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批評論文

時間:2022-08-21 11:08:00

導語:文藝批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藝批評論文

在文學藝術領域,文藝批評是一個獨立的行當還是附屬、陪襯、裝飾、可有可無呢?文藝批評當然是獨立的門類,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在發(fā)展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中不是很重要,而是相當重要。文聯(lián)設立了文藝理論家協(xié)會,就是為了加強這方面工作。

文藝的大發(fā)展大繁榮,需要大道理。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特征等大問題,不是搞形象思維的作家、藝術家能夠深入研究的問題,文藝理論家、批評家是“站在高坡上,揮手指方向”的角色,要承擔起為整個文藝界舉旗引路的作用。

開展正確的文藝批評是黨領導文藝的重要手段。過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雙百方針”執(zhí)行的很不穩(wěn)定,所謂“一放就亂,一收就死”忽左忽右的政策傾斜,嚴重影響了文藝的正常發(fā)展。經(jīng)過總結經(jīng)驗教訓,我們黨摸索出一套加強和改善領導文藝的有效辦法,這個辦法就是通過人民團體這個橋梁和紐帶來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而文聯(lián)和作協(xié)組織、影響文藝家堅持正確的文藝方向和貫徹文藝方針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過文藝批評,以文藝批評為導向糾正錯誤,堅持正確的文藝方向。遺憾的是在實踐中,我們發(fā)揮評論界的作用還很不夠。不夠的原因是兩方面,一是掌管人財物的部門不知道文藝批評有什么用,舍不得投入,使評論界的“巧婦”們一直無米難為炊,造成了當前隊伍渙散、人才外流、刊物難辦、陣地失守的局面。另一方面,文藝評論界也常拿自己當外人,靠邊站,不上前兒,假裝謙謙君子,站在局外說點怪話,放點怨氣,不扛旗、不領軍,批評不到位,說話沒份量,所謂的缺位、失語,就是沒盡到責任。

關于批評家的舞臺站位

如果把文藝比作一個大舞臺,批評家應該站在哪里?是前臺還是后臺?是邊幕條里還是幕后?

批評家應該是作家、藝術家的先生,而不是“后聲”,先生是能夠幫助作家、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實踐?!昂舐暋笔歉谌思液竺嬲f三道四。目前看來,先生不多,為人家搖旗吶喊,刷色捧場的不少。當然,一部作品問世、某些藝術家走紅,批評家站出來,以先生的身份為其把脈診病,幫助他們完善提高也有必要??墒牵斍案嗟摹案桧炁伞保醇t包有多厚就給人家說多少好話,拍馬屁、捧臭腳、馬后放炮似的所謂批評,有了不多,缺了不少。尤其是拿了人家的好處,就無原則地為人家高唱贊歌,把差的說成好的,把丑的說成美的,明明是紅腫之處,偏說是艷若桃花,不但討嫌而且丑惡,有損批評界的形象。

批評家要靠自己的真知灼見、真才實學樹立自己的權威性。真正的學術權威才有資格站在高處指點迷津。當前的理論家、批評家,理不直、氣不壯,面孔模糊、形象暗淡,不是因為沒有話語權,而是用權不當。我建議,一部分提前富起來的走市場的批評家,應該退出這個行當,另成立個“文藝裝修公司”,歸工商局去管。關于文藝批評的標準

關于提出的“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的批評標準是時代的產(chǎn)物,是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下,為了文藝更好地“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倍岢鰜淼摹5搅它h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提出“不再提文藝從屬于政治”,是為了避免對文藝創(chuàng)作的橫加干涉,不是說文藝可以脫離政治,文藝批評也不能脫離開政治環(huán)境來開展。不講政治以什么為標準來開展批評呢?“以藝術標準”,哪一種藝術標準?是西方的藝術標準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藝術標準?所以要明確新的批評標準是什么?不能將西方的某些文藝思潮搬來,作成格式化來衡量我們民族的、大眾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藝?也不能完全以市場化為標準,用票房或收視率衡量一部作品或某些藝術家的價值。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要在馬克思經(jīng)典作家的理論基礎上發(fā)展創(chuàng)新。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沒有明確的批評標準,在一片“雜學唱”似的批評中,主旋律不可能清晰。為什么批評?怎樣批評?大家隨心所欲就等于沒有標準。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文藝理論,我認為要按照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更多反映人民的主體地位和現(xiàn)實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精神文化產(chǎn)品”為理論指導,建立適應社會主義文藝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文藝批評標準,是發(fā)展文藝事業(yè)的重要基礎。

關于批評的大眾化問題

開展文藝批評是少數(shù)人的事,是職業(yè)批評家的事。要讓大家都關心文藝批評,除非等到“人們可以上午釣魚、下午打獵,晚上當批評家”可以自由選擇職業(yè)的共產(chǎn)主義時代。我這里要提出的問題是,當下文藝批評既脫離大眾,又脫離文藝界實際的問題要不要解決?怎樣解決?只能在少數(shù)人中間,局限于批評界內部開展的文藝批評有什么用?有

人說,文藝理論是不可能普及的,一本理論刊物能有百八十人看就不錯了。從現(xiàn)象上看這話沒錯,可是我們也應該反思,文藝批評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在理論界內部開展的“游戲”,文藝界都不關心的批評,有用嗎?沒有實際用處政府愿意加大投入嗎?

那么文藝批評能夠大眾化嗎?

我們換個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

為什么王朔罵人、陳祖德放刁、胡戈惡搞會有市場?搞得網(wǎng)絡上一片喧囂。從某種角度說,這些人搞得是另類的批評,是批評界的失語給他們提供了機會和話語權。張藝謀是不是裝修工?《無極》是不是無聊之極?央視是不是惟利是圖?“血饅頭”夠不夠成侵權?這些看是無聊的現(xiàn)象,卻都是人民大眾所關心的問題。我們批評界為什么不屑一顧呢?

文藝批評能不能大眾化,關鍵是我們的批評家站在什么立場上開展批評和怎樣批評。其實中國人是很關心文藝的,也樂于參與。那么眾多網(wǎng)民對《英雄》《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以及對“梨花體”、對李宇春、韓寒、郭敬明等現(xiàn)象展開的大討論,批評界卻沒有聲音。當有人大罵“文壇算個屁”、叫嚷要解散文聯(lián)、作協(xié)的時候,我們理論界也聽之任之,這不正常。我建議我們的批評家一定要擺脫貴族化,放下身段,走到人民群眾中間去,走到文藝家中間去,關注民生,關心文藝發(fā)展的現(xiàn)狀,替老百姓說話,替文藝界說話,肯定會受到人民的歡迎。躲上小樓成不了一統(tǒng),更練不出高雅情懷。

至于文藝批評的語言問題,我不想多說,我只說“高僧都說明白話”,玄學都是小沙彌玩的。千萬別把晦澀當高雅,別拿無聊當深刻,真正有出息的文藝理論家、批評家一定要把雙腳站在土地上,面對人民、面對時代說話,說該說的話。

給批評家的三條建議

文藝的大發(fā)展大繁榮呼喚大批評家。

遼寧要實現(xiàn)建設文藝強省的宏偉目標,需要出人才——出尖子人才,出作品——傳世出精品,出文化產(chǎn)品——出名牌產(chǎn)品。這些都不是簡單的靠加大投入就能買來的。其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多出幾個有權威的大師級的文藝批評家來帶動文藝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一個優(yōu)秀文藝批評家的作用要勝過無數(shù)“吹鼓手”。

著名文藝批評家的必備條件最少應該有如下三條:

一是既懂理論又會實踐。能說會道不如能說會做。最好自己本身就是大藝術家又是批評家,這樣別人服氣,自己底氣也足。

二是根要扎得深,手要伸得長。扎根要兩只腳,一只扎在大眾生活的土壤里,一只扎在民族文化的土層中,這樣再伸手拿來別人的好東西,為我所用。沒有獨立的理論建樹,缺少獨特的學術主張,充其量只能算個學理論的,稱不上為“家”。

三是既當批評家也是事業(yè)家。批評是為了建設,為了繁榮,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成就一個偉大的事業(yè),文化、文藝的大發(fā)展大繁榮中有我們的貢獻,才無愧于批評家的光榮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