失去了學生進行探索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匕羊炞C性實驗轉變?yōu)樘骄啃栽囼?。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自主觀察或對比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從而來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一課題中,教師不必要立馬確定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原理??梢砸匀私贪嬲n本P116第四題入手,讓學生回憶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這些反應能否用于在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并說明理由。最后確認可以用(1)大理石與稀鹽酸(2)碳酸鈉與稀鹽酸來制得二氧化碳。但書本上為什么選擇大理石與稀鹽酸作為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提供藥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動手操作,通過觀察比較來得出結論。

四、鼓勵學生動手做家庭小實驗

化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鼓勵學生動手做些家庭小實驗。如讓學生找一個雞蛋浸泡在醋中,鼓勵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求知欲、好奇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被激起。再如在講鐵生銹時,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發(fā)給他們一些試管讓他們在家里做。上課時,教師將預先做好的鐵釘生銹實驗的三支試管展示給學生看,并請他們與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實驗結果對照,學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最容易銹”這一事實。再讓他們觀察“一半浸在水中的鐵釘,哪一部分銹斑最明顯”。進而可以啟迪學生討論“鐵在什么條件下最容易生銹”,從而對鐵生銹的原因和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有較深入的了解。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改變培養(yǎng)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程,它是一個漫長而持續(xù)的過程,我們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喚起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并擴展實驗的成果,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時代在前進,教育在創(chuàng)新。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在化學實驗這片天地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篇10

【摘要】

目的 確定超臨界CO2萃取滿山紅中黃酮類物質的最佳工藝條件。方法通過正交實驗考察最佳萃取工藝條件,并測定萃取物中總黃酮含量。結果最佳工藝條件是:原料粒度65目, 萃取壓力28 MPa, 萃取溫度為45℃,夾帶劑用量1.5 ml/g。結論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滿山紅中黃酮類物質是可行的。

【關鍵詞】 超臨界二氧化碳萃?。?滿山紅; 黃酮類物質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SFE-CO2 ) technology of flavanoids of 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 Methods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SFE- CO2 were selected by orthogonal design test. Results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particle size of raw material was 65 meshes,the extraction pressure was 28 MPa,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45℃,the entrainer content was 1.5ml/g. ConclusionSFE- CO2 is available to extract the flavanoids in 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

Key words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 Flavanoids

滿山紅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干燥葉,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用于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1]。滿山紅葉中含有的多種黃酮類物質具有明顯的祛痰作用,主要成分包括杜鵑素(farrerol)及去甲杜鵑素(desmethylfarrerol)等?,F(xiàn)生產(chǎn)工藝中對滿山紅黃酮類物質提取是多采用傳統(tǒng)的乙醇提取法。該法存在乙醇消耗量大、生產(chǎn)周期長,且后期制劑中可能有乙醇殘留等問題。文獻[2]表明,超臨界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技術提取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工藝流程短、萃取效率高、萃取分離一步完成等優(yōu)點。在超臨界流體中,CO2以溶解能力強、無毒、無污染、價廉易得而在醫(yī)藥領域廣泛應用,已有多種中藥材中的黃酮類物質[3~5]采用超臨界CO2萃?。⊿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SFE-CO2),但利用SFE-CO2滿山紅中黃酮類物質未見報道。本文旨在通過實驗研究,尋找在使用少量夾帶劑的條件下SFE-CO2滿山紅中黃酮類物質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滿山紅中黃酮類物質提取工藝的改革提供新方法。

1 儀器與材料

1.1 儀器

HA-221-50-06型超臨界萃取裝置 ( 江蘇南通華安超臨界萃取有限公司);RE-52A旋轉蒸發(fā)儀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24 紫外分光光度計 (上海棱光技術有限公司)

1.2 材料

滿山紅干燥葉(產(chǎn)地伊春);二氧化碳(黑龍江省浩良河化肥廠)純度≥99.5%,食品級;蘆丁標準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95%工業(yè)乙醇 。

2 方法

2.1 工藝流程

滿山紅干燥葉粉碎-準確稱量95%工業(yè)乙醇浸泡超臨界CO2萃取濃縮除雜粗提物測定黃酮含量。

2.2 正交實驗

用電子天平準確稱量藥材粉末100 g,在室溫用工業(yè)乙醇浸泡5 h備用。設定分離器Ⅰ的壓力為6MPa、溫度為60℃,分離器Ⅱ的壓力為4~6MPa、溫度為20℃。CO2流量控制在25~28 L/h。將浸泡過的藥材粉末裝入1L萃取罐內(nèi),按上述流程進行超臨界CO2萃取。以粒度、萃取壓力、萃取溫度、夾帶劑用量為因素,以萃取物中總黃酮含量為考察目標, 設計4因素3水平正交實驗。L9(34)因素水平表見表1。表1 因素水平(略)

滿山紅超臨界CO2萃取物中的總黃酮含量測定參照文獻[6]。

3 結果

正交實驗結果見表2。Ⅰ,Ⅱ,Ⅲ為相應水平所得萃取物中黃酮含量的總和,K1,K2,K3分別為Ⅰ,Ⅱ,Ⅲ的平均值,R為極差。從表2看出:(A)K3>K2>K1;(B)K3>K2>K1;(C)K2>K3>K1,(D)K1>K3>K2。因此,黃酮類物質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A3B3C2D1,即粒度為65目,壓力為28MPa,溫度為45℃,夾帶劑用量為1.5 ml/g。粒度、萃取壓力、萃取溫度、夾帶劑用量4因素的極差分別為0.937 3,0.468,0.315,0.358 6,表明原料粒度對萃取物中黃酮類物質的含量影響最顯著,影響順序為:原料粒度>萃取壓力>夾帶劑用量>萃取溫度。表2 正交實驗結果(略)

4 討論

4.1 原料粒度的影響

在超臨界CO2萃取滿山紅中黃酮類物質時,粒度是影響萃取物中黃酮類物質含量的最重要因素。隨著粒度的減小,萃取物中黃酮類物質含量增加。因為粒度的減小增加了物料與CO2的接觸面積,利于傳質過程的進行。但粒度不宜過小,否則會使萃取阻力增加,影響黃酮類物質的萃取過程。本實驗結果表明,采用65目的滿山紅葉萃取效果最好。

4.2 萃取壓力的影響萃取壓力是超臨界CO2萃取中重要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隨萃取壓力的增加,萃取物中黃酮含量增加。但隨著壓力大于28 MPa后萃取物中黃酮含量增加緩慢。這是由于壓力增加使CO2的密度增加,使其對溶質的溶解能力增強。但過高的壓力對超臨界CO2流體在物料中的傳質不利。本實驗最佳萃取壓力為28 MPa。

4.3 夾帶劑用量的影響夾帶劑工業(yè)乙醇的用量是影響萃取物中黃酮含量的又一因素[3]。少量夾帶劑的使用使具有一定極性的黃酮物質可萃出。本實驗最佳條件為1.5 ml/g(工業(yè)乙醇/原藥材)。

4.4 萃取溫度的影響本實驗表明,萃取溫度影響萃取物中黃酮含量。萃取溫度對萃取效果的影響是雙重的[3]。本實驗最佳萃取溫度為45℃。

在使用少量工業(yè)乙醇做夾帶劑的條件下,采用超臨界CO2萃取滿山紅中黃酮類物質的最佳實驗條件為原料粒度為65目,萃取壓力為28 MPa,萃取溫度為45℃,夾帶劑用量為1.5 ml/g。按照最佳實驗條件進行驗證萃取實驗2次,平均萃取量為40.12 ml,測定總黃酮含量為1.489 mg/g。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296.

[2]劉亞娟,王志祥.超臨界CO2萃取技術在中藥有效成分提取中的應用[J].化工時刊,2006,20(7):73.

[3]鄧丹雯,鄭功源,楊安樹.藜蒿黃酮超臨界CO2(SFE-CO2)萃取條件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3,24(2):90.

[4]李秋紅,羅莉萍,葉文峰.超臨界CO2萃取杜仲葉總黃酮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6,27(1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