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理論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09 09:46:00

導語:經濟增長理論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增長理論探究論文

摘要: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十分強調物質資本的作用,這種對資本積累作用的強調,形成了經濟增長理論中的“資本決定論”;新古典經濟增長強調了技術因素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新經濟增長理論分別從技術變化、人力資本積累、制度變遷、分工演進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經濟增長模型,使經濟增長理論研究的側重點和方向發(fā)生了轉移。關鍵詞:資本積累;技術進步;人力資本

1經濟增長理論與模型的起源

早在18世紀,古典經濟學家就對經濟增長進行了研究。20世紀40年代后期,英國經濟學家哈羅德和美國經濟學家多馬分別提出了含義完全相同的經濟增長模型,故稱哈羅德-多馬模型。哈羅德-多馬模型是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典型代表,其標準表達式為:

G=Sσ

G表示經濟增長率,S表示儲蓄率即資本積累率,σ是資本產出系數即資本的生產率。

由于σ被假定為不變,S就成為決定經濟增長的唯一因素。這種對資本積累作用的強調,形成了經濟增長理論中的“資本決定論”。

2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與模型

1956年,在仔細研究了哈羅德的理論后,索洛指出哈羅德模型的問題在于隱含了資本與勞動不可替代的假定,并創(chuàng)立了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這一模型同哈羅德-多馬模型的主要區(qū)別在于:(1)在哈羅德-多馬模型中,資本-勞動比率和資本-產出比例都是固定不變的;在新古典增長模型中,這兩個比率可以按需要進行調整和變化。(2)新古典增長模型假定資本和勞動可以相互替代,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工資和利潤的水平由勞動和資本的邊際生產率決定,充分就業(yè)均衡可以通過市場機制調整生產中勞動與資本的組合來實現,因而資本和勞動都可以充分利用;而哈羅德-多馬模型則不包含這樣的假定。(3)在新古典增長模型中,存在著技術進步,但它是一個具有固定趨勢的常數。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表達式為:

λ表示技術進步的增長貢獻率

α是資本的產出彈性系數

β是勞動力的產出彈性系數

在新古典增長模型中,經濟增長率不但取決于資本和勞動力的增長率,而且還取決于資本和勞動對產量增長相對作用的權數,取決于技術進步。把資本、勞動、技術甚至土地等生產要素都引入經濟增長模型,因而使分析較為全面,這是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優(yōu)點。

當然,新古典理論也存在著明顯缺陷。主要表現在:第一,新古典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均投資收益率和人均產出增長率是人均資本存量的遞減函數,第二,索洛在其后來的篇幅中雖也論及技術的作用,但它僅將其作為一種外在變量,在技術如何對資本、勞動發(fā)生作用方面并未談及。

3新經濟增長理論與模型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羅默和盧卡斯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摒棄了新古典增長理論的核心假設,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經濟增長與發(fā)展的思想,被稱為新增長理論。比較典型的是:

3.1羅默的內生技術進步的增長模型

羅默是新增長理論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的增長模型有三個基本前提或假定:第一,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核心,所謂技術就是將投入轉換成產出的方式;第二,大部分技術進步乃出于市場激勵而致的有意識行為的結果,亦即,技術進步是內生的,創(chuàng)意或知識品改進了生產技術,因為一種創(chuàng)意將會使給定投入產生更多或更好的產品;第三,創(chuàng)新能使知識成為商品。

羅默模型中的經濟可分成三個部門:最終品部門、中間品部門和研究部門。

這一函數的特點是,所有資本品都對產出有可加性。對于中間部門,它買進創(chuàng)意或知識品且消耗一定量耐用資本設備,中間部門將產出——耐用資本設備x(j)——租給最終產品部門,收取租金P(j)X(j)(這里P(j)為租金率);對于研究部門。假設對第j設備的設計,僅為一家研究單位,且該單位擁有該設備設計的專利權。發(fā)明者將出售專利給中間品部門進一步開發(fā)使用。

新增長理論首次突破了新古典模型的完全競爭和規(guī)模收益不變的假定,論證了壟斷競爭條件下帶有外部經濟效果的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這一工作進展無論對于發(fā)達國家

還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政府政策的制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3.2盧卡斯的人力資本積累的增長模型

最早的人力資本增長模型是由日本經濟學家宇澤弘文提出的。1988年,羅伯特•盧卡斯在美國《貨幣經濟學雜志》上發(fā)表了《論經濟發(fā)展的機制》一文,將宇澤的技術進步方程作了修改,建立了一個新的人力資本增長模型。

盧卡斯假定,每個生產者都將用一定比例u的時間從事生產,如果該生產者從事生產和學習的時間為一單位的話,則每個生產者將用(1-u)比例時間從事人力資本h的建設,因此,技術進步就可表示為:

H(t)=h(t)δ[1-u(t)]

其中H(t)為人力資本的變化率,δ為正常數,上式表明人力資本變化率取決于現有人力資本水平及從事人力資本建設的時間。在這一基礎上,盧卡斯推演出他的生產函數:

Y(t)=Ka(t)[u(t)h(t)N(t)]1-ahxE(t)

其中N(t)為t時刻的勞動數量,hE(t)為t時刻人力資本對生產過程的外部效用,r為正常數。在這一生產函數下,可得到均衡增長條件為:

g=H(t)/h(t)=(1-a)[δ-(ρ-n)]/σ(1-α+r)-r

這一模型強調的人力資本是脫離生產、通過學校教育的途徑而獲得的,即人力資本是需要專門化時間來建設的;同時,該模型還把人力資本分為社會生產中的一般性、基礎性的知識與勞動者個人所特有的技能,即專業(yè)化的人力資本?,F有人力資本水平和人力資本建設時間長短決定了技術進步的速度以及經濟增長速度。這樣,盧卡斯揭示了人力資本是經濟持續(xù)增長的根源。

新增長理論突破了新古典增長理論單純論述勞動與資本的局限性,突出智力投資,強調知識外溢、專業(yè)化的人力資本、有意識的勞動分工以及研究和開發(fā),直至將政府作用內生化,從全新的角度論述了經濟增長的根源,無疑是增長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

盡管新增長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新古典理論的疏漏,合理解釋了新古典理論所無法回答的問題,但難免也有不成熟之處,其中最典型的問題便是規(guī)模效應問題。根據外部性原理,人口規(guī)模越大,有效人力資本的比例就越大,經濟增長率也就越高,這一結論顯然有悖于事實。像印度這樣的人口高密集度國家,并未產生較高的增長率,而西歐一些人口處于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國家也存在著穩(wěn)步增長的情況。可見,現實中的經濟增長并未像新增長理論中的模型描述的那樣簡單,所以我們要根據各國的實際情況來研究各種經濟問題。

參考文獻

[1]左大培.經濟增長理論與經濟增長模型[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5,(3).

[2]陸靜超.經濟增長理論的沿革與創(chuàng)新[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5).

[3]虞曉紅.經濟增長理論演進與經濟增長模型淺析[J].生產力研究,2005,(2).

[4]張建華.羅默的內生增長論及意義[N].華中理工大學學報,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