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磨蝕角度分析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01 03:49:00
導語:外語磨蝕角度分析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學生英語學習起始年齡問題是外語教育界研究的熱點之一。多數人認為:年齡小的比年齡大的學得好,即“年齡小優(yōu)勢論”。從外語磨蝕的影響因素,如學習者年齡、學習動機、讀寫能力等,分析了“年齡小優(yōu)勢論”的片面性。通過實證研究并結合“關鍵期假說”的相關研究成果,對我國學生英語學習的起始年齡提出了一些建議:外語學習應當從小學開始,不宜推遲到初中;小學開設英語課不是越早越好,9~10歲開始學英語可能會更好。
關鍵詞:外語磨蝕;關鍵期假說;年齡小優(yōu)勢論
Abstract:whatistheoptimalagetostartEnglishlearninginChineseschoolisoneofthehottestissuesunderdiscussioninthefieldofforeignlanguageeducationTheargumentsusuallyfocusonwhetheracriticalperiodexistsintheprocessofforeignlanguageacquisitionAccordingtotheempiricalinvestigationonthefactorsinfluencingforeignlanguageattrition,itwasprovedthattheArgumentfortheSuperiorityofYoungerLearnersinforeignlanguageacquisitionisaonesidedviewThen,basedonthecriticalperiodhypothesis(CPH)incombinationwithactualities,twosuggestionsareoffered,ie,theinitialEnglishprogramshallstartfromelementaryschoolratherthanjuniorhighschool,andthestartingtimeforchildrenEnglishlearningisnotasearlyaspossibleMaybethechildren9or10yearsoldaremorepreferable
Keywords:foreignlanguageattrition;criticalperiodhypothesis(CPH);theArgumentfortheSuperiorityofYoungerLearners
年齡因素對于語言教育方針的制定、語言教學方法的選擇甚至語言習得理論的建立意義重大。對學習者的學習速度、效率和最終成就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長期以來,外語學習起始年齡問題一直是外語界所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語言學習中是否存在關鍵期的問題上,由于對“關鍵期假說”理論至今仍爭論不休,因此對年齡因素如何影響語言習得至今無法達成共識。但多數人認為:在外語習得過程中,年齡小的比年齡大的學得好,兒童比成人學得好,低齡兒童比大齡兒童學得好。這一觀點被稱為“年齡小優(yōu)勢論”[1]。
從“關鍵期假說”理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兒童二語習得確實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但在中國課堂外語學習中,兒童的外語學習是否也具有絕對優(yōu)勢?本文在適當引用“關鍵期假說”及國外外語磨蝕理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實證研究,對“年齡小優(yōu)勢論”進行辯證分析。
一、“關鍵期假說”對兒童學習外語有優(yōu)勢的正面論證
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的觀點是:在人的大腦發(fā)育過程中,存在一個關鍵階段,在此階段內,語言習得能夠自然地、毫不費力地發(fā)生。但在超過一定年齡后,大腦便不再具有這種語言輸入的能力[2]。
Penfield和Roberts是創(chuàng)立該假說的先驅。但是他們最早提出的是“最佳年齡”(theoptimumage)的概念,即語言習得的最佳年齡是10歲以內。在此期間大腦保持了可塑性,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可塑性開始消失,這是大腦左半球語言功能側化(lateralization)所造成的結果[3]。
神經語言學家Lenneberg接受并進一步發(fā)展了這一觀點,提出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人有個生物時間表,其中一段時間人們很容易習得語言,過了這段時間習得語言的困難就增大了。外語習得的關鍵期在2歲到青春期早期(10~12歲)結束,青春期后人們幾乎不能獲得像母語者的發(fā)音[4]。
眾多研究也表明兒童學習外語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兒童比較容易獲得母語習說者的語音。
研究表明,年齡因素對第二語言語音的影響最明顯。學習者年齡大小與第二語言發(fā)音的準確性以及口語理解的準確性有關。通常在二語習得中,兒童的語音比成年人的純正、地道,更接近母語者的發(fā)音。而在青春期后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則不容易習得純正的語音[5]。AnnFathman在1975年,Spolsky在1989年分別通過調查和實驗得出了相似的發(fā)現:就語音體系而言,學習語言年齡越小越好。Long在1990年通過實驗發(fā)現:在6歲之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語音一般都沒有外國腔;6~12歲之間開始學習,有的有外國腔,有的沒有;而12歲之后開始學習,一般都有外國腔[6]。
我國學者陸效用通過對其兩個研究生班英語口語的實證研究,也認為:如果孩子從四五年級起學英語,到了成人(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相當一部分人的口語能力及綜合能力就有可能達到較高的水平。反之,如果學生從初中開始學英語,則這種可能性相對小得多[7]。
由此可見,外語學習的起始年齡對語音的準確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錯過最佳的學習語音的年齡段,以后的語音學習也是費時低效,不易習得標準的語音。因此,僅就語音而言,第二語言開始學習的時間越早越好。
第二,兒童的語言習得比較容易達到更高的終極水平。
如何評價是否是一位成功的外語學習者?筆者認為首先必須把習得的速度和最終的外語水平加以區(qū)分,習得的速度與習得的終極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就速度而言,有研究表明,假如學習時間一樣多,年齡大的學習者比年齡小的學習者學習效率更高。然而許多研究表明:成年人的速度優(yōu)勢是十分短暫的。例如,Snow和HoefnagelHohle在他們的研究中發(fā)現,在外語培訓的前3個月,成人(15歲以上)在速度上比兒童(6~10歲)有優(yōu)勢。然而1年以后,成年人的這種優(yōu)勢幾乎全面衰退[8]。
Krashen和Scarcella指出,必須區(qū)分短期研究和長期研究的結果。短期來看,年齡較大的學習者速度快,而長期來看,年齡較小的學習者學習效果卻較好。美國語言學家LarsenFreeman和Long,對外語學習起始年齡這一引人關注的問題,提出了如下看法:不論對(語言習得)關鍵期或敏感期最后作何種解釋,已經有文獻證實二語習得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這就表明:如果外語學習的最終目標是接近本族語水平,那么在所有可行的地方,外語課程應該從小學開始。然而將大齡兒童和幼兒作對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說明,最佳年齡并非越早越好,而是9歲左右[9]。前文已提及的陸效用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中國學生從小學四五年級開始學習外語易達到更高的終極水平。
二、從影響外語磨蝕的幾個因素分
析低齡兒童外語習得的局限性
和語言習得一樣,語言磨蝕也要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學習者年齡、學習動機、讀寫能力等。下面以我國主要學習的外語英語為例,結合國內外外語磨蝕研究成果,探討在漢語語境中以上各因素對外語能力磨蝕,尤其是對低齡兒童外語能力磨蝕的影響。
1980年“語言技巧磨蝕會議”(ConferenceontheAttritionofLanguageSkills)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召開。該會議確立了語言磨蝕在語言習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成了語言研究中的一個新窗口。語言磨蝕是指個人或語言社團(speechcommunity)的某種語言或語言某一部分退化和喪失的現象[10]。本文討論的是VanEls按磨蝕的語言和環(huán)境的四種分類中的第三種:在母語環(huán)境中的外語磨蝕,也就是外語學習者在接受外語教學后由于長時間沒有使用而產生的外語技能的喪失或退化的現象。
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筆者主要分析年齡與讀寫能力對外語磨蝕的影響。
1年齡對外語磨蝕的影響分析
年齡對外語磨蝕的作用,其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成人與兒童的對比和兒童間的對比。Hansen(1980)發(fā)現兒童和成年人的外語磨蝕存在差異。她曾對兩個學齡前的美國兒童進行過縱深研究。這兩名被試曾三次隨父母在印度逗留,學過北印度—烏爾都語。每次在印度,當地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兒童均認為被試的外語水平與他們相差無幾。與之相比,被試母親的外語水平卻要差得多。每次回國幾個月后,被試的外語卻幾乎完全磨蝕。20年之后,再對被試和他們的母親進行調查時,被試的母親仍能理解大多數北印度—烏爾都語,而被試一個單詞也回想不起來。
對于兒童外語磨蝕中年齡的作用,Hansen,Cohen,HansenStrain,Kaufman,Koike和Yukawa曾作過研究,所得的結論基本相似:年幼的比年長的外語磨蝕的速度快。其中,Cohen,Hansen,HansenStrain和Yukawa研究的被試還是生活在同一環(huán)境中的同胞姐妹。此外,Olshtain的調查發(fā)現:5~7歲兒童外語磨蝕的速度比8~14歲的快。Yoshida等的斷面調查結果顯示年幼的一組的出錯率明顯高于年長的一組[10]。
因此,國外研究結果證明:從年齡對外語磨蝕影響的角度來看,外語學習并非越小越好,而至少應該是8歲以后。
2學習動機對外語磨蝕的影響分析
外語學習中的動機是指學習者學習外語的愿望和推動力??煞譃榫C合性動機(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motivation)。綜合性動機指學習者為了融進所學語言的群體而學習該語言的愿望,它反映出學習者對目的語民族文化的個人興趣。具有綜合性動機的學習者樂于接觸外族人,了解他們的文化。此類學習者的動機比較強烈,也能夠持久,能獲得更多的語言輸入(languageinput),因此通常這類學習者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而工具性動機則是指學習者學習一種語言是為了實用性目的(utilitarianpurpose)。它“反映出學外語的實際價值和有利之處”。在我國,絕大多數學習者持工具性動機,他們學習外語是為了求職、晉升或是通過考試等。無論是哪種動機無疑都對語言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良好的學習動機對語言耗損有抑制作用[11]。因為強烈的學習動機可以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和加強操練,從而避免語言耗損。而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無論是綜合性動機還是工具性動機,大齡兒童均普遍高于低齡兒童。因此就學習動機對語言磨蝕的影響來說,學習者年齡也不是越小越好。
3讀寫能力對外語磨蝕的影響分析
關于讀寫能力對外語磨蝕的影響,Olshtain早在1986年就明確指出:讀寫能力可有效地防止外語磨蝕。這一現象得到了一些學者的證實。HansenStrain和Olshtain的調查顯示:磨蝕前讀寫能力與外語磨蝕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關系。Hansen曾于1997、1998、1999分別對日語、漢語、韓語這三種具有完全不同書寫系統(tǒng)的受蝕語進行了研究。參加研究的被試在這三種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兩年的日常接觸分別掌握了目的語言。她發(fā)現,被試的目的語讀寫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而且被試者讀寫能力的高低決定著目的語磨蝕的程度。Kopke認為,8~9歲對于兒童來說是一個臨界點,在這個年齡段前的兒童語言磨蝕程度非常大,而超過這個年齡的兒童,其磨蝕的速度和程度均會明顯下降,因為該年齡段正是兒童掌握讀寫的關鍵時期。
由此可見,年齡小于8~9歲的孩子讀寫能力還未得到較好的發(fā)展,語言磨蝕的速度快,程度大,因此兒童的外語學習最好是在8或9歲讀寫的關鍵期后。
三、漢語語境下學生英語學習與寒假英語磨蝕的實證研究及其對“年齡小優(yōu)勢論”的啟示
目前,國內外語學習出現了低齡化傾向。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從200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有條件的小學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基于“年齡小優(yōu)勢論”的影響,沿海一些地區(qū)從一年級甚至是幼兒園就開始開設英語課,而一些貧困地區(qū)由于不具備條件,仍舊從初中開始開設。針對上述三種現象,筆者選擇了三個年齡階段(A班6~7歲,B班9~10歲,C班13歲)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各30名,對他們學習英語一年后的情況,以及在近兩個月的寒假(2007年1月14日至2007年3月10日)后是否有英語磨蝕的情況進行考察。寒假前后采用相同的口試、聽力以及筆試資料,為求口試的客觀公正性,筆者邀請了一位外教統(tǒng)一為學生測口試,并未告之測試的具體目的。表1是寒假前后測試結果(寒假前后口語與綜合成績分別用口語1、綜合1和口語2、綜合2表示)。
將學生的英語成績分為優(yōu)(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59分以下)5個等級,各個等級的人數與學生的年齡關系通過表1可以顯示。
表1的數據十分清楚地證明:從習得的角度來看,兒童的語音確實比青春期后期學習者更容易達到母語者發(fā)音水平,C班學生口語和綜合成績方面均遠遠落后于A和B兩班。但6~7歲開始學習英語和9~10歲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習者的口語水平相差不大,在總體語感流利度上9~10歲開始學習的學生甚至超過從6歲開始學習的學生,而且從英語綜合成績來看B班高于A班;從磨蝕的角度來看,A班口語和綜合平均成績在寒假前后磨蝕分別為117和084,B班為063和047,C班為05和01,雖然受試學生在寒假均沒有參加英語培訓班,但學生英語成績磨蝕與否及磨蝕程度的大小與學生寒假在家的個人學習情況如學習時間、學習方法等的不同也有關系。然而從總體來說不影響所得數據,表明在自然磨蝕狀況下,學生年齡與英語磨蝕之間關系的總體趨勢是:年齡越小的學生其語音、詞匯及綜合能力等的磨蝕就越大。
四、結論與建議
目前,國內外語學習出現了低齡化的傾向,有些學校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就開設了專門的英語課程。誠然,有關“關鍵期假說”的研究提示,關鍵期前學習外語的優(yōu)勢有二:一是更有可能掌握近似于外語母語者的發(fā)音;二是能達到更高的終極水平。然而從年齡、學習動機、讀寫能力對外語磨蝕影響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僅基于以上兩點可能的優(yōu)勢就將外語學習的起始時間低齡化,認為越小越好的做法似乎不太明智,理由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外語學習的起點應放在母語習得基本完成之后。學習外語不能以犧牲或削弱母語為代價。在語言習得關鍵期內首先應確保母語習得的完成。英國著名語言學家Robins明確指出:每一個正常的人,在童年晚些時候,也就是在10歲左右,就獲得了一種語言,即他的母語,包括基本詞匯、語法和發(fā)音[12]。按“年齡小優(yōu)勢論”,孩子從小學習兩種語言符號系統(tǒng),負擔過重,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低齡兒童的外語磨蝕速度快,而且在漢語語境中,課堂外的外語輸入量很小,如果沒有讀寫能力其外語磨蝕速度會更快。如果從“外語終身教育觀”和外語教育經濟學的角度來考慮,學習時間早就意味著防止外語磨蝕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影響外語學習的成果效益。
第三,語音學習并不是外語學習的全部。語音只是外語學習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絕不是外語學習的全部,不能以偏概全。僅因為低齡兒童學習外語在語音方面的優(yōu)勢,就忽視過早學習外語對兒童母語習得和邏輯思維發(fā)展方面的負作用,忽視低齡兒童外語能力不耐磨蝕等局限性,而盲目地將外語學習年齡低齡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此根據以上理論分析與實證調查,對外語學習的起始年齡問題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外語學習應當從小學開始,不宜推遲到初中;初中時,很多學生已經過了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喪失了自然習得語言的若干有利條件,會對外語語音的精確度以及最后能達到的終極水平造成很大的困難。
小學開設英語課不是越早越好,9~10歲開始學英語可能會更好。9歲左右學生的母語習得基本完成,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學生學習動機增強,而年齡仍處于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內,大腦的可塑性仍然很強,這時候學習外語無論是在語音還是在終極水平上同樣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其外語能力比低齡兒童更耐磨蝕。
參考文獻:
[1]韓紅麗對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年齡小優(yōu)勢論”的辯證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5):382
[2]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ofShanghai,1999:62-136
[3]PenfieldW,RobertsLSpeechandbrainmechanism[M]NewYork:AtheneumPress,1959
[4]BrownD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2:52-66
[5]CookV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language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125-138
[6]彭紅利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4):125-128
[7]陸效用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和“一條龍”英語教學[J]外語界,2004(1):62-68
[8]梅園多重關鍵期與大、中、小學一條龍[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4):137-139
[9]LarsenFreemanD,LongMHAnintroductionto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research[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10]倪傳斌,延俊榮外語“磨蝕”的影響因素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1):50-54
[11]何婧媛漢語環(huán)境下的第二語言耗損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39-41
[12]RobinsRHGeneral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22
- 上一篇:英語習語變體管理論文
- 下一篇:農村青年文化建設調研報告