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施稅源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時間:2022-06-01 07:00:00
導語:關于實施稅源精細化管理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決定稅收、稅源是稅收的基礎。在最近召開的全國稅收征管工作會議上,謝旭人局長明確提出“完善征管體制、夯實管理基礎,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率”是新時期稅收征管工作的總體要求。作為基層地稅部門分管稅種多、稅額小、稅源零星分散,全面實行稅源精細化管理是當前地稅工作的核心,也是深化基層征管建設的必由之路。
一、實施稅源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稅源精細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確、細致、深入的要求,細化稅源管理目標、規(guī)范稅源管理內容、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建立起內部崗責設置科學、工作任務明確、管理責任落實、監(jiān)督制約有力、運轉協調高效的稅源管理機制,充分利用現有的稅收信息化網絡優(yōu)勢,嚴密監(jiān)控稅源基礎,加強稅源信息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分析、研究和應用,有效防止稅源流失,保障稅源轉化為稅收,實現提高征管質量與管理效能的目標。
二、實施稅源精細化管理的方法
(一)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實現稅源管理對象細化
科學合理地細化管理對象是實施稅源精細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1、實行戶籍管理。要根據總局《稅務登記管理辦法》,借鑒公安部門戶籍管理辦法,制定和實施納稅人戶籍管理制度,堅持實行屬地責任區(qū)管理原則,通過全面排查摸底,將轄區(qū)內所有納稅人基本情況逐一編號,建立稅源登記檔案。在戶籍管理中要注意:一是要加強與國稅、工商、技術監(jiān)督等部門的橫向協作,做到底子清;二是要實行統一納稅人編碼制度,使編碼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通過查閱納稅人編碼就知道該納稅人基本情況。如4113250102030001共16位代碼,前6位411325代表內鄉(xiāng)縣納稅人,第7、8位01代表所隸屬鄉(xiāng)鎮(zhèn),第9、10兩位02代表經濟性質集體,第11、12位代表所屬行業(yè),后四位為納稅人編號;三是要在平時管理中要加強戶籍巡查,對新開業(yè)、變更、注銷業(yè)戶要及時更新檔案,杜絕漏征漏管戶和假注銷、假停業(yè)或假經營等情況。通過加強戶籍管理,做到稅收戶籍明了,稅源分布清楚,稅基完整準確。
2、實行分類分級管理。按照納稅人的經濟性質、所屬行業(yè)、規(guī)模大?。ò茨昙{稅額或產值)等指標,將納稅人進行分類排隊。在此基礎上,實行縣局、基層所和稅務管理員三級管理。縣局要選擇重點稅源大戶和各行業(yè)特色業(yè)戶進行管理,主要負責監(jiān)控重點稅源收入進度、分析行業(yè)稅收規(guī)律、提供征管具體指導意見和收入預警通知;基層所和稅務管理員主要負責所轄小型企業(yè)和個體納稅人的稅源管理工作,并及時采集重點稅源的有關信息上報縣局。
(二)實行納稅評估辦法,實現稅源管理內容準確完整
開展納稅評估是全面開展涉稅數據采集、深入進行涉稅數據分析、促進征管與稽查的銜接、強化稅源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
1、建立科學的納稅評估模型。要根據不同經濟性質、不同行業(yè)納稅人的生產經營特點,建立統一規(guī)范的納稅評估數據采集指標,確定科學有效的納稅評估分析方法,從而使基層的稅務干部在從事納稅評估的過程中每一步都知道應該做什么、如何做、標準是什么,有利于實際操作,防止大而空。
2、采用系統的涉稅數據采集辦法。在稅源基本資料的采集中要做到“兩結合三深入”,即納稅人自行申報與稅務干部定期實地調查兩種采集方式相結合;“三深入”,要深入到企業(yè)的財務室、銷售科、產成品存放地、原材料存放地等處,掌握經營情況和相關財務指標;要深入到生產一線了解企業(yè)的實際生產過程和各種煤、電等耗材與投入產出的關系,掌握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律;要深入到工商、國稅、銀行、財政、計劃、統計、公安、交通、行業(yè)主管部門,建立數據交換與互聯互通機制,從第三方采集相關稅源信息。從而確保采集到的數據真實、準確、全面。
3、采取科學的納稅評估分析方法。對采集的涉稅數據要認真分析其銷售(營業(yè))收入、庫存產品、成本構成、實現利潤等指標與其繳納的營業(yè)稅、所得稅客觀規(guī)律;綜合分析行業(yè)總體稅負狀況和單個納稅人納稅情況差異。通過科學分析、客觀比較、摸清規(guī)律、發(fā)現問題,從而分析測算納稅人實際納稅與應納稅額的差距,評估納稅申報的真實性,增強管理的針對性。在納稅評估分析中要做到“三比”即:將納稅人的當期涉稅指標與歷史指標作縱向對比,與同行業(yè)納稅人的涉稅指標作橫向對比,將實物庫存及流轉情況與帳面記錄情況作帳實對比。
4、充分利用納稅評估分析結果。在對納稅人客觀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征管措施:一是對帶有全局性的問題要建立制定完善新的征管辦法,堵塞管理漏洞;二是對個性事件要與納稅人進行約談,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幫助其改正;三是對達到偷稅標準的要移交到稽查部門進行立案查處。
(三)實行源泉控管辦法,實現稅源精細化管理措施有效
1、進一步加強普通發(fā)票管理和稅控裝置的推廣。通過積極推行即開式有獎發(fā)票制度,促進消費者索票、納稅人用票意識與習慣的形成,要不斷規(guī)范普通發(fā)票領、用、存管理,嚴格落實以票控稅的有效管理辦法,從而促使納稅人誠實申報納稅。同時,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積極推廣應用稅控收款機及相關稅控裝置,從機制上有效控管稅源,切實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的真實狀況。
2、全面推行社會綜合治稅管理機制。要建立“政府領導、部門配合、地稅主管、司法保障、社會參與”的稅源綜合控管新路子。一是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由政府牽頭制定下達由各職能部門及涉稅部門承擔的《地方稅收縱橫目標書》,將各單位承擔的稅收義務進行細劃明確,落實責任,由政府辦目標科和督查室定期督查通報,增強部門助稅的責任感;二是大力爭取部門配合。對涉稅文件實行會簽制管理;派員到工商大廳、交警隊、招商局等單位現場辦法,實行派員制管理;對民政、福利企業(yè)等實行聯審制管管理;對水利、交通、市政、街道辦等實行代征制管理;對轉讓土地、房屋等實行與土地局、房管局雙管制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協護稅網絡。建立涵蓋縣、鄉(xiāng)、村三級互動的協護稅網絡,明確協稅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充分利用全社會的力量來加強地方稅源監(jiān)控管理。
3、實行稅源分類管理辦法。一是對重點稅源實行以服務為主的管理辦法。根據大企業(yè)帳制健全、核算規(guī)范、財務人員素質較高的特點,在加強平時企業(yè)有關信息收集、監(jiān)控、上報的基礎上,著重在宣傳最新稅收政策、幫助做好帳務處理等服務事宜上下功夫,綜合評價企業(yè)經營能力和納稅能力,科學預測稅收收入態(tài)勢,保證主要稅源如期轉化為稅收,實現稅收收入與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健康、協調增長,避免整體稅收收入形勢大起大落。二是對中小企業(yè)實行以管理為主的辦法。要在督促建帳建制、規(guī)范核算的基礎上,實行分行業(yè)管理,掌握各行業(yè)中小企業(yè)稅源的規(guī)律,通過縱、橫對比,強化管理,實現中小企業(yè)納稅申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三是對個體業(yè)戶實行以核定為主的管理辦法。注意把握好三個環(huán)節(jié):調查過程中要詳細,要根據座落位置、門店大小、從業(yè)人員、從事行業(yè)、毛利率水平等方面逐一調查建檔;民評過程要民主,要發(fā)揮協稅組長、個體協會等行業(yè)管理優(yōu)勢,充分聽取其意見,做到定稅額與實際稅源情況相接近;定稅過程要公平,要陽光定稅,嚴格落實《最低稅負警戒線制度》,實行稅負公開。
(四)實行計算機管理,實現稅源精細化管理信息化
把所有涉稅資源納入計算機進行采集、分析、統計、處理,是實現稅源管理科學化、系統化、便捷化的最有效途徑。實行計算機管理稅源,關鍵是開發(fā)應用《稅源監(jiān)控管理信息系統》,重點是提高稅務干部操作計算機水平。稅源管理信息系統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網絡化。要使用Oracle等數據庫語言,建立一個全市或全縣統一的稅源管理平臺,各鄉(xiāng)鎮(zhèn)稅務所作為終端僅負責數據采集、錄入等基礎性工作,縣、市局服務器作為數據存放、處理中心,從而最大限度實現數據共享;二是實用性。系統要充分考慮各行業(yè)、各稅種等稅源實際,科學選用的稅源采集指標,將稅源管理精細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與當地的稅源實際狀況相結合,抓住稅源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體現管理效益;三是一體化。系統要與當前我市在用的稅收管理信息系統、納稅信用等評定系統、企業(yè)生產經營管理系統、發(fā)票管理系統、會計核算系統等稅收征管軟件整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既避免條塊分割,又達到資源共享;四是前瞻性。系統要充分考慮今后稅收管理的發(fā)展趨勢,要預留足夠的接口,避免今后在數據采集與處理中的落后與重復。
(五)實行崗責管理機制,實現稅源精細化管理機構組織化
1、科學合理配置稅源管理機構與人員。鑒于稅源管理的系統性、重要性、復雜性,縣局應成立稅源管理科(或把此項職能歸入征管科負責),主要負責全縣經濟稅源管理的協調、任務分配、指標采集、數據分析、督辦督查等事宜,各單位要把稅源管理的事權劃分到每一個稅收管理員,實行雙重領導管理。
2、進一步完善崗責體系。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按照分權制約、崗責清晰、強化管理的原則,對稅源管理崗位的基本職責從工作目標、內容、標準、時限和步驟等方面進行細化、量化、固化,使各項管理工作有規(guī)可循、有據可依,真正形成基本職能清晰、崗位職責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符合工作實際的崗責體系。崗位職責設置必須從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fā),與轄區(qū)納稅戶數的多少、稅源分布特點、管轄區(qū)域大小相適應,與其他部門的工作相銜接。
3、全面實施稅收管理員制度。使稅收管理員成為現階段基層稅源管理隊伍的主要構成力量,專職承擔稅源精細化管理的任務,具體負責戶籍管理、信息采集、日常檢查、發(fā)票管理、個案評估、定額核定調整、疑點問題調查核實、監(jiān)控結果處理等工作。
4、落實崗責考核評價機制。建立稅源精細管理考核制度,實行以能定級、以級定崗、以崗定責、以責考績、以績定酬,根據每位稅源管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工作數量、工作質量進行分類統計,并參照效率系數、難易系數、責任系數、滿意系數進行量化計分后,作出綜合評價,充分調動稅源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同時對在執(zhí)法和管理中出現的過錯責任和違法行為,按照執(zhí)法責任制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責任追究,增強稅源管理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責任意識、風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